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唐朝訪問日本軍隊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唐朝訪問日本軍隊

發布時間: 2023-04-17 04:09:02

⑴ 唐太宗時期日本派遣唐使來華,為何中日卻在唐高宗時期爆發戰爭

這是因為唐高宗時期國立太弱,這是中日兩國歷史上的一次戰爭。它發生在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唐朝和新羅的日本和白暨豚聯軍的實力是他們自己的數倍。他們在朝鮮半島的白江口被擊敗。這可以稱為一場經典的海戰,少數人贏得了更多。在清朝以前的許多中日戰爭中,它也是唯一取得重大勝利的飢激飢。這場戰爭發揮了唐軍的國威,中國人民歡欣鼓舞!讓我們還原這場經典之戰,並了解結果!


公元611年,隋朝的楊帝從江都來到卓縣,命令徵兵次進攻朝鮮。全國的士兵爛返都集中在卓縣。宮殿里有110萬士兵。他們每天派一支軍隊,40天就完成了。在軍隊出發之前,隋朝的楊皇帝曾對人們說:「朝鮮的人和馬沒有我的一個縣那麼多。這次我率領了這么多的軍隊和馬。你認為你能攻擊所有的人和馬嗎?」

五世紀中旬,Koguryo(Koguryo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而不是後來的高麗),朝鮮半島上的Baekje和Silla(韓國的一個古老國家)發生了爭執。這三個國家都想統一朝鮮半島。因此,三國之間的關系似乎極為微妙,既有朋友也有敵人。新羅最初與高句麗結盟對付白暨豚。由於這一威脅,白暨豚轉向了與之有著長期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日本,日本也希望通過白暨豚實現其擴張實力的意圖。因此,兩國結成了聯盟。因為新羅遭到白暨豚的襲擊,他失去了30座城市,轉而求助於大唐。大唐最後出兵幫助新羅消滅白暨豚。唐軍歸國後,白暨豚王儲立即造反,邀請日軍與唐軍作戰。

⑵ 唐朝有沒有和日本打仗

打過

一、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戰爭是663年8月進行的白冊州江口之戰。 659年,百濟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蘇定方率軍13萬征百濟,新羅以5萬精兵接應,唐、新羅聯軍迅速擊潰了百濟,俘虜了百濟國王義慈。義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殘部,企圖復國,於660年向日本求助,並要求放回作為人質的豐璋王子,日本當在位的齊明女冊姿肆皇答應福信的請求,送回豐璋王子,並於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親自指揮與唐、新羅聯軍的戰斗,卻因勞累過度而病故,出征計劃擱淺。

662年,日本組織大量戰備物資援助百濟,5月,援百濟將軍阿曇比邏夫率170艘船師抵達百濟。663年8月,日本又派盧原君率援軍萬余,渡海趕赴白江口。同時,唐、新羅聯軍決定進攻百濟豐璋王所在的周留城,由唐將劉仁願、劉仁師及新羅王金法敏率陸軍進擊,由唐將劉仁軌、杜爽、百濟降將扶餘隆等率水軍,從熊津江前往錦江下游的白江口,與陸軍配合,夾擊周留城。

13日,豐璋王為迎接日本援軍,率水軍候於白江口,17日時唐、新羅的水軍和日本船師同時抵達,兩軍交戰。當時日本戰船有400餘艘,唐、新羅聯軍只有170艘,兵力也處在劣勢,在三回合較量中,雙方未取得決定性戰果,到18日,兩軍第四次合戰,由於日、百濟方高估了已方優勢,輕視唐、新羅聯軍的實力,盲目拼殺,結果大敗,400餘艘戰船被焚,兵卒大多溺死,殘軍投降,百濟國滅亡。

白江口海戰勝利後,唐朝繼續對高句麗用兵,因此未能懲罰倭國與百濟聯合與唐朝發生戰爭的行為,唐朝始終與當時的倭國保持聯系,但密切程度已經低於聖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這段期間與中國隋唐兩朝的關系。而日本方面由於始終擔心唐朝對日用兵,同樣未能主動發起更大規模的與唐朝密切聯系,而這一切,由於日本天武天皇登基後完全改變。日本在白江口海戰敗於中國之後,更激發了向唐朝學習的熱情,開始派遣規模更大、次數更多的遣唐使,中日兩國歷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時期終於開啟,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單獨結束派遣遣唐使,才結束了這一中日歷史上一度真正友好的時期。

白江口之戰的慘敗,使日本意識到自己的實力尚不足以與中國抗衡,於是此後的幾百年間,他們一直與中國修好,並派遣十幾批「遣唐使」,全面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和政治、經濟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技術,而其國內了經歷了天皇集權、攝關統治(由權臣擔任攝政、關白,實際掌權)、院政(由天皇讓位於子弟,自己稱「上皇」、「法皇」,實際仍行使政治權利)、戰國大名紛爭等時期,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續九百餘年,其間雖有蒙古入侵,但和平基本上被維持,直到豐臣秀吉一統日本。而這一切,都是由於白江口中日一戰,創建了全新的朝鮮半島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經戰爭失敗後而對唐朝尊敬州轎有加的雙重原因。

二、 第二次中日戰爭:元朝及高麗入侵日本之戰(公元1274年、1281年、元至元十一年、十八年,日本天皇文永十一年,弘安四年)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絕無的兩個由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後、建立了以華夏農耕中國為核心區域、但同時跨越游牧區域和漁獵區域的、完全不同於傳統農耕中國的中國正統朝代之一。元朝是由發源於中國西北方的中歐草原地帶的蒙古人建立,而蒙古人是世界性的游牧民族向定居民族和農耕區域發動全面擴張歷史中最成功的民族,在其興旺的頂峰,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分裂後,其分裂的碎塊構成了今天世界體系中一些最重要的國家,而蒙古人在東亞的經營,事實上為在疆域擴張問題從本質里保守的華夏中國,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擴張和融合的時期。

今天的中國大地域版圖,首先是在元代中國初步成形的,所以元代中國同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具有正統地位、而且為後世中國留下重大遺產的朝代。元代同樣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絕無的主動向周邊區域擴張全面發動戰爭、以期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安全秩序的時期,僅這一點,就足以使元代與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朝代有重大區別。而從現代國家和國際體系的眼光來觀察,元代的周邊擴張其實同樣代表著一種經濟和安全的理性,既盡可能地擴大核心統治體系的范圍,消除任何潛在的破壞秩序的可能,同時創造大地域的貿易交換。

從安全和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元代中國的對外擴張其實有很多資本主義和大工業生產興起後的現代性,而元代對日本的二次戰爭和戰爭失敗,同樣是影響了隨後中日各自歷史的重大戰爭事件。自從唐代後期到蒙古人建立元朝,日本和中國脫離外交關系長達4個世紀之久,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後,企圖改變這種情況,使日本與其他政權和民族一樣臣服於蒙古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忽必烈數次遣使前往日本,但均為日本政府拒絕。

公元1270年,蒙古使節第五次到達日本,傳達了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朝貢,蒙古人即將出兵,當時18歲的日本執政者北條時宗(1251~1284)堅決拒絕這一要求,並壓制了其他人的妥協態度,下令西國的守護和地頭准備防禦。忽必烈聞此訊後,抑制不住五次遣使、五次被拒絕的憤怒與恥辱,他不顧蒙古與南宋激戰正酣,下令准備軍隊、船隻、糧餉,向日本發起戰爭攻勢。日本軍隊也在北條時宗的命令下嚴陣以待。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千料舟、拔都魯輕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載士卒一萬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為此高麗人、漢人被迫造船、運糧餉,充當士兵,他們深受其害。但忽必烈執意攻取日本,「冬十月,入其國,而官軍不整,又矢盡,惟虜驚四境而歸」。其實元朝軍隊僅僅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一些戰果。以後則屢戰屢敗。

盡管日本人的武器無法與蒙古人的長距離武器相匹敵,他們的指揮官也不如久經戰場考驗的蒙古軍隊領袖那樣有經驗,但他們擅長於面對面的搏鬥,而戰斗過程中突然降臨的暴風雨使蒙古軍隊和船艦在退往曠海中時損害慘重,他們不得不無功撤退。蒙古人第一次東征日本以失敗告終。這在蒙古興起後的戰爭史中極其罕見的。蒙古人戰無不勝的神話在海戰中破滅。

忽必烈聽到征服日本失敗的消息後,感到非常震驚,再次派遣重要使者攜書前往日本,並以強硬的態度要求日本納貢,否則將訴諸於武力。但日本政府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要求並處死了使節。忽必烈與他的祖父一樣,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懲罰日本國,他一方面招募軍隊、籌集資金;另一方面遣使要求日本迅速朝貢,否則元軍將至。北條時宗再次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並積極策劃遠征高麗。忽必烈別無選擇,他於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結集南宋新投降的十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麗、漢軍四萬,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九千艘,從慶元、定海啟航。

元朝的二路大軍約定六月以前會於壹岐島及平壹島。高麗國王也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1500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人數多、輜重多的元南方軍隊行動遲緩,沒有按預定時間與東路軍會合,東路軍在等待無望的情況下,從合浦出發,侵襲日本對馬、一岐兩島後,進抵築前志賀島登陸。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外沿岸構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志賀島(志賀島與九州之間有陸路可通),與東征元軍進行了激烈戰斗。」元軍戰敗,退至鷹島、對馬、一岐、長門等地,與姍姍來遲的江南軍會合。

然而會合後的元軍不但不積極進攻,反而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個月之久,蒙古軍隊無法取得勝利。兩個月之後,既8月15~16日,一場巨大的台風襲擊了日本海岸,在此次台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台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統率範文虎臨陣脫逃,「獨帆走高麗」。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而盛怒之下的忽必烈不但不總結教訓,反而於1283年再次命令南方商人和東北女真人為他出征日本建造船隻、高麗人為他提供糧食。但由於國內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忽必烈終於在公元1286年屈服於客觀力量短缺的壓力,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至此,元朝與日本的軍事關系以元朝的失敗而結束。

忽必烈侵日失敗代表著當時具有最高軍事組織能力和技術水平的蒙古軍事力量、完全不適應與大陸作戰不同的海上登陸作戰,而事實上,在與蒙古軍隊對陣過程中,日本武士力量也同樣沒有真正的軍事優勢,其勝利是由於入侵蒙古所進行的跨海登陸作戰,本身其為復雜,要依靠大量的當時尚未被人類掌握的技術、諸如對台風天氣的預報和多波次連續登陸進攻。事實上蒙古軍隊在所有無法展開其騎兵優勢的戰場、如安南、爪哇、和高麗都遭遇了失敗,這也是蒙古擴張力量由盛到衰的必然過程。

而從亞洲體系的角度來看,蒙古侵日的失敗,使日本始終游離於東亞大陸體系之外,並保持著相應的入侵大陸的力量,蒙古入侵失敗後,很快發生的日本對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的入侵,都從另一個角度證實忽必烈有必要全面征服日本,以消除對蒙古元帝國秩序的威脅。而元朝的快速衰落,使其試圖建立大陸主導的東亞統一帝國秩序未能完成,而在中華帝國秩序外的日本、最終證明了是中國的心腹大患。

三、 明朝出兵援助朝鮮對豐臣秀吉之戰(公元1592年、1597年,明萬曆十九年,萬曆二十五年,日天皇文祿元年,慶長三年)

在日本的對外擴張歷程中,為日本的大陸野心定下所有的基調,以至於影響了日本以後的歷史,直至今天仍被認為是日本歷史上最偉大實質上是日本歷史上最富有侵略野心的人物,莫過於豐臣秀吉。要理解近代日本對外擴張的瘋狂和其基本理念,只要研究豐臣秀吉的行徑就已經一目瞭然。

豐臣秀吉(1536~1598年),原在戰國大名織田信長(日本「戰國」時代勢力強大的封建領主)部下為將,因屢建戰功,漸受重用,1573年被擢升為大名。初名木下藤吉郎,1558年改姓羽柴氏,1582年織田信長被家臣襲擊,被逼自殺身亡,豐臣秀吉代之而起。1586年擁立「後陽成天皇」,自己測冠以「豐臣」。1585年任關白(相當於「御前第一大臣」),1586年任太政大臣(相當於「太攝政」王),1590年完成日本統一。1591年將職位讓給其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閣」(相當於「國老」),改而專事「海事征討」謀略及計劃實施。

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戰國時代大名紛爭的日本後,自感實力強大,迫不及待地發動對中國的戰爭。早在戰國紛爭階段,他奉命征伐時,就說過「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志」,1585年時說:「如今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晉升,鄰國在握,財富充裕,已無他求。唯望自己的名聲和權勢遺留後世。待日本諸事穩定後,將讓日本於兄弟,自己為征服朝鮮和中華,決意渡海」。1587年他在給愛妾淺野氏的信中說:「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1590年他致信朝鮮國王,要求借道進攻中國,遭拒絕後,他於1591年把關白職位讓給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閣」,在松浦郡建造名護屋城,作為作戰大本營。1592年4月,出兵朝鮮,豐臣秀吉宣稱官次戰爭不是對朝鮮而是對明朝,朝鮮只是路過,這從5月18日發布的遷都北京准備令里也有體現,該命令中只公布了中國和日本的官職,對朝鮮未做安排。豐臣秀吉認為兩年內就可以遷都北京,自己將定居寧波,然後主持對印度的征服。

出兵朝鮮後,豐臣秀吉坐鎮名護屋為統帥,宇喜多秀家擔任前線總指揮,黑田長政、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兵分三路進擊,並迅速攻佔朝鮮京城和大片國土,但由於其海戰能力弱,被朝鮮將領李舜臣通過兩次海戰,殲滅了日軍精銳部隊,致使日本陸軍的北進受到牽制。明朝政府派遣的援軍李如松部近5萬人與朝鮮軍隊配合,相繼收復失地,日軍退縮,豐臣秀吉提出議和,第一次戰爭暫告結束。

由於豐臣秀吉無法滿足於當時明朝中國在華夷體系內預留給日本的地位,此後兩年多的明日和談最終失敗。1597年1月,日軍再次進攻,黑田長政在稷山被明朝軍隊擊敗,海軍也被李舜臣在鳴梁海面重創,明朝援軍繼續入朝,進擊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部隊。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憂郁而死,日本撤軍,到12月全部撤出朝鮮,第二次侵朝徹底失敗。另一位日本封建領主德川家康也了取代豐臣秀吉的勢力,建立統一的日本戶幕府。這次侵略戰爭的失敗,使日本又意識到與中國作戰的時機不成熟,於是江戶幕府馬上又採取對中國表面上睦鄰友好的政策,直到明治維新後,中日間又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第四次中日戰爭。

⑶ 唐朝時,唐朝曾以壓倒性優勢將日本打服,是哪次戰爭

在唐朝的時候,曾經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日本,這場戰役確實首銷液是存在的,名字叫做白江口之戰,講到這場戰役就不得不講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劉仁軌。

這時候的大唐屬於一種超級大國,根本就沒有將日本放在眼裡,最終劉仁軌也是不負眾望,打敗日本出徵兵,這就是唐朝時期的以壓倒性優勢將日本打服的戰爭——白江口之戰。

⑷ 唐朝什麼時候和日本打過仗

唐高宗時期,朝鮮半島三足鼎立,高句麗、百濟和新羅。唐高宗六年,高句麗與百濟聯軍攻新羅,新羅遣使乞援於唐,高宗遂先後派兵出擊高句麗和百濟。而百濟則乞援於倭國(日本),至龍朔三年(663年嫌橋),唐大將劉仁軌以四萬唐軍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二十萬於森薯白江口,破百濟,其國王奔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唐軍攻佔平壤,滅亡高句麗。 倭國朝野震動,在見識到唐軍先芹春猛進的軍事力量後,遂開始遣唐學習。

⑸ 唐朝使臣去日本交流發生了哪件丑聞被記載了千年

唐朝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繁盛,而且還與各國皆有往來。眾所周知,在這一時期中日兩國交流頻繁。很多次都是日本使團前往大唐,學習先進的禮儀文化以及農耕技術。

另外在返回日本時,大唐王朝也會派人與之同行,算是送一程。當然,有時候大唐王朝也會派使團前往日本學一些經驗等。這其中曾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故事,下面就為大家挑幾件有趣的事情來講講。

公元630年到公元895年間,唐朝與日本之間互有往來,雙方互相學習文化,借鑒可取之處。日本每次派出的使團都超過了百人,多的時候則達到了五百多人。

這一時期,日本很多方面都汲取了中國經驗,例如社會法制、農耕技術以及文化禮儀等方面,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我們也能在日本見到大唐時期的文化縮影。

⑹ 671年唐朝和日本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使得日本天智天皇害怕大唐出兵,驚出病來,最終引發壬申之亂。

671年,唐段碧朝再派郭務悰訪日。這次訪日的人數居然多達二千人,其中唐人六百人,百濟送使一千四百人,分乘四十七船,於十一月抵達日本比知島。如此龐大的訪問團,讓日本方面驚駭不已,如臨大敵。不過,這次訪日仍然未能進京面見握早舉天皇。因為日本天智天皇在這年十二月去世了。睜咐

⑺ 唐朝時期,中日的第一次戰爭結果是什麼樣的

公元663年8月,在今天韓國錦江入海口上,日本以戰船1000餘艘、約4萬2千人的軍隊,與唐朝的170艘戰船和大約1萬3000人的軍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海戰。這場海戰,叫做白江口之戰。這場一千多年前的戰爭,是中國和日本作為國家實體的第一次交手。

唐朝面對幾倍於己的日軍,依然連戰連捷,日軍大敗。日本的上千名士兵或溺水而死,或被斬殺,沉入白江口水底。日軍的四百多艘木船,也被唐軍的火箭點燃,一時間,''煙火漲天,海水皆赤。''

白江口之戰

戰爭結束之後,激發了日本學習唐朝的熱情,開始派遣大規模的遣唐使,日本用簡陋的船隻,將唐朝燦爛的文化技術,源源不斷地運到日本。那個時候,日本和唐朝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白江口之戰的慘敗,使得日本意識到自己的實力遠遠無法與唐朝抗衡,此後的幾百年間,一直與中國修好,全面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技術。

06、 唐朝擊滅高句麗,完成隋煬帝未竟之業

公元666年,他去世,長子泉男生繼任莫離支,他的弟弟泉男建、泉男產負責治理政事。後來,泉南建發動反叛,自任莫離支,發兵討伐泉男生。唐朝派兵拯救泉男生,並任命泉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唐朝先後任命薛仁貴、李勣出征,連戰連捷,一路踏平高句麗,並生擒高藏、泉男建等人。最終,存在705年的高句麗最終滅亡。

唐朝在白江口海戰中戰勝日本,並且擊滅百濟、高句麗兩國,基本確立了唐朝在東亞的中心地位,並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在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

⑻ 唐朝中日交流是怎麼樣的

唐朝時期,日本曾先後十九次任命遣唐使,到唐學習先進的政治和文化,其中實際成行的有十六次。遣唐使回國時,唐朝政府也多次派人伴送,回訪日本。這些唐朝使者訪日過程中,發生了不少意想不到的事情。

脾氣很大的唐使

公元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任命了第一次遣唐使,謀求與唐建立外交關系。次年十一月,遣唐使抵達長安,受到了實行「華夷一家」政策的唐太宗親切接見。632年,遣唐使回國時,唐太宗考慮到日本路途遙遠,囑其今後搜大不用每年朝貢,並派新州刺史高表仁回訪日本。

當年十月四日,高表仁隨遣唐使船隊經朝鮮半島到達日本難波津(今大阪)。日本朝廷得知唐使回訪的消息後非常重視,立即組織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團,率船三十二艘,懸彩旗,奏鼓樂,在江口歡迎。

可是,高表仁上岸後卻與前來迎接他進京的日本王子為禮節問題發生了爭執。據說是高表仁要求「天皇下御座,面北接受唐使國書」,但日本王子認為這個要求太過分,只能以平等之禮相待,因而雙方相持不下。高表仁一氣之下竟拒絕遞交唐朝皇帝的國書,要求立即回國。日本方面於是派人護送高表仁至對馬島,兩國外交關系就此告吹,此後二十多年不通往來。

高表仁漂洋過海歷盡艱辛抵達日本,最後卻居高自傲拂袖而去,大概算得上是脾氣最大的唐使了。高表仁回國後受到了唐太宗的嚴厲處分,不僅被罷免了官職,而且被罰沒兩年俸祿。史籍中也給了他一個「無綏遠才」的評語。

讓日本驚駭的唐使

公元663年,唐朝與日本因插手朝鮮半島紛爭,在白村江(今韓國西南部的錦江)展開大戰,日本慘敗。戰敗後的日本處於恐慌之中,擔心唐朝繼續進攻日本,於是在本土島嶼上修築了大培漏局量防禦工事,形成三道防線。沒料到唐朝此時卻伸出了橄欖枝。

664年五月,唐軍駐朝鮮半島百濟的統帥劉仁願,派將軍郭務悰訪日,表達和好意向。次年,唐朝廷又派朝散大夫沂州司馬上柱國劉德高訪日。667年,唐朝再派雄津都督府熊山縣令上柱國司馬法聰訪日。由於日本對唐朝仍懷有猜疑,這幾次訪日的唐使都只到達了九州島。日本方面總是找各種借口,不讓唐使進京。

671年,唐朝再派郭務悰訪日。這次訪日的人數居然多達二千人,其中唐人六百人,百濟送使一千四百人,分乘四十七船,於十一月抵達日本比知島。如此龐大的訪問團,讓日本方面驚駭不已,如臨大敵。不過,這次訪日仍然未能進京面見天皇。因為日本天智天皇在這年十二月去世了。

672年一月,日本朝廷派人送訃告予唐使。據《日本書紀》記載,當時郭務悰及配讓其手下全部穿上喪服,舉哀三遍,向東稽首,以示哀悼。五月,日本新天皇賜唐使禮物,唐使回國。二千人的使團即使在今天也夠嚇人的,可這次訪日並無特別使命。唐朝為何要派出如此龐大的使團,實在令人費解。

唐太宗

⑼ 唐朝李世民時期為什麼派唐使去日本不去會被日本滅掉嗎

這是不會的,因為在當時日本與唐朝處於一種較為和諧的現象 日本是個新起不久的國家,缺少我國的文化底蘊,而我國也拿瞎需適當的汲取一些外來文化 且李世民時期的唐朝也相當鼎盛,不是日巧敏禪本這孝塵種小國招惹得起 所以整體來說日本也不會做這種蠢事

⑽ 唐朝時日本為何大量派遣唐使遣唐使目的是什麼

遣隋使可以說是後來遣唐使的先驅,唐滅隋後,日本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雖然此前日本也曾小規模派過遣唐使,但如此大規模不惜血本的派遣,恐怕要從中日白村江之戰說起。

據史料記載:公元4世紀,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百濟、新羅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百濟因受到高句麗和新羅的威脅,想借日本之力進行對抗。而日本則企圖利用這種形勢,在朝鮮半島建立自己的統治勢力。663年8月17日,唐將劉仁願、孫仁師與新羅王率陸軍團團圍住周留城。唐將劉仁軌、杜爽與百濟降將扶余隆則帶領戰船170艘列陣白村江口。8月27日,日本援軍萬餘人,分乘戰船千艘,與唐朝水軍不期而遇。翌日,白村江戰役開戰,唐朝、新羅聯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百濟聯軍打得大敗。白村江之戰基本上決定了當時東亞地區的政治格局。百濟滅亡後,667年,唐朝和新羅聯軍乘機進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麗滅亡。

此次戰役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一次交戰,導致日軍戰船全部被焚毀,數萬日軍被殺或溺死,日軍被迫退守本土。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與新羅軍隊進攻日本本土,於是從664年起,花費巨資,先後構建了四道防線。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它實際上是一座用於防禦的土壩,壩長1.2公里,底部寬80米,高十幾米,外側是一條5米深的水溝。為了保險,667年,日本將都城從飛鳥遷至近江大津宮。不過,唐朝和新羅的軍隊並沒有乘勝進軍日本本土。

自白江村之戰遭受慘敗後,日本深知自己不是中國的對手,若不趕緊求和,唐朝一旦下決心發動進攻日本連還手之力都沒有。此後,日本執政者一直數百年間連續派出13批遣唐使,以唐為師,學習大唐的政治經帆讓鍵濟文化,仿造唐朝,推行大化改新,從而實現了自身的進步。直到1592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中間元朝擊倭不算數),近一千年間日本未敢再和中國叫板。而此後日本國策也由過去的地區政治進取轉向了內斂、和平、發展的方向。

遣唐使團在中國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關州府得到使團抵達的報告後,馬上迎進館舍,安排食宿,一面飛奏朝廷。地方 *** 派專差護送獲准進京的使團主要成員去長安,路途一切費用均由中國 *** 負擔。遣唐使抵長安後有唐廷內使引馬出迎,奉酒肉慰勞,隨後上馬由內使導入京城,住進四方館,由監使負責接待。按著遣唐使呈上貢物,唐皇下詔嘉獎,接見日本使臣,並在內殿賜宴,還給使臣授爵賞賜。遣唐使臣在長安和內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處參觀訪問和買書購物,充分領略唐朝風土人情。遣唐使歸國前照例有餞別儀式,設宴暢飲,贈賜禮物,珍重惜別。唐朝 *** 除優待使臣外還給日本朝廷贈送大量禮物,表現了泱泱大國的風度。最後遣唐使一行由內使監送至沿海,滿載而歸。

善於向強者低頭並虛心學習,不能不說這是日本人的一個強項。唐代時日本頻派「遣唐使」之舉,是日本在吸收唐朝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很快發展又成為東亞強國根本原因。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為什麼會在自身的戰敗中實現自身的重大飛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的日本掀起了學習美國的熱潮,不到25年便崛起成為世界第三工業國。由此可見,日本是一個適應能力非常強的民族,憂患意識讓他們有著極其敏銳的豺狼嗅覺,有著較強的生存技巧。不敵的時候日本會用心學習別國的長處,有機可乘的時候它會露出豺狼本性。

在中日兩國關系史上,尋釁滋事、發動侵略並企圖吞噬對方的一直是日本,而不是中國。在長達數千年的古代歷史長河中,發達強盛的中國一直向日本輸出先進文化,沐浴著日本的成長。而對日本 *** 來說,求友好和平卻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在歷史上,中國比日本強大的時代,對日本來說是福,而日本比中國強大的時代,對中國卻多是禍。如今,日本右翼勢力主導的 *** 每一步都深藏遏制中國之心,仇華情節日勝一日。

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證明,日本其侵略野心從未改變,身為中國人,幾乎就註定無法避免與日本這個近鄰發生各種各樣的糾纏。基於此態巧,認識日本、研究日本、了解日本,對中國人(尤其是政治領袖)而言都十分必要,甚至是一種生存必修課。當然,正確認識我們自己,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也刻不容緩。其實相當多的國人(包括本人)在勤奮進取、謙虛、愛國、團隊意識、遵紀守法等個人素質滑旦方面不及日本人。因此,面對不可一世、一意孤行的日本人,譴責也好, *** 也罷,都無濟於事,最終 「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