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未雨綢繆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未雨綢繆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3-04 08:43:36

㈠ 未雨綢繆是什麼意思

未雨綢繆的意思是: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備。

出處:《詩經 豳風 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示例: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那是不關我教習的事,在乎你們自己未雨綢繆的。」

近義詞:養兒防老。

近義詞

養兒防老 [ yǎng ér fáng lǎo ]

釋義:撫養兒女以防自己老年無人依靠。

出處:宋·陳元靚《事林廣記》:「養兒防老;積谷防飢。」

示例:我們要消除養兒防老,積谷防飢、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

㈡ 未雨綢繆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備工作,預防意外的事發生。

出自:《國風·豳風·鴟鴞》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原文:

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據,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嘵嘵!

譯文:

貓頭鷹啊貓頭鷹,你已抓走我小鳥,不要再毀我的巢。辛辛苦苦來撫育,為了兒女我心焦。

趁著天晴沒下雨,趕快剝點桑根皮,把那門窗修補好。現在你們下面人,誰敢把我來欺擾。

我手累得已拘攣,采來野草把窩墊。我還貯存過冬糧,嘴巴累得滿是傷,窩兒還是不安全。

我的羽毛像枯草,我的尾巴毛稀少。我的巢兒險又高,風雨之中晃又搖,嚇得只能尖聲叫。

(2)未雨綢繆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寓言詩,當作於西周時期。《毛詩序》謂:「《鴟鴞》,周公救亂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遺王,名之曰《鴟鴞》焉。」方玉潤《詩經原始》、魏源《詩古微》又以為乃「周公悔過以儆成王」、「周公戒成王」之作。

賞析:

這首以寓言的方式,表現了一個弱者在強者面前的傾述和呼號,為自己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命運而哀鳴。動物界生存競爭的法則是「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為生存而掙扎奮斗乃天性所決定。如果說上帝造物別有用心,那就是讓它們相互競爭,弱肉強食,強者生存,弱者亡種。

這一法則是冷酷無情的,不允許有任何幻想和僥幸心理存在。另一方面,強者和弱者雖然像是天生的,比如獅子與羔羊,但是弱者各自有各自的「高招」,斗不贏可以跑,排不過體力可以拼智慧。這一來,物種的豐富性便得以保存,大千世界便熱熱鬧鬧更精彩。

與動物相比,人的生存境況是觸目驚心的。人之中身體上的強者往往是受壓迫和受奴役的,比如奴隸;人受著太多社會的、傳統的、心理的、觀念的、政治的束縛,強弱之別不是依自身的本領謀生的能力、來決定,而是取決於地位、名聲、財富、權力、偶然的機會。

可以假設,如果奪去權勢者、富有者、名人、暴發戶們除自身以外的一切東西,把所有人放在同一地平線上,那麼,也許那些所謂「強者」恐怕是最軟弱、最無能、最不能自食其力之輩,更不用說有資格參與無情的生存競爭了。

《豳風·鴟鴞》是一首寓言詩,影響到後代的創作,如漢樂府《枯魚過河泣》、曹植的《野田黃雀行》、杜甫的《義鶻行》、韓愈的《病鴟》、柳宗元的《蚑鳥詞》等等,其源頭就是這首詩。貓頭鷹是邪惡的象徵,而人類的侵害象徵不安全的社會環境,風雨飄搖代表了不可控的自然環境。

「我只想有個家」,居然都是奢望。如此凄苦的境況,具有多義性。鳥的生存艱難,難道不是「命運交響曲」與「悲愴奏鳴曲」嗎?生存,絕對不僅僅是鶯歌燕舞,很多時候就是一種殘酷。即使再殘酷,再恐懼,也要活下去。這,就是一切!

㈢ 未雨綢繆什麼意思

一、未雨綢繆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èi yǔ chóu móu,綢繆:緊密纏縛,引申為修繕。意思是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備工作,預防意外的事發生。出自《詩經·豳風·鴟鴞》。

二、原文

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貓頭鷹你這惡鳥,已經奪走了我的雛子,再不能毀去我的窩巢。我含辛茹苦,早已為養育雛子病了!我趁著天未陰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將窗扇門戶縛緊。現在你們樹下的人,還有誰敢將我欺凌!)

(3)未雨綢繆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未雨綢繆的典故

周武王後期,武王得了重病,大臣們焦慮萬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示願意代哥哥去死,請先王保佑武王恢復健康,祭畢,周公把祝辭封存在石室里,嚴令史官不得泄密。

事有湊巧,周公祝禱後的第二天,武王的病開始出現轉機,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高興。但不久,過度的操勞使武王舊病復發,終不治身亡。年幼的太子姬誦被擁立為王,史稱周成王,周公受武王遺命攝政。

周公的攝政引起了管叔(武王的弟弟)等人的不滿。他們散布謠言,說周公攝政是為了篡奪王位,從而引起了成王的懷疑,周公百口莫辯,離開了京都。

不甘心商朝滅亡的武庚(紂王的兒子)見周氏兄弟之間出現了矛盾,就派人去聯絡管叔等,挑撥他們與周公的關系,同時積極准備起兵叛亂。

周公經過兩年的調查,終於查清了謠言的來源,知道了武庚准備叛亂的情況。他十分焦急,便寫了一首名為《鴟鴞》的詩給成王。

詩的大意是:鴟鴞啊鴟鴞,你奪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毀掉我的窩!趁著天未下雨,我要剝下桑根的皮修補好門窗,我的手已發麻,嘴已磨損,羽毛也將落盡,可是我的窩還在風雨中飄搖!

這首詩以母鳥的口吻,反映了周公對國事的深切憂慮,但年輕的成王並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對此無動於衷。後來,成王無意中在石室里發現了周公的祝辭,深深為之感動,就立即派人把周公請回鎬京。

周公回京後,成王派他出兵征討三叔和武庚。周公足智多謀,很快平息了叛亂,周王朝的統治得到了鞏固。

後來,人們便用「未雨綢繆」這個成語來比喻事先做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