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疫情出入掃碼可以用nfc代替嗎
可以代替。
疫情期間,旅館業者廣泛運用NFC非接觸式支付與訪問控制(AccessControl),以大幅降低人們在旅館公共空間接觸與感染病毒的風險,NFC非接觸式技術的應用在後疫情時代也將常態化且日益重要。
『貳』 什麼是NFC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NFC代表什麼?首先,要了解什麼是NFC功能,你需要了解NFC的含義。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縮寫,意思是。近場通信是一種無線技術。NFC設備(如行動電話)可以在彼此接近的情況下交換數據。NFC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和互連技術的整合演變而來。通過在單個晶元上集成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通信功能,NFC利用移動終端實現移動支付、電子票務、訪問控制、移動身份識別、防偽等應用。
作為公交卡使用。乘坐地鐵和公交車時,將其作為公交卡使用。(將帶有車票密碼的手機靠近讀卡器)查詢並為公交卡充值。可以直接查詢公交卡的余額和給公交卡充值。用來傳輸文件。具有NFC功能的同系列手機,啟用THE NFC功能,兩部手機靠近後可進行點對點數據傳輸,如下載音樂、圖片傳輸和交換聯系人等。當使用藍牙時。使用方法與藍牙相同,只要兩個設備都有NFC功能就可以使用。製作門禁卡時。就像公交卡之類的。(只要把帶有門禁密碼的手機靠近讀卡器就可以了)。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叄』 非接觸式的技術特點有哪些
1、非接觸操作,長距離識別(幾厘米至幾十米),因此完成識別工作時無須人工干預,卡片可以在任意方向掠過讀寫器表面,即可完成操作,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2、無機械磨損,壽命長,並可工作於各種油漬、灰塵污染等惡劣的環境;
3、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電子標簽;
4、保密性好,讀寫器具有不直接對最終用戶開放的物理介面,保證其自身的安全性,非接觸式IC卡的讀寫過程,通常由非接觸型IC卡與讀寫器之間通過無線電波來完成讀寫操作。
5、數據安全方面除電子標簽的密碼保護外,數據部分可用一些演算法實現安全管理,非接觸式智能卡與讀寫器之間採用雙向驗證機制,即讀寫器驗證IC卡的合法性,同時IC卡也驗證讀寫器的合法性。
6、讀寫器與標簽之間存在相互認證的過程,實現安全通信和存儲。讀寫器可以"同時"處理多張非接觸式IC卡。這提高了應用的並行性,無形中提高系統工作速度。
7、接觸式卡的存儲器結構特點使它一卡多用,能運用於不同系統,用戶可根據不同的應用設定不同的密碼和訪問條件。
非接觸式智能卡主要的功能包括安全認證,電子錢包,數據儲存等。常用的門禁卡、二代身份證屬於安全認證的應用,而銀行卡、地鐵卡等則是利用電子錢包功能。非接觸式智能卡的運用十分廣泛,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肆』 M1卡和IC卡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啊
一、 M1卡的優點
M1卡包括邏輯加密卡M1、ML和雙界面CPU 卡。非接觸卡具有以下優點。
(1)可靠性高
非接觸式IC卡與讀寫設備之間無機械接觸,避免了由於接觸讀寫而產生的各種故障;非接觸式IC卡M1表面無裸露的晶元,無晶元脫落、靜電擊穿、彎曲損壞等問狻?
(2)使用壽命長
M1卡可以重復寫次數為100,000次,讀操作次數無限;
(3)操作方便、快捷
M1卡片使用沒有方向性,無需插拔,大大提高每次使用的速度;
M1卡操作能源供應採用無源方式,非接觸下操作;
(4)防沖突
非接觸式卡M1中有快速防沖突機制,能防止卡片之間出現數據干擾。因此,讀寫器可以「同時」處理多張非接觸式IC卡,提高了應用的並行性。
(5)可以適用多種應用
非接觸式卡M1的分扇區、分塊的存儲器結構特點使它適用於一卡多用,能應用於不同的系統管理,可根據不同的應用設定不同的密碼和訪問條件。
(6)加密性能好
非接觸式卡M1的有不可更改的全球的晶元唯一序列號;非接觸式卡與讀寫器之間採用雙向驗證機制,非接觸式卡M1在數據處理前要與讀寫器進行三次相互認證,而且在通訊過程中所有的數據都加密;
M1卡中各個扇區都有獨立的操作密碼和訪問條件。
非接觸式 IC 卡 又稱射頻卡,它成功地解決了無源(卡中無電源)和免接觸這一難題,是電子器件領域的一大突破。主要用於公交、社保、醫療、輪渡、地鐵的自動收費系統,也應用在門禁管理、身份證明和電子錢包。
二、M 1 卡主要指標:
容量為 8K 位 EEPROM
分為 16 個扇區,每個扇區為 4 塊,每塊 16 個位元組 , 以塊為存取單位
每個扇區有獨立的一組密碼及訪問控制
每張卡有唯一序列號,為 32 位
具有防沖突機制,支持多卡操作
無電源,自帶天線,內含加密控制邏輯和通訊邏輯電路
數據保存期為 10 年,可改寫 10 萬次,讀無限次
工作溫度: -20℃ ~ 50℃ ( 溫度為 90%)
工作頻率: 13.56MHZ
通信速率: 106KBPS
讀寫距離: 10mm 以內(與讀寫器有關)
三、存儲結構
1、M1卡分為16個扇區,每個扇區由4塊(塊0、塊1、塊2、塊3)組成,(我們也將16個扇區的64個塊按絕對地址編號為0~63,存貯結構如下圖所示:
2、第0扇區的塊0(即絕對地址0塊),它用於存放廠商代碼,已經固化,不可更改。
3、 每個扇區的塊0、塊1、塊2為數據塊,可用於存貯數據。
數據塊可作兩種應用:
★ 用作一般的數據保存,可以進行讀、寫操作。
★ 用作數據值,可以進行初始化值、加值、減值、讀值操作。
4、 每個扇區的塊3為控制塊,包括了密碼A、存取控制、密碼B。
四 、 工作原理
卡片的電氣部分只由一個天線和ASIC組成。
天線:卡片的天線是只有幾組繞線的線圈,很適於封裝到IS0卡片中。
ASIC:卡片的ASIC由一個高速(106KB波特率)的RF介面,一個控制單元和一個
8K位EEPROM組成。
工作原理:讀寫器向M1卡發一組固定頻率的電磁波,卡片內有一個LC串聯諧振電路,其頻率與訊寫器發射的頻率相同,在電磁波的激勵下,LC諧振電路產生共振,從而使電容內有了電荷,在這個電容的另一端,接有一個單向導通的電子泵,將電容內的電荷送到另一個電容內儲存,當所積累的電荷達到2V時,此電容可做為電源為其它電路提供工作電壓,將卡內數據發射出去或接取讀寫器的數據。
五、 M1射頻卡與讀寫器的通訊
復位應答(Answer to request)
M1射頻卡的通訊協議和通訊波特率是定義好的,當有卡片進入讀寫器的操作范圍時,讀寫器以特定的協議與它通訊,從而確定該卡是否為M1射頻卡,即驗證卡片的卡型。
防沖突機制 (Anticollision Loop)
當有多張卡進入讀寫器操作范圍時,防沖突機制會從其中選擇一張進行操作,未選中的則處於空閑模式等待下一次選卡,該過程會返回被選卡的序列號。
選擇卡片(Select Tag)
選擇被選中的卡的序列號,並同時返回卡的容量代碼。
三次互相確認(3 Pass Authentication)
選定要處理的卡片之後,讀寫器就確定要訪問的扇區號,並對該扇區密碼進行密碼校驗,在三次相互認證之後就可以通過加密流進行通訊。(在選擇另一扇區時,則必須進行另一扇區密碼校驗。)
對數據塊的操作
讀 (Read):讀一個塊;
寫 (Write):寫一個塊;
加(Increment):對數值塊進行加值;
減(Decrement):對數值塊進行減值;
存儲(Restore):將塊中的內容存到數據寄存器中;
傳輸(Transfer):將數據寄存器中的內容寫入塊中;
中止(Halt):將卡置於暫停工作狀態。
『伍』 手機NFC是什麼功能
若使用的是vivo手機,NFC即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可以在移動設備、消費類電子產品、PC端和智能控制項工具間進行近距離無線通信,並且NFC功能不需要其他配件輔助即可使用。
NFC的打開方法:
進入手機設置--其他網路與連接--打開「NFC」的開關;
支持NFC的機型:
X系列:X80系列、XFold、XNote、X70系列、X27Pro、X30系列、X50系列、X60系列
iQOO系列:iQOOZ6、iQOO10、iQOO10Pro、iQOONeo6SE、iQOONeo6、iQOO9/iQOO9Pro、iQOONeo5S、iQOO8/iQOO8Pro、iQOONeo5活力版、iQOO、iQOOPro、iQOOZ1、iQOONeo3、iQOO3、iQOO5、iQOO5Pro、iQOO7、iQOONeo5
NEX系列:NEX3、NEX3S
S系列:S15系列、S12/S12Pro、S10Pro、S7/S7t、S9
平板:vivoPad
T系列:T2x
Y系列:Y53s(NFC版)、Y70
溫馨提示:
1、2019年以前的支持NFC的機型;
2、支持NFC功能不代表支持vivo錢包中的相關NFC功能,具體請以實際顯示為准;
3、vivoPad僅支持NFC一碰互傳及投屏,不支持交通卡、門禁卡、vivoPay、NFC車鑰匙、eID.
『陸』 2022年安防行業8大趨勢預判
進入到2022年,世界依然沒有擺脫新冠疫情的困擾,但這並不妨礙安防行業在不斷變化、適應和發展,一些趨勢甚至加速進行。
除了傳統的「物理安全」之外,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也在安防領域迅速開拓應用,安防行業正處於重新定義自己的階段。它正在從單純的安保和安全防禦轉變為涵蓋更廣泛的活動,這些活動將擴大安全性,同時為社區、公司和 社會 帶來更高水平的智能體驗。
對於2022 年及未來的安防行業,海康威視在此分享一些產業趨勢預判和期望。
1、人工智慧將無處不在
如今,人工智慧在安防行業非常普遍。更多的行業客戶已經認識到人工智慧的價值,並在各種場景中找到了人工智慧應用的新用途。除了 ANPR、自動事件警報和減少誤報,人工智慧技術正被用於更廣泛的應用,例如個人防護設備 (PPE) 檢測、老年人跌倒檢測、礦井表面檢測等等。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整個行業的合作越來越多,安防設備廠商將他們的硬體產品開放給第三方人工智慧應用程序,並推出開放平台供客戶創建和訓練自己的人工智慧演算法以滿足定製化需求。
人工智慧一直是重塑安防行業的基礎技術之一。受益於演算法的優化,以及近年來半導體技術進步帶來的計算性能的提升和晶元成本的降低,人工智慧應用逐漸形成了行業內各行各業所接受的基礎功能和能力,「人工智慧將無處不在」正在成為現實。
2、AIoT將數字化並滲透到垂直行業
隨著越來越多的安全攝像頭和其他安全設備連接到網路,安全行業正在成為物聯網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其視覺能力。很明顯,安全行業的界限正在模糊,遠遠超出了物理安全領域。同時,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使互聯設備成為物聯網世界中的智能「物」。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結合,或者我們稱之為AIoT,正在將安防行業推向更高的層面,實現企業工作流程和程序的自動化,助力能源、物流、製造、零售、教育、醫療保健等
在我們看來,AIoT 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安全設備和系統的應用迅速擴展。同時,更多的感知能力,如雷達、激光雷達、溫度測量、濕度感測和氣體泄漏檢測,正在被添加到安全設備和系統中,使其更加強大。這些新設備肩負著多項任務,而就在幾年前,這些任務還需要幾種不同的設備,涵蓋安全功能和其他智能功能,以適應不斷發展的世界。
3、 融合系統將打破數據孤島
私營企業和公共服務部門的工人都會抓住機會擺脫阻礙性的「數據孤島」。分散和隔離在不同系統或組中的數據和信息為信息共享和協作造成障礙,使管理人員無法全面了解其運營情況。在這里,各種信息系統的融合已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希望足以打破這些孤島。
很明顯,安防行業的趨勢是盡可能地融合系統,包括視頻、訪問控制、警報、防火和應急管理等等。此外,更多的非安全系統,如人力資源、財務、庫存和物流系統,也正在融合到統一的管理平台上,以加強協作並支持管理層基於更全面的數據和分析做出更好的決策。
4、 基於雲的解決方案和服務至關重要
與 AI 一樣,雲在我們的行業中並不是一個新趨勢,但它是一個不斷擴展的趨勢。從小型企業市場到企業級,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勢頭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基於雲的安全解決方案和服務。正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那樣,這種流行病加速了全球個人和企業向基於雲的運營的轉變。
所有企業都希望平台或服務提供簡單性,管理盡可能少的資產,以及盡可能簡單的設置。這正是雲提供的地方。藉助雲託管基礎架構,無需本地伺服器或軟體。用戶可以方便地實時查看資產和業務狀態,快速接收安全事件和警報,並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完成應急響應。對於安全業務運營商來說,雲可以幫助他們遠程幫助客戶配置設備、修復漏洞、維護和升級安全系統,並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務。
5、清晰的安全成像在任何天氣、任何條件、白天或黑夜的任何時間都是標準的
在任何天氣和任何條件下,全天 24 小時保持圖像清晰度和捕捉細節對於視頻安全攝像頭來說始終至關重要。具有微光成像技術的相機在夜間和幾乎完全黑暗的環境中呈現高清和全彩色圖像,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我們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應用於更多相機型號,包括 4K、變焦和 PTZ 相機。此外,為了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尤其是在惡劣天氣下)更清晰的視頻安全成像,正在使用高性能成像感測器、ISP 技術和 AI 演算法,使攝像機能夠保持清晰和視野細節。
說到成像技術,在新相機中集成多個鏡頭的趨勢不容忽視。單鏡頭相機在更遠距離獲取更多細節以及在大范圍內獲取全圖的能力有限。他們只做其中之一。但是,通過在一台相機中使用兩個或多個成像鏡頭,多鏡頭相機可以同時提供同一大型站點的全景圖和詳細的放大視圖。包括機場、港口、中轉站、停車場、 體育 場和廣場在內的應用將把這些多鏡頭相機視為各個層面的福音。
6、生物識別門禁將帶來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授權訪問控制已經遠離鑰匙、密碼和身份證,正在步入生物識別時代。門禁市場正迅速被生物特徵認證所佔據,從指紋、掌紋識別到面部、虹膜識別。
生物識別訪問控制帶來了固有的優勢,例如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高等級防偽。他們在幾秒鍾內或幾分之一秒內驗證,並防止不必要的身體接觸。虹膜、掌紋和面部識別提供了非接觸式訪問控制,這種衛生做法由於大流行而越來越受到青睞。
7、 零信任方法將成為網路安全的焦點
隨著通過 Internet 連接的安全設備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多,網路安全已成為該行業的一項巨大挑戰。歐盟GDPR、中國數據安全法等全球主要市場近期出台了更嚴格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法規,對網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 2021 年,針對各種企業的幾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勒索軟體攻擊,毫不含糊地讓我們確信,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必須加強其網路安全架構並加強其在線保護。
那麼我們如何解決日益增長的網路安全問題呢?雖然這個概念實際上是在 2010 年發展起來的,但「零信任」這個詞最近幾年才成為一個熱門詞。零信任是一項戰略舉措,旨在通過消除組織網路架構中的信任概念來防止數據泄露,它植根於「從不信任,始終驗證」的理念。該概念已在 IT 行業內被廣泛接受,現在它也在緩慢而穩步地進入物理安全領域,逐漸成為物聯網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8、綠色製造和低碳舉措將大踏步前進
低碳倡議受到世界各地 社會 的重視。在安防市場,我們也看到低功耗產品成為客戶的首選,對太陽能攝像頭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時,限制製造企業碳排放標準的地方法律法規和政策正在推動行業在日常運營和生產中採取更加環保的做法,包括使用更環保的材料,在產品中採用多種節能設計製造工藝。我們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安防行業製造商正在 探索 「綠色」製造,並致力於降低碳排放。雖然這需要時間,但運動已經開始。我們預計 2022 年該領域將取得重大進展。
(本文翻譯整理自安防知識網海外版,作者:海康威視國際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心總裁Frank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