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rf是什麼意思
RF cal:第一次開機時間,相當於出廠時間。
rf cal
釋義:
射頻卡爾
網路:
Rf Cal 組裝日期暫未確定
rf cal data restore 射頻卡數據恢復
rf cal data backup 射頻數據備份
(1)中子態硬碟擴展閱讀:
類似詞語
1、RFCA: 射頻消融術 | 射頻消融 | 射頻導管消融 | 導管射頻消融
2、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 導管射頻消融術 | 射頻導管消融
3、RFCA Radiofrequency Current Catheter Ablation: 經導管射頻消融
例句
1、Conclusion RFCA may result in minor myocardial damage, which has no affection on heart function.
結論RFCA所造成的心肌損傷為小范圍的損傷,不影響心臟的整體功能。
2、The successful rat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for RFCA are related to the skill and experience of doctors.
RFCA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及並發症發生率與術者的操作技術及經驗密切相關。
⑵ 高度磁化的中子星,是如何引發強大的宇宙爆炸
根據一位藝術家構想:磁星地震產生的等離子體爆發,可以產生伽馬射線耀斑。
事件發生於2020年4月15日,一波伽馬射線,自然界最強大的光,像風暴一樣掠過太陽系。第一次接觸是在火星上空,在那裡,光子的能量相當於核彈的輻射,散布在NASA火星奧德賽號俄羅斯粒子探測器上。6分鍾後,這束光點亮了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陽風探測器。5秒鍾後,信號傳遞到地球表面的專門探測器上。
伽馬射線爆發並不是那麼不尋常。天基天文台每一兩天就會發現一例,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超新星是由大質量恆星在超新星中爆炸產生的,持續時間長達數十秒或數百秒。剩下的兩秒內的短暫爆發被認為是由兩顆中子星災難性的碰撞產生的,中子星是超新星中心留下的冒煙的廢墟。但是,當天體物理學家注意到4月15日的事件以微秒的亮度波動時,他們開始認為這種神秘的來源完全是其他東西。
爆炸距離也非常近。通過三角測量信號到達不同探測器的時間,天文學家追蹤到附近的「雕刻家」星系。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一個傳說中但難以捉摸的事件:一個巨大的耀斑從一個磁星、一顆有著異常強烈磁場的中子星爆發出來。
在今年1月發布的一系列研究報告中,對磁星爆發進行了詳細分析。在磁星爆發之際,理論天體物理學家正在尋找無法解釋的天體爆炸(從奇怪的伽馬射線閃光到強大的無線電波爆發)的引擎。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天文學家 克里薩·庫韋利奧圖 (Chryssa Kouveliotou)說:「最初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學科,但現在人們幾乎把磁星和所有事情聯系在一起。」
磁星是在超新星中形成的,它的磁場比冰箱里的磁鐵還要粘稠1萬億倍,強到足以分裂X射線光子,將普通原子拉伸成長方形。 當這些能量場糾纏在一起時,恆星就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足以在整個宇宙中釋放出輻射。
1979年的一次巨大耀斑來自N49,這是一顆超新星的殘骸,被認為含有一顆磁星。
然而,有關磁星耀斑的實際數據仍然稀少。此前,在銀河系內及附近發生的3次磁星爆炸釋放出的閃光非常明亮,以至於淹沒了探測器,甚至把一些宇宙飛船送入了「安全模式」,使得天文學家只能詳細研究爆炸的後果。來自遙遠星系的候選星系太過於微弱,無法確認。
科學家們一直在耐心地等待著一場罕見能震動在某個倒霉的磁星上發生的正確位置:近,但不要太近。這時,「雕刻家」的信號彈滾了進來。這一事件為長期存在的問題提供了線索,即磁星在更廣闊的宇宙中可能有多常見,它們如何為巨大的耀斑爆炸提供動力。萊斯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馬修·巴林說:「這就像洛杉磯的地震一樣,你坐在那裡,它們一直在以很低的水平轟鳴。然後你會得到一個巨大的耀斑。」
第一次巨大的耀斑是在大約40年前隨著一聲巨響而到來的,當時甚至還沒有人想到磁星的概念。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冷戰期間,美國的監視衛星偶然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伽馬射線閃光不僅來自地下核試驗,還來自上方的深空。到20世紀70年代,在這些伽馬射線爆發被解密後,鐵幕兩邊的天體物理學家試圖確定它們的宇宙源。
用三角測量法將伽瑪信號傳回原點不僅需要跨越星際距離,還需要跨越地緣鴻溝。到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已經有了太陽神號和金星先鋒號等任務。蘇聯的孿生「金星探測器」在扔下金星著陸器後,進入太陽系內部巡邏。
在法國工作的美國天文學家凱文·赫爾利(Kevin Hurley)建立了一個探測數據交換中心,讓美國宇航局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和莫斯科的研究人員以他為中間人,匯集信息,形成了後來被稱為星際網路的東西。赫爾利說:「當時合作並不多,但也沒有正式的禁令禁止這樣做。」
普通的伽馬射線暴不斷出現。到了1979年3月5日。一個瞬間發出的伽馬射線脈沖比任何伽馬射線爆發都要亮100倍,它在蘇聯和美國的宇宙飛船上閃耀著。信號交錯的到達時間表明它來自大麥哲倫星雲,一個位於銀河系郊區的衛星星系。
令人懷疑的是,該星系包含一個已知的超新星遺跡,據推測在其中心有一顆中子星。餘震持續了幾分鍾,每8秒重復一次,就好像伽馬射線是從一個緊湊的旋轉物體上的特定點發出的。多年後,聖彼得堡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較弱的X射線爆發來自太空的同一部分,這表明神秘的源頭還在繼續發酵。
天文學家已經知道中子星是極端的物體,能夠發生極端的爆炸。當一顆恆星的核心在超新星爆炸時,重力垃圾會壓縮成一個相當於太陽質量的20公里寬的球體。只有中子之間的量子斥力才能阻止,最終坍塌為黑洞。內爆還使原先存在的恆星的磁場聚集起來,將其放大多達100億倍。這些磁場為脈沖星提供能量,脈沖星在旋轉時以一定的間隔掃描射電光束經過地球。
但要得到像1979年那樣的伽馬射線爆發,就需要一個更具磁性的物體。1992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克里斯·湯普森和羅伯特·鄧肯(以及波蘭人Bohdan Paczyński,幾乎同時)想出了一種方法。他們考慮了在超新星中誕生的中子星生命的最初10秒左右。恆星會非常熱,其內部會熔化。
對於一部分中子星來說,這種液體的攪動程度足以讓某些類似於為地球或太陽內部的磁場提供動力的旋轉發電機產生運動。這個發電機將推動並鎖定比其他中子星強1000倍的磁場。大學空間研究協會的天體物理學家奧利弗·羅伯茨說:「這些東西太瘋狂了,如果你把一顆磁星放在月球和地球之間,它會把我們所有的信用卡和硬碟都消磁干凈。」
當時,磁星還只是一種假設。一種證明它們真實存在的方法是測試一個基於電磁定律的預測。磁星強烈的磁場應該對它們的旋轉起到強有力的剎車作用,所以在幾千年的時間里,每隔幾毫秒就旋轉一次的磁星會減速到每幾秒一次,就像1979年的源旋轉8秒那樣。
當時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工作的 克里薩 開始用一台X射線望遠鏡對一顆疑似銀河系磁星觀測3年,以實時記錄這種減速現象。在1998年,她發現,事實上,它確實慢了大約百分之一秒,證明了鄧肯和湯普森的理論存在於野外。她說:「他們非常興奮,是電離的。」
磁星是如何爆炸的?30年前,理論學家們發明了磁星來解釋一些令人困惑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觀測結果。2020年來自附近星系的耀斑揭示了磁星是如何產生爆炸的,同時也表明這些極端物體在宇宙中很常見。
對一些中子星來說,它的液體內部在誕生後的幾秒鍾內就會發生劇烈地攪動,與旋轉軸結合,形成一個發電機,進一步增強磁場。
從一開始,鄧肯和湯普森就意識到巨大的磁場可以產生巨大的耀斑,這是在1998年和2004年銀河系的磁星向地球發射了兩次更明亮的伽馬射線爆炸後,理論學家們繼續闡述。
在它狂暴的開始之後,磁星的頂部幾米會冷卻到足夠的程度,仍然是幾百萬開爾文,凍結成一個由中子、電子和原子核組成的晶格。電流噼啪作響,磁場線穿過,地殼會顫抖,有時會產生小裂縫,向恆星周圍磁化的大氣中噴射出等離子體。這種等離子體會發射出脈沖X射線風暴,就像聖彼得堡研究小組觀測到的那樣。
但在地殼之下,更大的壓力可能會積聚。不同深度的類似洋蔥的層被認為以不同的速度旋轉,這將導致磁場在層的邊界相互摩擦,對地殼產生巨大的力。湯普森說:「偶爾,也許每一個世紀有一次,且只有一次,那緊張的表面可能會發生突然的斷裂,一場恆星地震會重新排列,就像一場地震交換了加利福尼亞和紐約一樣。」
通過撕裂磁星兩極附近的大片地殼,它的磁場線向太空中伸展,一次大地震可以瞬間釋放出大量的等離子體,將電子和正電子以接近光速的相對論速度發射到太空中。
一束緊密的,短命的光子會像車頭燈一樣從等離子體中出現,被提升到更高的能量,並通過等離子體的運動聚焦成一束。等離子體中的電子會與光子發生碰撞,將它們推高到伽馬射線的強度。如果這樣的光束曾經掃過地球,它們或許就能解釋這些錯配的伽馬射線爆發。
在經歷了16年的乾旱之後,2020年4月,當巨大的耀斑出現時,觀察者們終於可以用今天的尖端儀器來檢驗一部分的情況。星際網路,仍在循環往復的太空探測器,確定了爆炸的起源在「雕刻家」星系。這個距離使凱文和他的合作者能夠計算出巨大耀斑的內在強度,它將10萬年的太陽光芒壓縮到幾毫秒內。
⑶ 黑洞裡面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還是一片死寂之地
普通的黑洞, 裡面連原子都無法存在, 所有物質都會變成基本粒子,甚至連基本粒子都無法存在,黑洞核心的巨大引力,將壓碎一切,所以肯定是談不上生機勃勃。但是,這次我們看到的是M87星系中心黑洞的照片,這個黑洞很大,因為它的質量很大,大約有60~65億太陽質量,以至於這個黑洞比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太陽系還要大!
圖示:知名天文學網站XKCD上的配圖。用靈魂畫風告訴我們M87黑洞有多大,sun太陽,pluto冥王星,voyager1旅行者1號,距離我們有21,743,618,156公里(大約210億公里)!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有一小群物理學家一直在考慮宇宙的創生過程,一種不同於傳統大爆炸的過程。在這種全新的宇宙創生方式中,宇宙可以反復創生,每次創生都會產生一個超巨型黑洞,或者蟲洞,允許我們進入另一個宇宙,更早形成的宇宙,或者進入下一個宇宙,更晚形成的宇宙。這是一種奇妙的俄羅斯套娃模式的多元宇宙,但這個理論要成立,就要求我們生活在黑洞中,每次宇宙的創生都將製造出一個巨大的黑洞,而我們當然就生活在黑洞內。
這個理論猜想的一部分進入科幻世界:黑洞-白洞系統。
根據這個猜想,每一個黑洞都同時是一個蟲洞系統,一個黑洞在一端吞噬萬物,而一個白洞則將被吞噬的物質推進另一個宇宙之中,或產生一個新宇宙。2013年,普林斯頓和斯坦福大學的兩位物理學家合作,將量子隱形傳送與蟲洞相結合。該理論允許處於不同的宇宙中的兩個人依然可以通過量子糾纏的方式進行某種互動。如果我們能把一對糾纏的光子,一個送入黑洞,另一個留在黑洞外,或許我們就能在某種程度上檢測這個假說。
2017年,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家合作,在高能物理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如果能將兩個黑洞以正確的方式排列,那麼就能形成黑洞-白洞間的關鍵隧道,即蟲洞的喉嚨,並保持開放狀態。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我們這個宇宙本身是否就呆在一個超巨型黑洞之中,我們說的宇宙大爆炸是不是就是另一個宇宙中的一個超巨型黑洞吸入的物質,通過白洞的模式創生了我們所在的宇宙,而像M87這種超巨型黑洞是否又是一個新宇宙的開端呢?我們現在並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讓我們希望,這個理論是真的,超巨型黑洞或許就是通往另一個宇宙的大門呢。
圖示:只有當我們能夠操縱黑洞時,我們才會知道答案。
分享最前沿的瘋狂科學腦洞
黑洞作為天體演化的終級產物,其理論剛出來的時候,普遍認為黑洞就是物理法則失效的地方。越過視界的所有的物質都不可避免的落入黑洞的中心奇點。外部的所有信息都會在奇點被毀滅。
但是霍金通過研究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解,發現在黑洞的視界有能量向外輻射出,這說明黑洞是有溫度的。
因為人類沒辦法靠近黑洞,所以霍金輻射仍然沒有辦法被直接觀測到,但是現在主流科學家認為霍金輻射是極有可能存在的。
黑洞沒有溫度,只有質量、電荷和自旋。在黑洞的理論誕生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都是科學家的主流認識。這個理論又被稱為黑洞無毛定理。
這個反彈的結果,是在黑洞的內部會形成一個和我們現在宇宙相似的,微型的宇宙。這個觀點在黑洞理論的誕生時,就有科學家持有這樣的觀點。
甚至有觀點認為,我們的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而宇宙的大爆炸是黑洞形成時,奇點的量子反彈引起的。
這個結論雖然沒有直接證據支持,但是也無法反駁。
目前有一部分科學家認可這個理論。
這個黑洞內部的場景,理論依據是對黑洞內部時空構造的最新研究成果。
這個觀點實際上是折中的第1種情況和第2種情況。承認第1種情況,有一個物理的奇點。但是黑洞的內部,除了物理意義上的起點以外,還存在著時空的奇點,這只是一種計算奇點(溫和奇點)。
物體向物理奇點跌落的過程中,會困在這個溫和奇點附近。所以掉入黑洞的物質不會落到物理奇點,《星際穿越》男主掉進黑洞里,才會保住自己的小命。
溫和奇點,可以看成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拉格朗日點那樣,是一個時空交錯的平衡點。
《星際穿越》里,男主遇到了未來的人類在這個時空奇點放置了一個超立方體。
我持有和《星際穿越》描述的黑洞構造相同的觀點:黑洞內部存在著復雜的時空通道結構。具體如何,要進去看一看才知道。
真想告訴霍金,黑洞其實就是一個希格斯玻色子。
它在存在的同時就會消失,因為它經過infinitesimal的量子漲落就會轉化成其它基本粒子,所以它是否存在的問題,就如同我們能否回到過去一樣無聊。
可以啊,我覺得應該從我們這宇宙的黑洞鑽出去,然後找到我們這個宇宙大爆炸的一個奇點,也就是那個白洞,或者是我們這個宇宙「氣球」包絡曲面上的一個「黑洞」,那就可以想去哪去哪。
問題是,如果我們的宇宙氣球膜上有白洞,也就是宇宙膜上有黑洞,那麼我們的宇宙就會毀滅啊!
所以我們的宇宙里不存在白洞只存在黑洞,就這么簡單啊!
其實這個洞並不是一個絕對的「黑洞」,而是一個「灰洞」。
灰洞變成黑洞的同時就會發生宇宙大爆炸。
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四維球(三維空間+一維時間),近似為孤立體系,它之所以膨脹是因為量子漲落和恆星燃燒所致,最終結局是熱寂。
我就一直這么認為啊。所以我報化學系沒報物理系,因為我覺得物理很無聊啊!
所以我真的是看不下去了,大家一起研究納米化學不行嗎,一起製造量子計算機,研究人腦科學和神經科學才是正道,這種無聊的宇宙問題研究它幹嘛!
他們要是再嘰嘰歪歪,小心我把我的宇宙吹氣球理論發表了,讓全世界物理學家都崩潰!
我已經沉默了很久了,我就是覺得研究宇宙對人類沒用。
答案是不確定,但黑洞內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低,首先黑洞是怎麼形成的?答案是黑洞的前身是大質量的恆星。
這些恆星演化到末期之後,由於核心的質量太大,最終就坍塌成了一個引力巨大的天體,那麼這個天體的引力之強,連中子都會被壓碎掉,所以黑洞內不可能有任何的宏觀物質存在。
既然黑洞沒有宏觀物質存在的條件,就很難存在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所以我們基本可以認為,黑洞就是一塊死亡之地。
另外被黑洞吸收的物質不會消失,這些物質會以粒子流的方式進入黑洞,其中有一些粒子會聚集在黑洞周圍,並且圍繞著黑洞進行旋轉。
那麼當這些粒子越來越多的時候,它們就會在黑洞的周圍形成一個吸積盤,但由於吸積盤內部的粒子和外部的粒子旋轉的速度不一樣,於是就會產生摩擦的現象。
而摩擦會發熱甚至是發光,所以黑洞雖然漆黑一片,不為人類肉眼所知,但黑洞周圍的吸積盤有時候確能發出明亮的光。
最後還有一點,黑洞在常人看來,就好像是一隻吞噬萬物的巨獸,但實際上黑洞也會對外噴射物質,就目前的科學探測來看,黑洞常常會噴發出一些帶電的粒子流。
而且黑洞噴發的強度,往往相隔數十億光年都能被人類觀測到,例如在2013年的時候,人類就探測到了距離地球50億光年的黑洞噴發物質,所以人類必須要積極的 探索 和研究黑洞……
黑洞裡面就是一個密度,無限巨大
時空曲率,無限高
熱量,溫度無限高
體積,無限小的奇點
和周圍那一圈,一部分無限空空的天區
黑洞吞噬所有的物質,但他仍然空空如也
黑洞是一種引力極強的天氣,就連光也不能逃脫,大家想想光的速度有多快,
所以才被稱之為黑洞
1.黑洞本身不發光附近存在偏振現象
2.黑洞本身是不發光的
3.一張照片需要花費兩年時間,是由於黑洞的數據量實在太大了
4.數據處理相對復雜,需要全世界的團隊來合共同協作,相互獨立確認結果的正確性
5.任何科研結果 ,科學結果都是通過多個不同的小組獨立處理
6.通過全世界多個不同小組,多個結構團體,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得到一樣的結果,這樣反復實驗的結果才最可信
7.黑洞數據太過龐大
8.單個望遠鏡遠遠無法達到拍攝黑洞照片的要求
9.世界各地的望遠鏡數據無法通過網路來傳輸
10.世界各地的黑洞數據,都是靠人工帶著硬碟飛來飛去的,集中在一起進行分析,中間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黑洞裡面是生機勃勃的世界還是一片死寂之地?毫無疑問啊,大佬,全宇宙死的不能再死的地方,就是黑洞了!
這張圖就可以很清晰的將黑洞的前世今生講完了,我再補充一下吧。超過太陽質量1.44倍的恆星最終進化的結果,就是黑洞,這是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求解可以得出的結果。黑洞的前世是一顆恆星,那麼恆星上曾經有過生機勃勃的文明嗎?顯然科幻作品也不敢這么編吧。那麼恆星還得經歷超新星爆發,最後大坍縮,才成為中子星或者黑洞,它又哪裡突然來的生機勃勃呢?
黑洞用人類的肉眼,根本無法直接觀測。我們在可見光波段,只能看到黑洞視界邊緣的吸積盤而已。黑洞巨大而殘酷的引力,強的連光都無法從其中逃脫。也既是說,進入黑洞的瞬間,連時間都將停止流轉。在一個空間被壓縮到極限,時間也停頓的地方,我們目前的物理定律都極可能失效的存在裡面,有可能出現生機勃勃嗎?
唯一不能確定的是,在進入黑洞的瞬間,光被凍結停頓,那麼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間也將流逝速度為零!那麼如果有生物存在於視界的話,他或許有機會獲得永生,因為他本身的時間在我們的角度看,是不動的,但其實他已經跌進了坍縮中,處於無法界定的生死疊加態。如果這樣的生命仍算作生命,那麼這些不死的畫面,如果一定要稱為生機勃勃,我也無話可說。
我個人是堅定的認為,黑洞是宇宙中必死之地。歡迎討論。
我是貓先生,感謝閱讀。
期待了幾天,黑洞的首張照片終於被公布了出來。我們就先讀為快吧:
這個就是今晚科學家公布的黑洞照片。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感覺似乎也沒有什麼。但其實為了得到這張照片,科學家已經為止工作了好幾年。每台天文望遠鏡每秒產生的數據足夠有32G,如此龐大的數據,設置連網路都無法傳輸,只能存儲在硬碟裡面。而且還需要讀寫速度超高的硬碟才行,事後經過科學家夜以繼日的計算處理,才最終得到了這么一張圖片。
可能大家覺得這樣的圖片似乎像素並不高,但我們要知道,看銀河系中心的這顆黑洞M87,就像是我們在地球上看月球上面的一個蘋果一樣,人類能夠去的如此的結果,已經屬實不易了。圖裡面外圍明亮的區域,就是被加熱的氣體物質。而上面暗下面亮,是多普勒效應造成的。中間黑色區域,就是黑洞存在的區域。但是具體視界在哪裡,現在的解析度還不能夠分辨,只能理論計算。
圖:計算機理論模擬的黑洞,和第一張公布的真實黑洞樣子很像。至於這個黑洞裡面有什麼,是不是存在著世界,還真沒法回答。不過,如果考慮到黑洞形成的過程,那麼理論上面黑洞內部是不可能有生命的。因為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黑洞是大質量天體坍塌形成的,這個過程中生命體是不可能存活至生命形成的。而黑洞誕生後,裡面具體怎麼樣就不知道了。有可能黑洞會「壓塌」時空,通過蟲洞鏈接另外一個宇宙也說不準。
我就有疑問了?既然黑洞能吸進它附近的一切,就像地球上的龍卷風,台風和颶風。按照地球到太陽繫到銀河繫到超星繫到無限放大的宇宙。都是一個小圈到大全圈裡面一部分,那麼我們現在夜裡能見到的星系和 科技 能觀測到的星系包括黑洞,他們可能都同時在一個獨立的超大宇宙裡面,這個宇宙也有個自己類似叫氣候的規律,那麼按照龍卷風的解釋來,那就是黑洞遲早有一天會吧我們的這個超大宇宙裡面的銀河系和很多星系全部吃掉,直到裡面裝不下了或者吸進去的星系在裡面發生了碰撞和類似化學反應而發生新的超級宇宙大爆炸,從而又重新誕生一個超大宇宙………這只是個人推想,因為現在我們對的宇宙的認知可能就像我們人類對南海放在太平洋裡面的一小塊,
插個題外話,本月10號,歐洲南方天文台(ESO)將宣布一個重磅的消息,據說這是人類的首張觀測黑洞的照片,當然,黑洞其實是不可見的,但可以通過黑洞對周邊星體、氣體塵埃的影響而間接的一窺真容,讓我們拭目以待吧,這可能是最近幾年來最大的成果了。
黑洞是什麼?
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天體,其引力巨大,光都無法與之匹敵,黑洞的引力之巨也是有一個范圍的,范圍之外的話,黑洞不過就是一個巨引力天體罷了,但只要在范圍之內,即便是光都無法逃離,終將匯聚於黑洞奇點處,這個范圍就是黑洞的視界。
黑洞吞了那麼多東西都去哪裡了呢?
由於黑洞內部是無法觀測的,霍金於是結合量子力學推出了黑洞輻射理論,認為黑洞並非只進不出,雖然黑洞它是一個吝嗇鬼,但也需要向外界輻射能量,只需要等待很久的時間,一個黑洞就會蒸發殆盡,所以黑洞的結局還是要回歸到現今宇宙中。
它是一片生機勃勃的世界還是一片死寂禁地?
我認為那裡是禁地,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黑洞都像是一切物質的終結禁地,物質都逃脫不了面目全非的命運。關於黑洞的假設與猜測也很多,有人說黑洞聯通另一個嬰兒宇宙,有人說我們的宇宙其實就是一個黑洞,黑洞裡面也是另一個宇宙,黑洞套宇宙,宇宙套黑洞,無限循環。
人類對於黑洞知之甚少,期待4.10號的第一張照片。
⑷ vmospro刪除後30g的存儲空間怎麼恢復
VMFS文件系統下刪除虛擬機數據恢復方法
北亞
專業伺服器數據恢復/存儲/虛擬化/資料庫數據恢復
一、關於文件系統的概述
首先在這里介紹一下物理區和本地區是什麼意思,物理區就是物理上連續的磁碟空間,即通常意義上的分區。本地區是指VMFS管理的物理區內分為保留區和本地區,前面一部分是保留區,後面部分是本地區。
本地區又分為元文件區和數據區。元文件:與NTFS的元文件類似,屬於FS的管理用數據。在VMFS里有6個元文件.VH.SF/.FBB.SF/.FDC.SF/.SBC.SF/.PBC.SF/.PB2.SF。
元文件區是6個元文件佔用的所有空間,在本地區的前面部分;數據區是用於存放文件數據。datastore:從ESX伺服器看到的VMFS存儲空間。LV:logical—volume,所指的范圍其實和本地區一樣。即虛擬化卷。LVM邏輯卷組:用來管理跨disk的LV,相當於VMFS的總存儲空間datastore。
二、關於6個元文件的作用概述
6個元文件的作用都有:
.VH.SF: volume header文件,承載了『本地區(或者LV)』的大小、時間、塊大小、塊數等信息。
.FBB.SF:file-bitmap文件,承載了『datastore』里的塊使用情況的點陣圖信息。
.FDC.SF:file-discriptor文件,承載了『datastore』里所有文件、目錄的結點信息。
.SBC.SF: subblock分配文件,承載了『datastore』里所有小文件、目錄的數據區。
.PBC.SF: point-block文件,指針文件,承載了大文件的額外指針(超出結點記錄范圍的地址)。
.PB2.SF: .PBC.SF的再擴展。
三、虛擬機刪除數據,數據恢復方法
因虛擬機刪除後空間被回收,數據會存在於自由空間中,根據entry中的點陣圖將所有空閑子塊全部提取出來,在自由空間中進行查找恢復,防止現有數據的干擾。虛擬機刪除恢復是否可以恢復的關鍵依據為磁碟頭部是否還存在,若存在可進行虛擬磁碟的拼接工作。
對硬碟進行檢測:
對故障硬碟進行檢測是否有硬體故障,如果有硬體故障,嘗試對磁碟進行修復。
對硬碟鏡像:
將磁碟在只讀模式下進行磁碟鏡像,之後恢復過程均使用鏡像文件進行,防止磁碟的二次破壞。
1、虛擬機刪除之後,提取pbc自由空間
分析每塊組中子塊的數量,分析每個area中entry的數量,分析元文件頭部的大小,分析子塊大小,分析area的數量,根據entry特徵值,分析entry的大小。根據entry中的點陣圖信息,使用北亞虛擬化恢復工具提取VMFS卷的自由子塊。
2、分別篩選子塊
解析每個塊第一條指針至數據區,意在判斷丟失虛擬磁碟頭部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進行虛擬機的拼接工作。
3、遍歷所有類型的子塊,判斷第一條指針是否為磁碟頭部
使用北亞虛擬化軟體分析工具判斷每個類型子塊第一條在指針是否為磁碟頭部,及頭部類型如(MBR、GPT、EXT4、LVM、Sparse、SeSparse)等,並將判斷結果保存至資料庫中,資料庫只記錄磁碟類型和磁碟頭部所在位置,需根據丟失虛擬機大小、文件系統等判斷是否有符合丟失磁碟特徵的頭部。
4、拼接虛擬機
對符合特徵的磁碟頭部進行分析,按照文件系統存儲結構進行定址拼接,計算出需要匹配數據塊的特徵值和該數據塊在磁碟中的位置,以及特徵值在資料庫內的偏移位置。
根據需要修復的文件系統特徵值和位置,使用自主研發的專業分析工具進行匹配符合結構的數據塊。
根據匹配結果及該數據塊在子塊中的連續性,使用自主研發的專業分析工具將正確的數據塊進行拼接。
⑸ 永磁體保留磁性的原理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溫度變化、機械損傷、腐蝕和不適當的儲存,永磁體確實會失去可忽略不計的磁性。
眾所周知,附著在冰箱上磁鐵會在幾年後脫落,隨著時間的推移,玩具上的磁鐵也會失去其強度。實際上,所謂的「永磁鐵」並不是真正的永久。
退磁——降低或消除磁體磁性的過程,通常是人為完成的,但也可以自然發生。
極端的溫度波動、由於機械損壞造成的體積損失、不適當的儲存、磁滯損耗和腐蝕都會導致磁鐵失去磁性。
時光會打磨掉磁鐵的磁性
原子磁矩與物體磁性
在我們進一步了解磁鐵如何失去磁性之前,讓我們先試著了解磁鐵如何產生磁性。
電磁力是自然界四種基本力之一,是帶電亞原子粒子運動的結果,尤其是電子。這些帶負電的粒子不斷地圍繞原子核旋轉,同時也在自轉。這兩種運動中的後一種,被稱為電子自旋,是一種內在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吸引力或排斥力的產生,我們稱之為磁力。
簡單地說,電子的公轉和自轉被認為產生了電流(電子流),這使得單個電子像微小的磁鐵一樣工作(電磁)。每一個電子都產生它們自己的磁偶極矩,分別是軌道磁偶極矩和自旋磁偶極矩,並結合起來產生一個凈原子磁偶極矩。
盡管質子和中子也繞著它們的軸旋轉,增加了原子的凈磁矩,但是它們產生的磁矩比電子小1000倍,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電子的運動是磁性產生的主要原因
每一個電子都可以看做是一個微小的磁鐵,而物體中都包含數萬億個電子,理應每一個物體都有磁性才對,為什麼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磁性的呢?
答案是:微觀電子產生的磁矩相互抵消,宏觀物體不顯磁性。
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個軌道殼層中的電子具有相反的自旋方向,因此會抵消彼此的磁矩。在某些元素中,如鐵和鈷(鐵磁性材料),最終的價態電子層只有一半被填滿,含有未成對電子。
由於沒有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來中和它們,這些未成對電子共同賦予原子以磁力。
當形成晶體時,金屬原子可以把它們的磁矩排列在同一個方向,也可以不排列,這取決於能量大小,會以能量較低的方式排列。單個磁矩相互平行的區域稱為,磁疇和單個原子對外加磁場的響應構成了各種磁性材料分類的基礎。
鐵磁材料中的磁疇在存在外部磁場的情況下自行排列,從而形成永久磁鐵。
是什麼導致磁力的損失?
磁性材料不是真正的磁性材料,除非它的磁疇精確排列;任何單個磁疇方向的改變都會導致凈磁場強度的損失。各種自然因素可以促使這些磁疇隨機排列,最常見和最具破壞性的是高溫加熱。
宏觀物體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平靜無常,但在微觀層面上,原子卻在不停地振動。振動的程度取決於它們的能量狀態,而能量狀態又取決於溫度。溫度的任何微小波動都會影響原子振動的強度,從而影響總的磁場強度。溫度的降低會放大磁鐵的磁力,而溫度的升高會對其產生不利影響。
當磁體暴露在高溫下時,磁體中的原子開始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振動,並且更加瘋狂。這導致一些磁疇的排列方式發生變化,導致凈磁性降低。在足夠高的溫度下,所有磁疇的排列變得隨機無序,隨之磁體完全失去磁性。磁體失去永久磁性的轉變溫度稱為居里溫度。
溫度與磁性
如果磁體被加熱到居里溫度以下的溫度,然後冷卻,磁體將恢復其磁性。然而,將磁體加熱到居里溫度以上後再冷卻,磁性恢復無望。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引入外部磁場來重新排列磁疇再次磁化材料。
不同材料的磁性隨溫度變化
雖然加熱是退磁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暴露在如此高的溫度下(鐵氧體磁體~ 460℃,鋁鎳鈷磁體~ 860℃,鈷磁體~ 750℃,磁體~ 310℃)是不常見的。磁性的自然喪失主要是其他因素導致的。
存儲不當
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磁鐵的適當存儲對於確保它們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去強度至關重要。
大多數磁鐵都含有適量的鐵,鐵在氧氣和水的存在下會發生氧化腐蝕。最常用和最強的永磁體,磁鐵,由於其含鐵量高(超過60%),也最容易受到腐蝕。由於腐蝕改變了使材料具有磁性的潛在化學結構(鐵→氧化鐵),導致磁性的損失。
為了防止氧化腐蝕,增加磁鐵使用時間,製造商已經開始採用防腐塗層,但在儲存磁鐵時仍需小心。
一塊磁鐵不正確地放置在另一個更強的磁體附近也會失去部分或全部磁性。不同磁體的相似磁極不應該互相接觸,因為強磁體將迫使弱磁體的磁疇改變方向;在某些情況下,磁極可能會完全反轉。這種由外部磁場引起的磁損耗稱為磁滯損耗。
除了磁鐵,日常生活中含有磁介質的物品,如信用卡、硬碟、顯示器等,在保存放置時也要避免由外部磁場引起的磁損耗。
結構損壞
最後,任何結構性損壞也會導致磁場強度的降低。顯然,由相同材料製成的磁鐵產生的磁場取決於磁鐵的大小。磁鐵越大,產生的磁場就越大。結構性損傷會使磁體的尺寸減小,從而降低其磁場強度。
此外,尖銳物體的撞擊,如反復敲打磁鐵或掉落在堅硬的物體表面上,會迫使磁疇排列方式發生改變降低磁性。這僅適用於某些永磁體。、釤鈷和鐵氧體磁體非常脆,如果掉落在堅硬的表面或被反復錘打,就會發生結構性損傷。另一方面,鋁鎳鈷磁體非常堅固,在機械應力下不會斷裂或破裂。
磁鐵的保存與「傳承」
為了延長磁鐵的壽命並防止磁力的損失,請將磁鐵存放在乾燥的地方。如果要把多個條形磁鐵放在一起,把一個磁鐵的N端貼在另一個磁鐵的S端,依此類推;馬蹄形磁鐵也可以像這樣儲存。
當多種力量合力奪走你的磁鐵的能量時,長期磁力的凈減少是非常微小的。例如,鈷磁體需要大約700年才能自然失去一半的強度,而釹磁體每100年才會失去大約5%的磁性。
所以,你可以放心,目前放在你抽屜里的磁鐵將會伴隨你一生,甚至可以作為傳家寶傳給你的孫子孫女們!
⑹ 包機王和量子的區別在哪
包機王和量子的區別在量子通話手機比傳統手機更安全。量子安全通話的手機在功能上與傳統安全手機類似,量子安全手機在加密的方式和安全性上有了新的突破。量子安全通話服務可以理解為「安全通話+量子密鑰」的服務,較之傳統手機更安全。量子計算機是真正並行機,因為,它一次操作可搜索一個2的n次方個數的子空間(n就是n位機的n);一次存儲(或一個點位上)也是2的n次方個。
⑺ 如果說宇宙誕生了130億年,那麼130億年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話說在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他的廣義相對論。從這個時期開始,天文學的一個細分領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個細分領域就是 宇宙學 。所謂的宇宙學研究的是宇宙整體的演化和 歷史 。
20世紀至今的宇宙學發展主要是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基礎,而獲得最大的成就就是標准宇宙模型,這個模型如今叫做Λ-CDM模型,這個模型的前身是宇宙大爆炸模型。
可以說,宇宙大爆炸模型是宇宙學最重要的成果,也是如今主流的科學理論,並且獲得許多觀測證據的支撐。按照最近的探測器的觀測,以及理論模型的推算,如今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那麼很多人就會疑惑:138億年前誕生的宇宙,那麼138億年以前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古代中國的宇宙觀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了宇宙觀,說白了就是宇宙到底是什麼?
在距今2000多年前,中國的古代先哲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有一個學者叫做 屍佼 ,他被人尊稱為 屍子 ,他的著作也被稱為 《屍子》 ,在這本當中就給出宇宙下了一個定義: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宇是空間,宙是時間 。說白了就是 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 。
後來,古代的學者們基本上就是繼承了這個認知並且開始發揚光大。在後世的一些著作中常常重復記述了這個定義。那為什麼中國古人會有這樣的認識呢?
我們要知道古代是沒有手機和手錶的,那你有想過他們如何看時間嗎?
他們實際上是通過觀測天象計時的,比如:一個晝夜就是一天,月球繞地球一圈就是一個月,太陽同一時間在天球上出現的位置正好繞了一圈就是一年。
甚至包括日晷,它是用過觀測日影記時的儀器,所以 本質上也是反映太陽一天在天空中的位置 。也就是說, 對於古人而言,時間就是天象(宇宙)的反映,沒有天象(宇宙)就沒有時間 。
現代人的宇宙觀中國古人對於「宇宙」的認識已經十分接近如今的觀點了。按照現代宇宙學的觀點,宇宙泛指一切的物質和時空,這里時空指的就是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說, 按照現代宇宙學的觀點就是有了宇宙,才有了時間,沒有宇宙,也就沒有時間。討論宇宙誕生之前是沒有意義的 。
說白了,時間是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才開始有的,宇宙大爆炸之前並不存在時間。很多科學家都持有這樣的觀點,比如: 霍金,他在他的科普書《時間簡史》就闡述過類似的觀點。
時間到底是什麼?現代宇宙學的觀點聽起來有點流氓,但是實際上從邏輯上是說得通的,這其實需要我們從「時間的本質」入手來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沒有完全搞懂「時間到底是什麼?」,再去探討宇宙誕生之前的問題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那時間到底是什麼?
科學家就發現,如果你要直接對時間進行定義是沒有辦法。不過,好在牛頓早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明路,我們可以用測量的方式來定義時間,這也叫做 測量定義法 。
如果從測量定義法來看時間, 時間說白了就是周期性的運動 。我們進行適當地簡化,我們可以理解成 時間就是運動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我們的手錶是通過振動來計時的,古人是通過天象來計時,天象說白了就是周期性的運動。 脫離運動談時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愛因斯坦曾經就是回歸到了時間的測量定義法本身,發現了時間和運動之間的關系,於是推導出了著名的相對論,並且指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 時間就是空間,空間就是時間,這就是相對論的時空觀 。
試想一下,如果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包括粒子都靜止了,那對於這樣的宇宙而言,時間也變得沒有任何意義了。
宇宙誕生之前那我們回歸一開始的問題,如今宇宙的一切實際上都是來自於那一場大爆炸,那場大爆炸之後宇宙開始出現了粒子,進而慢慢有了恆星,星系。而宇宙沒誕生之前,並沒有這些這些,更談不上「運動」,也就不存在「時間」。因此,宇宙誕生之前並不存在時間。那是不是就是說我們沒辦法探討宇宙誕生之前的樣子,實際上並不是不可以,只是探討那個狀態不需要引入時間參數而已。至於那個時期的狀態目前還沒有任何可靠的研究成果。
宇宙為什麼也會有年齡呢?而且還是130億歲?今天的宇宙年齡是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推算出來的,此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從一場大爆炸中誕生。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在沒有發生大爆炸也就是誕生之前是一個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點,簡稱奇點。 這個奇點於137億年前發生了一個劇烈的大爆炸,然後宇宙由此誕生,大爆炸之初,物質只能夠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形態存在, 宇宙大爆炸之後溫度不斷下降,隨著溫度的降低,逐步形成了原子核、原子、分子,並且復合形成通常的氣體,氣體又逐漸凝聚形成星雲,星雲又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和星系,最終形成我們看見的宇宙。
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在觀測銀河系臨近的星系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那就是他發現幾乎所有的星系都在相互背離,離得遠的相互離開的速度也就越快,這一發現催生了宇宙膨脹理論,也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基礎。 根據哈勃的觀測,後人對宇宙膨脹理論進一步 探索 ,現在測出了宇宙膨脹的膨脹率,根據這一個不算太准確的數字,科學家得出了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這樣的理論。這一理論表明,在距離地球大約137億光年外的地方,星系離開地球的速度將會超過光速,也正是因為此,科學家得出了宇宙的年齡有137億歲的結論,雖然這個數字不太准確,也有的說144億光年,但是這個不重要,知道是怎麼來的就行了。
宇宙的年齡是根據我們可以看見的宇宙的范圍來定義的,也就是可視宇宙范圍,在地球上,理論上能夠看到的最遠的地方就是距離地球137億光年外的某星系,而在這個距離之外的,哪怕是有什麼東西,我們也看不見。那麼在137億年前,宇宙剛剛誕生之前,一宇宙會是什麼樣子呢?
自然界是不連續的,存在著質的變化。因此,創造我們人類並仍然在繼續影響我們人類的這一部分自然界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
宇代表空間,宙代表時間 。所謂宇宙,就是指我們這一部分自然界,這是一個具體而有限的世界。
如果我們把自然界比作是一池清水,則宇宙就是因水的擾動而產生的眾多水泡之一。當水泡破滅之後,就會重新還原為水,等待著下一次的擾動。
隨著現代科學 的發展,已經使我們 認識到,宇宙是由不可再分的量子構成的。離散的量子構成空間,受到激發的量子成為光子,由高能量子組成的封閉體系就是物質。
所以,我們宇宙的前身是那一池清水,這一清水就是離散量子的集合。該量子的角動量為普朗克常數h,約為6.623x10-27爾格秒,具有相對於量子能量的不變性,是量子的本徵參量。
宇宙的誕生是由於自然界變化的不平衡所產生的封閉體系。如果宇宙的膨脹是從130億年前開始的,那麼在此之前,宇宙是收縮的。
作為一個封閉體系,決定宇宙膨脹或收縮的因素是宇宙內外部量子空間壓力的對比。
類似氣球 ,當宇宙的體積很大時,宇宙外部的壓力遠大於其內部的斥力,所以宇宙在130億年前處於收縮狀態。
在宇宙的收縮過程中,宇宙內部的量子激發態即光子和量子的封閉體系即物質,都會因量子空間的密度增大而被抹平。此時,宇宙內部只存單一的基態量子。
由於普朗克常數h是量子的角動量且大於零,說明量子不僅有質量,而且其半徑大於零,即量子是由體積的。根據計算 ,量子的半徑為3.57x10-21厘米。
當宇宙縮小至量子間距近似為零時,宇宙就再也無法繼續收縮了。此時,宇宙內部基態量子的能量非常高,從而使宇宙內部的斥力遠遠大於其外部的壓力。
於是,宇宙開始反轉,由收縮轉變為膨脹。而且,宇宙最初的膨脹是非常劇烈的,宇宙是以大爆炸 的方式,開啟了其新一輪的膨脹之旅。
⑻ 什麼是迅馳
迅馳移動計算技術
迅馳是英特爾公司針對手提電腦提出的無線移動計算技術解決方案
迅馳移動計算技術包括:
·一個微處理器
·相關的晶元組
·802.11(Wi-Fi)無線聯網功能。
2003年1月9日,英特爾正式宣布即將推出的無線移動計算技術的品牌名稱:迅馳移動計算技術。
2003年3月,一代平台代號Carmel
2004年5月,二代平台代號sonoma
2006年1月,三代平台代號napa
2006年8月,三代平台代號組件之一:代號Napa Refresh
2007年5月,四代平台代號Santa Rosa
Carmel是首代迅馳的開發代號,它於2003年3月啟動。Carmel包括了一個Pentium M 處理器,一個英特爾855系列主機板,一個IEEE 802.11b或 IEEE 802.11ab無缐網路接收器。
剛開始,行家大多批評Carmel平台欠缺 IEEE 802.11g無缐網路,因為很多獨立無缐WiFi製造商,如 Broadcom 及Atheros均已發布802.11g產品。英特爾回應指IEEE官方當時尚未完善802.11g的標准規格,所以其當時並未加入802.11g的支持。
盡管面對這些批評,Carmel平台很快便吸引到很多OEM廠商及顧客。Carmel平台具有超過舊Pentium 4-M 平台的性能,同時有長的電池耐用時間,大約可在一個48 Wh電池下操作4-5小時。Carmel亦容許筆記本生產商製造更輕巧的筆記本,因為它的合套件並不會發出大的熱量,因此不需要太大的冷卻系。
在2004年初,在802.11g規格最終定下後,英特爾在迅馳系列加入了IEEE 802.11bg的選項。
第二代迅馳平台Sonoma
Sonoma 是英特爾第二代迅馳平台,在2005年1月啟動。它包括了一個更快的Pentium M 處理器,其具有133MHz(四倍頻後為533MHz)的前端匯排,英特爾移動915Express核心家族,支持IEEE 802.11bg或 IEEE 802.11abg的WiFi 接收器。
但速度提升的同時,因為使用了PCI Express及更快的Pentium M處理器使得Sonoma筆記本的電使用時間減少,Sonoma筆記本在53 Wh電池的情況下大妁可使用3.5-4.5小時。
Napa平台
Napa平台是英特爾將會在2006年1月發布的迅馳組合。它將包括一個雙核心Intel Core處理器,代號為Yonah,一個移動945Express主機板家族及英特爾PRO/Wireless 3945ABG,其將支持最常用的三種IEEE 802.11 標准。
英特爾投資了300萬美元在迅馳的廣告宣傳上。但因為其無處不在的市場推廣計劃主要標磅Pentium M的性能,所以很多顧客錯誤地將Pentium M等同迅馳。部份顧客甚至認為迅馳是筆記本電腦連接無缐網路的惟一方法。結果使英特爾的PRO/Wireless晶元需求大增。
新一代迅馳平台Carmel
2003年3月英特爾正式發布了迅馳移動計算技術,英特爾的迅馳移動計算技術並非以往的處理器、晶元組等單一產品形式,其代表了一整套移動計算解決方案,迅馳的構成分為三個部分:奔騰M處理器、855/915系列晶元組和英特爾PRO無線網上,三項缺一不可共同組成了迅馳移動計算技術。
奔騰M首次改版叫Dothan
在兩年多時間里,迅馳技術經歷了一次改版和一次換代。初期迅馳中奔騰M處理器的核心代號為Bannis,採用130納米工藝,1MB高速二級緩存,400MHz前端匯流排。迅馳首次改版是在2004年5月,採用90納米工藝Dothan核心的奔騰M處理器出現,其二級緩存容量提供到2MB,前端匯流排仍為400MHz,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othan迅馳。首次改版後,Dothan核心的奔騰M處理器迅速佔領市場,Bannis核心產品逐漸退出主流。雖然市場中流行著將Dothan核心稱之為迅馳二代,但英特爾官方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仍然叫做迅馳。也就是在Dothan奔騰M推出的同時,英特爾更改了以主頻定義處理器編號的慣例,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數字,例如:奔騰M 715/725等,它們分別對應1.5GHz和1.6GHz主頻。首次改版中,原802.11b無線網卡也改為了支持802.11b/g規范,網路傳輸從11Mbps提供至14Mbps.
迅馳的概念: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是英特爾最出色的筆記本電腦技術。它不僅僅是一枚處理器,同時還具備集成的無線區域網能力,卓越的移動計算性能,並在便於攜帶的輕、薄筆記本電腦外形中提供了耐久的電池使用時間。這些組件包括英特爾奔騰M處理器,移動式英特爾915高速晶元組家族或英特爾855晶元組家族,英特爾PRO/無線網卡家族。
主要特點:
1.集成無線區域網能力:憑借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的集成無線區域網能力,無需使用線纜、板卡和天線。藉助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的Wi-Fi認證技術,可以通過無線互聯網和網路連接訪問信息和進行現場交流。遍布全球的許多公共Wi-Fi網路(稱為「無線熱點」)都可以提供這種連接能力。此外,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設計用於支持廣泛的工業無線區域網(WLAN)安全標准 和領先的第三方安全解決方案(如思科兼容性擴展),因此可以確定數據已經得到最新的無線安全標準的保護。此外,英特爾還將與思科等廠商合作,共同為領先的第三方安全解決方案提供支持。
2. 卓越的移動計算性能:面對現在的多任務處理移動計算生活,在遠離家庭或辦公室的時候,同樣希望獲得出色的移動計算性能。鑒於移動計算應用變得越來越復雜,並且要求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計算性能,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經過專門設計,旨在以更低能耗提供更快的指令執行速度,進而全面滿足新興和未來應用的需求。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中支持出色移動計算性能的一些主要特性包括:微操作融合,能夠將操作合並,從而減少執行指令所需要的時間和能量。節能型二級高速緩存和增強的數據預取能力可減少片外內存訪問次數,並提高二級高速緩存內有效數據的可用性。先進的指令預測能力將分析過去的行為並預測將來可能需要哪些操作,從而消除CPU重復處理。專用堆棧管理器能夠通過執行普通的「管家」職能來改進處理效率。
3. 支持耐久的電池使用時間: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可提供出色的移動計算性能,同時藉助下列節能技術支持耐久的電池使用時間,智能電力分配技術可將系統電源分配給處理器需求最高的應用。全新的節能晶體管技術可以優化能量的使用和消耗,以便降低CPU的能耗。增強的英特爾SpeedStep技術支持可以動態增強應用性能和電力利用率。
4. 種類繁多的筆記本電腦設計: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能支持從輕薄型到全尺寸型等最新的筆記本電腦設計。為了將高性能處理器集成到最新的纖巧和超纖巧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及其它領先的電腦設計中,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使用Micro FCPGA(倒裝針柵格陣列)和FCBGA(倒裝球柵格陣列)技術,來支持專門為更薄、更輕的筆記本電腦設計而優化的封裝處理器晶元。全新筆記本電腦更小巧的外形設計需要專門考慮降低能耗,以控制散熱量。為了滿足這一要求,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採用低壓(LV)和超低壓(ULV)技術,支持處理器以更低的電壓運行,從而降低平板和超纖巧設計筆記本電腦的散熱量。
第二代迅馳平台Sonoma
全新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平台(代號為Sonoma),該平台由90nm製程的Dothan核心(2MB L2緩存,533MHz FSB)的PentiumM處理器、全新Aviso晶元組、新的無線模組Calexico2(英特爾PRO/無線2915ABG或2200BG無線區域網組件)三個主要部件組成。
增加的新技術:全新英特爾圖形媒體加速器900顯卡內核、節能型533MHz前端匯流排、以及雙通道DDR2內存支持,有助於採用配備集成顯卡的移動式英特爾915GM高速晶元組的系統,獲得雙倍的顯卡性能提升。此外,全新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還支持最新PCI Express圖形介面,可為採用獨立顯卡的高端系統提供最高達4倍的圖形帶寬。在系統製造商的支持下,還可獲得諸如電視調諧器、支持Dolby Digital和7.1環繞聲的英特爾高清晰度音頻、個人錄像機和遙控等選件,同時繼續享有英特爾迅馳移動技術計算具備的耐久電池使用時間優勢。可幫助製造商實現耐久電池使用時間的特性包括:顯示節能技術2.0、低功耗DDR2內存支持、以及增強型英特爾SpeedStep技術等。
1.全新的PentiumM處理器:Dothan處理器在Banias的基礎上引入了較為成熟的NetBurst構架中的諸多特點,並增加了Enhanced Data Prefecher(高級數據預取)和Enhanced Register Data Retrieval(高級記錄數據重獲)兩項新技術。
同Banias內核產品相比,Dothan處理器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首先生產工藝從0.13微米提升到了全新的90納米,可製造出更小更快的晶體管,因此Dothan處理器在比Banias增加了一倍Cache的情況下,體積和耗電基本保持不變。其次Dothan採用了新的「應變硅」材料技術。據Intel測試,應變硅中的電子流動速度比當前的其他硅材料的電子快很多,使Dothan的主頻得到了較大提升,目前最高已達到了2.13G。此外Dothan二級緩存提升到2MB,在保持能耗大致相同的情況下,相對於原先的同頻Banias Pentium-M處理器性能提升了20%左右。Dothan CPU從多方面來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其二級緩存採用了8路聯合的運行模式,而每路又被分割成為4個功耗區域,由於在處理器工作過程中同一時間只能使用其中的一個功耗區域,所以在專用的堆棧管理技術控制下關閉當前不能被使用到的功耗區域,從而大大降低了二級緩存的功耗。除此之外,Dothan CPU支持新的Enhanced SpeedStep節能技術,這一技術完全由處理器的電壓調整機制來完成,而與晶元組關系不大。在這些模式間切換的操作,全部是自動的,完全根據處理器當時的負荷,這樣就會使能耗情況得到精確的控制,達到更加節能的目的。
2.全新Aviso晶元組:Sonoma平台的核心除了Dothan CPU,更關鍵是Alviso(915PM/915GM)晶元組,包含了很多最新的技術,除了支持PCI Express匯流排架構,還包括支持低功耗的DDR-2內存以及全新的EG3圖形核心,此外,Alviso晶元組還搭配代號為ICH6-M的移動南橋晶元,可以提供四個串列ATA硬碟介面,並整合了新一代Azalia音效晶元與全新的ExpressCard外部擴展介面。「Sonoma」作為「迅馳(Centrino)」的替代產品,其無線、顯示及音頻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計算速度也提高了30%左右。
PCI Express匯流排在Alviso晶元組上將會全面取代AGP匯流排和PCI匯流排。這是最讓人欣喜的進步,以後不必再為數據傳輸的瓶頸而感到困擾了。帶寬的巨大提升對於視頻處理、多媒體製作帶來不容忽視的作用。 PCI Express匯流排還同時具備了低功耗的特點,對於筆記本來說也是相當關鍵的。同時新系統還將搭配高性能、低功耗的DDRII內存,且支持雙通道,將能提供最大8.4G/s的帶寬,這樣能滿足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處理器的發展需求,同時對集成顯卡性能的提升也大有好處。伴隨Sonoma平台,Intel將會推出「Extreme Graphics 3」整合顯示晶元,硬體支持PS 2.0和VS 2.0以及DirectX 9,同時還使用了特殊的電源管理技術以降低功耗,能讓用戶在性能與功耗之間進行自由的選擇。而新的顯存整合封裝模式,把顯示核心與顯存做在了同一塊基板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顯存同核心之間的數據交換速度,並有效減小體積。
在Sonoma移動平台上所集成的「Azalia」音效技術,最大優勢就是具備出色的性能,即並行處理功能和標准化架構。Azalia技術最高支持32bit/192kHz的音頻采樣率,和7.1聲道輸出。此外,Azalia會使用統一匯流排驅動進行控制,因為任何Azalia音頻設備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驅動。Azalia音效技術將會為筆記本電腦帶來前所未有的音頻效果,配合性能越來越強勁移動顯示技術,將使得用筆記本玩游戲成為一種享受。
在Sonoma移動平台上,延用了多年的PCMCIA Card也會有很大的變化。隨著高帶寬的視頻和網路應用的普及,傳統PCMCIA PC Card越來越不適應這樣的形勢了。迫切需要有一種新型的技術來替代。ExpressCard就是這樣的技術,將比傳統的PC Card技術更輕、更薄、更快、更易用。除了針對筆記本電腦的ExpressCard34以外,還有針對桌面電腦的ExpressCard54,從而在筆記本和台式機之間架起又一座橋梁。由於ExpressCard在外形尺寸、性能、可靠性、適應性、熱插拔和自動設置等多種特性之間達到了更理想的平衡,因此很有可能取代沿用多年的PC Card。
3.新的無線模組Calexico2:移動計算一個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就是大規模推廣無線區域網(Wi-Fi)的應用。對無線連接的支持 Intel 迅馳技術的核心內容之一。不過相比較Dothan處理器和Alviso晶元組而言,Calexico2無線模塊的技術創新程度明顯不足,因為同樣的技術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就有獨立的產品出現,Intel只是將其整合進Sonoma移動平台中,並將其命名為Calexico2 而已。
在Sonoma移動平台上,作為迅馳技術重要部分的無線通訊模塊,將配置最新的Calexico2無線通訊模塊,在支持IEEE 802.11b的基礎之上添加了對IEEE 802.11a/g兩項無線技術的支持。其中IEEE802.11a工作在5.0GHz頻段下,可以輕松避免來自2.4GHz頻段的干擾。除了頻段不同以外,IEEE 802.11a採用了改進的信息編碼方式,這樣使得傳輸速度可以達到54Mbps。而IEEE 802.11g技術既具有IEEE 802.11a的特徵,也具有IEEE 802.11b的特徵。IEEE 802.11g工作在2.4GHz頻段下,這樣便實現了與IEEE 802.11b兼容的目的,但是IEEE 802.11g採用了與IEEE 802.11a相同的信息編碼方式,同樣使得傳輸頻率達到54Mbps。
第三代迅馳平台Napa
Napa是Intel第三代移動技術平台的名稱,它由Intel 945系列晶元組、Yonah Pentium M處理器、Intel 3945ABG無線網卡模塊組成的整合平台,相對於第二代迅馳Sonoma平台最大的技術提升有,系統匯流排速率提升到667MHz,Yonah處理器推出單、雙核技術並且採用65nm製程,IntelPro/Wireless 3945ABG無線模塊則開始兼容802.11a/b/g三種網路環境。其中,Yonah Pentium M處理器開始引入雙核技術,是這次Napa的一項重點技術。
1.Yonah Pentium M處理器
在Napa平台裡面,最為矚目的莫過於採用了雙核技術的Yonah Pentium M處理器, Yonah Pentium M處理器是採用65nm製程新一代移動處理器,不過仍然採用Socket 479針腳。它除了引入雙核技術以外,同時前端匯流排速率提升至667MHz,因為雙核心的存在而使用的SmartCache技術、新一代電源管理技術,以及開始支持SEE3多媒體指令集。
Yonah Pentium M雙核是Intel第一款在移動處理器產品裡面引入雙核技術的產品,它在一個處理器裡面植入了兩個核心單元,通過SmartCache技術共享2M L2二級緩存,根據處理任務的負荷程度,在兩個核心處理單元之間進行協調,然後分別同時進行指令運算,從而達到更高效的處理能力。雙核技術所解決的是,並發多任務運行時整體的性能。
雖然Yonah雙核Pentium M有兩個核心,但是緩存是通過SmartCache技術來共享使用2M L2緩存,而並沒有為兩個核心單獨設計二級緩存,因此匯流排速率同時提高至667MHz會相應減少處理器與晶元組之間通信存在瓶頸的可能性。
雙核心技術的引入,雖然性能方面獲得了絕對的提升,同時也提高了多任務並發運行的處理效率,但是作移動處理器產品來說,功耗有沒有得到相應的控制也是用戶最為關心的方面。Yonah Pentium M處理器的產品線當中,單核Yonah處理器的功耗還是與Dothan處理器一樣,而雙核Yonah普通版的最大運行功率達到了31W,超低電壓雙核Yonah Pentium M只有9W,低電壓單核15W,普通一般單核為27W,單核Yonah處理器的功耗比相應Dothan處理器保持同樣的水平,而雙核版的Yonah處理器的功耗則有所提升,因此Intel引入了名為Intel Dynamic Power Coordination技術、Enhanced Intel Deeper Sleep節能技術,來使Napa平台可以更合理的根據用戶的應用來調整功耗,結合Intel SPeedstep自動調頻技術,Napa平台在整體功耗方面會相應到改善。
Intel Digital Media Boost也是Yonah處理器引入的一個新技術,其主要就是在SSE/SSE2 Micro Ops Fusion、SSE解碼器容量提高以及對SSE3指令集的支持,這一技術的引入,會增加Yonah處理器在多媒體應用方面的性能,對於家庭用戶來說,其娛樂性會得到改善,比如在視頻剪輯、視頻播放等應用上,性能以及效果都會得到提高。
2.Intel 945晶元組系列
Calistoga是移動Intel 945系列晶元組的代號,相比於Intel 915系列晶元組,Calistoga晶元組提供了系統匯流排至667MHz,支持DDR2雙通道內存,最高速率支持667MHz(PC5300),支持PCI-Express x16介面技術,Intel 945GM集成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50顯示單元,400MHz顯示核心,並且提升共享系統DDR2 667MHz內存為顯存。
Intel 945北橋相應地搭配ICH7-M南橋,支持6個PCI-Express x1介面,同時也支持PCI介面,SATA-300硬碟介面,最高支持3Gbps傳輸速率。另外,同樣支持HD Audio音頻技術。
3.Intel Pro/Wireless 3945ABG無線模塊
Napa將使用Intel Pro/Wireless 3945ABG無線模塊,它支持IEEE 802.11a/b/g無線網路協議,並且在Napa中將一改在Sonoma以及之前的Carmel平台使用的PCI介面,開始使用PCI-Express x1介面,並且模塊的規格也轉為一種更小的迷你卡。
基於PCI-Express x1介面的WiFi迷你卡無疑最大的好處可以為機器節約一些資源,符合筆記本電腦機體尺寸向更便攜的方向發展,不過就目前來看,也有部分Napa平台的工程樣機仍然採用基於PCI介面的Intel 2200BG無線模塊,因此在未來Napa產品中,這兩種無線模塊會同時存在,需要一個過渡期來完成兩代無線模塊的交接。
兼容802.11a/b/g三種無線網路協議,可以使Napa有更為廣泛的應用領域,就隨著迅馳技術發展起來的無線網路市場來看,目前普遍的還是兼容802.11b/g雙模無線環境,而抗干擾能力更強的802.11a無線環境多用於一些特殊領域。
三代半Napa Refresh和Napa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央處理器升級為Core 2 Duo(酷睿2)。
第四代迅馳平台(Santa Rosa):
2007年5月9日,Intel發布了迅馳4平台Santa Rosa,平台包含四大組件,分別是Merom+處理器、Intel 965M系列晶元組、Intel 4965AGN無線模塊和Intel Tubro Memory(英特迅盤)模塊。其中處理器和Intel 965移動晶元組是必要選擇,而Intel無線模塊可以從4965AGN、3945ABG兩種模塊中隨意選擇,都符合Santa Rosa平台的要求。Intel Tubro Memory模塊則為可選方案,即便不採用該模塊,依然可以張貼新版的Centrino Duo標志。
1、處理器:Santa Rosa平台採用的處理器依然使用酷睿微體系架構,因此也屬於Core2Duo處理器的范疇,但從處理器的開發代號來看,Santa Rosa平台採用的處理器名為Merom+,相對於傳統的Merom處理器,Merom+處理器主要有兩點改進,分別是FSB由原來的667MHz升級到800MHz,其次是處理器的針腳定義由原來的Socket-M更改為Socket-P,但依然是Socket478針設計,以往的Socket479型處理器底座可以完全兼容,但是針腳定義的不同導致945晶元組以及915晶元組並不能兼容新的處理器。此外提供了對64位運算的原生支持,而且其支持IDA技術,該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雙核處理器的性能,並減小雙核處理器的能耗。在二級緩存方面,則依舊有2MB和4MB兩種級別可供選擇,新增了Intel Dynamic Acceleration (IDA)技術,對於單線程任務,或者大范圍非並行指令的多線程任務,IDA技術能夠更好的進行任務的分配,只由一個核心來處理器,從而提高性能,同時其它空閑的核心能夠進入C3或者更深的休眠狀態,降低處理器的耗電,延長續航時間。而當有新的線程進入隊列時,休眠的核心就會根據需要開始工作。
2、移動晶元組:開發代號為Crestline的Intel 965移動晶元組共包含三種不同的規格,分別是GM965、PM965和GL960,根據搭配的南橋晶元不同,即將發售的各類Santa Rosa平台產品還是存在一些微小的功能差別,搭配ICH8-M的晶元組不支持RAID功能,而搭配ICH8-ME的晶元組則能夠支持RAID0及RAID1。
965系列晶元組,全部採用新的命名方式,之前採用的數字+字母的組合,如今剛好掉了個,改為字母+數字的組合。其中PM為不集成顯卡,而GM為集成顯卡,GL表示集成顯卡的低端產品,主要是為Celeron-M所准備。
(1)PM965晶元同樣是無內置顯卡,只要面對高端市場的獨顯機型。PM965支持800MHz的前端匯流排,支持最大4GB DDR2 667/533內存,可以搭配ICH8M和ICH8M-Enhanced兩款南橋晶元組,在Santa Rosa發布之後,其將成為獨顯本本晶元組中的主力。
(2)GM965在各方面與PM965基本相同,但GM965集成了顯卡GMA X3000,最高核心頻率達到了500MHz,可以完整支持Direct X 9.0c。
GMA X3000作為Intel第四代繪圖核心,成為首個支援Direct X 9.0、Sharder Model 3.0及OpenGL 1.5的Intel IGP晶元組,硬體Pixel Sader 3.0及Vertex Shader 3.0處算能力,硬體Transform & Lighting (T&L)及Full Precision Floting Point Operations支援HDR效果,最高可共享256MB系統記憶體。同時GMA X3000亦已整合獨立的UDI輸出功能,作為未來的數字輸入輸出技術,相信隨著GMA X3000的推廣,這一技術也會逐漸成為主流。
(3)GL960僅支持533MHz的前端匯流排,同樣的,內存也僅支持最大2GB DDR2 533,相比GM965縮水不少,更多的是為Celeron-M所准備。此外,GL960集成的GMA X3000顯示核心,其核心頻率也僅為320MHz,同時在搭配的南橋晶元方面,GL960僅可使用ICH8M,不過GL960同樣可以完整支持Vista的Aero特效,對於入門級市場,相信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而在南橋晶元組方面,將有ICH8M和ICH8M-Enhanced兩款。ICH8M-Enhanced將比普通版則加入Intel 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 2.5版本支援,及支援RAID 0、1功能。
3、無線網卡模塊:相比3945ABG的單一選擇方案,Santa Rosa改用4965AGN和4965AG上下搭配,廠商任選其中一種無線網卡,今後都可以貼上迅馳的Logo。就目前了解到的情況,4965AGN和4965AG均放棄了對802.11b的支持,其中4965AG僅支持802.11a和802.11g,而4965AGN又增加了對802.11n的支持。
Intel早在2006年底就發布了Intel Wireless 4965AGN無線網卡模塊,這款新的無線模塊依舊採用Mini-Card介面,能夠兼容目前的3945ABG無線模塊直接升級。Intel Wireless 4965AGN無線模塊是符合802.11N草案的產品,能夠向下兼容2.4GHz的BG無線格式和5GHz的A無線格式,是目前筆記本無線網卡模塊中規格最高的產品。這款Intel Wireless 4965AGN無線網卡模塊能夠提供300Mbps的最高數據傳輸速度,通過MIMO介面進行信號發射,能夠提供更好的覆蓋率,MIMO天線也是保證了如此高帶寬數據連接的關鍵因素。
Intel Wireless 4965AGN無線模塊開始支持基於無線的技術的主動管理技術,這將會是配合將來的VPro技術的一個關鍵細節,管理者可以通過無線模塊喚醒筆記本電腦,保證時時刻刻都處於被管理狀態,這是目前3945AGN無線模塊所無法支持的。
關於無線廣域網,Santa Rosa增加了1965HSD作為建議規格,1965HSD支持2.5G(Edge)和3G(CDMA-2000/WCDMA)無線技術,其中2.5G最高支持348Kbps,3G則可以實現2.4Mbps的速率。
4、英特爾迅盤(Tubro Memory)模塊:Tubro Memory模塊是新增加的一個新面孔,根據英特爾的說法,Turbo Memory可以大幅增加操作系統的啟動和運行速度,能夠更快的從休眠中恢復,速度能夠提高近一倍,而休眠時的功耗水平卻大幅降低。不過它並不是Santa Rosa平台必需的硬體配置。
Turbo Memory的全部神秘之處,就在於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Turbo Memory充當硬碟和系統之間的緩存。讀數據時,硬碟根據預測演算法,將數據預讀到Turbo Memory上,系統則從Turbo Memory直接讀數據,由於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能夠更快的讀取隨機數據,可以高速多次重復讀取某一數據,因而系統可以更高速的讀取所需的數據。寫數據時,系統將數據傳輸到Turbo Memory,累計到一定數量後,Turbo Memory再將數據一次性傳遞給硬碟。由於在目前,硬碟已經成為整機的絕對性能瓶頸,而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的採用會大量減緩這一瓶頸。同時,由於系統的更多的是從Turbo Memory讀取和寫入數據,硬碟更多的時間處於待機狀態,無論功耗、噪音還是熱量都會大幅減少,這對筆記本電腦無疑是一個很誘人的改進。
而在休眠的時候,以往的傳統方式是將數據全部轉移到硬碟上,現在則是將數據都存儲在Turbo Memory上,由於NAND快閃記憶體即使斷電也不會丟失數據,而其數據的讀寫速度當然不是傳統硬碟可以比擬的,因而可以實現更高速度的休眠和恢復,根據英特爾官方的數據,從休眠中恢復的速度將提高一倍。
就原理和技術上來說,Turbo Memory技術是個相當完美的硬碟加速方案,至少在SSD快閃記憶體硬碟誕生之前還是。但是是否當真能夠如英特爾所說,實現X2的系統速度呢?關鍵就在於預讀的演算法,是否能夠具有足夠的命中率
Tubro Memory模塊只能在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下工作。滿足使用Tubro Memory模塊的條件比較苛刻,首先,用戶需要啟用硬碟的AHCI功能,安裝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並且計算機硬體本身需要能夠支持DFOROM功能(磁碟過濾ROM),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可以正常使用Tubro Memory模塊的功能。
⑼ 銀河系是怎麼形成的
銀環的形成原理:
幾十億年前,星系一片混沌和混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逐漸旋轉形成盤狀系統。星系越大,它們的重量越穩定,隨著時間的流逝與其它天體的合並也越少。這項名為深外進化探測2(DEEP2)紅移巡天項目調查了距離地球20億至80億光年的星系。
星系系統越大,它們似乎越穩定。美國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戈達德宇宙飛行中心的天文學家蘇珊•卡辛(Susan
Kassin)這樣說道:「天文學家認為附近宇宙的盤狀星系早在80億前就是現在的樣子,自那個時候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然而我們的觀測發現恰恰相反,這些星系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穩定的進化改變。」
(9)中子態硬碟擴展閱讀
1、銀環的形成原理
黑洞(超核)的兩個發射極不斷生成各種光子,由於這些光子位於黑洞引力場(即中性場,黑洞的場結構與原子核場類似)的靜止斥力區中,受到強大黑洞場的斥力作用而向外加速運動。
如同地球內自循環系統的光聚變與核聚變原理一樣,向外作加速運動的極高密度的光子群,在運動中隨著黑洞場強的減弱,不斷凝聚成電子(包括中微子)、質子等有質量的極性單粒子。
這些有質量的粒子,在黑洞引力場的引力作用下,偏離原來的運動方向,並在它們極性場的相互誘導下,形成兩束強大的粒子流,天文學上稱之為雙極噴流。
⑽ 氣態硬碟和液態硬碟那個比較好
液態硬碟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