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美軍1907年訪問日本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美軍1907年訪問日本

發布時間: 2022-04-24 18:37:27

① 二戰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作出怎樣的決定

日本偷襲珍珠港存在兩種說法,一是偷襲珍珠港事件是真正的偷襲。二是美國人的陰謀,是故意讓偷襲成功的。第一種說法當然是公認的歷史,第二種說法是在部分軍事迷中留傳的,特別是一些日本人始終堅持認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樁特大的陰謀。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因為日軍的突襲看似非常成功,但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使日軍的戰略意圖沒有一件達到。
首先談談日軍的戰略意圖,提起偷襲珍珠港,就不能不提到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他出生在日本新瀉縣長岡的一個破落武士家庭,出生時父親五十六歲,故此得名五十六。1901年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江田島海軍軍官學校。1904年剛畢業即以少尉候補生的資格參加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戰,在海戰中失去了左手的食指和無名指。海戰的勝利使他對當時的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十分崇拜,立志要像東鄉那樣建功立業。1914年至1916年在日本海軍大學深造。1919年至1921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英語,選修燃油專業。回國後在海軍大學任教官。1923年奉命前往歐美考察各國海軍,在旅歐途中,曾到賭場一展他的高超賭技,使他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個因賭技太高而被著名的摩洛哥賭場謝絕入場的人。山本酷愛賭博,他賭博的格言是要麼大贏,要麼大輸。這一點對他的軍事思想也有著重大影響,日後的偷襲珍珠港,也正充溢著孤注一擲的賭博痕跡。1925年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由於日本在日俄戰爭後就將美國視為潛在的最大敵人,所以這一職位的人選通常是由海軍中最有前途的優秀軍官來擔任,以使他們能對美國有一個比較感性和客觀的了解。1928年回國,歷任巡洋艦艦長、航空母艦艦長、海軍航空本部技術部長、第一航空戰隊司令、海軍航空本部部長、海軍省次官,最後於1939年8月升任聯合艦隊司令。1940年軍銜也晉升為海軍大將。山本曾數次赴美,或求學或考察或任職,對美國的經濟和軍事潛力有著極為深刻的了解。所以最初他竭力反對與美國開戰,成為日本海軍中堅定的反戰派人士,甚至因此幾乎遭到激進少壯派的暗算,但是山本絕不是和平主義者,他所反對的只不過是與強大的英美開戰,因為他曾准確預測日本即使通過偷襲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也只不過能保持一年到一年半的優勢。——所以在他擔任第一航空戰隊司令時積極參與對中國的侵略。當日本大本營與英美開戰的戰略方針確立後,他便一改初衷,竭盡全力策劃組織對美國的作戰方針,那就是以突襲手段力求在開戰初期就一舉全殲或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確立起日本的軍事優勢,並不斷對美國實施主動進攻,使其無法積蓄起足夠與日本對抗的力量,從而贏得戰爭的勝利。而這一戰略的第一步就是一場賭博——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突襲。其作戰計劃中有兩個重要內容,一是擊沉三艘航空母艦,二是對美宣戰的最後通牒必須於攻擊前30分鍾美國時間12月7日十三時遞交。這樣做的目的是,山本無十六深知美國人的性格,崇尚面對面的決斗,通過事先宣戰而打擊美國的士氣,從而把美國逼回到談判桌前,簽訂互補侵犯的協定。可是在襲擊當天偷襲的主要目標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空母艦及二十二艘其他軍艦不在珍珠港,而最後通牒的送達卻莫名其妙的推遲了一個半小時,使名正言順的宣戰變成了卑鄙無恥的偷襲。
〔(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四十分),比日本外交部預定的遞交最後通牒的時間晚了四十分鍾,此時珍珠港的戰斗已經打響二十分鍾了。美國國務卿赫爾在接見日本代表前已經知道珍珠港遭到了偷襲,但是羅斯福總統要求他只要收下日方的答復,冷淡地把日方代表送走。於是赫爾裝作認真地閱讀了日方的答復,然後用難以掩飾的憤怒說:「這是我任職五十年來,從未見過如此卑鄙的政府和如此虛偽歪曲的文件!」正是由於在遞交正式宣戰的文件之前,日本就發動了進攻,激起了美國舉國上下無比的憤慨。山本在接到勝利的電文後,絲毫沒有大勝的喜悅,對前來祝賀的部屬只是淡淡地說:「我們只不過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正是這兩個巧合成為懷疑偷襲珍珠港是美國的陰謀論的理由,雖然美國解釋過三艘航母不在港和宣戰文件為何遲到得原因,但仍不能消除大家的疑問。
其它的疑點還有:
一 襲擊前美軍向珍珠港突然調派大量的醫葯物資和醫護人員,並在襲擊前一天通知取消第二天的休假, 進行戰備值班(襲擊當天是星期天),這是有檔可查的。
二一些不合常理的軍事調動,在襲擊前美軍將一些戰斗機分散到偏遠的小機場,而留在主機場的飛機則空著機庫不用,整整齊齊擺在跑道上,給人一種所有的飛機都在的假象。襲擊開始後升空作戰的飛機都是小機場起飛的,這在大片《虎、虎、虎》《珍珠港》中都有描寫。
三在襲擊結束後,美軍以驚人的速度將擊沉的軍艦打撈出水,並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修理好,並且進行了改裝,使這些軍艦的戰鬥力上升到新的水平。軍艦的改裝是非常復雜的,要將新裝備對軍艦的影響都要考慮進去,當這么多的軍艦需要改裝,僅圖紙就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更不用說各種設備、材料的采購與生產。當這些軍艦開始改造時,工人們發現什麽都是現成的,包括圖紙、武器、雷達都是現成的,好像在等待這一天似的。〔「加利福尼亞」號、「西弗吉尼亞」號後來被打撈起來,重新參戰。美軍也對沉沒的「亞利桑那」號進行過探察,看看是否有打撈的可能,最後見實在沒有希望,就將暴露在水面上的艦體拆除,水底部分的艦體仍留在沉沒的地方。1962年12月7日珍珠港紀念日,在該艦的殘骸上建成珍珠港紀念館,現在已成為夏威夷最著名的游覽勝地。「俄克拉荷馬」號後被扶正,並被拖走,雖然也進行過修復,但徒勞無功,後於1944年9月退役,1947年5月17日在拖回美國本土的途中遭遇風浪沉沒。「猶他」號是1909年下水的老戰列艦,已拆除了大部分武備而被降格為靶艦,所以美軍沒有進行挽救。布雷艦「奧格拉拉」號建成於1907年,是珍珠港內最老的軍艦,早已極少升火起航,據說連煙囪里也有海鳥築巢,自然美軍也不會進行修復。所以實際上美軍在偷襲珍珠港中最終的損失,就只有這四艘軍艦。〕

正是有這么多的疑點使許多人認為,珍珠港事件是美國的陰謀。美國早已獲知日軍的偷襲計劃,珍珠港事變只不過是羅斯福的苦肉計。因為當時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思想非常嚴重,使得羅斯福總統很多援助英、蘇、中等國的計劃受到擎制,而作為極富遠見的傑出政治家,羅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時援助正在艱苦奮戰的英、中、蘇等反法西斯國家,等到軸心國確實控制了歐亞大陸後,美國將無力獨自抵抗已經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軸心國。所以早參戰比晚參戰有利,但國內的孤立主義只圖眼前利益,不願參戰。因此羅斯福不惜以珍珠港為代價,喚醒民眾的覺醒和敵愾,粉碎孤立主義思想。同時還必須讓日本偷襲成功,才能激起粉碎孤立主義者參戰的決心。
珍珠港事件是不是苦肉計,誰也不敢下定論,也許歷史會告訴人們真相。

② 美日羅脫協定是何時簽訂的

中美關系中的橫拳

——美國和日本簽訂《美日羅脫協定》1908年秋,清政府派曾在美國留學並有親美情緒的奉天巡撫唐紹儀赴美,名義上是致謝美國退還庚子賠款,實際上是商談中、美、德聯盟和借款問題,目的是聯絡美國財團、落實美國對華貸款。

唐紹儀是廣東香山縣人,自幼隨父在上海讀書。1874年,才13歲的他就被選送去了美國留學,也就是容閎帶隊去的那一些幼童留學生。1881年回國時,他已經畢業於美國著名的耶魯大學。

回國後,才華出眾的唐紹儀先在地方辦一些外交事務,後來當權者看中其才華,推薦到袁世凱手下任職,很為袁所賞識,漸漸地就引以為親信。

唐紹儀辦得最為出色的一樁外交事務是與英國人就西藏問題的談判。1902年,英國入侵西藏,而後逼迫藏方簽訂了一個《拉薩條約》。清廷即派唐紹儀為駐英公使,跟英方談判,要求修改《拉薩條約》。這次談判唐紹儀表現了一個干練的外交官的風度和口才,在談判時不卑不亢,絲毫沒有弱國代表軟弱可欺的那種通病。最後總算給中國爭回了主權這一重要權利。

唐紹儀做了奉天巡撫,也看到日俄兩國咄咄逼人的野心這一現實。所以急切地想通過他對美關系較好這一優勢,引進美國資本,修建鐵路,牽制日俄勢力。

1907年,與美國談判達成的協議中有關開發事宜不了了之。他不肯罷休,故而再赴美國,想做成這一筆大交易。

當然此事還得靠著那位鐵路大王哈里曼。因為上了日本人的一次大當,這個美國大亨下了決心,非要在中國東北修成一條鐵路不可。唐紹儀去美國,也是先找的哈里曼。

那麼大一項投資工程,單是一個大亨也是擔不起的,自然還得要美國政府出面來做成它。於是,就在哈里曼的直接指使下,司戴德和唐紹儀在紐約積極進行了設立東三省銀行「開發滿洲」的商談。

但是在此之前,由於日本看到中美關系日趨親密,恐進而結成中美聯盟,所以深感恐懼。於是指示其駐華盛頓大使高平小五郎,匆忙向美國提出簽訂《日美協議》的建議,改善因南滿鐵路問題而發生的日益惡化的美日關系,決意破壞唐紹儀的赴美使命。

就在唐紹儀率隊到達美國後不幾天,日本駐美大使高平小五郎就趕緊去照會美國國務卿羅脫,提出日本方面的一些和解性的提議,說得誠懇而又合美國政府的口味。其中不無針對地讓美國明了列強間必須保持一種高過中國一頭的勝利者姿態,不能把立場站錯了。

而在此時,美國沒能看透日本這樣急切地主動前來修好關系,應是有其急功近利的目的,反而以為日本確有誠意,便也就向日本妥協了。

1908年11月13日,日本駐美大使高平小五郎和美國國務卿羅脫以互換照會的形式達成了協定,即《美日羅脫協定》。兩國同意維持列強在中國的工商利益的機會均等,以保障列強在中國的共同利益。

有了這個協定,日本方面就可以要求美國把日美關系放在與中國關系更為優先的位置上了。美國既已簽下這個協定,就需要對日本做暫時的妥協。這個協定的直接效果,就是美國把自己的手腳縛住了,它對「東三省銀行」的計劃不能積極支持,對前來與之談判的中國代表也表示出冷淡的意思。

日本人橫里打過這一拳,就把信心十足的唐紹儀等弄到十分尬尷的地步。他們雖然也還在談判大規模借款,但是心裡已經明白,因為日本人這么暗中搗鬼、設下障礙,美國人態度一變,這一計劃肯定是行不通了。

正在此時,即1908年11月間,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相繼死去,載灃監國攝政。1909年1月,袁世凱被迫辭職,身為袁親信的唐紹儀必然也隨之失寵,未幾,來了一道命令,唐紹儀等就被召回國內。借款交涉因而中止,而美國第三次向「滿洲」進發的願望也就再一次泡湯了。

③ 美國軍事條約都有哪些

你的說法有些問題,如果說美國參與了哪些條約

按內容有以下幾類:
一、結盟
國家間為了維護各自的戰略利益和安全,協調軍事行動,建立地區性軍事集團或雙邊軍事同盟而締結的多邊軍事聯盟條約和雙邊軍事同盟條約。多邊軍事聯盟條約中,有的組織比較嚴密,有集中統一的軍事指揮體系,各締約國承擔聯合作戰的義務等,如 1949 年4月4日簽訂的《 北大西洋條約》和1955年5月14日簽訂的《華沙條約》 ;有的組織較為鬆散,僅規定締約國承擔相互提供軍事支援的義務,如1947年9月2日簽訂的《美洲國家間互助條約》和1950 年4月18日簽訂的《阿拉伯聯盟聯合防禦條約》等。雙邊軍事同盟條約規定締約雙方彼此承擔軍事同盟和在軍事上相互支援的義務。有的名義上稱「共同防禦和安全」條約,實際上是雙邊軍事同盟條約。如1951年8月30日簽訂的《菲美共同防禦條約》,1953年10月1日簽訂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1960 年 1月19日簽訂的《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條約》等。有的名義上稱為「和平友好互助合作」條約,實質上具有雙邊軍事同盟性質,如1978年11月3日簽訂的《蘇越條約》,1978 年 12月5日簽訂的《蘇聯和阿富汗友好睦鄰合作條約》等。
二、基地
為提供軍事援助 、建立和使用軍事基地 、派遣軍事顧問團、駐扎軍隊而締結的軍事條約。如1950 年1月26日簽訂的《美韓關於設置軍事顧問團的協定》,1960 年1月19日根據《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條約》第6條簽訂的《 關於設施和地區以及駐在日本的美國軍隊地位的協定》 ,1968 年 10月16日簽訂的《蘇捷政府關於蘇聯軍隊暫時留駐捷境內的條件的條約》等。
三、軍備
為禁止或限制某種武器的試驗、發展、儲存和部署而締結的裁軍和限制軍備條約。如1963年8月5日簽訂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1967年2月14日簽訂的《 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條約》,1968年7月1日開放簽署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972年4月10日開放簽署的《 禁止生物武器公約 》。1959年12月1日簽訂的《南極洲條約》和 1967 年1月27日開放簽署的《外層空間條約》,也廣泛涉及限制軍備方面的內容。
四、戰爭
在戰爭或武裝沖突中為限製作戰手段、方法和保護戰斗人員、平民及戰爭受難者而締結的條約。如1899 年7月29日和1907年10月18日簽訂的海牙諸公約和宣言,1925 年6月17日在日內瓦簽訂的《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1949 年8月12日簽訂的日內瓦四公約,1977年5月18日開放簽署的《 禁用改變環境技術公約》,1977年6月10日簽訂的《關於 1949 年8月12日日內瓦四公約的兩項附加議定書》和 1981年4月10日開放簽署的《禁止或限制使用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等。
五、停戰
為結束戰爭狀態,停止武裝沖突簽訂的和約及停戰協定。其中有的是帝國主義國家間瓜分世界掠奪殖民地的和約,如1905年9月25日結束日俄戰爭的《朴次茅斯和約 》。有的是帝國主義國家以戰爭強加於弱 小國家的奴役性條約 , 如1842年8月29日中英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南京條約》 ,1858年5月28日簽 訂的《中俄璦琿條約》 ,1895 年4月17日中日甲午戰爭後 簽訂的《馬關條約》 ,1901 年9月7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簽訂的《辛丑各國和約》等,就是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英、法、俄、日、德、美等國,以戰爭強加於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有的是被壓迫民族和國家反抗侵略者所取得的成果 ,如1953年7月27日簽訂的《朝鮮停戰協定》,1954年7月21日簽訂的《印度支那停戰協定》,1962年7月23日簽訂的《關於寮國問題的日內瓦協議》,1973 年 1月27日簽訂的《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1979 年 3月26日簽訂的《埃以和約》等。
作用
軍事條約對國際關系和世界局勢有重大影響。性質和作用則取決於締約國家的政治制度、戰略目的、外交和軍事政策的性質等。歷史表明,有些軍事條約旨在建立軍事集團,向外侵略爭奪世界霸權,加劇國際緊張局勢,危害世界和平。有些軍事條約則是為了反對侵略,對被侵略的一方進行正義的軍事支援而簽訂的,因而具有遏制戰爭、反對侵略的重要作用。

④ 美軍是如何一步步逼近日本本土的

1945年早春,日本在國外的佔領地漸漸被美國人一一佔領。美國人的艦艇與飛機已經鋪天蓋地地向日本本土進發了。看來,日本人得准備最後的一搏。一天,當和煦的春風撩開了日本海薄薄的晨霧,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卻是血雨腥風的戰火。

波濤洶涌的海面上,美軍艦隊擺開陣勢,航空母艦「泰堪狄洛嘉」號、「朗克列」號威風凜凜,驅逐艦「馬克多斯」號緊隨其後。

日本神風特攻隊的「新高」隊奉命出擊。11架特攻機,全由艦載轟炸機充當,分成了3個編隊,飛向戰區。

厚厚的雲層,為特攻隊創造了條件,但還是在距艦隊數十公里處被美艦雷達發現了。特攻機不顧一切地向美艦隊猛沖,美軍克拉曼機不時吐出火舌。不一會兒,兩架特攻機被擊落。特攻機編隊隊形立時亂了套。這一亂套給美軍攔截帶來了困難。特攻機四處奔逃,尋找攻擊目標,美機窮追亂打;鬧不好會擊中自己的飛機。稍一遲疑,「神風」的第二攻擊編隊在第一隊的掩護之下卻乘隙突破了防線。

空中響起一陣陣尖利的呼嘯,一架架特攻機撞向美軍艦艇。馬上,兩艘航空母艦上冒起一股黑色的煙柱。這場攻守之戰實在是太觸目驚心了:一架架日軍飛機發瘋一般直沖向美國航母,航母上的無數炮彈則雨點般落在了前來進攻的飛機上。一時間,天昏地暗,只有爆炸聲伴著硝煙不斷地響起……終於,勢力占優的美軍艦隊最終還是成功地突破「神風」隊的一次次死亡攻擊,龐大的美軍艦隊還是如期攻到日本硫磺群島,叩響了東京的前門。

⑤ 二戰時期「珍珠港事件」是美國的「苦肉計」

後來解秘確實是這么說的,說羅斯福早有參加二戰之心,從很多方面也表現出來了,比如賣武器飛機大炮給英國,後來英國連戰消耗巨大沒錢了,羅斯福就賒帳給英國,沒事,沒錢先拿著使不要錢。這就等於間接的參了二戰,但是要想真正參戰,美國國會卻不同意,跟我門沒關系我門別找事了,自己日子過好了就行。但是羅斯福早就看出來日本野心對美國虎視耽耽,美國是太平洋最牽制日本的國家很日本帶來很多不便利,在資源掠奪方面。尤其羅斯福知道日本根本就是個雜碎國家,從來都是打了在說,不會下通戰書,在偷襲珍珠港之前幾個月日本剛跟美國簽定《互不侵犯條約》之後沒多久就偷襲了珍珠港,日本有夠雜碎有夠狡猾,後來偷襲完了,羅斯福就發動全美國和國會那意思就是,你看我早就說打吧,你門不讓,這回日本都打到家門口了,我門還不打嗎?當然是絕對不可能的了,全國上下一致同意參戰。而且珍珠港上的主要戰艦確實沒什麼事,航空母艦驅逐艦什麼的都不在港里,全都提前開走了去了別的港,而且日本偷襲轟炸的機場也是一個廢舊機場,飛機也是老弱病殘的。不過損失確實也很慘重,不過對美國來說只是小事應該,沒幾個月飛機,戰艦一幫一幫的排著隊從製造廠里出來。有個笑話說。工廠離下班還有幾個小時,工人待著沒事就說:離下班還有幾個小時呢,咱門建個航空母艦吧。雖然是笑話,但是美國的實力卻實不敢忽視。但是換個角度說。苦肉計也不能不說,這是美國後來的給自己找臉面的說法,挨揍了而且打的還挺狠,不想辦法給自己找個找回面子的說法也太沒面子。我覺得 要真早知道日本會來打來,挖坑,埋雷,下套,設陷阱哪個不行?我覺得都比被打的沒個人樣了,在回頭反擊要好的多。國會不讓參戰,我門不參戰,我門時刻防備著,敵人來了就走不了這總行吧?可是美國沒這么做。美國就是這樣讓人弄不明白的國家,啥事都是咋說咋有理,你覺得哎真像這么回事,但是同樣覺得又不像這樣,有很多漏洞。就像911恐怖襲擊。現場直播一樣,電視直接報道飛機撞大樓,一個接一個,倆個撞完電視全拍攝的清清楚楚,多方位角度拍攝。重要的是在現場連個飛機殘骸都沒找到,美國人就懷疑是美國自己拿炸彈炸的然後特級弄,美國的電影特級弄的假的成真的不跟玩一樣嗎,美國人也傳出這是小布希用的計謀,要徹底跟本拉燈沒完。跟偷襲珍珠港如出一轍。真真假假都很難說的事。

⑥ 十九世紀中期,隨著美軍的到來,日本面臨怎樣的危機

十九世紀中期,美國人來到日本,應該就是佩里訪日,即黑船來航。雙方在橫濱簽定了《神奈川條約》(《日美親善條約》),也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他西方列強跟隨著美國,紛紛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於是英國、俄國、荷蘭等西方列強都與日本簽定了親善條約。日本當時也面臨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保的危機。此後鎖國時代被迫結束,幕藩體制也瓦解。

⑦ 二戰前的美日二國為何會走向敵對關系日本可以避免美日開戰嗎

日本自明治維新起,就按明治天皇詔旨立足於「開拓萬里波濤」。這一「開拓」有陸、海兩個方向—其「大陸政策」便是入侵韓國、中國並且要打敗俄國;向海洋擴展便是控制西太平洋,這自然要沖擊美英勢力范圍。當日本利用美英同情和支持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取勝後,從1907年起便確立以美國為主要假設敵,這就種下了34年後襲擊珍珠港並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種子。

⑧ 美軍哪個部隊率先登陸日本硫磺島

1944年2月19日上午9時,作為第5陸戰軍第一梯隊的第4、第5陸戰師在硫磺島東部岸灘實施登陸。整個突擊登陸的過程幾乎按原計劃進行,十分順利。但由於大量美軍擁擠灘頭,加之遭到隱蔽工事中日軍的反擊,從而影響了美軍後續部隊的登陸速度。美軍第一梯隊上陸後,第5陸戰師分兵進攻摺缽山和一號機場。第4陸戰師派遣部分兵力向一號機場進攻,另一部沿海岸向北發起進攻。到2月19日日終,美軍約3.3萬人上陸,切斷了摺缽山與其他地區的聯系,並佔領了寬3600米,縱深北面為630米、南面為990米的狹小登陸場。在這個登陸場內,美軍擁擠了6個陸戰團、6個炮兵營和2個坦克營。當天美軍傷亡2400多人。入夜,堅守在各防禦工事里的日軍乘美軍立足未穩,曾多次組織小部隊出擊和滲透,但均被美軍擊退。到2月20日,美軍終於佔領了一號機場。

⑨ 美軍登上日本土地-華盛頓會議-珍珠港事件-美國援助日本物資的歷史上概括美日發展的主要過程

美軍登上日本土地,指的是19世紀50年代佩里將軍打開日本大門,還是二戰結束後登上日本土地,不過按照你這個順序,應該是前者吧。這次登上日本領土打開了日本大門,日本有志之士為了維護民族利益,不至於亡國,就有了後來的明治維新。這一次算作侵略吧
華盛頓會議上通過了《四國條約》和《五國海軍條約》,前者終止了英日同盟,後者將日本打入二流國家地位,所以引起日本不滿,為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埋下了種子。這次算作遏止。
珍珠港事件直接使美國向日本宣戰,這是復仇。
美國援助日本是因為亞洲局勢的變化(尤其是中國大陸局勢的變化),所以美國對日本採取扶植態度,為的是抗衡蘇聯與中國,並將日本作為它在亞洲的基地。

⑩ 1850年日本被美國佔領,過程是什麼

1,不是1850年,是1950年

2,不是美國,是美國主導到同盟國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通告同盟國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昭和天皇則於隔日發布《終戰詔書》(玉音放送)以向日本國民宣告。1945年9月2日,日本與同盟國雙方代表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簽署降書,象徵日本正式進入同盟國的佔領之下。

在《降伏文書》簽署前,以美軍為首的同盟國軍隊於1945年8月28日在橫濱登陸,盟軍太平洋戰區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也在8月30日乘軍機抵達東京,麥克阿瑟之後被任命為首任駐日盟軍總司令。日本政府在日本本土仍保有統治權,但小笠原群島與琉球群島在日本投降前即被美軍攻佔,因而繼續由美軍管治。同盟國曾傳出打算對日本本土實施軍政統治,但時任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在1945年9月3日與麥克阿瑟會面時,直接要求撤回此提案[2][3]。佔領地與台灣、朝鮮等原日本屬地的日軍,則分別向英軍、中國國軍、蘇聯紅軍等現地的同盟國軍隊投降,並被剝奪行政權。

至1945年底時,美國駐日人員數量已超越35萬人。1946年初,輪調至日本的大批部隊被歸屬在麥克阿瑟的美國第八軍團之下管理。九州由美國陸軍第24步兵師(英語:U.S. 24th Infantry Division)佔領,同時負責四國的部份佔領任務:本州由第1騎兵師佔領,北海道由第11空降師(英語:U.S. 11th Airborne Division)佔領。從1950年6月起,這些的部隊開始大范圍裁員,嚴重削弱了他們的戰鬥力。當朝鮮進攻韓國時(參見朝鮮戰爭),負責佔領九州的美國陸軍第24步兵師(英語:U.S. 24th Infantry Division)曾試圖進入韓國以阻擋朝鮮人民軍的攻勢,但是這些士兵們由於在半夜就被突然送往韓國顯得措手不及,因此傷亡慘重、被迫撤退,這種狀況持續到其他同盟國佔領軍前來增援時才結束。

1946年2月21日,一支含有英國、澳大利亞、印度、紐西蘭等國的英聯邦佔領軍(英語:British
Commonwealth Occupation Force)被部署在日本。在當時,這些軍隊主要負責日本除軍事以外的各種事務,包括處置日本的戰時工業[4]。英聯邦佔領軍也負責駐守日本西部幾個地區,指揮部設在吳市。該部隊最多時有四萬人,但是在1947年,該部隊在日本的活動逐漸減少,直至1951年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

1951年9月8日,日本與同盟國簽署《舊金山和約》,並於1952年4月28日生效。《舊金山和約》生效後,同盟國正式結束對日本的軍事佔領,日本恢復原有的國家權力與主權獨立地位。日本政府在2013年定合約生效的4月28日為「主權恢復日(日語:主権回復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