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VA中的四種作用域訪問修飾符以及各自的關鍵字個特點是
private,public,protected,默認不寫(firendly)
1、Class類的訪問許可權:
public:可以供所有的類訪問。
默認:默認可以稱為friendly但是,java語言中是沒有friendly這個修飾符的,這樣稱呼應該是來源於c++。默認的訪問許可權是包級訪問許可權。
即如果寫了一個類沒有寫訪問許可權修飾符,那麼就是默認的訪問許可權,同一個包下的類都可以訪問到,即使可以實例化該類
(當然如果這個類不具有實例化的能力除外,比如該類沒有提供public的構造函數)。
說明:
1、每個編譯單元(類文件)都僅能有一個public class
2、public class的名稱(包含大小寫)必須和其類文件同名。
3、一個類文件(*.java)中可以不存在public class。
這種形式的存在的場景:如果我們在某個包內撰寫一個class,僅僅是為了配合同包內的其他類工作,而且
我們不想再為了撰寫說明文檔給客戶(不一定是現實意義的客戶,可能是調用這個類的類)看而傷腦筋,而且有可能過一段時間之後
有可能會徹底改變原有的做法,並完全舍棄舊版本,以全新的版本代替。
4、class不可以是private和protected。
5、如果不希望那個任何產生某個class的對象,可以將該類得所有構造函數設置成private。但是即使這樣也可以生成該類的對象,就是class的static的成員(屬性和方法)可以辦到。
2、類成員變數的訪問許可權:
public:緊接public的屬性任何類都可以訪問到。可以直接使用ClassName.propertyName。但是從類的封裝性上來考慮將一個類的屬性定義成public一般很少使用,
在定義靜態常量的時候通暢會這樣定義。如:public static final int PAGE_SIZE=10;
private:只有類本身內部的方法可以訪問類的private屬性,當然內部類也可以訪問其外部類的private成員的。(屬性和方法)
默認(friendly):包級可見,同一個包內的類可以訪問到這個屬性,可以直接使用className.propertyName來訪問,但是從類的封裝性特性來說很少這樣使用類的屬性的。
protected:關鍵字所處理的是所謂「繼承」的觀念。對於同一包的其他類,protected=默認,對於不同包的類,如果存在繼承關系,而baseClass存在protected屬性,則可以被其自繼承,而不同包的其他類
則不能訪問類的protected屬性。
3、類的成員方法的訪問許可權:
其從語法角度來講,這些訪問許可權控制符作用於類的方法和作用於類的屬性上的效果是一樣的。
public:所有類可見。
pirvate:只有同一類內部的方法可見,在有就是內部類也可以訪問到。
默認(friendly):包內可見。
protected:繼承可見。
4、訪問許可權存在的理由
1、「讓使用者無法碰觸到他們不該碰觸的東西。」這些東西僅供類的內部機制使用。將某些成員聲明成private,對於使用者來說可以說是一種服務,
因為這樣使用者可以知道哪些是他關注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不需要關注,如此歷來對於使用來說降低了對使用對象認識的難度。
2、(最終要的理由)讓程序設計者可以更動class內部運作方式,而無須擔心波及到客戶端程序。
5、java的「訪問許可權修飾符」賦予classes開發者極具有價值的控制能力。身為classes開發者,如果你的任何改變可以完全不幹擾你的使用者,
你便可以安心改變你的底層實現,因為客戶端程序員無法訪問class的這一部分。
通過今天學習訪問許可權的問題了解到,介面或者抽象等等策略所謂的「實現隱藏」其根本原因並不是說為了隱藏實現的代碼和思路,而是降低使用者的使用難度,以及從維護角度來說可見范圍的控制給程序維護帶來了極大的安全性。
2. java中各種訪問修飾符都有什麼區別 public什麼的
修飾符 當前類 同 包 子 類 其他包
public √ √ √ √
protected √ √ √ ×
default √ √ × ×
private √ × × ×
類的成員不寫訪問修飾時默認為default。默認對於同一個包中的其他類相當於公開(public),對於不是同一個包中的其他類相當於私有(private)。受保護(protected)對子類相當於公開,對不是同一包中的沒有父子關系的類相當於私有。Java中,外部類的修飾符只能是public或默認,類的成員(包括內部類)的修飾符可以是以上四種。
3. java 中有多少修飾符,它們的訪問許可權又是什麼
樓主問的是訪問控制符,只有訪問控制符才說訪問許可權
JAVA裡面 准確來講是有四個訪問控制符 默認、public、private、protected等四個
pravite 只能在同一個類中訪問
protected,可以在同一個類、同一個包、不同包中的子類訪問
默認:在同一個類、同一個包中訪問
public 同一個類,同一個包、不同包中的子類、不同包中的非子類
不知道樓主問的是不是這,如果不是可以再留言
4. 訪問修飾符有4個分別是public,private,protected,default。請問下怎麼使用分別什麼時候用
java作用域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及不寫時的區別
在說明這四個關鍵字之前,我想就class之間的關系做一個簡單的定義,對於繼承自己的class,base class可以認為他們都是自己的子女,而對於和自己一個目錄下的classes,認為都是自己的朋友。
1、public:public表明該數據成員、成員函數是對所有用戶開放的,所有用戶都可以直接進行調用
2、private:private表示私有,私有的意思就是除了class自己之外,任何人都不可以直接使用,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嘛,即便是子女,朋友,都不可以使用。
3、protected:protected對於子女、朋友來說,就是public的,可以自由使用,沒有任何限制,而對於其他的外部class,protected就變成private。
4、default 則在包內包外的子類都可見。
作用域 當前類 同一package 子孫類 其他package
public √ √ √ √
protected √ √ √ ×
friendly √ √ × ×
private √ × × ×
5. Java中目前學習涉及到的四種許可權修飾符都有什麼並說明各自的許可權范圍
(1)public : 公共許可權
修飾對象: 修飾類、方法、屬性
繼承: 被public所修飾的成員能被該類的所有子類繼承下來。
作用域: 可以被任意類訪問
public能用來修飾類,在一個java源文件中只能有一個類被聲明為public,而且一旦有一個類為public,那這個java源文件的文件名就必須要和這個被public所修飾的類的類名相同,否則編譯不能通過。說到這里,穿插多一點知識。一個類作為外部類的時候只能被public或者默認訪問修飾符所修飾,但是一個類如果作為內部類的時候,則可以被四種訪問修飾符所修飾,因為一個類作為內部類的時候,就作為外部類的一個成員屬性了,因此可以有四種訪問修飾符修飾,這是內部類和外部類的一個區別。
public用來修飾類中成員(變數和方法),被public所修飾的成員可以在任何類中都能被訪問到。通過操作該類的對象能隨意訪問public成員。
public在類的繼承上的體現,被public所修飾的成員能被所有的子類繼承下來。
(2)protected:受保護的許可權
修飾對象:修飾內部類,介面,屬性,方法
繼承: 被protected所修飾的成員能被該類的所有子類繼承下來。
作用域: 可以被同包類訪問,如果不是同包,必須是該類的子類才能訪問
(3)default : 同包許可權(默認,預設的)
修飾對象:修飾類,屬性,方法。
繼承:被default所修飾的成員只能被該類所在同一個package中的子類所繼承下來。(也就是說只有在同一個package中的子類才能訪問到父類中default修飾的成員)
作用域: 只能被同包的類訪問
(4) private : 私有許可權
修飾對象 : 內部類,屬性,方法
作用域: 只能在本類中使用
注意:
(1)protected不能修飾類。
(2)priavte可以修飾類,但是該類必須是一個內部類。
在定義類時,推薦訪問控制級別從嚴處理:
(1) 如果不允許外部直接通過 new 創建對象,構造方法必須是 private。
(2)工具類不允許有 public 或 default 構造方法。
(3)類非 static 成員變數並且與子類共享,必須是 protected。
(4)類非static成員變數並且僅在本類使用,必須是private。
(5)類 static 成員變數如果僅在本類使用,必須是 private。
(6)若是 static 成員變數,必須考慮是否為 final。
(7)類成員方法只供類內部調用,必須是 private。
(8)類成員方法只對繼承類公開,那麼限制為 protected。
6. java中四種訪問許可權修飾符的各種情況介紹(最好是個人心得!!)、簡明易懂些的
訪問修飾符有四種public protected 默認的不寫的 private
要區分的重點 在同包中的類和不同包中類中的訪問 (注意這里是指類和類之間的訪問許可權)
同包的類是指寫在一個文件夾中的類,不同包中的類是指寫在不同文件夾中的類(如不同項目和不同包都是這個范疇)
下面關鍵的許可權問題了
public 訪問許可權最大,同包(同文件夾)裡面的類絕對是可以互相訪問的,不同包中的類只要經過import得到了路徑後也是可以通過類的對象訪問的
protected 和 默認的比public訪問許可權都要小(不能在其他包中被訪問除非繼承這里是指protected)但他們兩之間有細微的區別就是在不同包中的類繼承protected和 默認的時候 ,繼承的類能夠訪問用protected修飾的成員而不能訪問默認即不寫修飾符的成員
private 范圍最小 只能在類內部的成員之間進行訪問,外部的類是絕對沒有辦法通過對象訪問到私有成員的,繼承的類也不會繼承private的成員(完全手打)
7. 方法有那些訪問控制修飾符,分別是什麼作用
方法有那些訪問控制修飾符,分別是什麼作用
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和友好型這四種:
public 可以讓任何類訪問到;
private只有本類中可以使用
protected 可以讓不同包中的類訪問但是它們必須有繼承關系
友好型只能讓本類和本包中的類訪問
8. java 的訪問修飾符是什麼
Java中的訪問修飾符
Java面向對象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封裝細節並且公開介面。Java語言採用訪問控制修飾符來控制類及類的方法和變數的訪問許可權,從而向使用者暴露介面,但隱藏實現細節。訪問控制分為四種級別:
(1)public: 用public修飾的類、類屬變數及方法,包內及包外的任何類(包括子類和普通類)均可以訪問;
(2)protected: 用protected修飾的類、類屬變數及方法,包內的任何類及包外那些繼承了該類的子類才能訪問(此處稍後解釋),protected重點突出繼承;
(3)default: 如果一個類、類屬變數及方法沒有用任何修飾符(即沒有用public、protected及private中任何一種修飾),則其訪問許可權為default(默認訪問許可權)。默
認訪問許可權的類、類屬變數及方法,包內的任何類(包括繼承了此類的子類)都可以訪問它,而對於包外的任何類都不能訪問它(包括包外繼承了此類的子類)。default重點突出包;
(4)private: 用private修飾的類、類屬變數及方法,只有本類可以訪問,而包內包外的任何類均不能訪問它。
網上一些資料及一些書上用表格對java訪問修飾符做了清楚的總結,如下表所示:
重要總結: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
1.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異議。
2. 頂層類只能用public訪問修飾符和default(默認)訪問修飾符修飾,其中用默認修飾符修飾的類(及沒有任何修飾符的類,如class B{})不能被其他包中的類繼承,這也說明了default(默認)訪問修飾符突出的是包許可權
3. protected:本人做了一次實驗,發現在不同包的子類中,new一個父類對象,並用該父類對象去訪問父類中的用protected修飾的類屬變數和方法時不能訪問,而new一個子類對象時,子類對象可以訪問(說明protected修飾的類可以被其他包中的類繼承)。也可以在子類重寫父類的方法中使用super關鍵字調用。這豈不是和上面表格中的總結(紅色對勾)沖突了?本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在網上找到了一個相對比較認可的解釋,如下:
protected修飾符的修飾的成員變數和方法也稱為受保護的成員變數和方法, 受保護的成員變數和方法可以在本類或同一個包中的其它類(包括子類)中通過類的實例進行訪問,也可以被同一個包中的類或不同包中的類繼承,但是不能在不同包中的其它類(包括子類)中通過類的實例進行訪問。
4. 如果一個類使用public修飾,那該類的類名必須與他所在的源文件名相同。一個.java源文件中有且只有一個public類,頂層類只能用public和默認修飾符(即無修飾符)修飾;
5.final修飾的類不能被繼承,沒有子類。
6.abstract修飾的類不能被實例化,必須被子類繼承。類只要有一個抽象方法就必定是抽象類,但抽象類不一定要有抽象方法。
最終總結,就一句話:protected修飾符所修飾的類(這句話中指父類)屬成員變數和方法,只可以被子類訪問,而不管子類是不是和父類位於同一個包中。default修飾符所修飾的類屬成員變數和方法,只可被同一個包中的其他類訪問,而不管其他類是不是該類的子類。protected屬於子類限制修飾符,而default屬於包限制修飾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