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美國訪問印度的官員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美國訪問印度的官員

發布時間: 2023-04-15 15:36:36

A. 歷任美國總統訪印度次數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是唯一對印度進行過兩塌悄次正式訪問的美國總統。世衫頌第一次在2010年,時任印度總理是辛格,第二次是在2015年,時任印度總理是搜鄭納倫德拉·莫迪。

B. 印度國宴也用手抓嗎

沒有和印度人一起參加過重要國際會議,但是和印度人在第三國打過交道,我覺得不至於。所謂入鄉隨俗,印度人周邊沒幾個同胞的情況下也要顧及「國際觀瞻」的吧。我們這邊有一個印度尼泊爾印尼斐濟四國人員共用的餐廳,印尼人邀請我去吃過一次飯。我看見印度人和尼泊爾人都用一次性餐具吃飯。遇到帶骨的雞肉之類的時候就沒辦法了,得用手。但是不光是他們,其他國家的一樣用手。甚至筷子用得不那麼利索備凳廳的中國人也會用手。我私底下問過尼泊爾人,他們在國內確實用手的。沒問擦屁股的問題,覺得不禮貌。但是尼泊爾人宿舍的衛生間裡面,馬桶是帶一個沖水噴頭的。扯到尼泊爾是因為尼泊爾和印度生活習慣,宗教信仰這些都很相似。

印度盡管屬於四大文明古國,南亞地區霸主,但是一個讓人啼笑皆非、難以理解的國度。「吃飯不用筷子用手抓、如廁不用手紙用手摳、乘火車不進車廂擠車頂」是印度人生活的鮮明特點。我們經常聽到國人用火鍋招待印度客人的故事,讓人笑掉大牙。

至於印度國宴是否也用手抓,本人沒有參加過印度國宴,但聽朋友講過訪問印度參加國宴的真實經歷。

國宴 作為招待外國貴賓的宴席,理應體現出自己國家的特色,一般都在總統府或總理府的宴會廳舉行。印度人也體會到外國友人對於手抓這一特色並不理解,很不習慣,所以,往往會給外國友人提供刀叉等餐具。 只有在上印度的特色菜時,印度人才會伸出右手展示印度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會請國外貴賓用右手體驗一粗猜番印度風情。

但是,一些外國貴賓 出於外交禮儀和外交禮須,即使接受不了手抓飯,也得硬著頭皮去吃。 而且,印度人常常在餐桌上的器皿里放上檸檬水,但這個水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餐結束後清理右手。但杯子里的冰水可以喝。

作為普通印度人來講, 吃飯的時候一般習慣於用手抓,這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就餐習慣。印度人吃飯時,必須用右手抓食物,具體用大姆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一般不備筷子、叉子和匙子。印度人雙手分工非常明確,上廁所用左手,吃抓飯用右手。正因為用手抓這一習慣,所以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手抓米飯拌著吃。

印度手抓飯可謂是聞名天下,幾乎整個印度 社會 的男女老幼不管是基層工作者還是公司白領或者政府官員都是直接用手抓飯往嘴裡送,而不用筷子、刀叉等餐具,這在現代 社會 看來有點未開化的感覺,但這只是人家的傳統飲食習慣,我們應該理性看待。

印度手抓飯

其實印度餐館一般都會提供刀叉等餐具,只不過你不特意要的話他們不會主動給仿隱你,但是到了接待外賓的國宴場合,印度政府備餐就肯定要為外國來賓准備刀叉等餐具了,盡管有入鄉隨俗這一說,但也不能一味地讓別人適應自己的風俗習慣,全世界各地有各種各樣風俗,有很多還是很重口味的,所以以國際標准准備國宴就不能不提供餐具,更不能只提供本國口味的菜品,要不然滿嘴咖喱味也不太好啊。

印度總理辛格招待來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

應當知道的是印度人吃手抓飯只用右手,因為左手另做他用(大家評論區補充哈),吃飯之前會有一杯水專門用來洗手,這個水不能喝哈,飯後也有一杯檸檬水用來清洗手上的食物油漬。

我本人挺喜歡吃咖喱飯,但用手抓的話可能就沒食慾了。

所以,對於印度人用手吃飯,您有什麼看法呢?敬請評論區留言!

國宴,作為一個國家最高級別的餐飲禮遇,無論是在彰顯本國源遠流長的特色 美食 ,還是作為外交手段展現本國地位和力量的手段,都扮演著極為硬核的角色,充當著國禮中的門面。

在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國宴中,每個國家都保留著歷代國宴所沿襲的經典格局,在心口相傳的味覺中加以帶有時代潮流的元素,即為富有儀式感的殿堂級國宴:中西餐具合璧,單吃分食為特點的具有人民大會堂特色的宴請服務形式的中國國宴;展示皇家氣勢和風范,訴說日不落帝國輝煌的充滿軍事化的味道的英國國宴;質朴無華的三菜一湯,氤氳在鮮花和音樂之中,享有賓至如歸之感的瑞士國宴……在這些不勝枚舉的國宴中,用手取代餐具的印度國宴引起了筆者的好奇,雖然本人沒有體驗過印度的最高餐飲待遇,但是結合有限的資料,筆者還是談談對印度國宴是否用手抓食的看法。

作為南亞大陸上農業強國,印度人有著數千年的農作物種植經驗,在長期的耕耘中自然而言地形成了喜食米飯的傳統;此外,在盛產香料的南亞大陸,古老的印度人也同樣發現了咖喱的魅力,現代印度飲食中常見的燒春雞、咖喱肉湯、孟買蝴蝶等皆為各種食材與咖喱的奇妙"艷遇"。而當印度人喜食的米飯與咖喱發生碰撞後,也就形成了最具印度特色的飯食——手抓飯。

在享受傳統的手抓飯時,食客們需要用右手(不用左手的原因就不多做解釋了,想必各位讀者都略知一二)將飯菜反復攪拌和勻,然後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撮起送入口中。而形成這種以手替代餐具的飲食習慣,還得歸結於古印度人信奉餐具會阻隔對食物的享受,只有用手才能真正讓 美食 與靈魂相接觸。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日益現代化的印度高檔餐館或正式場合,已經都配置了刀叉作為餐具,因此很難見到再用手抓食食物的現象,當然這並不代表那些已經習慣了手抓的老一輩會放棄這一傳統"手藝",在相對落後的村落或是大街小巷,用手抓食得現象依然得以保留。

作為印度飲食中最高規格的印度國宴,最具傳統 美食 代表的手抓飯自然位列其中。主辦方為了盡量照顧各國貴賓的飲食需求,在餐具上的配置還是面面俱到,刀,叉,勺等在宴會上隨處可見。

一,國外賓客入鄉隨俗,深諳印度飲食文化,有一部分會自主選擇用手抓食,體驗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

二,國外賓客遵從自己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對於能夠用餐具獲取的食物,就不會用手替代。

三,國內賓客為彰顯本國寬容大度的飲食文化,也會"附和"(或是遵從本心)國外貴賓,選擇持用餐具,放棄本國傳統"手藝"。

四,國內賓客向外賓展示本國的飲食特色,在食用某些菜品時會選擇手抓;或者完全不理會所謂的傳統,只求達到自我的最佳飲食方式。比如著名的英迪拉甘地夫人就是用手抓著吃飯的。

所以在筆者看來,印度國宴是否用手抓食難逃這四種情況,出現手抓也不足為奇。

筆者從網路上摘抄下來印媒公布的國宴部分菜譜上的印度 美食 :

1,Rajwadi chaas 混合薄荷、芫荽的酪乳飲料。2,khandvu。3,Sev khamni ,米和扁豆做的。4,大淺盤,古吉拉特特色餐。5,Nylon khaman,大米和鷹嘴豆粉做成。6,Sandwish dhokla,鷹嘴豆粉做的一種蒸糕……

僅從菜單上無法從國宴中找到確切性的證據, 但是當我們把目光轉移到比國宴檔次稍低的印度貴族餐飲上,或許可以猜測出最終結果。

在印度貴族的餐飲中,我們也會發現那些國宴上的菜品,比如咖喱黃豆泥、乳酪菠菜。這兩道菜的做法雖然有著天壤之別,但是最終的成品卻逃不過"糊糊狀"的樣式。這種極具印度特點的菜品也就意味著只有用手抓的方式才能獲得最滿足的體驗感:就餐者的位置會事先准備一張芭蕉葉,隨後主人會向上面倒上清水,清除異物,保證"餐具"整潔。隨後,主人會依次端上米飯、咖喱、饢(麵包)等餐點。客人們或將咖喱淋在米飯上,或將饢揪成片狀沾菜品、咖喱食用,直到就餐結束。

除此以外,在這些貴族人士就餐即將完畢時,主人往往也會端上一碗漂浮著檸檬片的溫水,但是這個"檸檬水"並不是給客人們解渴的,而是用來清洗手中的食物殘渣的。真正的解渴飲品是混有茶水、牛奶、咖喱汁的拉茶或是配入牛奶,加上姜、糖、香料、煉乳的印度茶。此外,飯後主人還會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供賓客們除去口中的異味。

通過貴族的日常飲食習慣上升到國宴上,或多或少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用手抓食的證據。

雖然這種用手抓食的就餐方式在我們國人眼中看似極為不雅,並且還能登上國宴這種大雅之堂,確實令人費解。

但是無論我們再覺得他們的生活方式怎樣怎樣,不能理解什麼的,都不能將此作為高人一籌的對比方式。確實我們可能覺得不衛生,不幹凈,但這就是他們日常的生活,他們習慣了並且沒覺得不幹凈,學會尊重他國的文化,理解不同的行為差異,這不僅是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中華文化包容性在人文中的彰顯。

對於他們的日常飲食,哪怕是國宴,我們大多不能適應也無法接受他們這種就餐方式,覺得不衛生,吃不下去,但請收起嘲笑的嘴臉,捎帶一點尊重心。

印度真的是謎一樣的國度,三哥的神奇蓋世無雙,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發展到現在印度仍保留著很多奇特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印度很難找到廁所,每個角落都是公廁,隨便撒拉,印度人把牛視為神,好吃好喝供著,讓它滿大街亂跑,吃飯的時候用手抓著吃,對於印度人來說,在吃飯的時候一般習慣於用手抓,很多人對於這種奇葩的飲食方式難以理解,但是在印度,這卻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就餐習慣。印度人一般以大米、小麥為主食。一般不喝酒,認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飲酒則很有限制。喝茶,咖啡、牛奶、涼水等比較普遍,印度人吃抓飯,右手抓食物,使用3指大姆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一般不備筷子、叉子和匙子。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上廁所用左手,抓飯用右手。

那麼印度人為什麼熱衷於用手抓飯呢?印度人普遍認為吃飯的時候很多快感來自於觸覺,刀叉和筷子阻止了這種感覺,所以也就阻隔了食物原本有的快感。用手去抓飯可以事先了解食物的溫度,避免燙著舌頭或者口腔等等美麗的理由,也正因為手抓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手抓米飯拌著吃。

既然在印度,人們都熱衷於用手抓飯,招待貴賓的時候,也會做手抓飯,那麼印度國宴也全是用手抓飯嗎?國宴是一個國家最高級的宴會,是用來招待各國領導政要的,別的國家能接受他們這樣的就餐方式嗎?印度招待外賓的國宴,一般都在總統府的宴會廳舉行,國宴上供應的都是印度風味的菜餚。印度人吃素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印度的國宴也是素食。但是印度人也體會到國外友人對於手抓這一特色並不是十分理解,不習慣於手抓著吃,所以往往會提供給貴賓刀叉等餐具。只有吃印度特色菜的時候,才會建議貴賓用手來抓著吃。出於社交禮貌和外交禮儀,即使有些國家的領導人接受不了手抓飯,也得硬著頭皮吃下去。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C. 印度的位置和國家文化

印度共和國(TheRepublicofIndia),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南部,面積297,47萬平方公里,人口8、211億,是個多民族國家。印地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和商業用語。首都新德里(NewDelhi)。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印度是一個擁有悠久文明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在印度現代化和崛起的過程中,印度的文化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別是其中的很多精華,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和褒揚。作為長期研究印度問題的學者,筆者想就其中的一些方面進行一些探討。由於印度文拆空中化博大精深,這里只能就幾個主要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
講到印度文化,人們首先就會想到它的宗教文化。確實,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十分濃厚的國家,其中印度教信眾約占人口的80.4%,伊斯蘭教信眾約佔13%,其餘為錫克教、耆那教、佛教、基督教、拜火教等等,不一而足。
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不相信宗教的教義,我們同時也是唯物主義者,必旅山須承認宗教在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過程中的巨大作用。當我們在研究印度社會宗教問題的時候,就應該看到印度的各種宗教對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按照印度憲法,它是一個奉行民主制度的世俗國家,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不允許宗教的介入,但在社會生活中,宗教卻無所不在。因此必須客觀和准確地評價宗教對印度發展與進步所發揮的作用。印度宗教是文化資源的寶庫,其中浩如煙海的宗教典籍,博大精深的宗教哲學,異彩紛呈的宗教藝術,風光秀麗的宗教聖地都是印度的寶貴財富。從信眾人數最多的印度教教義來看,雖然其內部有不同的派別和學說,但是仍有一些基本的信仰是廣大信眾所公認的。例如,梵我同一、業報輪回、精神解脫,等等。它認為梵天是宇宙的最高本體和萬物的始基,無形無象,不可描述。這類似於老子的「道」和黑格爾的「絕對精神」,「我」即個體靈魂「阿特曼」。只有潛心修行,才能領會梵我同一的真諦,寂滅一切慾望,達到解脫的境界,即發現人生的最終目標。印度教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宗教,其復雜與深刻的程度難以描繪。正如馬克思所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欲享受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必須承認,印度教確實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印度人的生活,而且已經稱為一種信仰、習俗和生活方式的綜合體。從積極的方面來講,它對印度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發揮了一定作用。
從我們比較熟悉的佛教來看,它是古代印度的產物,至今雖然在其本土已經衰落得不成樣子,但其思想精髓卻在全世界范圍內不斷光大。佛教主張「利眾生」,「渡眾生」,「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其基本戒律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他所謂四聖諦(凡人皆受苦, 苦必有因, 苦必擺脫 ,脫必正道)八重道(正信仰,正思維,正言語,正作業,正生活,正努力,正思念,正禪定)也是佛教徒的行為准則。這些對於一個經濟正在迅速崛起、社會矛盾普遍激化、民眾心理浮躁不安的國家來說,無疑發揮了撫慰人心、緩解躁動、消除不安、減少動盪、強化穩定的作用。可以說,宗教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勸善的功能,教化的功能,和諧的功能甚至環保的功能。(俗話說,天下名山僧佔多。有寺院在,有僧人在,環境保護的壓力自然小了許多)。其實,中國現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這樣的功能。例如兩屆佛教大會就是以「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和諧世界,眾緣和合」為主題召開的。
談到印度文化,還必須談到它的政治文化。印度是一個施行民主制的國家。它的憲法規定,印度施行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按照議會民主制的原則,印度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分別由議會、政府和法院行使,它們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又相互制約,形成了一套復雜的權力結構網路。議會對政府的組成及其施政行為擁有決定性的權力。總統由聯邦議會兩院議員和各邦議會議員按照比例代表制原則選出的「選舉團」選舉,總理由總統任命人民院(下院)多數黨議會黨團領袖擔任。政府必須執行議會制定的法律,議會有權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一旦不信任案獲得通過,政府必須辭職並提前舉行選舉。
議會民主制實施60餘年來,已經深入到印度廣大民眾的內心之中,成為他們價值觀念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印度的一家電視台曾經做過一次民意調查,在回答何為印度最大榮耀的問題時,44%的人選擇了民主,遠遠高於排在第二位的世虧世俗主義
民主制度基本確保了印度政治的穩定,即便出現了短命政府,其更替都是在遵循民主的方式完成的。各個政黨及各個階層都能比較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避免了大規模的暴力運動。而不少發展中國家嘗試建立民主制度都以失敗告終,或者是陷入長期的內戰,或者是再次被獨裁政權或軍人政府所統治。盡管印度的民主制度存在很多弊端,特別是因其效率低下廣受詬病,但不容質疑的是印度獨立以來已經舉行了15屆大選,民眾在大選中表現出很高的政治熱情,一般參選比例都超過 60%。
印度的民主制對於印度在國際舞台上建立自己的影響力以及親和力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印度人經常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自豪,而西方國家也對這一點格外垂青。美國國務卿希拉里 柯林頓在訪問印度時就特別強調「世界上最強的民主國家」與「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關系。
談到印度文化,還必須談到它的大眾文化(由於人們對文化本身的定義還存在分歧,我們姑且叫大眾文化)。 談到印度文化,人們很快會想到它的電影文化、歌舞文化、飲食文化、瑜伽文化,等等。這些東西既是印度特有的標志,也是它賴以自豪的國家品牌,更是其擴大影響的使者。寶萊塢電影、咖喱飯菜、瑜伽功法正在依靠它們自身的吸引力,為印度的發展進步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寶萊塢電影為例,它不僅在印度本國深得人心,而且在次大陸大行其道,即使是在以印度為敵手的巴基斯坦,寶萊塢電影也頗受歡迎。推而廣之,在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它都擁有龐大的市場。另外,印度的瑜伽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受到崇拜,正在成為風靡全球的健身運動。據說,中國外交部都曾經組織部內女官員學練瑜伽功,作為既能健身又能緩解精神壓力的最佳手段。

D. 美傳染病專家赴印度感染新冠去世,為何印度的疫情如此嚴重

印度疫情之所以這么嚴重,主要是因為在今年的3月份他們舉行了很多大型的聚會活動。

而且當時的人們都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基本上沒有保持社交距離,所以造成了現在印度疫情的二次爆發,而且這次爆發比第1次爆發更加的嚴重,已經處於完全失控的狀態,現在印度的人民,民不聊生。

百姓苦不堪言。

1、印度的政府官員根本就不重視疫情。

這次印度疫情失控的最主要原因在於政府的無能為力,但凡印度政府官員重視疫情一些,就不會允許很多人參加大型的聚會活動,相反他們不但不去限制,還有一些領導舉辦自己的活動,還邀請了很多人參加。

如此一來,印度疫情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根據聯合國相關人員的發言,聲稱印度的疫情數據比公布出來的數據要高出20倍,甚至是30倍,此時印度的確診人數可能高達5億人到6億人左右,而印度的人口高達15億左右,如果不重視新冠疫情,在今年很有可能會實現群體免疫,但群體免疫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有很多人要付出鮮紅的生命,世界上其他有能力的國家一定要去援助印度度過這次新冠疫情。

E. 敏感時期,美國與印尼啟動大規模聯合軍演,還會有哪些國家參與

據國外相關媒體報道,美國與印尼啟動大規模聯合軍演“超級加魯達盾牌”,此次演習的規模相比以前要大很多,據說至少由4000名的士兵。除了美國和印尼之外,參與的國家還有澳大利亞、日本以及新加坡等,其中,日本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年度演習。雖然演習的規模非常大,但是華盛頓政府對此表示,並不是針對任何一個國家進行的,也不會對任何國家造成威脅。


在此之前,印尼和美國進行的聯合軍演中,參與的軍隊僅僅只有陸軍,而此次的軍演,規模卻遠遠大於之前,不光有陸軍戚缺,還有海軍、空軍等所有的軍事力量都參與進來。兩國對此次軍演表示,是為了提高國家應對危機的能力,不針對任何國家。但是很巧的是,演習正好和佩洛西計劃訪問台灣的時間撞上了,這也讓中美之間的關系變的更加敏感。

F. 中印戰爭大概過程拜託了各位 謝謝

沖突起因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 到1951年前後,印軍侵佔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英國殖民者所佔的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佔部分中國領土。1959年,印軍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建立了43個據點。中國政府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是英國人自己定的,任何時候的中國政府都沒承認過,是西方肢解中國的一部分。就像英國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所作所為一樣。 中國觀點 由於麥克馬洪線是英國殖民政府強加於西藏南部的分界線。並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開承認麥克馬洪線。因此,上述爭議領土應該屬於中國。 印度觀點 1947年印度立國後,認為他們有權利繼承英國殖民者占據的中國領土。因此,他們認為上述藏南地區屬於印度。 戰爭過程 1962年6月起,印軍向中國邊防軍開槍攻擊,死傷中國軍人數十人。10月20日中國軍隊反擊,戰爭開始。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中國反擊的第一階段。在東段,中國西藏的邊防軍暫時攻佔了藏南和達旺地區;在西段,中國新疆邊防軍驅除了37處據點的印軍。10月24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出停止沖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印度表示無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並在東線的藏南及達旺地區大力增援士兵。 11月16日至21日為中國軍隊的第二階段反擊。11月14日和16日,印軍再次於中印邊境發動進攻。在東線,中國西藏邊防軍在東、西段對印軍施以反擊,至11月21日,中國西藏邊防軍佔領了印軍的16處據點。在西段,中國新疆邊防軍則佔領了印軍在班公洛地區的據點。由於印度軍隊在東線藏南、西線新疆失敗,印度朝野提議要求美國介入,當時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同意此說,向美國要求國際介入調停。1962年11月,美國介入並以物資支援印度軍隊。中國邊防軍宣布停火,此後兩國邊境即以麥克馬洪線為界,但爭議並未就此平息。 關於戰爭的爭議 印度方面一直拒絕承認、否認或掩飾實際上第一次沖突早在6月就開始了,並且發動者是印方,而堅決認為開戰日期是中方10月的反攻. 中印停戰 麥克馬洪線示意中國政府突然單方面宣布停火,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避免戰爭進入長期化,不利於中國軍隊後勤補給,當時中國軍隊的後勤仍非常原始,必須倚賴西藏的藏民人力、氂牛拉車。中國方面於11月22日零時起下令邊防軍全線停火。12月1日起,中國邊防軍開始全線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內,等於將西藏藏南和達旺地區交給了印度,另外還依約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1963年5月26日前釋放和遣返戰俘。 戰爭結果 中國方面:從麥克馬洪線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 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將藏南和達旺納入版圖。 1979年2月鄧小平接見印度外長時指出:「中印兩國應該求同存異,世界問題可以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公平合理地一攬子解決」。1987年印度議會通過法令,正式在「麥克馬洪線」之南建立「阿魯納恰爾邦」。至今印度已有多少移民屯居在藏南,數字不詳。但是根據阿魯納恰爾邦總人口數約為兩百萬來估算,在藏南地區的印度移民約為近百萬。然而因為阿魯納恰爾邦和藏南地區並不完全重合,所以中國以後如果再提出邊境的問題,如何處理這些移民將有很大的困難。 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在2006年11月13日晚上播出的接受印度CNN-IBN電視台專訪節目中指出:「中國的立場是,你們所說的阿魯納恰爾邦全部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其全部擁有主權。這就是我們的立場。」但印度外交部也公開重申「阿邦屬於印度的事實不容置疑」。2007年5月26日,印度公務員代表團原定訪問中國進行考察,但其中一名印度官員來自阿魯納恰爾邦,北京當局認為一旦發給該員簽證,無異承認阿邦屬於印度。新德里當局因此取消代表團出國訪問。 觀點 西方記者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Neville Maxwell ,India's China War,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70)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解放軍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惑》書中對那段歷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么被動和可憐。」

G. 佩洛西是誰

南希·佩洛西,全名南希·帕特里夏·達歷山德羅·佩洛西,1940年3月26日生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義大利裔美國政客。自2007年開始擔任美配悶國眾議院議長以來,她在這個位置上至今已經幹了四任,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眾議院議長

佩洛西自1987年起擔任加利福尼亞州第八國會選區議員,2007年-2010年及2018年擔任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袖、美國眾議院議長,是歷來職位最高的女性聯邦政府官員,也是首位擔任議長一職的加州人和義大利後裔。

2019年1月3日,第116屆美國國會開幕,南希·佩洛西任眾議院議長。任內,宣布啟動針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2019年12月13日,福布斯發布2019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榜 ,佩洛西位列第3。

2020年11月1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眾議員提名佩洛西出任新一屆國會眾議長。2021年1月3日,佩洛西再次當選美國眾議院議長。

佩洛西「亞洲行程」公布

北京時間2022年7月31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辦公室官春卜網公布佩洛西亞洲之行行程,稱佩洛西率領一個國會代表團訪問印度-太平洋地區,包括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扒賣穗韓國和日本,聲明全文未提及台灣地區。

聲明指出:「今天,我們的國會代表團前往印太地區,重申美國對該地區盟友和朋友的堅定及不可動搖的承諾。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日本,我們的代表團將舉行高級別會議,討論我們如何進一步推進共同利益和價值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希·佩洛西

以上內容參考:半島網-佩洛西「亞洲行程」公布!她是誰?為何如此受關注?

H. 美國的印度問題專家有 那幾位請問誰知道,拜託了。

一般都叫「南亞安全和印度問題專家」,包括整個次大和指陸的問題

1、布魯金斯學會有個南亞問題專家 叫斯蒂芬·菲利普·科恩 ,是伊利諾大學政治學教授,曾38次出訪南亞各國,寫過《南亞安全》、《印度陸軍》、《巴基斯坦陸軍》、《印度:新興的大國》等專著和大量研究文章,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對美國的南亞政策有一定的影響。

2、斯坦福大學教授尼克·布盧姆,研究印度經濟問題

3、丹尼爾·馬基,布希政府時期美國國務院南亞問題專家,美外交學會高級成員

4、美喚洞配國傳統基金會南亞問題專家莉莎·柯蒂斯

5、美國顫消傳統基金會南亞問題專家沃爾特·羅曼

I. 大國關系對國際格局發展的影響是

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2010年即將過去,世界又經歷了不平靜的一年。從地區形勢看,美國政治、經濟難題相互交織,歐盟重大改革開始啟動,中東局勢變數增加,朝鮮半島局勢堪憂……

新華社海外7個總分社的社長以筆談形式,對不斷演變的地區形勢展開評析。

亞太地區:地區關系因美國加快「重返亞洲」而復雜化

新華網香港12月26日電 2010年,在亞洲國際舞台,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的身影頗為突出。在美國總統的出訪日程表上,到訪亞洲的時間最長;浩浩盪盪的美國艦群,不斷在亞洲海域炫耀武力。這一年,亞洲地區的國際關系,因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強勢向縱深推進而日趨復雜化。

「重返亞洲」的戰略,由美國政府2009年7月公開提出,旨在重新確立和提升美國在亞洲的主導地位。奧巴馬總統自喻為美國首位「心系太平洋的總統」,熱衷在亞洲「發揮領導作用」。希拉里國務卿深明遠意:「美國的前途與亞太地區的前途緊密相連,而這個地區的前途有賴於美國。」

美國的「重返亞洲」不僅是戰略,更是落實到實際行動,而且是加速度。翻閱美國蔽唯今年的外交日歷,從美國總統到外交國防官員,像「走馬燈」一樣穿梭亞洲。外長和防長的「2+2」雙邊會談機制,從美日之間向更多國家擴展。美國已儼然成為亞洲的「常駐大國」。

奧巴馬接連在亞洲出席國際和地區會議,長時間訪問印度諸國,還在紐約召集美國—東盟峰會。今年11月,奧巴馬先後訪問印度、印尼、韓國和日本,其中在印度逗留時間長達4天之久,苦心推動與印度的夥伴關系。

希拉里出入亞洲更是頻繁有加。就在奧巴馬今年11月訪問亞洲數國前夕,她率領人馬踏宏睜培步亞洲多國,推動美國「在戰略、政治、多邊、經濟和貿易方面參與亞洲事務」。幾乎同一時間,國防部長蓋茨也在亞洲活動。

有評論指出,美國總統、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兵分三路同時出現亞洲舞台,實為美國外交之少見。

美國「重返亞洲」言行並舉,外交軍事協同推進。美國不僅在阿富汗增兵,鞏固在亞洲盟國的軍事存在,而且在亞洲地區大肆進行軍事演習。7月底,美國海空集群駛入韓國東部海域,舉行美韓34年來最大規模的軍演。8月,美國航空母艦高調訪越駛入南海,緊接著美韓軍演又在日本海和黃海展開。年終歲尾,4天的美韓軍演剛一結束,8天的美日軍演隨即登場,規模是美韓軍演的6倍。

12月初的美日軍演,「喬治·華盛頓號」航母率領20艘戰艦集群,加上號稱「空中堡壘」的B—52戰略轟炸機等150架戰機,還有萬余名美國官兵參加。日本投入兵力超過3.4萬人,出動艦艇40艘、戰機250架。日刊強調,這是和平時期日本最大的軍事行動。美國持續在亞洲軍演,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戰略圖謀。國防部長蓋茨一言道白,美國「正在考慮重新調整美軍的全球部署,其中一項是增強對亞洲的駐軍」。

在加速「重返亞洲」進程中,美國直接插手亞洲國家間的爭端。無論是「天安號事件」、「釣魚島事件」,還是「南海爭端」、「湄公河資源利用」等問題,美國都積極介入。

美國在亞洲的所作所為,自然有著深刻目的。《紐約時報》評論說,美國正與日本和韓國恢復冷戰時期的聯盟關系,並在亞洲其他地區加強勢力。美國不僅要利用美日韓軍事同盟,構建美國坐鎮的東北亞軍事板塊,還試圖通過介入南海爭端加強早襪與越南等國關系,形成美國主導的東南亞軍事領地。

縱觀亞洲今年的形勢與美國的行為,與其說美國加快「重返亞洲」,不如說美國正在試圖把亞洲更多國家拉入自己的勢力范圍。用奧巴馬之言概括美國「重返亞洲」成果,就是「美國加強了既有同盟,深化了新的夥伴關系,重新密切了與包括東盟在內的地區組織的關系」。(作者為新華社亞太總分社社長)

歐盟:在陣痛中進入過渡期

新華網布魯塞爾12月26日電(記者劉江)2010年,歐洲的經濟政治格局發生了冷戰結束以來最為深刻的變化。以主權債務危機為重要標志,歐盟在一系列的經濟社會「陣痛」中,進入了由「後冷戰」向「後危機」時代過渡的重大轉折期。

今年年初以來,希臘、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等國不同程度陷入主權債務困境,導致金融市場動盪,歐元穩定受到沖擊;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群眾抗議、示威乃至社會騷亂。危機最嚴重的希臘和愛爾蘭分別於今年5月和11月被迫尋求外界救助。目前,這場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仍在蔓延,不排除加劇的可能。

歐元區「債務海嘯」表面上看是債務和金融問題,但究其深層次原因,則是歐洲經濟發展模式長期失衡的結果。首先,歐洲經濟一體化與貨幣一體化發展之間出現失衡。歐元區雖然使用了統一貨幣,但缺乏強有力的財政政策和紀律,在勞動力市場自由化和技術研發方面也相對滯後,致使歐盟地區勞動生產率多年來躊躇不前。

其次,歐洲經濟一體化與政治一體化發展之間出現失衡。歐盟經濟一體化起步較早、進展較快,但政治一體化卻舉步維艱、一波三折,這大大制約了歐元區的治理能力。再者,歐洲資本福利主義發展模式與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可持續發展需求之間出現失衡。長期以來,歐洲尤其是希臘等南歐一些國家片面強調「高工資、高福利、高補貼」,結果形成巨額財政赤字,導致政府債台高築。

為了應對這場危機,歐盟「標本兼治」,主要採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出台了1100億歐元的希臘救助機制和7500億歐元的備用救助機制,並從這套備用機制中拿出了627億歐元救助愛爾蘭;歐洲央行繼續向金融機構補充流動性,並購買歐元區國家國債;二是歐盟各成員國尤其是債務危機國家大力緊縮財政;三是推行體制機制改革,通過強化財政紀律、新建宏觀經濟風險監測機制、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建立持久性危機應對機制等,完善歐盟尤其是歐元區經濟治理;四是制定以「靈巧增長」、「可持續增長」、「包容性增長」為目標的10年經濟發展戰略,通過改變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以求加快經濟復甦並促進新一輪增長。盡管遭遇主權債務危機,今年下半年以來歐元區及歐盟經濟仍出現了明顯復甦勢頭,全年總體表現好於預期。最近,歐盟委員會大幅調高了今年的增長預測,其中歐元區今年經濟增長率由春季預測的0.9%上調至1.7%,歐盟由1%上調至1.8%,而去年歐元區和歐盟經濟都是負增長。不過,目前歐洲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截至今年10月,歐元區失業率已攀升至10.1%,創近10年來新高。另外,歐盟各國復甦進展不平衡,希臘、愛爾蘭和西班牙等國仍將是負增長。

去年12月《里斯本條約》正式生效,但一年來歐盟政治一體化仍舉步維艱,進展不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歐盟領導層及各重要機構以及各成員國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應對債務危機、消減開支、控制失業、促進復甦等緊迫經濟問題上,政治一體化問題被「邊緣化」。

第二,《里斯本條約》確定的「歐盟總統」與歐委會主席、輪值主席國領導人之間,歐洲議會與歐委會、歐洲理事會之間,歐盟及其下屬機構與各成員國政府之間,權力再分配仍處於初始階段,相互關系遠未理順;領導崗位和機構職責不清、分工不明影響了歐盟工作效率。

第三,在處理債務危機、金融改革和解決族群矛盾等重大問題上,德國、法國、英國等歐盟大國堅持本國利益優先、「主權讓渡」有限,甚至與歐盟高官公開發生「口水戰」,這在一定程度上毒化了歐盟政治一體化的氛圍。

第四,歐盟力圖「用一個聲音說話」以提高其國際地位的努力沒有取得明顯成效。在二十國集團、八國集團及其他一系列國際多邊外交場合,英、法、德等歐洲大國的地位和話語權仍高於歐盟;美歐峰會一拖再拖,俄歐峰會虛多於實,熱點外交進展鮮見。在過去一年中,雖然歐盟一體化外交遇到各種困難,但也有可圈可點之處。比如,歐盟「外交署」最近成立並正式運行。「外交署」對分屬於歐盟各機構以及27個成員國的外交權力和資源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將有助於鞏固和拓展歐盟的重大利益以及國際影響力。

2010年歐盟對外開拓的另一個亮點,是大力提升外交戰略水平。歐盟領導人認真反思了當前囿於戰術而疏於戰略的做法,認為外交戰略的缺失嚴重製約了歐盟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歐盟已明確將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作為自己的「戰略夥伴」;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主張將來把埃及、以色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烏克蘭和韓國等也列為「戰略夥伴」。此外,歐盟還把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經貿合作以及移民和簽證等問題明確界定為「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

2010年,歐盟在地區和國際舞台上更趨活躍。歐盟著力發展大國關系,與中、美、俄、日、印等分別舉行峰會;強化地緣戰略,鞏固和發展「東部夥伴關系計劃」,繼續向東南擴展,穩步整合「西巴爾干」,並積極推動與中東、北非等地區國家的戰略合作;強調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分別與拉美及加勒比、非洲以及東盟等舉行峰會或部長級會議。歐盟在伊朗核問題上表現尤為突出,最近阿什頓代表「5+1」與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舉行了會談。

在最近發表的一些重要文件中,歐盟承認在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爆發後,這一全球最大的區域性國家集團進入了一個重要「過渡時期」。過渡意味著不穩定因素乃至重大風險可能隨時隨地凸顯;在危機中過渡,更使已有半個多世紀歷史的歐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驗。在新的一年裡,歐盟將面臨各種新困難、新問題,歐盟也會進一步深化經濟、內政、外交、社會等各個領域的改革,以盡早走出經濟衰退,並加快政治一體化步伐,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加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為新華社歐洲總分社社長)

中東地區:局勢起伏跌宕前景難測

新華網開羅12月26日電(記者李紅旗)2010年,中東局勢起伏跌宕,熱點問題非但沒有降溫反而平添變數。巴以和談受挫、伊拉克民族和解和戰後重建舉步維艱、伊朗核問題久拖不決、蘇丹南部公投前景坎坷。國際社會對中東的關注一刻沒有放鬆。

美國總統奧巴馬去年4月和6月先後在伊斯坦布爾和開羅向伊斯蘭世界示好,聲稱將竭盡全力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幫助中東地區人民實現和平發展的良好願望。之後美國高官頻頻出訪中東,先是促成巴以間接會談,後於今年9月初啟動了間隔20個月之久的直接談判,但兩輪艱難交鋒下來,邊界劃分、難民回歸和耶路撒冷地位等棘手問題無一突破,猶太人定居點擴建問題更是成為不可逾越的障礙。

為打破僵局,美國又提出向以色列提供20架先進戰斗機和在聯合國阻止對以色列不利提案,以換取以色列延長90天定居點限令,遭以拒絕。美國日前不得不宣布,其打破定居點僵局的努力失敗。盡管美國聲稱不放棄中東促和的目標,但中東和平取得實質性突破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中東和平進程裹足不前的症結主要在於,美國對以色列的強硬立場繼續採取遷就政策。以色列右翼政府當政,對美國的促和壓力軟頂硬抗,而美國出於國內政治的考慮,不願向以色列增壓,屢屢從原持立場後退。

在以色列方面,總理內塔尼亞胡為維護右翼政府聯盟,一方面不斷表達與巴方恢復和談的願望,另一方面在定居點擴建問題上堅持強硬立場。以議會最近通過的關於領土讓步須經公投的議案,使和平前景更加黯淡。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則飽受與哈馬斯公開決裂的困擾,難以在定居點問題上做更多讓步,指望美國通過向以色列施壓幫助突破定居點障礙,但結果是冷水澆頭。面對僵局,巴方稱有多種選擇,包括單方面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國並尋求國際支持,但美國的態度是成功與否的關鍵。美國會置以色列的訴求於不顧而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令人懷疑。

在伊拉克問題上,美國自8月底從伊拉克撤出戰斗部隊後,伊拉克安全局勢並沒得到徹底改善,爆炸襲擊事件屢屢發生,民族和解進程接連受挫,戰後重建荊棘載途。今年3月伊拉克議會選舉後,政府組閣僵局歷時8個月之久,各政治派別最終於11月達成協議,新政府也於12月21日正式成立。不過,伊拉克的的局勢恢復穩定和經濟復甦仍需時日,外來勢力的干擾和影響將使伊拉克百廢待興前景堪憂。有分析家指出,美國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和財政包袱,這應促使其重新審視中東政策。

2010年,伊朗核問題持續「高溫」,使中東政局前景充滿變數。奧巴馬上台伊始,向伊朗頻搖橄欖枝,以經濟實惠誘使伊朗放棄鈾濃縮計劃,遭到對美國充滿疑慮的伊朗拒絕。美國今年6月帶頭在聯合國推出第四個制裁伊朗決議,但伊朗仍沒有就範,依然堅持鈾濃縮計劃。

為緩解國際壓力,伊朗先是同土耳其和巴西達成核燃料交換協議,但沒有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積極響應,後又同意與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恢復談判。日前在日內瓦舉行的伊朗與6國的談判傳出積極信息,雙方同意明年元月在伊斯坦布爾繼續會談,但人們普遍對會談能否取得突破持謹慎態度。

在以色列計劃突襲伊朗核設施的傳聞屢見報端之際,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和平談判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有效途徑。而和平談判成功的關鍵是增進相互信任,以良好的政治意願和高超的政治氣魄共同商討雙方的關切,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蘇丹正在成為一個新的關注熱點。今年4月,蘇丹舉行了24年以來的首次多黨選舉;明年1月,南部公投即將舉行。隨著公投日期的臨近,各政治勢力博弈日趨激烈。公投將決定貧窮落後的南部是否脫離北方而獨立,結果將對蘇丹的政治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並對地區政治版圖帶來巨大變化。

盡管飽受連年內戰之苦的蘇丹北南雙方都希望公投將公平、公正、透明,但雙方在邊界劃分、石油資源分配和債務問題上的分歧依然難以彌合。蘇丹是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石油資源豐富,在非洲大陸和中東地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當前這個關鍵時期,國際社會應該尊重蘇丹人民的正當選擇,為蘇丹實現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幫助。

除以上熱點問題外,中東大國埃及的政局動向也引人注目。新近舉行的埃及議會選舉中執政黨大獲全勝,但由此可能引發的反對派反彈為明年總統選舉增添新的變數。此外,「包裹炸彈」事件凸顯葉門反恐形勢的嚴峻。

與此同時,地區重要國家關系的改善為中東政局走向釋放出一些積極的跡象。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向阿拉伯國家靠近,7月同埃及就開啟戰略合作關系達成一致;敘利亞同鄰國黎巴嫩實現關系正常化,雙方同意在地區問題上加強協調;伊朗同黎巴嫩的關系得到明顯改善,兩國領導人實現互訪,同意加強全面合作;海灣國家在新近舉行的首腦會議上重申支持中東和平進程,支持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這些變化,為中東和平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展望2011年,中東熱點問題仍可能持續「高溫」,各方博弈仍將繼續,但為實現中東和平發展的努力也不會停止。目前而言,各方已顯示出解決難題的良好意願。但要實現中東地區和平發展的目標,需要各方體現出政治魄力和智慧。尤其是美國,應該審時度勢,採取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立場。(本文作者為新華社中東總分社社長)

非洲地區:政局更趨穩定經濟復甦穩健

新華社非洲總分社社長王朝文:2010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多數國家局勢更趨穩定,政治更加成熟;經濟復甦穩健,整體形勢向好;經濟一體化步伐堅定,里程碑進展舉世矚目。與此同時,個別國家局勢依然十分脆弱,安全形勢更趨嚴峻復雜,經濟發展遭遇瓶頸困難。

2010年被非洲聯盟(非盟)確定為「非洲和平安全年」。非盟以及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西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等區域性組織針對困難重重的辛巴威聯合政府、久拖未決的馬達加斯加政治危機和反復推遲的幾內亞和象牙海岸總統選舉做了大量的調解工作。雖然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最終的解決,但這些國家的政局仍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今年非洲經濟表現不俗,成為全球新亮點。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相關報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今年整體經濟增長率可望達到5%,有望成功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該組織認為,非洲經濟的良好表現得益於危機前各國經濟基礎的穩步提升,包括相對穩定的增長、低通脹、外匯儲備增加以及債務的逐漸減少等。

非洲國家經濟一體化今年也取得重大進展。東非共同體成員國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和蒲隆地於今年7月正式啟動共同市場。這是繼2008年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成立自由貿易區後,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上又一重要的歷史性事件。

拉美地區:幾家歡樂幾家愁

新華社拉美總分社社長潘國俊:在即將過去的2010年,拉丁美洲整體經濟形勢比預期好,多數拉美人因前兩年經濟危機而緊鎖的愁眉現在已經舒展。但也在這一年,拉美天災人禍奇多,數以百萬計的家庭遭遇災難沖擊。

受金融與經濟危機的影響,拉美國家經歷了兩年的經濟衰退。但在2010年,拉美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據多個國際機構評估,拉美地區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5.2%以上,貧困人口亦有所下降。總體而言,美洲南部地區國家經濟形勢一枝獨秀。而墨西哥、委內瑞拉和古巴等國經濟增長不盡如人意。

在政治方面,巴西勞工黨候選人迪爾瑪·羅塞夫當選總統對拉美政治格局意義重大,她的勝利穩住了左翼和中左翼政黨在拉美佔領大半壁江山的局面。

拉美地區今年遭受的自然災害也比往年更多更重。1月12日海地發生里氏7.3級地震,幾乎把首都太子港夷為平地,20多萬人死亡。上百萬難民迄今依然住在簡易帳篷里。2月27日智利中南部發生里氏8.8級強烈地震,造成500多人死亡、數千人失蹤,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300億美元。

美國:民眾怨聲載道超級大國今非昔比

新華社北美總分社社長曾虎:2010年是美國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的一年。這種發生在社會政治經濟領域,進而影響外交和軍事領域的深刻變化,集中通過11月初美國的中期選舉表現了出來。

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用總統奧巴馬的話說,是民主黨「遭受了慘敗」。不過,這一結果絕非意外。由於金融海嘯之後經濟復甦舉步維艱,執政已近兩年的民主黨難逃其責,選民自然要通過手中的選票向其宣洩不滿。

表面看來,失業率長期徘徊在9.5%左右的高位,是美國政府和國民最頭痛的問題。然而,美國經濟所面對的絕不僅僅是高失業率問題。美國經濟深層次的、根本性的問題很多。其中一個是美國政府的超巨額債務。與債務問題同樣尖銳的是不斷擴大的「財富鴻溝」,即社會財富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

美國雖然仍舊是世界上的頭號強國,但其所面對的種種挑戰,尤其是難以掙脫的經濟困境,使得這一超級大國的影響力已今非昔比。

亞歐地區:總體穩定局部動盪

新華社亞歐總分社社長張鐵鋼:2010年,亞歐地區局勢可以說總體穩定,局部動盪,特點是西「晴」東「雨」。

縱觀全年,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處於俄羅斯和西方之間,一直受到雙方不同程度的或「拉」或「打」。今年,前者扭轉了「親西方」的外交路線,後者改變了「向俄羅斯一邊倒」的外交方針。目前,兩國政局基本穩定,經濟增長勢頭良好,多方向對外交往非常活躍。

俄羅斯在梅普雙重體制領導下,政局和社會總體穩定。經濟上,盡管今夏遭受旱災和森林火災,但仍然保持穩定發展,並以「現代化」為目標呈復甦走勢。內政方面,盡管首都莫斯科今春發生地鐵連環爆炸,北高加索地區迭發恐怖襲擊事件,但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外交上,俄羅斯雖然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互存戒心,但仍然努力推進「經濟外交」戰略,積極探索安全合作新途徑。同時,俄在獨聯體這個「特殊利益區」的影響力有所恢復。

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和塔吉克這5個中亞國家,經濟發展依然不平衡,貧富懸殊持續擴大。特別是吉爾吉斯斯坦發生導致政權更迭的流血騷亂,政局迄今尚未完全穩定。而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等外高加索3國,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涌動。地處中俄之間的蒙古國,則繼續在大國之間折沖樽俎,經濟呈穩步發展之勢。

展望2011年,發展國民經濟,維護社會穩定,開展多方向務實外交,仍將是亞歐各國不約而同的主旋律。雖然外高加索和中亞一些國家甚至俄羅斯還存在不穩定因素或恐怖主義威脅,但是亞歐各國人民嚮往和平穩定繁榮的努力必將奏出動人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