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利用互聯網傳播對社會和國家的負面言論犯什麼罪
對於網路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責任:一是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是行政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雀悄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是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棚消二百九十一條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成頃和渣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㈡ 傳播反動有害信息可以用哪條法律條款定罪
散布反動謠言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可能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觸犯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最高判刑十五年。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耐睜羨、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昌拍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早悔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㈢ 網路傳播不良信息處罰標准
法律分析: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網路謠言是指通過網路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路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的話語。主要涉及突發事件、公共領域、名人要員、顛喊局野覆鄭喊傳統、離經叛道臘皮等內容。謠言傳播具有突發性且流傳速度極快,因此對正常的社會秩序易造成不良影響。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㈣ 傳播謠言 散布虛假信息有什麽危害
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編造恐怖信息,傳播或者放任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應認定為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稿乎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警情、災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雹升。
(4)在網路上傳播有害信息擴展閱讀: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相關規定:
1、致使機場、車站、碼頭、商場、影劇院、運動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秩序混亂,或者採取緊急疏散措施的;影響航空器源敬老、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正常運行的。
2、致使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廠礦企業等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活動中斷的;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區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3、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傳播編造的恐怖信息的行為,可以被用來煽動他人進行其他犯罪,如煽動分裂國家,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煽動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煽動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煽動聚眾擾亂公共場所、交通秩序。
㈤ 網路上傳播不良信息的處罰
法律分析: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㈥ 網路傳播有害信息以什麼罪名處理
網路傳播有害信息要以其具體危害的犯罪客體來確定具體是什麼罪名,一般來說網路傳播有害信息觸犯的是網路犯罪第二個種類的罪名。
一、有害信息。有害信息又稱有害數據,是指計算機信息系統及察梁其存儲介質中存在、出現的,以計算機程序、圖像、文字,聲音等多種形式表示的,含有攻擊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制度,攻擊黨和國家領導人,破壞民族團結等危害國家安全內容的信息;含有宣傳封 建迷 信、淫穢色 情、兇殺、教唆犯罪等危害社會秩序的內容;或者是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運行和功能發揮,以及應用軟體,數據的完整性,用於違法活動的包括計算機病 毒在內的計算機程序。
二、網路犯罪。網路犯罪,是指行為人運用計算機技術,藉助於網路對其系統或信息進行攻擊,破壞或利用網路進行其他犯罪的總稱。
(一)種類。
1、在計算機網路上實施的犯罪種類: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表現形式有:襲擊網站;在線傳播計算機病 毒。
2、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種類: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罪;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罪;利用計算機實施貪污、挪用公款罪腔沒尺;利用計算機竊取國家秘密罪;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電子訛詐;網上走私;網上伍高非法交易;電子色 情服務、虛假廣告;網上洗錢;網上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毀損商譽;在線侮辱、毀謗;網上侵犯商業秘密;網上組織邪 教組織;在線間 諜;網上刺探、提供國家機密的犯罪。
㈦ 網上傳播別人隱私有哪些後果
在網上散布他人有關隱私的照片造成受害人精神傷害算犯罪,情節嚴重的,構成刑事犯罪,應該報警處理,要求他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失費。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盯咐喊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網路傳播他人信息可處拘留並罰款。惡意傳播他人的隱私給別人帶來困擾是屬於侵權行為,主要涉及突發事件、公共領域、名人要員、顛覆傳統、離經叛道等內容。謠言傳播具有突發性且流傳速度極快,因此對正常的社會秩序易造成不良影響。網路惡意傳播他人隱私,涉嫌侵犯個人隱私,受害人搜集證據,報警處理,調解不成,到法院起訴,主張侵權賠償,嚴重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我國侵害公民隱私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停止侵害,受害人對於正在發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揚傳播受害人的隱私資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領域等,可以請求停止侵害,防止損害結果的發生或擴大等。
(2)賠禮道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規定,在適用此種民事責任時,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3)賠償損失,隱私權的賠償范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損害進行賠償;二是對受害人因隱私權受到侵害而產生的其他損失進行賠償,主要指財產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凱野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簡伏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㈧ 編造或者傳播虛假有害信息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什麼處分
犯罪嫌疑人有傳播虛假信息,情節嚴重的,是可以構成犯罪的,具體的處罰規定為: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
一是民事責任。
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民事主體的名譽權,依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要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二是行政責任。
即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三是刑事責任。
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的影響
1、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時,之所以將虛假的信息限於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和警情,這是因為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很容易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任何國家機關和公民都必須嚴肅和認真對待。
2、根據上述規定,可以看出,不管是編造虛假信息罪,還是傳播虛假信息罪,主觀上都必須是出於故意,行為人如果不是故意編造或者根本就不明知是虛假信息而在信或尺叢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則不構成犯罪。
3、同時,故意編造或者故意傳播上述四類虛假信息還必須達到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程度,才能認定為犯罪。
虛假信息有哪些危害:
1、網路虛假信息嚴重損害著媒體的公信力。堅持發布信息的真實性,是媒體從業人員所應該遵守的基本價值准則和理念。
對於各行各業而言,把握真實性與誠信原則始終是其成功的關鍵。那些主流媒體之所以能夠衫櫻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堅持信息發布的真實性。但現階段一些網路媒體為了獲取經濟利益發布虛假信息,長期下去勢必會損害網路媒體的公信力。
2、欺騙受眾,擾亂社會秩序。虛假信息一旦經過網路進行傳播,不僅僅欺騙大眾,嚴重時還會擾亂社會秩序。虛假信息的傳播不僅會造成人們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公眾的恐慌,擾亂社會秩序。
3、虛假新聞侵害了受眾的知情權,阻困殲礙了受眾的參與權和監督權。知情權是受眾參與公共事務和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的前提,而虛假新聞為受眾提供了虛假的事實,受眾基於有失偏頗的信息而產生的情緒,有時會給社會良性運作帶來阻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㈨ 在網路上傳播謠言,並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屬於什麼違法行為 是嚴重違法行為還是一般違法行為
在網路上傳播謠言,並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應屬於嚴重違法行為。散播謠言者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因為是否有社會危害性是是否構成犯罪的要件。因此,這種行為會根據情節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旁慎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彎改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運鬧敬、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第二百九十一條: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