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and幣創始人
The Sandbox的聯合創始人暨首席運營官Sebastien Borget。
拓展資料
1.SAND是區塊鏈游戲The Sandbox的原生代幣,Sandbox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構建了一個元宇宙,玩家可以使用平台代幣SAND在以太坊區塊鏈中創建、擁有自己的游戲角色並從中獲利。在這里你可以創造、收集、賺取、治理擁有游戲中的任何東西,按自己的意願定製。。玩法類似於史上最暢銷的開放游戲「我的世界」(Minecraft)SAND幣是游戲中的交換手段,價值會逐漸積累。
2.SAND是一種基於以太坊 ERC-20協議的功能型代幣,將與 LAND形成 The Sandbox世界的雙代幣體系,作用是讓玩家們參與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的平台管理作業,SAND持有者可對The Sandbox的游戲環境變動投下關鍵的一票。
3.LAND是在以太坊上不可偽造的ERC-721代幣,它代表了沙盒元域中的數字地產。一旦你為自己購買了一個LAND,你就擁有了完全的所有權和對其中所有東西的控制權。因此,你可以在你的土地上自由地設計和運行你自己的游戲。
4.Sandbox這個行業也是區塊鏈項目里邊少見的運營了非常久的一個項目,2012年就在手游端上線,並且獲得了4千萬的下載量,有100萬的活躍用戶。在2018年開始了Sandbox全球的3D版本的製造,像我們剛剛說的一樣,允許玩家通過SAND代幣去創造持有資產化游戲經驗。
5.Sandbox看到游戲開發製造者並沒有通過Applestore上面的游戲里得到獎勵,也沒有辦法把他們在游戲里的創造和花費的時間變現,接下來我會和大家分享Sandbox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6. Sandbox平台有三個核心要素
核心來說它是一個集齊了創造者和玩家的生態系統,有三個核心元素:一個是編輯軟體,VoxEdit,還有平台設計的交易市場和游戲本身製造。編輯軟體,其實是Sandbox團隊重視內容創作者的一個體現,選擇了VoxNFT和它的編輯軟體VoxEdit,讓玩傢具有代幣化藝術創作,游戲創作的權利,可以讓用戶使用創造出3D像素模型和非常奇幻的動畫。
還有交易市場,能夠透過游戲內部的智能合約將自己創作的作品轉換為NFT,非同質化代幣,你也可以通過出售代幣獲得盈利。所以游戲本身允許玩家去創造3D游戲,門檻很低,不需要編程的知識。
⑵ 英文論壇中thread和post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thread在牛津詞典里有帖子的意思,post也表示帖子。兩者區別就是thread相當於twitter裡面的時間線,把同一主題不同時間發的帖子按時間先後連接起來,這樣方便查看和理解。望採納。
⑶ SAND幣創始人
SAND幣的創始人是沙盒。
拓展資料:
一、項目簡介
The Sandbox是一個虛擬世界,玩家可以使用平台代幣SAND在以太坊區塊鏈中創建、擁有自己的游戲體驗並從中獲利。在這里你可以玩、創造、收集、賺取、治理和擁有游戲中的任何東西。
二、SAND
1、SAND是ERC20標準的代幣,可以說是The Sandbox世界的貨幣,具有許多功能包括治理、抵押、分潤和購買各種資產。
2、進入The Sandbox平台:所有想進入The Sandbox的使用者都會有$SAND的需求,玩家花費$SAND來玩游戲,購買裝備或角色造型;創作者花費$SAND來獲取資產,土地;藝術家則花費$SAND將資產上傳到拍賣場,購買寶石來升級稀有性和稀缺性。
3、治理:$SAND也是一種治理代幣,它允許持有人使用DAO(注)來參與平台的治理決策。他們可以對關鍵決策行使表決權,例如基金會資助對象以及Sandbox的新增功能。$SAND的持有者可以自己投票或將投票權委託給他們選擇的其他玩家。
4、抵押:$SAND允許抵押,這可以使LAND產生被動收入,可以抵押來獲得更多$SAND,這也是獲得創建ASSET需要的Gem和Catalyst的唯—方法。
5、分潤:手續費為交易量的5%,其中一半會分配給抵押池,作為$SAND的持有者的獎勵,而另外一半則會分配給基金會。
6、基金會:基金會的作用是支持The Sandbox的生態系,提供資金以來激勵平台上高品質的內容和游戲製作。到目前為止,基金會已經贊助了15款游戲項目,並授權100名藝術家在2020年12月公開發布之前製作的NFT。The Sandbox元宇宙的價值來自於其中高品質的游戲,基金會透過資助游戲,使整體價值不斷增長,進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三、游戲介紹
1、沙盒是一款獨特的像素游戲。游戲提供玩家一個「物理沙盒」,而你就是上帝,擁有著上帝般的權力,有權對您的iPhone,iPod Touch或iPad的沙盒進行大改造!想像創造屬於自己的宇宙以驚人的像素藝術全是自己的靈感,創作自己的音樂,你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更多,但唯一限制你的只有想像力而已!
⑷ 為什麼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喜歡招收應屆生,成熟開發人員上
為什麼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喜歡招收應屆生,成熟開發人員上
網際網路公司有些職位不至於需要成熟的開發人員進行工作,這時候,就可以招收應屆生,開始培養下一批成熟開發人員,上一批就可以進行相應的工作升值。一個公司是需要新鮮血液的,不可能永遠都是老員工的那一批人。
[網際網路]傳統軟體開發人員如何進行網際網路?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怎樣去調研這些潛在客戶的需求?我歸納一下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做:1)閉門造車:既然你已經確定做某個專案,本身也是了解到使用者對此有一定的需求;2)向親戚朋友同事做調查;3)研究潛在的競爭對手;4)網上調查;5)取得網路咨詢公司如艾瑞們的支援。 二、總體設計階段:這個階段對設計師或架構師來說非常重要,如何設計出一個高可靠性、高效能、保密性、安全性、可維護性的網站系統,對於網站的長期營運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這些特性並不是可以完全滿足的,有時你得在其間做出平衡,比如對高效能要求時,可以希望減少元件之間的通訊,這意味著系統需要使用大粒度的元件,然而對系統可維護性的要求又要使用小粒度的元件,因此你必須選擇一個折衷的方案。在實踐上,如果系統對於效能要求比較高,如下載站,可能你需要做出一些可維護性的犧牲。如果對保密性要求比較高,你可能將系統的關鍵演演算法和關鍵資料訪問部分放在內層進行嚴格保護。 現在基於元件的架構大家用得比較多,如.NET和J2EE,還有目前比較流行的架構SOA也要掌握。面向服務的架構SOA是基於TCP/IP的服務架構,在該架構里最重要的就是三個協議或規范了:一個是提供服務的公司在描述服務時要用的WSDL;另一個是提供服務的公司釋出服務和使用服務的公司查詢服務時要遵循的UDDI規范;最後一個是使用服務的公司在使用服務時要呼叫的SOAP協議。SOA非常符合網際網路分散式共享式的機制。 三、詳細設計階段:這一個階段與傳統行業沒有多大區別,主要是對演演算法的基本要求和對模組化設計的要求。但是這一個階段涉及到的技術我要提一下,基於WEB技術所使用的幾種主流語言大致有:ASP、ASP.NET、C#/JSP/PHP,當然還有HTML、JavaScript,XML等通用的語言。對網站開發人員來說,如果對一些TCP/IP協議集有一定的了解是最好的了,如對底層的P2P,P2SP,IP,UDP,TCP及HTTP,FTP等協議要有所了解。 五、編碼階段:這一個階段與傳統軟體行業也沒有多大區別,在軟體工程規范方面的要求都差不多,如模組化(可重用)、程式碼可讀性(頂格、退格等)、程式碼可維護性(加註釋)、出錯處理等。 六、測試階段:這一個階段與傳統軟體行業有所區別,因為網站面對的大規模並發使用者,架設一個模擬的自動化測試環境非常重要。但是據我了解的網站,上線之前的測試都是內部的有限的人工測試及正式釋出前的公測,這也難怪一個網站正式釋出後出現的一些初級Bug了。當然這與測試成本也可能有關系。
招聘網際網路開發人員都有哪些渠道
網路招聘一般地有以下幾種渠道:
1.注冊成為人才網站的會員,在人才網站上釋出招聘資訊,收集求職者資訊資料,查詢合適人才資訊。這是目前大多數企業在網上招聘的方式。由於人才網站上資料庫大,日訪問量高,所以企業往往能較快招聘到合適的人才。同時,由於人才網站收費較低,很多公司往往會同時在幾家網站注冊會員,這樣可以收到眾多求職者的資料,可挑選的餘地更大。
it 軟體網際網路行業企業招聘開發人員成功率多少
公司在選擇軟體開發人員的時候,根據自己公司的大小及公司文化氛圍的不同,要求軟體開發人員的素質及具備的知識技能也不一樣,公司比較看重學習能力和忠誠度,當然,應聘者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會有很大優勢。
網易之類的網際網路公司年後還招應屆生嗎
應屆生年年都會招,那麼多廉價勞動力,不招白不招,只是數量的問題。
為什麼網際網路公司喜歡用明星做代言
1、 競爭激烈,急需品牌效應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而明星所帶來的明星效應,可以讓網際網路公司迅速打出品牌效應,使之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
2、 強化品牌形象
可以看出,網際網路公司在選擇代言人時,除去名氣大小,更關注的是品牌與明星之間的契合度。借用明星本身的品牌氣質,再與網際網路公司本身的產品進行強化配合,可以讓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
3、 吸引新生代使用者
90後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公司搶奪的重要物件。他們天生與網際網路共同生長,對網路依賴性特別大,有句話叫做「得90後得天下」。
選擇他們喜愛的明星進行代言,可以迅速吸引90後的注意,並在公司搶奪新使用者時,獲得先機。
4、 提高戶外和電視投放效率
網際網路公司早期主要靠在網路谷歌等搜尋引擎投放獲取精準的使用者和流量,但當企業長到一定的時候,則需要通過戶外和電視投放獲取陌生的使用者,這個成本很高,投放動輒上千萬元,需要有明星代言來匯入一下,提高轉化率。趕集和58同城就是很好的明證。
為什麼開發人員更喜歡iOS而非Android
有太多原因,讓 iOS 更具吸引力,更好的開發工具,更富有且更樂意為應用付費的使用者,據統計,現在 App Store 總下載量已經超過 250 億次,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原因,請看以下分析: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在蘋果生態系統里邊,iOS 使用者接受作業系統版本的速度更快。資料分析師 Chris Sauve 在他的部落格 PXLDOT 有一篇很不錯的博文,很好的解釋了這一點。也解釋了為什麼開發商在 Android 平台如此受挫。他最近在蒐集有關 Android 碎片化的資料,並打算繼續討論 iOS 的有關統計值,有來自開發商(比如 Instapaper 的 Marco Arment 及 Bump 的 David Lieb)的 50 多種不同的觀點,他也深入了解一些統計網站,比如 Flurry 及 Apprupt,資料可能會有些錯誤,因為來源在變,蘋果也為公開過這些統計資料,但總體上來說,能代表市場現狀並與 Google 公開的資料匹配。首先看一下曲線圖:能看出什麼嗎?很顯然,iOS 的接受率比 Android 快很多,看看 iOS5.x 這條曲線,幾乎垂直,而 Android 的 Gingerbread 明顯不如 iOS 5.x。Sauve 這樣比較 iOS 與 Android 被接受的程度,在相同時間內,iOS 能捕獲 75% 的使用者的心,而 Gingerbread 只能得到4% 的 Android 使用者的心,令人驚訝的是,在釋出的 15 周以後 iOS 4 獲得 70% 的使用者,iOS 5 降到 60% 的使用者,而 Android 方面呢,Gingerbread 能獲得4%,到 Ice Cream Sandwish 就降到了1%。Sauve 說,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Android 裝置的數量及多樣化對開發商更具吸引力,這也是 google 董事長施密特一直鼓吹的 Android 生態系統,但不幸的是,只有一小部分 Android 裝置在使用最新版的作業系統,對開發商來說很難開發適合所有 Android 裝置的應用,尤其是對於資源有限的開發商來說。快速適應最新版 Android 最酷特徵也很難,因為他們必須確保其應用能運行於最廣為接受的 Android 版本,就算這個版本很老。iOS 開發商在這方面就省心多了,蘋果裝置沒有碎片化,有效打敗了 Android 更大的安裝基數的優勢,讓開發商在開發對運行於新版本作業系統的應用的適應能力更具信心,無需舍棄大部分的使用者。iOS 在一年後,保持相容性方面更安全,Instapaper 開發商 Marco Arment 如是說,所以今天,iOS 4 仍然非常安全,用不了多久,iOS5出來了,但作業系統的更新能為開發商帶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對許多新應用來說,同樣有好處,因為他們都向前看,而無需像 Android 那樣,向後看。比如iOS 5.0 能很好的運行於所有 iPad,開發商就無需支援老版本的 iOS 系統,也許許多人還在使用 iOS 4.3,但非常少,大部分人都升級了,所以開發支援老版本 iOS 的應用就沒必要了。Google 有責任,手機製造商有責任,運營商也有責然,它們擁有軟體和硬體的大部分控制權,蘋果就打破這個模式,想要那個系統運行於哪個裝置就運行於哪個裝置,僅僅是在使用某個特定運營商網路方面進行了妥協。
對於個人開發人員而言,開發ios並上傳至蘋果商店可以設定付費下載,而安卓app容易被盜版
網際網路公司為什麼喜歡用燒錢這詞?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解決問題:
1、因為要花費很多錢且速度非常快。
為什麼ERP開發人員這么難招
因為人才確實很少。
ERP開發人員分三類人群:
-
軟體開發人員,如某ERP軟體產品的創造者,開發專案組成員。
-
企業開發人員,如某企業的資訊化規劃者,企業ERP的維護者,定製開發者等。
-
系統提供商開發人員,如某XXERP軟體代理商的維護團隊成員,既有產品的延申,掛接系結開發成員。
這三類人群中,
-
企業開發人員規劃者,和定製開發者,鳳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
軟體開發人員需要具備很深的開發專業方面功底,行業領域性強,有局限性的未來發展規劃,目前從業者也逐漸趨少。
-
系統提供商開發人員,a)做維護的很好找,但從業整體水平得不到提高,通常是求職過渡段,很多軟體代理商的維護團隊就像吃流水席,來一批走一批。這也是國內對於實施人員不重視的根結。b)其它開發人員,基本情況是,不作為主業就職,而未來發展規劃也是局限多多,與之相反,國外這種SOHO開發者很多。國內這部分人群定位跟臨時工沒區別。
最後,ERP開發人員趨少還跟整個企業管理軟體行業不自重有關。
這個趨利仿照者到處都是,拿來主義盛行的時代,軟體開發人員謹守對於創造的熱情且行且珍惜吧!
⑸ 手機壁紙軟體哪個好用
不知你是否也是一個不換壁紙會死星人,其實壁紙早已成為「屏幕」的一部分。一張滿意的壁紙除了好看之外,甚至能讓人的心情都變好。現在網路如此便捷,找一張壁紙並不難,但是找一張喜歡的,尺寸合適且獨一無二的壁紙,那就難了。
本文將為大家推薦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壁紙APP,分分鍾解決以上「難題」,更有能把「設計壁紙」當成游戲來玩的有趣應用哦!
1、Tapet:創作獨一無二的幾何壁紙
如果你問我「你會為了桌面壁紙掏錢嗎」?遇到這個軟體之前我會說「不會」。
「Tapet」是一款無需聯網就能使用的壁紙應用。不提供壁紙,它只負責生產壁紙。用隨機的寬度角度畫一些線條,然後根據強大的演算法,它可以生成既有美感又有意思的獨一無二的幾何壁紙。
它只有一個界面,單指滑動就能完成所有壁紙創作的工序,而且還可以對壁紙進行【點贊/踩】,讓「Tapet」更了解你的喜好,類似於網易雲音樂的【每日推薦】一樣。
它還有一個跟壁紙完全無關的小彩蛋:「Tapet」中的壁紙,命名都來源於各種貓的品種名。當然了,這么一款高逼格的APP,iOS商店裡要¥18也不為過。
2、thisissand:動手做沙畫壁紙
與其說是一款只做壁紙的軟體,不如說它是一個殺時間的小游戲。
手指按在屏幕上,沙子就會掉下來,重力模擬十分真實,沙子從高處向低處流動,還有模擬的沙沙聲。從屏幕底部開始堆積,形成沙畫。最後做出的圖片就可以直接保存,或者設置成壁紙。
thisissand官網上po出來的作品,反正小編是「畫」不出來,大家可以試試看喲!
3、Polygen
多邊形圖片壁紙也是「老網紅」了。不過在網上找到自己喜歡的個性搭配,還真是個不小的工程。「Polygen」可以讓你自動或者手動生成各種多邊形圖案,並自主配色。還能將現成的圖片直接轉換為幾何圖片,不過這個功能還不夠成熟,往往生成的圖片讓人大叫「媽都不認得」。
⑹ 行走美國——Colorado
前往落基山畢業旅行,是我和歐君子之約的一部分。這裡面也有我的小私心,先前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踏足世界四大山脈。2017年的西藏之旅,讓我邁出了第一步,從拉薩自駕到阿里,夜宿珠峰大本營,海拔最高升至6k米以上,一路上精彩至極。此次有機會到北美,自然想登上雄偉的落基山,一覽美洲絕美的自然景觀。好在歐也是同道中人,一拍即合。
在路上,我經常感到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每次旅行都樂在其中,而後又回味無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同行人合拍:目標一致,不拘小節,不怕吃苦,有一顆大心臟,能適應旅程中各種變化和意外情況。是所謂同道中人也。畢竟出來玩,感受到樂趣才是目的,其他的都可以讓路,這條感受可以用《七個習慣》中的『』以終為始『』來解釋。歐自然是同道中人,我們雖無長途同游經歷,但我能判斷出他是一個目標明確,亦能隨遇而安之人。
所謂好事多磨,由於送機的朋友遲到了,我們沒趕上早班飛機,沒想到第一個考驗來得如此之快。沮喪之餘,我們迅速調整心態,這是旅行中應有的狀態。
科羅拉多州是美國西部的一州,位於落基山脈東側,也是美國海拔最高的一州。與傳統中的西部—大片荒漠、戈壁灘、牛仔文化不同,科州的自然景觀豐富,境內有許多國家公園及保護區,擁有崇山峻嶺、巨大沙丘、深邃峽谷、高山密林等等截然不同的地理景緻。
之前行程只是一個大概輪廓,我藉此機會,花費兩個多小時,完成了詳細的Colorado行程攻略,細化到每天去幾個地點、每個時間段做什麼、不同地點間的車程,而且根據不同景點的特點和觀賞時間,選用最佳路線。畢竟時間由6天壓縮到了5天,為了不影響既定計劃,路上必須緊鑼密鼓,不容耽擱。
以首府丹佛為起點,本次環游自駕將途經科泉市、大沙丘國家公園、從獨立山口穿過4000多米的阿爾伯特峰抵達阿斯本,至溫泉鄉格林伍德斯普林斯、冬季滑雪勝地范爾、落基山國家公園、柯林斯堡,最後回到丹佛。
有了前車之鑒,第二天早上,直接Uber。不想,好事繼續多磨,飛機延誤四個多小時,趕到丹佛時,已然是中午了。
做為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因位於海拔一英里高,又有「一英里高城」(The Mile High City)的稱呼。除了擁有落基山脈美景相伴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城內擁有許多公園、藝術中心和街區,整個城市的氛圍輕松、活潑又優雅,是展開科羅拉多自駕行、認識美國中西部另一面的絕佳起點。丹佛的啤酒頗有名氣,但與自駕的我基本無緣了。
路上跟歐商議,我們均認同略過城市景點,直奔自然主題。所以,原先規劃好的丹佛藝術博物館、科羅拉多藝術大廈,暫時無緣了。
在租租車訂了一個七座SUV,下飛機去Avis取了車,是一輛雪佛萊Traverse,威武霸氣。
第一次在國外駕駛,還有點小興奮。
櫻桃溪購物中心(Cherry Creek Shopping Center)位於丹佛十六商業街東南4英里,由數個知名購物商城如梅西百貨(Macy』s)、諾德斯特姆百貨公司(Nordstrom)等串連成大型購物商圈。
我們先去櫻桃溪購物中心吃了希臘午餐,而後為了買戶外手錶,輾轉幾個地方。最後在一專業連鎖戶外店Rein,買到了頂級戶外品牌Garmin。美國的戶外店琳琅滿目,裝飾搭配戶外效果,令人欣喜。店裡有一售貨員小哥,竟然是因為喜歡丹佛的山景,從華盛頓特意搬到了丹佛。可以看出戶外活動在美國的流行程度,儼然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天色已經不早了,兩個大男孩,各配一個戶外玩具,隨即上路。
(一)
科泉市(Colorado Springs)位於丹佛南方,清凈的空氣使得科泉市曾拿下美國最健康城市的頭銜,美國國家奧林匹克訓練中心就位於此地,足見這里的生活質量。也因此,這里是深受美國人喜愛的度假勝地。
抵達科泉市派克峰時,景區已經關門,我們旋即趕往羅德莫爾七瀑布。不料趕到時,也已經臨近日落,而且天已經下起了小雨。沒想到這里竟是一個美麗又安靜的小鎮。我們冒著小雨,穿過了一個酒店,最後還是沒能趕到七瀑布。遺憾之餘,也有意外的驚喜,這家酒店檔次較高,應該是一個高端度假酒店,內部有一個湖,映著日落斜陽,獨具美感。
今天的亮點當屬晚餐了。從酒店出來,有一個頗有品味的餐廳。在歐的建議下,我們點了最貴的菜品——牛排。其味道的確沒讓我們失望,尤其是配菜菠菜,相當驚艷,廚師做成了菠菜泥,入口香滑,口味絕佳。
臨走前有一個小插曲,來時服務員告知可以免費停車,不料走時我們還是支付了費用。本著對信用社會的信任,我們上前與服務小哥溝通,小哥一臉疑問,雖無法解釋,也沒做過多辯解,自掏腰包給我們退還了費用。不得不說,小哥掏錢的姿勢還是很帥的。
享用完美食,收好dollar,我們滿足地趕往訂好的downtown酒店,准備迎接明日行程。
(二)
第二天一早趕往眾神花園(Garden of the Gods)。
眾神花園,實際上與神或神話都沒關系。1859年,兩位測量員在丹佛附近,探索建立一座科羅拉多小鎮。當他們發現一片砂岩地層時,一人提議將其作為啤酒之都,另一人應聲附和道,『』啤酒花園,眾神駐足之地『』。自此以後,此地便得名『』眾神花園『』。想來頗有幾分荒謬。
名稱雖略顯浮誇,景色倒是實實在在的。獨特的紅色砂岩地貌,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岩石景觀。花園有鎮園雙寶:狀似兩只駱駝的駱駝之吻(Kissing Camels),與有如巨人頭顱重達700噸的平衡石(Balanced Rock)。花園內有許多巨岩可以進行攀岩活動,可稱得上是攀岩愛好者天堂。1971年,它被指定為國家自然地標。由於公園免費向公眾開放,每年吸引了超過200萬人次,使其成為城市中訪問量最大的公園。
美國公園的服務設施完善,遊客中心有關於景點的詳細介紹。我們在觀賞一圈後,向著景區進發。
景區不算小,考慮到時間關系,我們淺嘗輒止,沿著核心景區轉了個小圈。沿途的確看到不少攀岩者,有的高度令人心驚膽顫。
時至正午,我們告別眾神花園,趕往花園後方的派克峰。
派克峰 (Pikes Peak) 海拔 4,302 米,坐落在落基山脈,是美國最知名的峰頂之一。它被列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曾經是尤特印第安人的家園,還曾是更早期的克洛維斯文化發源地。(根據派克峰官方網站介紹,克洛維斯文化由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登上大陸的早期人群創建)
沿著蜿蜒的山路,我們驅車沖向雲霄。沿途散落著不少觀景點,它們或為湖泊,或為叢林,或為仰望山峰的最佳取景點。由於後面行程美景眾多,我們不採路邊野花,直奔峰頂。午後的日光,將天空照射得透亮,借雲層展現出壯碩的身影,到達車內時,仍帶著幾分溫熱。
停車場離峰頂仍有一段距離,旅客必須搭載擺渡車前往。此地海拔已甚高,視野開闊,我們決定先就地把玩一番。
峰頂坐落著一座大房子,裡面可以購物、用餐。我們品嘗了山頂的美食,各自買了一些物件。推門出去,四周的美景撲面而來。
高海拔的低溫,哪怕是夏日的光照也抵擋不過。正所謂,高處不勝寒,這像極了人間的狀態,或者說,人間不過是大自然的一種表現形式,自然也要遵循天道。
越到高處,天氣的變化越是詭譎。我們在山頂閑逛之時,空中已是陰雲匯聚,頗有幾分山雨欲來之勢。雲層漸低,不時變換出高大的形象,直落大地時,像是在有意展示無邊的能量,忘記了帶一點溫柔。我們就在這天地一體中,兜兜轉轉,四處張望。
人類既然已踏足山頂,便絕不會忘了留下痕跡,只是這派克峰上的痕跡有點誇張。四千多米的海拔之上,竟然有條鐵軌橫亘其上,名曰『The Cog Railway』。我們不由感嘆,當年建造這條鐵軌,該是耗費了驚人的智慧和資源。
然而,這條鐵軌已運行126年之久,目前已停運維修。據官博介紹,火車和鐵軌需同步更換,耗資巨大,難度極高,預計將於2021年重新開放。我們此行,也算欣賞到了初代鐵軌的容貌。
下午三時許,我們驅車下山,趕往今天最後一個目的地——大沙丘。
抵達時,已是傍晚六時許,雖比計劃時間遲了四個小時,但此時溫度和光線卻是最舒適的。
大沙丘國家公園及保護區(Great Sand Dunes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位於科羅拉多州南部的阿拉莫薩(Alamosa)附近,面積為 78 平方公里,是北美洲最高的沙丘,最高的沙丘近 230 米高,且整體海拔在2500米以上。如此奇景,值得駐足一覽。
沙丘是這里的主要看點,但其他景緻,如草原、濕地、針葉樹和白楊林、高山湖泊及苔原等多姿多彩的風景,同樣是大自然愛好者的游樂場。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僅在近處嬉戲把玩一番。周圍遊客多是家庭出遊,帶孩子來這里親近自然,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離開大沙丘時,夜幕已降臨。距下一站阿斯本還有3小時車程,沿途皆為山峰樹林,無歇腳之地,手機信號時有時無。
從大沙丘出發,首先要經過一段小道,才能進入主道公路。車駛入小道不久,突現雷鳴電閃,引得我二人心悸之餘,連聲驚嘆。環顧四周,一片漆黑。眼前可見,僅有我們一輛車穿梭其中,彷彿置身於蒼茫的宇宙間,盡顯人類的渺小。此刻心中難免生出孤獨和無助感,這種感受又不可言說,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這場驚心動魄的夜幕大戲持續上演,坐在副駕的歐拿出手機,努力記錄下一束電光火花。彼時場景,如夢如幻。我們戲謔像是在觀賞一場360度環繞影院,演出者是造物者。
行至此刻,我們的行程也達到一個高潮點,就像一部文學作品一樣,只不過情節起伏不由我們掌控,作者也絕不僅是我二人。歐後來夢中回想起此景,醒來作詩一首:
『』
從野外
活著回到文明世界
酣然睡了一夜
轉醒過來
這一路
都如夢
真好
我不曾傷害了什麼動物
也所幸沒有成為熊的晚宴
就這么接近
而後不見
大夢無邊
如露亦如電。
『』
最後兩句,很好得詮釋了我們當時的心境。
人孤獨久了,會害怕。我們行到主道後,開始加快速度,想盡快駛出這片黑暗無人區域。駛出時才終於恢復了安全感。
由於著急趕路,又借著美國優越的駕駛條件(路好且無攝像頭),我便肆無忌憚一路超速。直到後面緊跟的一車,突然亮起警燈,我才回過神來,沒有攝像頭,不代表沒有監管,美國的警察隨時可能出現。我有點慌神,之前了解到美國超速罰款甚多,幾千塊下不來。歐告訴我趕緊停車,且不要下車,因為美國警察可以隨時拔槍。我們待在車內,一位年輕的警官走過來,面帶微笑地告訴我們速度太快。原來他跟了我們很久了,發現我們一路超速,這才亮出身份。
在他詢問時,我如實告知是第一次來美國,第一次在美國自駕,缺少經驗和意識。希望在承認錯誤的同時,能賺得一點同情分。沒想到小哥很是寬容,僅給了我口頭警告,還賜了我一張名片,讓我遇到問題聯系他。感覺我們運氣好極了。首次在美自駕,便被警察逮到,而且免於罰款,這經歷也算得上獨特了。
重新上路,我再也沒有超速,由此思考了一下不同體制下的監管,各有優劣。美國注重民眾隱私權,不設置攝像頭,由警察嚴格執法,亦能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這方面與國內迥異,孰優孰劣,就不展開闡述了。
行至崇山峻嶺中時,我已十分疲憊。由於歐沒辦理駕照,我一人當天已駕駛八小時以上,路上又無歇腳點,停車還擔心被熊大叼走,只能死撐硬上。歐也看出來我的疲態,況且身體是誠實的,車行駛得有點飄,相信給歐增加了幾分恐懼。於是乎,歐盡力陪我尬聊,後來都記不起聊了什麼,反正是尬……終於,駛入了有人的小鎮,我先在路邊停車迷糊了二十分鍾,而後上路,最終抵達預定的酒店。
兩人入住後,已疲憊至極,話不多說,直接入睡。這一天,最為豐富,也最為辛苦,給我們整段旅程下了一個精彩的注腳。
(三)
第二天醒來,看到儀表盤提示更換機油,我們先在小鎮找了一圈修車店,才發現美國人民工作生活太過平衡,周末拒不提供服務。跟租車公司咨詢後,確認不影響駕駛安全,這才安然上路。
褐鈴山號稱科州最高顏值代表。我們計劃去那裡騎馬,行走於山水畫間。不料抵達後發現,馬匹有限,需要提前若干天預定,頓覺有點掃興。不過既然來了,豈可辜負了美景,於是乎我們決定徒步觀賞。
為了保護褐鈴山的自然環境,夏秋兩季進入褐鈴山地區需要將車輛停在阿斯本高地(Aspen Highlands)的停車場,搭乘由Roaring Fork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RFTA) 公司運營的擺渡車進入。沒想到停車場也是一個休閑度假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得不感嘆,美國人民度假的基礎設施太優越了,遠超國內的農家樂水平。我們在等車之餘,小逛了一番,吃了一家墨西哥餐廳,滿足地前往景區。
山裡景色果然顏值出眾,在這里能感受靜謐湖泊、綺麗花海、巍峨峻山和蜿蜒山道之美。美國的風景畫,與國內在氣質上有所不同,個人感覺美國的更加溫婉,國內則復雜多變。無上下之分,都是美景。
相比昨天,今日徒步觀賞美景,簡直放鬆之極。我們離開時,已經下午三時許。
考慮到時間問題,路上跟歐商量,我們放棄了格林伍德斯普林斯 Glenwood Springs的溫泉spa,和格林伍德山洞冒險樂園,花更多時間去感受自然風景。
抵達范爾Vail時,已是傍晚六時許。
范爾小鎮是個驚喜,我們慕名前來參加音樂節,不料時間沒趕巧。步入小鎮街道才發現,這里像是一座現代版的世外桃源。
這是一座下沉式小鎮,地方不大,卻別有洞天。這里有高端度假酒店、醫院、學校、音樂廳、酒吧街、各類文化風情的小店等。這里是美國音樂節聖地,也是滑雪聖地。徜徉其中,內心十分愜意,周圍人群亦是滿臉祥和,我們能感受到當地居民的幸福感。在中心一處廣場,一群大人小孩兒在一起踢足球,一片歡聲笑語。我二人感嘆,晚生能於此地休養足矣。
出於對小鎮的鍾情,我們在禮品店各買了一些紀念品。晚上,我們在樓下酒吧飽餐一頓,當天不用開車,難得喝杯啤酒,快哉快哉。
(四)
蜿蜒的埃文斯山風景山道 (Mount Evans Scenic Byway),是北美最高的私家車行駛公路,這條公路自海拔2652米一路攀拔至海拔4350米的埃文斯山頂,沿途風景壯麗,每個轉彎都可欣賞白雪皚皚的群山風貌,運氣好的話更能看見大角羊和高山山羊。
我們抵達山腳下時,已是中午時分。在分岔路口,有一個二層的餐廳,佇立在湖邊,顯得格外別致。二人一拍即合,決定用完午餐再趕路。
進屋後,發現店裡空間不小,里外各有一個用餐區,中間還有一大片紀念品區。屋裡人群熙熙攘攘,彰顯著這座山的人氣。我們沖著吧台方向,找了一處靠窗位置入座。服務員大媽走過來,祝賀我們佔到了最佳位置。我們各點了一份漢堡套餐,沒想到味道竟然十分不錯。大媽還跟我們閑聊,熱心地給我們指路,我們愉快地付了一筆小費。
上山的路只有一條,雙車道,不算寬闊。我們一路驅車向上,不斷感受著因海拔攀升帶來的耳膜壓力。路上走走停停,只為飽覽不同角度的美景。
此程我們運氣一直不錯,沿途見到了山上的土著,除了羊,還有別的…
不愧是北美最高的公路,行至山頂時,風起雲涌,景象已十分壯闊。
山頂上,除了自然美景,還有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除了山石林立,還有水天一色的婉約。
下山時已近兩點,我們直奔格蘭德湖(Grand Lake)。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是我們二人聊得最起興的一段了。談人生,談理想,談有限的人生閱歷,歐時不時來一段小曲兒助興。兩個男人,一輛大車,五天行程,一路暢聊,共同話題不可謂不多。人生苦短,孤獨是常態,能得好友如歐足矣。我與歐的友誼,用君子之交淡如水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格蘭德湖位於落基山腳下,算得上是較大的湖泊,湖水清澈見底,在藍天的映襯下,波光瀲灧。
美國人民的生活,的確令人羨慕。一到周末,經常能看到一家人開著房車或皮卡,後面拉著一船,到山裡露營,在湖中沖浪。多麼健康又豐富的生活狀態。
時間過得太快,又至傍晚時分,我們沿著34號公路,驅車直上落基山脈。落基山國家公園東段的34號公路,又稱山嶺路(Trail Ridge Road),是全美境內海拔最高的連續鋪面柏油公路,也是落基山國家公園最代表性的路段。我們沿途欣賞到了橫貫落基山國家公園,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的壯闊景觀,也見到了代表性的野生動物。落基山無疑是雄偉的,不愧是世界四大山脈,只是相比喜馬拉雅山脈,仍少了幾分野性。
原計劃徒步賞日落,無奈時間不夠,我們翻過山時,已是日落時分。旅行中,必須有容納不完美的心態,方得始終。
出了落基山公園,不遠處就是埃斯特斯帕克(Estes Park),這座繁華小鎮吃喝玩樂,應有盡有。訪抵至此,我們小住一晚,歐帶我吃了一頓印度餐,味道不錯。既然到了心心念的落基山脈,我們又買了一些紀念品。回酒店後,在附近小轉了片刻,本打算回去休息,結果我二人一時興起,又驅車夜入落基山,想看一下夜晚的景色。進入公園還是很順利的,只不過愈往裡去,我們愈是覺得毛骨悚然,幾公里後,互相找了個台階,便打道回府。
第二天一早,我們決定不看日出,但必須進山徒步。作為本次旅行的最後一程,也算是完美的結尾了。
我們選定在Bear Lake Trail Head徒步。這是一片很大的區域,停車後直接入園,首先經過一個湖,而後徑直向上,直到雪山頂。我們敞開步子,一路尋找山上動物,不時碰到其他驢友,也會寒暄幾句。走近以後才發現,落基山內部的景色清秀怡人,與昨天從外部俯視的感覺大不同,瞬間感覺此山年輕了許多。
時間關系,我們未抵達雪山便折返。離開落基山時,已是正午,回程航班是下午六點多的,我們這才意識到時間
⑺ 在項目數字化轉型中使用較為普遍的軟體定義存儲一體機有嗎,求推薦
隨著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企業紛紛上雲,數據存儲量呈爆發式增長。傳統存儲擴展性差、成本高等局限性愈發明顯。軟體定義存儲(Software Defined Storage,以下簡稱SDS)以虛擬化方式將各種存儲資源抽象化、進行池化整合,通過智能化管控軟體實現存儲資源的按需分配。軟體定義存儲重新定義了存儲架構,以擴容便捷、成本較低等優勢,成為存儲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深圳市杉岩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岩數據」或「杉岩」)是國內軟體定義存儲領域的領導者之一。IDC最新發布的《2019 Q4 中國SDS市場報告》中,杉岩數據在對象存儲市場份額第三,佔比16.3%;在塊存儲市場份額第四,佔比6.9%。
杉岩數據成立於2014年9月,公司以新一代智能分布式存儲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提供領先的面向不同業務環境的企業級存儲方案,幫助用戶輕松應對IT向雲遷移的存儲挑戰,為大數據時代的商業決策提供智能存儲,打造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的數據存儲基石。
杉岩數據致力於幫助用戶應對數據存儲量、訪問量以及數據管理復雜度,幫助用戶建立以存儲虛擬化和計算虛擬化為核心的雲計算基礎設施環境,並逐步提供數據處理、挖掘、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大數據專業系統和服務。
2020年7月8日,公司宣布獲得B+輪1.5億元最新融資,本輪融資由大型央企中遠海運領投,襄禾資本、無錫金投跟投。藉助本輪融資,公司將圍繞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價值的客戶價值模型,持續加大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垂直領域的市場拓展、人才引入以及產業生態鏈的建設,為用戶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全面賦能。
杉岩數據融資情況
訪談內容分享如下:
1
不只是存儲優化
以數據為中心的客戶價值金字塔模式
將智能存儲的進階賦能演繹到極致
融中研究:
「SandStone是一種橙紅色石頭,由沙粒經過多年不斷沉積重新排列而成。SandStone 生動地詮釋了『分布式架構』的形成。」為什麼用這個比喻來強調「分布式架構」?有什麼特殊含義?
陳堅:
SandStone對我們確實意義深遠。實際上,我們公司名稱的來源與「Sand Stone」緊密相關。杉岩二字,來源於Sand的音譯杉,以及Stone的意譯岩。取名「SandStone」是因為我們做的是基於P2P的分布式存儲架構,分布式存儲的本質就是把分散的磁碟硬體聚合起來,形成一個很大的存儲資源池。「SandStone」生動地詮釋了「分布式架構』的形成,每個磁碟所在的伺服器節點就像一粒沙子,通過杉岩數據的軟體聚沙成石,形成一個穩定可靠的存儲系統。
SandStone不僅代表了產品的特點,實際也代表了我們的文化、經營理念。從公司內部來看,每一個員工就像一粒沙子,大家團結奮斗、緊密協作,凝聚成一個有機整體,使得整個公司像石頭一樣堅不可摧;從外部合作夥伴的拓展來看,以杉岩為中心,將周圍的合作夥伴聚在一起形成生態圈,每一個夥伴也是一粒沙子,通過不斷吸納聚合,構建穩定的生態圈。因此,SandStone所代表的團結奮斗與凝聚力內核,已內化成了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SandStone蘊含的分布式理念,也切合了公司與合作夥伴的生態建設理念。
融中研究:
杉岩是做存儲的,為什麼公司取名為杉岩數據而不是杉岩存儲呢?智能存儲與傳統存儲的主要區別是什麼?杉岩的智能存儲方案有什麼特點?
陳堅:
之所以叫杉岩數據而不是杉岩存儲,是因為我們帶給客戶的價值不只是存儲的優化,而是以數據為中心的智能存儲賦能,通過我們的存儲系統,解決客戶在AIoT、5G時代海量數據的存儲、管理以及使用方面的問題。
針對智能存儲,杉岩數據構建了一套以數據為中心的客戶價值金字塔模型,最底座是存儲,作為數據的抓手;中間層是數據的管理,作為內涵;最頂層為未來的智能化應用提供准備及服務,我把它叫做外延。
具體來說,第一層即數據存儲的智能化。存儲側的智能,就是讓客戶使用更加簡單。傳統存儲像煙囪,每一個業務系統配一套存儲,客戶的運維非常困難。分布式存儲則是一個存儲池,客戶面向的是一套承載了不同應用數據的存儲集群,孤立的煙囪不再存在。在存儲集群裡面的故障、性能、容量等告警,都是由存儲系統內部智能化完成,同時還保障數據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訪問性能。
第二層,數據管理的智能化。用戶存數據後,要管數據。我認為數據是有生命力的,像人一樣有從生到死的過程。醫療影像數據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病人拍完CT、X光產生的影像數據馬上要被用於輔助醫生尋找病症、病灶,這時數據是「熱」的。這一次病好後,數據訪問頻率下降,「熱」數據變為「溫」數據。病人徹底康復後,數據變「冷」。對「熱」數據,為了保證訪問性能,相應的軟硬體配置都非常高,價格也高。「冷」數據如果同「熱」數據一樣存儲,性價比較低。醫院一般將冷數據歸檔到公有雲或藍光等單位存儲成本相對較低的存儲介質中。這個例子正好反映了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
在未來海量數據時代,數據的管理非常關鍵。除了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杉岩還能實現數據智能化的統一管理,包括:對客戶的傳統存儲和杉岩的分布式存儲的統一管理,保護客戶對傳統存儲的原有投資;對公有雲、私有雲數據的統一管理,實現數據的自由流動;對邊緣設備與中心設備數據的統一管理,實現數據的相互協同。
第三層,金字塔的頂端,是數據挖掘的智能化。數據被存儲、管理,最終都是為了信息和價值的挖掘。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藉助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些演算法來使用和挖掘數據價值。杉岩的存儲系統,包括我們的對象存儲,都為海量數據的挖掘和使用去賦能。當然,杉岩不是要做AI,而是為智能化去賦能。這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我們的存儲系統裡面自帶數據處理引擎,對業務需要使用的數據進行預先處理。第二,我們為AI的訓練、數據清洗、數據的准備階段提供了友好的統一管理、存儲平台——數據處理引擎「AI in MOS」,還有面向需要對AI進行訓練、學習、應用的公司提供的存儲平台——「MOS for AI」。
融中研究:
杉岩在數據的存、管、挖各個層面的資源投入如何?杉岩在技術底層的優勢有哪些?
陳堅:
在存、管、挖三個層面,杉岩起步聚焦於「存」,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個高可靠、高安全、高性能、高可擴展性的分布式存儲系統,「存」也是目前投入最大的一塊。在「存」方面,目前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產品性能更高,可用性、可維性更強,特別是在數據的安全性方面,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
在管方面,隨著客戶持續增加,杉岩面臨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我們通過與客戶的互動交流,了解客戶實實在在的需求與痛點,並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目前我們一些特有的產品功能已經落地了,這是很多企業包括一些大廠都不具備的,比如說我們對傳統存儲與分布式存儲的統一管理、對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等。
最上層,未來數據的智能應用層面,在智能數據處理引擎「AI in MOS」產品上,我們也在加大投入,今年就會有實際的項目落地。
融中研究:
您剛才講到,在數據挖掘上會加大投入,那麼杉岩在這一塊的發展目標如何?如何與數據挖掘專業公司競爭?
陳堅:
我先做一個澄清,杉岩的產品是有邊界的,我們不會像大數據公司一樣,比如也去做一個精準營銷,我們是為精準營銷賦能。像之前提到的數據處理,即使杉岩不做,這些公司還是要做的,杉岩其實是在幫這些公司做加速。另一方面,在賦能大數據挖掘的過程,杉岩主要針對非結構化數據賦能。以前的基於資料庫的結構化數據,像BI、數據倉庫,這類數據的挖掘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解決方案,杉岩的目標不在於此。我們強調對象存儲就是因為對象存儲是存儲非結構化數據最佳的載體。我們通過對非結構化數據的AI挖掘、使用賦能實現差異化。
融中研究:
在當前軟體定義存儲,存在哪些技術局限,大概何時能夠突破?杉岩在這塊有哪些領先優勢?
陳堅:
軟體定義存儲的概念相對於傳統存儲,其設計哲學和傳統存儲剛好相反。傳統存儲以硬體為核心,存儲系統的數據可靠性高度依賴硬體架構的設計。軟體定義存儲,假設硬體是不可靠的或可靠性沒那麼高。
軟體定義存儲的性能更高、擴展性更強、更靈活。但任何一個架構、系統都會有自己的優缺點。軟體定義存儲在技術上的局限性:第一,難以將硬體的性能發揮到極致。第二,在存儲集群大了以後,整個集群的管理、運維也是一個挑戰。一般的企業沒有專門的IT運維人員或運維水平有限,在海量數據時代,存儲產品能不能讓企業實現簡單運維,也是一個挑戰。
杉岩對傳統存儲和分布式存儲都有很深入的理解,既有傳統存儲最核心的架構師和工程師,也有深耕分布式存儲領域近10年的架構師。面對這些局限,杉岩也在做一些事情,比如在軟硬結合方面,與硬體供應商一起做軟硬垂直優化;在大規模集群存儲系統的管理和運維上,借鑒一些AI的演算法能力,讓運維更加智能化、自動化。
2
立足場景尋找最佳匹配行業
以質量和服務構建客戶信任
加速市場拓展
融中研究:
杉岩已服務10+行業的500+客戶,從市場策略來看,杉岩數據在這些行業是齊頭並進還是有所側重?主要的優勢行業有哪些?未來發展或者延伸的重點行業還有哪些?
陳堅:
存儲系統作為一個標准化產品,沒有太多的行業屬性。但是軟體定義存儲有它的最佳應用場景。
杉岩數據依託場景構築產品和解決方案,再通過最佳應用場景去尋找最佳匹配行業,進行市場開拓。例如,杉岩智慧視頻雲存儲的解決方案,可以在安防、軌道交通、能源、電力、金融等等行業領域使用。另外,我們還推出了一個更加通用化、平台式的私有雲產品,適用於金融、政府、教育、醫療等多個行業。
目前,杉岩市場突破的重點在於有大量場景和需求的政府、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製造等行業。市場開拓方面,杉岩在大部分行業齊頭並進,對小部分行業有所側重,例如金融行業將是杉岩數據始終關注的重點行業。
作為存儲廠商,杉岩產品的行業屬性不強,但在產品智能化層面,實際上我們有一些場景化和行業屬性的定製,但這種定製不是為某一客戶定製,而是為一個行業定製,並且可以批量復制和推廣。
融中研究:
杉岩數據如何切入客戶,並獲得客戶的信任?在客戶關系維護和服務方面,杉岩數據採取哪些措施?
陳堅:
從0到1的突破是非常難的。杉岩數據以產品為客戶帶來的價值來切入市場,早期的客戶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廣發證券、深圳市供電局等。對TOB市場,標桿的意義重大。杉岩切入市場後,依託案例與標桿客戶在同行業去推廣復制。
杉岩數據依靠高質量的產品和切實的服務獲取客戶的信任。目前為止,我們存儲了2500+PB的數據,從沒丟失過數據,這一點讓用戶非常放心。服務,是創業公司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之一,而大廠流程非常復雜,對TO B客戶服務的理念和經驗也比較缺乏。杉岩與客戶的運維人員緊密溝通,對他們進行多維培訓賦能,客戶能夠親身感受到杉岩對他們的重視。
3
疫情期間,馳援武漢
推出免費服務平台
苦練研發內功蓄勢待發
融中研究:
此次疫情對杉岩數據帶來什麼影響?杉岩數據採取哪些行動?
陳堅:
這次新冠疫情對杉岩數據是一把雙刃劍,但總體來說是利好的局面。一方面,疫情對公司短期的獲客、工作開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另一方面,疫情也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價值被充分認識,例如遠程醫療、遠程診斷等會涉及到大量的數據存儲和應用,軌跡、跟蹤、健康碼等其實也都是基於數據的存儲和使用。很多行業對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接受程度更高了,特別是政府的智慧城市、醫療領域的遠程醫療、教育領域的遠程教育發展等,帶來的數據存儲機會更多了。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疫情期間,我們也秉承一貫的家國情懷和責任,進最大的努力為抗疫提供支持。2月份,我們給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捐獻了一套分布式存儲產品,助力提升醫院的醫療質量和效率。同時,為了幫助用戶解決疫情期間存儲問題,我們推出了供用戶免費使用的「統一存儲平台軟體SandStone USP」。
此外,我們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上沒有絲毫懈怠。在產品研發端,我們借機苦練內功、打磨產品,為疫情過後的市場反彈做好准備;在市場開拓方面,我們的銷售團隊通過遠程電話保持與客戶、合作夥伴的緊密互動與溝通,努力介紹杉岩的產品方案和價值亮點,積極拓展新客戶、挖掘老客戶新需求等。
4
分布式存儲市場將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杉岩將始終以差異化取勝
融中研究:
當前存儲市場競爭格局怎麼樣?主要玩家類型有哪些?
陳堅:
從市場格局來說,存儲行業技術門檻很高,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和打磨,大浪淘沙之後,最終玩家不會很多。在傳統存儲領域,全球TOP6的公司占據市場百分之八十幾的份額。在分布式存儲領域,經過五年多的發展,與杉岩數據同期創立的公司中,很多技術不成熟的公司已經慢慢被淘汰了。我相信經過震盪式的發展後,分布式存儲的市場格局會趨於穩定,也會變成一個寡頭壟斷的格局,未來會有一家或幾家來佔領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杉岩肯定是其中之一。
從競爭來說,杉岩的優勢還是產品。創業公司沒有捷徑可走,品牌、資金都比拼不過大廠,生存發展一定是靠差異化的競爭力。杉岩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客戶價值金字塔模型的「管」和「挖」,「存」大家都在做,如果這一層都做不好自然會被淘汰;「管」層面,大廠的產品很全,內部對於傳統存儲和分布式存儲會有一些博弈和競爭,但對於垂直用戶定製化以及工業化需求領域不一定願意涉足,而杉岩獨特的價值和優勢正體現於此。數據智能層面,杉岩的價值和優勢更加明顯。杉岩的設備產品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這是很多大廠不會去做的事情,他們提供的主要是面向全球市場的標准化產品,聚焦於存儲產品的完善。杉岩則是針對垂直細分市場進行產品差異化。
在市場競爭格局中,同類創業公司競爭方面,從目前來說,2013到2015年成立的一批公司,現在的競爭格局越來越清晰了。當前,軟體定義存儲處於繁榮發展期,蛋糕還沒有定型,在不斷擴展、挖掘客戶新場景、新需求的階段,都在共同培育市場。所以,我們正在共創生態鏈,攜手合作夥伴建設新型IT基礎設施建設。
融中研究:
大型廠商加碼存儲,例如華為、華三等大廠也開始發力對象存儲,對杉岩數據的發展會有沖擊嗎?杉岩數據如何平衡與基礎設施合作夥伴華為的競爭與合作?
陳堅:
大廠確實在加大對存儲領域的布局,但我們也看到一個趨勢,大廠現在主要在公有雲方面布局,而在私有雲方面,可能更多的是以傳統存儲、分布存儲的架構來拓展市場。與大廠的競爭要避免正面交鋒,走差異化路線。比如在金融領域,杉岩在智能化數據處理方面獨具特色,這是我們帶給客戶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