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訪問英國的文章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訪問英國的文章

發布時間: 2023-05-27 07:34:40

Ⅰ 李鴻章的英國之行:120年前李鴻章訪英是怎樣的

1896年,李鴻章游歷歐美,在英國待了20天。《文史天地》雜志2008年帥艷華撰寫的文章描述了李鴻章訪英之旅,摘錄如下: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不僅使得日本成為中國最大的威脅,更加劇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1896年,德國強占膠州灣,英國占據威海衛,法國竊取廣州灣,中國處於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之中。為了達到「聯俄制日」的目的,清廷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之際,特派李鴻章為「頭等欽差大臣」出使俄國。其他國家得知此事,都想借機擴大在華利益,於是紛紛邀請這位「東方的俾斯麥」前往參觀。

8月4日,李鴻章與英國首相兼外交部總長索爾茨伯里密談了一上午,雙方從兩國的經貿合作談到外交政策。談及增加關稅問題,李鴻章對首相不願增加關稅表示不滿。他說道:「惟知貴國之讓日人,不聞日廷之謀瓊報也。今貴國不肯移待日之道以待敝國,又惟知英人之歧視東土,而任華人之憾抱向隅也。」中堂滔滔不絕的辯論,雖讓首相欣賞,但增加關稅問題因為直接涉及到英國切身的經濟,最終未能解決。

李鴻章抵達英國,在南安普頓港上岸

13日,李鴻章來到烏里治造船廠,觀看了英國炮兵的操練。至水雷廠時,對水雷製造螞運的辦法、如何定購以及水雷價格等都進行了仔細詢問。之後,中堂乘輪船在泰晤士河歷覽了英國船塢、船廠、槍局和炮局,在欣賞泰晤士美妙風景之餘,更是對這些先進的軍工企業艷羨不已。

15日,李鴻章來到了聞名世界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同時受到海底電纜公司總辦賣明的宴請。宴席前,總辦將兩條長一尺的英美大洋電纜線贈與李鴻章。隨後的發電廠一行,發報人員當場將68字的電報發至上海輪船招商局,25分鍾後,即收到了盛宣懷的電報。李鴻章不禁感慨電報的神速。(引文完)

將近兩個甲子之後, *** 訪英期間將要參觀的中國通信技術巨頭――華為,已經在英國投資研發5G通訊技術,以及酷炫的石墨烯了。。。

李鴻章中物告在離開英國前總結道:「泰西格物之功效,致力之材能,某皆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他日身歸故國,後半生無涯之大事,將重整其旗鼓,忝顏而將中軍;且較諸前半生之僅效微勞者,冀於中國尤有裨益。然華人難於圖始,欲假數年之心力,遽奏萬祀之膚功,不得不求助於大英,而望化難為易也。」

這已經不是網友第一次拉李鴻章出來「穿越」。今年「93」閱兵時,上海的一群熱心人就製作了一幅繪畫作品,讓李鴻章等歷史人物「登上」看台,觀看百年後的中國軍隊。

主創人員掌贏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創意總監王知遙對觀察者網說:這些人物添加進去的時候有一種流淚的沖動,但既不是喜也不是悲,更像是站在長征盡頭回望時的唏噓感概。我們80年代出身的人都經歷了國家從貧弱發展到富強的過程,而且在改革開放後,那個貧弱的時代是暴露在發達國家的全方位對比之下的,心理上更加貧窮和空虛,我也曾經很崇洋 *** 。但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現實的發展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救贖和自我的回歸,作畫的時候從內心深處回首了這個漫長的過程。

李鴻章覲見英國女王

的確,新世紀以來,中國的變化太快。英國學者馬丁・雅克今天在英國《衛報》上寫道:

2005,上一次中國國家元首訪問英國(時任國家主席胡 *** 訪英),當時英國的GDP還略微大於中國,如今,中國經濟規模至少已經增長了2倍。

被外媒整天念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看到時有點將信將疑。搜了一下,還真是如此,只能感嘆:這世界變化太快。

Ⅱ 求英語文章:跟英國文化相關的,各方面都可以

Archaeologists have discovered a smaller prehistoric site near Britain's famous circle of standing stones at Stonehenge.

Researchers have bbed the site "Bluehenge," after the color of the 27 Welsh stones that were laid to make up a path. The stones have disappeared, but the path of holes remains.

Researchers from Sheffield University in northern England say the new circle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find. The site is about a mile (2 kilometers) away from Stonehenge, which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built around 2500 B.C.

Bluehenge, about 80 miles (130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London, is thought to date back to the same period, but the exact circumstances of Bluehenge's construction aren't clear.

Researchers plan to publis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 next year.
考古學家在英國著名的巨石陣附近發現了微型版的史前文化遺址。
研究人員根據這27塊威爾士巨石的顏色命名為「藍石陣」,這些巨石是用來鋪砌通道的。巨石已經消失了,但是洞坑依然存在。
來自於英格蘭北部的菲爾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稱,這個新的圓形石陣是重大發現。該遺址距離巨檔慶石陣大約有一英里(2千米)遠,始建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
藍石陣,距離倫敦西南部大約80英里(130千米),可以追溯到和巨石陣相同的時期,但是藍石陣確切的建造情況還不是很明確。
研究人員計劃在明年提供更多藍石陣的相關信息。

Visitors to Britain may find the best place to sample local culture is in a traditional pub. But these friendly hostelries can be minefields of potential gaffes for the uninitiated.

訪問英國的人會發現傳統英國酒吧是最能領略當地文化的地方。但對於初來乍到的異國人來說,這些友善的酒吧卻猶如潛藏著有惹事危險的"地雷區"。

An anthropologist and a team of researchers have unveiled some of the arcane rituals of British pubs--starting with the difficulty of getting a drink. Most pubs have no waiters--you have to go to the bar to buy drinks. A group of Italian youths waiting 45 minutes before they realized they would have to fetch their own. This may sound inconvenient, but there is a hidden purpose.

一位人類學家和一組研究人員揭示了某些鮮為人知的英國酒吧文化。人們首先遇到的困難是從買酒開始的。大多數英國酒吧都沒有酒保,你得到吧台去買酒。一夥義大利年輕人等了三刻嫌激鍾才明白他們得自己去買。這聽上去似乎讓人覺得行者握不方便,可卻有它深刻的內涵。

Pub culture is designed to promote sociability in a society known for its reserve. Standing at the bar for service allows you to chat with others waiting to be served. The bar counter is possibly the only site in the British Isles in which friendly conversation with strangers is considered entirely appropriate and rea1ly quite normal behaviour. "If you haven't been to a pub, you haven't been to Britain." This tip can be found in a booklet, Passport to the Pub: The Tourists' Guide to Pub Etiquette, a customers' code of conct for those wanting to sample "a central part of British life and culture". The trouble is that if you do not follow the local rules, the experience may fall flat. For example, if you are in a big group, it is best if only one or two people go to buy the drinks. Nothing irritates the regular customers and bar staff more than a gang of strangers blocking all access to the bar while they chat and dither about what to order.

在因其冷漠而出名的英國社會里,酒吧文化的形成是為了促進社會交往。排隊的時候可以和其他等待買酒的人交談。在英倫諸島上,和陌生人親切地交談被認為是完全適宜的正常行為的唯一場所可能就是吧台了;你如果沒去過酒吧,那就等於沒有到過英國。"這個忠告可在名為《酒吧護照:旅遊者酒吧儀俗指南》的小冊子中找到,它對那些想要領略"英國生活和文化核心部分"的人是一種行為准則。問題是如果你不入鄉隨俗的話,你將一無所獲。譬如說,你們若是團體前往,那最好是一個或兩個人前去買酒。酒吧常客和酒保最膩味的就是一大夥人一邊聊著一邊又又優柔寡斷不知喝什麼酒好,把通往吧台的路給堵住。

Ⅲ 英國旅遊心得總結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扮棚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接下來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英國旅遊心得 總結 吧。
英國旅遊心得總結篇1
這個寒假,一個溫馨的團體,一段令人難忘的跨國之旅,一切的一切,都讓我記憶猶新。。。。。 不忘剛來到英國的時候,心裡充滿了激動與開心。英國的天空、建築、草地、人群、食物。。不僅讓我的視野變得寬廣,也在我的心中渲染了一幅美麗的 風景畫 。。。

第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英國的雲,沒有一絲瑕疵,潔白如雪,一團一團,在天空中馳騁著。抬起頭,可以將空中的雲想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形成一個屬於自己的樂園。那裡雲的速度非常的快,不經意的,你會發現,剛剛幻想成的形狀一霎那間就變成了泡影。。。。。。

其次,英國的建築也會讓你過目不忘。一座座哥慎棚特式建築的房屋整齊的排列在道路的兩旁,門牌上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英文字母讓你立刻體會到了身處異鄉的寬缺則奇妙夢幻的感覺。這次行程中,我們游覽了許多名勝古跡:大英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劍橋大學等等,都十分令人震撼。首先,教堂在英國也是格外受歡迎,因為英國是多個種族、多種信仰的人聚集的地方,不僅有__、天主教的教堂,還有伊斯蘭教的教堂。其中,我們參觀了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它呈現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巨大穹頂成為聖保羅大教堂的顯著標志,游覽期間,教徒們的歌聲充滿了整個教堂,我們的心也因此格外寧靜。。。。。英國的博物館也十分具有游覽價值,玻璃窗內呈現了一個個國家的 文化 歷史。動植物的標本、中國的瓷器,都是那麼的真實。博物館內也陳列了當年大戰期間英國從別國運回的珍品,讓我時刻銘記了歷史。。。。。最讓我激動的是,我可以有幸游覽許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園---劍橋大學,剛進門,彷彿就有一種書卷氣息撲面而來,讓我志力努力學習考到這里的心蠢蠢欲動。。。。。

旅途中,我們有好長的時間都在大巴車內度過,不過,我們也正好趁機欣賞了英國的草地和動物群。放眼望去,一片片綠色映入眼簾,我們還可以時不時的看到可愛的牛群、羊群在草地上歡快的奔跑。。。。。

生活在英國的人們,真不愧是「紳士」的代表,不論我們在何地:大巴車上、游輪上、餐館里,只要你伸手跟他們打招呼,他們就會用半分之百的熱情來回復你。每次購物,營業員都會滿帶笑容、非常細心的聽你說話,當你不理解他們意思的時候,他們還會用肢體語言幫你理解。記得那次,我和我的朋友購物後忘了如何走到集合的地點,幸虧一對英國夫婦及時幫我們指明了方向,還畫了一張街道簡圖幫我們才順利到達了約定地點。英國人不僅紳士、熱情,活潑也是他們的代表名詞。訪問友好學校的時候,英國的同學都非常的熱情,為我們歌唱表演,帶我們去沙灘玩耍,他們在車內一路魒歌,歌聲從未間斷。我們和英國的同學還一起玩了他們那裡特有的沙灘 棒球 、一起用沙子堆了一個城堡、一起在沙灘上畫畫,他們的活潑、幽默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不僅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連在英國居住的人都受到了那裡的熏陶,活潑、幽默、有智慧。最典型的就是帶領我們隊的海導,也有人喊他大海兄。他是帶領我們隊的旅行的導游,跟他在一起的十幾天中,我們一起分享了他的快樂。。。在枯燥的古跡講解中,是他幽默的話語讓我們沉浸在當時的環境中;在無聊的大巴車內,是他用「誰 唱歌 就給誰發巧克力」的慷慨話語激起了我們昏昏欲睡的雙眼,那個幽默又有智慧的海導,我們這一隊的人估計永遠也忘不了。。。。

介紹了那麼多,當然也不能忘了英國的食物。英國的物價對於我們這些中國人來說不算便宜。那次老師給我們錢讓我們自己解決午飯,於是我們四個人找到了一傢具有英國特色的飯館吃飯,四個人竟花了將近四百元人民幣,而且估計是我吃不慣英國的食物的過,英國的麵包又硬又涼,最後在我羞愧的籠罩下,不得不扔了那五十多塊的麵包。。。。在英國,我們都用刀和叉子吃飯,剛開始不適應,但慢慢的,大家彷彿都適應了這種吃飯方式,甚至於當我們在中國餐館吃飯時,桌旁有筷子,我們誰都沒有用。。。。

英國的街道也非常有個性,一個路口有很多個岔口,紅綠燈也非常多,甚至一個路口就有七八個紅路燈。過馬路前要先摁路邊標識牌下的按鈕,等綠燈亮起才可以過馬路。而且英國還有一點跟中國不同,過馬路時應先看右後看左,跟中國剛好相反。。。。。只要遵守交通規則,在英國就會非常的安全。。。。。

不過,介紹了那麼多英國的好處,不要以為英國都是美好的。在英國,小孩只要未滿十六歲,不管做錯了什麼都不會受懲罰,所以搶劫、打架等事件經常發生,以至於我們這次見了小孩都盡量避之。。。。

綜上所述,引發了我無限的感慨和想法。。。。。英國的美是我們親眼目睹的,不時的煙雨蒙蒙的天氣彷彿更為他蒙上了一層面紗。。。。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將來可以報考牛津、劍橋, 出國 留學 ,見識更多的名勝古跡。而且,我還要呼籲更多的中國人保護環境、注重交通規則,讓我們強大的中國有朝一日可以變得天和英國一樣的藍、交通變得比英國更有秩序!不僅如此,我還希望中國的 教育 可以稍微減輕一些學生的學習壓力,讓我們可以像英國學生一樣在輕松的環境下自由、快樂的生活,我相信有一天我們可以做的到,我有信心!!
英國旅遊心得總結篇2
正當20xx倫敦奧運會如火如荼進行時,我們在為運動員加油的同時,又從電視中欣賞到倫敦的美景。不盡又讓我回味起在英國探親旅遊時點點滴滴,感想很多。

1、從一下飛機的那一刻起就感覺到空氣新鮮,養眼的綠色,湛藍的天空。

2、英國真是個很會保存古老建築的城市,隨處都可看到教堂,在郊區很少看到現代化建築,更多是精緻的別墅,綠色植物。那些古老的房子,顏色雖然有些褪去,卻仍然有不錯的視覺效果。

3、自然景區沒有大規模的旅遊開發,因為他們本身就富裕,不需要靠損失自然資源來致富。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越懂得保護自然。

4、英國的廁所一般都有三種:男、女和坐輪椅的殘疾人專用的,很人性化,而且非常干凈;

5、在英國的室內一般禁止抽煙;

6、.英國人好吃,男女老少,車站、車上等各種公共場合,都出售各種快餐、薯條、巧克力等垃圾食品,胖人多,垃圾食品多;

7、學習歐洲人享受生活,尤其下午時光;

8、英國人好學,地鐵、火車上,大家都各自看書聽音樂,聊天的不多;

9、在英國如果兩人相碰,對方一定以最快的速度主動說對不起,並報以微笑;如果你在拍照,路人一定會讓開避免擋住你的視線,或者停下來微笑地看著你等你拍完再走。

10、商店的售貨員熱情不勢利,即使在高檔的商廈,不管顧客衣著如何都會得體地招呼你。

11、倫敦交通非常發達,地鐵居然有14條線路;公共場所的標識系統也很發達,只要懂英文,一個人游覽幾乎沒有問題。

12、倫敦真是個國際化大熔爐,能看看如此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有的種族有著我從沒見過的獨特的外貌和打扮,我甚至叫不出名字。

13、歐洲人要出國太容易了,反觀中國人出國辦簽證太麻煩。

United Kingdom 在這里,皇室與平民和諧共處, 傳統文化 與現代技術相輔相成,激烈的 足球 比賽與文藝的戲劇演出互相映襯。這就是英國。
英國旅遊心得總結篇3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2日報道,英國的夏季時間十分短暫,要享受到持續大太陽的晴朗天氣真是不那麼容易。因為 英國的獨特地勢特徵,導致它的氣候多變,一年四季都陰晴不定,不知道它哪時候天氣晴暖,也不知什麼時候又變的烏雲密布,陣雨不斷。所以,趁著好天氣的時候 享受一切戶外活動,是一種不錯的休閑娛樂體驗,也是大家因天氣原因而帶來的生活哲學——享受當下!

我記不太清楚什麼時候聽說倫敦有「露天電影院」俱樂部的,但一聽說這只是在夏天開放的,在酒吧或酒店的天台上的露天電影院,我就心念念並嚮往之。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女生,都會「季節限定」,「限 時搶購」等字眼無法產生抵抗力。總之,我對英國一切「夏日限定」的活動都非常有興趣。

諸如:露天電影院啦;露天劇場啦;夏日音樂節啦。。等所有的戶外活動,都顯示了極大的好奇心和買票欣賞它們的沖動。「享受當下」!——我告訴自己,享受所有能在傍晚時分還能見到陽光的活動,在漫長的冬日來臨之前。

這 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不是才剛開始夏日嗎?怎麼就生怕錯了夏天呢?一來,我想是由於英國本身的氣候條件,導致即使是7月這樣的「酷暑」時節,氣溫最高 也就在35度左右,且也難持續到兩周以上的時間。英國的夏季常態是,氣溫通常維持在25度左右,而且夜間和早晨仍然有微風,氣溫更顯微涼。

每年7,8月一過,英國的陰雨季節就陸續開始了,氣溫轉涼,到冬季的嚴寒,再持續到第二年初春的三四月間,陽光很少照耀到這塊大地。從冬天幾乎是極夜的寒冷天氣,到春天裡的冰寒,都讓人的身心無法享受到陽光照下的溫暖和開放。

但更重要的是,一整年裡過半的時間,人的身體都被裹在厚重的外套下,連心情也隨之被影響,陰郁,拘謹。所以,當一旦有機會,趁著有好天氣,出去享受戶外的活動,心情也隨著輕鬆了起來,多麼難得!我想這才是在這里生活的人喜愛並且珍惜短暫夏天的原因吧——因為陽光太少。

6月天里,在一個天氣微熱的夜晚,我跟朋友去「露天電影院」看了一場還不錯的電影。這夾在四周都是高樓大廈的寫字樓中間的這個俱樂部的天台,它的佔地並不大,一次能容納的觀眾人數大約也就是在50人左右,它當然不是一般電影院的規模。

去看露天電影的人,也並未期待去享受上好的視聽享受,這也不是露天電影院的本意吧。去天台上看電影的情侶們,是為了浪漫吧,朋友相邀去那裡,是為了好玩兒,總之,都是為了新奇的體驗。

在天台上看一場電影,還真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頭頂上飛過低低的飛機,抬頭一看對面的寫字樓里,夜深了還有人在加班。而我們在這天台上看著什麼樣的電影都不重要了,能在這開闊地空間里看到夕陽漸漸落下,夜晚9,10點間城市還被一股金色而且溫暖的光包裹著。

如果幸運,你還可以看見漫天繁星在你的上空。過了很長很長的冬日後,才有了這短暫的夏天,而在盛夏里,因極晝現象,夜晚幾乎不會全黑,深藍色的天空上還隱約可以看見幾多雲在飄著。

在這里,夏日雖短,卻也無盡美麗!

我記得紐約的暢銷書作家伊麗莎白·吉爾伯特在她的《美食,祈禱,愛》點書里寫道,她和她在義大利相遇的朋友們,各自用一個詞語形容自己的城市。羅馬人用 「Sex」形容羅馬,瑞典人用「Conform」來形容斯德哥爾摩,紐約去的伊麗莎白說,她用「Succeed」來為她生活了30年的城市定義。這三個詞 語來形容這三個城市都很精準,至少在我看來。義大利人的熱情奔放,瑞典人的規則和遵守,紐約人的市儈都被精簡的一個單詞給淋漓盡致的描述了出來。

看完書中的描述以後,好奇心讓我立馬合上書本,心想那要是倫敦人呢?哪一個單詞是他們會用來描述自己的城市的?

我也試著考考自己,看能不能想出一個單詞來概括我生活的城市。嗯,怪我才疏學淺,真是想了好半天,也無法用一個詞語去定義倫敦。至少,在我看來,要先定義它,得先問問看,是說冬天的倫敦呢?還是夏天的倫敦呢?

英國旅遊心得總結相關 文章 :

1. 關於國外旅遊心得感受

2. 關於旅遊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3. 法國旅遊心得分享

4. 關於導游心得體會

5. 暑假旅遊後的感受

6. 出國培訓學習總結範文

7. 英國個人旅遊簽證辦理指南

Ⅳ 求介紹 英國 的英語文章

Great Britain, the dominant instrial and maritime power of the 19th century,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developing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and in advancing literature and science. At its zenith, the British Empire stretched over one-fourth of the earth's surface.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saw the UK's strength seriously depleted in two World Wars. The second half witnessed the dismantling of the Empire and the UK rebuilding itself into a modern and prosperous European nation. As one of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a founding member of NATO, and of the Commonwealth, the UK pursues a global approach to foreign policy; it currently is weighing the degree of its integration with continental Europe. A member of the EU, it chose to remain outside the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for the time being. Constitutional reform is also a significant issue in the UK.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the National Assembly for Wales, and the Northern Ireland Assembly were established in 1999, but the latter is suspended e to wrangling over the peace process.

Ⅳ 《我眼觀中國之發展》作文

現在正是金融危機的嚴冬季節,但是我看到年輕人,彷彿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光明和未來。因為我堅信,知識的力量,年輕人的勇氣,是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整個世界的命運。一篇好的演講應該是不加修飾的。用心說話,講真話,這就是演講的實質。我希望我的演講能夠給老師、同學們思想以啟迪。你們能夠記住其中一兩句話,那我也就滿足了。
到高等學府,我的心裡總是充滿敬意。這種心情是由於我對知識、對老師、對學校的尊敬。所以,我方才深深地給校長、給老師們鞠個躬,那不是禮節,而是一個學生對待校長和老師應盡的禮貌。
來到嚮往已久的劍橋大學,非常高興。劍橋舉世聞名,培養出牛頓、達爾文、培根等許多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是劍橋建校800周年,我謹致以熱烈祝賀!首先,我向劍橋大學贈送「中華數字書苑」,其中收錄了中國出版的20萬種電子圖書,涉及中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各個領域,大家可以從中更多地了解中國。
這是我第四次訪問英國。中英相距遙遠,但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斷增多。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經貿、文教、科技等領域的有效合作,為發展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此,我向長期致力於中英友好的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
我深深愛著的祖國——古老而又年輕。
說她古老,她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大國。中華民族以自己搭陵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對人類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
說她年輕,新中轎枝伏國成立才60年,改革開放才30年。中國人民經過長期不懈的斗爭建立了新中國,又經過艱苦的探索,終於找到了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文明古國煥發了青春活力。
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長遠意義的是體制創新。我們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我們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把發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結合起來,實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在公正的條件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讓國家政通人和、興旺發達;就是維護人的尊嚴和自由,讓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發,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30年來,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2億多,人均壽命提高了5歲,8300萬殘疾人得到政府和社會的特殊關愛,這是中國保障人權的光輝業績。九年免費義務教育的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使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理想,正在變為現實。
我願借用兩句唐詩形容中國的現狀:「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國人正在努力實現現代化,這是一個古而又新的發展中大國進行的一場偉大實踐。掌握了自己命運的中國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深深愛著的祖國——歷經磨難而又自強不息。
我年輕時曾長期工作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長著一種稀有的樹種,叫胡楊。它紮根地下50多米,抗乾旱、斗風沙、耐鹽鹼,生命力極其頑強。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稱為英雄樹。我非常喜歡胡楊,它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徵。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一次次戰勝了天災人禍,渡過了急流險灘,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災難,鑄就了她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品格。中華民族的歷史證明了一個真理: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從民族的進步中得到補償。
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災區的親身經歷。去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震驚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學被夷為平地,孩子傷亡慘重。可是,時隔10天,當我第二次來到這里時,閉攜鄉親們已在廢墟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園里又回盪著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當時我在黑板上,給同學們寫下了「多難興邦」幾個字。地震發生以來,我7次到汶川災區,碰到這樣感人的事跡不勝枚舉。我為我們中華民族這種愈挫愈奮的精神深深感動。這種偉大的精神,正是我們的民族飽經憂患而愈益堅強、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斗,中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但我們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這種基本國情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中國的人均GDP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後,僅為英國的十八分之一。到過中國旅遊的朋友,你們所看到的城市是現代的,而我們的農村還比較落後。
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面臨三大歷史任務:既要努力實現歐洲早已完成的工業化,又要追趕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既要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又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既要實現國內的可持續發展,又要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中國要趕上發達國家水平,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還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但是,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住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中國現代化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我深深愛著的祖國——珍視傳統而又開放兼容。
中華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被奉為最高價值,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中國古老的經典——《尚書》就提出「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理想,主張人民和睦相處,國家友好往來。
「和為貴」的文化傳統,哺育了中華民族寬廣博大的胸懷。我們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載萬物一樣,寬厚包容;又能像蒼天剛健運行一樣,彰顯正義。
15世紀,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到過三十幾個國家。他帶去了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還幫助沿途有的國家剿滅海盜,真正做到了播仁愛於友邦。
國強必霸,不適合中國。稱霸,既有悖於我們的文化傳統,也違背中國人民意志。中國的發展不損害任何人,也不威脅任何人。中國要做和平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合作的大國,致力於建設一個和諧的世界。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學習。今天的中國,有3億人在學英語,有100多萬青年人在國外留學。我們的電視、廣播、出版等新聞傳媒,天天都在介紹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正因為我們善於在交流中學習,在借鑒中收獲,才有今天中國的繁榮和進步。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信息網路化,已經把世界連成一體,文化的發展將不再是各自封閉的,而是在相互影響中多元共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人類文化貢獻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她吸收外來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國將永遠堅持開放兼容的方針,既珍視傳統,又博採眾長,用文明的方式、和諧的方式實現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