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衛立煌訪問延安的照片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衛立煌訪問延安的照片

發布時間: 2023-05-23 11:00:50

Ⅰ 八路軍自由上街買東西,衛立煌好奇追問朱德:你難道不怕士兵逃跑

文 煙雲

編輯 文史評鑒編輯組

1940年,時任 國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並兼任冀察戰區司令官 ,奉命 固守黃河沿線,保衛華北的國軍名將衛立煌 ,看到 八路軍總司令員朱德老總 ,竟然 任由八路軍戰士們自由上街買東西 ,心裡忍不住驚詫萬分。

好奇地追問朱老總: 你難道就不怕士兵們思想開小差逃跑嗎? 本期內容鑒哥就圈個有用 歷史 ,解密衛立煌為何會有此一問?

為何見到八路軍自由上街買東西,會感到好奇,游橘驚詫萬分呢?難道說國軍的士兵連上街買東西的自由都沒有嗎?

只要是堅持抗戰的革命隊伍,全部一視同仁

1937年7月7號,日辯改軍突然發起 盧溝橋事變,拉開全面侵華戰爭 以來,毛主席高度響應抗戰統一戰線革命號召,命令: 陝北延安紅軍下山,接受蔣介石國民黨的整編改組,成立第十八集團軍,又稱第八路軍。

一直都隸屬國軍名將衛立煌麾下,衛立煌從 國軍第十四集團軍司令官 ,轉任 國軍第二戰區副總指揮 ,和升任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 時,八路軍也先後改制,被劃歸第二戰區和第一戰區作戰序列,進行抗戰。

八路軍副總司令員彭德懷老總 回憶衛立煌時,曾盛贊衛立煌是「 國軍中難得一見的抗戰派 」。

雖然八路軍名義上一直都在衛立煌的指揮下,參加抗戰,但衛立煌卻思想開明, 從來不爭權奪利,也不幹預八路軍的行軍作戰,從來不搞邊緣摩擦,始終堅持共產黨領導八路軍獨立自主。

而他的這種態度,也與八路軍結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友誼,雙方互動頻繁。

1937年10月份,衛立煌奉命在山西華北前線,發起於日軍的大規模 「忻口會戰」 時,並未剛愎自用,反而與八路軍各級將領進行了反復的聯絡磋商,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協調行動。

一舉創下了 殲敵上萬,成功保衛山西省會太原不失的戰場記錄 ,是抗戰初期,國共兩黨精誠團結,在軍事作戰上配合相宜,出奇制勝的一次成功案例。

忻口戰役的勝利,也讓衛立煌第一次見識到了共產黨八路軍領導獨立抗戰的能力,此後對八路軍更加看重。

國共統一抗戰時期,蔣介石亡我黨之心始終不死, 經常枉顧民族大義,為一己私利和不可告人的目的,授意各部對八路軍的戰備供給吃拿卡要。

卻遭到了衛立煌的嚴格抵制,曾不止一次地公開宣稱: 只要是堅持抗戰的革命隊伍,全部一視同仁,國軍什麼標准,就要給八路軍什麼標准。

衛立煌甚至在1938年春天,抵住蔣介石給予的壓力和干擾, 一次性就給八路軍調撥了多達100餘萬發的子彈,和25萬余枚制式手雷,並附帶大量的糧食、軍餉和軍服等戰備物資。

當時,國軍戰區後勤部門有人擔心數量太大,不敢簽字下撥。衛立煌就放下架子,親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下面的人做思想工作,最終促使該批物資順利、及時地抵達革命聖地陝北延安。

衛立煌受到日軍圍追堵截,被迫 取道陝北,直下晉南創建抗日根據地時,曾路過延安,毛主席就特意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並親自做東請衛立煌吃飯。

對他慷慨解囊,支援八路軍堅持抗戰的義舉,做出了極高的認可和表彰。

當時,常駐陝西西安,擔任 八路軍駐陝西辦事處黨代表,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同志 ,還親自手書一封,贈給衛立煌: 黃河是華北的屏障,但衛立煌先生,現在卻在保衛黃河。

黑材料全部壓下,衛立煌出任冀察戰區司令長官

1939年秋天,蔣介石 移駐臨時首都重慶 後,馬上調兵遣將, 委任衛立煌擔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一職 ,司政保衛中原大地。

而在這一時期,衛立煌與共產黨八路軍的聯絡交往,更加密切起來,在衛立煌的直接授意下, 我黨專門在河南省的省會洛陽,開辦了專門的八路軍辦事處

只要 周總理、朱老總、彭德懷老總,蕭克和左權將軍等人到河南洛陽辦事 時, 衛立煌總會一盡地主之誼,請我黨我軍的高層首長吃飯看戲。

而衛立煌這種「敵我不分」的曖昧態度,也連續好幾次受到了軍統和中統的針對與控告。

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勾連禍結、黨同伐異等不正之風神灶團屢見不鮮,而且上下貪腐成風, 特務頭子戴笠早就對衛立煌長期執掌軍權眼紅不已,經常乘坐專機秘密飛抵洛陽,搜集衛立煌與共產黨來往的「罪證」。

以「 袒護共產黨八路軍,對黨國有異心,對蔣校長不忠 」的莫須有罪名, 向蔣介石進行警示和控告 ,而且戴笠還專門藉此機會, 秘密逮捕了大量思想追求先進,渴望進步的愛國知識青年。

與此同時, 湯恩伯、蔣鼎文和陳誠等人,也對河南省政府主席這一肥缺職位,垂涎三尺,經常聯合起來打壓衛立煌,一告再告。

但考慮到非常時期行非常之法, 蔣介石將衛立煌的所有「黑材料」全部壓下 ,不僅沒有做出任何處理,反而對衛立煌更加重用,親筆簽發命令:

委任衛立煌出任冀察戰區司令長官,在中條山背水布放,誓死保衛黃河和華北不失。 同年2月至3月份份,蔣介石趁八路軍在華北前線與日軍浴血奮戰,無暇他顧的機會。

突然暗中指示 國民革命軍第97軍軍長朱懷冰 。通過 秘密聯絡龐炳勛、張蔭梧、侯如墉等人 ,突然從磁縣和武安地區,出兵攻打我太行山區抗日革命根據地,由此 掀起了第一次破壞國共統一抗日戰線的高潮。

朱懷冰與華北侵華日軍遙相呼應,沆瀣一氣,襲殺八路軍革命戰士和根據地愛國群眾,手上沾滿無辜人員的鮮血,氣焰非常囂張。

八路軍根據毛主席「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的最高指示,與國民黨反動頑軍,進行了有理有據有節有禮的反抗斗爭。

朱懷冰是個志大才疏,貪得無厭的草包,領兵剛進入太行山後,就向坐鎮中原的衛立煌發電:

要求他馬上增派援軍,打擊共產黨。 沒想到卻遭到了衛立煌義正言辭地拒絕和訓斥,結果朱懷冰的部隊竟然被八路軍輕而易舉就全部殲滅。

兩岸烽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

蔣介石收到前方戰報後,勃然大怒,馬上就在1940年秋天,向衛立煌發布警告命令: 你親自上太行山,與八路軍談判,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遏制共產黨繼續做大做強。

八路軍總司令員朱老總,親自先後在太行山根據地與河南洛陽,與衛立煌展開和平談判。雙方最終達成一致協議: 以漳河為界,劃定雙方各自活動之防衛區域,避免進一步摩擦,互不侵犯、互不打攪。

但衛立煌卻 明目張膽地繼續違背蔣介石,何應欽下發的電令 照常給八路軍配發足量的軍需糧餉物資。

向 社會 各界進一步宣傳國共統一戰線的抗日革命主張,盡一切可能繼續拉攏蔣介石一致對外,繼續留在抗日陣營中。

當時,朱老總下太行山,到河南洛陽與衛立煌談判時,因為 途中需要穿過華北侵華日軍構築的重重封鎖線 ,所以 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 為了保衛朱老總的生命安全,專門派出了 麾下385旅的尖刀3連 ,進行沿途保護。

副總司令員彭德懷、129師師長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同志 ,聯合下發嚴格命令: 無論路上發生任何情況,你們都必須保證朱老總的安全。

3連全體指戰員全部立正敬禮,以最嚴肅的態度向三位首長 立下軍令狀 是,保證完成任務,請黨和首長們放心,哪怕3連拼到最後一個人,也誓死保衛朱老總的安全。

考慮到朱老總當時已經54歲高齡,所以劉伯承與彭德懷老總商議後,就 專門給他配了一匹馬當做代步用 ,同時,還專門找來了一匹腳力不錯的騾子,為朱老總馱文件箱和行李。

並帶去了一份 我軍在敵後拍攝的抗戰電影《延安與八路軍》 ,以便於到洛陽各界進行宣傳用。

但朱老總愛兵如子,根本不願意搞特殊,所以一路上基本不騎馬,而是與3連的戰士們一起步行,有的時候還會主動用扁擔抬著文件箱和行李走一段路。

將馬和騾子讓出來,給身體不好和受傷的戰士們騎乘。天黑了,朱老總就與戰士們一起搭建帳篷,將組織分配給他的食物擠出一部分,平均分給戰士們一起吃。

並親自打來清水給傷員們擦洗傷口和洗腳,沒有一點高官架子,讓戰3連士們非常感動。

在准備通過日軍封鎖線時,朱老總更是 親自到前線視察敵情,精心匯總分析,與3連的連長和指導員共同部署通過封鎖線的辦法。

關鍵時刻, 朱老總打扮成鄉下老農,在當地帶路向導的指引下,抄小道不費吹灰之力,就通過了日軍的崗哨巡邏區,神不知鬼不覺,趁著月黑風高順利穿越日軍封鎖線。

下了太行山後,朱老總又經過數天的艱苦跋涉,從澠池地區東渡黃河,朱老總望著奔流不息的母親河黃河,一路目睹被日寇鐵蹄踏碎的大好河山,義憤填膺,心潮起落之間,揮筆鑄就了一篇 七言絕句《出太行》

一句「 兩岸烽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 」成為流傳後世的不朽名句,也彰顯出朱老總憂國憂民,堅 持統一抗日戰線,驅逐胡虜,復我中華 的決心。

難道你就不怕他們逃跑嗎

渡過黃河後,朱老總率部一路急行,星夜兼程直奔古城洛陽,在衛立煌的安排下,住進了 第一戰區的招待所。

但3連的戰士們卻因為擔心朱老總, 直接子彈上膛,站在門口守了一夜 。朱老總半夜起來上廁所的時候,看到3連戰士蓄勢待發,精神高度緊綳的狀態後,不由啞然失笑,就下令讓他們趕緊都去休息:

同志們,你們這樣保護我,我感到很欣慰,但也很心酸,我們雖然身處國軍陣營,但也沒必要這么緊張,讓人家小瞧了。

都放鬆一些,氣量也放開一些,國民黨是不敢把我怎麼樣的,現在是國共統一戰線抗日的關鍵時期,如果誰敢不顧這個大局,那就是 歷史 罪人,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3連護送朱老總進入河南洛陽後,每天依然苦練不輟, 早晨扛著新舊不一的雜牌「萬國造」,喊著嘹亮的口號和軍歌出早操,整齊劃一的步調和隊列,看起來格外的威武,也吸引了國軍的注意。

他們不相信這是最普通的連隊戰士,多次在背地裡表示譏諷:看 來共產黨也是虛有其表,指揮搞表面功夫。

這支連隊根本不是普通士兵,一定是抽調了各部高級軍事主官來充門面的,普通士兵怎麼可能擁有這樣的氣勢?

3連戰士和朱老總對這種說法感到非常好笑,也不主動解釋,只是淡淡的道: 華北前線抗戰激烈,反掃盪和反圍剿的任務那麼重要,都離不開人,我們哪有那麼多幹部抽調來陪我這個老頭子。

在洛陽期間,朱老總還 經常下場與3連戰士打籃球和踢足球 ,每到這時,球場都會里三層外三層擠滿了圍觀的國軍。

當他們看到朱老總竟然 沒有任何高官架子,也不在意身份差距,與普通戰士打成一片,揮汗如雨的共同爭搶一個球 ,在表示不可思議的同時,心裡也感到非常羨慕:

八路軍官兵上下平等,沒有勾心鬥角,官兵一致,朱老總與戰士們親如兄弟,感情很好,佩服,實在是佩服。而這種情況在等級森嚴封建的國軍內部,是永遠都不會出現的。

除此之外,朱老總在洛陽談判期間,還 允許八路軍3連的戰士們,自由上街買東西 。這本來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件小事,但卻直接驚動了時任 冀察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和河南省委主席衛立煌。

他一臉憂心忡忡的找到朱老總,驚詫萬分的追問道: 玉階兄啊,你怎麼能讓戰士們脫離監管,隨便上街呢?難道你就不怕他們思想開小差逃跑嗎?

朱老總大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衛立煌,笑著搖了搖頭: 八路軍的戰士們,從來不會在思想上開小差。

他們自從參加革命之後,從來就不會當逃兵,因為他們都是自願選擇參軍當兵的,他們知道自己的責任和任務是什麼。

現在是抗日救亡的關鍵時期,都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國人,又怎麼會在這種時刻逃跑呢?他們上陣打仗犧牲,是為了趕跑侵略者,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安度餘生,不再打仗。

無一人掉隊,無一人變節,更沒有一個人當逃兵

而衛立煌之所以有此一問,其實與 蔣介石反動封建的軍閥獨裁統治 不無關系。

1949年蔣介石 敗逃台灣之前,國軍內部也沒能建立起相對較為成熟的現代兵役制度,只會一味地選擇在鄉野間抓壯丁來補充兵員,8年全面抗戰,蔣介石抓了成千上萬的壯丁。

這些壯丁卻沒有犧牲在戰場上,卻慘死在了國軍高官的層層剝削和毒打之下,非戰損竟然比戰損的比例還高 ,這種滑稽可笑的行為,也只有蔣介石能做出來了。

所以蔣介石抓壯丁的惡性循環帶來的結果就是人心喪盡, 所有國軍士兵都想當逃兵,國軍內部對士兵就像防賊一樣。

只要發現逃跑的士兵,就一定會往死里打,企圖以死亡的威脅來杜絕逃兵現象 。 而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

所以, 像八路軍這樣能自由出入軍營,上街買東西的情況,在國軍看來是根本難以想像的,也無怪於衛立煌會神經大條地向朱老總追問,但八路軍的待遇,也讓國軍士兵羨慕萬分。

朱老總與衛立煌圓滿完成和談任務後,就 提出告辭,率先乘坐火車去西安,向八路軍辦事處匯報情況和交代接下來的一系列任務。

負責保護他的3連,則是在原地休整幾天後,原路返回太行山根據地。

來時,因為有朱老總壓陣,所以國軍並不敢對八路軍搞陰謀,但這時,朱老總已經離開,所以國軍 就開始突施冷箭,想盡一切陰招對付3連。

要麼是 沿途拒絕發放糧餉 ,要麼是 高官厚祿和美色的誘惑 ,要麼就是 不給提供住宿 ,威逼利誘讓這支軍事綜合素質非常突出的連隊脫離八路軍。

但最終讓國軍大感失望的是, 雖然3連離開了大部隊,也沒有朱老總繼續壓陣,可卻抵制一切誘惑,在艱難困苦之中與國軍展開了有理有據的斗爭。

靠著沿途老百姓的幫助,終於走出了中條山,經太岳山區返回太行山。

無一人掉隊,無一人變節,更沒有一個人當逃兵,不僅漲了朱老總的臉面,也間接助長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和氣勢。

彭德懷、劉伯承和鄧小平三位首長,在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更是相繼 簽署命令,在全軍對3連視死如歸,不忘初心的氣節進行通令表彰,高度肯定和贊賞了他們令行禁止的行為規范,是全軍學習的榜樣。

Ⅱ 國民黨將軍衛立煌的一生介紹

衛立煌(1897.2.16~1960.1.17),輪前陵字俊如,抗日愛國將領,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漢族,安徽省合肥人。他被日軍華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視為「支那虎將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二屆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等職。本詞條詳盡介紹衛將軍平生。悔歷分人物簡介、投奔革命、臘戚追隨總理、北伐戰爭、十年內戰、忻口大戰、忻口戰役、南口激戰、韓信嶺阻擊戰、訪問延安、主政河南、揮師遠征、撤職查辦、出走香港等欄目。

Ⅲ 八路軍衛立皇去延安那一集

第25集。《八路軍》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賣液勝利60周年的重點影視劇,在第25集劇情中,第二戰區司令官衛立煌被日軍侍配旦追擊老擾,八路軍成功阻擊了追擊衛立煌部隊的日軍,衛立煌對八路軍的游擊戰術稱贊有加。宋慶齡在香港組織華僑為抗日救國募捐。周恩來會議上表示要宣傳統一戰線,反對妥協。

Ⅳ 衛立煌怎麼沒的

衛立煌因病去世的。

衛立煌在中原大戰中擊敗石友三解除了南京之圍,在鄂豫皖「圍剿」、鎮壓「閩變」分路暨主功、擊敗岡村寧次收復鄭州、緬北滇西反攻戰役等一系列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忻口會戰亦破壞了日軍的作戰計劃。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稱其為「支那虎將 」。

史迪威在回憶錄中稱其為國民黨軍隊中最能乾的將領,美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其為「常勝將軍」。建國後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第二屆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等職。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4)衛立煌訪問延安的照片擴展閱讀:

衛立煌早年和毛主席、周總理就有很多交往,早年毛主席也在為黃埔軍校做事,而周總理是政治部主任,他們北伐和東征的時候都在一塊,再到後來衛立逗襲大煌前往延安訪問,一直有很深厚的交情。衛立煌的孫子說「祖父的價值觀是國山豎家、民族利益優先,所以選擇回到祖國。」

衛立煌回到大陸後任國防部委員會副主席,同時參加了人大、政協,還有民主黨派。衛智介紹說,祖父晚年非常倡導珍愛和平,因為他親眼見證了戰爭對老百姓造成的傷害,所以對戰爭的認識非常禪蠢深刻。

Ⅳ 東北剿總叫衛立煌還是叫衛煜煌那麼衛煜煌是誰

衛立煌1914年入湖南都督湯薌銘部學兵營,畢業後在上海參加「肇和」艦起義反對袁世凱。1915年到廣州投粵軍,由排長遞升至旅長。後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北伐、鎮壓廣州商團叛亂和東征陳炯槐如明的作戰,在孫中山先生廣州國民政府擔任警衛。1925年9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3師第9團團長。北伐戰爭時,入閩作戰,升任第一軍第14師師長。1927年10月任國民黨軍第9軍副軍長。1928年任南京衛戍副司令,後入陸軍大學校將官特別班進修。1930年任第十四軍軍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14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一戰區前敵總指揮,率三個兵團在山西忻口(忻口戰役)抗擊日軍第5師等約5萬人的進攻,在會戰中,指揮所部奮勇作戰,堅持近20日,斃傷敵2萬餘人,力挫日本侵略軍的銳氣。1938年2月任第二戰區副司令,4月,訪問延安,更增強了與八路軍合作抗日的信念。1939年1月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5月晉升陸軍二級上將,9月兼河南省政府主席。1940年兼冀察戰區總司令,與八路軍友好相處,相互支援。1941年因主張國共合作抗戰,與八路軍建立鉛漏啟友好關系而被撤本兼各職,調任軍事委員會西安辦公廳主任。1943年11月任中國遠征軍司令。1944年,指揮所部擊搜悄敗滇西和中緬邊境的日軍,收復滇西。1945年1月所部與中國駐印軍在緬甸孟尤會師,打通滇緬公路,4月任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副總司令。抗戰勝利後被美國《名人詞典》以及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時代周刊》稱為「常勝將軍」。 解放戰爭後期,1948年1月在擔任國民黨東北「剿總」總司令時,因沒有積極執行蔣介石的「反攻」命令,被蔣撤職軟禁於南京。1949年獲釋,隨即出走香港。後拒絕去台灣。在1948年新華社公布的43名戰犯中名列第27。 1955年3月衛立煌夫婦回北京,並發表「告台灣袍澤朋友書」。是第一個從海外歸來的國民黨高級將領。1960年1月17日零時四十分在北京病逝,終年64歲。

Ⅵ 1955年衛立煌返回大陸,主席設宴8大元帥作陪,為何戰犯有此待遇

1955年4月,一場特殊的宴會在北京展開,宴會是毛主席做東,甚至還有八大元帥作陪,可見這來賓的重要性。

等到宴會開始,大家才發現宴會的主角竟是衛立煌。

要知道這衛立煌可是國民黨的將領,在1948年,解放軍公布的國民黨戰犯名單中,衛立煌的名字赫然在列。

為什麼毛主席要設宴款待國民黨的戰犯?

為何在國民黨殘部逃亡台灣時,衛立煌卻從香港返回大陸,還受到毛主席款待?

1897年,衛立煌出生於安徽省合肥衛楊村。

衛父當時是清政府的田賦官,衛立煌小時候生活過得還不錯,然而父親卻在他8歲這年,感染瘟疫病逝。

衛立煌的大哥 擔起了養家的擔子,在大哥的支撐下,衛立煌得以去私塾念書。

後來辛亥革命爆發,15歲的衛立 煌 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他毅然剪去代表滿清迂腐思想的辮子,加入到討伐袁世凱的軍事訓練當中。

然而這次軍事訓練,最終遭到了鎮壓以失敗告終,但是衛立煌的心中,從此種下了革命的種子。

在老家沉寂了一兩年後,衛立煌決定繼續投入到革命事業。

為此他經過了一年多的軍事訓練,然後便奔赴到上海。

此去上海他只有一個目的,少年衛立煌的偶像,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決心要加入到孫中山麾下。

1917年,等了3年的衛立煌終於等到了時機,成為了孫中山先生身邊的一名警衛。

能夠在偶像身邊,接受先進的革命思想,衛立煌非常珍惜這次機會。

在工作中十分努力,不久就被提拔為警衛團排長。

衛立煌出色的軍事能力,也終於得以施展,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衛立煌一路晉升,最終升到了營長。

孫中山先生表示,要嘉獎衛立煌這樣的將士。

在戰場上身經百戰的衛立煌,此刻卻表現得扭扭捏捏,半天也不敢說出心中所想。

在孫中山先生的多次詢問下,衛立煌才提出了請求,他希望能獲得一張孫中或余山先生的單人照片,留作紀念。

孫中山先生聽罷爽朗一笑,他欣然並在照片背後題字: 立煌同志孫文贈。

衛立煌拿到照片一直妥善收藏,誓要跟隨孫中山先生革命到底。

然而孫中山卻在1925年因癌症病逝,衛立煌還未從悲痛中走出來,便遭遇了大變動。

蔣介石開始打壓衛立煌等人,調走了衛立煌手底下大部分士兵,疑心甚重的蔣介石並不信任衛立煌。

衛立煌雖然無奈,但也沒有辦法,他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作戰當中。

在隨後的征戰中,衛立煌打了不少勝仗屢立衫敗滾戰功。

蔣介石看著這樣的猛將,終於放下疑心開始重用衛立煌。

蔣介石派衛立煌前往與紅軍作戰,衛立煌在這次戰斗中見識到了紅軍的風采。

雖然兩軍處於敵對面,他看著紅軍在裝備簡陋的情況下奮勇作戰,也不由產生了敬佩之情。

兩軍膠著了好一段時間,紅軍最終為了長久之計撤離了根據點。

蔣介石得枯睜知消息後,總算是卸下了心裡最後一絲防備。

然而那時,日軍一直對我國虎視眈眈,國共都在提倡先共同抵禦外敵,蔣介石卻一直消極對待。

衛立煌早已厭倦了自己人打自己人,外敵入侵應該放下一切,國家利益必須高於一切。

隨著「西安事變」的爆發,國共終於達成一致,停止內斗,先共同抗日,將日本人趕出我們的土地。

日軍很快將目光鎖定到了山西太原,一舉向太原進攻,太原是華北地區重要屏障,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衛立煌立刻與閻錫山商議,組織了太原會戰。

然而日軍的火力太過強勁,衛立煌嚴防死守了21天,最終還是沒有守住太原。

但是衛立煌的嚴密部署下,也讓日軍遭受了重創,短期無法再發起戰斗。

這次戰斗也是國共合作以來,很具代表性的一次戰斗,在這次戰斗中,和衛立煌協力合作的便是朱德。

在事後總結時,兩人展開了討論,衛立煌和朱德的很多看法都極為相似。

兩人總結了日後的戰斗方式,可以由國軍先正面抗敵,然後我軍突擊日軍後方,打日寇個措手不及。

衛立煌和朱德暢聊了一天一夜,兩人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在朱德的引見下,衛立煌還和周恩來同志見了面。

在和周恩來同志的洽談中,他發現我軍振興中華的思想,和孫中山先生宣揚的革命精神空前一致。

衛立煌在隨後的作戰中,還給我軍提供了不少裝備,其中有一百萬發的子彈,二十多萬的手榴彈。

看到我軍戰士生活艱苦,還提供了大量牛肉罐頭,畢竟戰士們只有保證體力,才能奮勇殺敵。

衛立煌儼然已把我軍當成最親密的戰友。

我軍和衛立煌並肩作戰,在山西親密合作了4年,終於取得了勝利。

等到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的野心按捺不住了。

蔣介石看到衛立煌在抗日戰爭中,和我軍如此親密,著手安排了衛立煌出國學習。

名義上是出國學習,但是實際上的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不過是狡兔死走狗烹。

衛立煌征戰多年,在戰場上吃再多苦都甘之如飴,卻總是被自己人懷疑不信任。

他的內心十分愁苦,第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立場。

周總理得知這些事後,也致電安慰他。

衛立煌立下了這么多戰功,本該享有一切,都是因為跟我軍太過親密才會被拖累。

衛立煌在遭遇被罷權後,國民黨其他人紛紛避之不及,他沒想到第一聲安慰竟來自周總理。

巧合的是,衛立煌的夫人韓權華,和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是小學同學。

衛立煌將愁苦情緒和內心掙扎,都告訴了枕邊人。

韓權華從小也是受過先進思想的熏陶,她表達了對丈夫的支持,表示願意幫丈夫傳達他的想法。

衛立煌寫下一封電報,交由妻子韓權華,韓權華再轉給遠房親戚。

幾經輾轉,這封電報終於送到了延安,我黨也得知衛立煌的想法。

衛立煌提到,雖然他現在身在海外,但後期會適時給我黨提供幫助,目的為了能盡早結束內斗 。

他希望時局早日定下來,真的不想看國人內斗死傷無數。

但因他在國軍身居高位,為了自身和家人安全,希望我黨能暫時保守這個秘密。

我黨回電: 可利用目前的情勢,伺機行動。

很快這個機會就來了,蔣介石在國內屢打敗仗,他又想起了衛立煌,立刻召喚他回到國內。

待衛立煌回到國內,便被任命為東北總司令一職,被派往東北戰場抵禦我軍。

此時的衛立煌已不是從前的那個他。

他早已看透了蔣介石,不過把自己當作一顆棋子,一旦失去價值便會再度成為棄子。

但是衛立煌作為東北總司令,也不能為我軍提供什麼幫助。

經過日思夜想,衛立煌心中有了決定:既然提供不了幫助,那就乾脆什麼都不做。

此時國軍主要兵力都集中在錦州,長春,沈陽三大城市。

我軍領導人決定在東北做一次大總攻,眼看著解放軍步步逼近,蔣介石急了。

蔣介石立即發電報給衛立煌,讓其先放棄長春、沈陽兩地,先退守錦州保留實力,等到後期有實力再反攻。

衛立煌表示要將三座城市都守住,但是他不出兵不作戰,只是拚命地修繕防禦。

但明眼人都知道,當時沈陽的防守堅固,根本用不上再修繕。

蔣介石對此十分憤怒,直接飛到了沈陽,當面怒斥衛立煌的不作為。

蔣介石下令:「沈陽出五個軍,組成西進兵團,與東進兵團一起合力,支援錦州地區。」

雖然錦州有了支援,但在我軍的逐一擊破下,東北三地最終還是被逐一解放。

蔣介石知道了後十分生氣,隨著部下的報告,知道了更多衛立煌的行為。

於是便立刻將衛立煌停職查辦,將其軟禁,一面查他是否已叛變。

調查還在進行中,但衛立煌知道自己的不作為,早晚會被審判,於是他便開始策劃逃亡。

在蔣介石離開南京辦事時,便帶上自己的妻子往香港逃去。

等到了香港後,衛立煌也不敢鬆懈,深怕被特務發現其行蹤,一直過著東躲西藏的日子。

這種境況持續到我黨放出的一份名單,才有了改善,這份名單正是國民黨戰犯名單。

衛立煌看著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立,心裡明白這是我黨對他的保護。

這份名單一出,蔣介石便知曉衛立煌沒有和我黨合作,自然也會放下對他的追捕。

等到了1949年,國軍在我黨的攻擊下全面崩潰,蔣介石率領剩餘參將敗退台灣。

衛立煌提心吊膽的日子終於結束了,在香港生活多年的他,也想回到自己的家鄉。

但是衛立煌心中有擔憂,從前曾與我軍為敵,回到家鄉後會不會被秋後算賬。

這時,衛立煌的妻子韓權華表示,可以幫他探探口風。

前面說到韓權華和鄧穎超,有著同學情誼,韓權華寫信寄給了多年未見的老同學鄧穎超。

在大陸的鄧穎超收到信後,便立刻交給了周總理。

周總理多年來一直在打聽衛立煌的消息,他放下手中政務,回信一封。

信中寫道,我黨一直記得衛立煌的付出,並不會追究那些前塵往事,新中國正是需要建設的時候。

等到衛立煌回來,還要對其委以重任。

衛立煌讀完信件深受感動,他就知道自己當初的決定沒有錯。

衛立煌夫妻開始收拾行囊,預備踏上回鄉的旅途,我黨也為其回程做好了准備。

最終,在1955年4月13日,衛立煌終於踏上了大陸的土地。

身在廣州的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和領導人會面,領導人卻說可以慢慢來,剛好觀賞下新中國的大好山河。

衛立煌和妻子一路沿著廣州北上,看到新中國成立後百姓安居樂。

再也沒有從前生活在戰爭下的陰影,短短數十年發展到如此地步,由衷地敬佩毛主席的偉大。

幾天後,衛立煌終於來到了北京,等到他下了車站,竟發現車站還有朱德這些老朋友接待。

一路上他們憶當年暢想未來,相談甚歡,這種質朴的同事情誼,從前他從未感受到。

等到衛立煌和妻子安頓好後,毛主席在4月25日,為其辦了一場接風宴。

在這場宴會中,毛主席和八大元帥齊現身,這是何等的重視啊。

毛主席在宴會上,對衛立煌大加贊賞,當眾說明衛立煌為國家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毛主席此話一出,那些從前對衛立煌還有質疑的人,也紛紛了解到了實情,不再有任何擔憂。

宴會之上 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宴會過後一段時間,我黨也履行了諾言,讓衛立煌出任政協常委等職位,衛立煌也終於可以投入到國家的建設當中。

為了感謝黨和國家的信任,衛立煌一直積極工作,凡事親力親為。

但是此時,衛立煌也已快到花甲之年,常年的勞累讓他的身體不堪重負。

最終,在1958年時衛立煌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的衛立煌,還不忘操心工作,他希望能盡快重回工作崗位。

但是年輕時常年的征戰,早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痛,再加上再香港過的苦日子,身體一時間很難恢復。

在一年後,還是到了病重的狀態,眼看著時日無多,朱德和周總理都放下手頭政務來看望他。

病重的衛立煌已說不出話,他只是緊緊握住這些老友的手,眼中似有千言萬語想要傾訴。

1960年,衛立煌在醫院去世,周總理親自主持了他的葬禮,送別這位老友。

縱觀衛立煌這一生,積極投身革命事業,跟隨孫中山先生的步伐,愛國的思想從未改變。

雖然曾為國民黨五虎將領之一,但在意識到自己的道路是錯誤的時候,能夠迷途知返,積極配合我黨。

為了國家大義,置生死於度外,大大地提高了解放東北的進程,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Ⅶ 與毛澤東私交很好的國民黨將領叫什麼名字

李宗仁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後,毛澤東會見李宗仁的特使劉仲容時說:「廣西這幾年跟蔣介石鬧獨立。名氣很大啊!廣西是個有名的窮省份,鬧起飢荒來,災民常逃到湖南來。湖南的農民討不到老婆的,就娶廣西的妹子。李先生憑什麼鬧獨立?據說,這幾年,沒有南京政府的財政支持,不僅撐得住局面,還被人稱贊為全國的模範省。我看李宗仁是個有本事的人。」

毛澤東所說的「鬧獨立」,是指李宗仁領導的廣西政府雖然從名義聽從國民黨中央政府的領導,但實際上一直處於「獨立或半獨立」的狀態,蔣介石的軍令、政令大多數情況下在廣西根本行不通。基於與毛澤東的相惜,李宗仁輾轉回國,落葉歸根。

張輝瓚

1931年春,毛澤東在寧都黃陂村揮筆寫下《漁家傲·反第一大「圍剿」》:「萬木霜天紅爛漫,天邊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張輝瓚因此家喻戶曉。這首《漁家傲》中,「前頭捉了張輝瓚」一句太過直白,簡直就是以口語入詞,為作詞家所諱。但也許正是因為直白,才容易被文化水平不高的根據地群眾所傳唱。另外,它也反映了毛澤東打了勝仗以後,寫作此詞時的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心情。據考證,毛澤東的這首詞,創造了幾個第一:張輝瓚是紅軍在江西第一次俘虜國民黨將軍,而且張輝瓚被俘時軍銜為中將師長,也是在江西俘獲的國民黨最高級別的將領。這是第一次以國民黨將領的名字入詩詞,在以後的戰爭中,被捉的國民黨將領有的職務和軍銜都高於張輝瓚,卻棗碼也無緣享受此「殊榮」。

衛立煌

毛澤東評價衛立煌:「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

毛澤東與衛立煌第一次見面,是在國共合作局面形成以後的1938年。當時,衛立煌剛剛指揮完中條山對日作戰行動,被阻隔於敵後,順便取道延安見到毛澤東的。在延安,這位被朱德稱為「在忻口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受到了盛況空前的歡迎,使他感受到了延安人民和毛澤東的真誠,對中國共產黨人產生了好感。內戰戰敗後,衛立煌電告毛澤東選擇回到大陸。

陳明仁

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戰,在國民黨方面被稱為四平保衛戰,而在解放軍方面則被稱為是四平攻堅戰。這是陳明仁的巔峰之戰。以至於兩年之後,毛澤東請長沙起義的陳明仁在自己家中做客,鼓勵他繼續帶兵,並幽默地說:「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喲!」陳明仁自感四平之戰罪孽深重,連稱不敢。1949年9月,毛澤東親邀程潛和陳明仁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政協大會及開國大典。9月7日,當程、陳二人抵京時,受到了極高的禮遇。毛澤東派聶榮臻在車站迎接,並陪送到「六國飯店」下榻,朱老總率眾多解放軍將領出席迎接宴,毛澤東親自在門口迎接他們。9月19日,在政協第一次會議上,毛澤東邀代表游天壇祈年殿,特地從人群中召喚出陳明仁,親切地叫著陳明仁的字:「子良,來,來,我們兩個單獨照個相。」於是,歷史留下了這張永存之照。

馮玉祥

1945年8月,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了和平建國,毛澤東親赴重慶和蔣介石進行談判。對於毛澤東不懼風險、毅然飛渝的舉動,馮玉祥非常佩服地說:「毛澤東到重慶,說明了他胸襟坦白,一片至誠。」馮玉祥當時雖然身為國民政府的要人,但由於蔣介石對首岩渣他與共產黨接近這一點上相當不滿意,所以,他本人不便親往迎接,就派他的夫人李德全代表他去九龍坡機場歡迎毛澤東,並設家宴為毛澤東接風洗塵。他吩咐上寺康莊辦事處的人員,寫好請帖派人送往桂園毛澤東住所。並命自己在鄉間住所歇檯子抗倭樓的廚師老張到辦事處來親自做菜。專門交待:「多弄幾個湖南口味的菜。」在蔣介石獨裁統治下的重慶,馮將軍為毛澤東設宴洗塵,成為當時重慶報紙的頭條重要新聞。

Ⅷ 林彪被友軍槍擊下馬 一子彈換十車子彈

平型關激戰威震天下,「常勝將軍」美名一夜遍神州。八路軍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五台山——五師分兵經略三晉。林彪喜極而悲,陰溝里翻船,挨了影響他政治生喊戚滑涯的一粒冷槍。驍將自有驍將的禮節,衛立煌探望林彪的禮物與眾不同:一百萬發步槍子彈、二十五萬枚手榴彈和一百八十箱牛肉罐頭。林彪的軍事才能又一次得到了顯示的機會,抗日戰爭的全面展開給了他用武之地,平型關一戰使他聲名如日中天。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1937年7月7日凌晨,宛平城外盧溝橋槍聲驟起。日軍盤馬彎弓,鐵騎直進,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 中央憂心如焚。從抗日的大局出發,請纓出戰,直到8月上旬, *** 中央才同意陝北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為「八路軍」),開赴第二戰區山西前線作戰。
根據國共雙方達成的協議,八路軍下轄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共三個師,由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林彪、劉伯承、賀龍分別擔任這三個師的師長。三個師中,林彪統帥的一一五師是由原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改組而成,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一一五師下轄三四三、三四四旅,另外還有一個獨立團、一個騎兵營的建制,總兵力達一萬五千人,超過了一二○、一二九師的總和(兩師總兵力一萬四千人),威風赫赫,一枝獨秀。「林氏三兄弟」中,除已經去世的林育南外,林彪和林育英(張浩)都擔任了八路軍中的要職。一個出任一一五師師長,一個出任一二○師政委。以致於 *** 在同他們開玩笑時說道:「假如林育南還在,乾脆八路軍這三個師都由你們林家包了。」八路軍出征前,華北戰場一片混亂。 *** 守軍不敵日軍進攻,紛紛潰退。八路軍將採取何種策略挫敵銳氣,斬敵鋒芒,這是當時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 *** 中央召開了洛川會議。洛川,北距延安城九十公里,南距國統區十多公里,處於西安與延安之間。選擇洛川作為開會地點,是為了便於軍隊負責人參加。當時,紅軍各部隊大多駐在西安附近地區。林彪是在抗大卸任赴一一五師供職途中接到開會通知的。
洛川會議的參加者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各師軍政首長一共二十多人。會議中,討論最激烈的議題是八路軍出征後採取什麼樣的作戰方針。 *** 在發言中說,對日本帝國主義,我們不能低估他,輕看他。同日本人作戰,不能局限於同 *** 作戰那套老辦法,硬打硬拼是不行的。我們的子彈和武器供應都很困難,打了這一仗,打不了下一仗。因此,我們採用的策略應該是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爭。而且, *** 還想得更遠。在這方面,他有魔術師一般的神奇和預言家般的准確,他的這種走在歷史前面的超前意識,常常被一些人斥之為虛幻、夢臆,但又常常被歷史的進程所證明。 *** 說,我們要充分發動群眾,不斷壯大自己的力量,特別是武裝力量,因為在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以後,我們還要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為此目的,我們應在游擊戰爭中積蓄力量。 *** 的發言,遭到彭德懷的異議。他在會上提出了用紅軍擅長的運動戰打幾場殲滅戰的建議。彭德懷說八路軍只要有二十萬軍隊,有 *** 嫡系部隊那樣的裝備,再加若干炮兵,憑險防守,機動出擊,日本人是攻不進山西的。事後,彭德懷檢討說,這是一種輕敵速勝的思想。
林彪又一次與他的老師背道而鄭臘馳。他也不同意 *** 的觀點。這不奇怪,林彪素以善打運動戰著稱,在中央蘇區時指揮大兵團作戰很有經驗,曾經整師整團地殲滅 *** 正規軍。他對運動戰的偏愛和造詣是公認的。在會上,林彪支持彭德懷的觀點,不同意打游擊戰。他說:「內戰時期我們可以整師整師地殲滅 *** 軍隊,日本人有什麼了不起?可以考慮以運動戰為主,搞大兵團作戰。」林彪越說越離奇,連彭德懷都直搖頭,要他不要再講了。會議整整討論了四天。在林彪、彭德懷等人的堅持下, *** 修改了最初的提法,將八路軍的作戰方針規定為:基本的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也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洛川會議仔寬一結束,林彪和新任一一五師政委聶榮臻立即趕赴部隊。8月下旬,一一五師分為兩個梯隊進入山西境內,對日作戰。
適逢黃土高原的雨季來臨,暴雨普降,連日兼旬,延綿不斷,從洛川到西安的道路上一片泥濘,馬蹄濺起的泥漿濺得滿身都是。當林彪、聶榮臻二人趕到西安時,渾身上下成了一個泥人。聶榮臻在西安小停幾天。林彪繼續東行,他搭火車到潼關,然後換木船過渡,越過黃河。雨季的黃河,濁浪滔天,湍急的河水滾滾而來,咆哮而去。渡船在激流中顛簸,時而躍上浪尖,時而跌入谷底,驚心動魄。只有在此時此境,渡客才能領略到黃河的雄壯,聆聽到黃河的脈搏和呼吸。
過了黃河,便是山西風陵渡。這里已是一片喧囂。所有進入山西的部隊均得換乘山西特有的小火車,否則只有徒步行軍。山西鋪設的鐵軌與外省不同,均是窄軌。這是「閻老西」在軍閥混戰時期的「發明創造」,藉以防範外省軍閥乘火車長驅直入奔襲山西省會——太原市。林彪一路風塵僕僕,於9月上旬趕到太原,與一一五師先頭部隊三四三旅會合。9月中旬,日軍兵分幾路向山西太原推進。其中一路由大同進攻雁門關,一路由蔚縣、廣靈西撲平型關。「兩關」一失,太原不保。蔣、閻二十萬部隊奉命防守「兩關」要隘。 *** 以民族利益為重,決定援助他們作戰。於是,一二○師馳援雁門關,一一五師日夜兼程,向平型關急進,阻擊進犯之敵。
林彪率領三四三旅由太原、原平向靈丘急進。沿途所見,觸目驚心。 *** 退兵如潮水般涌過,他們一批又一批,用步槍挑著彈葯和搶來的包裹、母雞,垂頭喪氣,驚恐萬狀。 *** 士兵看到一一五師向前線開去,人人感到奇怪,他們極力向八路軍戰士形容日軍的可怕,雙方展開了一段生動的對話:「你們為什麼退下來?」「日本人有飛機坦克,炮彈比我們機關槍的子彈還多,不退下來咋辦呢?」「當兵還怕死?」「別吹牛皮,上去試試。」「你們究竟打死了多少日本鬼子兵?」「我們還沒見過鬼子兵的面哩。」「為什麼不和敵人拼一拼?」「找不到長官,沒有人指揮,打不了哇!為防止 *** 退兵影響部隊抗日作戰的士氣,制止「恐日病」的發生和蔓延,林彪命令三四三旅改走小路,避開 *** 部隊,向靈丘方向前進。
在西安多呆了幾天的聶榮臻在9月上旬趕上一一五師的後續部隊,即由徐海東率領的三四四旅。中旬,聶榮臻乘車到達原平,詢問林彪位置。師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告訴政委:「林師長已到靈丘以南觀察地形去了。」聶榮臻於是立即帶領一一五師師部和三四四旅走山區小路,急如星火地向先頭部隊前進的方向趕去。9月23日,聶榮臻等抵達平型關東南的上寨鎮,見到了林彪。林彪指著一道道山壑,說道:「可以在這里打一仗!」
平型關位於山西東北部古長城上,自古以來是晉、冀兩省的重要隘口。關內關外,群山崢嶸,層巒疊嶂,溝深谷幽,陰森邃靜。從平型關山口至靈丘縣東河南鎮是一條由東北向西南伸展的狹窄溝道。地勢最險要的是溝道中段,長約五公里,溝深數十丈,溝底通道僅能通過一輛汽車,而南北兩頭溝岸卻是比較平坦的山地。這正是一個打伏擊的好地方。在選擇作戰地形上,林彪的眼力是別人所不及的。歷史又給了他一次成功的機會。
進攻平型關的日軍,屬於板垣第五師團二十一旅。析垣是個中國通,全名叫板垣征四郎,1929年他就來到了中國,在關東軍任大佐。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在東北拼湊組織「滿洲帝國」,板垣代表日本領銜與溥儀進行談判。五年後,他升任中將師團長,威名顯赫。板垣在華多年,熟知中國地理。他知道,平型關歷來守備鬆弛,是個薄弱環節,因此,他企圖搶攻平型關,直插太原腹背。9月下旬,板垣師團攻佔靈丘後,即沿溝道向平型關直撲而來。
為了打好一一五師出征後第一仗,林彪、聶榮臻召開了幹部會。林彪命令獨立團和騎兵營插到靈丘與淶源之間、靈丘與廣靈之間,切斷敵人交通線,阻止敵人增援;命令三四三旅的二個團為主攻,三四四旅一個團到平型關北面斷敵退路,一個團作師部預備隊。全部攻擊部隊埋伏於平型關東側山地。當夜,一一五師主力趕往距平型關十五公里的冉庄待命。24日,東面靈丘方向傳來斷斷續續的槍聲。前沿部隊報告,敵人有可能翌日大舉進攻。傍晚時分,林彪打電報給各旅首長,下達了出擊命令:三四三旅本日晚0點出發進入百崖台一線埋伏陣地,三四四旅隨後開進。百崖台一線,距預計敵人要經過的汽車路僅一兩公里。當夜,大雨陡降,風聲、雨聲、腳步聲交合在一起,戰士們既無雨衣,又無禦寒衣物,單衣單褲,渾身透濕,沿著崎嶇的山道艱難地前進。
暴雨導致山洪暴發。陡然漲起的溪水瘋狂地沖撞著溝谷峽底,發出轟轟的巨響。戰士們只得把槍和子彈掛在脖子上,手拉手結成一道人牆,或者拽著騾馬的尾巴從激流中淌過去。三四三旅搶在山洪暴發前過去了,徐海東帶領的三四四旅被山洪阻擋,只過去了一個團,另一個團的部分戰士急著過去,結果被越來越兇猛的洪水裹挾而去。「洪水太急,強渡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犧牲。讓剩下的部隊作為預備隊,緩行待進吧。」林彪同意了聶榮臻的意見。天亮前,一一五師終於到達指定陣地。按照作戰計劃,一一五師大部分兵力隱蔽於東南山地,同時派一支部隊穿過溝底通道,佔領河南鎮以北的一處高地,造成居高臨下、兩面夾擊之勢。林彪將師指揮所設在溝道東南的一個山頭上,在那裡,通過望遠鏡,可以鳥瞰戰場全景。
清晨,大雨初歇,群山一片寂靜,幾株孤零零的小樹在秋風中冷得發抖。7時左右,溝道上傳來隱隱約約的馬達聲。不一會兒,一百多輛汽車隆隆地開進溝道,汽車後又是二百多輛大車,再後面是馱著炮彈的騾馬和騎兵。總共四千多名日軍士兵在太陽旗的引導下,大搖大擺地走進了林彪布下的口袋。這時,伏擊部隊的報告不斷傳進師指揮所。當日軍已全部進入一一五師的埋伏圈後,林彪立即下令:「攻擊開始!」隨著林彪一聲令下,頓時,機槍、步槍一齊開火,槍炮聲響徹山谷。八路軍的突然發起攻擊,使日軍措手不及,指揮系統一時失去指揮,只得倉促應戰。
板垣二十一旅團畢竟是一支有豐富戰斗經驗的部隊。他們很快從懵懂中清醒過來,瘋狂地進行反撲。日軍官佐舉著軍刀拚命地嗥叫,試圖組織反沖鋒搶占高地。雙方展開了血戰,白刃對刺,刀光血影,不斷有人倒下。他們用拳頭,用牙齒,用石頭,拚命想消滅對方,直到力盡命殞。殘酷的戰斗一直持續到當日正午。日軍終於抵禦不住從未遇過的八路軍的猛烈攻擊,棄下一千多具屍體,落荒而逃。平型關戰斗,八路軍一一五師殲敵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千餘人,炸毀日軍汽車一百餘輛,大車二百多輛,繳獲炮彈二千多發,機槍二十餘挺,戰馬五十多匹,步槍千餘支,其他輜重物資不計其數,取得了抗戰以來第一次對日作戰的輝煌勝利。一一五師的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平型關大戰獲得重大勝利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各地。各黨派、各階層發來的賀電、賀信如同雪片一般飛來,以「抗戰領袖」自居的蔣介石也致電表示慶賀。
一夜之間,林彪的名字家喻戶曉。「抗日英豪」、「民族英雄」、「無敵元帥」、「常勝將軍」等等桂冠擠滿了全國各大報刊的頭版頭條。特別是當人們得悉這位英雄的八路軍師長尚未婚娶時,多少年輕美貌的少女把這位濃眉毛的師長的形象埋在心裡,編織出無限美妙的春夢。「鞭敲金鎧響,人唱凱歌還。」當林彪率部來到五台縣時,萬人空巷,盛況空前,全城人聚集城外,爭相一睹抗日將士的豐采。佛教聖地之一的五台山上的僧人們也身披袈裟,手執長笛短簫,奏起了歡迎的梵樂。1937年10月26日,正太鐵路要隘娘子關失守,山西的抗戰形勢急轉直下。至此,在華北地區以 *** 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和正面戰場宣告消失,以八路軍為主體的抗日游擊戰爭階段宣告開始。黨中央決定劃華北為四大戰略區,即以一二○師開辟晉西北,一二九師開辟晉東南,一一五師分兵開辟晉西和晉東北地區。按照中央指示,一一五師從馳援娘子關時即開始分兵,主力由林彪帶領由晉東南轉往,晉西呂梁山,余部由聶榮臻率領開辟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晉東北地區。
「分兵」的工作很簡單,主要是確定誰跟主力轉移新區,誰留下來。作為一師之長,林彪不願主持「分家」。分多了怕人家(聶榮臻)有意見,分少了自己又吃虧,他採取迴避的方法,推薦政治部主任羅榮恆來主持這項工作。對此,聶榮臻也表示同意。他對羅榮桓說道:「你來分好,你公平。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衛生部幾個部門都由你決定。哪些人走,哪些人留,你有決定權,我不爭一個人。」羅榮桓確實做到了公平如秤。他親自挑選一批人留下來。人數雖不多,但很得力,聶榮臻很滿意。斗換星移,春秋更序。一晃到了1938年的3月。這時,林彪已率部到達呂梁山和太岳山脈,經過一年的努力,開辟了晉西南抗日根據地。當時,在一一五師的側翼,是 *** 閻錫山的部隊。國共雙方協同抵禦著日軍瘋狂的「掃盪」。
晉南山區的春天,早晚多霧,雲煙氤氳,漫山遍野,五步之外,不辨東西。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呂梁春多霧,聞聲不辨物。只聽耳邊響,不見眼前過。3月2日清晨,突然降了一場大霧。迷霧把大地籠罩著,一切都是朦朦朧朧的。林彪不聽警衛員的勸說,獨自一人到住地村外去遛馬。林彪做夢也沒想到,他這一遛,竟身中冷槍,負了重傷,留下終生遺憾。林彪戎馬一生幾十年,雖然經歷過無數次危險,但受傷卻只有這一次。這次負傷嚴重損壞了林彪的身體健康,對他那雄心勃勃的政治生涯不啻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平型關大捷後,一一五師從板垣師團丟棄的大量輜重中得到補充,發了「洋財」,團以上所有幹部都得到了一件黃呢子軍大衣,林彪也不例外。林彪還挑了一匹豐神健骨的駿馬。這匹馬是關外良種,名喚「千里雪」,周身沒有一根雜毛,一眼望去,就像一道白色的閃電,發光耀眼。林彪有了這匹馬,便慢慢養成了遛馬的習慣。這天,林彪一出村,便策馬賓士。「千里雪」飛踏騰空,闖村過店,清脆的馬蹄聲沿山區小道一路響起,不知不覺的,林彪已進入了閻錫山部隊的防區。
閻錫山的部隊緊鄰一一五師。由於正和日本人打仗,他們在防區邊緣布置了警戒線,放了流動哨。防區外的蹄聲和馬嘶引起了士兵的注意。帶隊的一個班長從濃霧中看見一個軍官模樣的人身穿黃呢大衣,騎著一匹洋種馬,正朝這邊飛馳而來。他認定這是日軍軍官無疑,下令開槍。槍聲過後,林彪和馬仆倒在地上。子彈從他的前胸打入,洞穿了右肺葉。等大驚失色的閻軍士兵把林彪認出來時,他已由於失血過多,昏死過去。聞訊趕來的警衛員趕緊把林彪抬回一一五師師部,進行急救。閻錫山聽到消息,大為驚訝,親自帶著醫官前來為林彪會診。經過緊張的搶救,出血是止住了,但是彈頭還留在體內。戰時醫療條件太差,開刀取彈頭的危險性很大,弄不好會造成重大醫療事故,更何況林彪是大名鼎鼎的傳奇式人物,誰也不敢動這個手術。
幾天以後,林彪才清醒過來。望著病床前一雙雙憂慮、誠摯的眼睛,他露出一絲苦笑,說:「沒想到陰溝里翻了船。」這句湖北土話的確代表了林彪當時的心情。傷,雖然細想起來十分窩囊,但林彪這次卻表現出了一個儒將所顯露出來的寬宏大量和坦盪之心。他沒有同意閻錫山提出的槍斃肇事者的意見,寬恕了那個闖禍的班長和士兵,這使那位班長和他的士兵感動得涕淚交加。 *** 中央和八路軍總部得知林彪負傷的消息後打來了慰問電。 *** 還特地派有「醫林聖手,軍中名醫」之稱的傅連來為林彪治療。傅連,福建長汀人,原來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1927年在長汀任福音院院長時曾盡力搶救過八一起義部隊的傷病員,1933年參加紅軍後,歷任中央紅軍醫院院長、陝甘寧邊區醫院院長。傅連醫術高明,為人厚道,深得 *** 同志的器重。同樣,派傅連來晉西,也說明了 *** 對林彪的器重。在傅連的精心治療下,林彪的傷情得到控制,傷口也漸漸癒合了。但是,由於子彈擦傷了中樞神經,彈頭殘留體內,每逢天陰雨雪,傷口發炎,林彪還是疼痛難忍,在床上滾來滾去。
1938年春,鑒於林彪身體日益虛弱,傷口惡化,八路軍總部決定派人護送林彪到延安休養。早春三月,桃苞綻放,柳枝爬綠。青青的嫩草,婀娜嬌柔;玲瓏的翠鳥,啼啾悅耳。延安城外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又響起了粗獷激越的信天游。帶傷的勇士比健還的英雄更惹人愛憐,這是古今通例。 *** 為載譽歸來的林彪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勸慰他寬心養病。二十里堡,昔日一座偏僻寧靜的小山村,由於林彪的到來而喧鬧非凡。每天都有抗日團體或軍政要人前來探望致意。其中最有特色的一次是衛立煌探病。1938年4月, ***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前敵總指揮衛立煌順道訪問延安,專程前往二十里堡慰問林彪。行至半途,他突然下車,對部下說,「快搜搜荷包,看有沒有錢?我今天忘記准備犒金了。」原來 *** 軍隊素有犒賞和送禮的風氣,按當時不成文的規定,一個師長受傷,禮金通常要高至數千元。眾隨從把口袋搜遍,也只六百元錢。「這怎麼行?太少了,太少了,」衛立煌急得直搓手,「事後再送,行不行?這失不失禮?」衛立煌的秘書說,「好像沒有事後再送錢的規矩,這顯得誠意不夠,不如看望林彪時探詢他需要什麼。」「好主意。」衛立煌上車,趕到二十里堡,熱情地與林彪交談,問他是否能幫上忙。「幫忙?」林彪搖搖頭,表示感謝。「譬如葯品,食物,衣服……」,衛立煌專揀邊區緊缺的物資說。「我本身沒有什麼需要,一切都很齊備。」「那部隊有什麼困難呢?」衛立煌不送點東西不甘心。「部隊缺彈葯。」林彪直盯著衛立煌。「一言為定,我就送彈葯。」
第二天,衛立煌抵達西安,下令撥給八路軍步槍子彈一百萬發,手榴彈二十五萬枚和牛肉罐頭一百八十箱。當時的 *** 後勤部副部長盧佐認為數目太大,怕蔣介石不批准,提出應仔細考慮。衛立煌聞悉後,親自打電話與盧佐洽商獲得批准。後來第二戰區前敵指揮部後勤司令杲海瀾也因數目龐大,不敢執行。衛立煌又打招呼,說,「我是前敵總指揮,對於抗日有功的軍隊,都要一視同仁。照單撥出,出了問題,我衛立煌負責。」三十天後,當十餘輛軍車把子彈、罐頭送到二十里堡時,林彪蒼白的臉上露出激動的紅暈,他連連說,「禮重了,禮重了。」
子彈

Ⅸ 衛立煌是什麼時候死的

衛立煌死於1960年1月17日。
衛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又字輝珊,安徽省肥東縣人,中華民國高級將領,國軍陸軍二級上將軍銜,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的「虎將」。取得了中原大戰中擊敗石友三解除南京之圍、鄂豫皖「圍剿」、鎮壓「閩變」分路暨主功、御畝擊敗岡村寧次收復鄭州、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含強渡怒江戰役)等一系列戰役的勝利。忻口會戰亦破壞了日軍的作戰計劃。建國後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二屆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屆晌拆孫中央委員會常委等職。日軍華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稱其為「支那虎將 」。史迪宴鏈威在回憶錄中稱其為國民黨軍隊中最能乾的將領,美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其為「常勝將軍」。
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Ⅹ 1955年衛立煌回到大陸,後來官至副國級,他的家人如今怎麼樣了呢

1955年3月,衛立煌將軍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從香港返回闊別已久的大陸。作為一名抗日名將,在民族危亡之際他拋棄政見,赤膽忠心,也正是這等赫赫威名,讓他在返回大陸伊始便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並且很快便被委以重任,甚至有出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這等副國級要職的任命。然而天不假年,1960年1月17日,64歲的衛立煌因糖尿病病逝。



面對這樣威望日隆的衛立煌,蔣介石也是如坐針氈。1941年,衛立煌將軍的妻子朱韻珩病逝,為了能夠繼續拉攏、控制衛立煌,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也試圖以將侄女為衛立煌的繼室,來達到目的。

但是久經沙場的衛立煌又何嘗不知,果斷拒絕。這自然也給他在國民黨內部的地位,造成了極大的掣肘,這種掣肘更是隨著衛立煌部在收復鄭州後,純臘達到頂點。很快,蔣介石便已拒不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策略被解除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