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用來做ftp的硬碟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用來做ftp的硬碟

發布時間: 2023-01-30 14:09:52

① 怎樣把 本地硬碟 變成FTP供人下載

可以使用Server-U(或者叫Serv-U)來實現本地磁碟的FTP服務,下載線程可以自行設定。
這種軟體比較多見,到各大軟體園均能下載到。
天空軟體園的鏈接:
http://www.skycn.com/soft/1240.html

② 請教高手FTP架設的問題,移動硬碟一塊,可插USB路由器一個,筆記本一台,如何做如何做一個簡單的FTP伺服器

windows操作系統自帶有FTP服務 安裝一下即可 不過不建議用操作系統自帶的FTP
你可以下載一個SERV-U FTP軟體 安裝後添加一個賬號即可以實現FTP服務 十分簡單方便 如果你不會 可找找相關的教程瞧瞧 你也可以看看下面這個過程 我拷的別人的哈 懶得寫
一、 安裝原版軟體和漢化補丁,這個過程就不多說了,想必沒人不會的。
二、 建立第一個本地FTP伺服器
安裝完成後程序會自動運行,你也可以在菜單中選擇運行。
1、 第一次運行程序,它會彈出設置向導窗口
將會帶你完成最初的設置,
2、 單擊「下一步」,出現「顯示菜單圖像」的窗口,問你是否在菜單中顯示小圖像,看各人喜歡了;
3、 單擊「下一步」,這個窗口是讓你在本地第一次運行FTP伺服器,只要「下一步」就行了。
4、 接下來要你輸入你的IP地址
如果你自己有伺服器,有固定的IP,那就請輸入IP地址,如果你只是在自己電腦上建立FTP,而且又是撥號用戶,有的只是動態IP,沒有固定IP,那這一步就省了,什麼也不要填,Serv-U 會自動確定你的IP地址,「下一步」;
5、 在這兒要你輸入你的域名如果你有的話,如:ftp.abc.com,沒有的話,就隨便填一個;
6、 「下一步」,詢問你是否允許匿名訪問一般說來,匿名訪問是以Anonymous為用戶名稱登錄的,無需密碼,當然如果你想成立一個會員區什麼的,就應該選擇「否」,不讓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登錄,只有許可用戶才行,在此我們填「是」;
7、 「下一步」,問你匿名用戶登錄到你的電腦時的目錄你可以自己指定一個硬碟上已存在的目錄,如F:\\temp\\xyz;
8、 「下一步」,詢問你是否要鎖定該目錄,鎖定後,匿名登錄的用戶將只能認為你所指定的目錄(F:\\temp\\xyz)是根目錄,也就是說他只能訪問這個目錄下的文件和文件夾,這個目錄之外就不能訪問,對於匿名用戶一般填「是」;
9、 「下一步」,詢問你是否創建命名的帳號,也就是說可以指定用戶以特定的帳號訪問你的FTP,這對於辦會員區可很有用哦,你可以對於每個人都創建一個帳號,每個帳號的許可權不同,就可以不同程序地限制每個人的權利,方法將在後面講到,這里選擇「是」;
10、 「下一步」,請你填入所要建立的帳號的名稱,如:ldr,
11、 「下一步」,請輸入密碼,如:123,
12、 「下一步」,詢問登錄目錄是什麼,這一步與第7步一樣,如:F:\\temp
13、 「下一步」,詢問你是否要鎖定該目錄,同第8步,這里選擇「否」;
14、 接下來詢問你這次創建的用戶的管理員許可權有幾項選擇:無許可權,組管理員,域管理員,只讀管理員和系統管理員,每項的許可權各不相同;這里選擇「系統管理員」;
15、 最後一步,點擊「完成」就OK了,你有什麼需要修改的,可以點「上一步」,或者進入Serv-U管理員直接修改。
至此,我們建立了一個域ftp.abc.com,兩個用戶,一個Anonymous,一個ldr。
三、 既然我們已經建立好FTP伺服器,那麼我們就應該可以用FTP客戶端軟體來嘗試登錄。
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我們不用上網,就可以測試。我們知道,不上網時,本地機的IP地址默認就為127.0.0.1,FTP埠號為21。打開FTP客戶端軟體,我就用FlashFXP來說明,打開快速連接,填入相應內容然後連接可以看到,我左邊窗格以Anonymous登錄,右邊窗格以ldr登錄,由於是本地機,所以速度奇快,上網後,假如我要讓你登錄到我的電腦上,我只要把我的上網時的IP地址給你,你就可以匿名訪問我的電腦了(注意不要開防火牆),是不是很方便?

③ 網上上說的ftp空間就是網路硬碟嗎

不是,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FTP也可以當網路硬碟使用!祝你順利!

④ 請教:本地磁碟如何做為FTP空間

FTP伺服器架設--架設篇

架設一台FTP伺服器其實很簡單。首先,要保證你的機器能上網,而且有不低於ADSL 512Kbps的網路速度。其次,硬體性能要能滿足你的需要。最後,需要安裝FTP伺服器端的軟體,這類軟體很多,可以使用微軟的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系統),也可以使用專業軟體。不同的軟體提供的功能不同,適應的需求和操作系統也不同。一般來說,系統最低要求如下:

CPU:PⅢ 450MHz以上
內存:256MB SDRAM以上
帶寬:ADSL 512Kbps以上

至於操作系統,Windows 98/Me/NT/2000/XP均可,如果對伺服器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很低,可以採用Windows 98和Windows Me。本文中,如無特殊說明,均以Windows XP專業版為操作系統,其餘操作系統下FTP伺服器的架設及設置均大同小異。

⑤ 是不是硬碟大的適合做ftp伺服器

對。FTP伺服器根據你服務的要求來搭配合適的硬碟。比如大小,速度。目前比較好的方式是使用SCSI硬碟,速度比IDE要快很多。不過對於一般ADSL用戶或是LAN100M以下用戶而言你的瓶頸是你的帶寬,並不是你磁碟的速度。

⑥ 個人伺服器做電影FTP,怎麼合理購置硬碟

希捷的160G/8M或者320/16M的都可以

⑦ 怎麼在伺服器上規定一塊磁碟作FTP

用Serv-U架設個人FTP

架設FTP伺服器,其實並沒有技術難度,只需用Serv-U這個軟體就可輕松搞定了。Serv-U支持所有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可以設定多個FTP伺服器,可以限定登錄用戶的許可權、登錄目錄及伺服器空間大小,功能非常完善。以下筆者就以Serv-U漢化版為例,給大家講講架設個人FTP的具體步驟。

首先下載安裝Serv-U,運行,將出現「設置向導」窗口,我們就來跟隨著這個向導的指引,一步步進行操作。

1. 設置Serv-U的IP地址與域名

一路單擊「下一步」跳過系統提示信息,來到「您的IP地址」窗口,這里要求輸入本機的IP地址。

如果你的電腦有固定的IP地址,那就直接輸入;如果你只有動態IP(例如撥號用戶),那該處請留空,Serv-U在運行時會自動確定你的IP地址。

下一步,進行「域名」設定。這個域名只是用來標識該FTP域,沒有特殊的含義,比如筆者輸入「ftp.wxxi520.com」。

接下來的「系統服務」選項必須選「是」,這樣當你的電腦一啟動,伺服器也會跟著開始運行。

2.設置匿名登錄

匿名訪問就是允許用戶以Anonymous為用戶名,無需特定密碼即可連接伺服器並拷貝文件。如果你不想讓陌生人隨意進入你的FTP伺服器,或想成立VIP會員區,就應該在「匿名賬號」窗口中選「否」,這樣就只有經過你許可的用戶才能登錄該FTP。鑒於匿名登錄尚有一定的實用需求,筆者在此選「是」。

之後就要為匿名賬戶指定FTP上傳或下載的主目錄,這是匿名用戶登錄到你的FTP伺服器後看到的目錄。設定後,向導還會繼續詢問你是否將匿名用戶鎖定於此目錄中,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建議選「是」。這樣匿名登錄的用戶將只能訪問你指定的主目錄及以下的各級子目錄,而不能訪問上級目錄,便於保證硬碟上其他文件的安全。

3.創建新賬戶

除了匿名用戶,我們一般還需要建立有密碼的專用賬號,也就是說可以讓指定用戶以專門的賬號和密碼訪問你的伺服器,這樣做適用於實行會員制下載或只讓好友訪問。在「命名的賬號」窗口中將「創建命名的賬號嗎」選為「是」,進入「賬號名稱」設置,填入你制定的賬號名稱,而後在「賬號密碼」窗口輸入該賬號的密碼。

單擊「下一步」,會要求你指定FTP主目錄,並詢 問是否將用戶鎖定於主目錄中,選「是」,作用與匿名賬戶設定基本相同,不再贅述。

緊接著要設置該賬戶的遠程管理員許可權,分為「無許可權」、「組管理員」、「域管理員」、「只讀管理員」和「系統管理員」五種選項,每項的許可權各不相同,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至此,我們已擁有了一個域——ftp.wxxi520.com及兩個用戶——Anonymous和wxxi520。點擊「完成」退出向導,稍等片刻Serv-U軟體主界面將自動彈出,我們還要在此進行一些管理員設置。

4.管理員設置

每個Serv-U引擎都能用來運行多個虛擬的FTP伺服器,而虛擬的FTP伺服器就稱為「域」。

對FTP伺服器來說,建立多個域是非常有用的,每個域都有各自的用戶、組和相關的設置。以下筆者就簡要說說管理器界面上必要的各項設置。

★ 首先點擊窗體左方的「本地伺服器」,勾選右邊的「自動開始(系統服務)」。

★ 選擇左方的「域→活動」,這里記載了該域下所有用戶的活動情況,是非常重要的監控數據。

★ 「域→組」:在此可自建一些用戶組,把各類用戶歸到相應的組中,便於管理。

★ 「域→用戶」:這里有我們剛建立的兩個賬號,其中的細節設置十分重要,具體如下。

賬號:如果有用戶違反FTP的規定,你可以點擊此處的「禁用賬號」,讓該用戶在一段時間內被禁止登錄。另外此處的「鎖定用戶於主目錄」一定要勾選,否則你硬碟的絕對地址將暴露。

常規: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在此設置最大的下載和上傳速度、登錄到本伺服器的最大用戶數、同一IP的登錄線程數等。

IP訪問:你可以在此拒絕某個討厭的IP訪問你的FTP伺服器,只要在「編輯規則」處填上某個IP地址,以後該IP的訪問將會全部被攔下。

配額:勾選「啟用磁碟配額」,在此為每位FTP用戶設置硬碟空間。點擊「計算當前」,可知當前的所有已用空間大小,在「最大」一欄中設定最大的空間值。

最後,請在有改動內容的標簽卡上點擊右鍵,選擇「應用」,如此才能使設置生效!

好了!現在,一個簡單的個人FTP伺服器就已經完整地呈現在你面前了。不過這時還要測試一下能否成功地下載和上傳。

下載和上傳

要使用FTP伺服器下載和上傳,就要用到FTP的客戶端軟體。常用的FTP客戶端軟體有CuteFTP、FlashFXP、FTP Explorer等等。對於它們的具體使用,這里就不細講了。基本上只要在這些軟體的「主機名」處中填入你廟宇的FTP伺服器IP地址,而後依次填入用戶名,密碼和埠(一般為21),點擊連接,只要能看到你設定的主目錄並成功實現文件的下載和上傳,就說明這個用Serv-U建立起來的FTP伺服器能正常使用了!

⑧ 我的電腦准備做內網FTP用,請問一下怎麼接多個硬碟。5個以上的,需要大概幾百tb的容量

如果你沒寫錯的話,目前能見到的常見硬碟最大是的10TB,幾百TB你需要接幾十塊,你寫的5個以上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市面上自帶多個SATA口的大概是華擎Z87 Extreme 11/TB20,自帶22個SATA口,以及7個PCI-E口,你再買7個PCI-E轉SATA的介面卡(每個能支持8個),那就是一共能接22+56=78個硬碟,每個硬碟10T那就是780T

⑨ 我有2個160G的SATA硬碟做FTP下載,是做RAID 0還是做RAID 1好

個人使用磁碟RAID主要是用RAID0、 RAID1或RAID0+1工作模式。

參考資料:
.Raid定義

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獨立冗餘磁碟陣列)技術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87年提出,最初是為了組合小的廉價磁碟來代替大的昂貴磁碟,同時希望磁碟失效時不會使對數據的訪問受損失而開發出一定水平的數據保護技術。RAID就是一種由多塊廉價磁碟構成的冗餘陣列,在操作系統下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出現。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碟的優勢,可以提升硬碟速度,增大容量,提供容錯功能夠確保數據安全性,易於管理的優點,在任何一塊硬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不會受到損壞硬碟的影響。

二、RAID的幾種工作模式

1、RAID0

即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技術。RAID 0可以把多塊硬碟連成一個容量更大的硬碟群,可以提高磁碟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沒有冗餘或錯誤修復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兩個磁碟,一般只是在那些對數據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才被使用。

(1)、RAID 0最簡單方式

就是把x塊同樣的硬碟用硬體的形式通過智能磁碟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統中的磁碟驅動程序以軟體的方式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的邏輯驅動器,容量是單獨硬碟的x倍,在電腦數據寫時被依次寫入到各磁碟中,當一塊磁碟的空間用盡時,數據就會被自動寫入到下一塊磁碟中,它的好處是可以增加磁碟的容量。速度與其中任何一塊磁碟的速度相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塊磁碟出現故障,整個系統將會受到破壞,可靠性是單獨使用一塊硬碟的1/n。

(2)、RAID 0的另一方式

是用n塊硬碟選擇合理的帶區大小創建帶區集,最好是為每一塊硬碟都配備一個專門的磁碟控制器,在電腦數據讀寫時同時向n塊磁碟讀寫數據,速度提升n倍。提高系統的性能。

2、RAID 1

RAID 1稱為磁碟鏡像:把一個磁碟的數據鏡像到另一個磁碟上,在不影響性能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和可修復性上,具有很高的數據冗餘能力,但磁碟利用率為50%,故成本最高,多用在保存關鍵性的重要數據的場合。RAID 1有以下特點:

(1)、RAID 1的每一個磁碟都具有一個對應的鏡像盤,任何時候數據都同步鏡像,系統可以從一組鏡像盤中的任何一個磁碟讀取數據。

(2)、磁碟所能使用的空間只有磁碟容量總和的一半,系統成本高。

(3)、只要系統中任何一對鏡像盤中至少有一塊磁碟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數量的硬碟出現問題時系統都可以正常運行。

(4)、出現硬碟故障的RAID系統不再可靠,應當及時的更換損壞的硬碟,否則剩餘的鏡像盤也出現問題,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崩潰。

(5)、更換新盤後原有數據會需要很長時間同步鏡像,外界對數據的訪問不會受到影響,只是這時整個系統的性能有所下降。

(6)、RAID 1磁碟控制器的負載相當大,用多個磁碟控制器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RAID0+1

把RAID0和RAID1技術結合起來,數據除分布在多個盤上外,每個盤都有其物理鏡像盤,提供全冗餘能力,允許一個以下磁碟故障,而不影響數據可用性,並具有快速讀/寫能力。RAID0+1要在磁碟鏡像中建立帶區集至少4個硬碟。

4、RAID2

電腦在寫入數據時在一個磁碟上保存數據的各個位,同時把一個數據不同的位運算得到的海明校驗碼保存另一組磁碟上,由於海明碼可以在數據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將錯誤校正,以保證輸出的正確。但海明碼使用數據冗餘技術,使得輸出數據的速率取決於驅動器組中速度最慢的磁碟。RAID2控制器的設計簡單。

5、RAID3:帶奇偶校驗碼的並行傳送

RAID 3使用一個專門的磁碟存放所有的校驗數據,而在剩餘的磁碟中創建帶區集分散數據的讀寫操作。當一個完好的RAID 3系統中讀取數據,只需要在數據存儲盤中找到相應的數據塊進行讀取操作即可。但當向RAID 3寫入數據時,必須計算與該數據塊同處一個帶區的所有數據塊的校驗值,並將新值重新寫入到校驗塊中,這樣無形雖增加系統開銷。當一塊磁碟失效時,該磁碟上的所有數據塊必須使用校驗信息重新建立,如果所要讀取的數據塊正好位於已經損壞的磁碟,則必須同時讀取同一帶區中的所有其它數據塊,並根據校驗值重建丟失的數據,這使系統減慢。當更換了損壞的磁碟後,系統必須一個數據塊一個數據塊的重建壞盤中的數據,整個系統的性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RAID 3最大不足是校驗盤很容易成為整個系統的瓶頸,對於經常大量寫入操作的應用會導致整個RAID系統性能的下降。RAID 3適合用於資料庫和WEB伺服器等。

6、 RAID4

RAID4即帶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RAID4和RAID3很象,它對數據的訪問是按數據塊進行的,也就是按磁碟進行的,每次是一個盤,RAID4的特點和RAID3也挺象,不過在失敗恢復時,它的難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設計難度也要大許多,而且訪問數據的效率不怎麼好。
7、 RAID5

RAID 5把校驗塊分散到所有的數據盤中。RAID 5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演算法,可以計算出任何一個帶區校驗塊的存放位置。這樣就可以確保任何對校驗塊進行的讀寫操作都會在所有的RAID磁碟中進行均衡,從而消除了產生瓶頸的可能。RAID5的讀出效率很高,寫入效率一般,塊式的集體訪問效率不錯。RAID 5提高了系統可靠性,但對數據傳輸的並行性解決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設計也相當困難。

8、RAID6

RAID6即帶有兩種分布存儲的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它是對RAID5的擴展,主要是用於要求數據絕對不能出錯的場合,使用了二種奇偶校驗值,所以需要N+2個磁碟,同時對控制器的設計變得十分復雜,寫入速度也不好,用於計算奇偶校驗值和驗證數據正確性所花費的時間比較多,造成了不必須的負載,很少人用。

9、 RAID7

RAID7即優化的高速數據傳送磁碟結構,它所有的I/O傳送均是同步進行的,可以分別控制,這樣提高了系統的並行性和系統訪問數據的速度;每個磁碟都帶有高速緩沖存儲器,實時操作系統可以使用任何實時操作晶元,達到不同實時系統的需要。允許使用SNMP協議進行管理和監視,可以對校驗區指定獨立的傳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連接多台主機,當多用戶訪問系統時,訪問時間幾乎接近於0。但如果系統斷電,在高速緩沖存儲器內的數據就會全部丟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RAID7系統成本很高。

10、 RAID10

RAID10即高可靠性與高效磁碟結構它是一個帶區結構加一個鏡象結構,可以達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這種新結構的價格高,可擴充性不好。

11、 RAID53

RAID7即高效數據傳送磁碟結構,是RAID3和帶區結構的統一,因此它速度比較快,也有容錯功能。但價格十分高,不易於實現。

⑩ 用自己的電腦做ftp伺服器是不是損傷硬碟

只要硬碟讀取與寫入,就會損傷硬碟,不過損傷大小不一樣而已。如果對方多線程連接,且人數很多,硬碟讀取不過來,當然會對硬碟有較大的損害。不過一般還是沒有問題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