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centos硬碟測試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entos硬碟測試

發布時間: 2022-12-27 20:33:49

『壹』 centos怎麼查看硬碟健康狀態

Centos想要查看硬碟的健康狀況。需要運行軟體,然後選擇要。查看的U盤對硬碟進行數字屬性查看。

『貳』 centos怎麼測試磁碟讀寫速度

用hdparm -t 例如:

hdparm-t/dev/vda1

『叄』 centos出現磁碟壞掉,怎麼修復和檢測

(1)linux系統檢測磁碟命令:badblocks

功能說明:檢查磁碟裝置中損壞的區塊。

語法:badblocks [-svw][-b ][-o ][磁碟裝置][磁碟區塊數][啟始區塊]

補充說明:執行指令時須指定所要檢查的磁碟裝置,及此裝置的磁碟區塊數。

參數:

-b 指定磁碟的區塊大小,單位為位元組。

-o 將檢查的結果寫入指定的輸出文件。

-s 在檢查時顯示進度。

-v 執行時顯示詳細的信息。

-w 在檢查時,執行寫入測試。

[磁碟裝置] 指定要檢查的磁碟裝置。

[磁碟區塊數] 指定磁碟裝置的區塊總數。

[啟始區塊] 指定要從哪個區塊開始檢查。
(2)e2fsck用於檢查和修復ext3和ext2文件系統的硬碟分區,不過這個命令還有專有形式:fsck.ext3, fsck.ext2分別用於檢測ext3和ext2。
使用方法:

1。首先在檢查之前一定要卸載待檢查的文件系統分區。

2。主要參數包括:

-a: 檢查 partition,如發現問題會自動修復。

-b: 設定 superblock 位置。

-B size: 指定 size 作為區塊大小。

-c: 檢查 partition 是否有壞軌。

-C file: 將檢查結果儲存到 file。

-d: 輸出 e2fsck debug 結果。

-f: e2fsck 預設只會對錯誤的檔案系統檢查,加上 -f 是強制檢查。

-F: 在檢查前將硬碟它的參數包括有:-a

『肆』 【fio】CentOS.x上磁碟性能測試工具fio的安裝和使用

Summary : Multithreaded IO generation tool

Description : fio is an I/O tool that will spawn a number of threads or processes do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io action as specified by the user.  fio takes a number of global parameters, each inherited by the thread unless otherwise parameters given to them overriding that setting is given.

The typical use of fio is to write a job file matching the io load one wants to simulate.

多線程IO生成工具

fio是一個I / O工具,它將產生許多線程或正在執行的進程 ,由用戶指定的特定類型的io操作。 

fio需要一個 全局參數的數量,每個參數都由線程繼承,否則給他們的參數將覆蓋該設置。 

fio的典型用法是編寫與io負載匹配的需要模擬的作業文件 。

官網地址: http://freecode.com/projects/fio

# yum -y install lio gtk2 lio-devel gtk2-devel

# yum -y install fio

# yum info fio

# rpm -ql fio | grep "bin"

應用使用IO通常有二種方式:同步和非同步。 

同步的IO一次只能發出一個IO請求,等待內核完成才返回,這樣對於單個線程iodepth總是小於1,但是可以透過多個線程並發執行來解決,通常我們會用16-32根線程同時工作把iodepth塞滿。

非同步的話就是用類似lio這樣的Linux native aio一次提交一批,然後等待一批的完成,減少交互的次數,會更有效率。

注意 : 性能測試建議直接通過寫裸盤的方式進行測試,會得到較為真實的數據,但直接測試裸盤會破壞文件系統結構,導致數據丟失,請在測試前確認磁碟中數據已備份。

# fio   -direct=1  -iodepth=64  -rw=read  -ioengine=lio  -bs=4k  -size=10G  -numjobs=1  -name=./fio.test

"-direct=1",代表採用非 buffered I/O 文件讀寫的方式,避免文件讀寫過程中內存緩沖對性能的影響

"-iodepth=64"和"-ioengine=lio"這兩個參數,這里指文件讀寫採用非同步 I/O(Async I/O)的方式,也就是進程可以發起多個 I/O 請求,並且不用阻塞地等待 I/O 的完成。稍後等 I/O 完成之後,進程會收到通知。這種非同步 I/O 很重要,因為它可以極大地提高文件讀寫的性能。在這里我們設置了同時發出 64 個 I/O 請求

"-rw=read,-bs=4k,-size=10G",這幾個參數指這個測試是個讀文件測試,每次讀 4KB 大小數塊,總共讀 10GB 的數據。最後一個參數是"-numjobs=1",指只有一個進程 / 線程在運行。所以,這條 fio 命令表示我們通過非同步方式讀取了 10GB 的磁碟文件,用來計算文件的讀取性能。

我們看到在 上圖中測試中, I/O 性能是 15.9MB/s 的帶寬,IOPS(I/O per second)是 4076 左右。

fio壓測工具和io隊列深度理解和誤區

http://blog.yufeng.info/archives/2104

fio – IO壓力測試工具

https://younger.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71129541

fio安裝使用方法

https://www.kclouder.cn/fio

fio模擬MySQL伺服器IO壓力腳本

http://blog.yufeng.info/archives/1497

fio使用詳解

https://blog.csdn.net/m0_37972390/article/details/80019762

Fio Output Explained

https://tobert.github.io/post/2014-04-17-fio-output-explained.html

『伍』 centos下用磁碟實用工具檢測發現16000+壞道,但是用badblocks命令檢測時沒有壞道,求大神解釋原因.

以專業軟體的結果為准
沒問題,確定的說是暫時沒問題,但也得愛護好你的電腦了。記得以後不要再低格你的硬碟。應該說沒有什麼特殊情況什麼格式化都不要做了。出了問題也不怕,還給你介紹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A 把壞道的部分屏蔽掉(這樣子磁頭就不會走那裡了,但是那個位置經常不用,對硬碟也有損傷的)

B趁保修期內趕緊修復

**不要相信網上的什麼可以修復壞道的軟體 那些東西只會讓你的硬碟暫時的好起來

壞道這個東西如果不修復會越弄越大的盡量不要使用格式化

即使是低格也會對硬碟壞道部分造成損害的

我的建議:在保修期內最好立即去維修去(維修期間你可以跟售後的租賃備用硬碟使用的)
Scandisk磁碟掃描程序是解決硬碟邏輯壞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們常見的Format命令不能對任何硬碟壞道起到修補作用,這點大家需明白。如果硬碟出現了壞道,我們可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要處理的硬碟盤符,選擇其「屬性」,在出現的「工具」按鈕中選擇「查錯狀態」,點擊「開始檢查」,再在「掃描類型」中選「全面檢查」,並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然後「開始」既可,它將對硬碟盤面做完全掃描處理,並且對可能出現的壞簇做自動修正。其次,在DOS狀態下,硬碟有壞道,計算機在啟動時一般會自動運行Scandisk進行掃描,並將壞簇以黑底紅字的「B」(bad)標出。當然,如果系統在啟動時不進行磁碟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我們也可用軟盤或光碟啟動盤啟動電腦後,在相應的盤符下,如「A:」下運行Scandisk *:(註:*為要掃描的硬碟盤符),回車後來對相應需要掃描修復的硬碟分區進行修理。

『陸』 centos怎麼使用命令查看硬碟sn

題主你好,

步驟: 1.使用lsblk命令查看你當前的磁碟情況;

拿我電腦來說,我當前就一塊硬碟sda,被分成了兩個區, sda1和sda2:

說明: 如果題主電腦上的硬碟名稱顯示可能和我的不同,看上面第一幅圖, 如果TYPE列顯示為disk則相應NAME列下的值就是硬碟名稱.

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歡迎追問.

『柒』 centos出現磁碟壞掉,怎麼修復和檢測

1. 首先檢測下壞掉

badblocks -s -v -o /root/bb.log /dev/sda將結果保存到bb.log

[root@logging ~]# badblocks -s -v -o /root/badblocks.log /dev/sda
Checking blocks 0 to 586061784
Checking for bad blocks (read-only test): done
Pass completed, 173 bad blocks found.

smartctl -a /dev/sda3 (快速檢測硬碟壞道,看read,write 後面有沒有errors)

2. 邏輯壞道修復方法

①、badblocks -s -w /dev/sda END START (END代表需要修復的扇區末端,START代表需要修復的扇區起始端)
②、fsck -a /dev/sda

修復後再用badblocks -s -v -o /root/bb.log /dev/sda監測看是否還有壞道存在,如果壞道還是存在的話說明壞道屬於硬碟壞道。硬碟壞道要用隔離方法,首先記錄監測出的硬碟壞道然後分區的時候把硬碟壞道所在的扇區分在一個分區(大小一般大於壞扇區大小),劃分出的壞道分區不使用即可達到隔離的目的

3. 0磁軌壞道和硬碟壞道(准備換硬碟)

0磁軌壞道的修復方法是隔離0磁軌,使用fdsk劃分區的時候從1磁軌開始劃分區。

如果是硬碟壞道的話,只能隔離不能修復

『捌』 centos磁碟與文件系統管理

Linux的標准文件系統為Ext2。是一種索引式文件系統。

文件系統一開始就將inode與block規劃好了,除非重新格式化(或者利用resize2fs 等指令變更文件系統大小),否則 inode 與 block 固定後就不再變動。

Ext2 文件系統在格式化的時候分為多個區塊群組 (block group) 的,每個區塊群組都有獨立的inode/block/superblock系統。每一個區塊群組(block group)的六個主要內容:

inode table 與 data block稱為 數據存放區域 ,至於其他例如 superblock、 block bitmap 與 inode bitmap 等區段就被稱為 metadata (中介資料)

新建文件的過程:

數據的不一致 (Inconsistent) 狀態 :在修改過的塊寫回之前,系統崩潰,甚至導致metadata 的內容與實際數據存放區產生不一致。 解決辦法

為了避免CPU等待磁碟I/O,Linux使用 非同步處理 (asynchronously)的方式。所謂的非同步處理是這樣的:磁碟數據在內存中如果沒有修改過則設置為干凈(clean)的。否則設定為臟的(Dirty)。但不立即寫入到磁碟中! 系統會不定時的將內存中設定為Dirty的數據寫回磁碟,以保持磁碟與內存數據的一致性。 也可以利sync 指令來手動強迫寫入磁碟。

掛載點一定是目錄,該目錄為進入該文件系統的入口。 文件系統必須要掛載到目錄樹的某個目錄後,才能夠使用該文件系統。

想要知道你的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有哪些,可以察看 /lib/moles/$(uname -r)/kernel/fs 這個目錄;想要知道系統目前已載入到內存中支持的文件系統可以查看 /proc/filesystems 這個文件。

EXT系列文件系統的 缺點 :支持度最廣,但格式化超慢, 原因 是預先規劃出所有的inode/block/metadata等數據,隨著磁碟容量越來越大,格式化越來越費時間。
xfs 文件系統 優點 :較適合大容量磁碟與巨型文件(如虛擬磁碟)。
xfs文件系統在資料的分布上,主要規劃為三個部份,一個數據 區 (data section)、一個文件系統活動登錄區 (log section)以及一個實時運作區 (realtime section)。 這三個區域的數據內容如下:

windows使用盤符來處理不同的文件系統,所謂不需要將不同的文件系統整合,而大多數UNIX操作系統都使用虛擬文件系統概念嘗試將多種文件系統統一成一個有序的框架。
關鍵思想* :抽象出所有文件系統的共有部分,並且將這部分代碼放在單獨的一層,該層調用底層的實際文件系統來具體管理數據。

VFS有對用戶進程的上層介面(POSIX介面),對實際文件系統的下層介面。只要實際文件系統提供VFS所需的功能,VFS就不需要知道或者關心數據具體存放在什麼地方或者底層實際文件系統是什麼的樣子。
實際文件系統在使用前必須先注冊,即提供一個包含VFS所需函數的地址的列表。
設計實際文件系統時只需要先獲得VFS期待的功能,然後再實現這些功能即可,如果文件系統已經存在,則只需提供VFS所需功能即可。

硬鏈接 :多個文件名映射到同一文件的inode。hard link只是在某個目錄的data block中新增一個文件名鏈接到某inode號碼的關聯記錄。特點:

軟鏈接(符號鏈接) :建立一個獨立的文件,該文件的block記錄的目標文件的路徑。類似於windows的快捷方式。特點:

目錄的鏈接計數 :新建一個子目錄時,該子目錄的鏈接計數為2,而當前目錄鏈接計數加1,因為自目錄中有.和..兩個目錄。

命令 :mpe2fs [ -bfhixV ] [ -o superblock=superblock ] [ -o blocksize=blocksize ] device
描述 :顯示ext系列文件系統的超級塊和區塊群組信息。

命令 :xfs_info 掛載點 | 裝置文件名
描述 :顯示xfs文件系統的超級塊和區塊群組信息。


命令 :df [-ahikHTm] [ 目錄或文件名]
描述 :可以查看文件系統的整體磁碟使用情況。

命令 : [-ahskm] 文件或目錄
描述 :評估文件系統的磁碟使用量(常用在推估目錄所佔容量)。

命令 :ln [-sf] 來源文件 目標文件
描述 :建立硬鏈接和軟鏈接。

命令 :link 來源文件 目標文件
描述 :建立硬鏈接

命令 :unlink 目標文件
描述 :刪除硬鏈接

新增磁碟的步驟:

命令 :lsblk [-dfimpt ] [device]
描述 :列出系統上的所有磁碟列表。

命令 :blkid
描述 :可以查看塊設備(包括交換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LABEL、UUID、掛載目錄等信息。

命令 :parted device_name print
描述 :列出磁碟的分區表類型與分區信息。

命令 :parted [裝 置] [ 指令 [ 參數 ]]
描述 :對GPT或者MBR磁碟建立分區

命令 :gdisk 裝置名
描述 :對GPT格式磁碟分區。

命令 :fdisk 裝置名
描述 :對MBR格式磁碟分區。

命令 :partprobe [-s]
描述 :更新分區表信息。

命令 :mkfs [-t type] [fs-options] device [size]
描述 :根據指定的文件系統類型調用對應的格式化工具格式化磁碟。

命令 :mkfs.xfs [-b bsize] [-d parms] [-i parms] [-l parms] [-L label] [-f] [-r parms] 裝置名
描述 :將磁碟進行xfs格式化

命令 :mkfs.ext4 [-b size] [-L label] 裝置名
描述 :將磁碟進行ext4格式化

命令 :xfs_repair [-fnd] 裝置名
描述 :檢驗與修復xfs文件系統。修復時該文件系統不能被掛載!

命令 :fsck [-lsAVRTMNP] [-r [fd]] [-C [fd]] [-t fstype] [filesystem…] [–] [fs-specific-options]
描述 :根據指定的type調用相關工具來檢驗與修復文件系統。

命令 :fsck.ext4 [-pf] [-b superblock] 裝置名
描述 :檢驗與修復ext4文件系統.

注意:

命令 :mount [-l|-h|-V]
mount -a [-fFnrsvw] [-t fstype] [-O optlist]
mount [-fnrsvw] [-o options] device|dir
mount [-fnrsvw] [-t 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描述 :掛載文件系統。

基本上,不需要加上-t這個選項,系統會自動的分析最恰當的文件系統來嘗試掛載你需要的裝置!由於文件系統幾乎都有 superblock , Linux 可以透過分析superblock 搭配Linux自己的驅動程序去測試掛載,如果成功的套和了,就立刻自動的使用該類型的文件系統掛載起來啊!那麼系統有沒有指定哪些類型的 filesystem 才需要進行上述的掛載測試呢?主要是參考底下這兩個文件:

那怎麼知道Linux有沒有相關文件系統類型的驅動程序呢?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之驅動程序都寫在 /lib/moles/$(uname -r)/kernel/fs/ 目錄找中,例如 ext4 的驅動程序就寫在 /lib/moles/$(uname -r)/kernel/fs/ext4/ 這個目錄下啦!

光碟機一掛載之後就無法退出光碟片了!除非你將他卸除才能夠退出!

命令 :umount [-fn] 裝置文件名或掛載點
描述 :卸除文件系統或裝置。

命令 :mknod 裝置文件名 [bcp] [Major] [Minor]
描述 :設置裝置的主次設備代碼。

命令 :xfs_admin [-lu] [-L label] [-U uuid] 裝置文件名
描述 :修改XFS文件系統的 UUID 與 Label name

命令 :tune2fs [-l] [-L Label] [-U uuid] 裝置文件名
描述 :修改ext4文件系統的 UUID 與 Label name

在開機的時候就將文件系統掛載好,可以通過修改 /etc/fstab ,mount指令就是將所有的選項與參數寫入到這個文件中。除此之外, /etc/fstab 還加入了 mp 這個備份用指令的支持! /etc/fstab 是開機時的配置文件,實際 filesystem 的掛載是記錄到 /etc/mtab 與 /proc/mounts 。但當 /etc/fstab 數據錯誤,導致無法開機而進入單人維護模式時,由於根目錄是只讀狀態,無法修改 /etc/fstab ,也無法更新 /etc/mtab ,只能使用 mount -n -o remount,rw / 來重新掛載根目錄。

命令 :mkswap [options] device [size]
描述 :用於在一個文件或者設備上建立交換分區。

命令 :swapon [options] [specialfile…]
描述 :用於在一個文件或者設備上建立交換分區。

命令 :swapoff [-va] [specialfile…]
描述 :用於在一個文件或者設備上建立交換分區。

命令 :free [options]
描述 :顯示當前系統內存使用情況。

關注點贊不迷路[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