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一下:FTP協議、SMTP協議、POP3協議、HTTP協議、SNMP協議、NNTP協議
1.FTP 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的英文簡稱,而中文簡稱為「文傳協議」。用於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雙向傳輸。同時,它也是一個應用程序(Application)。用戶可以通過它把自己的PC機與世界各地所有運行FTP協議的伺服器相連,訪問伺服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
2.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它是一組用於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傳送郵件的規則,由它來控制信件的中轉方式。SMTP協議屬於TCP/IP協議族,它幫助每台計算機在發送或中轉信件時找到下一個目的地。通過SMTP協議所指定的伺服器,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伺服器上了,整個過程只要幾分鍾。SMTP伺服器則是遵循SMTP協議的發送郵件伺服器,用來發送或中轉發出的電子郵件。
3.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郵局協議的第3個版本,它是規定個人計算機如何連接到互聯網上的郵件伺服器進行收發郵件的協議。它是網際網路電子郵件的第一個離線協議標准,POP3協議允許用戶從伺服器上把郵件存儲到本地主機(即自己的計算機)上,同時根據客戶端的操作刪除或保存在郵件伺服器上的郵件,而POP3伺服器則是遵循POP3協議的接收郵件伺服器,用來接收電子郵件的。POP3協議是TCP/IP協議族中的一員,,由RFC 1939 定義。本協議主要用於支持使用客戶端遠程管理在伺服器上的電子郵件.
4.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聯網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路協議。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須遵守這個標准。設計HTTP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發布和接收HTML頁面的方法。在Internet上的Web伺服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戶機需要通過HTTP協議傳輸所要訪問的超文本信息。HTTP包含命令和傳輸信息,不僅可用於Web訪問,也可以用於其他網際網路/內聯網應用系統之間的通信,從而實現各類應用資源超媒體訪問的集成。
5.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簡單網路管理協議)的前身是簡單網關監控協議(SGMP),用來對通信線路進行管理。SNMP的體系結構是圍繞著以下四個概念和目標進行設計的:保持管理代理(agent)的軟體成本盡可能低;最大限度地保持遠程管理的功能,以便充分SNMP工作原理利用Internet的網路資源;體系結構必須有擴充的餘地;保持SNMP的獨立性,不依賴於具體的計算機、網關和網路傳輸協議。在最近的改進中,又加入了保證SNMP體系本身安全性的目標。
6.NNTP即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的縮寫,中文釋義:(RFC-977)網路新聞傳輸協議.這是一個主要用於閱讀和張貼新聞文章(俗稱為「帖子」,比較正式的是「新聞組郵件」)到Usenet上的Internet應用協議,這個協議也負責新聞在伺服器間的傳送.NNTP協議是由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Brian Kantor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Phil Lapsley發明的.其他為此協議貢獻過的人包貝勒醫學院的Stan Barber和蘋果電腦公司的Erik Fair.
NNTP用於向Internet上NNTP伺服器或NNTP客戶(新聞閱讀器)發布網路新聞郵件的協議,提供通過Internet使用可靠的基於流的新聞傳輸,提供新聞的分發、查詢、檢索和投遞。NNTP還專門設計用於將新聞文章保存在中心資料庫的伺服器上,這樣用戶可以選擇要閱讀的特定條目,還提供過期新聞的索引、交叉引用和終止。
2. 請問SMTP協議的用途為什和IMAP,FTP,POP3協議用途不同不都是傳輸協議嗎
SMTP協議是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的縮寫。向對方發送電子郵件時採用的是該協議。
IMAP協議是互動式郵件存取協議(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的縮寫。收取電子郵件時採用該協議。
POP3協議是郵局協議的第三個版本(Post Office Protocol 3),收取電子郵件時採用該協議。與 IMAP 協議不同的是:這兩個接收郵件伺服器的 IP 地址不同、以及接收郵件的埠號不同(例如:通常的 IMAP 埠號為 143、POP3 埠號為 110)。
FTP協議是文件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縮寫。當在兩個不同的伺服器之間進行文件傳輸時採用該協議。
3. 郵件伺服器之間傳送郵件通常使用什麼協議
SMTP協議。
SMTP是建立在FTP文件傳輸服務上的一種郵件服務,主要用於系統之間的郵件信息傳遞,並提供有關來信的通知。
SMTP協議屬於TCP/IP協議簇,它幫助每台計算機在發送或中轉信件時找到下一個目的地。通過SMTP協議所指定的伺服器,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伺服器上了,整個過程只要幾分鍾。
工作過程
SMTP要經過建立連接、傳送郵件和釋放連接3個階段。具體為:
(1)建立TCP連接。
(2)客戶端向伺服器發送HELLO命令以標識發件人自己的身份,然後客戶端發送MAIL命令。
(3)伺服器端以OK作為響應,表示准備接收。
(4)客戶端發送RCPT命令。
(5)伺服器端表示是否願意為收件人接收郵件。
(6)協商結束,發送郵件,用命令DATA發送輸入內容。
(7)結束此次發送,用QUIT命令退出。
4. 通常郵件接收伺服器遵循的是( )協議。 A、SMTP B、POP3 C、FTP D、HTTP
B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郵局協議的第3個版本,還有一個接收伺服器協議是imap。
5. 常見的郵件傳輸伺服器使用( )協議接收郵件
E POP3
SMTP用於發送
6. HTTP、FTP、SMTP、TELNET協議分別使用哪些埠
1、HTTP:使用80埠。
HTTP屬於超文本傳輸協議,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須遵守這個標准,HTTP是一個客戶端和伺服器端請求和應答的標准(TCP),客戶端是終端用戶,伺服器端是網站,通過使用Web瀏覽器、網路爬蟲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戶端發起一個到伺服器上指定埠(默認埠為80)的HTTP請求。
2、FTP:使用20/21埠。
主要是用來傳輸文件,比如建站常常用來上傳主頁或者下載文件進行修改,FTP是一個8位的客戶端-伺服器協議,能操作任何類型的文件而不需要進一步處理,就像MIME或Unicode一樣。但是,FTP有著極高的延時,這意味著,從開始請求到第一次接收需求數據之間的時間,會非常長。
3、SMTP:使用25埠。
SMTP定義了簡單郵件傳送協議,現在很多郵件伺服器都用的是這個協議,用於發送郵件。如常見的免費郵件服務中用的就是這個郵件服務埠。
4、TELNET使用23埠。
Telnet它是一種用於遠程登陸的埠,用戶可以以自己的身份遠程連接到計算機上,通過這種埠可以提供一種基於DOS模式下的通信服務。
(6)郵件接收可使用ftp協議擴展閱讀
按埠號可分為3大類:
(1)公認埠(Well Known Ports):從0到1023,它們緊密綁定(binding)於一些服務。通常這些埠的通訊明確表明了某種服務的協議。例如:80埠實際上總是HTTP通訊。
(2)注冊埠(Registered Ports):從1024到49151。它們鬆散地綁定於一些服務。也就是說有許多服務綁定於這些埠,這些埠同樣用於許多其它目的。例如:許多系統處理動態埠從1024左右開始。
(3)動態和/或私有埠(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從49152到65535。理論上,不應為服務分配這些埠。實際上,機器通常從1024起分配動態埠。但也有例外:SUN的RPC埠從32768開始。
每個TCP報文頭部都包含源埠號(source port)和目的埠號(destination port),用於標識和區分源端設備和目的端設備的應用進程。
在TCP/IP協議棧中,源埠號和目的埠號分別與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組成套接字(socket),唯一的確定一條TCP連接。
相對於TCP報文,UDP報文只有少量的欄位:源埠號、目的埠號、長度、校驗和等,各個欄位功能和TCP報文相應欄位一樣。
下面以TCP報文為例說明埠號的作用:
假設PC1向PC2發起Telnet遠程連接,其中目的埠號為知名埠號23,源埠號為1028。源埠號沒有特別的要求,只需保證該埠號在本機上是唯一的。
PC2收到數據包後,根據目的埠為23判斷出該數據包是Telnet數據包,將數據包轉發到上層Telnet協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路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