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台式機機械硬碟sata 3.0數據線的長度
一般60-80厘米
也有超短和加長線。現在的台式機,背線和小型緊湊化是主流趨勢,因此在硬體走線上還是是體現了簡潔,方便,美觀的特點。使用sata線的硬體為光碟機,固態盤和機械盤。而m.2固態的普及,光碟機的淘汰,一般一個主板最多兩條sata線。因此在購買前,請觀察好主板走線需求,可以長短搭配。
一般60-80厘米,也有超短和加長線。現在的台式機,背線和小型緊湊化是主流趨勢,因此在硬體走線上還是是體現了簡潔,方便,美觀的特點。使用sata線的硬體為光碟機,固態盤和機械盤。而m.2固態的普及,光碟機的淘汰,一般一個主板最多兩條sata線。因此在購買前,請觀察好主板走線需求,可以長短搭配。
『貳』 聯想台式機硬碟電源線在哪裡
聯想台式機硬碟電源線在主板上24針插槽。聯想台式機硬碟電源線是24針主板電源介面,找到電源上最寬最長的組合線,對應主板上24針插槽。
『叄』 台式電腦硬碟連接主板那條線叫什麼
硬碟使用的數據線叫SATA數據線,是sata介面。
SATA Revision 3.0規范主要新特性:
1、可在存儲單元、磁碟驅動器、光學和磁帶驅動器、主機匯流排適配器(HBA)之間提供6Gbps速度的鏈路速度,並保證新的網路性能水平。當然,6Gbps(750MB/s)只是理論值,事實上SATA介面發送信息的速度為600MB/s,而受制於系統各部件的影響,實際速度會更低一些,而且不同環境差異會很大。
2、新的原生指令排序(NCQ)串列指令,面向需要大量帶寬的音頻、視頻應用,可保證數據傳輸的同步。
3、NCQ管理功能,通過對未執行的NCQ指令進行主機處理和管理來優化性能。
4、改進電源管理功能。
5、適合緊湊型1.8寸存儲設備的小型低插力(LIF)接頭。
6、旨在讓更輕、更薄筆記本容納7毫米光碟機的接頭。
7、符合INCITS ATA8-ACS標准。
8、完全向下兼容,新規范產品與舊規范產品相連時速度會自動降至3Gbps或1.5Gbps。
SATA-IO組織還表示,第三版規范僅用於內部SATA介面,而已在研發之中的更新版本「SATA Revision 3.1」會重點把eSATA外置介面的速度也提高到6Gbps,並解決外置介面耐用性(插拔次數)、更長數據線下的穩定性和擴展性等問題。
『肆』 如何接台式機硬碟做主硬碟,電源線如何接
硬碟線有兩個,一條為供電線,一條為數據線,供電線兩端的介面不同,扁的是接硬碟,大的一頭是接電源。(當前稍好的ATX電源都有自帶的這條線,可以直接接硬碟);第二條為數據線,兩頭一樣,一端和主板的SATA介面相連,另一端和硬碟相連
『伍』 機械硬碟線怎麼接
1.主板上,有多個SATA介面。數量少的是SATA3,數量多的是SATA2。用不同顏色表現。看下圖。一個SATA介面,只能插一塊硬碟。
『陸』 台式電腦怎麼加固態硬碟,兩根線分別插在哪裡
固態硬碟對於提升系統和軟體的響應速度還是比較明顯的,所以很多人在新買回來電腦後都想加裝固態硬碟,如果是台式電腦要加裝固態硬碟,或許很多人對此會有疑問。那麼電腦怎麼加固態硬碟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電腦怎麼加固態硬碟
1、首先是根據不同類型的SSD在機箱中分別安裝好,如果是SATA介面的,需要將電源線和SATA數據線插入SSD對應介面處,然後找合適的位置固定安裝好即可;如果是NVMe或者是PCI-E介面則直接插入主板上的對應介面即可;
2、安裝之後進入主板的BIOS處開啟AHCI,一般是在【高級模式】-【硬碟模式】中就可以找到,設置後按F10保存;
3、如果是新裝系統,可以直接對SSD進行格式化就可以完成4K對齊,如果是SSD作為新加的硬碟,可以藉助DiskGenius等硬碟工具進行格式化,就可以完成4K對齊;
以上就是關於電腦怎麼加固態硬碟的相關介紹,希望以上的
『柒』 台式機硬碟線如何拔插
我想拔下 台式機 的硬碟,從新安裝一個,該怎麼樣拔呢?下面由我給你做出詳細的台式機硬碟線拔插 方法 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台式機硬碟線拔插方法一:
先關掉主機電源,把掉電源線,然後打開機箱,找到硬碟,拔開連著硬碟的電源線和數據線就OK了。 如果是SATA的數據線,注意看看有沒一個金屬小扣,有的話,就要2個手指,壓著金屬扣,然後往後拉出就行了,沒金屬扣的,直接往後拔出就可以了。
台式機硬碟線拔插方法二:
ide硬碟直接往外拔就可以
sata硬碟,有兩根線,一根是供電的比較寬一根是數據線比較窄的。看看這兩根線上是否有金屬卡頭,如果有卡頭的話,要用手輕輕捏住卡頭往外拔,有些電腦上的線是不帶卡頭的,可以直接往外拔。
相關閱讀:
硬碟基本參數
容量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MiB)、千兆位元組(GB/GiB)或百萬兆位元組(TB/TiB)為單位,而常見的換算式為:1TB=1024GB,1GB=1024MB而1MB=1024KB。但硬碟廠商通常使用的是GB,也就是1G=1000MB,而Windows系統,就依舊以“GB”字樣來表示“GiB”單位(1024換算的),因此我們在 BIOS 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一般情況下硬碟容量越大,單位位元組的價格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碟略微例外。
在我們買硬碟的時候說是500G的,但實際容量都比500G要小的。因為廠家是按1MB=1000KB來換算的,所以我們買新硬碟,比買時候實際用量要小點的。
轉速
轉速(Rotationa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台式機用戶的首選;而對於 筆記本 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發布了100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
平均訪問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頭從起始位置到到達目標磁軌位置,並且從目標磁軌上找到要讀寫的數據扇區所需的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碟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碟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
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碟則應小於或等於8ms。
硬碟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Latency),是指磁頭已處於要訪問的磁軌,等待所要訪問的扇區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Data Transfer Rate)硬碟的數據傳輸率是指硬碟讀寫數據的速度,單位為兆位元組每秒(MB/s)。硬碟數據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稱為持續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碟緩沖區未用時的性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於硬碟的旋轉速度。
外部傳輸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稱為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介面傳輸率,它標稱的是系統匯流排與硬碟緩沖區之間的數據傳輸率,外部數據傳輸率與硬碟介面類型和硬碟緩存的大小有關。
Fast ATA介面硬碟的最大外部傳輸率為16.6MB/s,而Ultra ATA介面的硬碟則達到33.3MB/s。2012年12月,兩80後研製出傳輸速度每秒1.5GB的固態硬碟。
緩存
緩存(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捌』 電腦硬碟線怎麼接
簡單說一下如何添加電腦硬碟。
- 01
打開主機箱。
有的機箱所有擋板是被機箱後部上方整體一個橫向擋板壓住固定住的,本身橫向檔位一般都用一顆螺絲擰住固定在機箱上,需要拆卸該橫向攔截的擋板上螺絲,拆下後才可以去拆機箱內的插槽檔位擋板,(有的插槽擋板還有單獨螺絲固定)。 - 02
准備一根硬碟數據線,連接到硬碟上。
- 03
把硬碟的正面貼有圖紙對准機箱,插入硬碟。一般機箱都會預留硬碟位置,將硬碟按照圖示插進去,動作不要太大,不然容易碰到機箱內其他部件,到時候崩了都不知道哪崩了。
- 04
一般來說硬碟數據線比較長,雖然說直接放裡面有擋板看不到,但有強迫症的朋友可以選擇把它固定起來。這樣硬碟線不會隨著主機的晃動而影響傳輸速度。
- 05
筆記本電腦的話直接打開後蓋將硬碟裝進去就可以了。部分筆記本不支持更換硬碟,更換前要做好准備工作。
- 06
將硬碟數據線連接到主機。
在主機箱里有一個大的主板,在主板上面通常會有四個SATA線的介面,有的主板可能更多,有六個或者是八個。
每個介面的旁邊都會標注SATA1、SATA2等等,在這邊就需要注意一下,啟動盤的SATA線一定要接在新加硬碟的前面,比如說,啟動盤接在SATA2上面,新加的硬碟就必須要接在SATA3或者SATA4上面。 - 07
接硬碟電源
主板上有專門的硬碟介面,用硬碟或者主板帶的數據線連接,注意有方向性。機箱電源上有很多電源線插頭,選擇合適的介面插入硬碟後面的對應規格介面,也有方向的。機箱電源線大多數介面相似,是聯硬碟光碟機的,獨特的大口,接主板上供電。如不會,可找個DIY組裝電腦的書看,版本要新些的。或者找視頻看。實在不行就找會的可靠的人幫忙。注意一定要先拔下電腦主機和交流電市電連接的電源線。光關閉電腦主機開關不行。
新的SATA串口的硬碟和光碟機採用了新式的電源介面,找找電源出來的線應該有比較寬的,一般為黑色的很扁的插頭,把那個插頭接到光碟機和硬碟相對應的口上就行了。 - 08
配置好之後開機分配磁碟空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