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固態硬碟能不能做磁碟陣列
這2個都是提高硬碟性能的,現在其他硬體都日新月異,唯獨硬碟發展緩慢,成了整個系統的瓶頸拖後腿,固態硬碟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這個瓶頸的,但是固態硬碟價格太貴。所以一般人都會用磁碟陣列來解決這個瓶頸,一般提高性能都是用RAID0,就是把N塊一摸一樣的硬碟並聯起來,把數據分成N份分別存入N個硬碟中理論上可以提高N倍速度而且容量是疊加的,但是實際使用起來還是沒有固態硬碟的速度穩定,而且組RAID0對數據不是很安全,N個硬碟中只要壞了一個,數據就沒有了。
所以要提高硬碟速度,最好用固態硬碟,預算不夠可以用磁碟陣列
樓下的,本來不想說你,但是你直接說我在誤導人,太過分了,磁碟陣列確實對企業來說主要作用是數據安全這個對家庭用戶意義不大,但是樓主說要提升性能當然是組最廉價最實用的RAID0了,你說的這種用RAID卡的電腦是什麼時候的電腦了,現在的電腦組個RAID需要買RAID卡嗎,拜託你復制也復制點新的。啥叫家用不需要RAID,現在組RAID只要買2塊一樣的硬碟就可以組了,你out了~!
2. 固態硬碟怎麼組陣列
方法:
接到電腦上了後,在計算機上點右鍵,選擇管理,找到磁碟管理。然後,選擇兩個新的固態硬碟,選擇轉換成動態磁碟再然後選擇帶區卷,按照提示,把兩個新買的固態添加進去,一直點下一步,即可。
3. 固態硬碟組的RAID 0的磁碟陣列 ,裝系統需要分區嗎
1
分區可以,速度是兩塊同樣硬碟的轉速X2
2
D盤也可以裝文件,你有兩塊SDD還不如做RAID1,分一個系統盤,再分一個數據盤。
3
RAID0的話,一個硬碟出問題,兩塊硬碟的RAID數據就會全部丟失。
4
RAID1的話,硬碟出問題,數據可以找專業的人員恢復。轉速同上,但容量不像RAID0那樣是兩塊硬碟之和。
4. 電腦怎麼弄怎麼做磁碟陣列
電腦做磁碟陣列的步驟:
1、首先,整理並連接硬碟。如圖所示。四個硬碟中的一個是緊急備用磁碟。
5. 兩塊不同的固態硬碟能合並創建個分區嗎
兩個硬碟是不可以合並的,但是一台計算機是可以掛多塊硬碟的,你可以把其中的一塊硬碟作為系統盤,另一塊硬碟用來存儲文件。
6. 固態硬碟能不能做磁碟陣列
完全可以的。本經驗針對那些看著大型游戲緩慢的載入進度條抓狂的朋友,還有那些使用ADOBE系列軟體作圖的工作人員。(品牌和速度不同的盤,數據會有不同,這里只是介紹成倍增加磁碟速度的方法)固態硬碟參數:以120G 固態硬碟為例,SATA3連接,AS SSD測試出的數據
【1塊硬碟】讀:494MB/s 寫:198MB/s
【3塊硬碟】讀:1485MB/s 寫:451MB/s
【4塊硬碟】讀:1516MB/s 寫:522MB/s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SATA3連接下,速度最快也就1500MB/s多點,也就是說這是最高速度了。 再增加硬碟也不會繼續成倍提升速度。 但是如果你想增加存儲容量可以繼續加硬碟數量。 當然一般消費級主板最多隻有6個SATA3介面。
(6)固態硬碟磁碟列陣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簡稱固盤,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領域。
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商規產品(0~70℃)工規產品(-40~85℃)。雖然成本較高,但也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元,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SATA-3介面、SAS介面、MSATA介面、PCI-E介面、NGFF介面、CFast介面和SFF-8639介面。
7. 固態硬碟(ssd)和普通硬碟(機械硬碟)怎麼組磁碟陣列(raid)
必須要Z68H77Z77這樣的晶元組才可以開啟這個技術(叫智能響應技術)
1.首先去到電腦的BIOS裡面開啟磁碟介面的RAID模式,一般有IDEAHCI和RAID模式;
2.進入WIN8,有可能會藍屏,如果藍屏了,需要回BIOS改回之前的設置,再進入WIN8,把磁碟控制器改成RAID驅動,然後再改回RAID模式進入WIN8
如果不藍屏恭喜你,直接安裝INTELRST驅動就可以了。
3.在INTELRST控制面板裡面找到固態盤,然後點加速,然後按提示來分配,最大隻能用64G來為機械硬碟加速。
8. 固態硬碟能不能組RAID0嗎
固態硬碟當然可以做RAID0的磁碟陣列。
RAID對於硬碟種類沒有要求,只要硬碟介面可以支持,就可以做RAID。
使用固態硬碟做RAID,和機械硬碟做RAID沒有差別,最好還是兩塊同型號的固態硬碟,效果最佳。
9. 什麼是硬碟陣列
一般不叫硬碟陣列,叫磁碟陣列
磁碟陣列(,RAID),有「價格便宜且多餘的磁碟陣列」之意。原理是利用數組方式來作磁碟組,配合數據分散排列的設計,提升數據的安全性。磁碟陣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較小、穩定性較高、速度較慢磁碟,組合成一個大型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同時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磁碟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一顆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
RAID技術主要包含RAID0~RAID7等數個規范,它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常見的規范有如下幾種:
RAID0:RAID0連續以位或位元組為單位分割數據,並行讀/寫於多個磁碟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數據傳輸率,但它沒有數據冗餘,因此並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結構。RAID0隻是單純地提高性能,並沒有為數據的可靠性提供保證,而且其中的一個磁碟失效將影響到所有數據。因此,RAID0不能應用於數據安全性要求高的場合。
RAID1:它是通過磁碟數據鏡像實現數據冗餘,在成對的獨立磁碟上產生互為備份的數據。當原始數據繁忙時,可直接從鏡像拷貝中讀取數據,因此RAID1可以提高讀取性能。RAID1是磁碟陣列中單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數據安全性和可用性。當一個磁碟失效時,系統可以自動切換到鏡像磁碟上讀寫,而不需要重組失效的數據。
RAID0+1:也被稱為RAID10標准,實際是將RAID0和RAID1標准結合的產物,在連續地以位或位元組為單位分割數據並且並行讀/寫多個磁碟的同時,為每一塊磁碟作磁碟鏡像進行冗餘。它的優點是同時擁有RAID0的超凡速度和RAID1的數據高可靠性,但是CPU佔用率同樣也更高,而且磁碟的利用率比較低。
RAID2:將數據條塊化地分布於不同的硬碟上,條塊單位為位或位元組,並使用稱為「加重平均糾錯碼(海明碼)」的編碼技術來提供錯誤檢查及恢復。這種編碼技術需要多個磁碟存放檢查及恢復信息,使得RAID2技術實施更復雜,因此在商業環境中很少使用。
RAID3:它同RAID2非常類似,都是將數據條塊化分布於不同的硬碟上,區別在於RAID3使用簡單的奇偶校驗,並用單塊磁碟存放奇偶校驗信息。如果一塊磁碟失效,奇偶盤及其他數據盤可以重新產生數據;如果奇偶盤失效則不影響數據使用。RAID3對於大量的連續數據可提供很好的傳輸率,但對於隨機數據來說,奇偶盤會成為寫操作的瓶頸。
RAID4:RAID4同樣也將數據條塊化並分布於不同的磁碟上,但條塊單位為塊或記錄。RAID4使用一塊磁碟作為奇偶校驗盤,每次寫操作都需要訪問奇偶盤,這時奇偶校驗盤會成為寫操作的瓶頸,因此RAID4在商業環境中也很少使用。
RAID5:RAID5不單獨指定的奇偶盤,而是在所有磁碟上交叉地存取數據及奇偶校驗信息。在RAID5上,讀/寫指針可同時對陣列設備進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數據流量。RAID5更適合於小數據塊和隨機讀寫的數據。RAID3與RAID5相比,最主要的區別在於RAID3每進行一次數據傳輸就需涉及到所有的陣列盤;而對於RAID5來說,大部分數據傳輸只對一塊磁碟操作,並可進行並行操作。在RAID5中有「寫損失」,即每一次寫操作將產生四個實際的讀/寫操作,其中兩次讀舊的數據及奇偶信息,兩次寫新的數據及奇偶信息。
RAID6:與RAID5相比,RAID6增加了第二個獨立的奇偶校驗信息塊。兩個獨立的奇偶系統使用不同的演算法,數據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兩塊磁碟同時失效也不會影響數據的使用。但RAID6需要分配給奇偶校驗信息更大的磁碟空間,相對於RAID5有更大的「寫損失」,因此「寫性能」非常差。較差的性能和復雜的實施方式使得RAID6很少得到實際應用。
RAID7:這是一種新的RAID標准,其自身帶有智能化實時操作系統和用於存儲管理的軟體工具,可完全獨立於主機運行,不佔用主機CPU資源。RAID7可以看作是一種存儲計算機(StorageComputer),它與其他RAID標准有明顯區別。除了以上的各種標准(如表1),我們可以如RAID0+1那樣結合多種RAID規范來構築所需的RAID陣列,例如RAID5+3(RAID53)就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陣列形式。用戶一般可以通過靈活配置磁碟陣列來獲得更加符合其要求的磁碟存儲系統。
RAID5E(RAID5Enhencement):RAID5E是在RAID5級別基礎上的改進,與RAID5類似,數據的校驗信息均勻分布在各硬碟上,但是,在每個硬碟上都保留了一部分未使用的空間,這部分空間沒有進行條帶化,最多允許兩塊物理硬碟出現故障。看起來,RAID5E和RAID5加一塊熱備盤好象差不多,其實由於RAID5E是把數據分布在所有的硬碟上,性能會與RAID5加一塊熱備盤要好。當一塊硬碟出現故障時,有故障硬碟上的數據會被壓縮到其它硬碟上未使用的空間,邏輯盤保持RAID5級別。
RAID5EE:與RAID5E相比,RAID5EE的數據分布更有效率,每個硬碟的一部分空間被用作分布的熱備盤,它們是陣列的一部分,當陣列中一個物理硬碟出現故障時,數據重建的速度會更快。開始時RAID方案主要針對SCSI硬碟系統,系統成本比較昂貴。1993年,HighPoint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DE-RAID控制晶元,能夠利用相對廉價的IDE硬碟來組建RAID系統,從而大大降低了RAID的「門檻」。從此,個人用戶也開始關注這項技術,因為硬碟是現代個人計算機中發展最為「緩慢」和最缺少安全性的設備,而用戶存儲在其中的數據卻常常遠超計算機的本身價格。在花費相對較少的情況下,RAID技術可以使個人用戶也享受到成倍的磁碟速度提升和更高的數據安全性,現在個人電腦市場上的IDE-RAID控制晶元主要出自HighPoint和Promise公司,此外還有一部分來自AMI公司。面向個人用戶的IDE-RAID晶元一般只提供了RAID0、RAID1和RAID0+1(RAID10)等RAID規范的支持,雖然它們在技術上無法與商用系統相提並論,但是對普通用戶來說其提供的速度提升和安全保證已經足夠了。隨著硬碟介面傳輸率的不斷提高,IDE-RAID晶元也不斷地更新換代,晶元市場上的主流晶元已經全部支持ATA100標准,而HighPoint公司新推出的HPT372晶元和Promise最新的PDC20276晶元,甚至已經可以支持ATA133標準的IDE硬碟。在主板廠商競爭加劇、個人電腦用戶要求逐漸提高的今天,在主板上板載RAID晶元的廠商已經不在少數,用戶完全可以不用購置RAID卡,直接組建自己的磁碟陣列,感受磁碟狂飆的速度。
RAID50:RAID50是RAID5與RAID0的結合。此配置在RAID5的子磁碟組的每個磁碟上進行包括奇偶信息在內的數據的剝離。每個RAID5子磁碟組要求三個硬碟。RAID50具備更高的容錯能力,因為它允許某個組內有一個磁碟出現故障,而不會造成數據丟失。而且因為奇偶位分部於RAID5子磁碟組上,故重建速度有很大提高。優勢:更高的容錯能力,具備更快數據讀取速率的潛力。需要注意的是:磁碟故障會影響吞吐量。故障後重建信息的時間比鏡像配置情況下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