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假如采訪一個明星,應該問一些什麼問題
問題如下:
1、假如可以選擇世界上任何人,你希望邀請誰共進晚餐?
2、你希望成名嗎?在哪一方面?
3、撥打電話前,你會先練習要說的話嗎?為什麼?
4、對你來說,怎樣才算是「完美」的一天?
5、上一次唱歌給自己聽是什麼時候?唱歌給別人聽又是什麼時候呢?
6、假如你能夠活到90歲,並且你可以選擇讓你的心智或身體在後60年一直停留在30歲,你會選擇哪一個?
7、關於未來你可能怎麼死,你有自己的秘密預感嗎?
8、列舉3個你和對方共同擁有的特質。
9、你的人生中最感恩的事情是什麼?
10、假如可以改變你成長過程中的任何事,你希望有哪些改變?
11、用4分鍾的時間,盡可能詳細地向對方講述你的人生故事。
12、假如明天早上起床後能獲得任何一種能力或特質,你希望是什麼?
采訪時注意說話藝術:
1)采訪中要努力與采訪對象交流思想,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建立知心朋友關系才能把采訪引向深入。
2)對善言談者,要耐心聽取;對離題漫無邊際的談話要注意引導,不要顯得不耐煩或急躁。
3)對不善言談者,要輕聲慢語,不退不逼,幫助對方回憶和思考。
4) 對不肯交流者,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對沒有時間交談者,要見縫插針,粘住不放。
5)根據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
6)最好一次只問一件事情,有針對性。
⑵ 采訪"演員「需要問一些什麼問題比較好急
可以問以下問題:
1、假如可以選擇世界上任何人,你希望邀請誰共進晚餐?
2、你希望成名嗎?在哪一方面?
3、撥打電話前,你會先練習要說的話嗎?為什麼?
4、對你來說,怎樣才算是「完美」的一天?
5、上一次唱歌給自己聽是什麼時候?唱歌給別人聽又是什麼時候呢?
6、假如你能夠活到90歲,並且你可以選擇讓你的心智或身體在後60年一直停留在30歲,你會選擇哪一個?
7、關於未來你可能怎麼死,你有自己的秘密預感嗎?
8、列舉3個你和對方共同擁有的特質。
演員簡介:
演員:是中國文藝界的專業技術職稱,是國家對為繁榮國家文藝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演員給予的領域最高職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它是演員(包含相聲、戲劇、歌劇、舞蹈、電影、電視、歌唱等文藝表演領域)在藝術上做出一定貢獻而被給予專業肯定。
⑶ 采訪的問題有哪些
采訪的問題:
1、生活中或者什麼時候你最開心,什麼時候你最沮喪?
2、什麼樣的事情、境況等等會令你感到生氣、悲傷、高興或害怕?
3、什麼讓你大笑或者大哭?
4、你還記得童年發生的大事嗎?
5、你最好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6、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能否列個單子出來?
7、你所擁有的物質財產都有哪些?這些財產對於你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家著了火,你會盡力挽救什麼?
8、你經常閱讀什麼?你書架上經常擺的是書還是雜志?
采訪前的准備
(一)了解和采訪有關的情況,掌握必要的資料,大到大政方針,小到新聞背景、事件的來龍去脈等等。
(二)了解采訪對象,通過第二手材料,對采訪對象進行充分了解,並善於分析掌握其心理,對一些即興式的采訪,應根據現場的氣氛環境、人們對節目的反應,選擇有代表性的采訪對象,這對采訪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設計采訪提綱,根據節目的主題,確定最佳的采訪角度,擬定一個與采訪對象談話的提綱。
(四)精心設計采訪的第一句話,節目主持人現場采訪的第一句話是十分重要的,甚至關繫到采訪能否順利地進行下去,采訪的第一句話,應盡量具體一些,提出的問題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麼感想」之類的「開放式」問題。
⑷ 采訪問題一般有哪些
1、生活中,或者(在目前的討論中)什麼時候你最開心,什麼時候你最沮喪?
2、什麼樣的事情、境況等等會令你感到生氣、悲傷、高興或害怕?
3、什麼讓你大笑或者大哭?
4、你還記得童年發生的大事嗎?什麼樣的童年經歷造就了今天的你ー一你的成功、你的失敗、你的信仰、你的觀念、你的個性、你的特點?
5、你最好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6、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能否列個單子出來?
7、你所擁有的物質財產都有哪些?這些財產對於你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家著了火,你會盡力挽救什麼?
8、你經常閱讀什麼?(你書架上經常擺的是書還是雜志)?
9、誰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你「最景仰的十大人物」是誰?為什麼?
10、你工作和生活上最主要的目標是什麼?存在哪些主要問題?你目前正努力解決的是什麼?
11、你經常接觸什麼樣的人?
12、你常去哪裡,以及怎樣度過你的閑段時間?
13、在事業上以及在生活中,什麼樣的問題、觀念、哲學問題對於你最重要?你願意為何而戰?為何而死?為什麼?你採取了(或即將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你的信仰?
14、你的一天一般怎樣度過?
15、你的夢想或勻想是什麼?
采訪中的提問技巧:
1、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
這種方法是一開始就提出硬性的、緊扣主題的問題,然後擴展為比較籠統的問題。
它適用於采訪那些善於言辭、敏於思考、感覺自信的對象。
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懂行,值得交談。
2、善於觀察與傾聽,捕捉采訪問答中所不能顯現的事實。
強調觀察和傾聽是因為深度報道采訪需要記者全身心地投入,許多鮮為人知的原因和珍貴的新聞事實,都是記者調動所有感官包括心靈去感知到的。
3、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
在誘導性提問中,采訪對象得有較好的敏感性,並肯於爭辯,而記者則需要掌握好談話的時機,運用語氣、聲調或措辭來引誘對方作肯定性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