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網上信訪問卷調查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網上信訪問卷調查

發布時間: 2022-04-23 09:37:27

① 網上信訪沒解決,可以向國家信訪局信訪嗎


【法律分析】
可以,國家信訪局,是處理國內群眾和境外人士的來信來訪事項,保證信訪渠道暢通的部門,其他職責還有反映來信來訪中提出的重要建議、意見和問題,綜合分析信訪信息,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制定有關方針、政策的建議。

【法律依據】
《信訪條例》

第二十二條 信訪人按照本條例規定直接向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以外的行政機關提出的信訪事項,有關行政機關應當予以登記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並屬於本機關法定職權范圍的信訪事項,應當受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不屬於本機關職權范圍的信訪事項,應當告知信訪人向有權的機關提出。有關行政機關收到信訪事項後,能夠當場答復是否受理的,應當當場書面答復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書面告知信訪人。但是,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不清的除外。有關行政機關應當相互通報信訪事項的受理情況。

第二十八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辦理信訪事項,應當恪盡職守、秉公辦事,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宣傳法制、教育疏導,及時妥善處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

第二十九條 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提出的建議、意見,有利於行政機關改進工作、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行政機關應當認真研究論證並積極採納。

第三十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信訪事項或者信訪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三十一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辦理信訪事項,應當聽取信訪人陳述事實和理由要時可以要求信訪人、有關組織和人員說明情況要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的,可以向其他組織和人員調查。對重大、復雜、疑難的信訪事項,可以舉行聽證。聽證應當公開舉行,通過質詢、辯論、評議、合議等方式,查明事實,分清責任。聽證范圍、主持人、參加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二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經調查核實,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規定,分別作出以下處理,並書面答復信訪人:(一)請求事實清楚,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予以支持二)請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據的,應當對信訪人做好解釋工作三)請求缺乏事實根據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不予支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作出支持信訪請求意見的,應當督促有關機關或者單位執行。

② 如何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目前, 政務公開不完善、地方保護及公民參與不強等 問題,因此應當採取樹立服務型政府治理理念、 完善政務信息公開和鼓勵公民參與等措施, 開展跨區域合作治理、 以提 升我國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 關鍵詞: 政府治理; 地方政府; 政務公開 治理能力; 地方政府的活動與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 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 關,地方政府治理的能力,直接關繫到一個國家社會經濟文 由 文件在內的, 7 個法律部門、 個層次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 3 化的發展和政治穩定。加強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對我 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 國地方政府提升自身治理能力有一定實際意義。 各個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 治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這些都 一、我國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現狀 為地方政府加強法制能力提供了基本條件。 1.政府治理的公開透明度加大 4.政府治理的回應能力提升 從計劃經濟時代直到改革開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政 在回應能力方面,各級地方政府政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 府治理過程的透明性較差,暗箱操作的現象屢見不鮮。隨著 成果,建立、完善了社情民意反映溝通制度和專家咨詢制度, 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形勢的發展,全國各地都在努力建設透明 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確立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以人為 政府。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建立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二是建 本成為政府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增強政府的回應性方 立專門的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 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創造了不少有益的形式。例如,建立市長 政府的絕大部分政府機構, (州 和相當一部分區縣都 地級市 ) 熱線 24 小時值班制度,方便公眾反映問題;公安系統設立報 已開通了門戶網站,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發布和網上辦事 警服務中心,建立快速反應體系;一些政府職能部門和公共 三是加強了公眾信訪工作。 等服務; 所有這些無疑都使透明政府 服務性行業實行首問負責制或首辦負責制,實行服務承諾制 的建設力度不斷得到加大,政府的治理能力得到不斷加強。 等,積極地對公眾需求作出回應。 2.政府治理的承擔責任能力增強 5.政府治理的廉潔自律能力強化 人民群眾是政府治理績效的最終評判者。近年來,一些 我國地方政府在進行經濟社會治理時一直注重對廉潔 政府在對其工作部門的年度業績考評中,由「被管理者」或 自律能力的培養,在防止政府治理公權力異化和反腐敗上取「被服務者」來給這些部門打分。結果是那些責任心不強、對 得一定成效。主要包括:一是明確政府治理權力的公共屬性, 老百姓態度生硬的部門得到應有的較低的評價,以至於某些 從思想上避免政府治理權力的異化;二是加強對腐敗的防範 部門負責人不得不引咎辭職,或由於業績考評不合格而被調 與打擊力度,即加強預防腐敗教育,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的發 離負責崗位。2009 年《中國政府績效評估報告》首次發布,對 生,同時對腐敗分子發現後進行及時予以查處;三是加強對 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的重點內容和重大問題進行了專題系統 人民群眾參與和監督積極性的引導,藉助網路論壇、網路博 研究,提出了對策思路,同時,總結了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開 客、網路調查、電話訪問、問卷調查、信訪等多種方式,使公眾 展政府績效評估的典型經驗,提煉出了六個績效管理模式, 多渠道參與治理和監督政府工作。 形成了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的框架報告。 我國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問題 二、 3.政府治理的法律制度日益規范 在依法治國方略的指引下,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以憲法 盡管我國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也得到了很大的成效,但也應當看到,我國現行的地方政府 向來左右公民參與。而公民參與的主體性不強,公民的參治理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要求仍存在 與部分是在從眾心理的支配下參與進來,並不是把公民參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與當作自己應有的權利。在公民參與渠道上,各地政府雖 1.政府治理理念尚未真正確立 然採取了各種各樣的參與方式,提供了多種參與渠道,但 中國在走向工業化的過程中逐步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 這些方式和渠道大多限於事前公示、公民聽證、基層選舉劃經濟體制,在對社會稀缺資源完全佔有的基礎上,中國構 等,並且大多是不定期的,而且在參與過程中,公民的意願築了嚴密而高度集權的政府管理模式,它在追求國家目標和 和利益表達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政府的決策也是一個值得效益最大化的同時,相對忽視了政府治理理念的發展。隨著 商討的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國初步形成了在社 三、提升我國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對策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關系等多方面有著明顯差別的利益高度多元化的社會群體,多元化的 1.樹立服務型政府治理理念群體要求有多元化的需求。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市場競爭和政 在傳統體制下,政府始終以管理者和經營者的身份過多府間的效能競爭,對中國現行的政府治理理念提出了挑戰, 地干預了市場經濟領域,造成政府低效和腐敗等問題。應盡對此必須做出適當的調整與轉變。 快實現管理理念向服務理念的轉變,加強政府的公共服務職 2.地方保護問題依然存在 能的理念,將政府切實塑造成一個為公眾、社會提供公共產 地方政府在執行中央或上級政策時是一個矛盾的綜合 品,發展公益事業的公共服務機構,真正實現官僚型公務員體,一方面代表政策的制定者,另一方面又是政策的執行者。 向人民公僕的轉變。中央政策起到宏觀調控全局性社會利益的作用,必然要涉及 2.開展跨區域合作治理中央與地方的利益博弈,或是地方與地方之間利益分割。因 完善區域間信息相互溝通制度。加強政府間在治理合作此,地方政府自身的利益取向對中央或上級政策的落實具有 中的信息溝通,及時互換和通報各自的情報,為採取聯合治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當中央或上級的政策調控符合 理行動提供信息支持。地方政府間關系由競爭走向合作。我地方自身利益時,地方政府就會認真貫徹執行相關政策,地 國一直以來實行的分權改革,把地方政府塑造成了,以謀取方政府可以較少的投入而得到很大的產出。當中央或上級的 利益為宗旨,以相互競爭為發展動力的充滿競爭力的市場行政策不符合地方自身利益時,地方政府在執行中央或上級政 為主體。因此,有必要協調好政府之間的利益以實現調整地策時就會受到來自於地方政府本身和地方民眾的阻撓,地方 方政府之間的關系,實現政府跨際域治理的目標。 形成利益群體總會千方百計地加以抵觸, 「上有政策,下有對 3.完善政務信息公開策」的對決,或不認真落實或變相落實。遇到這種情況,中央 樹立全新的政務信息公開理念,科學認識政務公開的思的政策到地方上就會大打折扣。 想,把政務公開視為公民必須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政府必 3.政務公開機制尚須完善。政務公開在各地方已取得了 須履行的一項基本義務。加強政務信息公開的法治化,抓好一定的成效,但由於政務公開是一項新的工作思路,涉及傳 信息公開制度建設,使制度具有應有的操作性。政務信息公統思想觀念和長期工作習慣的轉變,涉及現有利益格局的調 開的內容主要在貼近群眾上下工夫,使群眾能充分理解,真整,因此,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公開內容不規范; 實的享受到政務公開所帶來的好處。公開的形式要直觀,更二是公開內容不真實;三是擺花架子,搞門面工程;四是政務 新要迅速。公開內容的更新必須及時,只要政府的政策發生公開監督機制不夠完善。許多地方和單位接受人民群眾監督 了變動,各單位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迅速更新,讓人們能的主動性不強,沒有建立一種真正有利於群眾監督,方便群 及時獲知。眾監督的形式,不敢真正接受輿論監督。從表面上看,各級地 4.鼓勵公民參與方政府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請媒體出席各種會議,但他們向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民主政治的不斷進步,公民 對於媒體通報的大多是政績, 「政務」 「問題」 要麼避而不 或 , 意識正在逐步地加強,公民參與的意識也在不斷地加強。在談,要麼輕描淡寫。 這種新形勢下,政府無疑應該積極引導和鼓勵公民社會以多 4.公民參與程度有待提高 種方式參與政府決策。政府應建立完善有效的溝通渠道,縮 目前人們逐漸接受並支持公民參與,但公民實際參與地 短與公眾的距離,創新公民參與途徑,在公共決策中實現政方治理程度卻不高。這裡面存在著多方面的原因。政府部門 府與公眾積極互動。這有利於政策的良好制定與執行,有利往往認為公民參與治理的能力不夠,甚至以政府的權威為導 於完善決策機制,有利於提高政府治理的實效。

③ 我國的信訪制度有什麼優點和缺陷

優點
1、民意表達功能
建國之初,毛澤東主席就說:「必須重視人民的通信,要給人民來信以恰當的處理,滿足群眾的正當要求,要把這件事看成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加強和人民聯系的一種方法。」1951年6月政務院頒布《關於處理人民來信和接見人民工作的決定》為人民群眾廣泛參政議政提供了制度保障。信訪是民主的體現,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
2、 政治參與功能
我國的信訪制度自身具有對政府的決策產生影響,使其具有政治參與的功能。同時,信訪不是無意識被動的,而是有意識並且主動的。改革開放以來,信訪逐漸成為人民群眾維權斗爭的工具,人民進行信訪活動是自願的,人民進行信訪是有清楚的目標認識的。信訪制度作為一種政治參與的方式,雖然其作用是有限的,但其意義卻是深遠的,它改變和推動著中國社會的政治民主化進程,信訪制度正在為此開辟一條道路。
3、 權利監督功能
信訪反映問題,是一種群眾監督國家官員的方式,雖然高層權利的介入是信訪問題得以解決的決定因素,但此前這一干預機制是自上而下的。近年來,國家則更加註重從法律角度來看待信訪制度的權利監督功能,因為人民群眾的信訪活動使國家查處了國家官員的違法行為,這不但維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而且促進了國家的廉政建設。權力產生的問題最終還需由權利來解決,信訪制度賦予了廣大人民群眾廣泛的權利,可以把國家官員的腐敗問題和違法亂紀行為反映到最高權利決策機構那裡,從而有機會使權力濫用者得到制裁。
缺點
1、信訪制度的功能錯位
首先,信訪的救濟行為若過度,會沖擊司法救濟和行政救濟。
其次,信訪救濟存在制度性缺陷,即它並無權對自身受理的案件做出裁決與裁決性處理。
最後,信訪救濟過多過濫,會使民眾滋生一種信「訪」不信「法」的思想,不利於社會公眾法治理念的培養與強化。」
2、信訪制度「人治」色彩濃厚
信訪制度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而目前的信訪工作尚有較濃重的人治色彩,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較之於對簿公堂,人們更願意接受「無訟」師的鄉里政治。「特事特辦」、領導「拍板」、「批條子」等做法助長了人們企圖通過特殊途徑而避開正當法律途徑實現自己利益的思想。這一切都在無形之中助長了人治之風,而長期以來法的工具論思想又使得群眾對於法律持一種半信半疑、敬而遠之的態度。顯然,信訪制度在實體合法而程序不合法的基礎之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會問題,但是長此以往,人治思想愈加揮之不去,群眾權益遭到侵害時,忽視司法而轉求於信訪,會導致原本不強的法制觀念更加淡薄,阻礙我國全面建設法治國家的進程。
3、信訪機制運行失軌
依照我國憲法規定,受理信訪是所有國家機關包括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法定義務,而作為目前處理信訪工作的主要依據的《信訪條例》所指的信訪,僅限於行政機關的信訪。這就使行政機關以外的其他機關在處理信訪事件的時候無法可依。由於各級信訪機構從屬於相應的國家機關,相互之間並沒有嚴格的隸屬關系,使得各信訪機關之間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通,降低了信訪資源的利用率,而且信訪案件在各個單位之間層層轉交,導致了信訪問題解決速度緩慢。信訪機關自身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權力,但群眾卻通常把信訪機關當成自己的救命稻草,信訪機關責任重大與權力微薄形成了巨大反差。
4、在集權體制下關於信訪制度的邏輯悖論
這里的邏輯悖論在於:民眾越過地方政府到中央上訪實際是信息在官僚層級中的跨級傳遞,長此以往,會對官僚層級的穩定造成影響,從而中央政府希望「將矛盾化解在地方」,通過向地方政府施壓來消解上訪量的傾向又使得地方政府不惜利用各種手段阻撓民眾進京,由此而產生的沖突與矛盾的激烈程度甚至超過了由涉訪事項所引起的矛盾本身。這種邏輯悖論說可以說是從信訪制度運作角度對其缺陷所做出的一個解釋。信訪制度的設計初衷是中央政府希望加強對地方政府的行政監督,盡量糾正集權體制下信息傳遞的失真與扭曲,給廣大人民群眾一個相對自由的表達渠道,是一種民主的象徵。然而在實際的制度運作與實踐的過程中,由於沒有一種良好的利益平衡機制,使得地方政府在響應中央加強信訪工作的號召中,片面的追求信訪量與進京上訪人數的減少,而不是真正解決涉訪事項,化解矛盾,從而造成大量因在上訪過程中受到不公待遇而上訪的案例,社會矛盾被進一步加深。

④ 成都信訪局網上投訴

摘要 信訪局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是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信訪工作的行政機構,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履行下列職責:(一)受理、交辦、轉送信訪人提出的信訪事項;(二)承辦上級和本級人民政府交由處理的信訪事項;(三)協調處理重要信訪事項;(四)督促檢查信訪事項的處理;(五)研究、分析信訪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進工作的建議;(六)對本級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的信訪工作進行指導;(七)負責把信訪件快速往下轉送,承擔文件速遞局功能。

⑤ 信訪調查報告怎麼寫

如何寫總結和調查報告(上)
----------李曉明
根據「白雲講壇」的計劃,由我來講如何寫總結和調查報告.下面講三個問題:
一、寫作並不難
現在不少單位都反映,缺少能寫材料的人。什麼叫能寫什麼叫不能寫?我看關鍵問題是肯不肯寫。只要肯集中精力去專研,就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咱們知道,誰都會說話,其實,寫作就是說話,只不過是經過認真准備的說話,把你說的話更加精練,更加條理,更加主題鮮明並把它變成書面的文字而已。
上點歲數的同志在中學時都記得一篇課文——《半夜雞叫》,作者是戰士作家高玉寶。高玉寶沒讀過書,參軍後識了幾個字,當了連隊通訊員,還經常因字識得不多而把信送錯。然而就是這么一個連中學都沒上過的人卻能為全中國的中學提供一篇範文,說明寫作並不難,只要你擁有以下五條就可以了:
一是要有寫作的興趣。什麼事情都是,只要你想干好它,你就能發揮出很大的潛能來。有人說,寫不出好材料是腦子不行。其實,人的大腦細胞差不多,都是幾百億個,這個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任何一個腦力勞動者一生用不完它的十分之一。只要你對它興趣,就能把你的大腦潛能發揮出來;
二是要有真實的素材。搞新聞的稱它為佔有第一手資料。我們不少人不願認真掌握情況,結果悶在屋子裡苦思冥想地編,閉門造車當然難了;
三是要有鮮明的主題。就是你要表達什麼意思先要搞清楚。高玉寶就是要通過自己苦大仇深的經歷去揭露地主階級貪婪與剝削的本性,整個文章就是圍繞這一主題來寫的,要表達的意思非常清楚;
四是要有樸素的語言。正因為他來自社會最底層,沒有接受過那麼多空話套話和八股文的影響,所以文章所用的語言都是大實話、老實話,讓人感到生動和貼切;
五是要有一點寫作知識。有的人,讀了幾本寫作通論之類的書,甚至中文系畢業還是寫不好文章,為什麼?其實,自古有一句話——叫「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文章如何開頭,謀篇如何布局,層次與邏輯如何分明,問一問明白人,20分鍾就可以搞定,或者找一篇好文章,照葫轤畫瓢揣摩幾次也就有數了。
所以,要寫好文章,既不要把它看成很難的事,也不能把它看成很輕松的事,必須通過主觀努力,這樣就沒有辦不好的事了。

二、總結和調查報告的基本要求

(一)總結

1、總結的概念。總結是通過對過去一段工作的回顧與分析評價,判明得失利弊,提高理性認識,用以指導今後工作的一種常用文書。
2、總結的特點。有兩個。

一是內容的自我性。也就是自己寫自己,站在第一人稱的角度上。用別人的口氣寫你,就成了調查報告或其它報道了。它是以客觀評價自身工作活動的經驗教訓為目的,以回顧自身工作情況為基本內容,以自身工作實踐的事實為材料。

二是回顧的理論性。總結應當忠實地反映自身工作實踐,不應誇大其詞。但總結又不是工作的流水賬,它是對工作實踐活動的本質概括,要在回顧工作實踐活動全過程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歸納出能夠反映事物本質的規律,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正是總結的價值所在。
3、總結的分類
根據性質的不同,可把總結分為工作總結、學習總結、會議總結等等。
根據范圍的不同,可把總結分為全國性總結、地區性總結、部門性總結、本科室總結等。
根據時間的不同,可把總結分為月、季、年度總結或階段性總結等。
根據內容的不同,可把總結分為全面總結和專題總結兩類(如信息科總結或信息科的社區數字化情況總結)。

4、總結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總結一般由標題、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組成。
(1)標題。大體有兩類形式:一是公文式標題;一是非公文式標題。

公文式標題由單位名稱、時間、事由、文種組成,如《白雲街道社區建設科2004年度關於選舉和培訓居委會幹部的工作總結》(也就是四個W)、《白雲街道2004年上半年宣傳工作的總結》。

非公文式標題則比較靈活,可以為雙行標題,也可為單行標題,如《推動人才交流,培植人才資源》——白雲街道組織工作的幾點做法。
(2)正文。其結構由前言、主體、結尾組成。
一是前言。即正文的開頭,一般簡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況,交代背景,點明主旨或說明成績,為主體內容的展開做必要的鋪墊。例如:(毛選里《三個月總結》開頭一段)
二是主體。這是總結的核心部分,其內容包括做法和體會,成績和問題,經驗和教訓等。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顧工作情況的基礎上,深刻、透徹地分析取得成績的原因、條件、做法、以及存在問題的根源和教訓,揭示工作中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建議讀一讀毛主席的《關於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和《三個月總結》。回顧要全面,分析要透徹。
三是結尾。可以概述全文,也可以說明好經驗帶來的效果,也可以提出今後努力方向或改進意見。(仍舉《三個月總結》結尾例子)

(3)尾部。包括署名和時間兩項內容。如果標題中已有署名,這里可不再寫。
(二)調查報告

1、調查報告的分類。

一是總結典型經驗的調查報告。調研對象必須是先進典型。

二是反映情況的調查報告。如:當前轄區居民的生活情況、當前機關幹部的素質等。

三是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如:黑社會為什麼能在這里猖獗?這個單位究竟是怎麼被搞垮的等。

2、調查報告的寫法。一般由標題、序言、主體、結尾四個部分組成。

(1)標題。調查報告的標題形式多樣,總的來說約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單行標題,一種是雙行標題。單行標題又可分為公文標題寫法和一般文章標題寫法兩種。

採用公文標題寫法的優點是能使人一下子明確文種,並了解調查的對象和調查報告的目的,如《關於當前白雲經濟發展狀況和存在問題的調查報告》。但是,採用公文標題寫法容易寫得過於冗長而平淡,不利於誘發讀者的閱讀慾望。

採用一般文章標題寫法,標題可長可短、可嚴肅可諧趣、可描述可設問,比較靈活,因而,容易寫得生動有趣,引人注目。例如:《企業如何看待白雲的軟環境?》,《軟環境建設不盡人意的症結何在》,《發展社區產業究竟難在哪裡?》等。
(2)序言。序言是調查報告的開頭部分,可用來交待調查的時間、地點、目的、對象、范圍;也可以用來概述調查的主要內容,取得的主要收獲;還可以交待調查工作的背景以及通過調查所獲得的結論。

(3)主體。主體內容是一篇調查報告的主幹。主體通常以敘述為主,敘議結合,圍繞序言所提出的問題依次展開。

(4)結尾。調查報告的結尾寫法不一,或一段,補充說明有關事項;或一句,順便交待某一問題。或總結全篇,深化主題;或指出調查存在的不足之處。
3、寫調查報告要掌握「八性」。(提醒記一下)

一是寫調查報告,在指導思想上要掌握時代性。對於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和紛繁復雜的社會變革,寫作人員應順其潮流,更新觀念,掌握政策,真正發揮好智囊作用。
二是寫調查報告,在課題選擇上要掌握緊密性。要把重點放在為領導決策服務上,圍繞黨工委的中心工作和長遠戰略目標擬定課題,即(1)從全局工作最有直到意義的新情況、新問題中選題:(2)從領導關心而亟待解決的問題中選題:(3)從不同時間帶傾向性和關鍵性的問題中選題。
三是寫調查報告,在工作方式上要掌握靈活性。(1)開展典型調查,有意識地對某一個或若干個具有代表性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深入細致的采訪調查;(2)開展統計調查,通過有組織地搜集各種統計資料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3)開展書面調查,即收集現成書面材料,進行綜合分析與調研;(4)參與各種會議,如綜合座談內容,加以研究。
四是寫調查報告,在工作作風上要掌握扎實性。要深入第一線,靠自己直接的聽、問、看、觀察分析掌握第一手資料,而不是道聽途說。就象老中醫給人號脈問診一樣,如果你連病號的面都不見,對人家的氣色症狀不聞不問,你就沒有資格對人家的病理和治療方案說三道四,開處方。
五是寫調查報告,在研究范圍上要掌握廣泛性。調查一件事或一個課題,要廣泛全面掌握情況,善於聽取各方面意見,善於收集不同角度的情況,不能一葉障目,以偏概全(如《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既有泥腿子運動好得很,又有遭得很,都擺出來,然後分析到底好是壞,對誰好,對誰遭);

六是寫調查報告,在思維上要掌握超前性。對尚未形成氣候但卻反映發展趨勢和本質的傾向性問題,對領導尚未考慮清楚或尚未引起注意的問題,應及時地或超前一步進行調查研究與反饋,引起領導關注,並拿出具體解決措施。即不單純研究當前,更要研究長遠。

七是寫調查報告,在研究質量上要掌握深刻性。在調查研究過程中,要堅持用唯物的、辯證的、全面的觀點看待某一問題,研究某一事物。不能憑主觀主義辦事,更不能憑感情用事。要多搞能發人深省的東西,過於浮淺的報告是沒有意義的。
八是寫調查報告,在內容上要掌握真實性。不說空話,不說套話,更不能掩蓋事實真象說假話,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實際情況,正確地為領導決策服務。(待續)

⑥ 國家信訪網上投訴平台官網

摘要 國家信訪局-網上信訪

⑦ 我國的信訪制度有什麼優點和缺陷

由於社會環境的迅猛變化,我國近年來的信訪問題十分突出,「信訪洪峰」一詞成為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彙.有組織的集體訪數量增多,規模增大,組織性增強.異常訪和越級訪十分突出[1].出現信訪問題嚴峻的局面,一方面和信訪制度本身的缺陷和特點有關,另一方面,在進行信訪工作的時候,也存在著不少缺陷.此外,地方各級領導和機關甚至人民群眾,也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法理上的缺陷
信訪制度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雖然2005年5月1日起施行了《信訪條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各種的缺陷.對於群眾最關心的信訪處理的程序沒有嚴格的規定,各地的信訪機構在職能和運作上存在不小的差異,這樣導致在處理個案的時候嚴重依賴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能力,信訪的結果隨著其個人素質高低上下波動.同時由於信訪部門處理個案沒有法律賦予權力,要看領導臉色,靠上級批示和干預,其公正性很容易受到影響.另外,終結制度名存實亡,形同虛設,很多終結了的案件,信訪人仍然在不斷上訪.
信訪機構的設立存在一定的混亂.我國目前信訪機構繁多,歸口不一.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法院,檢察院以及相關職能部門都設置了信訪機構,從橫向來說,這些機構負責處理各自領域來自社會的表達信息.這些信息所涉及到的問題大多需要政府來解決,於是表達信息還必須經過一個向政府轉移的過程,在轉移的過程中由於權力結構的復雜性而降低了溝通質量.這種制度結構不僅處理信息的能力較低,而且還會因信息處理不當引發其他針對政治體系的政治壓力.在縱向上,信訪制度未形成系統的結構,信訪部門的層級關系與所屬機構的層級關系不完全一致,中央信訪機構對下層的信訪機構統籌安排能力有限,機構之間缺乏信息共享,運作差異巨大.嚴重影響信訪工作的開展.
(二)自身特點阻礙工作開展
信訪制度本身的特點也有一定的阻礙信訪工作順利開展的因素.首先,信訪制度是面向全社會的制度,存在相當大的復雜性.第一,投訴主體多元化.有集體訪,也有個人訪;有重復訪,也有初訪;人員職業構成更是五花八門,涉及各行各業,尤其是社會弱勢群體如農民,下崗工人等.第二,信訪內容廣泛化.在農村,信訪內容主要集中在土地承包糾紛,林地權屬糾紛以及鄰里糾紛.還有相當一部分反映村集體幹部工作作風問題的訴求;在城鎮,城市拆遷問題是信訪工作的難點重點,而勞務關系,行政部門不作為或亂作為也佔了很大比例;在企業中,集中反映由於改制過程而激發的矛盾和問題,福利待遇問題,拖欠工資和養老費問題,國有資產歷史和領導幹部以權謀私問題等.第三,表現形式復雜化.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經濟利益和政治權益,多數人合理要求和少數人無力取鬧,群眾自發行為和幕後黑手惡意操縱,種種一切相互交織,短時間難以辨明,而且不同時期的突出問題,表現形式都不盡相同.其次,信訪工作的開展難度大.信訪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幾乎每個信訪事項都是個案,沒有解決問題的統一模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存在各種執行難的困境.有的人無法通過正常途徑和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某種程度上說,上訪是一個尋求社會對其救濟的底線,是一種無奈的行為;有的是歷史遺留問題,物是人非,時過境遷,根本調查不到相關情況,找不到知情人,無從開展工作;有的政策前後不銜接,落差大,同事不同待遇;有的沒有相關法律支持,或者法律不明確,甚至「打架」;有的涉及多個行政部門,責任主體不清.再有就是法律法規對一些明顯干擾正常信訪秩序的行為,主要是那些要求不合理和已經認定為訴求無趣的人,他們沒有明顯的違法和犯罪行為,不能依法實施強制行為,思想教育又無濟於事,「軟硬不吃」,給信訪工作帶來極大的阻礙.再次,信訪制度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被動的制度.這與刑法很相像,因此,它具有滯後性.而群眾的信訪活動是自發的,而且非常自由,非常隨機,有時候還存在突發,反復的情況,譬如有的人舉棋不定,前一天承諾不上訪,後一天又去了.這使得信訪工作很難有應有的規范性和預測性.最後,信訪制度是一個高度依賴其他部門的制度.信訪部門歸根結底是一個聽取民意的部門,缺乏實質性的職權,許多事項,尤其是社會重點熱點問題,信訪部門都要依賴於其他部門的通力合作,相互協調,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但是在現階段,信訪部門沒有與其責任相匹配的權力,無論是領導班子冗長的研究討論,還是下面部門陽奉陰違的不配合,都有可能將信訪工作停滯,此時的信訪部門如同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民眾的合理訴求不能得到及時的滿足,合法權益不能及時得到妥善的保護,最後極有可能演變為影響巨大的突發社會事件.
(三)信訪工作人員的不足
任何制度的最終實施者都是人,再好的制度不能嚴格的貫徹實施,也會造成偏差.在信訪工作中,確實存在一部分作風不正的人員,他們給信訪工作的開展增加了不小的阻礙,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主要有以下表現:第一,他們不願解決問題.在面對情況復雜的問題時,他們不願意做艱苦細致的工作,存在怕苦畏難的思想;在面對歷史遺留問題時候,他們不願意承擔責任,而是上推下卸,怪上一屆,怕吃苦,怕麻煩,怕花錢,還美其名曰「新官不理舊賬」;在面對多部門問題時,他們不願積極深入,總是將自己應解決的問題和應承擔的義務推給同級,推給下級,造成群眾信訪難的局面.少數幹部認為做群眾工作沒有效益,干不出政績,和升遷無關,在處理社會矛盾問題上存在「漠然心態」[2];第二,他們不敢解決問題.信訪工作有其復雜性,有的問題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當地的利益集團和勢力相互交織.信訪人員在解決問題時候畏首畏尾,不敢動真碰硬,對應該依法處置的問題不能公正處置,造成少數信訪人反復進京上訪;第三,他們不能解決問題.這里的不能是指工作能力不足.信訪工作難度較大,沒有統一的解決途徑,相當依賴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很多信訪工作人員沒有認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不願積極提高辦事能力,在講理論知識時候頭頭是道,一見到上訪群眾就不知道說什麼,從哪裡說起.要麼就是大話,套話,只會用空頭支票搪塞群眾,真正去處理問題卻無從下手.最終損害的卻是人民群眾的利益;第四,他們不急解決問題.誠然,信訪機構的工作有其被動性,但是不意味著信訪工作人員只能在機關里坐門待客,當「坐堂先生」.但是現實中很多人不但沒有主動留意,了解情況,對於已經上訪的案件也不上心,眼睛朝上,對上唯恐不周,對下麻木不仁,不能做到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
(四)領導和群眾的負面作用
任何事情不能片面的看待,信訪制度也是如此.信訪機構是個什麼都管,什麼都管不了的機構,他的職能的行使要依賴地方的支持,領導的批示.因此,地方領導對信訪工作影響巨大.有的領導將信訪率作為政績的指標,壓的越低,政績越好,於是出現了各地圍追堵截上訪群眾的情況.比如2007年1至3月份,某縣實際發生赴京上訪25起65人,進入登記的只有1起;到省上訪41起55人,進入登記的只有7起[3].老百姓知道在敏感時期上訪能給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同時中央給地方政府的防控任務也很重.為了完成防控任務,政府就要先排查那些可能上訪的人,再加以穩定或者進行控制,防止這些人進京上訪.這就是所說的「穩控」.我們的身邊,每時每刻都可能發生侵犯上訪者權益的事件.在各種敏感時間,總有些不合時宜的人會被以各種方式驅趕到各種陰暗角落,短暫地失去人身自由.
此外,人民群眾對待信訪的方式方法也有不妥之處.信訪工作維護的是人民的合法權益,但是在近幾年經濟利益格局調整中,有部分利益受損的人,受攀比心理驅動,走上上訪的道路,這部分人對合理的利益調整心懷憤憤,存在仇富,仇官的扭曲心理,不正當使用信訪的權利.同時,由於我國自古以來就存在「青天情結」,民眾認為凡事找大官,找清官,就能夠解決問題,於是無論大事小事,都要信訪.此外,我國存在大量的涉訴信訪.大量的申訴案件是對已經終審生效的法院判決提出的申訴,不但敗訴方上訴,勝訴方也上訴,還有的當事人存在以上壓下的心理,在案件仍然處於正常的審理程序時便上訪,越級上訪,希望藉助上級領導的關注對法院施壓,以達到在判決中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當前,涉訴信訪已經成為各類信訪的主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進行了一項調查,接受問卷調查的632位進京上訪的農民種,有401位在上訪之前就上位問題到法院起訴過,其中法院不予立案的佔42.9;認為法院不依法辦事判決敗訴的佔54.9%[4].此時的信訪嚴重影響司法工作的進行,將其他行政救濟,司法救濟排擠在外,是人民對信訪制度的不正當利用.而且在信訪中存在畸形的「優勝劣汰」,即信訪事項的最終解決與否,如何解決,取決於群眾「鬧」的程度,群眾中風行「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說法,於是在尋求信訪解決的過程中往往採取不理性的措施.

⑧ 如何在網上向中國人民政府信訪

群眾向國家信訪局提出信訪事項,盡量採取書面形式。國家信訪局的郵政編碼是100017,在信封上註明"國家信訪局收"即可。 如果確定需要採取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請到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人民來訪接待室(國家信訪局來訪接待司)反映,地址在北京市宣武區永定門西街甲一號,接待來訪時間:每周一、三、五全天,周二、周四上午半天,上午:8:00-11:30,下午:1:30-4:20(登記時間),節假日除外。 國家信訪局公開電話:68015310,該電話為有關信訪事項自動應答提示電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是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信訪工作的行政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交辦、轉送信訪人提出的信訪事項;
(二)承辦上級和本級人民政府交由處理的信訪事項;
(三)協調處理重要信訪事項;
(四)督促檢查信訪事項的處理;
(五)研究、分析信訪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進工作的建議;
(六)對本級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的信訪工作進行指導。

⑨ 信訪調查是什麼意思

信訪指群眾來信來訪的簡稱。指人民群眾致函或走訪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並要求解決某些問題。信訪調查應該是對信訪情況的了解考察。

⑩ 關於弱勢群體的調查報告附加問卷調查(高中生程度)

關注和幫助弱勢群體,對於做好新形勢下的城市信訪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和指導意義。為此,我們特對本市弱勢群體上訪情況進行了調查。一、城市弱勢群體上訪的基本情況所謂弱勢群體,是指創造財富、積累財富能力弱,就業就競爭能力、基本生活能力差的人群。從近年來我市信訪情況看,弱勢群體上訪已成為城市上訪的主流,且呈逐年增多趨勢。2002年,全市受理城市弱勢群體上訪254起2806人次,分別佔全市上訪總量的32%和44%。2003年第一季度,全市受理城市弱勢群體上訪量及所佔比例同比上升117.5%和50%,城市弱勢群體上訪問題已成為信訪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二、城市弱勢群體上訪的構成及特點從城市弱勢群體上訪人員構成情況看,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提籃小賣型」。上訪人有一定的勞動能力,但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差,靠擺地攤、做小買賣勉強維持生計,一遇天災人禍就失去生活來源,面臨生存危機。二是「孤苦無依型」。這些人多為老弱病殘、鰥寡孤獨者,既開生活來源,又無勞動能力,完全靠社會救濟、救助生活。三是「依賴政府型」這部分人多為企業下崗、失業職工,一方面雖有勞動能力但文化層次較低,謀生手段單一,生存技能較差;另一方面仍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思維模式,對企業和政府依賴性較強,自謀發展意識和能力弱。城市弱勢群體的居住地域、人員構成及生活境況決定了城市弱勢群體上訪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趨利性。最直觀是經濟狀況差、生活質量低、生存能力弱,其上訪主要是圍繞「錢」和生活出路問題,解決難度大。二是趨同性。由於弱勢群體境況相同,情感相通,要求一致,城市人口居住集中,信息渠道廣泛,易於集結,具有較強的集結傾向可能性。二是行為方式具有群體性、突發性特點。弱勢群體在信訪過程中往往從弱勢地位出發更願意以集體上訪的形式來表達群體意願,以引起各方關注,有的還採取圍堵交通路口、沖擊機關等過激方式,這種情況在近幾年表現尤為突出,部分困難企業職工多次集體長時間圍堵黨政機關,對社會穩定造成很大影響。三、解決城市弱勢群體上訪的對策及建議城市弱勢群體上訪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原因,又有群眾自身方面的原因:既有歷史原因,又有現實原因;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因素。城市弱勢群體上訪成因和復雜性決定了解決辦法的多樣性。在處理該類上訪問題時,絕不能採取「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的辦法,必須堅持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的工作思路,多措並舉,綜合解決。一是大力發展經濟,廣開就業門路,提供特殊就業援助。應當清醒看到,弱勢群體的產生和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這一社會問題最終要通過發展來解決。因此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經濟發展速度,並使弱勢群體在發展中受益。同時,針對弱勢群體的實際,給予特殊的就業援助,解決部分人的就業問題。政府要盡可能構築憑真才實學競爭上崗「平台」,打破區域藩籬、行業禁錮和單位壁壘,對弱勢群體敞開競爭就業的大門。二是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展社會救助工程。盡快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突出本地特點的城市困難居民生活保障辦法,將弱勢群體最大限度地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全方位拓展救助渠道,通過行政手段與市場手段並舉,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營利與非營利性機構密切合作,個人、家庭、企業、社區和政府共同分擔等形式,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保障格局,切實救助社會弱勢群體。同時,總結推廣我市開展扶困救助活動的經驗,使全社會都向弱勢群體特別是特困市民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人人關心、全社會救助的濃厚氛圍。三是對幹部群眾的教育管理。加強對黨員幹部教育,尤其是對企業負責人的群眾觀念、宗旨觀念教育,加大監督制約力度。切實解決部分幹部,尤其是企業經營管理者作風不民主、經濟不清、政務財務不公開等問題。對群眾,一方面要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遵守信訪法規和信訪秩序,依法逐級上訪;另一方面還要教育他們樹立依法維權思想,積極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四是正確對待和認真處理弱勢群體上訪問題。解決城市弱勢群體上訪問題,職能部門的作用尤為關鍵。各級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在做好城市弱勢群體上訪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對弱勢群體上訪做到熱情接待、認真解釋、公開承諾、妥善處理,避免將矛盾上交,給黨委、政府增加壓力。總之,雖然城市弱勢群體上訪類型眾多、形式多樣、成因復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根本解決,但只要黨委、政府重視,各方參與,社會支持,法律保障,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弱勢群體終將逐漸由「弱」變「強」,城市弱勢群體上訪的勢頭也一定會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