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色列和阿拉伯哪些國家建交
截止到2020年10月,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建交國有兩個,一個是約旦,一個是埃及。
1978年9月9日,應當時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邀請,國、埃圾、以絕列三方在美國總統休養地戴維營舉行最高級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埃圾總統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京,會議持續了12天。
終於在9月17日埃以雙方簽署了在中東和平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關於實現中東和平的綱要》和《關於簽訂-項埃及同以絕列之間的和平條約的綱要》兩份文件,從而開啟了埃、以關系正常化的大門,埃、以結束30年的戰爭狀態。
1994年7月25日,以色列和約旦歷史性言和,建立外交關系,設立大使館,但是兩國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個是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問題,始終是兩國之間的心結,另外一個是在約旦有大量的巴勒斯坦人,不少巴勒斯坦人以約旦為基地,抗衡著以色列。
(1)以色列訪問阿拉伯多國擴展閱讀:
1948年以色列建國,大批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稱六日戰爭)期間,約旦接納了很多巴勒斯坦難民,約旦人口的一半都是巴勒斯坦人。
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從約旦手奪走了東耶路撒冷,負責管理阿克薩清真寺和耶路撒冷其他聖地的伊斯蘭教瓦格夫(Waqf,指伊斯蘭教的宗教財產)被允許繼續存在,瓦格夫是約旦國王海珊於1948年設立的。
直到1994年,即《奧斯陸協定》簽署的一年之後,約旦與色列簽署了和平條約。該協議是在與以色列官員進行了數年談判之後達成的,約旦放棄了對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的主權要求,約旦在1948年至1967年間一直控制著這兩個地區。
㈡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原因是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是水火不融,相互仇視,甚至敵對。原因: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矛盾的實質是領土問題,雙方的領土爭端是在過去幾十年中陸續形成的。
以色列是一個古國,在中世紀之前很發達,包括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民族為猶太族,傳說是耶穌門徒猶大的後代,由於猶大告密使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在基督教正名後受到教徒們的歧視,逐漸流落到世界各地,這樣當地逐漸被周圍的阿拉伯人居住了,二戰中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了大屠殺,二戰結束後在美國支持下建國,世界各地猶太人紛紛回到中東,這樣就和當地阿拉伯人發生了沖突.並經歷了四次中東戰爭,均以以色列勝利結束。
1947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把總面積為2·6萬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一分為二,14477平方公里劃給猶太人建以色列國,11655平方公里劃給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並將耶路撒冷暫定為「國際城市」,即歸屬未定。
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發的阿以戰爭中,以色列吞並了劃歸給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並強行佔領了西耶路撒冷。當時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佔領了劃歸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領土,包括東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同時還佔領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島、1600平方公里的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管轄的加沙地帶,又從約旦手中奪走了東耶路撒冷,並宣布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以色列又佔領了黎巴嫩南部一條10-15公里寬的狹長地帶。
根據1978年埃以達成的戴維營協議,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蘭高地的一部分退還給敘利亞,但繼續佔領戈蘭高地其餘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並於1981年宣布將其並吞。
近幾年來,以色列在它所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大量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以色列已建立200個定居點,猶太移民達10·4萬。以色列的猶太移民政策是謀求通過改變其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的人口結構,建立一個從約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國。
多年來,阿拉伯國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在被佔領土上停止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撤出1967年其佔領的領土,以「土地換和平」。以色列卻認為,西奈半島歸還埃及後,它已完成履行聯合國決議的要求,現在只需要以「和平換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佔領土上建立自己獨立的國家,以色列卻只顧同西岸和加沙地帶的代表討論「有限自治」問題。敘利亞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卻一再表示堅持「寸土不讓」。
㈢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為何關系不好
以色列和中東國家存在歷史、民族、宗教、政治矛盾,這是兩大民族結怨的最大根源。猶太人歷史上就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活,他們在兩千多年裡不斷遭到中東地區其他民族的侵略和奴役,最終分散到世界各地生活。由於猶太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與世界很多國家的主流文化不同。而猶太人又無法被其他民族同化,因此猶太人遭到了很多國家的鄙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法西斯開始大量屠殺猶太人,這讓猶太人意識到必須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這樣才能保護猶太人自己。1948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經過聯合國授權建立了以色列國。可是由於猶太人信仰基督教,而中東地區全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在阿拉伯人眼裡,以色列就是異教徒,是被消滅的對象。
因此1948年就在以色列剛剛建國不久。五個阿拉伯國家聯合對以色列進行了軍事侵略。剛開始以色列被圍攻,馬上就要被滅亡了。不過由於埃及和約旦都想吞並以色列的國土,因此阿拉伯國家之間產生了矛盾。以色列利用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從美國得到了猶太財團的經濟支援和軍事援助。最後打敗了阿拉伯聯軍。以色列為了生存,只能佔領更多的巴勒斯坦土地,這導致巴、以兩國一直處於戰爭狀態。
由於中東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美國不希望中東地區出現一個或兩個強國。美國也不希望所有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因為這會成為美國控制中東地區的障礙。因此美國需要以色列做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代言人。如果有哪個中東國家不聽美國的話,那麼美國就會聯合以色列一起對這個國家進行軍事、政治、經濟、外交制裁。這就是為什麼中東地區痛恨以色列的原因。
㈣ 以色列為何能夠在阿拉伯環顧的世界中,傲視群雄而不敗
4、為了得到國際計社會在道義上的支持,美國人擺出姿態,幫助猶太復國。
5、為美軍開墾出「武器試驗場」,以驗證新式武器的使用效果。
如今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國家時有摩擦甚至會爆發局部沖突的局面,歷史懸而未決的問題依然沒能得到解決,本人在此希望中東地區早日迎來和平,結束對抗和對立,讓兩族人民早日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之下。
㈤ 以色列一挑30個阿拉伯國家
第一到第五次中東戰爭基本上都是以色列一國同周邊各阿拉伯國家打的戰爭
1 vs30看似懸殊
但是對比國力、外援、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都是以色列占優
而且和以色列交戰的主要是幾個國家:埃及、約旦等國都無法支持長時間的戰爭
短時間、高強度的戰斗又是以美國為乾爹的以色列高技術化軍隊的強項
所以造成看似懸殊、其實正常的結果
中東戰爭,或稱阿以戰爭、以阿戰爭,是指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等周圍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5次大規模戰爭(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
中東戰爭起因
歷史原因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稱迦南,包括現在的以色列、加沙、約旦河西岸和約旦。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 中東戰爭
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成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紀未,希伯萊各部落遷入巴勒斯坦,並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又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佔領和統治。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後不斷遷入,並被當地土著人同化,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興起,各地的猶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經過三次大起義和三次大屠殺,猶太人死亡150多萬人,倖存者幾乎全部逃離和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從而結束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歷史。直到20世紀初,猶太人在政治、經濟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沒有什麼聯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將其分為兩部分:即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即今約旦王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此後,世界各地猶太人開始陸續移居巴勒斯坦地區。在猶太人紛紛湧入巴勒斯坦的過程中,猶太人與當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生過多次流血沖突。 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聯合國第181號決議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議規定,在2.7萬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由於這項決議該決議對土地的分割極為不公平,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強烈反對,阿拉伯國家的票數一共只有六票,根本無力挽回。猶太人同意此決議,1948年成立以色列國。阿拉伯人反對該決議,未建立阿拉伯國。結果發生5 次阿以戰爭。[1] 歷史上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兩個民族同屬閃米特民族,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都擅長航海和經商。因此,兩個民族從身體素質和智力上應無太大差異。阿拉伯人是一個尚武的民族,軍隊具有較強的戰鬥力,並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戰,像歐麥爾、哈立德、努爾丁這樣的軍事人才輩出。但自從薩拉丁之後,阿拉伯民族便陷入了沒落之中。在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整個民族便無法取得獨立,直到奧斯曼土耳其被削弱,世界大戰爆發後。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猶太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便具有的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在強大的阿拉伯人的圍攻下生存下來,除了美國及西方大國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憂患意識也迫使猶太人努力發展國防科技和尋求外援。因為猶太人把他們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時刻受到威脅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國防軍已成為中東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武裝力量,並有了同阿拉伯國家局部抗衡的能力。另外猶太人居留城市,並從事經商事業,大量斂聚財富。
直接起因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其中10個是伊斯蘭國家)、10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即聯合國第181號決議。決議規定:英國於1948年8月1日之前結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並撤出其軍隊;兩個月後,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和猶太國。根據分治決議的藍圖,阿拉伯國國土可達11203平方公里,約占當時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為72.5萬人,猶太人為1萬人;猶太國國土為14942平方公里,約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為49.7萬人,猶太人為59.8萬人。決議還規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國際特別政權,由聯合國來管理。蘇聯出於爭取以色列執政的工黨的考慮,一改從帝俄時期就固有的反猶態度,為以色列建國出了大力,並對以色列國的建立和鞏固給予了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葛羅米柯在聯大一番感人的演講,對181號決議的順利通過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貝爾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猶太人復國的英國,卻在此時投了棄權票。 中東戰爭
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有120多萬,占總人口的2/3強。但分治決議中的阿拉伯國的領土只佔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更令阿拉伯人難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國的領土支離破碎,互不相連,大部分是丘陵和貧瘠地區。猶太國則不然,猶太人雖僅有60萬,不到總人口的1/3,然而其領土卻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大部分又位處沿海地帶,土地肥沃。 以色列建國的消息通過電波傳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作出了積極的反應。本—古里安宣布建國17分鍾後,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查理·羅斯向記者宣布:美國承認以色列。承認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國人在還不知道這個新國家叫什麼名字的時候就擬好的。當得知這個國家取名「以色列」時,杜魯門總統用筆將文告上的「猶太國」字樣劃去,改為「以色列」。5月17日,蘇聯宣布承認以色列。 然而事實上,猶太人佔領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猶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過,可是這不是猶太人擁有巴勒斯坦的理由,因為他們數千年前就不是巴勒斯坦的主體民族了,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幾千年。沙特國王曾經這樣說:「我們同情猶太人,可是他們建國要在我們的土地上割讓領土?歷史上誰在迫害猶太人?穆斯林嗎?既然德國人殺害猶太人就在德國劃出一塊土地給他們好了,為什麼要損害與猶太人的苦難毫無干係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編輯本段中東戰爭簡介
綜述
中東戰爭(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中東,是西方國家對西亞和北非的埃及等離歐洲較近的東方國家的習慣稱呼。 「中東戰爭」,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
(亦稱「巴勒斯坦戰爭」,以色列稱「獨立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的起因是,阿拉伯國家不滿聯合國對巴勒斯坦不平等的分割,且對巴勒斯坦人民權利的剝奪。 第一次中東戰爭清晰地圖
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國的隔天凌晨,阿拉伯國家聯盟(7個成員國)共集結軍隊4萬多人,主動向以色列發起侵略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戰爭一開始,以色列總兵力有3.4萬人,飛機33架,阿拉伯國家處於有利的地位,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以色列軍隊在特拉維夫南面拚命抵抗,才使戰情不致惡化。由於以色列建國時間過短,國家各職能機構並沒有完全正常運行,為爭取時間,以色列總理急電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說:「以色列急需幾周的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5月17日,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操縱安理會命令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時阿拉伯聯軍已經佔領了以色列過半的領土。 第一次中東戰爭
以色列喘息甫定,開始大力擴充軍備。這時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立即發起支援以色列的行動,以色列政府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規的以色列國防軍(IDF),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猶太人捐贈的新型輕重武器,從美國、英國進口轟炸機,從法國引進坦克,從捷克獲得了大量輕武器、野戰炮、炸彈和炸葯。7月9日阿拉伯聯軍再開攻擊,以為十天內就能結束戰爭,孰料戰爭一開始聯軍就陷於被動,已非吳下阿蒙的以色列一口氣奪取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7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再度命令雙方停火。 這時在軍事上已佔盡優勢的以色列軍隊針對埃軍的弱點,一口氣發動了約夫戰役、希拉姆戰役、霍雷夫戰役。 12月23日,阿隆師主力從比爾謝巴開始向阿里什方向進攻。以色列的司令兼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條羅馬時代的舊通道,可由比爾謝巴通往奧賈,埃軍萬萬沒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將這條舊通道大修成軍用道路,可通行裝甲戰車,沿這條古道包抄埃軍後方,埃軍大吃一驚,毫無抵抗,全面敗退。阿拉伯聯軍原本就是以埃軍為主力,埃軍一敗,聯軍更無鬥志,節節敗退,完全被趕出了巴勒斯坦。 埃及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於1949年2月24日在希臘的羅得島簽定停戰協定。根據協定,埃及承認除 第一次中東戰爭
加沙地帶外,以色列佔有整個內格夫地區。邊界重鎮奧賈非軍事化,埃及在離奧賈14至17英里內不得設立陣地。 外約旦和以色列的停戰談判3月2日也在羅得島開始,4月3日,以色列、外約旦正式簽訂停戰協定,「阿拉伯軍團」在中部55英里長的戰線上平均後撤2英里,以色列承認外約旦與約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並。通過協定,以色列控制了越過卡梅爾山脈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戰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對特拉維夫和哈德臘東部沿海平原的軍事威脅。伊拉克拒絕和以色列談判,但表示遵守以約協定。以約停戰後,伊拉克軍隊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戰協定於1949年3月23日簽定,協定規定以原來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間的邊界線為分界線,雙方各建立非軍事區,以色列軍隊撤出黎巴嫩村莊。 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停戰談判與1949年4月12日在邊界舉行,7月20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 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以色列險勝,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總面積的80%,這場戰爭中有96萬巴勒斯坦人被趕出家園,淪為難民。[2]
第二次中東戰爭
(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 1956年,由於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公司後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運河與蒂朗海峽,以色列發動戰爭與埃及爭奪通行權。 第二次中東戰爭清晰地圖
為了控制蒂朗海峽,以色列聯合運河原持有人英法兩國的軍隊向埃及發動進攻,意圖重新控制運河。10月29日,以軍1個傘兵營在西奈半島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隊也越過邊界進入西奈,配合英、法爾後的進攻。當時埃及總兵力約15萬人,有坦克500餘輛,作戰飛機250餘架(堪用者僅100餘架)。埃及的總統納賽爾為集中兵力防禦聯軍進攻運河,下令駐西奈的3萬部隊撤回運河區。以軍出動10個旅,由裝甲部隊率先突擊,5天內佔領西奈和加沙地區。 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聯軍出動各型艦艇100餘艘(含航空母艦和巡洋艦10餘艘),先以200餘架飛機襲擊埃海、空軍基地,掌握制海權、制空權。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點實施傘降和直升機機降;6日,出動2.2萬名登陸部隊佔領上述港口。埃及軍民奮起保衛塞得港。英法第一批傘兵著陸後,埃及當局通過設在各重要地點的廣播,迅速告訴居民敵軍降落的地點,埃及群眾立即集合起來,協助守軍消滅敵人。使英法軍隊始終沒能完全佔領塞得港,先頭部隊只進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為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後,於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軍隊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軍也撤出埃及。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英法對埃及的轟炸持續6天,地面戰斗40餘小時,傷亡300—400人,損失飛機50餘架;以色列傷亡約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傷2萬多人,損失飛機200架,五大城市遭到嚴重破壞。1.2萬幢住宅毀於戰火。 以色列雖然於次年3月撤離加沙地區和西奈半島(由聯合國部隊進駐加沙和亞喀巴灣沿岸地區),但取得了通過蒂朗海峽的航行權。[3]
第三次中東戰爭
(亦稱六日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清晰地圖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後,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聯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東城區舉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國民大會,確定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裝力量「法塔赫」。從此,法塔赫為了連理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不斷的襲擊以色列,這支力量在六日戰爭前已初具規模,對以色列構成了威脅。 所以,削弱阿拉伯聯盟的力量,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進而佔領巴勒斯坦,成為以色列發動第三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原因。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裝力量總司令要求聯合國撤出在埃以邊境的觀察所駐扎的所有部隊。隨即,埃軍前出並佔領一部分聯合國觀察所。 1967年5月18日,埃及外交部長通告所有聯合國部隊派遣國:聯合國部隊必須立即離開埃及和加沙地帶。 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鎖西奈半島的堤藍海峽。 1967年5月30日,約旦和埃及簽署了五年共同防禦條約。至此,埃約聯軍有機會在半小時內將以色列一分為二。 以色列軍隊首先攻擊,1967年6月5日,在留下12架戰機擔任本土防空任務後,以色列空軍其他戰機全部動員起來准備投入到對埃及、約旦和敘利亞軍事打擊當中。以軍乘埃軍早飯和軍官上班前戒備鬆懈之機,集中使用200架飛機空襲埃及各空軍基地,將埃軍絕大部分飛機摧毀於地面,爾後又擊毀敘利亞、約旦大量飛機;並出動22個旅實施多方向快速突擊,4天內佔領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區,繼而攻佔耶路撒冷東城區和約旦河西岸地區,10日攻佔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對以軍突襲估計不足,損失慘重。約、埃、敘先後被迫同意停火。結果,以色列又把戰略縱深擴大了6.5萬平方公里,數十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趕出家園,淪為難民。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阿、以對抗繼續發展。埃海軍艦艇於1967年10月使用艦艦導彈擊沉以軍驅逐艦「埃拉特」號,首創導彈擊沉軍艦的紀錄。從1968年下半年開始,埃炮兵部隊向運河東岸以軍實施大規模炮擊,並且派遣小股部隊對以色列進行襲擊。以軍則從1969年下半年開始向運河西岸包括開羅周圍地區實施報復性戰略空襲。1970年8月停火。阿以雙方這兩年的戰斗被稱為「消耗戰」。雙方分別從蘇、美得到新式武器裝備,為下次戰爭做准備。蘇、美對中東的爭奪加劇是導致第四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國際原因。[4]
第四次中東戰爭
(亦稱十月戰爭) 第四次中東戰爭清晰地圖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佔領了埃及和敘利亞的土地,將數百萬巴勒斯坦人民趕出家園,並佔領大片阿拉伯國家土地,阿拉伯國家為了收復失地,發動了這場戰爭。 1973年10月,埃、敘為擺脫美、蘇造成的「不戰不和」局面,向以色列開戰。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蘇丹、科威特、突尼西亞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均派遣部隊或飛機參與作戰。埃及(總統薩達特)企圖收復運河東岸部分失地,為爾後通過談判收復西奈半島創造條件。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企圖收復全部戈蘭高地。埃、敘為達成進攻的突然性,採取反復動員復員、進行軍事演習等多種欺騙措施並把開戰時間選定在伊斯蘭教齋月(穆斯林白天齋戒)和猶太教贖罪日(教徒當日齋戒,停止一般公務活動),隱蔽進攻企圖和進攻時機。以色列於1967年得到部分埃、敘部分領土後,擴大了防禦縱深,並在運河東岸構築巴列夫防線和在戈蘭高地構築防線,轉取守勢戰略。以軍自恃有強大的空軍、坦克部隊和偵察情報系統,過於麻痹,疏於戒備。直到開戰前數小時,以統帥部(總理G.梅厄、國防部長M.達揚等)仍認為埃、敘不敢發動進攻,在西奈半島只駐4個旅,在戈蘭高地只駐3個旅。 10月6日14時,埃、敘使用優勢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網掩護下,分別向西奈半島(西線)、戈蘭高地(北線)同時突然發起進攻。北線,敘3個步兵師當日突破以軍防線,7日,又投入2個裝甲師,進抵距以本土數公里的地區。西線,埃陸軍在海、空軍協同下強渡運河,第2集團軍3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團軍2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線,步兵攜帶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率先穿過以軍各支撐點間的空隙,擊毀大量以軍坦克,以軍的王牌裝甲旅更是被以逸待勞的埃及步兵殲滅;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時打開60條通道,架設浮橋12座,保障2個裝甲師、2個機械化師等後續部隊渡河。海軍則同以軍艦艇進行海戰並用艦炮支援地面部隊進攻。首戰埃及軍隊獲得全勝。[5] 10月10日,埃軍初步達成作戰目標並按預定計劃停止大規模進攻,並改變計劃,想要和阿拉伯聯盟國家徹底鏟除以色列。以色列則在損失慘重、極為被動的情況下,迅速運員預備役部隊,使總兵力增至近40萬人,先以北線為重點,遏止敘軍進攻並實施局部反擊,集中使用空軍主力向敘地面部隊和防空導彈陣地展開攻擊並空襲敘後方大城市。 10月11日,以軍3個師轉入進攻,反攻至1967年停火線,形成威脅敘首都大馬士革之勢,並打擊了伊拉克、約旦的援敘部隊,奪得北線戰場主動權。繼之,以軍將重點轉向西線。埃軍眼看以色列大部隊闖入敘利亞,認為時機已到,於14日投入1000輛坦克對以展開總攻.以軍則投入800輛坦克,步、坦、炮協同作戰,並使用武裝直升機和其他飛機發射「小牛」、「百舌鳥」式空地導彈、「白星眼」式電視制導炸彈等,擊毀埃坦克250輛,迫使埃軍當日撤回進攻出發陣地。 10月15日晚,以軍A.沙龍師向大苦湖地區埃第2、第3集團軍接合部穿插突擊,先頭部隊於16日晨在湖北側德維斯瓦附近渡河,摧毀若干埃防空導彈陣地,為空軍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架設浮橋後,又有2個師渡河,向南迂迴,發展進攻;23日進抵蘇伊士灣,佔領阿代比耶港,對蘇伊士城和埃第3集團軍形成合圍,奪得西線戰場主動權,並以埃第3集團軍為籌碼,換取了北方戰線的緩和。 10月24日,埃及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調解下決議停戰。埃、敘同以分別於次年1月和5月簽署第1階段脫離軍事接觸協議。至此,埃控制了運河東岸縱深約10公里的狹長地帶,基本達到戰略目的(1982年4月,根據1979年3月埃以和平條約,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島)。北線以軍撤至1967年停火線以西。 在這次戰爭中,埃、敘經過周密准備對以實施突襲和兩線夾擊,對以色列形成極大威脅。以軍動員快速,先北後西,重點用兵,化被動為主動,尤其向運河西岸的大縱深突擊,對於扭轉被動局面發揮了作用。雙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飛機、導彈等數量很大,埃、以於14日一天內共展開1800輛坦克的大會戰為戰爭史上所罕見。阿、以分別使用蘇、美當時的先進武器裝備和得到蘇、美戰略空運的及時補充並利用蘇、美偵察衛星提供的情報。埃軍由薩姆-2、薩姆-3、薩姆-6、薩姆-7型導彈為主組成的防空體系,在戰爭初期掌握了戰場制空權,使以軍飛機數日內不敢進入運河空域;以軍則使用「響尾蛇」、「蜻蜓」等空空導彈和「加布里埃爾」艦艦導彈對付阿軍的飛機、艦艇。大規模電子對抗的展開使戰場情況更為復雜,作戰損耗加大。雙方飛機損失的約60%、艦艇損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毀坦克均為各種導彈所擊毀.在戰略指導與作戰上,廣泛利用電子技術和使用各種戰術導彈,是這次戰爭的突出特點。戰爭結束後以色列國內強硬派再次抬頭,對阿拉伯國家的戒心大大加強。[6]
第五次中東戰爭
(又稱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戰爭) 巴勒斯坦人為了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於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並展開了同以色列的戰爭。巴解游擊隊的基地設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主要設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1970年,巴解總部和所領導的游擊隊主力由約旦進駐黎巴嫩,後來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國內斗爭,扶植和武裝伊斯蘭勢力,打擊親以的基督教勢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貝魯特地區,成為「國中之國」。並構築軍事設施,不時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區出擊和炮轟,尤其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巴解游擊隊協助埃及、敘利亞部隊,展開游擊戰,襲擊 貝魯特大屠殺
以軍基地、倉庫和雷達站等軍事設施。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動飛機空襲貝魯特和黎南部巴解游擊隊基地。 6月6日11時,以軍出動4個旅約2萬餘人,經過長達5小時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備後,在武裝直升機和海、空軍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寬達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東三路向巴解游擊隊發動突然進攻。並襲擊了敘利亞軍隊的貝卡谷地。 1982年6月27日,聯大第七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並無條件從黎巴嫩撤軍。這時,巴解組織為保存實力,同意撤離貝魯特西區。28日,巴解組織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個條件:(1)、以軍從貝魯特南部後撤5公里;(2)、在黎巴嫩軍隊中保留一支象徵性的巴勒斯坦軍事單位;(3)在貝魯特保留巴解組織的政治結構。以色列拒絕了這三個條件,要求巴解組織有關團體必須向黎軍繳械,所有巴解成員撤出貝魯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組織拒絕由美軍護送撤離,要求在貝魯特部署多國和平部隊護送巴解武裝安全撤離。8月1日,以軍攻佔了國際機場,4日進至貝魯特西區博物館地區,5日,包圍了巴解總部大樓,6日空襲了巴解總部大樓,此間,以軍還空襲了貝卡谷地。 在這場戰爭中,巴解組織傷亡3000餘人,被擊毀坦克100餘輛,火炮500門,400多座秘密倉庫被佔領。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餘人,損失坦克400餘輛,飛機58架。
㈥ 阿拉伯和以色列的世仇
>> 至此,這場在中國被稱為「第一次中東戰爭」、在以色列被稱為「獨立戰爭」、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口中被稱為「大災難」的戰爭正式結束了。
>> 1951年7月20日,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在耶路撒冷被一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刺殺身亡。國王的孫子也被子彈擊中,但他爺爺別在他胸口的一枚勛章彈開了子彈。他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並成為了約旦新的統治者。
1952年7月22日,以納賽爾為首的一群埃及軍官發動了政變,廢黜了埃及國王法魯克。在四年後,納賽爾正式成為埃及總統,開始了他對埃及長達14年的統治。
>> 這場戰爭中,最大的輸家無疑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在戰爭結束時,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有70多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為難民,佔到了巴勒斯坦阿拉伯總人口的70%。這些難民們痛苦地發現,那個原先叫做巴勒斯坦的地方已經在地圖消失了。他們的家園現在被分割成了三部分,分別是以色列、加沙地帶和約旦河
西岸,統治這三片土地的分別是猶太人、埃及人和約旦人。
周邊的阿拉伯國家並不歡迎這些難民。
>> 在猶太裔導演斯皮爾伯格拍攝的影片《慕尼黑》中,主人公與一名年輕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有過一段對話。他不理解為什麼對方會甘願把年輕的生命浪費在從猶太人手中奪回巴勒斯坦這種毫無希望的事業上。
在電影中,主人公不解地質問這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你真心覺得你們一定回到那片不毛之地上去嗎?一塊貧瘠的土地、幾間簡陋的小石屋,這就是你想要留給你孩子的東西嗎?(Do you honestly think you have to get back all that…that nothing? That chalky soil and stone huts, is that what you really want for your children?)」
想起自己民族的故土,年輕的恐怖分子眼眶濕潤了。他哽咽著,一字一頓地回答說:「絕對是。(It absolutely is.)」
㈦ 阿拉伯那麼多國家,為何不是小小的以色列的對手
說起中東戰爭,很多人只是憑借兩個簡單的印象。一,阿拉伯國家加一起這么大,以色列這么小,還打不過?二,阿拉伯國家人這么多,以色列一千萬都不到,一人一口唾沫就夠了,還打不過?典型的大國國民思維看問題。
一個國家的命運不光要靠自身的努力,還要考慮歷史的進程。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爆發過五次中東戰爭,但決定以色列命運的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中東戰爭,而阿拉伯國家的決勝點則是第一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為什麼這么說,首先第一次的地位當然最重要,因為這是以色列的立國之戰,而第四次中東戰爭是阿拉伯國家密謀很久,且採用偷襲形式先發制人,最有可能獲勝的一次。至於第三次,以色列先發制人,速戰速決,史稱「六日戰爭」。
所以我們重點分析第一次,第三次和第四次。第一次對雙方都最重要是毫無疑問的,第一次輸了就沒後面的故事了。第三次為什麼對以色列重要,因為第三次中東戰爭是個分水嶺,第一第二第三,阿拉伯國家都是在裝備和人員上對以色列有優勢,而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實力其實是不相上下的。所以取得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勝利,解決以色列最根本的存亡問題。
第四次中東戰爭是阿拉伯的決勝點的理由是,此戰由阿拉伯國家發起,先期主導權在阿拉伯國家,如果勝利,以色列少則退回到第一次中東戰爭時期的態勢,嚴重則可能亡國。此戰的失敗預示著阿拉伯國家徹底喪失了和以色列對抗的實力。如果說第三次中東戰爭是斯大林格勒的話(不是說慘烈程度,只是想說明此戰對以色列的意義),那麼第四次中東戰爭就是以色列的庫爾斯克,在此戰之後阿拉伯國家實際上已經在軍事上全面處於下風,就像蘇德戰爭的德國。
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給人弱雞的形象是緣於大家錯誤的以為中東戰爭都是阿拉伯國家發起的然後輸掉的,其實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是阿拉伯國家主動進攻,第二次第三次和第五次中東戰爭都是以色列先發制人。阿拉伯國家看上去大,但大片土地都是沙漠,而主力國家埃及和敘利亞都在以色列戰機的作戰半徑內,根本沒有戰略縱深,就像二戰法國和蘇聯初期那樣很容易就被閃電戰打趴下,這招屢試不爽。
以大國思維看中東戰爭,很難站在一個小國的立場上想問題。試想一個國家周邊全是敵人,只要輸掉一場戰役,就可能亡國。這是怎樣一種嚴峻的形勢,所以以色列清楚的認識到不能在自身劣勢的情況下,還坐等敵人來攻,必須決戰於境外,以戰求生存,以戰爭這種高強度的斗爭手段來削弱對手,最終確立自己的不敗地位。
並且以色列確實是個好學生,熟讀三十六計,用出了許多經典的戰術,暗度陳倉(第一次),借刀殺人(第二次),擒賊先擒王(第三次),圍魏救趙(第四次),假道伐虢(第五次)。戰術上配合嚴謹,進攻計劃簡直滴水不漏,掐著分鍾算計敵人,孫子兵法講: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簡直是以色列軍隊的完美寫照。
㈧ 曾與以色列水火不相容的埃及,為何如今能化敵為友
首先,第二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雖然撤出了埃及,但是取得了通過蒂朗海峽的航行權,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一舉突進到蘇伊士運河,並包圍了埃及的第三軍團。後來在國際社會的介入下,兩國才宣布停火。
但埃及立場的轉變引起了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不滿,阿拉伯國家隨後一起切斷同埃及的外交和經濟關系,受益最多的是以色列,再也不會面對阿拉伯國家聯合發動的大規模戰爭。
㈨ 以色列和阿拉伯哪些國家建交了
以色列只和約旦、埃及兩個阿拉伯國家建交。茅利塔尼亞在2010年斷交。
埃及與以色列之所以和解的最大突破口就是西奈半島問題得以成功解決,以色列軍隊撤出,埃及收回西奈半島,因為長期的戰爭使得埃及認識到通過武力手段無不但無法徹底消滅以色列,反而只會喪失更多國土,而准備充分的贖罪日戰爭也只能與以色列勉強打成平手,所以埃及總統薩達特一改一貫的戰爭手段,轉而採取和平手段與以色列進行和談。
1976年廢除《埃蘇有好合作條約》其放棄了完全倒向蘇聯的外交政策,在美、蘇之間保持平衡,以尋求美國在埃、以和平問題上的斡旋與牽線;薩達特本人1977親赴以色列與以色列總理貝京會晤,從而開啟了埃、以關系正常化的大門,並最終促成戴維營協議、《埃以和平條約》的簽署,埃、以結束30年的戰爭狀態。
1994年7月25日,以色列和約旦歷史性言和,建立外交關系,設立大使館,但是兩國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個是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問題,始終是兩國之間的心結,另外一個是在約旦有大量的巴勒斯坦人,不少巴勒斯坦人以約旦為基地,抗衡著以色列。
㈩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沖突歷史是怎樣的
以色列原來叫雅各也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以撒是亞伯拉罕的原配妻子撒拉生的。阿拉伯人是以實瑪利的後裔,以實瑪利是亞伯拉罕的妾埃及人夏甲生的。耶和華喜悅亞伯拉罕,就說以實瑪利雖然是你的妾生的,但也畢竟是你的孩子。我也使它成為一國,也就是現在的阿拉伯。這樣一來妻生的和妾生的就要相爭。其實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兩兄弟。具體解釋一下,撒拉是亞伯拉罕的妻子,夏甲是撒拉的使女,由於撒拉不生育,他就把自己的使女給亞伯拉罕做妾,說好叫亞伯拉罕從使女得後裔。這樣使女夏甲就給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以實瑪利。使女見自己給亞伯拉罕生了兒子,就小瞧她的主母。撒拉見自己被冷落,就求告神,神就應允給他一個兒子。到了神所定的日期,撒拉就生了一個兒子,亞伯拉罕給他取名叫以撒。由於以撒是亞伯拉罕年老的時候得的兒子,所以亞伯拉罕額外疼愛她。當時撒拉看見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生的兒子嬉笑。就對阿伯拉罕說:你把這使女和她的兒子趕出去。因為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亞伯拉罕因他兒子的緣故很憂愁,神對亞伯拉罕說,你不必為這童子和你的使女憂愁。凡撒拉說的話你都該聽從,應為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至於使女的兒子,我也必使他的後裔成為一國,應為他是你所生的。 聖經 創世紀21章9至1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