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埃及高級幹部訪問利比亞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埃及高級幹部訪問利比亞

發布時間: 2023-05-25 08:00:41

1. 19世紀70年代利比亞和埃及的合作與對抗分別是怎麼樣的

19世紀70年代的時候,利比亞和埃及斗李灶的關系空扮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他們在政治經濟上都有往擾中來,進行了一系列的合作。

2. 利比亞和埃及通過怎樣的契機結束了長期以來的互相指責並簽署合作協議的

1989年6月,卡扎菲到卡薩布蘭散派汪卡出席了他已久違15年的阿盟首腦會議。在這次會議期間,他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舉行了會晤,結束了長期以來的相互指責,並於同年10月相互簽署了15項合作協沖仔議,「揭開了兩羨緩國關系的新篇章」。

3. 利比亞最新局勢

日前,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軍方宣布,執政當局在利比亞南部塞卜哈地區成功抓獲卡扎菲的次子賽義夫,但執政當局拒絕國際刑事法院參與對賽義夫的審理。卡扎菲權力家族已經分崩離析。利比亞局勢今後如何發展?未來能否如西方所願?在許多方面,利比亞新政權重任在肩。

經歷了戰亂的利比亞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經濟千瘡百孔、部族武裝矛盾重重、卡扎菲殘余猶在。600萬利比亞人對「後卡扎菲時代」充滿希望,如果不能滿足其願望,則失望的心理落差必然很大。利比亞地域、部族、種族矛盾復雜,執政當局內部派系眾多,過渡政府組建工作一直進展不順。執政當局一方面要防止因為卡扎菲「殉難」被其他勢力用來煽動部族暴力,更大的難題是如何安置和管理反卡扎菲的民兵組織,防止其在「後卡扎菲時代」為政治資本相互爭斗。11月23日,利比亞一些部族表示不會承認剛剛組建完畢的新的利比亞過渡政府。

據初步統計,在卡扎菲執政的42年裡,利比亞大約有4000人到5000人失蹤。在今年2月到10月的內戰中,大概有25000人失蹤。而利比亞執政當局也以實際行動針對卡扎菲及其支持者,抓捕後即刻擊斃。這也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未來是否會陷入報復的惡性循環,而無法建立民主、文明的新制度?安理會注意到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發出的「解放宣言」,期待利比亞迅速建立一個「包容、有代表性」的過渡政府。安理會強烈敦促利比亞當局採取一切必要步驟,防止報復、任意拘留和未經司法程序的處決,有責任保護其民眾,包括外國國民和非洲移民。利比亞執政當局今後如何領導各階層一道努力,醫治國家創傷、實現民族和解、避免冤冤相報的血腥復仇,都是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

利比亞執政當局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收迴流失海外的卡扎菲家族巨額財產。據悉利比亞2010年石油出口收入達450億美元,而這些錢大部為卡扎菲家人及其私人友好所據有。據估計卡扎菲家族坐擁330億美元資產,在世界范圍內另有600億美元資產「未統計在內」。當然,這些資產未來能否回收,回收多少,確實存在很大的困難,許多海外財富可能最終不了了之。

正如法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弗朗索瓦·埃斯堡稱,對北約而言,利比亞戰事結束帶來的喜悅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不僅在阿富汗仍然面臨難題,更嚴峻的是利比亞國內存在諸多安全隱憂。因為北約面臨著巨大的疑問,即利比亞能否成為西方國家所期望的那種國家,此前已經有許多媒體報道,反卡扎菲武裝人員中不乏伊斯蘭激進勢力,甚至包括一些「基地」組織成員,這些勢力都是未來利比亞政局的定時炸彈和棘手難題,北約的「勝利」果實有可能被極端勢力偷梁換柱。

全國過渡委員會控制首都的黎波里後,不同武裝派別爭執不斷。包括大批攜帶型防空導彈在內的大量武器流失,西方情報機構擔心其中部分導彈可能已經落入極端分子之手,首先嚴重威脅民用航空安全。有鑒於此,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呼籲北約延長對利比亞軍事行動至今年年底。

卡扎菲之後,利比亞和西方40多年來長期不和的關系出現了本質變化。石油利益分配是拉近雙方關系的重要驅動因素,也將牽動利比亞戰後內外局勢。利比亞戰事接近尾聲,北約各國都想爭取最大利益,對利比亞開展外交攻勢,比如外界分析美國會設法收回其10億軍費成本。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利比亞時強調說,希望通過此訪與利比亞執政當局鞏固關系,在美利之間建立「長期、深厚、寬廣的夥伴關系」。

早在9月份利比亞局勢發生根本性轉變時,法國總統薩科齊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就已訪問利比亞,承諾支持利比亞重建。英國外交大臣黑格10月中旬在的黎波里宣布正式重新開放英國駐利比亞大使館,並任命約翰·詹金斯為新大使,黑格表示英國將在醫療、治安、經濟等方面繼續向利比亞提供支持。11月17日英國外交部任命多米尼克·阿斯奎思為新任駐利比亞大使。法國負責經貿事務的國務秘書皮埃爾·勒盧什率領一支由80餘家法國企業組成的官方代表團訪問利比亞。

利比亞執政當局注意維護國家安全和主權獨立,顯示並不依附於西方國家。全國過渡委員會軍方發言人10月底說,北約在打擊卡扎菲武裝方面取得積極成果,利比亞對聯合國安理會於10月31日取消禁飛區的決定表示歡迎,但表示「利比亞人現在有能力保衛祖國,我們現在比以前更強大了。」他同時說,有可能允許一些外國軍事顧問幫助利比亞訓練軍隊,實現軍隊現代化。

新政權在外交上面臨不同於卡扎菲時期的重大調整。在與西方國家搞好關系的同時,努力改變卡扎菲一貫與阿拉伯聯盟主流國家的不友好關系,注意向主要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沙特和埃及靠攏。另外,新政權可能不會像卡扎菲政權那樣親近非洲聯盟。

西方國家普遍擔憂利比亞回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背離西方的民主國家建設進程。比如新婚姻法精神引起不少爭議。10月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發表講話說,利比亞將以宗教教義為法律依據,與教義沖突的法律無效,例如卡扎菲時代禁止一夫多妻的婚姻法。雖然一夫多妻現象僅在農村和部族當中比較普遍,但即便如此,利比亞可能實行「一夫多妻制」的消息引起不同反應,尤其是參與推翻卡扎菲的女性感到不解與憤怒。為打消疑慮,利比亞過渡委主席賈利勒再次公開向國際社會保證,「利比亞將會是溫和的穆斯林」。

西方國家也對利比亞的未來價值和思想走向感到擔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維多利亞·紐蘭強調,利比亞應建立一個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的民主政治,建立一個屬於所有利比亞人的統一國家。(

4. 利比亞事件原因

對於該國動亂的原因,一般認為主要由於總統卡扎菲的專制統治,以及受到近來席捲中東地區的抗議浪潮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國家正在陷入的分裂還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亞曾經是義大利的殖民地。在義大利殖民統治時期,利比亞由三個自治邦組成。東部地區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敬鍵一場軍事政變中掌權後,依靠武力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他還遷都至的黎波里,將利比亞的政治重心向西轉移。其政權對東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顧,盡管利比亞的很多石油財富都在野喚那裏。
報道認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爭維持了統治,並將自己的部族提拔到關鍵的安全崗位和決策崗位。他還通過定期改組整個政府,使潛在政治對手失去支持基礎或威信,從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權力中心的生長。作為其伊斯蘭革命意識形態招牌的體現,他還在20世紀80年代對全部民營企業實行國有化。
而路透社的評論認為,卡扎菲對於利比亞長達40年的領導並沒有使得這個國家成為一個人民的國家。相反的,利比亞是目前全世界貪污腐敗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作為一個原油產量佔全球份額2%的國家,利比亞所創造的石油財富並沒有惠及其600萬人口。
據利比亞知情者說,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著部分武裝部隊,他們花費數年時間摧毀了對手「瓦爾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爾法拉曾被認為是該國最大的部落聯盟,但這已成過去。
利比亞騷亂
現在,在利比亞的政治忠誠遭受嚴峻考驗之時,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壓迫的部落都在反對他。瓦爾法拉的幾位部落首領日前就曾現身,號召人們推翻卡扎菲。來自利比亞東部的「扎維亞」(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領曾威脅說,如果卡扎菲繼續當權,就要切斷至關重要的石油供應。
事實上,持續的沖突和內戰的可能性已經驚擾了全球石油市場,國際油價躍升到兩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外電分析稱,利比亞動亂將影響整個地中海經濟,而作為其前殖民統治者的義大利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
目前,利比亞內務部長奧貝迪、司法部長亞利等已宣布辭職退出卡扎菲頌稿凱領導的政府,奧貝迪並號召軍隊支持反對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義務」。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亞駐外大使以辭職來抗議國內的殺害事件,一些高級外交官則呼籲卡扎菲下台。
利比亞簡介: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簡稱利比亞,是北非的一個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查德、尼日、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除沿海地區及南部山區外,利國大部分均為沙漠。利比亞戰略位置重要,並為產石油國,曾使它成為歐洲各國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因該國政府反對西方霸權主義,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國家排斥。從2003年起,利比亞積極與歐美各國改善關系,也達成許多的重大共識,目前聯合國對利國的制裁已經解除。

這是專家的意見,獨@裁的統治,在專制的的壓迫下,人民選擇了民主。卡扎菲試圖像朝鮮一樣世襲統治,遭到了人民的反對。貪污腐敗是主要原因啊,就像伊拉克當年薩達姆家族統治,控制了國家的大量財富,人民生活的很苦,就反對了。還有就是美國的顛覆啊,就像顛覆伊拉克還有其他的不服從美國的國家一樣。利比亞支持了大批反美武裝(就是恐怖分子)。美國還對利比亞實施過」黃金峽谷「行動。總之,不整垮利比亞美國人就睡不著啊。肯定有美國人在搞鬼。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南奧賽提,吉爾吉斯斯坦,很眼熟吧。

5. 穆阿邁爾·卡扎菲的人生經歷有什麼

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的國家元首,穆阿邁爾·卡扎菲自1969年9月1日執政以來,一直是受國際社會最為關注的風雲人物之一。

利比亞是一個古老而苦難深重的國家。1969年9月1日,年僅27歲的卡扎菲上尉同他的「自由軍官委員會」成功地發動了一場沒流血的政變,從此,他成了利比亞的最高領導人。

卡扎菲曾是阿拉伯統一的狂熱追求者,他上台伊始,就推行以利比亞為中心的「泛阿拉伯主義」,向鄰國提出進行「統一」與「合並」的要求。他先後向埃及、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等國提出了各種「統一」的方案。為實現這些「合並」,他製造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卡扎菲的一些做法引起了非洲國家的普遍不滿,不少非洲國家都同利比亞斷絕虧陵了外交關系,卡扎菲本人也成了一個「不合群的人」。為改善利比亞同阿拉伯國家和一些非洲國家的關系,卡扎菲採取了許多令人驚詫的舉動,並產生了戲劇般的效果。

1988年4月7日,橡舉作為一國首腦的卡扎菲親自駕駛著推土機推倒了利比亞—突尼西亞邊界線上利比亞一側的艾季迪爾角邊防海關大門,並下令撤走了部署在兩國邊境地區利比亞一側的1個陸軍師。1987年5月,巴解組織准備在阿爾及爾召開和解會議,卡扎菲兩次把法塔赫代表及各反對派領導人召到的黎波里,親自說服反對派向法塔赫的溫和觀點靠攏。1988年4月18日,卡扎菲邀請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訪問利比亞,兩人斷交6年來首次言和。1989年6月,卡扎菲到卡薩布蘭卡出席了他已久違15年的阿盟首腦會議。在這次會議期間,他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舉行了會晤,結束了長期以來的相互指責,並於同年10月相互簽署了15項合作協議,「揭開了兩國關系的新篇章」。

各國元首外出訪問大多數乘坐豪華專機和高級汽車,而卡扎菲騎著駱駝去他國訪問或參加重要會議卻是平常的事。其實,卡扎菲有一個由青一色的高級防彈寶馬車組成的龐大豪華車隊。在2002年年初,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梁空碧利比亞時,卡扎菲就是乘車前往江主席下榻的賓館去舉行會談的。他騎馬或騎駱駝赴會只不過是他的一項獨特的習慣而已。

卡扎菲的愛國激情、泛阿拉伯主義理想以及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促使他成為非洲反美斗爭的領頭人之一,也使他與美國結了冤家。他上台伊始,就將矛頭直接指向了美國在中東的根本利益。1970年,他宣布收回美國在利比亞的惠勒斯空軍基地,這是美國在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也是當時美國在地中海與蘇聯角逐的前哨陣地。1972年,他又宣布廢除美國與利比亞舊王朝所簽署的軍事、經濟與技術合作協議,使美國失去了在中東最大的一個立足之地。隨後,他堅決反對美國支持以色列的中東政策,並表示,為了支持巴勒斯坦,利比亞要打擊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卡扎菲認識到,一個小小的民族主義國家將沒有任何前途,將不能獨立生存。他開始放棄以利比亞為中心的泛阿拉伯主義,停止支持恐怖活動,改善和加強與其他非洲國家的關系,並開始在非洲大陸上把外交作為和睦相處、減少飢餓、制止屠殺和消除戰爭的政治工具。與此同時,卡扎菲清醒地看到,「新的一代」已開始在美國掌權,他作為一個對其國家命運負責的領導人必須不失時機地抓住一切機會改善同美國的關系,才能擺脫利比亞在國際上的孤立處境,使他的國家重新融人國際社會,重新富有和強大起來。卡扎菲也深知,他同美國積怨已久,改善利美兩國關系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他開始謀劃與美國改善關系的策略與步驟,並決定首先取得聯合國的諒解,讓聯合國取消對利比亞的制裁,進而與美國修好。他選擇了解決洛克比事件為獲得聯合國諒解的突破口。

卡扎菲在松動解決洛克比事件立場的同時,將改善同歐洲國家的關系作為利比亞融人國際社會的重要步驟。他首先在解決西方國家人質問題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0年4月,在馬來西亞一個休假勝地度假的21名西方國家遊客被菲律賓的阿布沙耶夫伊斯蘭武裝組織劫持到了菲南部的霍洛島作為人質。卡扎菲受德國和法國之託,利用他在穆斯林中的影響積極進行斡旋,據說利比亞還交納了1000萬美元的贖金,才使這些人質全部獲釋。有人稱卡扎菲此舉是「人質外交」,並將此舉與1974年的中美「乒乓球」外交相提並論。這次人質問題的解決加快了利比亞同歐洲關系正常化的進程,有利於打破美國對利比亞的孤立。

卡扎菲為表明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誠意,在紀念利比亞「9·1」革命31周年時明確地指出:「我們需要同歐洲甚至美國實現和平與合作,柯林頓總統為平息世界局勢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贊揚的。」「9.11」事件之後,卡扎菲加快了與美國和解的步伐。在阿拉伯世界中,他是第一個站出來譴責恐怖主義並向受難者致哀的領導人。

洛克比空難問題的解決以及卡扎菲一系列的友好行動雖為利比亞改善同美國的關系奠定了基礎,但美國卻不買賬,不僅端起了超級大國的架子,還擺出了不肯善罷甘休的姿態,因為美國最擔心利比亞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目標是要消除這些武器。

卡扎菲沒有放棄同美國改善關系的努力,他一方面積極同美英兩國進行秘密談判,消除美英對其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上的疑慮,另一方面准備做出更大的讓步。經過長達9個月的談判,2003年12月19日,卡扎菲鄭重地宣布,利比亞將停止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完全銷毀化學及核武器,並無條件同意國際武器核查人員立即進入利比亞核查。

至此,卡扎菲的真誠終於讓美英兩國首腦無可懷疑。美國總統小布希也不得不稱贊卡扎菲放棄發展違禁武器的舉動,是朝著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落人恐怖分子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一承諾一旦得到履行,「將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安全,我們的世界更加和平」,並許諾利比亞的誠意將「得到回報」。

卡扎菲做出以上決定決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過長期深思和慎重抉擇的結果。促使卡扎菲作出如此重大讓步的首要原因是,他的國家需要從根本上改善與美國的關系,以擺脫長期孤立的國際地位和經濟困境,必須回歸國際社會,得到國際投資與經濟合作,尤其是得到西方的援助,而讓美國解除對利比亞的制裁是最關鍵的一步。同時,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國家都面臨著各自的內政外交問題,多年的事實表明,卡扎菲的泛阿拉伯主義和當阿拉伯世界的頭都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6. 為什麼埃及多次攻打利比亞

努比亞爆發戰亂的原因是:
1、努比亞在世界上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家,主慧頃要是生產石油,還蘊藏有大量的天然氣。這是多國部隊攻打利比亞爆發戰亂的主要原因。
2、努米亞雖然富裕,可是他的軍事力量相 當落後,多國部隊攜帶用先進的武器去攻打他時沒有還手的能力
努比亞戰亂主要和辯碧蘆埃及之間。
努比亞從遠古時代就以盛產黃金、香料、象牙、烏木、油類、半寶石和其它奢侈品而為埃及人所嚮往。不僅礦物,努比亞還是埃及人力和牲畜的來源地,以箭術聞名的努比亞人在埃及軍隊里佔有重要的地位。為了控制這塊土地上的貿易和經濟資源,埃及人作了不懈的努力。努比亞的歷史和埃及的歷史彼此糾纏,幾乎無法分開。努比亞人對埃及的抵抗主要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反抗埃及對他們國家的控制;另一種是大量放棄其土地,逃往南方。

7. 利比亞 怎麼樣了,他們北非 那邊怎麼回事啊

利比亞國內發生暴亂了,神畝民眾在嚴重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不滿利比亞政府的做法,與政府發生沖突,要求利比亞總統卡扎菲下台。但是卡扎菲不答應,還說要戰斗到最後一刻,並且派遣戰車、戰機、直升機攜帶大量武器,向民眾開火,到目凳瞎族前為止已經死亡300人左右了。接到這個消息,黨中央決定採取一切措施,安排在利比亞的華僑盡快安全棗弊回國

8. 利比亞問題會議召開,土總統為何說談公報草案太早

因為他認為應該先解決動盪的問題。

2011年卡扎菲政權被推翻後,利比亞陷入動盪。目前,利比亞的兩支主要部隊相互面對。聯合國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和支持它的武裝部隊控制西部地區,而國民議會則與國民軍結盟,以控制東部和中部地區,南部主要城市和一些西部城市。據報道,利比亞沖突各方開始執行土耳其和俄羅斯於2020年1月12日提出的停火倡議,但幾個小時後,另一方被確認正在破壞停火。 16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根據土耳其與利比亞之間達成的協議,土耳其將向利比亞派遣部隊。

9. 埃及對於利比亞問題的立場 模聯

埃及現畢灶沖在內亂自辯啟顧不暇,根本無力去管利比亞的事情。但是埃及現手殲在也在玩兩面派,一方面不與卡扎菲當局斷交,另一方面與反對派交往密切。

10. 埃及對聯合國在利比亞危機中的作用和角色有何意見

埃及與利比亞是友好鄰邦,對利比亞比較了解,又與西方國家有不錯的關系,在這次利比亞危機中完全可以發揮勸和促談的作用,在西方、反對派與利比亞政府之間進行斡旋協調,呼籲平息戰爭,給和平以機會。但是自從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辭職後,他們卻沒有主動出面進行斡旋,使局勢緩和下來。這很遺憾。其實持續不斷的戰爭,也會祥嫌造成埃及局勢的不穩定,彎賣大批難民埋宴逗的湧入,也給埃及造成經濟負擔。很難獨善其身。所以他們應該行動起來,為利比亞危機的解除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