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前端緩存手段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前端緩存手段

發布時間: 2023-02-13 03:56:53

前端HTTP緩存

在面試的時候總是遇到緩存相關問題,回答總是停留緩存就是從瀏覽器中獲取,不向伺服器發送請求,回答的不讓面試官滿意,索性抽點時間整理一下前端相關的緩存,希望下次回答的時候能夠多講點。

前端緩存分為 強緩存 協商緩存 ,強緩存就是在緩存未失效時,不在請求服務端,協商緩存就是去跟伺服器比較是否需要重新獲取資源 。

強緩存分為兩種, Cache-control Expires Expires 是HTTP1.0的東西,它的值是一個格林時間,比如 Expires: Wed, 21 Oct 2015 07:28:00 GMT ,由於伺服器端和瀏覽器端的時間差異問題,瀏覽器比伺服器時間快,會導致緩存失效。 Cache-control 是HTTP1.1時代的新東西,設置的是一個相對時間, Cache-Control:public, max-age=31536000 ,在31536000秒後才緩存才失效, Cache-control 有很多取值。

強緩存在緩存失效內,不會從原始伺服器獲取新的數據,假如在緩存時段內伺服器有資源更新,會導致資源獲取不及時。

協商緩存有兩組報文

㈡ 前端數據存儲方式有哪些

為你總結了四種數據存儲方式,希望可以幫到你:

1、Cookie

cookie 用於存儲web頁面的用戶信息。

cookie 是一些數據,存儲在你電腦上的文本文件中。當web伺服器向瀏覽器發送web頁面時,在連接關閉後,服務端不會記錄用戶的信息。Cookie的作用就是用於解決如何記錄客戶端的用戶信息。

2、localStorage

  • 允許在瀏覽器中存儲key/value對的數據。

  • 用於長期保存整個網站的數據,保存的數據沒有過期時間,直到手動去刪除。

  • 屬性是只讀的。

  • 如果你想瀏覽器窗口關閉後還保留數據,可以使用localStorage;如果你只想將數據保存在當前會話中,可以使用sessionStorage.

3、sessionStorage

  • 允許在瀏覽器中存儲key/value對的數據。

  • 數據對象臨時保存同一窗口(或標簽頁)的數據,在關閉窗口或標簽頁之後也將刪除這些數據。

4、indexedDB

索引資料庫(indexDB)API(作為HTML5 的一部分)對創建具有吩咐本地存儲數據的數據密集型的離線HTML5 Web 應用程序很有用。

同時它還有助於本地緩存數據,使傳統再現Web應用程序(比如移動 Web 應用程序)能夠更快的運行和響應。

想要了解或者學習更多前端知識,推薦北京尚學堂,雄厚的師資力量帶給你高效的學習體驗。

㈢ ☆前端優化:瀏覽器緩存技術介紹

在前端開發中,性能一直都是被大家所重視的一點,然而判斷一個網站的性能最直觀的就是看網頁打開的速度。 其中提高網頁反應速度的一個方式就是使用緩存 。緩存技術一直一來在WEB技術體系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是快速且有效地提升性能的手段。

一個優秀的緩存策略可以縮短網頁請求資源的距離,減少延遲,並且由於緩存文件可以重復利用,還可以減少帶寬,降低網路負荷。

所以,緩存技術是無數WEB開發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大問題。 在產品開發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辦法避免緩存產生,而在產品發布之時又在想策略管理緩存提升網頁的訪問速度 。了解瀏覽器的緩存命中原理,是開發WEB應用的基礎,本文著眼於此,學習瀏覽器緩存的相關知識,總結緩存避免和緩存管理的方法,結合具體的場景說明緩存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對有需要的人有所幫助。

在實際WEB開發過程中,緩存技術會涉及到不同層、不同端,比如:用戶層、系統層、代理層、前端、後端、服務端等, 每一層的緩存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盡快返回請求數據、減少延遲 ,但每層使用的技術實現是各有不同,面對不同層、不同端的優劣,選用不同的技術來提升系統響應效率。所以,我們首先看下各層的緩存都有哪些技術,都緩存哪些數據,從整體上,對WEB的緩存技術進行了解,如下圖所示:

本篇文章重點講的就是上面紅色框部分緩存內容。

當瀏覽器請求一個網站的時候,會載入各種各樣的資源,比如:HTML文檔、圖片、CSS和JS等文件。對於一些不經常變的內容,瀏覽器會將他們保存在本地的文件中,下次訪問相同網站的時候,直接載入這些資源,加速訪問。

那麼如何知曉瀏覽器是讀取了緩存還是直接請求伺服器?如下圖網站來做個示例:

第一次打開該網站後,如果再次刷新頁面。會發現瀏覽器載入的眾多資源中,有一部分size有具體數值,然而還有一部分請求,比如圖片、css和js等文件並沒有顯示文件大小,而是顯示了 from dis cache 或者 from memory cache 字樣。這就說明了,該資源直接從本地硬碟或者瀏覽器內存讀取,而並沒有請求伺服器。

瀏覽器啟用緩存至少有兩點顯而易見的好處: (1)減少頁面載入時間;(2)減少伺服器負載;

瀏覽器是否使用緩存、緩存多久,是由伺服器控制的 。准確來說,當瀏覽器請求一個網頁(或者其他資源)時, 伺服器發回的響應的「響應頭」部分的某些欄位指明了有關緩存的關鍵信息 。下面看下,HTTP報文中與緩存相關的首部欄位:

根據上面四種類型的首部欄位不同使用策略, 瀏覽器中緩存可分為強緩存和協商緩存

當瀏覽器對某個資源的請求命中了強緩存時, 返回的HTTP狀態為200 ,在chrome的開發者工具的network裡面 size會顯示為from cache ,比如:京東的首頁里就有很多靜態資源配置了強緩存,用chrome打開幾次,再用f12查看network,可以看到有不少請求就是從緩存中載入的:

Expires是HTTP 1.0提出的一個表示資源過期時間的header,它描述的是一個絕對時間,由伺服器返回,用GMT格式的字元串表示 ,如:Expires:Thu, 31 Dec 2037 23:55:55 GMT,包含了Expires頭標簽的文件,就說明瀏覽器對於該文件緩存具有非常大的控制權。

例如,一個文件的Expires值是2020年的1月1日,那麼就代表,在2020年1月1日之前,瀏覽器都可以直接使用該文件的本地緩存文件,而不必去伺服器再次請求該文件,哪怕伺服器文件發生了變化。

所以, Expires是優化中最理想的情況,因為它根本不會產生請求 ,所以後端也就無需考慮查詢快慢。它的緩存原理,如下:

Expires是較老的強緩存管理header, 由於它是伺服器返回的一個絕對時間 ,在伺服器時間與客戶端時間相差較大時,緩存管理容易出現問題, 比如:隨意修改下客戶端時間,就能影響緩存命中的結果 。所以在HTTP 1.1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新的header, 就是Cache-Control,這是一個相對時間,在配置緩存的時候,以秒為單位,用數值表示 ,如:Cache-Control:max-age=315360000,它的緩存原理是:

Cache-Control描述的是一個相對時間 ,在進行緩存命中的時候, 都是利用客戶端時間進行判斷 ,所以相比較Expires,Cache-Control的緩存管理更有效,安全一些。

這兩個header可以只啟用一個,也可以同時啟用, 當response header中,Expires和Cache-Control同時存在時,Cache-Control優先順序高於Expires

此外,還可以為 Cache-Control 指定 public 或 private 標記。 如果使用 private,則表示該資源僅僅屬於發出請求的最終用戶,這將禁止中間伺服器(如代理伺服器)緩存此類資源 。對於包含用戶個人信息的文件(如一個包含用戶名的 HTML 文檔),可以設置 private,一方面由於這些緩存對其他用戶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另一方面用戶可能不希望相關文件儲存在不受信任的伺服器上。需要指出的是,private 並不會使得緩存更加安全,它同樣會傳給中間伺服器(如果網站對於傳輸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應該使用傳輸層安全措施)。 對於 public,則允許所有伺服器緩存該資源 。通常情況下,對於所有人都可以訪問的資源(例如網站的 logo、圖片、腳本等), Cache-Control 默認設為 public 是合理的

當瀏覽器對某個資源的請求沒有命中強緩存, 就會發一個請求到伺服器,驗證協商緩存是否命中,如果協商緩存命中,請求響應返回的http狀態為304並且會顯示一個Not Modified的字元串 ,比如你打開京東的首頁,按f12打開開發者工具,再按f5刷新頁面,查看network,可以看到有不少請求就是命中了協商緩存的:

查看單個請求的Response Header, 也能看到304的狀態碼和Not Modified的字元串,只要看到這個就可說明這個資源是命中了協商緩存,然後從客戶端緩存中載入的 ,而不是伺服器最新的資源: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的控制緩存的原理,如下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都是根據伺服器時間返回的header,一般來說, 在沒有調整伺服器時間和篡改客戶端緩存的情況下,這兩個header配合起來管理協商緩存是非常可靠的,但是有時候也會伺服器上資源其實有變化,但是最後修改時間卻沒有變化的情況 ,而這種問題又很不容易被定位出來,而當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就會影響協商緩存的可靠性。 所以就有了另外一對header來管理協商緩存,這對header就是【ETag、If-None-Match】 。它們的緩存管理的方式是:

Etag和Last-Modified非常相似,都是用來判斷一個參數,從而決定是否啟用緩存。 但是ETag相對於Last-Modified也有其優勢,可以更加准確的判斷文件內容是否被修改 ,從而在實際操作中實用程度也更高。

協商緩存跟強緩存不一樣,強緩存不發請求到伺服器, 所以有時候資源更新了瀏覽器還不知道,但是協商緩存會發請求到伺服器 ,所以資源是否更新,伺服器肯定知道。大部分web伺服器都默認開啟協商緩存,而且是同時啟用【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和【ETag、If-None-Match】,比如apache:

如果沒有協商緩存,每個到伺服器的請求,就都得返回資源內容,這樣伺服器的性能會極差。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和【ETag、If-None-Match】一般都是同時啟用,這是為了處理Last-Modified不可靠的情況。有一種場景需要注意:

比如,京東頁面的資源請求,返回的repsonse header就只有Last-Modified,沒有ETag:

協商緩存需要配合強緩存使用,上面這個截圖中,除了Last-Modified這個header,還有強緩存的相關header, 因為如果不啟用強緩存的話,協商緩存根本沒有意義

如果資源已經被瀏覽器緩存下來,在緩存失效之前,再次請求時,默認會先檢查是否命中強緩存,如果強緩存命中則直接讀取緩存,如果強緩存沒有命中則發請求到伺服器檢查是否命中協商緩存,如果協商緩存命中,則告訴瀏覽器還是可以從緩存讀取,否則才從伺服器返回最新的資源。其瀏覽器判斷緩存的詳細流程圖,如下:

㈣ 如何解決前端開發中的緩存問題

function loadFile(arr) {
let now = new Date();
let timestamp = "?t=" + now.getTime();
let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function(){
var js_arr=["alert.js","alert.css"];
loadFile(js_arr);
});現在的大多數瀏覽器都有緩存機制,目的是減少客戶端的訪問次數,減輕伺服器的壓力。但是在開發工程中或者是版本更新過程中,緩存機制的存在會使得程序版本已經更新,但是效果不能出現的狀況,需要開發人員頻繁的清除緩存,並不友好,特此總結以下幾種方式(以谷歌為例),僅供參考,如有雷同,不甚榮幸。

1.對於開發者來說,只需要關閉瀏覽器緩存就可以了。步驟是:瀏覽器右鍵打開檢查,找到network,下邊有Disable cache選項,只要將其打勾即可

2.開發者可以關閉緩存,但是並不能要求所有用戶都進行此類操作,此時可以在引用的文件之後拼接隨機數或者日期都可以,瀏覽器就會認為是新的請求,而不會使用緩存中的文件,具體如下(只演示大概思路,具體使用,具體修改):

㈤ 前端瀏覽器緩存機制

在前端開發中,性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判斷一個網站性能好壞,一個直入眼觀的即是網頁的反應速度,有一個方式就是使用緩存,一個優秀的緩存策略可以縮短網頁請求的時間,減少延遲,並且網頁可以重復利用,還可以減少帶寬,降低網路負荷。

1: 為什麼需要緩存?

a:緩存可以減少用戶等待時間,提升用戶體驗

b:減少網路帶寬消耗

c:降低伺服器壓力

Note:緩存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臟數據』問題

2:常見的緩存類型

強緩存 -

Expires伺服器端設置,表示該資源的過期時間,會有弊端,客戶端時間和伺服器時間不一致的問題。

Cache-Control:max-age表示緩存資源的最大生命周期,單位是秒

所以Expires 結合 Cache-Control 一起使用,大型網站中一般比較適用

協商緩存-

Last-Modified:值為資源的最後更新時間,隨伺服器response返回

If-Modified-Since:通過比較兩個時間來判斷資源在兩次請求期間是否有過修改,如果沒有,則命中協商緩存

Etag:表示資源內容的唯一標識,即資源的消息摘要

If-None-Match:伺服器通過比較請求頭中的If-None-Match與當前資源的Etag是否一致來判斷資源是否在兩次請求期間有過修改

3:緩存流程圖示:

a:瀏覽器會先檢測強緩存類型(Cache-Control 或者 Expires)是否有效;命中直接瀏覽器本地獲取緩存資源

b:未命中。伺服器會根據請求頭Request Header驗證這個資源是否命中協商緩存,稱之為HTTP二次驗證,命中,伺服器返回請求,但返回資源,而是告訴客戶端直接中直接從瀏覽器緩存中獲取

Note:

1.強緩存不會發生請求,協商緩存存在伺服器請求

2.當協商緩存也未命中時,則伺服器會將資源發送到客戶端

3.F5刷新頁面,會跳過強緩存

4.Ctrl+F5刷新頁面,跳過強緩存和協商緩存

5.不會緩存的情況

HTTPS POST請求 根據Cookie獲取認證信息 Request Header Cache-Control:no-cache, max-age=0

6.小故事大道理

上文對整個概念做了闡述,還是不夠形象,我們來通過幾個小故事生動理解一下:

故事一:Last-Modified

瀏覽器:Hi,我需要 jartto.min.js 這個文件,如果是在 Last-Modified: Fri Feb 15 2019 19:57:31 GMT 之後修改過的,請發給我。

伺服器:(檢查文件的修改時間)

伺服器:Oh,這個文件在那個時間之後沒有被修改過,你已經有最新的版本了。

瀏覽器:太好了,那我就顯示給用戶了。

故事二:ETag

瀏覽器:Hi,我需要 jartto.css 這個文件,有沒有不匹配 3c61f-1c1-2aecb436 這個串的

伺服器:(檢查 ETag…)

伺服器:Hey,我這里的版本也是 3c61f-1c1-2aecb436,你已經是最新的版本了

瀏覽器:好,那就可以使用本地緩存了

㈥ 能用JS或者前端的什麼方法實現清除瀏覽器緩存嗎

可以用JS實現清除瀏覽器緩存,解決方法如下:

1、在靜態頁面也就是以.html,.jsp,.aspx,.php結尾的文件中在<dead></head>中加入以下代碼。


注意事項:

JavaScriptJavaScript基於對象和事件驅動並具有相對安全性的客戶端腳本語言。也是一種廣泛用於客戶端Web開發的腳本語言,常用來給HTML網頁添加動態功能,比如響應用戶的各種操作。

㈦ 前端http請求細節——Cache-Control(緩存機制)

請求和響應中的 Cache-Control 指令並不完全相同,具體可以查看 這里 ,包括指令的具體意思,這里不過多贅述。(默認值:private)

瀏覽器的緩存機制是根據 HTTP 報文的緩存標識進行的,瀏覽器第一次向伺服器發起該請求後拿到請求結果,會根據響應報文中 HTTP 頭的緩存標識,決定是否緩存結果。
瀏覽器緩存策略分為兩種:強制緩存和協商緩存。

強制緩存不會向伺服器發送請求,直接從緩存中讀取資源,可以看到請求返回的狀態碼都是200,並且 Size 代表該緩存的位置。

瀏覽器讀取緩存的順序為memory –> disk。

三級緩存原理 (訪問緩存優先順序):

在瀏覽器中,瀏覽器會在js,字體,圖片等文件解析執行後直接存入內存緩存中,那麼當刷新頁面時只需直接從內存緩存中讀取(from memory cache);而css文件則會存入硬碟文件中,所以每次渲染頁面都需要從硬碟讀取緩存(from disk cache)。

為什麼CSS會放在硬碟緩存中?
因為CSS文件載入一次就可渲染出來,我們不會頻繁讀取它,所以它不適合緩存到內存中,但是js之類的腳本卻隨時可能會執行,如果腳本在磁碟當中,我們在執行腳本的時候需要從磁碟取到內存中來,這樣IO開銷就很大了,有可能導致瀏覽器失去響應。

若伺服器的資源最後被修改時間 > If-Modified-Since的欄位值
則重新返回資源,狀態碼為200;否則則返回304,代表資源無更新,可繼續使用緩存文件

If-None-Match 的欄位值 = 該資源在伺服器的Etag值
一致則返回304,代表資源無更新,繼續使用緩存文件;不一致則重新返回資源文件,狀態碼為200。

ETag 和 Last-Modified 區別

參考鏈接:
https://juejin.im/entry/5ad86c16f265da505a77dca4
https://www.cnblogs.com/suihang/p/12855345.html
https://www.jianshu.com/p/54cc04190252

㈧ 前端緩存的理解 或者 前端數據持久化的理解(強制緩存、協商緩存)

緩存可以說是性能優化中簡單高效的一種優化方式了。一個優秀的緩存策略可以縮短網頁請求資源的距離,減少延遲,並且由於 緩存文件可以重復利用 ,還可以減少帶寬,降低網路負荷。

        對於一個數據請求來說,可以分為發起 網路請求、後端處理、瀏覽器響應 三個步驟。瀏覽器緩存可以幫助我們在第一和第三步驟中優化性能。比如說直接使用緩存而不發起請求,或者發起了請求但後端存儲的數據和前端一致,那麼就沒有必要再將數據回傳回來,這樣就減少了響應數據。

①不存在該緩存結果和緩存標識,強制緩存失效,則直接向伺服器發起請求

②存在該緩存結果和緩存標識,但該結果已失效,強制緩存失效,則使用協商緩存

③存在該緩存結果和緩存標識,且該結果尚未失效,強制緩存生效,直接返回該結果

控制強制緩存的欄位分別是Expires和Cache-Control,其中Cache-Control優先順序比Expires高。

Cache-Control、Expires都是緩存到期時間,Cache-Control是相對值,Expires是絕對值,即再次發送請求時,如果時間沒到期,強制緩存生效。

註:在無法確定客戶端的時間是否與服務端的時間同步的情況下,Cache-Control相比於expires是更好的選擇,所以同時存在時,只有Cache-Control生效。

①協商緩存生效,返回304

②協商緩存失效,返回200和請求結果

這里我們以博客的請求為例,狀態碼為灰色的請求則代表使用了強制緩存,請求對應的Size值則代表該緩存存放的位置,分別為from memory cache 和 from disk cache。那麼from memory cache 和 from disk cache又分別代表的是什麼呢?什麼時候會使用from disk cache,什麼時候會使用from memory cache呢?

from memory cache代表使用 內存中的緩存 ,from disk cache則代表使用的是 硬碟中的緩存 ,

㈨ web前端怎麼用代碼實現緩存優化

有以下集中方法
方法一:針對瀏覽器設置過期時間,在這個時間內的請求都會先請求本地緩存的文件和數據。另外jquery的ajax請求方式可以設置是否緩存,可以充分利用該選項。
方法二:js請求限制,可以設計成多少秒以內都不響應響應的操作,過期後的操作才會有效。點擊後僅返回一個模擬的結果。
方法三:ajax做dom緩存策略,比如在頁面放一個不可見的textarea,請求過來的數據同時寫入textarea的value,並且在一定時間內(可設置)的請求只去讀取textarea的內容,並將結果展示到頁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