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怎麼看自己的緩存啊!包括一級緩存,二級緩存不要什麼軟體了啦!
超級兔子,可以的。打開超級兔子,選擇「超級兔子系統檢測」——詳細系統信息——檢測完以後,會有「CPU與主板」,點開後會有「緩沖內存」,大可即刻察看
應該是L2 Cache,應為現在的硬體檢測基本都關注的L2 Cache,L1 Cache的集成度和工藝都市很難提高的,基本各個CPU都不會相差太大,所以無所謂去追究自己的L1 Cache。
L1 Cache(一級緩存)是CPU第一層高速緩存。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 Cache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緩存的容量通常在20~256KB。L2 Cache(二級緩存)是CPU的第二層高速緩存,分內部和外部兩種晶元。早期內部的晶元二級緩存運行速度與主頻相同,而外部的二級緩存則只有主頻的一半,現在的主流產品中二級緩存已經都是全速的。L2高速緩存容量直接影響CPU的性能,原則是越大越好,現在主流CPU的L2高速緩存最大的是2M。
❷ CPU一級緩存速度是多少
一級緩存是直接與CPU數據匯流排相連,傳輸速度接近於CPU處理速度,所以傳輸速度的大小要看處理器的處理速度,I7-2640M的DMI匯流排能達到5 GT/s,所以性能方面你可以直接忽略。
❸ cpu一級緩存有多快
CPU一級緩存是相對於二級緩存來命名的,它是直接與CPU數據匯流排相連,傳輸速度接近於CPU處理速度,I7-2640M的DMI匯流排能達到5 GT/s。
❹ 一級緩存、二級緩存、三級緩存各指什麼 高速緩沖與寄存對應哪一個
一級緩存(L1 Cache)二級緩存(L2 Cache)三級緩存(L3 Cache)都屬於高速緩存(Cache)
我們知道,CPU本身的寄存器只能存儲32個位元組,所以要使用數據的時候,必須要從內存里取出來才能使用。內存距離CPU非常遙遠,大約是10cm左右的樣子(笑)。CPU通過電信號告訴內存:「喂,內存,把1234號地址的數據給我送來。」而這樣電信號傳送的時間會很漫長,那麼CPU不得不等很長一段時間才可以繼續工作(大概比CPU工作的時間大個幾百倍)。而如果反復讀取同樣一個內存的數據,那麼不得不消耗很長一段時間。、
為了提高速度,CPU旁邊就裝了一個高速緩存。讀入內存的時候先告訴高速緩存xx地址的數值是yy,這樣再讀取同一個地址時直接利用高速緩存的數據,可以馬上回答出xx地址的數字是yy。寫入內存的時候也是先更新高速緩存然後才能寫入內存
。
一級緩存設在CPU內部,但是比起寄存器還是稍微遙遠一些。由於CPU很小,沒內存大,所以一級緩存就比內存小很多(笑),大概只有8KB-16KB
二級緩存在CPU之外,因為主板上的空間很大,所以二級緩存比一級緩存大得多(笑),大概是256KB-1MB左右,但是它的速度慢,因為它離CPU比較遠。二級緩存通常用作一級緩存與內存的交換空間
三級緩存更大,更慢
當CPU需要寫入內存的時候通常只更新三級緩存,如果數據寫入頻繁將會更新到二級乃至一級緩存
綜上所述,當CPU需要利用內存中的數據時,如圖所示:
❺ 什麼是一級緩存,什麼是二級緩存
高速緩存分為一級緩存(即L1
Cache)和二級緩存(即L2Cache)。CPU在運行時首先從一級緩存讀取數據,然後從二級緩存讀取數據,然後從內存和虛擬內存讀取數據,因此高速緩存的容量和速度直接影響到CPU的工作性能。
一級緩存都內置在CPU內部並與CPU同速運行,可以有效的提高CPU的運行效率。一級緩存越大,CPU的運行效率越高,但受到CPU內部結構的限制,一級緩存的容量都很小。
二級緩存對CPU運行效率的影響也很大,現在的二級緩存一般都集成在中,但有分為晶元內部和外部兩種,集成在晶元內部的二級緩存與CPU同頻率二級緩存(即全速二級緩存),而集成在晶元外部的二級緩存的運行頻率
是CPU的運行頻率的一半(即半速二級緩存),因此運行效率較低。
但是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的大,它究竟有多少好處呢?你得告訴我們經銷商,實際上你得用最普通的話跟他講。所以我們給他們打個比方,說這個就好比你開汽車的時候,後備箱是整個的一級緩存,假如說扶手裡面有一個小箱子,那是你的二級緩存。二級緩存大好在哪裡呢?就是你隨時開車的時候,隨時在裡面都可以取東西了。假如你二級緩存小的話,你還得把車停下來,到後備箱里取東西。
❻ 如何看CPU的快慢如何看是二級緩存還是三級緩存這兩個有什麼區別
CPU的性能主要體現在其運行程序的速度上。影響運行速度的性能指標包括CPU的工作頻率、Cache容量、指令系統和邏輯結構等參數。
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通常,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關系。所以,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在Intel的處理器產品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1 GHz Itanium晶元能夠表現得差不多跟2.66 GHz至強(Xeon)/Opteron一樣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約跟4 GHz Xeon/Opteron一樣快。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匯流排等各方面的性能指標。
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板的運行速度。通俗地說,在台式機中,所說的超頻,都是超CPU的外頻(當然一般情況下,CPU的倍頻都是被鎖住的)相信這點是很好理解的。但對於伺服器CPU來講,超頻是絕對不允許的。前面說到CPU決定著主板的運行速度,兩者是同步運行的,如果把伺服器CPU超頻了,改變了外頻,會產生非同步運行,(台式機很多主板都支持非同步運行)這樣會造成整個伺服器系統的不穩定。
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與主板前端匯流排不是同步速度的,而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又很容易被混為一談。
匯流排頻率
AMD 羿龍II X4 955黑盒
前端匯流排(FSB)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有一條公式可以計算,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比方,支持64位的至強Nocona,前端匯流排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數據傳輸最大帶寬是6.4GB/秒。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億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100MHz×64bit÷8bit/Byte=800MB/s。
倍頻系數
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在相同外頻的前提下,高倍頻的CPU本身意義並不大。這是因為CPU與系統之間數據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主頻而得到高倍頻的CPU就會出現明顯的「瓶頸」效應-CPU從系統中得到數據的極限速度不能夠滿足CPU運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樣版的Intel的CPU都是鎖了倍頻的,少量的如Intel酷睿2核心的奔騰雙核E6500K和一些至尊版的CPU不鎖倍頻,而AMD之前都沒有鎖,AMD推出了黑盒版CPU(即不鎖倍頻版本,用戶可以自由調節倍頻,調節倍頻的超頻方式比調節外頻穩定得多)。
緩存
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緩存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緩存的運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內存和硬碟。實際工作時,CPU往往需要重復讀取同樣的數據塊,而緩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內部讀取數據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內存或者硬碟上尋找,以此提高系統性能。但是由於CPU晶元面積和成本的因素來考慮,緩存都很小。
L1Cache(一級緩存)是CPU第一層高速緩存,分為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伺服器CPU的L1緩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Cache(二級緩存)是CPU的第二層高速緩存,分內部和外部兩種晶元。內部的晶元二級緩存運行速度與主頻相同,而外部的二級緩存則只有主頻的一半。L2高速緩存容量也會影響CPU的性能,原則是越大越好,以前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筆記本電腦中也可以達到2M,而伺服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緩存更高,可以達到8M以上。
L3Cache(三級緩存),分為兩種,早期的是外置,內存延遲,同時提升大數據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性能。降低內存延遲和提升大數據量計算能力對游戲都很有幫助。而在伺服器領域增加L3緩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顯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較大L3緩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內存會更有效,故它比較慢的磁碟I/O子系統可以處理更多的數據請求。具有較大L3緩存的處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統緩存行為及較短消息和處理器隊列長度。
❼ 如何查看CPU的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
一級緩存:主要是指令緩存,越大速度越快
二級緩存:數據緩存,越大處理程序量越多
當然兩者都是越大越好,不過功率也就越大
L1:128KB L2:1024KB比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