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速征地賠償不合理信訪信怎麼寫
征地信訪材料沒有統一的格睜陪拿式。你可以隨便寫,只要把問題說清楚就行了。
題目可以寫成《關於「什麼」的情況反映》。如:《關於「某村」高亂知速征地補償情況的反映》,「某」縣人民政府(或其他單位)。
1、寫清具體情況。
2、寫明具體請求。
3、反映情況人的署名。
4、時間。5、內容。具體細致的把土地征地糾紛內容寫完整,沒有固定模式,只要把自己的真實情悉搭況寫清楚。
② 征地拆遷補償問題,老上訪戶,作為書記怎麼處理
於沒有及時解決各類矛盾,導致征地拆遷引發系列信訪問題。征地拆遷信訪制度就是建立在這樣的背景下的,那麼征地拆遷信訪制度中關於如何化解征地拆遷信訪問題有哪些建議?下面律霸小編整理了有關知識。
1、強化教育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社會轉型期矛盾的表現形式復雜多樣,尤其是當前因征地拆遷引發的利益訴求,往往是當事者的合理訴求與表達的不合法手段交織在一起,多數人的合理合法要求與少數人的無理取鬧交織在一起,群眾的自發行為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織在一起,處置不當,極易影響社會穩定。因此,要從教育引導入手,切實加強群眾的遵紀守法意識教育。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加強疏導,就是要不斷提高群眾執行政策法規的自覺性,既要引導群眾正確對待自身利益,擺正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又要引導群眾按程序、依據政策法律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工作重點,善於運用說服教育、示範引導和提供服務的方法,多做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工作,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切實做到以情動人,以誠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通過以心換心地坦誠溝通,以情交情地真摯交流,來消除群眾顧慮,求得群眾理解,爭取群眾支持,從而推動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切實提高基層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執行力、要充分發揚民主,引導體制外的監督作用發揮,切實樹立媒體甚至網路的監政理念,緊緊依靠群眾,粗清妥善處理各種矛腔源盾,及時化解可能導致不安定的因素。
2、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一是要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對群眾合法訴求,要正確引導、積極化解;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耐心細致地講明相關法律和政策要求,分步解決;對新辦理的每一起涉及土地徵用房屋拆遷有關信訪件,要恪守法律法規規定,決不能因執法不到位或貪贓枉法滋生新的矛盾,引發新的信訪問題。二是要及時查辦征地拆遷等領域發生的貪污、賄賂職務犯罪,嚴肅查辦濫用職權等瀆職犯罪,讓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三是依法妥善處理有關責任人員。對因自身工作不到位引發和激化群體性上訪事件的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嚴肅處理,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介入分別追究相關人員的黨紀政紀責任或法律責任,並將處理結果公之於眾,以強化領導幹部的群眾意識和責任意識。四是對於少數人動機不純,造成的群體性事件,要依法慎重、妥善處置。對策劃者和造謠滋事骨幹分子,司法機關要及伍凳態時介入,協助政府其他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早控制,早調查、早取證、早處置。
3、著力解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
一是要從嚴控制征地規模,提高征地補償費標准。征地補償費標準的核定要充分考慮土地對於農民來講具有生產資料和社會保障雙重功能這一屬性,進行市場化運作,在扣除政府征地所需的運作費用後,補償款要更多地返還給農民,讓農民享受到土地增值的收益;公共設施用地補償標准也要充分考慮到當地工資水平和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情況,來確定安置補償標准。通過提高征地補償標准,來解決集體和個人參保籌資難問題。二是制定實行「以土地換保障」政策,完善失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要更新理念,制定合理的政策,促進失地農民充分就業。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原則,以強化失地農民培訓為重點,著力提高失地農民的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按照「政府促進就業,個人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的原則,制定促進失地農民就業配套政策;大力鼓勵用地單位和企業把合適的崗位優先安排給失地農民;要制定和完善關於鼓勵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鼓勵失地農民通過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工作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實現就業。進而形成「以土地換保障,以保障促就業,以就業促發展」的良性循環,切實保障「可持續生計」被中斷的失地農民權益的良性補償。
4、實行陽光操作,公開補償結果。
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群眾有三怕:一是怕征地拆遷中有暗箱操作現象;二是怕征地拆遷補償成為「唐僧肉」,不能及時足額兌現;三是怕一些違章戶補償等於或大於合法戶標准,認為自己老實吃虧。因此必須堅持陽光拆遷、陽光安置、陽光補償,應在征地拆遷現場設置公示欄,並建立拆遷檔案,及時公布拆遷調查、房屋評估、協議簽訂等情況,讓征地拆遷戶無論是對自己的補償還是別人的補償都能看得清楚、想得明白、算得准確。通過被征地拆遷群眾之間的互相監督,既可消除互相猜測,互相抬價,互相攀比等心理,也可消除徇私舞弊,弄虛作假腐敗現象的發生,並使投機戶、違章戶無機可趁,從而也為合法面積界定提供可靠的依據。另外,在處理具體問題時,要嚴格按照政策,始終堅持一個「標准」,保持一個「口徑」,減少或避免因標准不一而引發的矛盾;完善征地拆遷補償費分配機制,省級政府要制定完善定農村土地徵用價格評估及補償費分配政策,明確「鄉規民約」的合理性;強化被征地農民在土地徵用談判及補償費分配過程中的發言權;明確地方各級組織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的職責權利及義務;明確征地拆遷補償費分配使用范圍、辦法及相應的違規處理辦法,從而較好地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5、優化工作專班,提高專班的執行力。
征地拆遷工作專班人員素質的高低,不僅關繫到征地拆遷工作的推進速度,更關繫到征地拆遷過程中各種矛盾能否及時合理化解。所以在幹部隊伍的抽調組合上,要充分考慮工作扎實、不怕吃苦、善於做群眾思想工作的人,也要考慮業務熟悉、素質較高的人,還要考慮有關法律方面的人員,要讓抽調的工作人員有講話權、參與權。同時,還要進一步強化隊伍作風建設,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幹部工作作風扎不扎實、政策執行公不公正,群眾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一方面要加強專班幹部的學習、提高專班幹部政策理論及法紀意識,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交換制度,本區域或相鄰地區要加強交流與溝通,互通信息,及時掌握了解面上的情況,把握政策執行的相對平衡性,有效控制因征地拆遷引發信訪問題的幾率。
由此可見,國家出台征地拆遷信訪制度,出發點是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化解征地拆遷信訪問題,還需要從強化教育、解決農民社保問題、信息公開等幾方面努力。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蘇州律師。
③ 如何正確對待征地拆遷中群眾和合理訴求
拆遷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利益調整層次深、配套性要求多、容易引發社會矛盾的工作,問題處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一些社會問題,甚至影響到經濟社會的穩定。征地拆遷工作關系著地方發展、社會穩定和群眾的切身利益,日益成為群眾關切、社會關注、黨和政府關心的焦點。如何達到和諧征遷,使征地拆遷工作既保障加快發展的用地需求,又維護好群眾利益,是我們在工作中急需破解的難題。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和重大項目的深入實施,征地拆遷問題越來越突出 ,基層幹部怎樣做好拆遷工作:
一是傾力宣傳教育。征地拆遷工作的順利與否,離不開被征地拆遷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征地拆遷職能部門要牢固樹立「思想先行」的工作理念,克服急躁和盲動心理,採取多種方式,多了解群眾的想法,多分析群眾的顧慮,有針對性地做好群眾的宣傳、解釋工作,要帶著感情上門溝通,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一家一戶走訪的方式進村入戶進行宣傳,要講清講透征地拆遷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要多為困難群眾著想,以人性化的工作態度,柔性的工作方式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致力完善政策。要認真研究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吃透征地拆遷有關政策,科學比較新老政策規定的差異,結合本地實際,在不違背上級精神的前提下,科學租慎合理地制定征地拆遷的相關規定,規范征地拆遷行為,統一界定補償標准,嚴明工作紀律,劃分職責義務,杜絕一地一價、阻鬧漲價的現象發生,政府要做好征地拆遷的後續處理工作,要依法依規、入情入理地介入村組征地拆遷補償款分配方式的規范工作,防止強勢家族強勢分配的事情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新的矛盾糾紛的發生。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真正站在群眾的立場,認真落實國家補償安置政策,讓群眾滿意。同時,要有效擴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維護好廣大群眾的利益。以保障民生為本,統籌解決群眾的安置、出路和發展問題。要優先考慮大多數群眾滿意的補償安置問題,除了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外,因地制宜採取農業安置、就業安置、征地款入股等多種安置方式,徹底消除群眾的後顧之憂。要從完善工作機制入手,切實做到先建後征,最大限度地讓老百姓在征遷安置中真正改善條件、得到實惠,從而使廣大群眾真心地擁護、支持征遷工作。
四是著力解決困難。征地拆遷工作是碧型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到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事情,雖然事小,於理不合,但是,多年來,老百姓已形成了一種習慣,小事不找政府,征地拆遷了,政府來找他了,則小事也成了大事,易事也成了難事。在部分群眾眼中,滿足了他的要求,就是和諧,政府找他,就是求他,現實生活中,群眾對中央、省級政策關注多,對法律關注少,不滿意,就組織圍攻和阻撓施工,而在現行體制下,往往對他們有利。所以,在征地拆遷過程中,要相信絕大部分群眾是明事理的。因此,從事征地拆遷的工作人員,要切實發揮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做好群眾的思想宣傳工作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幫助群眾解決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特別是要組織協調好村與村、組與組之間的界址不清的遺留問題。要加大對征地補償費特別是集體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方式的協調監管,避免不必要的後續矛盾和問題的出現,對蓄意串聯組織、阻撓征地拆遷行為要理直氣壯地予以打擊。同時,對被征地農民實行就業扶助,著力建立「統籌就業、政策引導、政府促進、市場調節悔缺、自主擇業」機制,完善被征地農民的社會就業制度。健全完善勞動就業服務平台,為被征地勞動力提供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就業介紹等一系列的服務,鼓勵被征地勞動力自謀職業、自主創業。
④ 羊山分局
羊山新區位於信陽市老城區東北部,南起寧西鐵路,東鄰平橋工業城,西至京廣鐵路。全區規劃總面積83平方公里,轄羊山、前進、南京路、龍飛山共四個辦事處和北湖管理區,現有人口約15萬人。新區交通便利、通訊發達、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別具魅力。京珠高速、上武高速、京廣鐵路、寧西鐵路在新區行成「雙十」字交叉,107國道、312國道在新區縱橫交錯,便捷的交通在全國罕見。截至2010年12月底,新區已累計落地項目169個,竣工項目15個,新開工項目31個,在建項目達92個,建成樓房91萬平方米,完成投資31億元。
王德宏 局長
李良 副局長
陳祖亮 主任科員
鄭昊 辦公室主任
王德宏簡介:1970年7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91年8月參加工作,1991年8月~2000年3月,在信陽縣土地管理局工作;2000年3月頌顫~2002年8月,在市國土局明港分局工作;2002年8月~2004年3月,任市國土局浉河一分局副局長、市國土儲備中野散敗心副主任,2004年3月,任羊山新區開發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國土分局局長、羊山新區機關五支部書記。
【機構設置】分局內設辦公室、用地耕保股、地籍規劃股3個股室,轄前進、南京路2個國土資源所,共掘御有幹部職工37人。
【土地資源】羊山新區土地總面積8283.26公頃,其中,國有土地2630公頃,集體土地5653.26公頃;耕地966.4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1.67%;林地1839.3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2.21%;草地32.6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39%;城鎮及工業用地304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6.75%;交通用地32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92%;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513.9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2%;其他土地1561.8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8.86%。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共申報建設用地5個批次和1個城市區位調整用地報批的材料上報,面積275.084公頃。其中,完成3個分批次城市建設用地報批申報,總面積150.1453公頃;完成2個分批次鄉鎮建設用地報批申報,總面積124.9387公頃;完成1個城市區位調整用地報批申報,擬調整總面積65.5241公頃。
【地籍管理】2010年,嚴格履行土地登記的申報、地籍調查、權屬資料審核程序。對達到發證條件的土地使用者積極做好服務,並協助項目用地單位完善手續,辦理土地登記。國有土地登記發證77宗地國有土地,面積2898.8畝,其中,補發土地證4宗,面積820.72畝,劃撥登記12宗,面積52畝,出讓登記37宗,面積901.3畝,轉讓登記9宗,面積92.9畝,變更登記15宗,面積188.6畝,發證率100%。各類土地登記均嚴格按照土地登記程序,無一宗「五不登記」情況發生。
【第二次土地調查】2009年5月,全面完成了農村土地第二次調查工作,調查面積達60平方公里。轄區內30平方公里36個街坊4895宗地的外業、內業工作已全部完成,並順利通過了省廳二調辦檢查驗收。目前正在開展二次調查補充調查工作。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2010年,羊山國土分局開展了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一是協助市國土局完成了《信陽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和《信陽市中心城區用地規模與布局》;二是協助平橋分局完成發《平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三是完成了《羊山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鄉級規劃)的編制。
【閑置土地清理】分局將清查處置閑置土地作為切入點和落腳點,切實服務項目建設。分局採取四項措施,一是對新區已供地項目開工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共清出34宗、2150.9畝閑置土地,做到數據真實准確,項目不重不漏。二是按政府許可手續未辦理、征地拆遷未完成、規劃調整和用地單位自身原因四類情況逐一排查核實用地項目未開工原因,為領導決策提供了依據。三是嚴格按照市政府〔2010〕272號文件和市政府〔2010〕3號通告要求,向項目單位下發督查通知,並簽訂重新約定開竣工時間的出讓合同補充協議,認真落實閑置土地處理意見。四是對項目開工情況全程監控,直到按期竣工。同時,認真查對出讓合同,對將滿一年未動工的用地單位項目提前下達告知書,督促項目開工。對新的已滿一年仍未動工的項目用地納入閑置土地范圍進行嚴厲處置,切實保證土地有效利用。
【項目建設服務年活動】2010年,開展了「項目建設服務年」活動,並將東方城、辰宇房地產、淮委會信陽通訊站、市恆達房地產、煙草局、柯洪林、劉江善、雙平磚廠、廣宇食品廠、東方今典房地產、信陽宏益華房地產、明港九陽房地產、市煙草局、市長虹房地產公司、市潤洲房地產、市規劃勘測隊、市榮泰置業、市道路運輸管理局、華祥惠安房地產、大信房地產、曹祥書等21個用地項目作為服務對象分給國土局。分局完善幫辦服務機制,落實分包推進責任,主動聯系職能部門,全程代辦相關手續,全力開展征地拆遷,積極協調項目開工。全力參與新區「決戰四季度,大幹九十天」活動,一是根據業務需要,將土地利用業務從用地股分離,配足人員加大招拍掛力度,加強存量土地利用和管理;在分局內重新組合配備人員,工作崗位全部實行雙方選擇:股長選配工作人員,工作人員選擇股長,通過此舉向分局幹部職工加壓賦責,增加緊迫感和責任意識,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員潛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機構效能,為決戰沖刺蓄勢發力。二是做到三個「緊盯」、三個「強化」和三個「不怕」,確保服務效果和服務質量:緊盯項目用地報批不放鬆,緊盯征地拆遷不放鬆,緊盯項目建設不放鬆,切實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用地需求和征地拆遷遇到的實際困難,幫助項目單位辦理和完善用地手續,促進項目開工建設。強化學習意識,強化責任意識,強化服務意識,切實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不怕工作中的苦和累,不怕臉難看、事難辦,堅持依法行政,敢於碰硬,不怕得罪人。通過以上措施,確保在「決戰四季度,大幹九十天」中有力沖刺,率先撞線,有效服務於項目建設和新區發展。
【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成立以管委會主任為組長,主管副主任為副組長,各辦事處、相關局委辦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國土、規劃、執法、監察等部門人員組成隊伍開展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具體由國土分局組織實施。共核查了新區內21個監測圖斑和6個補充調查圖斑,核實共有新增建設用地面積1611.02畝(耕地604.58畝)。其中合法用地1597.42畝,其中耕地590.98畝。新區2009年度違法用地宗地數佔新增建設用地總宗地數的比例為7.4%,違法用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的比例為0.84%,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面積的比例為0%。第十次衛片執法檢查的數據上報和檔案整理圓滿完成。
【「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全力開展「兩整治一改革」工作,根據分局實際,將自分局成立以來的用地報批、土地登記和征地拆遷作為重點,對平橋分局移交的2002年以來的檔案進行整理,認真開展風險點排查和自查自糾工作。至11月25日,共自查分局成立以來的檔案,191宗用地報批和供地檔案中已自查191宗,登記發證宗檔案873宗已自查873宗,2136宗征地拆遷檔案已自查2136宗。經排查,沒有發現重大的違紀違法問題。
【執法監察】認真開展動態巡查,向巡查中發現的五雲茶葉、二十里河新農村建設點、三橋安置小區等13個未批先建設項目下發《停止違法用地通知書》,並及時向市國土監察支隊發函,要求依法查處,為順利通過下一年度衛片執法檢查做好准備。
【信訪工作】2010年,全年共辦理群眾信訪人訪59起(次)。針對新區涉土信訪主要反映的征地補償問題,分局將群眾反映征地補償標准低、征地補償不到位情況和群眾不滿意就強行征地問題作為重點進行深入核實和調查。及時建立上訪人員台賬和上訪人員信息反饋表,切實做好轄區涉土信訪穩控工作。切實落實領導接訪日制度,分局局長每周隨新區領導在新區招商大廈一樓接訪,充分了解群眾訴求,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全年無一起赴省進京上訪事件發生,確保了轄區穩定。
(鄭昊)
⑤ 如何有效化解農村涉紀信訪舉報工作
1、緊抓核心,夯實農村基層組織。解決農村涉紀信訪問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首要的是管好村幹部。管住村幹部。首先,應加強對村幹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村幹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確看待手中的權力,處理好權利與義務,權力與金錢的關系,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其次,可選配思想政治覺悟高、德才兼備的人才充實到村「兩委」班子,提高村幹部的整體綜合素質,打造風清、氣正、勁足的村幹部隊伍;再次,加大查辦涉農案件力度,通過「身邊人,身邊事」警示教育廣大村幹部,達到預防和減少因村幹部腐敗問題引發信訪的效果。
2、建好網路,完善農廉各項制度。農廉工作三三機制,既是加強對村三資管理工作有力形式,又是對村幹部進行監督的有效方式,各級黨委政府應把鞏固提升農廉三三機製作為重要任務進行統一部署。要健全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綜合運用「制度+流程+科技」模式,制定完善制度規定,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要推進陽光農廉網路建設,最大限度地拓展和發揮好農廉網功能。認真總結農廉典型經驗和做法,發揮好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不斷把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引向深入。
3、健全機制,構築涉紀信訪平台。農村涉紀信訪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有關部門,因此,必須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探索建立處理農村涉紀信訪問題經常性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大信訪」的工作格局。各級各部門黨政主要領導作為信訪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親自抓,負總責,特別是集體、異常上訪和赴省進京上訪人數多的案件,領導更要親自過問、親自部署、親自督查、親自抓落實,嚴防事態擴大。各職能部門應加強聯系,相互通報涉農信訪信息,共同研究對策,落實解決措施。堅持把排查預警抓在前,逢重大政治活動、節假日和敏感時期,開展全方位、拉網式大排查活動,對排查出來的問題認真分析,深入研判,把可能出現的上訪苗頭解決在萌芽狀態。
4、防患未然,開展矛盾糾紛排查。當前,新的村民委員會換屆在即,要做好換屆前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化解工作。要深入排查摸底,掌握矛盾糾紛,及時掌握各種社會矛盾隱患和不安定因素,梳理出矛盾糾紛的重點村、難點村,制定針對性的調解方案和應急預案,有效開展矛盾糾紛的調解處理和對重點上訪人員的監控,牢牢把握信訪工作的主動權。要宣傳解釋政策,化解矛盾糾紛。從抓換屆選舉方針、政策的解釋和宣傳入手,向黨員、群眾宣傳換屆選舉的重要意義、政策法規、程序和幹部任職條件,進一步提高黨員、群眾的法制意識、大局意識、發展意識、和諧意識,引導黨員、群眾合理表達訴求,理順思想情緒,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客觀對待改革發展中的問題,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消除思想障礙,真正為農村換屆創造良好環境。
5、嚴格追究,強化涉農政策監督。要加強對黨和國家涉農政策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要圍繞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對農業和農民直接補貼政策、農村社會事業支持政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政策等的落實情況要經常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嚴格執行強農資金使用的管理規范,確保資金安排使用透明、規范;要圍繞農村土地政策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法律和政策執行情況的檢查,糾正侵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行為,加大對農村土地徵收徵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規范征地程序和補償標准,落實農村集體土地補償費專戶管理等制度;要堅決糾正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行為。認真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認真解決在扶貧、救災、救助、移民等款物管理和使用中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問題,全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⑥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信訪維穩工作
一、引言
信訪維穩工作是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其主要任務和最終目的就是滿足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全心全意為百姓解決難題,踏踏實實為群眾辦好實事。近年來,我縣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方方面面的利益沖突也逐漸增多,加之信訪維穩工作體制機制不完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導致群體性信訪事件時有發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全縣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如何做好信訪工作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亟需認真研究的重大社會課題。
二、近年來信訪問題的特點及其產生原因
近年來發生的信訪矛盾糾紛和問題,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企業改制引發的失業與社會救濟、社會保障等問題導致的各類矛盾糾紛。二是城市擴建改建引發的私房改造、征地拆遷、城市管理等問題導致的各類矛盾糾紛。三是「三農」方面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農村土地承包、換屆選舉、財務管理、農民減負、農村土地權屬爭議等問題導致的各類矛盾糾紛。四是國家重點項目佔用農民土地補償、環境污染等問題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五是幹部隊伍中行政不作為、貪污腐敗、司法不公等問題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六是涉法涉訴問題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
(一)信訪矛盾糾紛呈現出的特點
一是發生的數量多、規模大。據統計,近年來我縣赴省進京上訪的批次、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與2012年相比,2013年我縣赴省上訪的批次、人數分別上升104%和153.4%;進京上訪的批次、人數分別上升300%和1369.2%。
二是涉法涉訴非正常上訪現象增多。不少群眾存在「權大於法」的觀念,本該走司法程序的糾紛卻都一味來政府纏訪、鬧訪,想使問題通過行政渠道解決,嚴重影響了黨政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
三是擇機性強,持續時間長。近幾年發生的群體性上訪事件中,一些人直接到市、省甚至進京或故意選擇重大節日或黨和政府重大政治活動期間進行上訪,試圖擴大影響,達到目的;有的持續時間長達十多天,直到採取強制措施才得到平息,其行為的過激性日益突出。
四是群體性上訪事件組織形式嚴密。從今年我縣發生的幾次群體性事件來看,都有嚴密的組織,從事件的預謀、上訪的形式、參加人員及所有的行動都經過精心部署與策劃,具有很強的保密性、預謀性。
大部分信訪問題要及時解決的確有許多困難,加之在矛盾發展過程中,一些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造謠、煽動群眾鬧事,更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企圖通過集體事件來實現搞亂社會的目的,如果在解決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波及到更大的范圍。其實,這些矛盾不是根本利益上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矛盾,這是明確的,也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能及時、准確地找出社會矛盾糾紛產生的具體原因及發展趨勢,就能更好地對症下葯,及時解決。
(二)信訪問題產生的原因
引發上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既有決策不科學、不全面的原因,又有一些部門不履行職責、不依法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的原因,既有少數群眾堅持過高要求無理取鬧的原因,又有經濟發展滯後、經濟實力較弱、解決群眾合理需求能力不足的原因。
從客觀上講,一是隨著我縣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的擴大,各種利益關系不斷調整,而我們處理新矛盾、解決新問題的機制尚不健全,加之社會各階層應對改革的承受能力還比較脆弱,反映到現實生活中,必然引發一系列社會矛盾。二是在尚不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隨著我縣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步伐的逐年加快,國家重點工程的實施,涉及的土地徵用、拆遷安置等問題日益突出,信訪量增多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反映。三是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按照依法行政要求建立的行政管理體制在運行中需要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政府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四是隨著我國民主法制建設進程的加快,群眾自主意識增強,維權意識增強,正當訴求明顯增多。
從主觀上講,我們存在著認識不到位,責任不落實,追究不到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部分黨政領導對當前信訪形勢認識不清,思想還比較麻木,對本地區、本系統存在的信訪矛盾隱患心中無數,對信訪工作過問不多,對群眾訴求重視不夠。二是有些部門、鄉鎮工作責任不落實,對信訪苗頭視而不見,見而不管,有的問題雖有處理意見,但也不抓落實,不問結果。三是幹部工作作風存在問題。有的不依法行政,執行政策隨意性比較大,引發群眾不滿,導致集體上訪;有的對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該解決的沒有很好解決,不該解決的缺乏耐心細致的思想疏導工作;還有些幹部的群眾觀念淡薄,發生上訪時指責群眾多,檢討自己少,工作簡單粗暴,把本可通過勸解化解的矛盾激化。四是協調配合不到位,敷衍推諉的現象比較嚴重,對一些涉及多個部門和棘手的信訪問題,部門和部門之間,部門和鄉鎮之間,鄉鎮和鄉鎮之間配合不力,導致群眾反映的問題難以落實。五是我們制定的有關信訪工作制度實施力度還不夠,責任追究不到人,致使信訪工作責任沒有完全落實。六是上訪人的過高要求或無理要求及「權大於法」的觀念沒有得到糾正,導致一些人重訪、纏訪、鬧訪。
三、做好信訪維穩工作的對策及建議
信訪工作是一項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動態性的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必須要創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機制,狠抓工作重點,突破工作難點,夯實基層基礎,強化政治責任,不斷提高信訪工作的整體水平。
(一)在控制信訪源頭上下功夫。做好信訪工作,立足點在於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在矛盾和問題產生之後妥善加以處理固然重要,但在矛盾和問題產生之前就有效預防更重要。這就是做好所謂的源頭工作。源頭工作最重要的是緊緊抓住出台政策、執行政策及矛盾排查這三個方面。在出台政策前,務必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走群眾路線,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立足全局、立足長遠研究和制定各項政策措施,切實做到沒有兼顧各方面利益的政策不出台、得不到大多數群眾支持的政策不出台、與民爭利的政策不出台、配套措施跟不上的政策不出台,防止因政策措施制定不當而引發群眾上訪。在執行政策時,務必教育幹部端正思想作風,做到公道正派、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決不能在政策之外另搞一套,決不能違背政策干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決不能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防止因執行政策走樣而引發群眾上訪。制定政策和執行政策涉及到方方面面、千家萬戶,出現各種矛盾在所難免,這就要求各鄉鎮、各部門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堅持定期不定期的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理苗頭性問題,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二)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下功夫。群眾來上訪,說到底是相信黨和政府能夠把他們反映的問題解決好。因此,要始終把解決問題,特別是把解決突出實際問題作為衡量信訪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來抓,通過解決上訪群眾的合理訴求,使更多的信訪群眾息訴罷訪。要嚴格依照法律和政策辦事,堅決維護法律和政策的嚴肅性,既不能隨意打折扣,又不能隨意開口子,真正把信訪工作納入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要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將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與引導人、教育人、說服人結合起來,把政策講清,把道理講透,尤其針對一些群眾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更要多做說服工作,幫助他們調整心態、理順情緒。要切實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對群眾提出的問題只要合理合法、條件具備,就要督促有關鄉鎮和部門盡快給予解決,做到問題沒有得到妥善徹底解決,信訪部門就決不放手,督查督辦工作就決不停止。
(三)在完善機制建設上下功夫。制度和機制是管長遠、管全面的,成功的經驗需要制度和機制來鞏固,復雜的關系需要制度和機制來協調。提高信訪工作水平,不僅要靠熱情和干勁,更要靠制度和機制。要堅持創新機制與強化責任並重,構建黨政主導、社會參與、機制完善、責任落實、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新格局。一要健全完善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督辦、律師參與信訪接待、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聯席會議、聽證等制度,建立信訪問題終結機制,強化初信初訪處理,及時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二要堅持信訪工作「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信訪工作績效考核納入幹部管理體系,對信訪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對導致信訪事項發生和違背信訪事項辦理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要健全和落實分類解決的有關制度,對群眾提出的合情、合理、合法要求,應當而且能夠解決的,要盡一切努力,立即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要在說明情況、做好解釋工作的同時,抓緊制定方案,積極創造條件,分步解決;確實無法解決或者要求不合理的,要做好深入細致的教育引導和控制工作;對確因政策失當、決策失誤侵犯群眾利益的,要據實向群眾承認錯誤,及時糾正,盡快解決。
(四)在創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在處理信訪問題上,要堅持四宜四不宜。一是宜早不宜遲,盡量避免矛盾轉化升級。對群眾反映的應該解決而又能解決的問題,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及早加以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及時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積極創造條件,爭取使問題盡早得到解決。二是宜管不宜推,及時做好現場工作。對上訪者反映的問題,要認真研究,逐一加以解決,決不能層層批轉,要限期處理結案。不能把矛盾推向上級、推向社會或避難就易。三是宜導不宜激,堅持安撫疏導。接到不屬於本部門辦理的信訪案件,要及時引導和指導上訪者到規定部門和單位予以辦理;對不符合政策要求和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積極勸導,防止矛盾激化,反對草率行事、粗暴行政。四是宜散不宜聚,密切注視群眾上訪聚集的動向,切實做好上訪鼓動者、串聯者等「重點對象」的轉化工作,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五)在思想穩控工作上下功夫。做好信訪工作,要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解決思想問題結合起來,標本兼治,徹底解決。有些上訪人員也許因一時賭氣而互不相讓,也許因當時對政策理解有所偏差而要求不夠合理,也許因一時貪心而訴求標准過高,這些問題若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都能得到有效解決。要立足於疏導教育,對群眾信訪活動加以正確規范和引導,確立群眾依法維權、依法信訪、文明信訪的意識,對確無實際問題需要解決,經做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後仍纏訪鬧訪不止的重復上訪戶、上訪老戶,要採取多種形式,講清道理,進一步做好思想穩控工作,從情、理、法角度做耐心說服教育工作,努力把上訪人員穩控在當地,必要時堅決依法促教,採取司法手段促使其思想轉變。
⑦ 有效解決拆遷安置遺留問題的思考
有效解決拆遷安置遺留問題的思考
拆遷安置工作是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它不僅涉及面廣、群眾關注度高、工作難度大,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近年來,隨著東岸城市化進程推進,項目在征拆安置過程中的矛盾問題也日益顯現。筆者通過走訪、調查對東岸街道近年來征地補償安置情況進行了調查,認真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原因,並就如何有效解決拆遷安置遺留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東岸街道征地拆遷概況
東岸街道於2012年1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位於XX區東部,轄區面積4.45平方公里。轄區內有7個社區(村), 45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9200餘人,流動人口3萬餘人。自2012年街道掛牌成立以來,相繼啟動了XX生態新城B地塊項目、一號安置點(AD)地塊項目、XX生態新城A2A3項目、東岸公園隆平水稻博物館項目、望龍城中村改造項目、等28個項目,核定安置指標6837個,已安置人口1434人,待安置人口5402人。近兩年來,街道目前全面完成掃尾的24個,存在遺留問題正在掃尾的有3個。征拆安置遺啟猜留問題集中體現為對補償價格或安置政策不滿,要價過高,遲遲不能達成協議,久拖不決而成為遺留問題。
二、征拆安置遺留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從被征對象的角度分析
1、對安置補償政策理解不全面。個別群眾錯誤地認為,拆遷都是為政府,為開發商「賺錢」,村民與開發商、與政府之間是一項以土地為媒介的「交易」,唯有滿足被拆遷人的要求,才是合法合理的。相當一部分被征地的當事人有期望通過征地補償「一夜暴富」的心態,對補償、安置,均期望「多多益善」,當其不合理要求未得到實現時,就抵制征地工作。有的法律意識淡薄,道聽途說,或者片面理解法律條文,固執己見,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得到判決結果,絕不善罷甘休。也有的當事人無端猜疑,只要自己的主張未得到支持,就認為征拆實施者與用地方存在利害關系,非得通過上訪將問題解決,或者受人教唆,走上纏訪纏訴之路。甚至有的當事人已將上訪視為樂趣,進而將上訪視為謀生手段,憑借自己的經驗為他人「指點迷津」,維系自己的生活。
2、對改變原有生活模式不情願。據調查,轄區內被拆遷群眾主要收入來源以房屋租賃或自主經營的佔60%以上。拆遷前,一戶家庭靠出租房屋、倉庫年收入可達到10萬甚至更多,遠高於外出務工的收入。但拆遷後,這部分收入將不復存在,村民擔心失地後沒有生活來源而存在失業恐慌,大大挫傷村民動遷的積極性。此外,拆遷後,不同村的拆遷戶將居住在統一規劃的安置點,勢必改變他們熟悉的生存環境,打破或影響他們原有交往的社會關系,也使得村民在潛意識里就產生抵觸情緒。
3、對生活質量未明顯改善不滿意。抽樣問卷調查的情況來看,拆遷戶認為拆遷後自己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的僅佔4%,有一定提高的20%,認為沒有提高的佔40%,認為反倒落後的佔36%。造成這一結果首要原因是安置工作滯後,導致村民長時間在外過渡,生活不便積怨過深。且村民沒有歸屬感,與拆遷前「忙收房租、閑打麻將」的生活落差巨大。其次是失地農民普遍文化程度較低,就業技能缺乏,再就業難度大,導致收入降低。加之部分失地農民認蘆鬧為地是政府占的,政府不能不管,再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足,在失去土地後消極地等待政府和社會的援助。
(二)從基層政府的角度分析
1、宣傳發動不到位。群眾對征地拆遷有關政策法規、目的、意義,以及有關拆遷程序、補償標准、安置方案等缺乏足夠的了解,支持征地拆遷工作的積極主動性不夠。在征地過程中,拆遷群眾為尋求今後生活的保障,勢必會千方百計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個別群眾還存在靠征地致富的心理,對維權手段存在「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不當思想,集訪、群訪、重復上訪和故意阻工事件時有發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征地工作日益困難。
2、問題處理不及時。每個遺留問題的前身都只是「問題」,由於解決不及時,久拖未決才成為「遺留」。征地拆遷十多個環節,環環有矛盾,處處有難點,都可產生沖突、引發事件。根據街道社會矛盾調處中心的數據顯示,2012年—2019年期間,涉及征地拆遷的信訪問題,占據接訪總量的70%以上。征地拆遷矛盾已成為影響當前社會穩定和發展的主要問題。由於信訪考核機制要求,迫使基層不得已將大量精力耗費陪旁罩在人員穩控上,且隨著新項目的不斷啟動,新的問題不斷凸顯,如同「水缸按茄子」,顧此失彼,疲於應付。加之有的遺留問題一拖數年,期間又逢新舊政策交替,使得問題解決愈發復雜,最終成為「遺留問題」。
3、安置房建設相對滯後。以街道項目為例,京珠西輔道、杉木路、生態新城B地塊於2011年10月啟動,2012年4月截止,現在仍只安置部分拆遷對象;
濱河路項目2013年4月啟動13年7月截止,現在1300多人仍在外租房過渡。村民長時間在外過渡,生活不便積怨過深。街道範圍內執行「先安置、後拆遷」政策的沒有一處、沒有一例,絕大部分從拆遷到分到安置房的時間跨度均在兩年以上,有的甚至長達四、五年之久。雖然在過渡期間能夠領取過渡費,但租房水電物業開支大,物價上漲過快,生活成本節節攀升,且村民沒有歸屬感,生活落差巨大。
4、安置政策還存在局限性。突出表現在對世居非農業人口的住房安置問題上不盡合理。世居非農業人口長期生活在集體土地的住宅房屋的情況普遍存在,由於有合法產權,且它處無房,項目征地拆遷後按政策無法滿足其實際生活需要,同時與「半邊戶」非農業人口安置政策對比,利益相差巨大,導致安置矛盾十分突出,也成為影響拆遷安置工作推進的主要阻力之一。
三、對策與建議
征地拆遷中的遺留問題,根本上是利益問題。征地方眼中的「漫天要價」或許是被征者心中的「合情合理」。說到底,雙方的分歧,正源於各自對拆遷收益等問題的不同判斷,進而產生不同的利益訴求。如何在其間找到平衡點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做到快速推進和「不留後患」的平衡和統一
1、動拆前,為公共利益「正名」。因征拆遺留問題造成「釘子戶」現象,是城市化進程中特殊的產物,是個人私慾在民權解放背景下的無序膨脹,這不是平等民生的表現,而是由一個極端走上了另一個極端。而面對基礎設施建設、惠民工程等涉及民生和發展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個人利益是必須要服從公共利益的。其核心是公共利益需要明晰化,需要一個理由充分的解釋,如此方能合理推進城市建設和改造,取得公眾最大限度的認同。一方面要促進決策民主,即在城市拆遷決策中實現公眾參與,使得各方面聲音充分表達,讓公共利益接受輿論的檢驗;
另一方面要重視司法的審慎。司法是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認真對待權利,耐心細致地向公民充分說明每個判決的理由,這樣的「最後防線」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和依賴。
2、實施中,加快推進安置房建設。要增強工作合力,加快推進安置房建設。建立定期調度會制度,聽取情況匯報,掌握工作進展,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解決辦法,統一指揮、協調安置房建設。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溝通和協調,相互配合,逐步實現先建後拆目標。要切實增強質量意識,把拆遷安置房打造成精品工程。加強項目的前期謀劃,使安置房的項目選址更加科學、合理。同時要將周邊道路、水電燃氣和排污管道等市政設施一並納入統籌規劃,一並招標,一並實施。充分考慮安置群眾的現實需求,完善功能配套,優化建設標准,科學設計戶型結構,提升安置房的整體品質,使安置小區及住房符合城市化發展要求,與現代化城市的格局相協調。要開辟綠色通道:加快審核辦證進度。簡化工作環節,提高工作效率,不斷加大指導、協調和服務的力度,開辟綠色通道,盡快為安置房辦理報批、報建、辦證等工作,限時辦結,全面加快安置房項目建設進度。
3、征拆後,加強統籌保障促穩定。首先要大力促進失地農民就業。加強對勞動年齡段內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培訓和指導,提高其就業能力。對徵用農民土地的新建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置失地農民承接屬征地范圍內的建設、綠化等工程項目,承接落戶單位保潔、保安、維修等工作。同時,鼓勵轄區單位優先吸納被征地農民就業,降低門檻扶助被征地農民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要完善社會保障,著重解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負擔太重的問題,提高政府統籌部分,降低個人繳費比例。逐步把失地農民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與城鎮居民同等享受就業、低保、醫保、社保等相關政策待遇,為失地農民提供更優質的零距離的社會服務。
(二)做到把握政策與「一案一策」的平衡和統一
1、尊重權益,在法治的框架下談問題。面對不同利益訴求,最為有效的解決辦法還是應該回到法治的框架上來。面對遺留問題無論哪一方,不顧法治精神,採取極端手段都只能使問題更加復雜,使雙方騎虎難下。遺留問題久拖不決的症結在於雙方談不攏,這就需要涉事職能部門及時出面,用法治手段化解矛盾。可探索建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拆遷糾紛評判解決機制,以公開聽證的形式,組織沒有利害關系的社會代表參加,讓雙方訴求都有充分表達和展示的機會。把話說到明面上,對雙方既是疏解,更是約束,如果彼此都不再「任性」,問題才好解決。
2、析法明理,堅守政策法規底線。不因當事人老實本分或胡攪蠻纏而區別對待,在原則面前絕不退步。在考慮遺留問題特殊性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其普遍性,防止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帶有共性的訴求在處理結果上千差萬別。防止「同因不同果」,使征拆對象互相攀比,造成新的不公平。對群眾法律認識上的誤區,循循善誘,析法明理;
對不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理直氣壯地堅決回應,堅守法律政策底線,在盡力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同時,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
3、以人為本,確保精準施策。針對遺留問題的化解,多方調查發生原因、多方分析病症何在,多方探求化解措施,實行「一案一策」、一套班子、一包到底的化解模式,切實增強問題解決的針對性與時效性。整合國土、信訪、司法、調解、勞動等部門力量,形成「一站式」調處,構築多元化糾紛調解機制,實現化解與信訪「無縫對接」。要抓重點促一般。對訴求迫切、具有一定特殊性、時間跨度長、影響大的遺留問題,集中時間、集中人員、集中精力促進問題解決,以大帶小,以大促小。同時組織職能部門和包案幹部,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感動群眾,溫暖群眾,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到在一線調查與掌握,在一線調處與化解。
(三)做到宣傳政策和執行政策的平衡和統一。一是部門之間合力攻堅。國土、規劃、征地等職能部門要與項目拆遷指揮部門之間的工作銜接配合,切實增強征地拆遷的工作合力。二是參與人員吃透政策。強化對參與拆遷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吃透政策,認真學習政策法規,按章操作,切實做到解釋政策不走樣、執行政策無偏差,以理服人、以法服人。三是下戶工作帶著感情。幫助群眾算好拆遷補償賬、環境改善賬、發展受益賬,做到政策講到位、細賬算到位、補償發到位、安置做到位。對特別困難群眾,或者有特別原因的問題,要在不違反政策法規的前提下集體研究,盡最大努力維護群眾的利益,盡最大限度給予群眾實惠,切實做到和諧拆遷。四是實施過程依法依規。嚴格按照方案和政策執行,按照補償標准和程序開展工作,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並將補償結果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對遇到的問題要集體研究解決,不搞各自為政,不搞政出多門。各級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執行,決不允許亂開口子,絕不能優親厚友,確保一切工作都能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⑧ 怎樣寫論文來論述鐵路沿線房屋拆遷問題
這是篇相關的論文,僅供參考
【摘要】鐵路建設項目點多、線長,征地拆遷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損害各方利益,影響征地拆遷進度,致使工程目標無法按時完成。為了切實做好征地拆遷工作,維護各方合法利益,推進鐵路項目順利實施,本文通過對我國鐵路建設征地拆遷主要工作內容與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闡述分析,並提出了建議和措施。
中國論文網 /1/view-7114125.htm
【關鍵詞】鐵路;征地拆遷;問題;對策
隨著政府不斷加大對鐵路建設的投資和規知氏劃,我國鐵路建設步入了―個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根據資料顯示,我國到2020年將新增鐵路建設3萬km(盧春房,201l;),而公路建設到2015年將新增51.6萬km,兩者合在一起即新增54.6萬km。鐵路建設必然會涉及到征地拆遷,在人地關系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大面積進行征地拆遷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分析當前形勢下,征地拆遷工作有五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征地拆遷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錯綜復雜的工作;二是征拆工作是一項貫穿項目始終的工作;三是征拆工作是決定項目建設能否正常推進的關鍵或瓶頸;四是征拆工作已成為建設投資控制的重中之重;五是征地工作與社會穩定風險息息相關。可見,能否做好征地拆遷工作成為制約鐵路項目實施的關鍵問題。
一、鐵路建設征地拆遷工作的內容
1.征地:包括永久征地、臨時征地、回收鐵路已征地(既有線改擴建)。永久征地是指國家機關和軍事項目,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城鎮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項目,以及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大經濟發展項目,可以依法徵收農民集體土地,並給予合理補償;臨時征地是指搶險救災、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等需要臨時使用農民集體土地的,可以依法徵用,並給予合理補償;回收鐵路已征地是鐵路產權單位在鐵路建設需要時有權收回由耕種人耕種的鐵路土地。
2.拆遷:主要內容是指房屋及其附屬設施和其他建築物、構築物的補償、安置和拆除,包括民宅、企業廠房及商鋪等。
3.「三電」及管線遷改:主要指電力、通信、有線電視、市政管網、給排水管道、供熱管道、煤氣管道、油氣管道發生平行或交叉干擾而不能滿足鐵路施工要求,需要進行遷改。
4.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和村民提出的與其生產生活相關的部分:包括農村道路、溝塘渠堰排灌系統的改移,涵洞積水的解決,涵洞增設的大小、施工引起的房屋裂縫、粉塵污染、放炮震動等損失運飢補償,噪音干擾等。
二、鐵路建設征地拆遷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1.勘察設計深度不足,導致概算遠低於實際征地拆遷補償費用。《國土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應建立征地補償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當地人均收入增長幅度等情況,每2至3年對征地補償標准進行調整,逐步提高征地補償水平。未及時調整的,不予通過用地審查。」概算編制依據標準是勘察設計時的補償標准,而從完成設計到項目用地批准後進行補償兌現相隔時間為2至3年,征地補償標准已經提高並突破概算。
2.概算征拆數量偏少。
一是由於概算中土地補償只考慮了紅線內永久征地補償費,忽略了因永久征地導致剩餘的邊角地、夾心地等無法耕種或耕種困難的地塊補償費用和回收鐵路已征地補償費用;同時,對征拆工作中應由鐵路方面承擔的工作和費用估計不足,在可研和初步設計中未能計列有關費用。二是勘察設計到實際開展征地外業調查間隔時間較長,導致沿線群眾「三搶」(搶栽、搶種、搶建)現象嚴重,直接增加了附著物補償費用。
3.回收鐵路已征地困難較大,引發糾紛矛盾,導致施工受阻。
首先,鐵路部門普遍存在重運輸經營輕土地管理的現象,由於監管不到位,導致鐵路土地被侵佔;其次,針對鐵路已征地的回收補償,《鐵路用地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所收回的鐵路用地如已播種,由鐵路部門支付給承種人當季青苗補償費;被收回鐵路用地的承種人確有實際困難的,由鐵路部門發給不超過實際種植作物一年產量總值的補助費。」但是實際收回鐵路已征地並補償時,被征地群眾往往以鐵路用地界限不清楚,且其經營土地屬於國家第二輪土地承包合法取得為由,要求按照紅線內征地補償標准統一對待,導致補償費用成倍增加。例如,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西康鐵路二線和陽安二線直通線工程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規定:「鐵路回收地依據鐵路部門提供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及相關資料確定,按6000元/畝綜合標准補償(含青苗及地面附著物、構築物等補償)。」。
4.「三電」旁猛返及管線遷改難度大,影響施工進度。
對於」三電」及管線遷改,建設施工單位必須與產權單位對接,由產權單位自行遷改。其優點有:是由於產權單位可以對因管線遷改造成的供電、通信、供水、供熱等中斷及產生的後果負責;二是由於產權單位施工可以滿足行業標准及自身遷改要求,更容易通過驗收。
但同時存在遷改費用高、進度慢的缺點:一是由於遷改協議雖然有工期要求,可雙方只是配合協作關系,常有遷改不及時影響鐵路施工進度的情況發生。二是由於國家雖有明確的標准,但產權單位往往以施工復雜、危險性大為理由,編制較高的遷改預算,否則不予辦理遷改工作。
5.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相關部分容易被忽視,導致頻繁阻工。
無論勘查設計單位還是外業調查工作均容易忽視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習慣,缺乏對不利因素的分析,從而導致頻繁阻工,影響工程進度。例如:佔用灌溉渠系後,剩餘渠系是否受到影響;佔用農村道路或平交道取消後,群眾是否繞道行走;平交改立交使得涵洞積水、群眾是否通行困難;復線建設中既有涵洞寬度、高度不足,是否滿足群眾生產運輸要求;因永久征地剩餘的邊角地、夾心地是否耕種困難;施工造成的震動、粉塵、噪音是否干擾了群眾生產生活等。
6.執行層面上存在的問題:一是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到位嚴重滯後。由於地方政府籌資渠道較為單一,在面臨大量基建項目征拆投資的情況下,往往不能按省部協議將所需資金按時籌措到位。由於政府撥付征拆資金到位不及時或只能到位部分資金,被征地農民意見較大,不願按期交地。由於資金原因,征拆工作時停時動,嚴重影響項目征拆進程,給工程施工造成嚴重困難。二是征拆補償標准問題。同一個地區鐵路建設與企業建設征拆補償標准不統一, 老百姓抵觸情緒大, 增加征拆難度。三是路地工作協調問題。在征地征拆實施過程中,少數地方政府採取地方保護主義,交地之前,談條件提要求,否則不交地不拆遷;而且,也存在地方征拆辦與鐵路征拆辦工作步驟不統一, 工程急需的用地不能及時交付的問題。 鐵路征地拆遷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行業多部門,行業、部門之間往往因無法及時有效溝通配合或互相推諉拖延,影響到征拆進度,進而影響工程進度。對於地方政府而言,涉及沿線市、縣、鄉鎮各級政府及村委會和國土、林業、交通、公安、法院、安監、信訪、電力、通信、有線電視、供熱、供水等多個部門或單位;對於建設單位而言,涉及到鐵路基建、土地、工程、計劃、審計、政策法規、財務等部門或單位。許多征地拆遷項目均需多行業多部門共同調查、研究並出具最終方案,若部門間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協調,必然會影響征拆進度。
三、抓好鐵路建設征地拆遷的對策建議
1. 配齊配強征拆人員,認真學習領會政策。參建各方要結合不同標段所在縣區征拆工作難易程度,配齊配強征拆工作人員,要把素質高、能力強、知識寬、懂政策、善協調的人員,安排到征拆工作崗位上來。要關注征拆工作、關心征拆人員,要使征拆人員願意干、努力干好。使征拆人員發揚中國鐵路總公司盧春房副總講到的:征地拆遷人員要發揚「三股勁」 (韌勁、狠勁、粘勁)、「四不怕」(不怕門難進、臉難看、冷板凳、事難辦)的精神。同時,征拆人員要認真學習,准確領會、執行政策。除要認真學習、嚴格執行國家土地管理法、征地拆遷補償條例之外,還要學習鐵計電[2009]100號《關於明確鐵路基建大中型項目征地拆遷有關問題的通知》、鐵建設[2011]27號《關於切實做好鐵路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有關工作的通知》及鐵路總公司2014-97號文件《關於加強鐵路建設項目征地拆遷工作的指導意見》。
2. 加大設計深度,縮短設計與補償兌現及開工時間差,堅決遏制並打擊「三搶」行為。 首先,勘察設計深度必須進一步加強,概算編制要與項目所在地政策標准緊密結合,使設計提供的征地拆遷類型、數量及標准與實際接近,從而確保征地補償費用支出具有更強的可預見性;其次,建設單位積極協調各級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快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爭取項目早日開工,縮短勘察設計和工程開工的時間差,從而使實際的征地拆遷類型、數量和標准和原設計大體相同;再次,建設單位積極協調各級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強征地拆遷法律法規宣講力度,堅決遏制「三搶」行為,對違章建築和突擊搶栽搶種附著物一律不予補償,並限期自行清理,否則按法律程序進行強制拆除。
3. 加強鐵路土地管理,維護鐵路土地合法權益。
首先,鐵路部門應加強土地權屬確認工作,明確鐵路用地的界限、范圍,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依法確定的地界埋設界標、安裝護網。其次,鐵路部門應設立土地監察部門,配備專職人員,制定土地管理規章制度,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及時制止或提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予以制止非法侵佔鐵路用地行為,保證合法土地權益免受侵害。
4.爭取政府支持,有力推動「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
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盡企業所能支持鐵路沿線公益事業建設,推動企地和諧共建工作,增進企地友誼,爭取地方政府加大對鐵路項目建設支持力度,由當地政府出面協調「三電」及管線產權單位依據國家及行業標准按照滿足原用途的原則編制合理遷改預算並積極配合建設單位及時辦理拆改事宜,保障鐵路項目順利推進。
5. 超前深入調查,堅持統籌兼顧、互利共贏,努力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 一是深入細致進行征地外業調查工作,將不利因素在事前調查清楚,對影響沿線群眾生產生活部分細致分析並及時解決,化解企地矛盾。二是在滿足用工條件的前提下,優先錄用鐵路沿線本地群眾參與鐵路建設,營造建設者與沿線群眾「一家人」的氛圍,從而減少施工阻攔現象,保證工程建設順利推進。三是妥善處理征地拆遷中的信訪問題。凡涉及征地拆遷的信訪問題,各地各有關部門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切實做好征地拆遷信訪工作,及時了解民情,充分考慮民意,努力改善民生。要認真排查、梳理征地拆遷中的不穩定因素,要高度重視征地拆遷信訪工作,堅持領導接待日制度,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組織專門力量,集中進行排查,對已發生群體上訪和有可能發生圍堵黨政機關、阻斷交通等集體上訪的苗頭,要重點排查,力爭從最基層和源頭上發現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和隱患,及時化解矛盾。對已經發生的以及排查出來的矛盾和問題,要制定工作方案,排出時間表,千方百計把不穩定因素解決在基層,解決在內部,解決在萌芽狀態。
6.健全機制,高層協調,保障征地拆遷工作順利推進。
不管地方政府還是建設單位均應實行高層負責機制,並建立健全專門的征地協調組織機構。首先,實行高層協調機制,可以減少一些中間環節,降低管理成本,有利於強化高層領導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可以使主要領導設身處地的考慮征地拆遷面臨的實際問題,從而第一時間做出正確判斷並及時予以解決;其次,建立健全專業征地協調機構並定期展開征地拆遷協調會,可以營造出高度重視的氛圍,形成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參與的大協調局面,明確各自承擔的職責並發揮各自專業特長,積極配合、密切合作,有利於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綜上所述,鐵路建設征地拆遷工作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涉及到各方群體的基本利益,關乎農民以後的生存和發展,關繫到鐵路的安全建設和如期完工,是一項政策性強、風險性高、敏感性強,維穩壓力大的工作。能否做好征地拆遷工作,不只會對影響到工程進度,還極有可能引發一些社會問題,影響社會和諧。因此,征地拆遷應以公平、公正和公開為前提,以平等協商為手段,以和諧拆遷為目的,協調和考慮各方利益,爭取達到共贏,為鐵路項目順利建設和人民生產生活安定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盧春房.依法建設規范管理,推進「十二五」鐵路建設再創新輝煌――在全路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中國鐵路,2011,1。
[2]中國鐵路總公司,關於加強鐵路建設項目征地拆遷工作的指導意見,鐵總辦[2014]97號。
[3]原鐵道部《關於切實做好鐵路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有關工作的通知》鐵建設[2011]27號。
[4]鍾愈平,熊招軍.淺談征地拆遷工作中問題與對策.企業技術開發.2009年,第2期。
⑨ 攀枝花大道南段8棟809號1棟2單元1號房屋棚改的問題
達侍坦成一致。根據仁和區大河中路街道辦事處的公告顯老兆桐示,問題處理結果為:街道及社區工作人員立即與猜跡信訪人聯系,並針對信訪人謝明東所反映的問題現場進行了溝通協商,講解了棚改的相關政策,目前已達成一致意見,信訪人對處理的結果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