㈠ 貴州日報講鄉村振興故事的問題有哪些
貴州日報講鄉村振興故事的問題有這些。
1、自下而上、為民而興的鄉村振興理念尚未形成。
2、對鄉村振興的內涵思考不夠深入。
3、對村莊的系統分類情況研判探索不夠等。
㈡ 支持鄉村振興簡報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簡報,簡報的寫作既不同於文字作品,也不同於評論文章。你所見過的簡報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支持鄉村振興簡報(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支持鄉村振興簡報1
嵩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部,地處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脈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間,因處於嵩山起脈而得名,是河南省四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為了響應時代號召,助力鄉村醫療扶貧工作,醫心醫意醫療扶貧團14名成員在嵩縣於溝村進行為期七天的社會實踐,在小廣場為村民們測血壓、演示急救方法,隊員們還進到貧困戶家裡,了解他們家庭年收入、主要經濟來源以及家庭成員身體狀況,講解健康知識和醫療扶貧政策。
7月19日,隊員們去了貧困戶楊紅民家裡,屋外有大隊安排的工匠在刷漆,經詢問得知這是貧困戶的危房改造項目,進到院子,奶奶熱情的帶隊員們進去,給隊員們講她們家的情況,她有輕微殘疾,和老伴都有長期慢性病,沒有勞動能力,屬於因病致貧,去年國家落實了一系列扶貧政策,給他們買了大病保險,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提高了因病致貧報銷比例,他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奶奶指著院子里的小雞仔,「這是科技局精準幫扶的時候送到俺家的,現在國家好乾部好領導,還有娃子們過來看俺們,生活比過去好多了。」
實踐隊帶著真誠的幫扶之心深入各個貧困戶家裡,宣傳醫療扶貧政策和健康知識,用行動彰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和擔當,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為於溝村的醫療扶貧工作貢獻青春力量。
支持鄉村振興簡報2
校黨委副書記李漪強調了社會實踐對於服務社會、高校育人和大學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並對社會實踐隊員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牢記初心和使命,賦予青春最美的奮斗底色;二是要依託專業和學識奏響時代最美的奮進樂章;三是要打造特色和品牌點亮民族復興的圓夢之旅。
該校校長孔留安宣布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暨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出征。
該校團委書記李文濤介紹,今年暑期,河南科技大學以「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為主題,聚焦學校的「兩圍繞兩工程」,立足汝陽縣脫貧摘帽中心工作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以社會實踐團助力「鄉村振興」為重點,選拔、組建了135支校級團隊,重點開展脫貧攻堅入戶調查,林地資源、農產品營銷、團情調研,穀子行業、食用菌產業、畜牧業、林果產業專題調研,校建工程施工指導,鄉村藝術彩繪製作,偏遠鄉村支教、支醫,黨群服務管理系統開發,農產品文創和包裝設計,污水管網調研與設計等活動。
該校還組建了河南省「出彩中原」博士專項服務團2支,申報省級重點團隊18支,成功申報團中央專項團隊13支。學校各級各類團隊將奔赴省內外的企業、社區、鄉村等基層一線開展涵蓋理論普及宣講、國情社情觀察、依法治國宣講、科技支農、教育關愛、文化藝術服務、愛心醫療服務、創新創業、助力扶貧、掛職鍛煉等10餘種類別,持續近2個月的社會實踐活動。
支持鄉村振興簡報3
暑假期間,商務學院鄉村振興1隊在隊長賈原的帶領下,與隊員張浩宇、李浩、許顥巍、劉經緯、於航、林德昕,前往北京朝陽區小紅門村進行有關鄉村振興的實踐活動。本次活動圓滿舉行,1隊隊員們有了很大的收獲。
活動進行當天,鄉村振興一隊對該地區發展的現狀以及其未來的建設趨向進行調查。在本次活動中,為提高效率,鄉村振興1隊採用分組調查的方式,分為兩組:第1組負責對村委會的采訪,由賈原、李浩、林德昕和劉經緯組成;第2組負責對當地群眾的采訪,由張浩宇、許顥巍和於航組成。在對村委會的采訪中,1組在小紅門村委會首先對走廊和部分非重要房間進行拍攝。緊接著,便開始了對村委會人員的'采訪。村委會人員耐心的回答了鄉村振興1隊提出的每個問題。在談及小紅門村建設時,村委會人員表示進程整體符合預期,各方面的工作都在有序進行,並表示有信心將小紅門村建設好,完成鄉村振興的大任務。在對當地群眾的采訪中,2組一開始遇到挫折,大部分受采訪群眾以「不是當地人」或者「太忙」等原因拒絕采訪。但很快,2組調整心態,改變方法,接受采訪的群眾越來越多,2組的采訪漸入佳境。在談及鄉村振興計劃時,當地群眾都表示支持政府的建設計劃,感謝國家實施的好政策。經過幾個小時的調查,兩組成員集合到一起,針對本次活動進行分析總結,鄉村振興1隊收獲頗多。本次實踐調查是一次十分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鄉村振興1隊隊員們更加充分地了解了如今鄉村發展的現狀,加深了隊員們關於城市發展問題上的思考,有了更多的認識與成長。
支持鄉村振興簡報4
今年以來,我中心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全市金融機構進村入企,積極開展「金融幹部三服務」、「政銀企」、「銀會企」等對接活動,將金融服務落實到「最後一納米」,為鄉鎮、企業提供真正的「媽媽式服務」。
一是政策引導,推動全市金融機構落實鄉村振興工作。落實《關於調整溫嶺市金融機構(組織)評優和績效獎勵辦法>》,將「加大鄉村振興金融供給」作為金融機構考核加份項目,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鄉村振興工作力度,將金融資源持續導向基層一線。同時,動員全市金融機構行長、經理深入基層,進村入企,開展政策宣講,普及金融知識,對接融資需求,推廣特色產品。通過「零距離接觸」,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的群眾觀念、責任意識和服務理念,有效提升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良性互動。
二是精準走訪,有效建立落實「三張清單」(問題清單、落實清單、責任清單)。推動全市金融機構開展基層走訪活動,調研農戶、企業的融資需求,要求各金融機構進一步下沉工作重心,分派工作人員進村入企,全面了解農戶、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情況和融資需求等信息。通過走訪調研,全面建立「問題清單」、「落實清單」、「責任清單」,精準施策,抓住企業需求點、關鍵點、疏通點,消除痛點難點,從而有效助力鄉村振興。截至10月末,全市金融業機構共收集問題1869個,解決問題1655個!
三是精誠惠農,助力實施鄉村整形戰略。深化「普惠+精準」服務,助攻農民共同富裕。堅持分層分類,降低普惠門檻,截至10月末,我市金融機構已在530多個行政村開展「整村授信」工作,累計授信金額達200多億元。塢根「紅色文旅」、石塘「山海旅遊」、城南休閑觀光農業、橫峰全域改造等重點項目獲得銀行機構重點保障。
支持鄉村振興簡報5
為扎實推進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創建工作,根據《「法治行」法治宣傳平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縣檔案局根據本單位業務實際,大力宣傳法治示範創建,助力鄉鎮振興,為全縣群眾提供及時、精準、普惠、高質的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現將該項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
按照相關文件精神,我局充分認識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創建法治示範創建與其他各項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到兩促進、兩不誤。為確保創建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成立局長同志任組長,副局長同志任副組長,一般幹部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綜合辦,由綜合辦負責全局示範單位創建,助推鄉村振興工作的組織協調,並提供了相應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解決機構、人員、經費和設備設施等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開展此項工作,我局通過微信、微博、展覽館電子屏等多種形式宣傳法治示範創建工作。
二、具體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檔案服務大局的積極性。提升檔案人的服務能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動力。
(二)發揮檔案部門職能作用,主動作為,有效指導農業農村檔案工作。8月21日,我局深入縣進黨委、鎮進行工作指導,重點加強農村土地確權檔案、精準扶貧檔案、村級檔案管理業務指導,最大限度地提供檔案查閱利用服務。
(三)全面落實政策,有效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局駐村工作隊積極落實政策,開展入戶調查和精準識別,指導精準扶貧專卷更加有效規范。
(四)堅持「檔案姓黨」,確保檔案服務農業農村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樹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記「為黨管黨,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宗旨,深入開展機關幹部職工作風建設,提供更優質的檔案服務,為檔案更好服務農業農村營造良好的氛圍。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在享受黨的為民惠民政策時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助推鄉村振興,打好脫貧攻堅戰做出應有貢獻。
三、存在的問題
鄉村管檔人員大多是村幹部擔任,流動性較強,人員不具穩定性,影響了部分檔案的交接工作,且參加檔案管理培訓人員流動性也較大,導致檔案管理工作的培訓力度上不去,加大了助推鄉村振興宣傳難度。
支持鄉村振興簡報6
20xx年縣交通運輸局著力提升農村交通高質量發展水平,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現將今年來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夯實鄉村振興交通基礎。今年投資8061.2萬元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19個69.861公里;投資1684萬元實施完成20個農村公路村道安全防護工程66.038公里;投資1749萬元實施17座農村公路危橋加固改造工程。
(二)健全農村公路管理機制,築牢農村公路制度保障。一是研究出台《歙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歙縣深化農村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提升農村公路管護水平。二是持續深入推進路長制督導考評,壓實鄉鎮路長制管理主體責任,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管護水平。三是加強鄉村道路專管員培訓,明確要求,做好農村公路巡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和處理,確保公路安全、暢通。
(三)提升農村公路安全管護水平,保障農民群眾出行安全。今年投資1806萬元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11個83.16公里。推進農村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實現農村公路暢安舒美目標,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四)完善運輸服務網路,暢通農村地區客貨運。採用建制村通公交、通日班車、周班車、網路預約響應式客車的方式大力鞏固建制村通客車成果,進一步完善建制村通客車運營補貼機制和考核辦法,加大建制村通客車相關政策的宣傳,夯實建制村通客車工作基礎,確保建制村通客車開的通、留得住、有效益。目前,全縣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
(五)調整幫扶幹部,大力支持定點幫扶工作。選派3名基層經驗豐富的幹部,分別駐杞梓里鎮五春村、長陔鄉韶坑村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參與做好村委換屆選舉、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及時調整脫貧戶幫扶人,落實「四個不摘」政策,鞏固脫貧成果。
二、亮點特色
結合「交通+」融合發展的思路,以項目為抓手,推動農村交通與景區景點、特色旅遊等融合發展,增強農村交通服務供給。一是提升農村路網支撐產業和旅遊發展的能力。國慶前夕,交通部門全力推進街口大橋和徽州天路建設進度,改善徽州天路路域環境,出新農村公路標線、完善道路指示牌和標志牌,為全域旅遊發揮積極作用,為徽州天路開路節的成功舉辦貢獻交通力量。二是破解出行瓶頸、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量。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契機,深入調查,制定方案,積極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建立完善的班線退出補償、成本核定、票制票價等方面政策體系,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公共出行服務。今年來,開通了屯溪至石門、屯溪至王村的公交線路。按照「先易後難、成熟一條、開通一條」的原則,完成了上豐、許村、坑口、岩源、前村、大脈塢等6條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工作。正在推進歙縣至黃村公交線路前期改造工作。
㈢ 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
法律分析:
一、實施產業振興,構築鄉村振興的動力支撐。二、實施文化振興,構築鄉村振興的核心靈魂。三、實施人才振興,培養鄉村振興的關鍵力量。四、實施生態振興,構築鄉村振興的綠色支撐。五、實施組織振興,築牢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
法律依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主要表現在:農產品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農業供給質量亟待提高;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亟需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欠賬較多,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整體水平亟待提升;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農村基層黨建存在薄弱環節,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強化。
㈣ 鄉村振興村幹部應該怎麼做
1、政治引路。
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需要村幹部堅定政治立場,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擔好農村社會的政治引路角色。要大力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工作機制,做好宣傳機構、人力、經費的保障,借力數字、網路等現代技術,引導廣大群眾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及時了解和熟悉掌握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信息,在農村社會形成強大的政治凝聚力。
2、帶頭致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發展動力不足、農民增收緩慢是農村發展的瓶頸,需要村幹部發揮能力優勢,瞄準市場發展動向,擔好農村農民致富的帶頭角色。引導農民改變農業發展觀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供給入手,推動農產品結構轉型升級,走綠色有機產品、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好的農業發展之路;把握鄉村產業振興政策機遇,採取各種措施,吸引大學生、退伍軍人、鄉賢等各類人才下鄉返鄉創業,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源泉。
3、治理責任。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現實農村存在的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等短板,要求村幹部以此為突破口,以實現農村社會治理現代化為目標,擔好農村社會治理責任角色。應倡導現代權責對應觀念,孕育濃厚的農村社會治理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應倡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模式,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根本、德治為引領,做到三治間張弛有度、密切配合,打造現代鄉村共同體;
4、道德示範。
好的道德風尚是農村社會和諧的根基。築牢農村社會和諧的道德根基,關鍵在於村幹部擔好道德示範角色。這要求村幹部有作風正派、清正廉潔的個人修為,處理村治事務能做到公正、客觀、合理,並在日常生活中能以身作則,在品行等方面率先垂範。同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通過現身說法、榜樣教育等各種方式,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髓融於農村社會生活,使廣大群眾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打造集良好鄉風、家風、民風為一體的鄉村道德共同體。
5、弘揚法治。
法治社會建設是農村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現的必備路徑。村幹部應以推進治村法治化為突破口,擔好農村社會法治的弘揚角色。要儲備好法律知識,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鍛造自身法治修為,養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高度信仰的內在自覺;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維充分運用於村級治理,推進治村法治化,將法治意識、法治規則、法治行為貫穿於村治事務運作的全過程;應以法律知識普及等方式推進農村法治社會建設,塑造人人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
(4)鄉村振興的村幹部采訪問題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鄉村的各個方面。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卜花村抓住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集中力量破解制約農村發展的主要瓶頸,堅持三個「著眼於」(即:著眼於「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著眼於「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著眼於「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不斷深化改革,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㈤ 如何當一名合格的鄉村振興專干
首先就是要始終貫徹為人民服務宗旨,要有無私奉獻精神;就應該懂得農村的一些知識,農村發展的一些內容,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也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第二要刻苦學習,鄉村是我們最基層的政權組織,直接面對群眾。既是窗口,又是紐帶,是幹部隊伍中做好農村工作的重要群體,擔負著直接宣傳群眾,團結群眾,動員群眾的作用。
第三鄉村幹部政策水平要提高,知識面要廣,協調能力要強,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合格的鄉村幹部。
鄉村振興專干作為人民的公僕、人民前進的榜樣標桿、致富帶頭的領路人。必須時刻牢記個人使命擔當,堅決維護人民在心中的位置,為人民謀幸福,努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新社會。其次需要讓鄉村振興專干盡快進入角色。
更好的將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從實、從細、從嚴、求實的工作要求,盡快轉變角色、進入狀態,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村幹部要面對的是錯宗復雜的事情,首先你要帶領村民致富這是首要任務,要根據本地的現有條件自然環境合理的去開發農村資源,這當中困難重重,即有環境方面的還有經濟方面的,總之你得吃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鄉村振興
㈥ 談談人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在你村實施的主要關注點和希望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關鍵在人。把握好生態宜居和產業興旺的關系,把握好治理有效和鄉風文明的關系,加強基層幹部建設,建設現代化鄉村。
現如今,當地的農民兄弟們用科學知識改變著土地、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一座荒山變成了青山,一個曾經的貧困村變成了當地的首富村,一片石頭山長出了暢銷水果。李保國教授培養了數以百計的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正是靠著人才的振興才成就了今天太行山區某些鄉村的巨大改變。因為懂農業,方能知輕重;因為愛農村,方能守初心。
「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9個字完整地構成了新時代「三農」工作隊伍的基本能力素養。只有懂農業,才能學以致用,才會全力發展農業;只有愛農村,才能對農村有感情,才會長期紮根農村;只有愛農民,才能視農民為兄弟,方能真正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
㈦ 鄉村振興面試一般會提問哪些問題
一般都是自己創新的觀念,理念對當地有效的東西,這個要有心裡准備
㈧ 村幹部如何振興鄉村
法律分析:
駐村幹部選派標准明確要求市派駐村工作隊長一般由科級及以上幹部或相應職級幹部擔任。縣級派出的駐村工作隊隊長一般由單位中層及以上幹部或優秀年輕幹部擔任。駐村幹部從實干本領強、有農村工作經驗或涉農方面專業技術特長的優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二條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鄉村,是指城市建成區以外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和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綜合體,包括鄉鎮和村莊等。
第三條 促進鄉村振興應當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鄉村在保障農產品供給和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傳承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