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雷蒙多表示她計劃訪問中國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雷蒙多表示她計劃訪問中國

發布時間: 2023-02-11 11:26:51

⑴ 想卡中國脖子只會加速中國進步

沒錯
林毅夫表示,每個國家發揮比較優勢,是中國希望的。中國會繼續擴大開放,讓更多外國的產品和資本進入中國。當然,也希望中國的產品、資本、技術進入國際市場。對於極少數卡脖子的產品,中國也會做好准備,利用自身優勢進行攻關。根據過去的經驗,什麼東西中國能做、能生產之後,在國際上價格就會下來,所以一旦中國攻關了、能夠生產了,就會生產更低成本、更高質量的產品,不僅提供給自己,還可以提供給全世界。所以,任何想要卡中國脖子的做法只會加速中國的進步,以及讓自己加速失去競爭優勢。
4月8日,美國商務部網站公布,7家中國超級計算機實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從這7家實體看,飛騰、申威是國產CPU晶元的代表性企業,四家國家超算中心,則在演算法和模型訓練上頗具實力,美國對中國超算的打擊可謂不遺餘力。

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要不來、討不來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我國科技創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把國家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2020年8月29日,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工作人員在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旁工作。

為遏制中國發展,美惡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

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稱,已將7家中國超級計算機實體列入所謂「實體清單」,聲稱其涉嫌「破壞軍事現代化的穩定」,「從事的活動有悖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

美國商務部公告顯示,涉及實體包括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深圳中心、無錫中心、鄭州中心。

這7家實體為何被盯上?美商務部官員表示,這7家機構均參與了中國希望打造的世界首個E級超算(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研發項目。而目前正在無錫中心運營的「神威·太湖之光」,則是世界上首台峰值運算性能超過每秒十億億次浮點運算能力的超級計算機。

7家實體中,申威背靠無錫江南計算所,主要研發CPU晶元。2010年,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採用了申威CPU;2016年,申威的CPU又用在了無錫「神威·太湖之光」超算里,幫助其連續三次登頂世界超級計算機TOP500,並且實現了CPU和操作系統的全部國產化。

2009年5月,科技部批准成立國家超算天津中心,隨後又批准成立了深圳、濟南、長沙、廣州、無錫5家國家級超算中心。被列入「實體名單」的國家超算鄭州中心,2020年10月剛剛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是全國第7家批復建設的國家超算中心,也是科技部出台認定管理辦法後批復建設的首家國家超算中心。

4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國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科技壟斷和霸權地位,遏制中國發展,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濫用「實體清單」,不擇手段惡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中方對此堅決反對。針對美方的有關措施,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國超算的飛速進步,引起美國警惕和打壓

超級計算機,為何備受矚目?

顧名思義,超級計算機,是具有很強的計算和處理數據能力的計算機。一般來說,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平均每秒1000萬次以上,存貯容量在1000萬位以上。

美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很長一段時間處於領先。

盡管起步晚,但中國從「銀河」到「天河」「神威」等一系列超級計算機是世界范圍內叫得響的品牌。中國超算不但實現了自主創新的諸多「第一」,而且接連幾代登上世界「速度巔峰」。

2009年,我國發布峰值性能為每秒1.206千萬億次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成為美國之後第二個可以獨立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2016年,國際超算大會公布新一期世界500強超級計算機排名,中國第一台全部採用國產處理器構建的「神威·太湖之光」成為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其系統的峰值性能、持續性能、性能功耗比等三項關鍵指標均為世界第一。在全球最強500台超級計算機中,中國佔到了167台,數量首次超過美國。

本次被納入「黑名單」的7家實體,或與中方打造的E級超算項目有關。E級超算是指每秒可進行百億億次數學運算的超級計算機,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級計算機界的下一頂皇冠」。

美國之所以對E級超算如此關注,主要因為超算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都有著重要價值,在很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雲泉指出,E級超算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健康危機、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能發揮巨大作用。「從目前來看,E級超算主要面對一些具有重大計算的需求,如全球氣候變化模擬、天體物理大數據的處理、模擬宇宙的演化、新型材料驗證及無庫存核武器模擬等。」

公開報道顯示,美國去年相繼宣布建造「極光」「前沿」和「酋長岩」三台E級超算,交付時間預計為2021年至2023年。而中國也在E級超算領域部署「三連發」,自主研發的E級超算「天河三號」原型機、神威E級原型機和曙光E級原型機系統已於2018年完成交付。
2015年4月,美國開始對中國實施超算晶元禁售,從產業鏈條和技術層面進行遏制。中國以創新為突破,完成了超算自主可控生態體系的初步建設。2016年6月,採用中國自主研發處理器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成功接棒基於英特爾晶元的「天河二號」奪下第一;「天河一號」「天河二號」則小規模試用了自主研製的飛騰CPU。

此外,中國超級計算機在應用方面發展良好,高端應用連續兩次獲得國際高性能計算機的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中國超算的飛速進步,引起了美國的警惕和打壓。「超算能力對於許多,或許是所有現代武器和國家安全體系的開發都至關重要。」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美國「清單打擊」頻頻指向中國科技領域

美國近年來針對中方的技術打壓,早已有跡可循。

2018年8月13日美國總統簽署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明確禁止美國政府部門在通訊和視頻監控等領域采購中國公司的服務與技術設備,包括但不限於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中興等;2019年5月15日發布確保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供應鏈安全的行政命令,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列入「實體清單」。

2021年1月15日,小米、商飛、中微半導體等9家企業被列入所謂「清單」,並限制美國投資者交易這些公司的證券;1月14日上午,BIS宣布將中海油加入「實體清單」,對其進行出口管控;1月5日,特朗普在卸任美國總統前15天再發總統行政令,欲下架和限制支付寶、騰訊QQ、WPS Office等8款中國公司的應用軟體。

美國政府的「清單打擊」頻頻指向中國科技領域。美國政府主要以三個清單和總統行政令作為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手段,分別是實體清單、軍事最終用戶清單(MEU)、所謂「共產黨中國軍隊公司清單」。這三個清單主要限制中國企業的供應鏈和融資,總統行政令則限制中國企業在美開展業務。上述制裁可以疊加使用。

三個清單中,最為熟知的是牽涉華為的「實體清單」,這也是美國各類經濟和供應制裁中最嚴酷、歷史最長的一種。自2019年5月起,美國政府針對華為開啟了多輪供應制裁。簡單說來,進入「實體清單」就意味著:美國供應商向其出口需要先獲得美國政府發放的許可,而這類許可會受到嚴格的審核和限制。

其餘兩個清單則是美國政府在2020年大力推動的新制裁手段,均以企業涉及軍工或者和軍事關聯為借口。二者的區別在於,MEU和實體清單均屬於供應限制,由美國商務部主管,而所謂「共產黨中國軍隊公司清單」則是從融資層面切入,意在限制美國人士交易公司的證券和衍生品,由美國國防部制定。去年12月,58家中國企業被列入首批MEU清單,包括上飛、西飛等多家飛機製造商;目前進入「實體清單」的則包括華為、大疆、中海油等幾十家中國企業及實體;已被列入所謂「共產黨中國軍隊公司清單」則包括中芯國際、華為、浪潮、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航天科工、中國鐵建等44家中國企業。

⑵ 華為平板為何缺貨

華為平板缺貨的原因是美國對晶元出口的限制。

眾所周知,自2018年末開始,美國就開始打壓華為,比如拒絕華為5G,還聯合起小弟們一起拒絕華為5G,然後不允許華為的手機在美國銷售。

而到了2019年則是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進行打擊,到了2020年更離譜,限制一切使用美國設備的晶元代工廠幫華為生產晶元,除非有許可證,導致華為麒麟9000成為了絕唱。

(2)雷蒙多表示她計劃訪問中國擴展閱讀

美國對華為的晶元供應限制最新動態:

從美國來看,據說美國最新提名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近日的一次會議當中特別提到了華為。雷蒙多表示繼續保護美國企業的利益以及美國網路不受中國企業的影響是必要的,但對於承諾將華為拉入「黑名單」也表示了拒絕。

雷蒙多表示制裁華為會對美國企業不利,因為目前華為已經在全球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不容小覷,華為的大部分上游產品都與美國的企業息息相關。如果暫時不與華為合作,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華為的發展,但也會激發華為進一步研發上游產品的鬥志。

與此同時,頗為巧合的是SEMI(國際半導體協會)也再次向美國發出警告,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應當適可而止。如果再不放開對華為的晶元禁令,繼續進行晶元管制,那麼必將使美國企業遭受巨大反噬,甚至會讓美國的相關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承受越來越多的損失。

⑶ 中方制裁佩洛西,拜登拿對華關稅反擊,汪文斌一句話道盡了所有

近幾個月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給美國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拜登政府本來打算減免中國部分商品的關稅,但是因為佩洛西事件,導致拜登政府將此計劃擱置了下來。

據環球網8月11日報道,近幾個月,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一路飆升,拜登政府本來打算減免部分對華關稅來減輕國內的經濟壓力,不過如今因為佩洛西竄台事件,導致中美關系逐漸緊張了起來,因此該計劃很可能暫時擱置。

當地時間10日,美商務部長雷蒙多接受了彭博社采訪。她表示, 佩洛西竄訪台灣,導致台海局勢十分緊張,影響到了「減免部分中國商品關稅」的決策 ,讓事情變得復雜了起來。路透社稱,目前拜登政府不打算做出任何讓局勢升級的事,但是美國目前也不想有任何讓步。

雷蒙多表示,拜登目前正在謹慎地考慮這件事,她相信拜登不會做出任何傷害美國工人利益的事。

但是目前, 拜登政府的官員們其實還對是否要放寬對華關稅各持己見 ,一方面,財政部長耶倫和美國商界都一致認為對華關稅對美國經濟來說是一種拖累;而另一方面,美國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為代表的其他高級官員則持相反意見,認為對華關稅是一個有利的籌碼,可以拿這個籌碼逼中國讓步。

今年上半年起,美國經濟開始通脹,達到了40年以來都未見過的程度,對美國經濟 社會 影響十分惡劣。 所以為了對通脹壓力進行一定程度的緩和,拜登政府開始考慮減免部分對華關稅。

美國勞工部8月公布數據,從中可以看出美國今年7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了8.5%,這已經是今年第5個月突破8%了。 因為通貨膨脹率的不斷上升,人民生活的成本越來越高,民眾對拜登政府的支持率不斷下降。

上個月初的時候,拜登政府的「對華減免關稅」方案就已經初步通過了,本打算7月晚些時候實行。該方案主要涉及服裝、自行車等消費品,只覆蓋大約價值100億美元的商品,其餘價值3600億的中國輸美商品並不被包括在減免范圍內。

不過一直到了7月底,這份減稅方案還原封不動,根本沒有要施行的跡象。

美媒分析,美國工會強烈堅持要繼續保持對華關稅,這也讓拜登政府十分為難。因為中期選舉即將臨近,民主黨迫切需要工會的支持。

在對華關稅問題上,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月的時候就曾表示,美國如果能把對華關稅全部取消,甚至可以幫助美國降低一個多百分點的通貨膨脹率。

8月11日,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又再次回應道, 貿易戰中沒有贏家。 想要單邊加征關稅,對誰都沒有益處;但是 取消關稅,對誰都是有利無害。

汪文斌還稱,當前台海局勢為何如此緊張,原因大家都十分清楚。美國是危機的製造者和挑起者,所以美方自己應該主動認清佩洛西竄台這件事情性質的惡劣性,對這件事造成的後果進行深刻的反思,而 不要總期望中國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和美國做交易。

目前的情況是,美國給中國減稅,是有益於美國,幫美國解決燃眉之急,而不是中國求著美國給降低或取消關稅。美國如果自以為這是對中國的「反擊」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文:潤卉 審:咕咚)

⑷ 美國晶元聽證會將於3月23日召開

美國晶元聽證會將於3月23日召開

美國晶元聽證會將於3月23日召開,消息人士稱,聽證會還將討論晶元供應鏈中的缺陷,以及晶元行業與美國競爭力的關系,討論如何開發下一代晶元技術。美國晶元聽證會將於3月23日召開。

美國晶元聽證會將於3月23日召開1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及美光首席執行官將於3月23日出席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討論與美國提供520億美元的半導體晶元製造補貼事項相關問題,和如何提升晶元製造能力和競爭力。

卡車製造商Paccar首席執行官預計也將出席,據悉,聽證會將審視半導體供應鏈中的薄弱環節,以及該行業與美國競爭力的關系。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 · 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20年前,美國生產的晶元佔全球晶元總產量的近40% ,如今只佔全球晶元產量的12% 。上周,拜登會見了晶元製造商的高管,包括三星電子、美光科技等公司,這也是美國國會520億美元補貼的舉措之一。參議院在6月,眾議院在2月分別通過了520億美元的補貼法案。

參議院商務委員會主席瑪麗亞·坎特韋爾(Maria Cantwell)指出行動刻不容緩,晶元短缺導致全球汽車行業2021年收入損失約2100億美元,汽車產量減少770萬輛。

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很高興有機會出席聽證會,並宣傳投資美國半導體的重要性。」

美國晶元聽證會將於3月23日召開2

據外媒報道,消息人士表示,英特爾及美光首席執行官將於3月23日出席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討論如何提升晶元製造能力和競爭力。

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主席瑪麗亞·坎特韋爾(Maria Cantwell)此前計劃召開聽證會,討論如何開發下一代晶元技術。

卡車製造商Paccar首席執行官預計也將出現在聽證會上。消息人士稱,聽證會還將討論晶元供應鏈中的缺陷,以及晶元行業與美國競爭力的關系。

上周,美國總統拜登會見了三星、美光等晶元製造商高管。此舉也是其推動美國國會向晶元製造商提供520億美元補貼的努力一部分,目的是緩解晶元市場的緊張局面。

坎特韋爾上周表示,當前迫切需要採取行動。她表示,晶元短缺致使全球汽車行業去年少生產770萬輛汽車,大約損失2100億美元的營收。

她說:「在亞洲建半導體工廠要比在美國便宜30%到50%……時不我待。」

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很高興有機會出席聽證會,並倡導對晶元領先地位進行投資的重要性。」

持續的'晶元短缺局面已經干擾到汽車和電子行業的生產,迫使一些公司縮減生產規模。

但在立法層面消除分歧方面的進展甚微。

上周,一個由140多名美國國會議員組成的團體敦促美國國會在晶元行業撥款問題上取得進展。

美國晶元聽證會將於3月23日召開3

英特爾和美光(MU.O)的首席執行官將於 3 月 23 日在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作證,因為該行業和立法者正在為美國為半導體晶元製造提供 520 億美元的補貼提出理由。

卡車製造商 Paccar Inc (PCAR.O)的首席執行官也將在聽證會上作證,聽證會將研究半導體供應鏈的脆弱性以及該行業與美國競爭力的關系。

參議院商務委員會主席瑪麗亞坎特維爾周三宣布了聽證會。路透社早些時候報道了計劃中的聽證會。

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二十年前,美國生產了近 40% 的晶元,而今天它僅佔全球產量的 12%。

上周,喬·拜登總統會見了包括三星電子(005930.KS)、美光科技公司和其他公司在內的晶元製造商高管,以推動美國國會為晶元製造商提供資金補貼,以緩解半導體緊縮。

6 月的參議院和 2 眾議院分別在單獨的法案中批准了 520 億美元的補貼。「盡快把它送到我的辦公桌上,」拜登上周說。

這些法案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美國在廣泛問題上與中國的競爭力問題,以及貿易和一些氣候條款。

整個行業的晶元持續短缺已經擾亂了汽車和電子行業的生產,迫使一些公司縮減生產規模。

⑸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制裁華為再遭國際警告,華為或將迎來轉機

自從美國開始"制裁"華為之後,華為可謂是步步艱難。

美國將華為和中興列為所謂的"國家安全威脅",禁止美國公司動用政府資金從這兩家企業購買相關設備,還另外撥款購買替換華為和中興的設備。

除此之外,美國還嚴格限制晶元的出口,晶元的斷供直接導致華為手機無法正常生產,嚴重影響華為手機的銷量,市場份額被大幅度地削減。從大層面上來看,還嚴重打擊了我國 科技 企業的發展。

不過,美國終究嘗到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惡果。在此困境之下,事情迎來了一絲轉機,華為可以藉此松一口氣。

國際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指出,美國對晶元的相關禁令已經使美國損失近17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1000億元)。

因此,SEMI對美國發出了警告,如果美國再不重新考量針對中國的晶元管制,必將使美國企業遭到巨大反噬。

這些限制不僅會使美國企業承受越來越大的經濟損失,還容易使美國出口商遭到"報復"。同時因為研發預算的削減,迫使企業把生產和研究活動轉移到海外。這樣一來將扼殺美國企業的積極性,損害美國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

不知美國是把這個警告聽進去了,還是真的感覺到了壓力,近日在美國商務部長提名確認聽證會上討論了這個話題。

會議上,被拜登提名的吉娜·雷蒙多特地點名了華為和中興,表示將繼續"保護美國人和美國網路不受中國的干擾",但她拒絕承諾把華為、中興繼續放在"黑名單"中。

這意味著,拜登新政府有可能放寬對華為的部分管制。不過換句話說,美國的意思就是,"我還是要繼續制裁你,但你可以活動活動了。"

細品之後不得不讓人認為,美國其實就是"被打了臉,在試圖找回面子"。

雷蒙多的表態遭到了其他議員的反對和指責。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表示,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認為"這將嚴重違反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另一名共和黨議員麥考爾也表示"這令人不安",並強烈要求雷蒙多重新做出考慮。

雖然雷蒙多沒有明確提出具體的政策,對如何執行前政府的貿易規則和關稅政策也沒有明確表態,不過迫於客觀現實的壓力,拜登政府的考慮會更加慎重。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陳逸對此表示,雷蒙多的表態表明,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有松動的空間,但政策調整需要時間,中方應耐心一點,"要看他們如何做,而不是怎麼說"。

實際上,美國對華為的制裁不僅僅針對了中國,還連帶影響了歐盟的企業。

因此,歐盟17國已打算在未來幾年內投資1450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14萬億元),用於歐洲半導體技術的研發,避免未來繼續遭受美國技術的牽制。

同樣,即便受到美國的制裁,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也在迎難而上。除了華為,還有中芯國際等企業在晶元領域研發的腳步也在不斷加快。據去年8月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晶元自給率將在2025年達到70%。

不管美國是否真正放寬對華為的管制,華為的真正轉機還要多久到來,都不會阻止華為前進的腳步。華為一旦自主掌握核心技術,就不會懼怕美國的打壓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