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援越老戰士訪問越南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援越老戰士訪問越南

發布時間: 2023-02-06 20:40:38

① 奠邊府戰役的紀念活動

2014年5月7日是越南奠邊府戰役勝利6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奠邊府大捷60周年,中國援越抗法老戰士及親屬代表團於4月下旬應越南政府邀請訪越,重溫昔日中越兩國人民之間的戰斗友誼。本次中國訪越代表團以援越老戰士的親屬為主,其中有陳賡、韋國清、羅貴波、阮山等人的後代。
在越南,代表團成員參觀了舊時戰場,拜訪了父輩故人,觀看了紀錄片,聽人口述歷史,進行追思緬懷。

② 陳賡幫助越南大敗法軍,胡志明卻問毛主席:能不能再派軍隊過來

1950年,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滿懷著對新中國的無限希望,踏上了秘密訪問中國的旅途。尋求新中國對越南抗法戰爭的幫助。新中國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在7月派出了援越使團,並讓陳賡將軍擔任越南軍事顧問......

陳賡將軍 出訪越南的旅途,是一個比較曲折的過程。1950年7月7日,陳賡由昆明出發。為了保密,陳賡所坐的吉普車經過了特殊的改造。除了擋風玻璃能看見車外情況以外,其它車窗均被油布封死。

吉普車經過沿途市縣,他甚至連下車的機會都沒有,只有在荒郊野嶺,廖無人煙的地方,陳賡才能下車透透氣。這樣的旅途對活潑好動的陳賡來說,簡直是痛苦的煎熬。

七月二十七日,陳賡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胡志明游擊政府所在地。據《陳賡傳》中記載:「越南遊擊政府,在河內以北,太原市以西的一條峽谷之中。」10里一崗,5里一哨,叢林里的越南遊擊戰士,給了到訪使團足夠的安全感。越南政府的安全保護工作,做得相當到位

胡志明見到闊別20年的老戰友陳賡時,更是激動地抱起了陳賡。為了歡迎中國使團的到來,胡志明特意作了一首中文詩:「 亂石山中高士卧,茂密林里英雄來!

經過簡單的歡迎儀式,陳賡將軍和使團立刻投入到了援越工作中。

陳賡到訪越南的消息,很快就被法軍情報部門得知,因此法軍還專門調集了一個營的兵力,去河內尋找陳賡的蹤跡。但法軍還是慢了半拍,陳賡將軍已隨越軍轉移到了山林中。

在越南的軍事會議中,陳賡將軍提出了一套戰役指導方針。據《開國大將》中記載:「 陳賡的方針如下:1主要應著力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改變越北戰場敵強我弱的形式。2越南人民軍還缺乏大規模作戰的經驗,應該由易到難,先去攻擊敵人的小據點,鍛煉部隊提高士氣,然後再進行大規模作戰。3在戰術戰法上,越南人民軍當務之急,還是採用圍點打援的辦法,避免和敵人打消耗戰。

陳賡提出的3條方針,被胡志明所接受,成為了越南人民軍的大政方針。

越軍在陳賡的指導下,用了一個月時間集結到了1萬多兵力,准備開啟第一次反攻。陳賡將反攻的第一個目標放在了東溪。東溪是法軍的一個聯絡據點,且法軍在此駐守的兵力只有數百人不到。佔領東溪即可切斷法軍的聯絡站。

9月16日,越軍按照預定計劃,向東溪法軍出擊。但第一次進攻卻以失敗告終。據《陳賡傳》中記載:「越軍攻城士兵,由於缺乏攻堅經驗,在第一次沖鋒時,竟然沒有準備攻城裝備,造成了攻擊的失敗。

有了第一次的教訓,陳賡從多個方面分析失利原因,並命人連夜趕制了雲梯、炸葯包等攻城裝備。在重新部署軍隊後, 第二日越軍成功攻佔了東溪要塞。俘虜了300多名法軍,法軍揚言18天滅亡越南的計劃,被越南人民軍宣布終結

陳賡在東溪的一戰,引起了法軍高層的驚慌,緊鄰東溪縣的高平敵守軍,竟然主動撤離高平。陳賡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於是指揮越軍佔領高平,並在其周圍設下了「口袋陣」,以伏擊前來支援的法軍。

陳賡將軍未雨綢繆的戰略思想,在半個月後的伏擊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據《援越抗法簡史》中記載:「 10月8日,法軍勒巴兵團2000餘人前來進犯高平地區,試圖奪回此地。」但勒巴兵團始終沒想到,越軍竟在此,布置下了天羅地網。勒巴兵團鏖戰7日,最終被越軍全殲

陳賡這個軍事顧問,給越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勝利。連續的幾次主動出擊,使法軍損失高達9個營,並且成功建立起了中越邊境走廊,邊界作戰取得全勝。

法軍方面,對於接二連三的失敗感到萬分困惑,後來他們才知道,原來是陳賡指揮了這場邊境戰爭。

陳賡在援越時期的工作成績,被胡志明予以了極高的評價,並且在陳賡回國後,越南軍隊的領導方針,依然堅持陳賡制定的策略。據《開國大將》中記載:「 越南人民軍,按照陳賡留下的方略,對全軍進行了整軍運動,完善了軍隊的組織行動准則 。」

越軍的幹部還曾說:「陳賡同志既能指揮自己的軍隊,還能指揮調度敵人,不僅會打仗,還精通建軍工作,又能團結教育人,沒有一點領導架子,這樣的領導可真是難得。」

有了毛主席的支持,胡志明和越南人民軍發動了「 西北戰役 」。在打西北戰役時,越軍遇到了敵人頑強的抵抗,自身損失了上千人。胡志明急的三天三夜沒合眼,一直尋求破敵之策。

在越軍發起第4次攻堅時,他請來援助越南的軍事顧問,希望中國能發兵越南,支援西北戰役。據《援越抗法簡史》中記載:「 胡志明希望中國派兵,攻取敵軍駐守的萊州,但這一舉動,讓毛主席頗感不悅。

原來,中國此時還在同美國,在 朝鮮打仗 ,如果 分兵 越南,中國將陷入兩線作戰的風險, 這是兵家大忌 。胡志明這樣的想法,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10月初,中國方面給胡志明回電,明確表明不會出兵,但會增派軍需補給,並幫助越軍訓練部隊。

胡志明收到回電後,表示非常理解中國的決定,於是就不再請求中國出兵。 他命令越軍學習中國的戰法,利用中國的援助物資與敵人打消耗戰。最終歷時兩個月,越軍取得了西北戰役最後的勝利。

③ 國家關注老兵活動!

聯合接訪單位領導代表:
1、國家信訪總局倪調研員;
2、總參謀部兵源局吳局長;
3、總政治部信訪局李處長;
4、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室姜主任;
5、民政部優撫司程處長;
6、中央政法委。 參加座談會的退役老兵代表有:秦守智(武漢)、董興國(荊門)、劉興耀(湖南)、胡代錦(河南)、李金潮(陝西)等人在會上發了言。

秦守智主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兩參」(參戰參試)退役老兵的訴求;二是匯報了各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部委中發(2007)9號文件和國辦函(2011)79號文件執行情況;三是就「兩參」退役老兵現實情況,向中央及有關部門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建議。
補充發言的董興國就「兩參」退役老兵政治地位向中央提出了意見。他說:這些老戰士受黨和國家的徵召時,黨和國家都庄嚴承諾「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但現在,對他們的榮譽地位漠不關心。我們國家領導人可以到國外為支援過我們國家的老兵授勛發證,卻不能為自己祖國英勇戰斗的軍人給予正當名份;我們的領導人可以為援外因地震殉職的工程技術人員憑吊,並封為英雄,卻對長眠於鄰邦的大批援越、援老烈士無動於衷;共產黨政權可以為國民黨抗日遠征軍發證書給予特殊優撫,卻不能為自己的「遠征軍」同樣的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侵略戰爭的亡靈「拜鬼」招魂,我們的領導人為什麼連自己的英雄烈士都不祭弔呢? 第三個發言的是胡代錦,第四個發言的是李金潮,第五個發言的是劉興耀

在聽取老兵代表的意見和訴求後,各部委領導分別對一些疑問作了回答,透露了一些我們值得期待的信息。
(一)民政部程處長回答了兩個問題
1、關於生活補貼變「榮譽金」的問題。 程處長講:過去制定政策,一直沿襲「扶貧」的思維,定位在「救濟困難」。由於受時間和年代的限制,這種定位與社會經濟發展明顯滯後,造成了許多問題,有關榮譽性的褒獎政策,我們做了許多工作。新的頂層設計方案民政部已向國務院提交了報告。大家集中來北京反映意見,有利於對該項工作的推進。對「兩參」退役老兵更適合更有利的政策正在進行中。但民政部的方案要中央批准,何時出台政策,民政部無法預測,需要大家耐心等待和理解。
2、關於給「兩參」退役老兵發「光榮牌」的問題。民政部程處長作出了答復並承擔責任,他說:下發該文是在去年年底,時間倉促沒做出具體規定,致使執行落實不盡人意,沒有把好事做好。
(二)總參謀部吳局長答復的六個問題
1、關於「參戰」人員待遇問題:吳局長說,(吳曾是老山對越自衛還擊戰的一名營長,現大校軍銜)國家早期出台的「參戰」人員優撫政策考慮不周全,是有缺陷的。作為親自主持並參與文件制定的經歷者,2007年建軍80周年制定的文件中所說的「部分」,本意是指相對全國退役軍人而言所有的參戰參試退役老兵,即中央八部委9號文件中列1954年以後14次執行作戰任務參戰的全部老兵都應該享受補貼優撫。在今後新的政策方案中,除了原先明確14次執行作戰任務的人員為參戰人員,又核定660次戰斗參與者為參戰人員,不是後來指「家在農村和城市無工作且生活困難的」,對於執行文件的缺陷與不足,希望大家從中國的國情和年代背景去理解。雖然文件由總參主持制定,但具體落實由民政部執行。民政部沿襲習慣表述,對「部分」再限定,造成了後來「參戰」人員優撫待遇不能全受益的問題。
2、關於「參戰」的界定問題:吳局長說:a、凡是中央軍委下達的作戰命令且進入戰區范圍執行任務的部隊;b、由中央軍委下達命令跨出國門的部隊;c、雲南省委認可的參戰人員,含支前民兵,都屬於參戰人員。
3、關於優撫對象排序原則的問題:吳局長說:其排序為:a、烈士;b、參戰人員;c、傷殘軍人;d、普通復退軍人。
4、關於老兵上訪影響問題:吳局長表示,大家反映意見,對促進好的政策制定有推動作用。
5、關於地方政府阻擾攔截老兵上訪和打壓老兵的行為問題:吳局長表示堅決反對,對於這種行為,只要實名實事舉報,落實一起,嚴厲查處一起。6、關於成立全國性參戰老兵或復退軍人組織的問題:吳局長說,從1998、1999年以來,「兩會」代表多次就此提出提案,這類組織,屬民政部審批,你們申請,民政部批不批,由他們按法律和有關規定處理(註:民政部對中國退役軍人協會的申請報告,已經做出了具體辦理程序和指導回復)。

(三)總政治部李上校態度明確表示,參戰老兵反映的問題實質上是軍人的榮譽地位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這個問題不僅參戰老兵有意見,就是現役軍人也不是解決得很好,如今招兵難就是一個現實證明,老兵們反映的具體問題我們都要反饋給領導。
(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姜主任態度,他對有些文件執行落實不到位做出解釋,他說,文件所涉及的時間跨度大,在登記上有遺漏,基層工作不細與疏忽造成的,對於正常范圍的要求,凡不落實的要追責,各部委也要加大到地方督查的力度,對於大家反映的意見,無論合理或不合理的,我們都要向上級匯報。
(五)一個小插曲 2014年2月26日下午4時,五位援越抗美老兵冒著陰冷小雨,在受到嚴格安檢與嚴控的氛圍中,來到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懷念戰友,他們懷著對犧牲戰友無限的深情與思念,堅定、沉著、肅穆而庄嚴地站在紀念碑前,手持「中國軍人多壯志,援越抗美譜青史,國家領導訪越南,切莫忘記祭烈士」的條幅舉行懷念戰友的特別儀式。二、全國統一了「兩參」退役老兵的八項訴求。
1、重新全面認定參戰人員的身份,印發參戰部隊序列及參戰軍人名錄:以縣(旗)為單位建立健全參戰軍人檔案,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給所有參戰軍人頒發國家級「勛章」、「戰爭(戰役)紀念章」、「參戰榮譽證書」,對參戰退役人員家庭掛上全國統一的《光榮之家》牌匾;改對部分參戰人員計發的「參戰生活補貼」為所有為共和國的參戰人員都能享受的「參戰榮譽金」。
2、建造中國軍人公墓,遷回境外烈士(犧牲在韓國的烈士已榮耀回國了,犧牲在朝鮮、越南、寮國的烈士也應盡快安排回國),並對以往烈屬給予統一補償。
3、制定確保參戰人員養老金高於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法規,體現參戰退役人員養老金高於同地同職級的兩個檔次;對退役在農村和城鎮無業而未享有職工養老金的參戰退役軍人,統一優先辦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除按當兵一年抵一年上繳外,另按參戰時間長短、立功受獎等級、因戰致殘等級給予優惠。
4、頒發參戰人員特殊優待證(註明安置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優待優撫細則,特別是對於免費門診、免費住院和享受民發(2011)192號文件中規定的各項待遇)。
5、對出國參戰人員,按出國參戰時間,一次性補發出國經濟補貼。
6、營造「為國當兵光榮,為國參戰更光榮、出國參戰特別光榮」的社會氛圍,建立「八一」、「國慶」、「老年節」、「春節」對所有參戰退役軍人全面慰問的長效機制,並列入重點慰問對象范圍,積極幫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特別尊重。
7、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人民代表,政協委員要給參戰退役老兵這一群體分配適當代表名額,他們也有向祖國人民傾吐心聲、參與議論國事的權力和機會。
8、大力宣傳解放後歷次作戰功績,弘揚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援老抗美及歷次自衛反擊戰精神及英雄功臣事跡,對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近距離的鮮活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及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希望國家盡快制定全國統一的參戰軍人義務和權益相衡的《參戰軍人權益法》,保障所有為共和國而流血犧牲的參戰人員的合法權益,或在制定《軍人權益法》、《軍人地位法》時突出參戰軍人的特殊政治地位與特別優待內容和條款。以上訴求,已向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中央軍委提交,強烈要求盡快啟動褒獎參戰軍人政策的出台。戰友們!

這次700餘名參戰退役老兵聯合赴京上訪請願,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了意見,提出了要求,受到了國家層面與以往不同的特別接待,或得了一些信息,也算有所收益。特別是這些為國家捨生忘死的老戰士們,能夠如此大面積克服困難,沖破阻擾,聚集到北京發出聲音表明態度,表現出不可忽視的精神與力量,也體現我們這些經受過戰爭考驗的老戰士自信與自尊、自強與自豪!我們寄希望於國家兌現徵召我們上戰場時的承諾,切不能自甘麻木。為了我們血汗付出的榮譽價值,在公正的政策出台以前,我們還要相互攙扶,相互鼓勵,拼著老命,繼續努力,用我們在戰場上「人在陣地在」的決心與意志,去爭取早就應該給予我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