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楠的人物經歷
「唯唯客家,系出中原」。客家人自豪地稱自己為「河洛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客家人始終崇尚華夏正統文化,崇尚詩禮傳家和社會正義,追求和諧共處、團結互助、建設美好家園的精神風貌。客家人還是華夏文明最古老的負載者。身為客家後裔的李楠痴迷中原文化,並漸變為一種濃烈的中原情結,青年時代的李楠踏上了這塊他嚮往已久的中原大地——河南鄭州。客家人精神本質是四海為家,開拓創業,團結奮進,堅韌不拔,敢為人先,崇文重教,敬祖睦宗,忠孝節義,講求感恩,愛國愛鄉。李楠身上體現著客家人所獨特的精神品質,在生活和工作中,他總以一種謙恭的態度傳播著客家人的摯愛真情。李楠身為河南省青聯委員,熱心社會公益事業。2007年5月6日,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李楠與河南幾位同仁共同投資承辦創立了中國鄭開國際馬拉松賽。這是我國中西部首個國際馬拉松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連接兩座城市的國際馬拉松賽事,是一項讓馬拉松復古,回到原生態的賽事、是世界上唯一由網路發起網友倡議(大河網)的馬拉松賽事、也是世界上唯一全程近似直線,最艱難的馬拉松賽事。河南省人民政府為本次馬拉松賽發來賀詞:「中國鄭開國際馬拉松賽是我省首次舉辦的大型國際田徑賽事,對於繁榮發展體育事業、加快鄭汴一體化進程、擴大河南在海內外的影響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評價道:「鄭開國際馬拉松將同北京國際馬拉松、廈門國際馬拉松形成「北部、中部、南部」之勢,成為河南又一張國際化名片、河南人民新驕傲。」人民日報贊譽:「鄭汴馬拉松是一個傳奇,一個神話。」李楠在首屆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公益形象大使新聞發布會上說:「河南的發展需要馬拉松精神。洪戰輝精神其實也是一種馬拉松精神。」今天,在全球國際馬拉松賽中,唯有中國鄭開國際馬拉松賽連接兩座千年古都、穿行在中華文明發祥地的黃河流域。古希臘的奧林匹克精神、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與現代競技完美結合,從2007年的春天開始,每年在鄭開大道上傾情演繹。中國鄭開國際馬拉松賽是中原大地上目前唯一的大型常設國際大賽,歷經數載,賽事規模逐步擴大,參與人數日益增多,影響力響徹海內外,數十個國家的選手在美麗寬闊的鄭開大道上競顯風采……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不單純是一項國際競技體育賽事,它是鄭汴融城的先鋒,它已經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成為鄭州和開封兩座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2008年12月,共青團河南省委選派李楠為河南青年代表團「傑出青年代表」應邀訪問台灣,在豫台青年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由於做出了成績,李楠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親切接見。他情系河南,紮根河南,同時也牽掛著自己的家鄉,積極支持籌建河南省江西商會,為推動兩省社會經濟發展搭建新的良好平台。
B. 台胞青年感受大運河文化,這次活動會讓他們學到哪些東西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相信有很多人對於台胞來到我們大陸參觀壯美河山這樣的活動都非常的歡迎,這樣子也能夠讓台灣的同胞們了解到我們內陸的文化以及風景是什麼樣的。不僅僅能夠讓台灣的同胞們感受到我們祖國的風景,而且在交流的過程當中也能夠促進台灣和內陸人民的感情。台胞青年感受大運河文化,這次活動會讓他們學到哪些東西?
希望我們的祖國在今後的發展過程當中變得越來越繁榮富強,每年很多地區都會展開這樣的活動,而且很多地區的人們都非常的贊同這樣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也能夠讓台灣的人們認識到我們祖國的壯美河山,也能夠讓我們兩岸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變得更加密切。
C. 凝聚青春力量 築夢美麗家園——台青分享「北京奮斗故事」
「我與海淀同奮斗共成長」「中關村成就青年傳奇」……10月16日,2020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舉行的「凝聚青春力量 築夢美麗家園——在京台青分享會」上,5位台灣青年分享了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經歷。
分享會由北京市青年聯合會主辦,海淀區青年聯合會承辦。5位在京台灣青年盡管經歷不盡相同,但心中都有一顆火熱的種子。他們真誠的講述,再現了兩岸青年交流合作的精彩瞬間。
羅方頎:「我與海淀同奮斗共成長」
「古有良禽擇木而棲,我種梧桐招凰引鳳。」2019年,海淀區台灣青年公寓落成後「引來」的第一批住客中,就有羅方頎。
1994年在台北出生的羅方頎,爺爺奶奶都是惠州人。「小時候爺爺奶奶經常給我講抗日的故事。那時,我就對大陸充滿嚮往。」2015年,羅方頎來到鄭州富士康公司實習,更堅定了留在大陸發展的信心。
2018年,通過面向港澳台招生,羅方頎如願以償保研到北大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在大陸四年,是我成長最快的四年,每天都能感受到北京和海淀的變化,以及對台灣青年的友善。」他說。
今年他順利拿到入職「滴滴」的意向書,並在海淀區台辦幫助下,以實習生身份申請到了位於中關村創客小鎮的海淀區台灣青年公寓,實現了「安家就業全壘打」。
羅方頎說,海淀這個舞台給了青年人很大的發展空間,他的未來與這里緊緊聯系在一起。
徐韜:「中關村成就青年傳奇」
「我的經歷告訴我,中關村是傳奇,能成就青年的傳奇,這里是青年創業的最好舞台。」27歲的台北青年徐韜說。
2017年8月14日,徐韜在清華 科技 園成立小包智工公司,這是一家搭建企業、商家和工作者之間靈活就業、彈性用工的平台。
創業初期,徐韜也遇到重重困難,最困難時連續數月發不出工資。他感慨地說,中關村幫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機會,如推薦他去杭州參加2017年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
「三年來,我經歷了創業的艱辛,更感受到中關村的溫度。」去年,徐韜也住進了海淀區台灣青年公寓。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企業發展的節奏,徐韜不斷尋找出路。「傳奇」的是,他給一家投資公司客服打電話,成功約見投資人,今年2月底獲得了2200萬元天使投資。復工後的小包智工如虎添翼。
現在,每天都有500多名工作者和300多個商家在小包智工平台上招工、排班、上崗。9月,小包智工參加了第五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二等獎。
「把握任何一個機會,這是兩岸青年該有的態度。」徐韜說,年底前希望接到下一輪的A輪融資,將業務拓展到上海、深圳等城市。
李偉國:「我用青春贏得未來」
2016年,台灣客家人李偉國來到北京成為一名「北漂」。當時,他租住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在房地產公司做銷售員。
2017年,在民革中央和國務院台辦支持下,李偉國加入注冊在中關村的兩岸青年雙創平台——華燦工場,擔任合夥人兼總經理。
短短四年間,華燦工場已在北京、成都、珠海三座城市建立了11000平方米的孵化器空間,累計孵化注冊企業超過700家,其中台企近60家,陸續獲得 科技 部火炬中心國家眾創空間備案、民革中央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等15項授牌。
2018年,李偉國受邀出席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2019年,榮獲「海淀青年五四獎章」,並成為海淀青聯一員;2020年,獲「四川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李偉國說,華燦工場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大陸「26條」「31條」惠台利民措施和北京市「55條」惠台具體措施等的落地,特別是中關村對台青創業提供了特別友善的空間。華燦工場為入駐企業提供股權合作、市場對接、政策申報服務,通過華燦工場可申請海淀區台灣青年公寓等。
疫情期間,華燦工場第一時間組織企業捐款。李偉國表示,越是特殊時刻,越要把兩岸青年交流服務做到精緻化。8月開始,華燦工場每周開展一次兩岸青年交流活動。
「我用青春贏得未來,這里給了我更廣闊的人生舞台。」李偉國說。
楊品驊:打造兩岸少數民族的音樂融合
「我在長城等著你,等待你來赴心靈之約……」峰會上,楊品驊帶領兩岸青年唱起《請到長城來滑雪》,向台灣青年發出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熱情邀請。
楊品驊1982年出生於台灣花蓮縣吉安鄉娜豆蘭部落。13年來,從在北京前門大街、地壇廟會做「草根演出」到現在,通過音樂和民族文創,楊品驊展開了在大陸的夢想之旅。他的好友里,有彝族、藏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知音。
楊品驊和兩岸音樂人還走訪了內蒙古,打造新歌《親愛的烏蘭察布》。作品裡揉進了蒙古族的唱腔、樂器,也有台灣少數民族阿美人的音樂理念。
楊品驊說,以前很多大陸民眾只聽過《高山青》,台灣民眾對大陸少數民族音樂也不了解,我們要唱給兩岸民眾聽,做到「歌中有你,歌中有我」。
陳文成:「海淀姑爺」守家園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今天上午榮幸受邀參加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9月8日,台灣青年陳文成的朋友圈被他推送的這條消息「點燃」。
今年2月4日,來自台灣彰化的「海淀姑爺」陳文成報名到社區做防疫志願者。當時,陳文成的身份是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後、妻子懷孕3個月的准爸爸。
31歲的陳文成20歲前從沒離開過彰化。抱著「到北京去看看」的想法,2011年他進入北京 體育 大學讀研究生,沒想到這一「看」就是10年,更讓他欣喜的是在北京還娶了大陸媳婦。
「讓我在北京留下來的最大吸引力,是大陸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越來越好,讓台灣青年都能享受同等待遇,求學、就業、創業都能在北京『一氣呵成』。」陳文成說。辦理了台灣居民居住證後,他變成了真正的「北京人」。
如今,陳文成的身份有北大博士後、海淀青聯委員、「2020年北京榜樣」。峰會上,他作為台灣青年代表接過了參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志願者服務的旗幟。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 體育 事業的台灣人,我倍感榮光,也會鼓勵更多台灣青年加入到北京冬奧會志願服務隊伍中來,實現自己更大的價值。」陳文成說。
D. 為什麼北京電視台青年頻道停播原因
北京電視台青年頻道停播原因如下。
1、內容很不健康。
2、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
3、節目商業價值低。
E. GDA參訪企業:金雞湖台青創業園,台灣青年創業第一站
走進金雞湖台青創業園
金雞湖台青創業園是「圈時代產業園」旗下的運營項目之一,它是專門為台灣青年量身打造的創業孵化基地,也是兩岸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項目首期啟動面積2858平方米,分為孵化區及創業加速區,空間涵蓋創業工位、辦公室、共享會議室、路演大廳等,為兩岸青年提供創業導師輔導、政策咨詢、工商財稅咨詢、投融資對接等創業服務。
受訪人:錢煒
蘇州圈時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蘇州金雞湖台青創業園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蘇州市台商協會女企業家功能委員會理事長
- 訪談精選 -
GDA: 10月31號,GDA與台青創業園一起舉辦GDA嘉年華活動,您對這場活動有哪些切身的感受?
錢煒: 我覺得這場活動非常有意義,我也看了這場活動的整體流程。老師的質量非常高,課程也非常有建設性,對於企業創業者都非常有幫助,所以我覺得這是非常成功的一場活動。把我們台青園當初的初衷,完全表達出來了,我覺得也很有幫助,非常感謝GDA能夠來台青園召開。
GDA: 當天活動的流程,包括了主題分享、企業參訪、回溯研討,對於這樣的一種創新的活動形式,你覺得對於園區來說有哪些啟發和感受?
錢煒: 我覺得這個形式非常新穎獨特,很有建設性,我們看到的現在很多的課程都是以「道」為主,主要是在講一個道理,但是「習」的部分確實是很少。有很多企業家或者創業者,在他學習過程中間,上完課程使他感覺非常好,恍然大悟。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應該怎麼應用,其實還是會碰到很多困難。
所以我覺得,通過這樣的一種互動方式,前期先進行理論教育,然後中期進行實踐、交流和溝通。最後再進行一次總結。其實對於企業和參與者的成長都是非常有幫助和有成效的,對我們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如果我們的教程都是用這種方式的話,對企業發展、對個人成長來講效率都會更高。
GDA: 您覺得在未來,台青園內的企業舉辦類似的活動,能給園區帶來哪些賦能或者幫助?
錢煒: 我覺得會很有幫助。我們很多的創業企業有很多的想法,但是都是技術性的。在技術上面他們已經非常專業,但是面臨市場這個大難題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迷茫找不到方向。我個人感覺,如果他能夠走到企業裡面,走到市場中間,他得到的啟發會更多,而且再加上一些課程的引導,對於創業者來說會是一個新的天地,可以省掉創業路途中的很多彎路。
GDA: 金雞湖台青創業園最初設立的背景,整體的發展歷程,請您簡單介紹一下?
錢煒: 金雞湖台青園是花了很長的時間,聚集各方的資源才最終促成做起來的,台灣青年或是說台灣地區有他的優勢所在。它在醫療、醫葯、半導體方面都是非常先進的。把這些先進的部分引流和導入到蘇州來落地的時候,很多創業青年出現了一些瓶頸。
我們的台青園一直秉承著要做「台灣青年的創業第一站」。這「第一站」是什麼概念,因為他們到這邊來舉目無親,他需要找到家的感覺才會落地,通過台青園的服務,為他們生活上或者早期跟政府的互動上,或者是他在整個創業過程中間對市場的認知、文化的趨同上面,及時通過台青園整個的管理體系,來切實地幫助他們,所以早期我們政府希望我們去做這件事情。在台協台辦、各大創業企業服務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走到這一步很艱難,但是做成了,而且很多企業確實是得益了,我覺得真的很不容易。
GDA: 其實我們搭建的是一個我們和台灣地區之間在人才、技術、智本上交流互動的平台,也相當於拉近了兩岸之間的關系。是不是我們這個園區現在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
錢煒: 金雞湖台青園在蘇州工業園區乃至全蘇州市,都是被高度重視的,全國各地的領導都過來學習和指導。我們認為它是有一定的高度,首先我這邊接觸到了真正的一些創業的台灣青年,並且我們接觸到了台灣的很多高校和一些高端的技術資源。同時我們目前也是蘇州政府非常重視的一個統戰高地。在這樣多方的資源之下發展下去肯定會有很好的一個前景。
GDA: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AI、區塊鏈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您覺得未來的數字經濟時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錢煒: 數字化轉型,其實不管是在生活,還是未來的企業、工廠發展上面,它都起到一個顛覆性作用。其實我們目前處於時代變革的過程中。所以數字化轉型的應用場景在中國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我們在數字化轉型上面,對一些企業的創業者來說是一片藍海,他們可以去發揮他們很大的想像力。所以我認為我們在這個方面去把技術轉化這些事情做好做透。我覺得就是已經是功德無量了。
GDA: 結合您剛才談到的一些個人感受,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下,我們園區是不是也需要在這個時代做一些調整,或是我們已經做了哪些努力和變化?
錢煒: 其實除了台青園以外,我還做了另外的幾個科技產業園,我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一些科技前沿的領域,關於大數據、智能製造、智慧工廠的一些改造等等。當我看到這方面的技術是蠻激動的,因為這些部分可能會顛覆整個社會生產力,他不是成倍級的,而是成指數級地去改造我們的生活。
把人從工廠里釋放出來,可以更好地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更好地去享受生活。因為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工廠的人力部分、製造部分都慢慢被工業化、自動化替代了。這個替代過後,就有更多生產力被釋放出來做創造性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是非常具有顛覆性的。
GDA: 下一個階段,我們園區將提供給我們企業什麼樣的一些服務?會有哪些角色上、服務上、賦能上的一些變化?
錢煒: 現在傳統的產業園,大部分還是把項目引進過來,讓他們自己成長。而我認為創業企業會碰到很多的瓶頸,所以我們現在目前專門做了一個創業課程中心,每周都會有專業的老師來為我們的入園企業做創業賦能,並且幫助他們做階段性的創業問診。
雖然現在很多的創業者技術是大牛,但他也有很多的短板。我們就通過問診來了解他的想法和短板的部分,幫他請專家請團隊,幫他來提高視野。這樣的話對創業企業的發展還是有幫助的。我們認為孵化器不單單是一個提供場所的地方,同時要幫他對接政府的政策支持,幫助他們對接資本,提高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能力,其實還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我認為,如果想要精細化來進行運營管理的話還算是一門學問,確實需要不停地精進和迭代。
GDA: 在疫情中,我們遇到了哪些問題,後來又通過哪些方法去解決和對接好我們企業的一些最實際的需求?
錢煒: 其實疫情對我們的影響還是蠻大的,特別像是在兩岸交流這一塊上面。我們之前是有個兩岸交流的職能,但是因為疫情阻隔了人的行動,我們也採取了一些方法。
如果入駐的一些企業因為疫情來不了園區的話,我們可以遠程進行一些對話,甚至是幫助他們來進行遠程的一些教育。所以我們今年用線上的方式做了十幾場創意課程賦能,作為入園企業他可能重心在業務上面,沒辦法做到自己的技術提升。所以我們為他們提供了一些能力提升上的幫助。
因為台青園的政府扶持力度比較大,相對來講壓力沒有那麼大。而對其他幾個園區的入園企業,我們都有2.5-3個月的免租,給到他們一些經濟上的支持,這樣有利於讓企業在創業早期堅持下去,因為創業是最困難的時候,資金也缺,人才也缺,各方面都缺,那我們這邊就盡自己的一份力,為創業企業提供一份便利,讓他們能夠堅持下去。
GDA: 最近國家、包括江蘇當地也出台了很多鼓勵我們企業建設企業人才培養平台和人才培養體系的一些優惠和支持政策。我們園區在企業大學和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課程和哪些服務?
錢煒: 首先是我們有一個創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中心,然後會有一個定期的每周課程對話。有公開課、沙龍、還有一對一的對話,這是對創業者的輔導。在我們與創業者對話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確實需要和市場去對話,我們現在聯系了一些民營企業,了解了創業者在產業提升上面的一些需求。
針對這些需求,我們對創業課程做了一些延伸,我們也會給予一些創業方面的指導以及定期沙龍和行業方面的指導。讓他們了解到新的行業、新的產業領域的一些生機勃勃的前景。通過教育,讓他們對這些產業感興趣,並且在這些產業上面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資本、智本支持,我覺得這對於我們創業者是非常有幫助的。
GDA: 未來我們在這些方面會有哪些新的嘗試和努力,新的目標和方向?
錢煒: 我們持續在做產業鏈的部分,因為如果每個產業鏈相互賦能的話,他們就能抱團取暖,然後對產業提升、技術深挖都是非常有幫助。這種生態是長期和持續的。所以我們現在不僅局限於蘇州,在北京、深圳乃至海外都布局了很多技術高地,我們在這些技術高地都設了飛地辦事處,通過飛地孵化的方式,讓一些符合這邊的生存環境的項目能夠先在外部先進行孵化,然後後期再入駐到蘇州園區里來,讓他們再深度進行一個產業化落地。
GDA: 我們能否暢想一下,您對於園區未來發展的願景是什麼樣的?
錢煒: 我希望打造的是一個創業者的朋友圈。通過創業者朋友圈不斷打造迭代,能夠為創業者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服務,包括政策,包括他們的技術,包括他們在市場上的關注,包括資本,通過我們這個平台的作用可以為他們更多地賦能。
GDA: 非常喜歡您這個創業者朋友圈的概念。因為我們全球工商管理博士聯合會也是依託UCMT,圍繞著1500名企業家校友和博士校友,去打造校友之間互相交流的平台和圈子,在這個領域可能跟我們創業者朋友圈的願景比較相像。我們也在致力於推動終身學習,推廣和共建學產研生態圈的概念,這也是我們的理念和願景。那麼您認為未來,園區和我們GDA在哪些方面會有合作的機會?
錢煒: 通過這次的課程和活動,我覺得GDA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有活力、很務實,可以為創業者、企業家提供服務的一個平台。如果創業者的朋友圈能夠和我們GDA這個朋友圈做一個深度結合的話,我相信會迸發出更多的能量。
GDA: 我也相信這兩個圈子在未來的學產研等各方面的融合將增進我們園區的創業者、企業家平台各個方面的交流,我相信未來我們合作交流的機會會更多。未來您對於我們的活動、課程、資源對接等方面的合作,你有什麼樣的期待?
錢煒: 我覺得這個課程如果可以給創業者一些更加有深度的解讀,這會對我們目前打造創業者的朋友圈有很好的幫助,我認為我們應該是行動起來,找到機會,盡快達成合作。
GDA: 我們也衷心希望與圈時代、台青園有更好的發展前景,也希望能跟你說的一樣,我們能夠努力實現優勢上的互補,把一些合作項目盡快落到實處,馬上交流互動起來。這也是我們今天最希望能夠實現或達成的願望。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CPMC:讓天下沒有學不到的知識
F. 北京台青年頻道停播原因
沒有說明。
北京台青年頻道藍屏告知,自2023年1月1日起,青年頻道(28套)停止播出,歡迎收看北京電視台其他頻道節目。通告並沒有說明停播的原因,估計屬於被淘汰。
北京廣播電視台青年頻道(BRTV-青年)是中國第一家青年頻道。2012年元旦,原BTV青少頻道正式變更為「BTV青年頻道」。
G. 北京電視青年頻道停播原因
節目播放的調整。
北京衛視對於節目播放的調整原因,它裡面的一些內容真的是很不健康,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導致北京衛視青年停播。
北京電視台青年頻道一般指北京廣播電視台青年頻道。北京廣播電視台青年頻道(BRTV-青年)是中國第一家青年頻道。於2001年12月24日,開始試驗播出,時稱「北京電視台青少頻道」。
H. CCTV青年頻道是哪個台
CCTV10 望採納
I. 北京電視台青年頻道怎麼看不了了
原因:
2023年1月1日零時,北京廣播電視台故事廣播(AM603、FM95.4)、外語廣播(FM92.3)、青年廣播(AM927、FM98.2)、青年頻道(歌華有線網標清028、高清628)停止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