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普京總統訪問柏林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普京總統訪問柏林

發布時間: 2023-08-23 03:24:43

⑴ 2012普京第一次訪問 哪國

一、2012普京第一次訪問中國。

普京在2012年6月5號——7號訪問中國。

二、人物簡介: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俄羅斯第2、4任總統。曾擔任俄羅斯總理、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俄白聯盟部長會議主席。

執政以來,普京致力於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對內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整頓經濟秩序,打擊金融寡頭,加強軍隊建設;對外努力改善國際環境,拓展外交空間,維護本國利益,在國際舞台上恢復了世界性強國地位。

普京任總統期間,整體提升了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在對內外政策方面偏強硬,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爭議,被認為是一位「鐵腕總統」,被美國《時代》、《福布斯》雜志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

2015年2月13日,俄羅斯人對普京信任度高達85% ,創歷史新高。3月11日,普京在各國領導人工資中,排名第八位。4月,普京獲得6.9%投票,領銜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 2015年11月4日,普京連續三年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首位。

2016年03月24日俄羅斯衛星網,克里姆林宮辦公廳主任表示,俄總統普京將於6月訪華。4月7日,俄羅斯薩拉托夫州立仲裁法院於當天正式駁回了俄西南巴拉科沃市市民尼古拉·蘇沃洛夫對俄總統普京的訴訟。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普京排第30名。

⑵ 跪求普京的生平簡介。

普京其人其事

弗拉基米爾·普京 (Vladimir Putin)1952年10月7日生於列寧格勒市(現聖彼得堡市),1975年從國立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對外情報局工作。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前民主德國工作。1990年回國後,普京先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聖彼得堡市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1994年任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1996年8月,普京開始擔任俄聯邦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1997年3月任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監察局局長,1998年5月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1999年3月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同年8月被任命為俄聯邦總理。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總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普京出任代總統。2000年3月26日普京當選為俄聯邦總統,並於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職。2004年3月,普京贏得大選勝利,連任總統,同年5月宣誓就任 。

布衣出身 平民風格

普京出身於列寧格勒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祖父是個出色的廚師,曾為列寧的夫人和妹妹服務,後在莫斯科市委高級療養院工作。他雖是一個高級廚師,為許多頭面人物做過飯,但從未利用職務之便為己謀私。普京的父母是蘇聯普通的工人。在戰後艱難的歲月里,這個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非常拮據,但相互之間的愛使這個家庭充滿溫暖。普京的父親是個嚴肅正派、善良智慧、富有遠見的人,他經常告誡普京要積極向上,要學會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謀生、自衛、尋求發展機遇,使普京從小就培養出一種朴實無華、堅韌進取的性格。普京從小就住在列寧格勒一套只有27平米的工人公寓里,這里沒有電梯,廚房也是合用的,樓里老鼠經常出沒。結婚後,普京和妻子仍然與父母一起住在這套公寓里,直到1993年調去莫斯科。

長期的平民生活使普京對俄羅斯民眾的艱辛有著切身體驗,對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著深刻的了解。對俄羅斯民眾生活的體察使普京成為一種平民色彩很濃的「領袖」,他把了解民眾的呼聲與疾苦作為正確決策的關鍵。他到各地視察,經常打亂地方接待計劃,隨意走進未做事先安排的百姓家了解情況。普京今年考察遠東時,路過一個村子。有個男子正穿著褲衩在劈木柴。老婆對他嚷道:「當家的,總統來了!」「什麼總統,見鬼了!」男子不相信,可是抬頭一看,愣了:「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真的是您!」「不,不是我。」普京開玩笑說。男子不知深淺地請普京跟他兒子一起游泳。當時水溫只有21攝氏度,普京二話沒說就下了水。這段故事快變成了傳奇。此前不論是葉利欽還是蘇共中央總書記,都喜歡事先精心策劃的視察,聽聽當地領導匯報,看看名勝古跡。普京講究「眼見為實」。即使在群眾場合,普京也善於躲開當地領導安插的「工農代表」,專挑未經「訓練」的普通人,跟他們聊家常。一次在外地,有個參加過衛國戰爭的老太太對他抱怨,說自己的退休金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且沒有享受任何優惠。普京回莫斯科後立即向退休基金會會長問明情況。原來,根據規定,想享受優惠就要自己辦齊證件去申請,不申請就沒有優惠。在普京的過問下,這種規定很快進行了修改,基金會工作人員應該為退休老人上門服務。正是這種平民主義的理念與做法,使普京的內外政策反映了多數俄羅斯人的願望,他本人也成為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自己人」。

注重傳統 著眼未來

普京能夠贏得廣大俄羅斯民眾的信賴,不僅是由於其朴實無華的平民風格,更是由於他的治國思想符合俄羅斯的現實需求與發展趨勢,符合俄羅斯民眾的物質與心理需求。普京執政以來,將俄羅斯的歷史傳統、當今的社會現實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巧妙地糅和在一起,提出了能夠為大多數俄羅斯精英與民眾所接受的「新俄羅斯思想」。

「新俄羅斯思想」的第一面旗幟就是弘揚俄羅斯歷史傳統。普京上台後,一改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對俄羅斯歷史特別是蘇聯歷史妄自菲薄的態度,明確表示「毫無意義地否定歷史將使整個民族數典忘祖」,蘇聯時期有某些領域值得驕傲,「看不見,甚至否定這一時期不容置疑的成就是錯誤的。」普京還強調,只有「把全人類的普遍價值觀與俄羅斯的傳統價值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俄羅斯的未來才有希望。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普京決定在聯邦安全局總部內重新樹立安德羅波夫的雕像,使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重又獲得久違了的光榮感與自豪感;在勝利節的慶典上,他讓5000名來自前蘇聯15個共和國的老戰士走在閱兵式的最前列,使經歷十年生活磨難的俄羅斯人重溫昔日戰勝法西斯的無限榮光;他最終拍板將蘇聯國歌的曲調定為俄羅斯國歌,使那激昂的旋律重新振奮了俄羅斯人的精神。同時,普京充分肯定東正教在培養人的道德與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僅自己經常去教堂,還經常就重大決策徵求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的意見。

「新俄羅斯思想」的第二面旗幟是愛國主義。普京自幼就受到了愛國主義啟蒙教育,從小就立志要報效國家。當他發現,「一個情報員往往能夠做到整個軍隊都做不到的事情」時,便義無反顧地加入克格勃。在一次訪談中普京坦言,「俄國的訓練只有一項,就是愛你的國家。」普京強調,愛國主義「是人民英勇和力量的源泉」,「喪失愛國主義精神,就喪失了民族自豪感和尊嚴,也就將失去能夠創造偉大成就的人民」。愛國主義在普京的內外政策中體現為「國家利益至上」。正是由此出發,在車臣問題上,普京寧願冒著與西方決裂的危險也不允許俄國經受屈辱,寧願背負暴君的惡名也不願看到分離主義分子存在。在國際交往中無論是進還是退,普京首先考慮的也是國家利益。盡管美國對伊拉克早已磨刀霍霍,但考慮到俄羅斯在伊拉克的巨大經濟利益,普京始終堅持反對美對伊動武的立場。普京的這種品質贏得了外國同行的尊重,不僅布萊爾、施羅德對普京十分敬重,連布希也承認,一看到普京的眼睛,就可以感覺到他的坦誠。

「新俄羅斯思想」的第三面旗幟是拋棄帝國思想,全面融入世界。普京曾在東德工作五年,經常走訪西德、瑞士等發達國家,對西德的社會和經濟運作有著切身的體驗,對德式社會市場體制有著特別的好感。這種海外經歷使普京具備了寬廣的國際視野,也使他更深刻地體會到以往俄羅斯自我封閉、與世界發展脫軌的後果。普京認識到,歷史上長期形成的帝國觀念不符合俄羅斯的真正國家利益與當今世界的現實,「俄羅斯只要務實地考慮問題就無往而不勝,而在帝國思想占上風或自譽為救世主的時候就必然失敗。」普京曾公開表示,帝國思想和對外政策意識形態化給俄羅斯帶來的是「國困民窮」,他對扭轉俄帝國衰落不抱幻想,而是要將「國強民富」作為國家政策的根本目標。在放棄帝國野心的同時,普京將俄羅斯定位於「不屬於當代世界最高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國家」,承認俄與先進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認為俄羅斯面臨淪為「二、三流國家的危險」。同時,普京明確強調,俄羅斯人民的生活富貴與國家的強大必須與世界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俄羅斯必須全面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並在不同文明的對話與合作中實現俄羅斯的利益。

韜光養晦 以柔克剛

在人們的印象中,俄羅斯始終是一個對外征伐、不斷擴張的國家。但事實上,俄羅斯在歷史上也多次經受過內外交困的艱難時刻。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人往往能韜光養晦、卧薪嘗膽,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金帳汗國統治羅斯二百年,俄羅斯人對蒙古人明裡送金嫁女,暗中分化腐蝕,最終莫斯科公國擊敗蒙古王公,收復俄羅斯失地;克里米亞戰爭後,沙皇俄國內憂外患,處境艱難,外交大臣哥爾恰科夫一面讓出戰爭紅利,一面利用歐洲列強矛盾合縱連橫,最終使俄重新贏得歐洲大國地位;十月革命後,新生蘇維埃政權十分虛弱,外有德國大兵壓境,內有白匪挑戰政權,列寧力排眾議,與德簽署《布列斯特和約》,雖付出了沉重代價,但為蘇維埃政權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作為在國家衰落時刻登上權力巔峰的領導人,普京繼承並發揚了歷史傳統。他清楚地認識到,俄羅斯「正處於數百年來最困難的歷史時期」,「未必能夠大大改變國際關系的現有結構,未必能夠動搖美國的霸權」,因而必須繼承哥爾恰科夫的外交傳統。俄外交智囊也明確建議普京,學習中國近20年來「韜光養晦」的外交經驗,「放棄同外部世界對抗,著重國內經濟建設,同時極其強硬地在小范圍內堅持原則性的對外政策立場」。

根據當前的國際環境,普京將其「韜光養晦」外交的基調定為「以融促變」: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與「對手」合作,融入其中,並藉此為國內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普京執政兩年來,特別是在「9·11」後,加大了與西方的合作力度。俄主動與美開展反恐合作促使雙邊關系實現重大突破;俄與北約建立了新的合作機制,並藉此促使北約由單純的軍事集團向軍事政治組織轉變;俄歐就建立共同經濟空間、能源合作等問題積極磋商。普京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所期望的變化:布希在公開場合把俄稱作「夥伴」而不再是「對手」;美歐都承認俄是市場經濟國家,加快了俄加入WTO的談判進程;對車臣問題的態度也有所轉變,俄外部環境明顯改善。

普京曾經說過,「柔道不是簡單的體育運動,而是哲學」。他從柔道中體會出的哲理說是:不管對手有多強大,只要你掌握技巧、抓住對手的破綻,就能借勢擊倒對手。「柔」是為了「克剛」,退讓是為了取勝。因而在外交上「韜光養晦」的同時,普京深知俄「並未失去成為偉大國家的潛力」,他隱忍退讓是為了俄羅斯的重新崛起。在實踐上,普京的「韜光養晦」並非一味的妥協退讓,而是以國家利益為轉移,量力而行,不再關心和介入與己無關的國際事務,集中力量增強國力:放棄與美全球對峙,轉而構建周邊「穩定弧」;堅持多極化目標但少說多做,反對美國單極企圖但不挑頭「扛旗」;處理國際事務強調「有選擇參與」,集中資源投入關系俄羅斯切身利益的方向和領域;減少虛張聲勢,從逞強好勝轉向量力而行,從注重大國面子轉向更注重實際利益;在戰略上堅持維護國家利益的堅定性,在策略上講求實現國家利益的靈活性。

普京執掌俄羅斯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俄羅斯這條幾乎傾斜的航船重又找回了自己的方向。普京還可能成為這艘巨輪下一任的舵手,在他的統帥下,愈挫愈奮的俄羅斯還可能揚帆遠航。

⑶ 默克爾和普京就什麼問題會談

默克爾和普京就多個棘手問題舉行會談。

在談及敘利亞沖突時,默克爾強調首先應避免發生人道主義災難。普京敦促歐洲增加對敘人道主義援助,從而讓敘難民返回祖國。

對於伊朗問題,默克爾說,德國支持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但對伊朗在葉門和敘利亞的活動以及彈道導彈計劃表示關切。普京表示,維持該協議對於增強國際安全至關重要。

默克爾17日曾說,她與普京的會晤只是一個工作會議,不會有特定的結果。

來源:新華網

⑷ 《普京大帝》第3節

前邊我們說了,普京所在的克格勃已經是腐敗不堪,到處彌漫著一股衰敗的味道,而仍在情報處工作的他,卻對此是毫不知情。

期間,還被上司安排接受了一項跨國的秘密任務。當時的蘇聯正處於與美國的冷戰期,上司給普京的任務是去找幾個外國人,通過引誘和敲詐,來讓這些外國人心甘情願的為蘇聯工作。說白了,就是讓普京物色幾個好點的外國人,將他們變成自己人,然後甘心淪為蘇聯的間諜。

普京想也沒想,立馬接受了這個任務,他決定打扮成體育工作人員這樣的角色。就這樣,普京穿了件毛皮大衣,手裡拿了塊象徵他身份的體育雕像就出發了。也幸虧這雕像小,一隻手就能拿動,這要是再大點,他就得改為用背馱了,一上街,人們估計都會把他當成個裝卸工人。

普京就這樣大大咧咧的上街了,在大街上以招聘運動員的名義,聯系了很多來蘇聯學習交流的外國大學生。對這些外國大學生而言,普京這樣的人實在是在普通了,個頭也不高,身體也不強壯,而且長得也不帥,一點特點都沒有。

其實,之所以讓這些外國大學生能有這樣的印象,主要還是普京的刻意為之,作為一名優秀的情報人員,得有這樣的2個特點:一呢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有價值的消息;這第二呢就是要讓對方很快忘記你的模樣。

通過這種方式,普京給克格勃招來了幾個外國人,可笑的是,到後來這些外國人即使和普京同處在一間辦公室,也不認識他。就這樣,在長時間的工作中,普京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經驗,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專門從事和人打交道的專家」。

因為普京優秀的工作能力,很快就被提拔當上了克格勃第二情報處的副處長,被授予上校軍銜。可是,這第二情報處的廟實在是太小了,已經容不下普京這條雄心勃勃的俄羅斯野狼了。

一年後,普京被派到莫斯科紅旗學院培訓,這是他真正走上政治生涯的轉折點。

在這里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像007那樣身手不凡的特工,在現實生活中到底存不存在呢?

其實,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專門的特工培訓機構,尤其是像美國、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對這方面更是重視。他們有專門的學校,專門的課本,隨著這些機構的不斷完善,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一種理念:特工可以培養出來,任何人都能被培養成為一名真正的高級特工。嘖嘖,這個學校真是讓我們這些普通人很是心馳神往啊,畢竟誰不想當一名十八般武藝的秘密特工呢。

同樣的,莫斯科紅旗學院就是這樣的一個秘密特工培訓機構。

既然是秘密培訓機構,當然也就不能用自己真實的姓名了,當時的普京化名為普拉托夫,主要學習德國的相關經濟、政黨、體制等等一系列的課程。其實,從普京在這個學院專攻德國方面的內容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畢業後會被派往聯邦德國或者民主德國。

果不其然,畢業後的普京被派往德累斯頓,就這樣,開始了他在德國為期6年的間諜生涯。普京被派遣的時機正值二女兒剛出生,大女兒不足三歲,所以必須得努力工作給孩子們掙奶粉錢。

當時普京和全家人喬庄成了移民去德國定居,為了安全起見,他沒有將這項秘密任務告訴家人,甚至於到後來離開德國的時候,家人也不知道。

很多人整天嚷著要出國,要去發達國家生活,你以為這些國家是你想生活就能生活的?普京在剛到德國的那些日子,就被德國的天價物價震撼到了,在蘇聯能買一袋面的錢,到了德國只夠吃一頓飯,德國理個發的錢能在蘇聯買一套新衣服穿了。

嘖嘖,看來這人人嚮往的國外生活,也不是那麼好過的。

很快,普京從蘇聯帶來的錢就花光了,沒辦法,只能帶著剛做完月子的老婆找了份工作干,自從來到了德國,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他老婆一手縫制,6年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期間打零工所掙得錢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各種生活用品上。

就這樣,普京白天扮演著普普通通的上班族這樣的角色,晚上就動用各種手段秘密搜集情報,到周末的時候帶著妻子女兒閑逛,心情好的時候還會去酒館喝一杯德國啤酒,與當地人嘮嘮家常,吐槽一下德國昂貴的物價。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在德國生活的6年裡,他從來沒有向妻子女兒透露過一點有關於工作的事情。即便是後來當了總統,也從來不在家裡談論工作。在外人眼裡,他是俄羅斯總統,但在他家人看來,普京就是一個普普通通丈夫、父親,以及兒子。

這就是普京的原則,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這兩者絕對不能混在一起。

所以啊,大家在平時的工作中,無論在公司受了多大的罪,挨了多少老闆的罵,或者說頂著怎樣的壓力,也不要隨意的在家裡發泄出來,畢竟誰的努力不是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呢,作為男的,很多時候,我們要頂住這股壓力,與其說出來讓家人擔心,不如放在自己心裡。

人家普京可是頂著隨時被德國政府槍斃的危險在德國工作生活呢,我們所承受的這點壓力,又算得上什麼。

1990年的時候,德古的柏林牆被拆毀,長期被美國和蘇聯瓜分的兩個德國終於實現了統一,而統一就意味著蘇聯的失敗,普京這6年的工作也就付諸東流了,沒辦法,走的時候,他燒毀了所有文件,帶著妻子黯然的離開了德國。

回到蘇聯的普京繼續從事著間諜工作,因為長期處於情報偵查階段的普京,很少接觸到竊取資料,甚至暗殺他國首領的一些高度危險的任務。所以這日子也算過的平淡。

直到一件關乎他性命的事情出現。

在一次諜報工作中,蘇聯的派出去的14名間諜被敵國發現了,出現這種情況,應該立即採取果斷措施,因為一旦處理不合理,這14個人很可能就活著回不來了。可是本來應該承擔這次任務失敗責任的領導,卻把責任推給了他的手下普京。

本來普京完全可以不必理會這種事,可是畢竟是14條人命,沒辦法,他只能親自前往處理這件事。我們要知道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普京去解救這14個人的話,結局只有兩種:

要麼行動失敗,自己和這14個人一塊被殺,而他的家人除了喪失家裡唯一的頂樑柱外,只能得到一點政府的撫恤金。

要麼行動成功,那麼上司推諉給他的責任就落實了,他一樣會被克格勃開除,甚至還有可能進監獄。

最後,普京憑借著出色的判斷力,在他國還未來得及採取行動的情況下將這14個人帶回了蘇聯。而這件事,普京從來沒有和別人提及過,直到後來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在西方記者的追問下,他才將這件事說了出來。

普京曾在采訪的時候說過,在他從事特工工作的十幾年裡,從來沒有殺過一個人,對他來說,任何行動都比不上人命來的珍貴,沒有哪種事業能夠抵得上一條人命。

這就是普京對生命的敬畏。

作為一個從事諜報工作十幾年,從來沒殺過一個人,沒有一次喝醉過,除了工作要求外從來不去任何娛樂場所,甚至連理發,也是按照上司的要求,留著特定的發型。而即便是做到了這樣,上司給普京履歷的評價僅僅是及格。現在看來,這特工也不是那麼好當的,不但面臨著隨時可能丟掉性命的危險,有時候即便是把命都搭上了,在上司面前也落不下好。

十幾年的間諜生涯帶給普京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律。而自律,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前提。

可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大家明知道自律很重要,卻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做到。你比方說,本來打算在放年假的時候多讀幾本書,興沖沖的跑到書店買上書,可是一旦放了假,早上就是起不來,晚上就想和朋友出去玩,好不容易拿起了書,又被手機上的八卦消息給吸引了去,一晃好幾個小時過去了,年過完了,書就壓根沒動過。

你再比方說,本來花了很多錢報了健身班,打算每天下班後去健身房訓練半小時再回家,可是等真正到了執行的時候,大多數人會以上班累,下班還有事情要忙,經常加班這些理由不去健身房,久而久之,都忘記了自己還有報過健身班這件事。

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有想通過自律來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可是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中途放棄。

其實,要想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其實很簡單,首先在規劃的時候,給自己的期望不要太高,先從一件小事做起,中途斷過沒關系,做好了就獎勵自己,沒做好呢也別自責,當這件事養成習慣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可以毫不費力的堅持了。

1990年的冬天,普京和家人回到了列寧格勒,因為當時的蘇聯處於即將解體的狀態,全國經濟處於一種大崩盤的狀態,農民種不成莊稼,工人因為沒有活干而紛紛下崗,就連間諜這種高危行業,也處於一種「失業」狀態。甚至後來蘇維埃政府連基本工資都開不出了,普京連續3個月都沒領到工資,而第三個月底,家裡是一分錢也沒有了。

不過幸好,在三年前他就已經買好了房子,即便沒有錢,住的問題暫時解決了。我們都知道,蘇聯是在1991年12月份解體的,而離蝸居在列寧格勒的普京來說,只有一年的時間。那麼,作為一個前蘇聯的間諜,在面臨他曾經效忠過的國家解體的時候,在幹些什麼呢?普京的間諜生涯會不會就此結束呢?

明天呢,我們將為您講述,遭遇蘇聯解體危機後的普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政壇的。

關閉

書籍簡介

他為俄羅斯而生,他是俄羅斯復興的靈魂,他是一個個性鮮明的硬漢!他擔任總統八年,使俄羅斯經濟翻了八倍!他*可以被稱為新俄羅斯的締造者和舵手。當他以64.4%的高得票率第三次當選俄羅斯總統之時,竟然也飽含熱淚。

其實,普京對於很多人仍然是一個謎。本書作者研究普京多年,他力求將一個鮮活、清晰、有血有肉的普京呈現給每位讀者。書中資料豐富,史實准確客觀,披露了一些鮮為人知的真相,

目錄

全部課程 >

同學們還在聽這些課:

換一換

精選學習筆記 / 14

發表學習筆記

葉下陽光

04-25 11:59

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這兩者絕對不能混在一起。自律,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前提。要想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其實很簡單,首先在規劃的時候,給自己的期望不要太高,先從一件小事做起,中途斷過沒關系,做好了就獎,普京,如何做好自己,一步一步走上成功

112

分享

雲上太陽/p>

04-24 19:01

普京從蘇聯帶來的錢就花光了,沒辦法,只能帶著剛做完月子的老婆找了份工作干,自從來到了德國,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他老婆一手縫制,6年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期間打零工所掙得錢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各種生活用品上。吃的苦中苦!方知人上人!自律的人就會成功!

4

⑸ 普京與默克爾談話說了什麼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18日到訪德國,與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會晤,長談3個小時,就烏克蘭局勢、敘利亞危機、「北溪-2」項目等棘手議題交換意見、協調立場。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會晤沒有實質性成果,雙方沒有形成任何-文件表述。

會前見記者

默克爾當天在柏林以北的梅澤貝格城堡招待普京。為給會晤留出更多時間,兩人決定在會晤前召開記者會。

默克爾說,打算與普京「討論設立聯合國使團的可能性,以便能在烏克蘭和平進程中發揮作用」。她還就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人道主義危機表達擔憂。

普京呼籲增加對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援助,幫助敘利亞難民返回故土。他說,敘利亞難民涌-入歐洲,造成「巨大潛在負擔」。

默克爾與普京的會晤持續3個小時。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19日說,兩名領導人「協商非常久」,就雙方關心議題作了「非常充實且具體的討論」。

克里米亞2014年脫離烏克蘭、並入俄羅斯,德國與俄羅斯關系隨即陷入緊張狀態。按照德-新-社的說法,這是兩國領導人4年來首次在德國會面。

挺管道項目

佩斯科夫說,普京與默克爾會晤的目的不是簽協議,而是就一系列緊急議題「對表」、交換意見。普京和默克爾今年5月在俄羅斯索契市會晤。當時,雙方商議焦點是烏克蘭局勢和「北溪-2」項目。

佩斯科夫說,普京和默克爾一致認為,烏克蘭和美國反復批評的「北溪-2」項目是「純商業投資」。

佩斯科夫說:「為最終完成這一項目,我們有必要採取措施,應對可能來自第三方國家的非商業競爭性、非法攻擊。」不過,他沒有細說可能會採取哪些措施。

美國方面先前施壓默克爾政-府,要求叫停「北溪-2」項目,聲稱那會增加德國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烏克蘭同樣反對這一項目,擔心失去每年數十億歐元天然氣過境費以及作為能源輸送中轉地這一地緣政治工具、承擔天然氣價格上漲風險。

佩斯科夫說,普京與默克爾談及國際貿易與經濟關系,擔心「某些國家採取的不可預測決定,尤其涉及關稅」對世界經濟和貿易體-系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月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會議時,沒有少拿俄羅斯與德國的關系攻擊德國。他指責德國近70%的天然氣市場受俄羅斯控制,認定德國成為俄羅斯「俘虜」,認為德國支持「北溪-2」項目「不可接受」。

站在不同的利益點。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