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路由器frp內網穿透
運行環境:
1.阿里雲伺服器做frp伺服器
2.路由器做frp客戶端。
在被動方式FTP中,命令連接和數據連接都由客戶端發起。FRP映射內網伺服器的21埠,和至少1個數據傳輸埠,數據埠貌似不能太大(我用50000不可以),如25840-25842即可。
路由器設置被動埠范圍。
所以需開啟阿里雲安全組埠25840/25842。
本地frp客戶端配置文件參考:
運行frp :
現在就可以通過伺服器ip:2121連接到內網ftp伺服器了。
② 求助,FTP使用ngrokc內網穿透如何設置
建個openvpn,通過ngrok直接用VPN連上你公司的內網,直接區域網訪問不需要FTP了
③ 誰能告訴我內網穿透是什麼
內網穿透即NAT穿透,網路連接時術語,計算機是區域網內時,外網與內網的計算機節點需要連接通信,有時就會出現不支持內網穿透。就是說映射埠,能讓外網的電腦找到處於內網的電腦,提高下載速度。
網雲穿內網穿透應用場景:
支付介面調試:不需要部署伺服器,本機運行項目回調直接進入本機,方便調試 不需要設置路由器無論是公網還是內網,都可以直接訪問,簡單快捷。
Socket物聯網調試:直接對外發布應用,映射轉發本地socket埠,外網直接訪問,內網穿透工具全面支持HTTPS協議以及SSL證書,支持異常流量過濾。
游戲聯機:不受區域網限制,可邀請全球任意朋友聯機,
支持FTP、SVN、ERP、視頻監控等所有應用。
④ 又一款帶Web管理界面的內網穿透工具
一個免費的內網穿透工具Holer,它可以將區域網伺服器代理到公網的內網穿透工具,支持轉發基於TCP等協議的報文,作者現在服務端代碼已經開源了,而且帶Web管理面板,這里就大概說下,我們就可以拿來自建一個內網穿透伺服器,使用效果還不錯。
截圖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Wisdom-Projects/holer
支持系統: Windows、Linux系統,這里只說Linux搭建,建議直接Den。
說明: 由於該面板使用的JAVA,所以還是比較消耗內存的,如果內存太小,建議先加一點虛擬內存,可以使用Swap一鍵腳本→傳送門。
1、安裝JAVA
2、安裝Mysql
如果Debian或Ubuntu在安裝期間有彈出窗口要你輸入密碼就設置一個,沒有的話密碼就是空格。
修改資料庫密碼:
最後修改過密碼的還需要重啟資料庫:
此時Mysql算是安裝完成了。
3、安裝源碼
安裝unzip:
下載源碼:
關鍵配置如下:
修改後使用Ctrl+x、y保存退出,或者可以直接使用FTP等工具直接編輯。
再修改管理員用戶名和密碼,使用命令:
admin和admin123為管理員用戶名和密碼,自行修改,修改完成後同樣的使用Ctrl+x、y保存退出。
最後啟動:
如果想開機自啟的話,這里可以建一個簡單的systemd配置文件,且不適用CentOS 6,使用命令:
然後啟動並設置開機自啟:
然後就可以使用ip:600訪問管理界面了,具體埠以你修改的為准。
然後CentOS系統建議關閉防火牆使用,或者打開部分埠也行,關閉命令:
像阿里雲等伺服器,還需要去安全組那裡開放下埠。
首先我們需要去用戶列表新建一個用戶,然後再去埠映射選擇該用戶,新建一個穿透規則,這里根據需求自行選擇,然後設置好時長。
然後就可以直接在客戶端使用了,一般客戶端有JAVA和GO版,使用JAVA的話,需要先安裝JAVA環境,所以這里直接選擇GO版本,簡單粗暴。
首先根據直接的系統和架構下載指定的GO版客戶端,每個壓縮包里都包含32位和64位,下載地址→傳送門。
這里拿我們常見的Linux伺服器架構來說,直接使用命令:
如果是Windows系統,先把壓縮包下載並解壓到D盤根目錄,然後按住Win+R,輸入cmd進入命令窗口,使用命令:
到這里基本上就運行成功了。
如果你想使用域名來配置伺服器面板的話,就需要安裝Web伺服器了,這里就直接使用Nginx。
1、安裝Nginx
2、申請SSL證書
這里就使用簡單粗暴的webroot方式簽發Let's Encrypt證書,首先解析好域名並生效。
安裝letsencrypt:
申請SSL證書:
請替換成自己域名後運行,期間會要你輸入郵箱和A選項啥的,申請後證書文件在/etc/letsencrypt/live。
3、新建conf文件
重啟Nginx生效:
最後連接的時候,就可以填域名了。
最後要是覺得搭建伺服器麻煩,或者不想搭建的,可以使用作者提供的免費服務,更多使用方法移至→傳送門。
⑤ ftp.exe是怎麼做到穿透到內網的
內網穿透:所謂內網就是內部建立的區域網絡或公網路。舉個例:一家公司或一個家庭有多台計算機,他們利用不同網路布局將這一台或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設備連接起來構成一個局部的公或者資源共享網路,我們就稱它為內部網路,也叫內網。所謂外網就是通過一個網關或網橋與其它網路系統連接,相對於自己的內網來說,連接的其它網路系統就稱為外部網路,也叫外網。舉例說明:當一家公司或一個家庭的所有電腦網路想要與公司或家庭以外的網路連接(比如連接互連網),相對於這家公司或家庭,其它網路(或互連網)就稱為外網!內網映射,是通過在內網軟體這個介質,代替路由器,且不依賴公網IP,在任何網路環境下都可以使用的方式,將內網IP埠應用映射到外網,實現外網訪問內網應用目的。[2]如果映射信息包含域名,映射本身會自己解析域名到內網IP。
⑥ dmz和內網穿透有什麼區別
首先,埠映射是將路由器的某一個埠和內網伺服器的固定埠建立映射關系,當外網用戶訪問路由器的某一個埠時,路由器會將連接映射到內網伺服器的埠上,同時建立會話,伺服器通過這個會話將數據返回給請求者,可以提供服務如web、FTP等公網服務。
其次,埠轉發和埠映射功能相似,埠轉發是將外網訪問連接的埠轉發到內網的固定埠上,而埠映射是將外網訪問的埠映射到內網的埠上,埠轉發就像小區門衛代收信件在轉發到接受人手中,埠映射就像是小區門戶信箱直接接受信件,目的是一樣的,只是形式不一樣罷了。
最後,內網穿透顧名思義就是從公網直接穿透到內網訪問服務,從上面的描述埠映射更像是內網穿透,而埠轉發中間多了一個查詢對應關系的過程,這樣可以保證內網數據的安全。
⑦ NAT與內網穿透
如上,三台設備都使用 120.131.92.21 這一公網IP. 而對於這三台設備分別從各自埠發出的TCP/UDP請求,則映射至NAT設備不同的埠上,記錄在NAT表上.這樣就區分了某個請求試試來自哪個設備的哪個埠上.
1,NAT表的淘汰
2,NAT牆
3,端對端通信模型的破壞
1, Full Cone NAT(完全雛形NAT)
2, Restricted Cone NAT (限制雛形NAT)
3, Port Restricted Cone NAT(埠限制雛形NAT)
4, Symmetric NAT (對稱NAT)
注意:
事實上,這些術語的引入是很多混淆的起源。現實中的很多NAT設備是將這些轉換方式 混合 在一起工作的,而不單單使用一種,所以這些術語只適合描述一種 工作方式 ,而不是一個設備。比如,很多NAT設備對內部發出的連接使用對稱型NAT方式,而同時支持靜態的埠映射,後者可以被看作是全錐型NAT方式。而有些情況下,NAT設備的一個公網地址和埠可以同時映射到內部幾個伺服器上以實現負載分擔,比如一個對外提供WEB伺服器的站點可能是有成百上千個伺服器在提供HTTP服務,但是對外卻表現為一個或少數幾個IP地址。
例如,FTP應用就由數據連接和控制連接共同完成,而且數據連接的建立動態地由控制連接中的載荷欄位信息決定,這就需要ALG來完成載荷欄位信息的轉換,以保證後續數據連接的正確建立。
圖中私網側的主機要訪問公網的FTP伺服器。NAT設備上配置了私網地址192.168.1.2到公網地址8.8.8.11的映射,實現地址的NAT轉換,以支持私網主機對公網的訪問。組網中,若沒有ALG對報文載荷的處理,私網主機發送的PORT報文到達伺服器端後,伺服器無法根據私網地址進行定址,也就無法建立正確的數據連接。整個通信過程包括如下四個階段:
(1) 私網主機和公網FTP伺服器之間通過TCP三次握手成功建立控制連接。
(2) 控制連接建立後,私網主機向FTP伺服器發送PORT報文,報文中攜帶私網主機指定的數據連接的目的地址和埠,用於通知伺服器使用該地址和埠和自己進行數據連接。
(3) PORT報文在經過支持ALG特性的NAT設備時, 報文載荷中的私網地址和埠會被轉換成對應的公網地址和埠 。即設備將收到的PORT報文載荷中的私網地址192.168.1.2轉換成公網地址8.8.8.11,埠1084轉換成12487。
(4) 公網的FTP伺服器收到PORT報文後,解析其內容,並向私網主機發起數據連接,該數據連接的目的地址為8.8.8.11,目的埠為12487(注意:一般情況下,該報文源埠為20,但由於FTP協議沒有嚴格規定,有的伺服器發出的數據連接源埠為大於1024的隨機埠,如本例採用的是wftpd伺服器,採用的源埠為3004)。由於該目的地址是一個公網地址,因此後續的數據連接就能夠成功建立,從而實現私網主機對公網伺服器的訪問。
總而言之,在ALG中配置的支持的協議,可以實現逆向訪問
⑧ 作為一名學生,應當如何選擇內網穿透工具
希望能對您的提問有所幫助
⑨ 我有公網伺服器和IP,怎麼實現內網穿透
這個之前做過,很簡單,做埠的映射就可以了。
18|消息發送協議
19|字元發生器
20|FTP文件傳輸協議(默認數據口)
21|FTP文件傳輸協議(控制)
22|SSH遠程登錄協議
23|telnet(終端模擬協議),木馬Tiny Telnet Server開放此埠
24|預留給個人用郵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