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硬碟傳輸速率低是怎麼回事
硬碟如果傳輸速率變低,有可能是硬碟出現很多的物理壞道,如果及時整修是可以恢復的,不過依你的講述,似乎是本身的故障,多半是硬碟內的部件老化,主要是讀頭所在的機械臂滑動的靈活性降低.
㈡ 求助,新買的硬碟實際傳輸速度只有39MB/S
移動硬碟傳輸速度,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
1、介面速度。usb 2.0的極限就是40MB/s,而usb 3.0可以到450MB/s左右。
2、硬碟盒晶元的速度。硬碟盒採用不同的晶元,速度是不一樣的。但基本上都是sata2介面轉usb,速度的極限在270MB/s左右。
3、硬碟本身的速度。硬碟是5400轉還是7200轉,還是固態硬碟。機械硬碟轉速一樣的情況下,不同代別的硬碟速度也大不相同。
㈢ 兩個硬碟之間如何傳輸數據
你把從盤的跳線插到最後一個頭上就可以了,因為我就是這么做的
㈣ 哪種移動硬碟傳輸速度快
預算足!
那最適合的就是使用固態硬碟作為移動硬碟。傳輸速度快,不怕碰撞。
你可以買塊固態硬碟加上移動硬碟盒!
㈤ 硬碟傳輸速率一般是多少
硬碟的傳輸速率:作為電腦中最重要的數據存儲設備和數據交換媒介,硬碟傳輸速率的快慢直接影響了系統的運行速度。不同類型的硬碟,其傳輸速率往往差別很大。現在主流硬碟主要有三種:按照不同的介面可以分為並口ATA硬碟(即IDE硬碟)、SCSI硬碟和SerialATA硬碟。
IDE介面硬碟在當前電腦中應用最為廣泛,主流的規格包括ATA/66、ATA/100、ATA/133,這種命名方式也表明了它們在理論上的外部最大傳輸速率分別達到了66MB/s、100MB/s和133MB/s。這里需要說明:100MB/s、133MB/s是峰值速度,並不能表示硬碟能持續這個速度,也就是說這是理論上的最高峰值速度。
硬碟真正的傳輸速度由於受硬碟內部傳輸速率的影響,其穩定傳輸速率一般在30MB/s到45MB/s之間。這樣隨著CPU、內存等硬體運行速度的不斷提高,ATA硬碟的低速率漸漸成為影響整機運行速度的瓶頸。於是,一種新的硬碟介面方式,SerialATA應運而生。
SerialATA硬碟就是我們常說的串口硬碟,它採用點對點的方式實現了數據的分組傳輸從而帶來更高的傳輸效率。SerialATA1.0版本硬碟的起始傳輸速率就達到150MB/s,而SerialATA3.0版本將實現硬碟峰值數據傳輸率為600MB/s,從而最終解決硬碟的系統瓶頸問題。
SCSI介面不是專為硬碟設計的,實際上它是一種匯流排型的介面,獨立於系統匯流排工作。SCSI介面的硬碟以高穩定性、低CPU佔有率而被廣泛應用於伺服器和專業工作站中,它的傳輸速率最高可達320MB/s。當然,對於硬碟的整體性能而言,除了硬碟的傳輸速率,硬碟的轉速、緩存及平均尋道時間等也是重要的因素。
小知識:1.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數據傳輸率是磁頭到硬碟的高速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這可以說是影響硬碟整體性能的關鍵,一般取決於硬碟的碟片轉速和碟片數據線密度。在這項指標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為單位,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轉換成MB/s(兆位元組/秒),就必須將Mbps數據除以8。例如有的硬碟給出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為240Mbps,但如果按MB/s計算就只有30MB/s。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碟作為電腦的瓶頸,其病根還在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上。
2.硬碟的外部數據傳輸率
指從硬碟緩沖區讀取數據的速率。它與硬碟的介面類型是直接掛鉤的,因此在廣告或硬碟特性表中常以數據介面速率代替,單位為MB/s如我們平常所說的ATA100/133硬碟。
光碟機的傳輸速率:通常光碟機傳輸速率的高低取決於光碟機的倍速,如16XDVD、52X的CD-ROM,一般情況下光碟機的倍速越高,數據傳輸也就越快。那麼「倍速」是個什麼概念呢?原來很早以前CD-ROM的傳輸速率很低,每秒只能傳送150KB位元組,即最初光碟機的速率為150KB/s,這就是1X(單倍速)的CD-ROM光碟機。後來隨著CD-ROM光碟機技術的日新月異,其速率越來越快,為了區分不同速率的光碟機,於是把最初的150KB/s作為基準進行衡量得到相應的倍速值。如50X的CD-ROM就是指其傳輸的速度是1X光碟機的50倍即其速率為50×150KB/s=7500KB/s。而現在流行的DVD-ROM的速率演算法也基本相同,只不過DVD-ROM的單倍速率要比CD-ROM高得多,一倍速的DVD-ROM速率理論上可以達到1358KB/s,由此我們可以算出現在流行的16倍速DVD-ROM的速度應該是1358KB/s×16=21728KB/s。
㈥ 如何硬碟與硬碟傳輸資料
你可以做硬碟對考。。。。但是我建議你可以掛
雙硬碟
。。這樣原來的硬碟也可以利用。
。而且存儲空間還加大了不少。。
如果你非要考的話。。可以對考。。不過前提還是需要2塊硬碟全部連接電腦上
。
以下是雙硬碟安裝的方法。。
下面就介紹兩種設置主、從盤的方法
1.由
硬碟跳線
器設置
所有的
IDE設備
包括硬碟都使用一組跳線來確定安裝後的主、從狀態。硬碟跳線器大多設置在電源聯接座和數據線聯接插座之間的地方(也有設在電路板上的),通常由3組(6或7)針或4組(8或9)針再加一個或兩個跳線帽組成。另外在硬碟
正面或反面
一定還印有主盤(Master)、從盤(Slave)以及由電纜選擇(Cableselect)的跳線方法。
各類硬碟的跳線方法和標記說明大同小異,比如
昆騰
硬碟的跳線器通常有9針4組,其中一根叫"Key",用於定位以便用戶正確識別跳線位置。
2.由硬碟跳線器和40芯特製硬碟線配合確定
這種主、從盤的設置是先將硬碟跳線設置在"電纜選擇有效"後,然後再根據需要將主、從盤聯接在對應的硬碟線插頭上。硬碟主、盤狀態的設置取決於硬碟與硬碟線的聯接插頭。通常聯接硬碟線中段插頭的盤是主盤,聯接在硬碟線盡頭插頭上的盤就是從盤。採用這種方法設置主、從盤時,必須將聯接在同一條硬碟線的所有
IDE介面
設備(包括光碟機等)跳線器設置在"電纜選擇"位置。
能決定硬碟主、從盤狀態40芯硬碟線是特製的。製作方法是將普通40芯硬碟線的第28根線(從第1根紅線或其它標記開始數)在兩個硬碟插頭之間的位置上切斷後做成的,切線時注意不能弄斷其它線。使用特製硬碟線確定主、從盤狀態的優點是使用方便。當需要交換硬碟主、從狀態時只要將聯接的硬碟線插頭位置對調一下即可,不需要拆下硬碟來重新跳線。
在選擇到底哪塊硬碟作為主盤,哪塊硬碟作為從盤時,下面給出一個原則:性能好的硬碟作為主盤,而性能稍微次些的硬碟作為從盤。例如你有一款5400RPM的硬碟,一款7200RPM的硬碟,那當然是選擇7200RPM的硬碟作為主盤了。如果不想破壞舊硬碟上的數據,而又想將老硬碟作為從盤,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備份數據,然後再重裝,如果沒有備份媒介,那你可以使用GHOST軟體將兩塊硬碟對COPY一下,然後將舊老的硬碟分區格式化後作為從盤就可以了!不過使用GHOST軟體應注意,最好兩款硬碟是等容量得,如果不等,至少要求目標盤的容量比源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