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朝鮮訪問團訪問中國幾次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朝鮮訪問團訪問中國幾次

發布時間: 2023-02-28 03:52:43

『壹』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在朝鮮戰爭爆發後,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經過將近三年的艱苦奮戰,敵人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至此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志願軍陸陸續續從朝鮮撤出了大批部隊,但為維護停戰局面的穩定,很多志願軍的戰士仍守衛在朝鮮的土地上,嚴陣以待……

從志願軍進入朝鮮土地的第一天開始,就一邊參與作戰,一邊在戰斗的間隙幫助朝鮮的人民生產勞動,重新建設家園。

在1953年朝鮮停戰協議簽訂之後,更是如此, 基本入朝作戰的志願軍部隊都參與過朝鮮的生產建設工作。

同時,志願軍還派出了大量的工兵,在曾經作戰的地方排雷,填平農田中的炸彈坑,幫助朝鮮人民建房子,幫助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

除此之外,志願軍還幫助朝鮮人民修復了被打得癱瘓的鐵路網,重新修建了鐵路線,新建了車站……

志願軍重點建設了平壤、元山等大城市,他們提出了要以建設北京的勁頭來建設平壤的口號,僅在平壤一個地方就修建了很多辦公樓、醫院、學校等。

雖然朝鮮已經停戰,國際局勢趨於緩和,但局勢還是有些緊張的。因此 志願軍除了在幫助朝鮮人民進行恢復和建設工作,還堅決維護朝鮮停戰協定,保衛中國和朝鮮兩國的 社會 主義事業,繼續增加了和朝鮮人民的團結。

據當時擔任志願軍政委的王平將軍回憶:

志願軍全體指戰員和戰士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下,為朝鮮人民重建家園,流盡了汗水。

面對朝鮮的復雜形勢,楊勇知道應該隨時做好准備,主張有備無患。 從他第一次到朝鮮的時候,就深入陣地檢查防禦工事,從三八線附近到東西海岸的很多地方,都留下過楊勇的足跡。

對此,他提到:

1955年,楊勇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司令員。

兩年後,隨著朝鮮形勢的平穩,中朝兩國開始商量撤軍的問題。

1957年11年,毛主席在訪問蘇聯時,與同在蘇聯訪問的金日成親自商談了志願軍全部撤出朝鮮的問題。

毛主席提出:

金日成也多次表達贊同志願軍回國,並迅速提出了具體的撤軍實施辦法。同時中朝雙方就撤軍問題通過外交途徑進行了協商。

金日成致函周恩來總理,邀請中國方面派代表團訪問朝鮮,並希望周恩來能親自率領代表團。

次月,周恩來回信表示願意接受邀請。

為此,周恩來決定率領代表團盡快赴朝。

而楊勇回國匯報朝鮮工作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志願軍要撤軍回國的打算, 他也開始為迎接周恩來訪問朝鮮和志願軍撤軍做著一系列的准備……

1958年2月14日,周恩來率領代表團乘坐專機前往朝鮮。代表團的成員有陳毅、粟裕、張聞天等人。

在朝鮮的平壤機場,代表團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周恩來在機場的講話表示, 中國政府不僅支持朝鮮政府提出的從朝鮮撤出一切外國軍隊的各項建議,並會為實現這個目標而作出積極的努力。

同時,從機場到所居住賓館的路上,朝鮮的人民在長達十多公里的道路兩旁,熱烈歡迎中國代表團,還有人從人群中擠出來給周恩來獻上了鮮花。

周恩來站在敞篷 汽車 上不斷地向群眾揮手致意,群眾的歡呼聲響徹雲霄。

這是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友誼的體現,更代表了朝鮮人民對周恩來的深深敬意。 當天,他們就開始對志願軍撤軍的相關問題展開了磋商……

在志願軍到達朝鮮後的第四天,也就是2月17日,還是農歷的除夕。

這一天,朝鮮漫天大雪;這一天,中國代表團冒著大雪來到了位於朝鮮的檜倉烈士陵園;這一天,長眠於烈士陵園的烈士們迎來了家鄉的親人……

在烈士陵園,周恩來、陳毅、粟裕等人, 帶著全國人民的思念與敬意,為志願軍的烈士們送上了花圈。

接著他們又冒著漫天風雪,繞著陵園走了很久很久,代表全國人民瞻仰烈士的陵墓。

就這樣,他們不停地走著,走著走著, 周恩來卻突然停了下來,原來這一座座陵墓中,有一座特殊的,只見墓碑上面刻著七個大字—— 毛岸英同志之墓。

而毛岸英生前的音容笑貌也在周恩來的眼前浮現……

毛岸英是毛主席寄予厚望的兒子,也是周恩來看好的年輕人。

在周恩來眼裡,毛岸英身上有著很多優秀的品格,他謙虛,溫和,而且還受過很多苦,這也讓他十分心疼。

那一年,他去蘇聯治胳膊的時候,見到了毛岸英。那時的他剛到蘇聯兩三年,他學習很努力,是個很上進的好孩子。

在毛岸英剛回國沒多久,毛主席就讓他去上勞動大學。

他記得,有一次毛岸英和吳滿有的兒子回到延安辦事,正好碰上了文藝演出,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就讓他們留下看完演出再走。

但毛主席就是不同意,要毛岸英一定要回去,吳滿有的兒子可以留下。理由就是毛岸英還是勞動大學的學生。

他聽說這件事以後,心疼極了,於是就勸毛主席:「主席,您是否對岸英太過嚴厲了,這孩子從小就受了很多苦啊!」

但毛主席卻說:「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這句話也讓他深刻地明白了毛主席對兒子那深沉的父愛。

新中國成立前後,毛岸英多次提出要下基層工作,也來找過他,他也幫忙勸說了,最終毛岸英如願去了北京機器廠工作。

但不久他就去了朝鮮,並犧牲在了那裡。但毛主席還是當年那句「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

一想到這些,周恩來就心疼不已。看著周恩來停下了腳步,其他人也都停了下來。

周恩來在毛岸英的墓前,用他那受傷的右手不停地撫摸著毛岸英的墓碑,沉默了許久。周恩來悲傷地對陳毅說: 「岸英的犧牲,對國家和人民,對黨,尤其是對毛主席,都是一個無法挽回的損失。」

接著,周恩來又對時任志願軍司令的楊勇說 :「一定要派人守護好陵園,在園內多種樹苗,可以美化環境,讓烈士安息,果實還可以留給朝鮮的人民……」

說著說著,周恩來的眼眶已經濕潤了……

對於周恩來的心情,楊勇也是理解的,毛岸英的犧牲,他更是感同身受,周恩來說的這件事,他自然是答應的,於是他哽咽道:「好。」

這里是楊勇來過很多次的地方。每次國內的代表團來,他都會將代表團帶到這里。在這里,楊勇會介紹毛岸英的英雄事跡,會號召大家向毛岸英學習,會傳達毛主席的指示:

在看到志願軍烈士的墓時,楊勇都會要求停車,向烈士的墓表達自己的哀思。

參觀完烈士陵園之後,周恩來一行人又繼續忙碌磋商關於志願軍撤軍回國的事情。

關於志願軍撤軍的時間問題,周恩來專門徵求了楊勇的意見。

周恩來問楊勇:「志願軍准備在今年上半年全部撤出朝鮮,你們有什麼意見?」

楊勇想了片刻,回答:「 我擁護中央的決定,不過我有一個建議,志願軍最後一批撤出朝鮮的時間,能不能推遲幾個月?最好安排在10月25日,那一天正好是志願軍出國作戰8周年的紀念日,而且還可以多幫助朝鮮人民搞建設。」

周恩來十分贊同這個建議,並上報了中央。 周恩來同楊勇說:「中央基本贊同你的意見,明天我們就和朝鮮方面商量一下這個問題。」

在除夕之夜,楊勇在志願軍總部主持召開了歡迎大會,周恩來一行人出席了。那一天晚上,周恩來喝了很多酒,看了志願軍文工團准備的文藝演出……

這一措施,再次證明了中國和朝鮮兩國的深厚友誼。

在訪問期間,周恩來非常重視向朝鮮的人民學習,率領代表團先後參觀了平壤紡織廠,興南化學肥料廠……

周恩來一行人所到之處,都受到了朝鮮人民的熱烈歡迎。歡迎人群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也會讓周恩來等人深受感動。

一位曾經救助過志願軍傷員的朝鮮老媽媽,聽說周恩來要參加黃海制鐵所,不遠萬里從自己的家鄉趕到那裡歡迎。

她拉著周恩來的手,將自己用紅布包著的一雙銀筷和銀碗獻給他。

到了2月21日,中國政府代表團結束了在朝鮮的訪問,帶著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回到了祖國。

臨行前,當周恩來一行人在和朝鮮的人民群眾告別時,人群一起搖動著花束和彩旗,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

周恩來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率領代表團的這次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那年,志願軍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撤軍工作,根據周恩來的指示, 志願軍向全軍發出了「不驕不懈,善始善終;軍隊撤出,友誼長存」的口號, 志願軍的戰士們除了武器裝備和個人物品外,其餘的東西都無償交給了朝鮮人民軍。

朝鮮方面還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成立了專門的歡送委員會,歡送志願軍回國.。志願軍收到的朝鮮人民紀念品和送別信就有數十萬件。

到1958年的10月,也就是在接近志願軍入朝作戰紀念日子的時候,朝 鮮人民的送別活動達到了高潮,超過600多萬朝鮮人民在致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和中國人民的感謝信上簽下了名字。

10月20日左右,楊勇率領志願軍總部全體官兵來到志願軍烈士陵園,向長眠在朝鮮土地上的戰友做了最後一次悼念。

望著一塊又一塊的墓碑,大家都長久沉默不忍離去。 是啊,他們可以回家了,可是他們的戰友們卻永遠長眠了。

看陵園的朝鮮老人對楊勇等人說:「

不久,最後一批志願軍回國。

楊勇是最後從朝鮮回來的志願軍司令員。臨別之時,他萬眾矚目,幾乎成了新聞人物,無論他們走到什麼地方,總會被友好的朝鮮人民圍住。

金日成還專門接見了楊勇等人。當楊勇和金日成登上主席台時,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在主席台上,楊勇說:

朝鮮還舉辦了隆重的儀式,授予楊勇一級國旗勛章,這也是朝鮮的最高勛章。

到了不得不走的那一刻,金日成等人來到了車站,在廣場上,向楊勇等人送行。

八年了,這八年和朝鮮結下了生死情誼,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楊勇等人懷著無限不舍的心情,向敬愛的金日成首相告別!向勇敢勤勞的朝鮮人民告別!

這是不舍的淚水,這淚水中有著朝鮮人民對中國人民,對志願軍深深的情誼。

在志願軍出國八周年紀念日之際,最後一批志願軍帶著鮮花和友誼跨過了鴨綠江回到了祖國。

八年前。彭德懷帶著志願軍從這里通過。八年後,楊勇帶著志願軍從這里凱旋。 在鴨綠江, 歷史 寫下了永不磨滅的勝利記錄。

當列車駛過布滿彈坑的稻田,駛過裊裊炊煙,來到了安東車站,安東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志願軍戰士們終於回到了祖國,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當他們看到了祖國的親人們隆重的歡迎行列,聽到了親人們熱情而愉悅的歡呼聲,感到了無限的溫暖。

八年了,志願軍戰士們終於回來了,終於能見到日思夜想的家人們,尤其是他們看到了祖國 社會 主義經濟建設的欣欣向榮,更是欣慰不已。

八年了,人民群眾終於等到了英雄回家,終於能為他們的勝利而歡呼!

他們當年到朝鮮打仗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希望全國人民能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嘛, 雖然他們的很多戰友們都犧牲在了異國他鄉,但犧牲的戰士們看到了這宏偉景象,也會歡欣鼓舞。

列車繼續行駛,路過了沈陽、錦州、天津等地,無一例外,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當列車到北京時,周恩來和陳毅等許多元帥將軍們親自到車站迎接,同時他們一起唱起了志願軍軍歌:

列車還沒有停穩的時候,熱情的人們群眾就涌了上去。他們要歡迎他們的英雄,歡迎最可愛的人!

在隆重的歡迎大會上,楊勇充滿激情地講話,總會被一陣又一陣的掌聲打斷。

次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毛主席富有感情地問楊勇:「都回來了嗎?」

楊勇回答都回來了,毛主席高興地說:「好,回來好哇,熱烈歡迎你們!」

在回國的那段時間,楊勇和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所到之處,都充滿了鮮花掌聲。可楊勇卻明白,掌聲不僅是屬於他們的,也屬於先期回國的志願軍戰士和長眠在朝鮮土地上的烈士們!

這些鮮花和掌聲,這些榮譽,更應該是屬於他們的。

在此後的時光中,楊勇常常對家人說:

「在戰爭年代,有無數的同志為革命犧牲了,在他們墓前沒有鮮花和掌聲,但後人會永遠記得他們,緬懷他們的業績,繼承他們的事業。……」

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們,才應該是我們永遠要記住的人,不能忘記的人,最可愛的人!

『貳』 世界上哪些國家和朝鮮有外交關系

與163個國家(含歐盟)建立了外交關系,有如下國家:

設有大使館的國家有:中國、俄羅斯、巴西、保加利亞、柬埔寨、古巴、捷克、埃及、德國、印度、印尼、伊朗、寮國、利比亞、馬來西亞、蒙古國、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羅馬尼亞、瑞典、敘利亞、英國、越南。

設有辦事處的國家有:瑞士。

在清津市設有總領事館的國家有:中國、俄羅斯。

由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兼轄的國家有:

奧地利、亞塞拜然、孟加拉國、波札那、喀麥隆、智利、塞普勒斯、丹麥、衣索比亞、芬蘭、匈牙利、冰島、哈薩克、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爾他、阿曼、盧安達、塞爾維亞、塞席爾、斯洛維尼亞、南非、西班牙、坦尚尼亞、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克蘭、委內瑞拉、尚比亞、辛巴威。

由駐大韓民國大使館兼轄的國家有:阿爾及利亞、澳大利亞、義大利、模里西斯、墨西哥、荷蘭、紐西蘭、挪威、葡萄牙、卡達。

已斷交國家的國家有:阿根廷、加拿大、哥斯大黎加、斐濟、牙買加、賴索托、賴比瑞亞、薩摩亞。

朝鮮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張根據完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互不幹涉內政和互利的原則發展同其他國家的關系。

朝鮮於1975年5月成為「七十七國集團」正式成員國,1975年8月正式加入不結盟運動,1991年9月加入聯合國,2000年7月加入東盟地區論壇(ARF),2010年7月,朝鮮外務相朴義春赴越南出席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

朝鮮與美國、日本沒有建立外交關系,美日兩國與朝鮮的外交事務由瑞典駐朝鮮大使館代為辦理。

(2)朝鮮訪問團訪問中國幾次擴展閱讀:

中朝關系:

1949年10月6日,中朝兩國建交。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派出中國人民志願軍支援朝鮮,與朝鮮軍民並肩浴血奮戰,與美韓聯軍作戰,最終迫使美國簽訂停戰協議。

1961年7月11日,兩國簽署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中朝兩國一直保持著傳統的和睦鄰友好合作關系。

從朝鮮戰爭開始,中國克服自身經濟的嚴重困難,向朝鮮無償提供了幾百億人民幣的資金和幾百萬噸的物資。中國一直還以很低廉的價格把礦產品出售給朝鮮。中朝雙方宣布成立羅先經濟貿易區管理委員會和黃金坪、威化島經濟區管理委員會。

2012年4月20日至24日,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國際部部長金永日率領朝鮮勞動黨代表團訪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

2012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率代表團對朝鮮進行友好訪問,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金正恩會見。

2013年5月24日至28日,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特使、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龍海訪問中國,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率中國代表團訪朝並出席朝鮮戰爭停戰60周年紀念活動,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金正恩會見。

2017年8月14日,為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71號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對涉及朝鮮進出口貿易的部分產品採取了管理措施。

和朝鮮咸興市1982年6月18日建立友好城市關系後,江蘇省和朝鮮江原道、山東省和黃海南道、四川省和平安南道、吉林省吉林市和平壤市萬景台區、吉林省琿春市和羅先市、天津市和南浦市、吉林省長春市和清津市也先後建立了友好省道、城市關系。

『叄』 中韓建交時朝鮮有什麼反應

前中國駐韓大使張庭延回憶說,中韓建交時機是逐漸成熟的,到1991年9月,朝韓同時加入聯合國,隨後東歐國家陸續與韓國建交,1992年,中韓建交條件終於成熟。其時,朝韓雙方已有高層接觸。

當年7月15日,錢其琛外長秘密前往平壤,告之中國即將和韓國建交,張庭延是隨行人員之一。回想那天啟程去朝鮮時的心情,張大使坦言:「心裡有點打鼓,但也有個基本估計,這不致影響中朝關系。」

見到金日成,錢其琛外長轉達口信:根據朝鮮半島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與韓國建交時機已成熟,現特向您通報我們的考慮和決定,相信能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中國還將一如既往發展中朝友好關系,支持朝鮮社會主義建設和自主和平統一。

通報結束後,屋內很靜,金日成沉思片刻,然後說:「中國既然已經決定,那麼就按你們的決定辦吧,我們會繼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遇到什麼困難,我們將自己去克服。」說完之後金日成即欲起身,中方代表意識到會見已結束,忙起身離座,金日成與錢外長握手告別。

當時的東亞關系非常復雜,主要是因為台灣和朝鮮的原因,我國和韓國在建交之前很多事情都是秘密協商的。到了1992年8月24日,兩國正式建交。據說,韓國與中國談判建交,只有總統、總統外交安保助理和外務部長官三人知道,並掌握全局。可以說,主要就是怕這次建交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中韓建交時間:

1992年,是我國歷史上的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國的外交上有了一個新的進展,我國和韓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結束了兩國長期互不承認和相互隔絕的歷史。可以說這件事如果放到現在來說是非常正常的,只不過是一個國家的內政而已。不過,當時並不是這樣,我國和韓國的建交讓一個國家吃醋了。而且這個國家八年之內都沒有來到我國。這個國家就是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