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1bit鏈路上傳輸時間延遲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1bit鏈路上傳輸時間延遲

發布時間: 2023-02-05 01:55:20

㈠ 傳輸時延為什麼是比特不是時間

應該是按比特時間算的吧,1比特時間就是發送1比特所需的時間,這種時間單位與數據率密切相關,用它來計量時延可以將時間與數據量聯系起來

㈡ 網路的數據傳輸速率為5Mbps,傳播時延為5μs/km,問1bit的時延相當於多長的線路

在5Mbps數據傳輸速率下,一個位時等於200µs(=1/5*10的6次方),傳播時延為5微秒/千米=傳播速率為200米/微秒,在200µs時間內信號可以傳播的距離=200*200=40000米

㈢ 傳播時延問題!!!!

電路交換延時=接入延時+傳輸延時+轉發延時
分組交換延時=傳輸延時+轉發延時
傳輸延時是指在傳輸鏈路上傳輸所消耗的時間
轉發延時是指在每段鏈路上的延時,每經過一個結點都會出現延時,就像國道上的檢查站一樣。
本題中分組交換延時:
1.傳輸延時:總的傳輸長度是實際的鏈路長度+報文長度
(汽車過橋問題:汽車頭進入橋頭開始,汽車尾離開橋尾結束,總長度為橋長+車長)
所以為 (x/b+pk/b)-p/b
()中多傳送了p bit的分組
2.轉發延時:k*d
望採納

㈣ 傳播時延是多少

傳播時延是指電磁信號或光信號在傳輸介質中傳播一定的距離所花費的時間,即從發送端發送數據開始,到接收端收到數據(或者從接收端發送確認幀,到發送端收到確認幀),總共經歷的時間。

電磁信號和光信號在光纖或者銅線中的傳播速度在20萬公里/秒以上。

  • 中文名

  • 傳播時延

  • 外文名

  • propagationdelay

  • 應用領域

  • 計算機、通信

  • 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也就是一個比特從鏈路一端到另一端傳播所需要的時間。

    計算公式如下:

    傳播時延=傳輸信道長度/傳輸介質中信號的傳播速率

    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率是光速,即

    電磁波在網路傳輸媒體中的傳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間要略低一些。例如,電磁波在銅線電纜中的傳播速率約為

    電磁波在光纖中的傳播速率約為

    如果光纖線路長度為1000 km。則產生的傳播時延為

㈤ 計算機網路中的四種延遲分別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中的四種延遲分別是:節點處理延遲 、排隊延遲、發送延遲、傳播延遲。

1、節點處理延遲

數據更改在一個伺服器上完成與該更改出現在另一個伺服器上之間所用的時間(例如在發布伺服器上進行更改和該更改出現在訂閱伺服器上之間的時間)。

延遲是指幀從網路上一個埠進入到從另一個埠出去,所花費的時間。

2、網路延遲

網路延遲是指各式各樣的數據在網路介質中通過網路協議(如TCP/IP)進行傳輸,如果信息量過大不加以限制,超額的網路流量就會導致設備反應緩慢,造成網路延遲。

3、排隊延遲

時延是指數據從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排隊時延是指分組在經過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的路由器。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後要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介面後,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

4、時延

時延是指一個報文或分組從一個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個端所需要的時間。它包括了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一般,發送時延與傳播時延是我們主要考慮的。對於報文長度較大的情況,發送時延是主要矛盾;報文長度較小的情況,傳播時延是主要矛盾。

時延是指數據包第一個比特進入路由器到最後一比特從路由器輸出的時間間隔。在測試中通常使用測試儀表發出測試包到收到數據包的時間間隔。時延與數據包長相關,通常在路由器埠吞吐量范圍內測試,超過吞吐量測試該指標沒有意義。

(5)1bit鏈路上傳輸時間延遲擴展閱讀:

定義:在傳輸介質中傳輸所用的時間,即從報文開始進入網路到它開始離開網路之間的時間。

如何定義網路延遲程度:

(網路延遲PING值越低速度越快)

1~30ms:極快,幾乎察覺不出有延遲,玩任何游戲速度都特別順暢

31~50ms:良好,可以正常游戲,沒有明顯的延遲情況

51~100ms:普通,對抗類游戲能感覺出明顯延遲,稍有停頓

>100ms:差,無法正常游戲,有卡頓,丟包並掉線現象

計算方法:1秒=1000毫秒(例:30ms為0.03秒)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時延

網路-排隊延遲

網路-網路延遲

網路-延遲

㈥ 分組交換時延問題

電路交換時延=電路的建立時間+發送時延+傳播時延=s+x/b+kd,分組交換時延=存儲轉發+發送時延+傳播時延=(k-1)p/b+x/b+kd。需要 電路交換時延>分組交換時延,則 s+x/b+kd >(k-1)p/b+x/b+kd,換算後 s>(k-1)p/b,當 s>(k-1)p/b(電路交換時電路的建立時間> 分組交換時的存儲轉發時間)的條件下,分組交換的時延比電路交換的要小。


電路:

金屬導線和電氣、電子部件組成的導電迴路稱為電路。在電路輸入端加上電源使輸入端產生電勢差,電路連通時即可工作。電路可以實現電能的傳輸、分配和轉換,還可以實現信號的傳輸與處理。電流的存在可以通過一些儀器測試出來,如電壓表或電流表偏轉、燈泡發光等。按照流過的電流性質,一般把它分為兩種:直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直流電路」。



㈦ 如果鏈路的帶寬是1mbps 那麼5mb的報文的傳輸時延是40s 為什麼不是5s

表示鏈路帶寬的單位是Mbps,b是小寫的,代表二進制的位,亦即bit,那麼1Mbps也就是每秒可傳送1M的二進制位元;表示文件大小的單位是MB,B是大寫的,代表位元組,每個位元組由8個二進制位組成,也就是1byte=8bit。
5MB的文件換算下來是40Mbit的二進制代碼,在每秒1Mbit的鏈路上傳輸當然需要40秒了。

㈧ 1bit解碼時鍾多少

1bit解碼時鍾9600表示的是串口每秒鍾可以傳輸9600bit。
波特率為9600表示的是串口每秒鍾可以傳輸9600bit,每傳輸1bit所需時間:
1s/9600bit=1000000(us)/9600(bit)=1000/9.6=104.1667us1s/9600bit = 1000000(us)/9600(bit) =1000/9.6 =104.1667us1s/9600bit=1000000(us)/9600(bit)=1000/9.6=104.1667us
那麼8bit就是 104.1667∗8=833.3336us104.1667*8 =833.3336us104.1667∗8=833.3336us
實際項目中,串口通信時數據格式是:起始位+8位數據+奇偶校驗位+停止位 ,一般都沒有奇偶校驗位,所以是10位
也就是一個位元組的時間為 104.1667∗10=1041.667us104.1667*10 =1041.667us104.1667∗10=1041.667us
二、波特率為19200每傳輸1bit所需時間:
1s/19200bit=1000000(us)/19200(bit)=1000/19.2=52.0833us1s/19200bit=1000000(us)/19200(bit) =1000/19.2 =52.0833us1s/19200bit=1000000(us)/19200(bit)=1000/19.2=52.0833us
三、波特率115200每傳輸1bit所需時間:
1s/115200bit=1000000(us)/115200(bit)=1000/115.2=8.6806us;1s/ 115200bit = 1000000 (us)/ 115200(bit)= 1000/115.2 = 8.6806us;1s/115200bit=1000000(us)/115200(bit)=1000/115.2=8.6806us;

㈨ 兩個站點之間通過1Mbps的衛星鏈路進行通信,鏈路上的傳播時延為270ms。

吞吐量為:1/(1024/1*10^6+2*270*10^(-3))

㈩ 已知乙太網的傳輸速率是10mbps ,則傳輸1 bit信息的時間為多少秒請問怎樣計算

1Byte=8bit
1KB=1024Byte
1MB=1024KB
10mbps即10Mb/S,10Mb每秒
10MB=10240KB=10240*1024bit=10485760bit
所以傳送1bit信息的時間為10485760分之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