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25寸硬碟厚度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25寸硬碟厚度

發布時間: 2023-01-12 12:12:05

Ⅰ 25寸和35寸硬碟的區別有哪些

3.5寸磁碟稍大厚,適宜台式主機配置使用,也可以外接合子作為移動硬碟使用。轉入快讀寫能力強。達到每分鍾7200轉,數據介面sata3/6GB。反之2.5寸稍小和薄 多數是5400轉設計也有7200轉的,價錢稍貴。適宜於筆記本平台使用配置。也可以作為移動硬碟使用攜帶方便。

Ⅱ 25寸硬碟最大多少t

目前硬碟的最大容量是5TB。
新款Backup Plus移動硬碟採用鋁合金材質打造,厚度僅為20.5mm,並且可以同時兼容Mac OS系統和Windows系統。通過USB 3.0介面,希捷Backup Plus硬碟的數據傳輸速度能夠達到140MB/s,而內置的5TB超大空間則可存儲長達600小時的高清視頻。
常見的硬碟的容量有8GB、16GB、32GB、40GB、60GB、64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40GB、250GB、300GB、320GB、400GB、480GB、500GB、512GB、640GB、750GB、800GB、880GB、960GB、1TB、1.5TB、2TB、3TB、4TB、5TB、6TB、8TB、10TB、12TB等。

Ⅲ 怎樣從硬碟外表上看容量的大小和廠家

要想從硬碟外表上看其容量的大小和廠家,可以去看硬碟上的相關編碼。以希捷伺服器硬碟的編碼為例,以ST(代表Seagate廠商)開頭,接著是規格代碼、容量代碼、轉速代碼、代代碼、介面代碼。

ST後的的第一位為規格代碼,3代表的就是3.5寸的,9就代表2.5寸的硬碟;容量代碼一般是是2-4位,表示硬碟的容量大小。代表硬碟標志,它由主標志和副標志組成:

第一個數字為主標志,在普通IDE硬碟中代表碟片數。例如「2」即代表該硬碟內採用了2張碟片。

第二個數字為副標志,即硬碟的輔助標志。只有當主標志相同或無效時,副標志才有效。一般用它來表示硬碟的代數,數字越大表示代數越高,也就是說此款硬碟越新。

而介面代碼由1到3個字母組成,代表硬碟介面類型,例如「SS」代表是SAS介面。

(3)25寸硬碟厚度擴展閱讀:

硬碟的每個編號都代表著特定的含義,對於消費者來說,硬碟編號就像是硬碟的「身份證」。通過這些復雜的編號,消費者可以從中解讀出硬碟的容量、轉速、介面類型、緩存等各項性能指標,而這些信息對消費者選購自己中意的硬碟產品是非常有幫助的。

而目前在市場上見到的硬碟大多都是希捷(Seagate)、邁拓(Maxtor)、西部數據(WesternDigital)、日立(HITACHI)和三星(Samsung)等幾家廠商的產品。

但是最近硬碟新品不斷上市,各廠家在硬碟編號的定義上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所以許多消費者對於目前各品牌硬碟的編號已經難以辨識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希捷硬碟編號

Ⅳ 什麼叫25寸硬碟

2點5寸硬碟是專為類似於筆記本電腦這樣的移動設備而設計的,具有小體積,低功耗,防震等特點。

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點5英寸,2點5硬碟是使用一個或兩個磁碟進行工作,且磁碟直徑較大可以相對提供較大的存儲容量,2點5硬碟也是筆記本電腦中為數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通用的。

Ⅳ 台式電腦的電腦硬碟的問題

WDC WD10EZEX-00KUWA0
WD=western digital,10表示這個硬碟是TB級硬碟,E表示是3.5寸TB級硬碟,Z 表示 桌面/WD Caviar(GPT分區)
{GPT
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GUID Partition Table,縮寫:GPT)是一個實體硬碟的分區結構。它是EFI(可擴展固件
介面標准)的一部分,用來替代BIOS中的主引導記錄分區表。但因為MBR分區表不支持容量大於2.2TB(2.2 ×
1012位元組)的分區,所以也有一些BIOS系統為了支持大容量硬碟而用GPT分區表取代MBR分區表。}
E 表示 7200轉/分鍾,64MB緩存(<2TB)
X SATA6Gb/秒,22針SATA連接器(*或者SATA3Gb/秒,對於RE4來說)
00 普通(零售)
K 表示WD Perfomer

其他幾個自己對照這個表格:
WD<XXXX>ABCD-<EEFFGH>
WD:這個不用說了,是西數的英文簡寫。
XXXX:代表硬碟的容量,長度為2-4位。4位都是數字則通常最大表示999.9G,如果A是F時,則4位數字表示硬碟是一個新式命名的3.5寸TB級硬碟。2位時,表示是一個TB級的硬碟。
A:表示容量和尺寸,含義如下表
A 3.5寸GB級硬碟
B 2.5寸GB級硬碟
C 1.0寸GB級硬碟
E 3.5寸TB級硬碟
F 3.5寸TB級硬碟新式命名法
G 2.5轉3.5寸GB級適配器
H 2.5轉3.5GB級背板適配器
J 2.5寸GB級硬碟
K 2.5寸GT級硬碟,厚度12.5mm
T 2.5寸TB級硬碟,厚度12.5mm
B:產品類型,含義如下表
A 桌面/WD Caviar(魚子醬)
B 企業/WD RE4;WD RE3;WD RE2(3碟)
C 桌面/WD Protege
D 企業/WD Raptor(猛禽)
E 移動/WD Scorpio
H 發燒/WD Raptor X
J 移動/WDScorpio FFS(帶自由落體感應)
K 企業/WD S25
L 企業/WD VelociRaptor(迅猛龍)
M 品牌/WD Branded
P 移動/WD Scorpio(高級格式化)
U 影音/WD AV
V 影音/WD AV
Y 企業/ WD RE4;WD RE3;WD RE2(4碟)
Z 桌面/WD Caviar(GPT分區)
C:轉速和緩存,含義如下表:
A 5400轉/分鍾,2MB緩存
B 7200轉/分鍾,2MB緩存
C 5400轉/分鍾,16MB緩存
D 5400轉/分鍾,32MB緩存
E 7200轉/分鍾,64MB緩存(<2TB)
F 10,000轉/分鍾,16MB緩存
G 10,000轉/分鍾,8MB緩存
H 10,000轉/分鍾,32MB緩存
J 7200轉/分鍾,8MB緩存
K 7200轉/分鍾,16MB緩存
L 7200轉/分鍾,32MB緩存
P IntelliPower,EM(最大緩存由產品決定)
R 5400轉/分鍾,64MB緩存
S 7200轉/分鍾,64MB緩存(2TB)
V 5400轉/分鍾,8MB緩存(移動產品)
Y 7200轉/分鍾,EM(最大緩存由產品決定)
D,介面和連接部件,含義如下表:
A ATA/66,40針IDE連接器
B ATA/100,40針IDE連接器
C ATA,33針連接器(零插入力——ZIF)
D SATA1.5Gb/秒,22針SATA連接器
E ATA/133,40針IDE連接器
F SAS-3,29針連接器
G SAS-6,29針連接器
S SATA3Gb/秒,22針SATA連接器
SATA 1.5Gb/秒,22針SATA連接器(移動產品)
T SATA3Gb/秒,22針SATA連接器(移動產品)
U 原生USB2.0介面
V 原生USB3.0介面
X SATA6Gb/秒,22針SATA連接器(*或者SATA3Gb/秒,對於RE4來說)
編輯本段附加編號

EE,零售渠道編號,含義:
00 普通(零售)
01 普通(企業)
10 DEC
11 西數移動硬碟/WD ProtégéOEM
12 Intel
18 Dell
22 普通(可能是經銷商樣品)
23 IBM
25 Toshiba
28 Microsoft
32 經銷商
35 WD Spartan
40 Apple
42 Apple
44 WD Protégé Other
53 Gateway
60 Compaq
63 普通(零售,與00區別未知)
71 HP
75 Dell
80 Motorola
90 僅供分發
95 Tektronix
99 Boeing
FF:家族編號,含義非常復雜,新式編號沒有公布
G,客戶構造號,含義:
X 測試產品
A 第一批高質量產品
B,C,... 實際銷售產品
A,B,C,E WD Caviar
F,G,H,J WD Protege
K,L,M,N WD Perfomer
H,表示產品修訂號,從0開始增長,數字用完後用字母(跳過I、O、Q)。

Ⅵ 25英寸移動硬碟的長寬高是多少

2、5英寸移動硬碟的外觀尺寸沒有固定大小,具體尺寸取決於生產廠家的設計。 實際上,對於2、5寸移動硬碟來說,即使是移動硬碟盒內的機械硬碟本身,也只有其寬度是固定的70mm,而長度相對規定,一般為95mm,其厚度則有多種規格,如7mm,9、5mm等。移動硬碟盒是用於容納硬碟的容器,其外觀尺寸沒有統一的標准,都是由產品的生產廠家自行設計的。

Ⅶ 怎麼看我的硬碟的型號!!急!!!!!!

硬碟參數含義
一:介面類型

硬碟介面是硬碟與主機系統間的連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碟緩存和主機內存之間傳輸數據。不同的硬碟介面決定著硬碟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碟介面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程序運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從整體的角度上,硬碟介面分為 IDE、SATA、SCSI和光纖通道四種,IDE介面硬碟多用於家用產品中,也部分應用於伺服器,SCSI介面的硬碟則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市場,而光纖通道只在高端伺服器上,價格昂貴。SATA是種新生的硬碟介面類型,還正出於市場普及階段,在家用市場中有著廣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類別下,又可以分出多種具體的介面類型,又各自擁有不同的技術規范,具備不同的傳輸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著一種具體的硬碟介面,各自的速度差異也較大。
IDE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硬碟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介面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不斷的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碟無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著硬碟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碟ATA-1,這種類型的介面隨著介面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後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碟介面,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介面都屬於IDE硬碟。
SCSI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介面,IDE介面是普通PC的標准介面,而SCSI並不是專門為硬碟設計的介面,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SCSI介面具有應用范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碟般普及,因此SCSI硬碟主要應用於中、高端伺服器和高檔工作站中。
光纖通道
光纖通道的英文拼寫是Fibre Channel,和SCIS介面一樣光纖通道最初也不是為硬碟設計開發的介面技術,是專門為網路系統設計的,但隨著存儲系統對速度的需求,才逐漸應用到硬碟系統中。光纖通道硬碟是為提高多硬碟存儲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才開發的,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多硬碟系統的通信速度。光纖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遠程連接、連接設備數量大等。
光纖通道是為在像伺服器這樣的多硬碟系統環境而設計,能滿足高端工作站、伺服器、海量存儲子網路、外設間通過集線器、交換機和點對點連接進行雙向、串列數據通訊等系統對高數據傳輸率的要求。
SATA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范,2002年,雖然串列ATA的相關設備還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員會已搶先確立了Serial ATA 2.0規范。Serial ATA採用串列連接方式,串列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串口硬碟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的新型硬碟介面類型,由於採用串列方式傳輸數據而知名。相對於並行ATA來說,就具有非常多的優勢。首先, Serial ATA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介面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復雜性。其次, 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展潛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這比目前最新的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還高,而在 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將達到300MB/s,最終SATA將實現600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
二:SATA與ATA區別
串列高級技術配件(SATA)是一項新興的標准電子介面技術。SATA的性能有望超過前一代技術--並行ATA,因為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而成本卻只是SCSI或光纖通道等傳統存儲技術的一小部分。
顧名思義,SATA只是一種串列鏈接介面標准,用來控制及傳輸伺服器或存儲設備到客戶端應用之間的數據和信息。SATA用來把硬碟驅動器等存儲設備連接到主板上,從而增強系統性能、提高效率、大幅降低開發成本。
要了解SATA的優點,就需要深入地了解並行ATA。並行ATA是基於集成驅動器電路(IDE)介面標準的一項硬驅技術,用於傳輸及交換計算機主板匯流排到磁碟存儲設備間的數據。
許多低端的網路連接存儲(NAS)設備之所以採用並行ATA驅動器,是因為成本效益。另外,還因為眾多的高帶寬應用,譬如備份與恢復、視頻監控、視頻處理以及使用磁碟而不是磁帶的近線存儲。
採用SATA的存儲設備配置起來要比採用並行ATA簡便得多,這歸因於其較小的格式參數。SATA所用的電纜要比並行ATA更長、更細,後者採用又粗又短又容易斷裂的電纜。另外,SATA採用7針數據連接器,而不是並行ATA的40針連接器。
連接到磁碟驅動器的粗電纜裝配起來比較困難,還會堵住氣流、導致發熱,這一切都會影響硬體系統的總體性能和穩定性。SATA鋪設及安裝起來簡單多了,緊湊性為主板和磁碟驅動器騰出了多餘的空間。
SATA還採用低電壓差分信號技術,這與低功耗和冷卻的需求相一致。信號電壓從並行ATA的5伏降低到了SATA的區區0.7伏。這不僅降低了磁碟驅動器的功耗,還縮小了開關控制器的尺寸。
這項介面技術採用了8/10位編碼方法,即把8位數據位元組編碼成10位字元進行傳輸。採用串列技術以及8/10位編碼法,不僅提高了總體的傳輸性能,還完全繞開了並行傳輸存在的問題。這種數據完整性很高的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嵌入計時和重要的數據完整性檢查功能,而這正是高速傳輸所需要的。
SATA採用了點對點拓撲結構,而不是普遍應用於並行ATA或SCSI技術的基於匯流排的架構,所以SATA可以為每個連接設備提供全部帶寬,從而提高了總體性能。據SATA工作組(Serial ATA Working Group)聲稱,由於進度表包括了三代增強型數據傳輸速率:設備的突發速率分別為150Mbps、300Mbps和600Mbps,SATA因而保證了長達10年的穩定而健康的發展期。這項新標准還向後兼容,這樣串列格式轉換成並行格式就更方便了,反之亦然,而且還會加快採用SATA的速度。
由於採用柔韌的細電纜、熱插拔連接器、提高了數據可靠性和保障性,而且軟體上完全兼容,SATA將給廉價的網路存儲產品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許多磁碟驅動器和晶元生產商已經宣布推出支持SATA的產品,由80餘家廠商組成的SATA工作組也得到了業界的廣泛支持。
目前,SATA的成本比並行ATA高出15%左右,但差距正在迅速縮小。預計在不遠的將來,SATA的成本將與如今的並行ATA持平。
三:筆記本硬碟

尺寸: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機為3.5英寸,由於兩者的製作工藝技術參數不同,首先,2.5硬碟只是使用一個或兩個磁碟進行工作,而3.5的硬碟最多可以裝配五個進行工作;另外,由於3.5硬碟的磁碟直徑較大,則可以相對提供較大的存儲容量;如果只是進行區域密度存儲容量比較的話,2.5硬碟的表現也相當令人滿意。筆記本電腦硬碟是筆記本電腦中為數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但是筆記本電腦硬碟有個台式機硬碟沒有的參數,就是厚度,標準的筆記本電腦硬碟有9.5,12.5,17.5mm三種厚度。9.5mm的硬碟是為超輕超薄機型設計的,12.5mm的硬碟主要用於厚度較大光軟互換和全內置機型,至於17.5mm的硬碟是以前單碟容量較小時的產物,現在已經基本沒有機型採用了。
轉數:筆記本電腦硬碟現在最快的是5400轉2M Cache,支持DMA100(主流型號只有4200轉512K Cache,支持DMA66),但其速度和現在台式機最慢的5400轉512K Cache硬碟比較起來也相差甚遠,由於筆記本電腦硬碟採用的是2.5英寸碟片,即使轉速相同時,外圈的線速度也無法和3.5英寸碟片的台式機硬碟相比,筆記本電腦硬碟現在已經是筆記本電腦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頸。
介面類型:筆記本電腦硬碟一般採用3種形式和主板相連:用硬碟針腳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用特殊的硬碟線和主板相連,或者採用轉介面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不管採用哪種方式,效果都是一樣的,只是取決於廠家的設計。
早期的筆記本的介面採用的主要是UltraATA/DMA 33,然而筆記本硬碟轉速以及容量的提高使得它成為一個阻礙本本電腦速度的瓶頸。為此正如台式機的發展趨勢, Ultra ATA/DMA 66/100/133也被運用到了筆記本硬碟上。目前使用的是Ultra ATA100,E-IDE介面的產品在提供了高達100MB/s最大傳輸率的同時還將CPU從數據流中解放了出來。
現在SATA串口技術已在廣泛使用在了台式機的硬碟中,目前在筆記本硬碟中也開始廣泛應用Serial ATA介面技術,採用該介面僅以四隻針腳便能完成所有工作。該技術重要之處在於可使介面驅動電路體積變得更加簡潔,高達150Mb/s的傳輸速度使廠商能更容易地製造出對處理器依賴性更小的微型高速筆記本硬碟。
容量及採用技術:由於應用程序越來越龐大,硬碟容量也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對於筆記本電腦的硬碟來說,不但要求其容量大,還要求其體積小。為解決這個矛盾,筆記本電腦的硬碟普遍採用了磁阻磁頭(MR)技術或擴展磁阻磁頭(MRX)技術,MR磁頭以極高的密度記錄數據,從而增加了磁碟容量、提高數據吞吐率,同時還能減少磁頭數目和磁碟空間,提高磁碟的可靠性和抗干擾、震動性能。它還採用了諸如增強型自適應電池壽命擴展器、PRML數字通道、新型平滑磁頭載入/ 卸載等高新技術。
四:緩存
緩存(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如果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硬碟的緩存主要起三種作用:一是預讀取。當硬碟受到CPU指令控制開始讀取數據時,硬碟上的控制晶元會控制磁頭把正在讀取的簇的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讀到緩存中(由於硬碟上數據存儲時是比較連續的,所以讀取命中率較高),當需要讀取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的時候,硬碟則不需要再次讀取數據,直接把緩存中的數據傳輸到內存中就可以了,由於緩存的速度遠遠高於磁頭讀寫的速度,所以能夠達到明顯改善性能的目的;二是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當硬碟接到寫入數據的指令之後,並不會馬上將數據寫入到碟片上,而是先暫時存儲在緩存里,然後發送一個「數據已寫入」的信號給系統,這時系統就會認為數據已經寫入,並繼續執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碟則在空閑(不進行讀取或寫入的時候)時再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到碟片上。雖然對於寫入數據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安全隱患——如果數據還在緩存里的時候突然掉電,那麼這些數據就會丟失。對於這個問題,硬碟廠商們自然也有解決辦法:掉電時,磁頭會藉助慣性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零磁軌以外的暫存區域,等到下次啟動時再將這些數據寫入目的地;第三個作用就是臨時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有時候,某些數據是會經常需要訪問的,硬碟內部的緩存會將讀取比較頻繁的一些數據存儲在緩存中,再次讀取時就可以直接從緩存中直接傳輸。
緩存容量的大小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各不相同,早期的硬碟緩存基本都很小,只有幾百KB,已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2MB和8MB緩存是現今主流硬碟所採用,而在伺服器或特殊應用領域中還有緩存容量更大的產品,甚至達到了16MB、64MB等。
大容量的緩存雖然可以在硬碟進行讀寫工作狀態下,讓更多的數據存儲在緩存中,以提高硬碟的訪問速度,但並不意味著緩存越大就越出眾。緩存的應用存在一個演算法的問題,即便緩存容量很大,而沒有一個高效率的演算法,那將導致應用中緩存數據的命中率偏低,無法有效發揮出大容量緩存的優勢。演算法是和緩存容量相輔相成,大容量的緩存需要更為有效率的演算法,否則性能會大大折扣,從技術角度上說,高容量緩存的演算法是直接影響到硬碟性能發揮的重要因素。更大容量緩存是未來硬碟發展的必然趨勢。
五:轉速

轉速(Rotationl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現在台式機用戶的首選;而對於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 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發布了72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
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筆記本硬碟轉速低於台式機硬碟,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這個因素的影響。筆記本內部空間狹小,筆記本硬碟的尺寸(2.5寸)也被設計的比台式機硬碟(3.5寸)小,轉速提高造成的溫度上升,對筆記本本身的散熱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音變大,又必須採取必要的降噪措施,這些都對筆記本硬碟製造技術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時轉速的提高,而其它的維持不變,則意味著電機的功耗將增大,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就越多,電池的工作時間縮短,這樣筆記本的便攜性就收到影響。所以筆記本硬碟一般都採用相對較低轉速的4200rpm硬碟。
轉速是隨著硬碟電機的提高而改變的,現在液態軸承馬達(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已全面代替了傳統的滾珠軸承馬達。液態軸承馬達通常是應用於精密機械工業上,它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軸承,以油膜代替滾珠。這樣可以避免金屬面的直接磨擦,將雜訊及溫度被減至最低;同時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動,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更可減少磨損,提高壽命。
六:通過硬碟編號看硬碟信息

下面列出幾款常見硬碟的實例編號定義。
富士通硬碟編號格式:
MHT2040AH
MH: 前綴名
T: 系列編號
2: 2.5英寸
040:容量(GB)
A: ATA,若為B則為SATA
H: 5400轉,若為T則為4200轉
東芝硬碟編號格式:
MK1233GAS
MK: 前綴名
12: 容量,120GB
33G: 不知
A: 介面為ATA,S為SATA介面
S: 轉速和緩存,S表示4200轉,X的話那就是5400轉加16M緩存

三星硬碟編號格式:
MP0804H
MP: 前綴,也和介面有關系(MP開頭的為ATA,HM開頭的為SATA)
080:容量(GB)
4: 好象是單碟容量為40GB(請原諒我好象一下吧。。-_- )
H: 介面類型.ATA為H,SATA為I

西數硬碟編號格式::
WD800VE
WD:Western Digital西部數據
800:容量,少看個0就對了,80GB
V: 緩存。V為8M,U為2M
E: 不知道
日立硬碟編號格式:
HTE726060M9AT00
H: 日立。
T: Travel Star
E: 用途。E代表伺服器,S代表PC,C代表1.8英寸
72:轉速,72當然就是7200轉了。
60:本系列產品最大容量,60表示60GB,100G以上的10表示100,12表示120。。。
60:本硬碟容量(GB)
M:
9: 厚度,單位mm,略去小數點後尾數。
AT:介面形式。AT=ATA,SA=SATA,CE=ZIF
00:保留位
IBM硬碟編號格式
IC25N080ATMR04-0
IC: IBM
25: 2.5英寸
N: 硬碟厚度,N代表9.5mm,T代表12.5mm
080:本塊硬碟容量(GB)
AT: 介面,ATA
MR: 系列編號,MR=80GN,CS=40GN/40GNX/60GH,DA=30GN
04: 4200轉,若05則為5400轉
其中後綴:(GN:4200轉,9.5mm)(GNX,5400轉,9.5mm)

DK23FB-60
DK23:系列名稱
F: F表示第6代,A-E依此類推
B: 5400轉,A的話代表4200轉
60: 本塊硬碟容量(GB)

Ⅷ 硬碟的尺寸

一寸等於10/3CM 也就是 約等於3.33厘米
也就是說 ~1.8*10/3=6CM
2.5*10/3=25/3 約等於8.33
3.5*10/3=35/3 約等於11.66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