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前端http請求細節——Cache-Control(緩存機制)
請求和響應中的 Cache-Control 指令並不完全相同,具體可以查看 這里 ,包括指令的具體意思,這里不過多贅述。(默認值:private)
瀏覽器的緩存機制是根據 HTTP 報文的緩存標識進行的,瀏覽器第一次向伺服器發起該請求後拿到請求結果,會根據響應報文中 HTTP 頭的緩存標識,決定是否緩存結果。
瀏覽器緩存策略分為兩種:強制緩存和協商緩存。
強制緩存不會向伺服器發送請求,直接從緩存中讀取資源,可以看到請求返回的狀態碼都是200,並且 Size 代表該緩存的位置。
瀏覽器讀取緩存的順序為memory –> disk。
三級緩存原理 (訪問緩存優先順序):
在瀏覽器中,瀏覽器會在js,字體,圖片等文件解析執行後直接存入內存緩存中,那麼當刷新頁面時只需直接從內存緩存中讀取(from memory cache);而css文件則會存入硬碟文件中,所以每次渲染頁面都需要從硬碟讀取緩存(from disk cache)。
為什麼CSS會放在硬碟緩存中?
因為CSS文件載入一次就可渲染出來,我們不會頻繁讀取它,所以它不適合緩存到內存中,但是js之類的腳本卻隨時可能會執行,如果腳本在磁碟當中,我們在執行腳本的時候需要從磁碟取到內存中來,這樣IO開銷就很大了,有可能導致瀏覽器失去響應。
若伺服器的資源最後被修改時間 > If-Modified-Since的欄位值
則重新返回資源,狀態碼為200;否則則返回304,代表資源無更新,可繼續使用緩存文件
If-None-Match 的欄位值 = 該資源在伺服器的Etag值
一致則返回304,代表資源無更新,繼續使用緩存文件;不一致則重新返回資源文件,狀態碼為200。
ETag 和 Last-Modified 區別
參考鏈接:
https://juejin.im/entry/5ad86c16f265da505a77dca4
https://www.cnblogs.com/suihang/p/12855345.html
https://www.jianshu.com/p/54cc04190252
『貳』 瀏覽器緩存(http緩存)
瀏覽器緩存有兩種:強制緩存和協商緩存
向瀏覽器緩存中查找請求結果,根據【緩存規則】決定是否使用該結果。
強制緩存失效後,攜帶緩存標識請求伺服器,伺服器根據緩存標識判斷是否使用緩存
當瀏覽器向伺服器發送請求的時候,伺服器會將緩存規則放入HTTP響應的報文的HTTP頭中和請求結果一起返回給瀏覽器(ps:下文說的時間點均為類似:Sat Aug 14 2021 11:01:52,秒級)
兩個欄位:Expires和Cache-Control,優先順序:Cache-Control > Expires,客戶端比較時間
Expires :HTTP/1.0,返回值為【到期時間點】,再次請求,客戶端的時間< Expires,直接用緩存(ps:客戶端與伺服器端時間可能存在誤差,出問題)
Cache-Control :HTTP/1.1,有以下欄位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和 Etag / If-None-Match,優先順序Etag > Last-Modified,伺服器比較時間
Last-Modified(服務端返回客戶端) / If-Modified-Since(客戶端傳入服務端) :兩個值相同,表示:資源文件在伺服器最後被修改的時間【時間點】。
Etag(服務端返回客戶端) / If-None-Match(客戶端傳入服務端) ,兩個值相同,為當前資源文件的一個唯一標識(由伺服器生成)
Etag什麼時候用
雅虎禁用了Etag:因為ETag的值和伺服器有關,那麼對於同樣的文件,可能下次請求的時候是發給不同的伺服器,結果也會重新發送數據,所以就會影響網頁載入速度,增加伺服器的壓力(但Last-Modified也與伺服器有關)
主要解決的問題:
瀏覽器的每個tab都是一個進程
兩個緩存的地方 from memory cache(內存緩存) 和 from disk cache(硬碟緩存) ,讀取順序為memory > disk
『叄』 瀏覽器緩存的方式和類型(筆記)
瀏覽器緩存只是計算機緩存的一種
1.內存緩存
將數據存到內存
2.代理伺服器緩存
就是個自己找的中介。你拿東西先找中介,中介找房東,房東給中介,中介又給你。比如你需要房子鑰匙,房東把鑰匙放在中介那,你直接從中介那裡拿鑰匙。
3.CDN緩存
將數據存到CDN伺服器。CDN也是個中介,不過這個中介是根據中介的忙碌程度(CDN伺服器忙碌程度)、跟你的距離(CDN伺服器和你的距離)自動給你分配的。
4.瀏覽器緩存( 我是個前端,只關注瀏覽器緩存。 )
根據HTTP協議決定要不要緩存,以什麼方式緩存,緩存到哪(內存還是硬碟等)。
瀏覽器緩存是將瀏覽器請求過的數據(資源文件)保存到電腦上。需要再次使用的時候,直接從電腦上獲取保存的數據(資源文件),這就是瀏覽器緩存
1.減少網路請求,節省流量
2.減輕伺服器壓力
3.資源載入速度快了,前端性能就更好了
1.Server Worker
還沒搞懂,搞懂了再來寫。
2.Memory Cache
內存中的緩存,關閉頁面進程就釋放內存
3.Disk Memory
硬碟中的緩存,不主動清理就一直在
4、Push Cache
推送緩存,是HTTP/2的內容,並沒有嚴格執行HTTP頭部的緩存指令。在Server Worker、Memory Cache、Disk Cache都沒有命中的時候,它會被使用。在Session中存在,Session結束就會被釋放,緩存時間短暫。
1.先去內存查找,找到直接載入
2.內存找不到,硬碟中找,找到直接載入
3.硬碟找不到進行網路請求
4.把請求獲取的資源再緩存到硬碟和內存
1.強緩存
控制強制緩存的欄位分別是Expires和Cache-Control,Cache-Control優先順序比Expires高
-Expires設置一個絕對時間的GMT格式的時間字元串,這個是資源失效時間( 客戶端的時間小於Expires的值,缺陷就是客戶端的時間被改變就有問題 ),在這個時間之前都直接讀取緩存。
-Cache-Control替代Expires,它利用的是相對時間,利用header信息欄位的max-age值判斷。
2.協商緩存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
Last-Modified:瀏覽器向伺服器發送資源最後的修改時間
If-Modified-Since:當資源過期時,發現響應頭具有Last-Modified聲明,則再次向伺服器請求時帶上頭if-modified-since,表示請求時間。伺服器收到請求後,發現有if-modified-since則與被請求資源的最後修改時間進行對比(Last-Modified),若最後修改時間較新,說明資源又被改過,則返回最新資源,返回200;若最後修改時間較小,說明資源無新修改,返回304 ,使用緩存文件。
缺點:單位是秒,一秒內多次改變會認為沒過期
-ETag/If-None-Match
ETag:由伺服器生成返回給前端,幫助伺服器控制web端的緩存驗證,伺服器會生成並且返回當前資源文件的一個唯一標識
If-None-Match:當資源過期時,發現響應頭具有Etag聲明,則再次向伺服器請求時帶上頭if-none-match(唯一標識Etag值)。伺服器收到該請求後,發現有If-None-Match則根據If-None-Match的欄位值與該資源在伺服器的Etag值做對比,一致則返回304,代表資源無更新,繼續使用緩存文件;不一致則重新返回資源文件,狀態碼為200。
1.強緩存不發請求,協商緩存會發請求給伺服器確認有沒有過期
2.強緩存文件更新瀏覽器不知道,協商緩存更新瀏覽器能實時知道
1.點擊瀏覽器的刷新按鈕時,全部走緩存
2.F5或者滑鼠右鍵刷新強制緩存失效,不影響協商緩存
3.CTRL+F5影響強制緩存和協商緩存都失效
『肆』 get和post請求在緩存方面的區別
緩存一般只適用於那些不會更新服務端數據的請求。
一般get請求都是查找請求,不會對伺服器資源數據造成修改。而post請求一般都會對伺服器數據造成修改,所以,一般會對get請求進行緩存,很少會對post請求進行緩存。
『伍』 HTTP緩存
Http 緩存機製作為 web 性能優化的重要手段,有如下作用:
以下是對HTTP中控制客戶端緩存的幾種方式以及優先順序的梳理
瀏覽器在請求已經訪問過的URL的時候, 會判斷是否使用緩存, 判斷是否使用緩存主要通過判斷緩存是否在有效期內, 通過兩個欄位來判斷:
當緩存過期後, 瀏覽器不會直接去伺服器上拿緩存, 而是判斷緩存是否有更新, 能否繼續使用, 判斷的方法有兩種:
參考:
徹底弄懂HTTP緩存機制及原理
知乎專欄-瀏覽器是如何控制緩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