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電腦硬碟介面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電腦硬碟介面

發布時間: 2022-01-13 18:06:20

A. 電腦的硬碟介面

和這個沒啥關系。
你說的扁平的插口是數據線插口,比較短的四個針的是電源線插口。
這個些插口是都是D型插口,是插不錯的。這個你可以放心。

B. 電腦硬碟SATA介面是什麼意思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
SATA硬碟介面很小,連接線小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現在是主流的介面類型。
SATA是Serial
ATA的縮寫,即串列ATA。它是一種電腦匯流排,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板和大量存儲設備(如硬碟及光碟驅動器)之間的數據傳輸之用。

C. 電腦硬碟介面

硬碟介面
開放分類: 技術、硬碟

今日談隨著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主板和硬碟都開始支持SATA(串列ATA),SATA介面逐漸有取代傳統的PATA(並行ATA)的趨勢。

那麼SATA和PATA在傳輸模式上有何區別,SATA相對PATA又有何優勢呢?這就正是本文需要討論的話題。

何謂並行ATA

ATA其實是IDE設備的介面標准,大部分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等都使用的是ATA介面。譬如現在絕大部分的朋友用的都是並行ATA介面的硬碟,應該對它80針排線的介面是再熟悉不過了吧?平常我們說到硬碟介面,就不得不提到什麼Ultra-ATA/100、Ultra-ATA/133,這表示什麼呢?這告訴我們該硬碟介面的最大傳輸速率為100MB/s和133MB/s,且硬碟是以並行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所以我們也把這類硬碟稱為並行ATA。

何謂串列ATA

串列ATA全稱是Serial ATA,它是一種新的介面標准。與並行ATA的主要不同就在於它的傳輸方式。它和並行傳輸不同,它只有兩對數據線,採用點對點傳輸,以比並行傳輸更高的速度將數據分組傳輸。現在的串列ATA介面傳輸速率為150MB/s,而且這個值將會迅速增長。

串列ATA和並行ATA傳輸的區別

舉個比較誇張的例子,A、B兩支隊伍在比賽搬運包裹,A代表並行ATA,B代表串列ATA。

比賽開始,A派出了40個人用人力搬運包裹,而B只派出去了一輛貨車來搬運。在一個來回里他們搬運的包裹數量都相同,大家可以很清楚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用貨車搬運的B隊先把包裹運完,因為貨車的速度比人步行的速度快得多多了。同樣,串列傳輸比並行傳輸的速率高就類似這個道理。

回到現實中來,現在的並行ATA介面使用的是16位的雙向匯流排,在1個數據傳輸周期內可以傳輸4個位元組的數據;而串列ATA使用的8位匯流排,每個時鍾周期能傳送1個位元組。

這兩種傳輸方式除了在每個時鍾周期內傳輸速度不一樣之外,在傳輸的模式上也有根本的區別,串列ATA數據是一個接著一個數據包進行傳輸,而並行ATA則是一次同時傳送數個數據包,雖然表面上一個周期內並行ATA傳送的數據更多,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串列ATA的時鍾頻率要比並行的時鍾頻率高很多,也就是說,單位時間內,進行數據傳輸的周期數目更多,所以串列ATA的傳輸率高於並行ATA的傳輸率,並且未來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為什麼我們要採用串列ATA介面?

這個回答很簡單,當然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數據傳輸率。隨著當前設備需求的數據傳輸率越來越高,介面的工作頻率也越來越高,並行ATA介面逐漸暴露出一些設計上的「硬傷」,其中最致命的就是並行線路的信號干擾。由於傳統並行ATA採用並行的匯流排傳輸數據,必須要求各個線路上數據同步,如果數據不能同步,就會出現反復讀取數據,導致性能的下降,甚至導致讀取數據不穩定。

而採用排線設計的數據線,正是數據讀取無法更快的「罪魁禍首」。由於並排的高速信號在傳輸時,會在每條電纜的周圍產生微弱的電磁場,進而影響到其它數據線中的數據傳遞,還會因為線纜的長度和電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隨著匯流排頻率的提升,磁場的強度也越來越大,信號干擾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

從理論上說串列傳輸的工作頻率可以無限提高,串列ATA就是通過提高工作頻率來提升介面傳輸速率的。因此串列ATA可以實現更高的傳輸速率,而並行ATA在沒有有效地解決信號串擾問題之前,則很難達到這樣高的傳輸速率。

並行ATA介面在匯流排頻率方面受到其設計的制約,並不能一味地提升,而隨著對數據傳輸率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最快的並行ATA介面ATA133的頻率為33MHz,這個幾乎已經達到了並行介面的極限,再繼續改造線路已不太現實。所以推出新的介面勢在必行。

除了傳輸率較高之外,SATA還有哪些優點呢?

1.數據更可靠

在校驗方面,並行ATA匯流排只是簡單的CRC校驗,一旦接收方發現數據傳輸出現問題,就會自行將這些數據丟棄、然後要求重發,如果數據信號相互干擾過大,就會嚴重影響硬碟的性能。

而串列ATA既對命令進行CRC校驗,也對數據分組進行CRC校驗,以此提高匯流排的可靠性。

2.連線更簡單

在數據線方面,並行ATA採用80針的排線,串列ATA由於採用點對點方式傳輸數據,所以只需要4條線路即可完成發送和接收功能,加上另外的三條地線,一共只需要7條的物理連線就可滿足數據傳輸的需要。由於傳輸數據線較少,使得SATA在物理線路的電氣性能方面的干擾大大減小,這也保證了未來磁碟傳輸率進一步的提升。

和並行ATA相比,串列ATA的數據線更細小,這也使得機箱內部的連線比較容易整理,有助於機箱內部空氣的流通,使得機箱內部的散熱更好。同樣,串列ATA還有採用非排針腳設計的介面和支持熱插拔功能等優點。

串列ATA推出之後,並行ATA還會存在嗎?

總的說來,串列ATA的優勢是很明顯的。當然,目前還有一些相對比較低速的設備在使用並行ATA,如光碟機、刻錄機等設備,並行ATA的傳輸率已經可以滿足的需要,所以,並行和串列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存。當然,串列ATA支持所有的ATA設備,也可支持光碟機等設備,但是串列ATA目前會先運用在硬碟上,未來將會支持更多的存儲設備。

硬碟品牌 http://ke..com/view/1369510.htm

D. 如何知道自己電腦的硬碟介面

可以使用電腦管家的硬體檢測查看硬碟目前是sata2還是sata3.

1、首先點擊工具箱,打開硬體檢測工具。

2、找到「硬碟信息」選項,查看右面介面類型,如果sata 3Gb/s就是sata2介面,如果是sata6Gb/s,那麼是sata3介面。

E. 普通硬碟和電腦連接是什麼介面

常用的3.5寸桌面硬碟和2.5寸筆記本硬碟有兩種介面。

1,第一種介面是SATA介面。

2,第二種介面是PATA介面,也叫IDE介面。

上述兩種硬碟都是內置式硬碟。如果需要將內置硬碟在機箱外連接電腦使用,則需要使用移動硬碟盒或轉接器道來實現。

(5)電腦硬碟介面擴展閱讀:

硬碟介面分類:

從整體的角度上,硬碟介面分為IDE、SATA、SCSI、光纖通道、M2-SATA、M2-Nvme和SAS七種,IDE介面硬碟多用於家用產品中,也部分應用於伺服器,SCSI介面的硬碟則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市場,而光纖通道只在高端伺服器上,價格昂貴。

SATA是種新生的硬碟介面類型,還正處於市場普及階段,在家用市場中有著廣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類別下,又可以分出多種具體的介面類型,又各自擁有不同的技術規范;

具備不同的傳輸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著一種具體的硬碟介面,各自的速度差異也較大。

F. 電腦硬碟幾種介面

硬碟介面是硬碟與主機系統間的連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碟緩存和主機內存之間傳輸數據。不同的硬碟介面決定著硬碟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碟介面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程序運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從整體的角度上,硬碟介面分為IDE、SATA、SCSI和光纖通道四種,IDE介面硬碟多用於家用產品中,也部分應用於伺服器,SCSI介面的硬碟則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市場,而光纖通道只在高端伺服器上,價格昂貴。SATA是種新生的硬碟介面類型,還正出於市場普及階段,在家用市場中有著廣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類別下,又可以分出多種具體的介面類型,又各自擁有不同的技術規范,具備不同的傳輸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著一種具體的硬碟介面,各自的速度差異也較大。
IDE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硬碟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介面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不斷的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碟無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著硬碟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碟ATA-1,這種類型的介面隨著介面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後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碟介面,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介面都屬於IDE硬碟。

SCSI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介面,IDE介面是普通PC的標准介面,而SCSI並不是專門為硬碟設計的介面,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SCSI介面具有應用范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碟般普及,因此SCSI硬碟主要應用於中、高端伺服器和高檔工作站中。

光纖通道
光纖通道的英文拼寫是Fibre Channel,和SCIS介面一樣光纖通道最初也不是為硬碟設計開發的介面技術,是專門為網路系統設計的,但隨著存儲系統對速度的需求,才逐漸應用到硬碟系統中。光纖通道硬碟是為提高多硬碟存儲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才開發的,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多硬碟系統的通信速度。光纖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遠程連接、連接設備數量大等。

光纖通道是為在像伺服器這樣的多硬碟系統環境而設計,能滿足高端工作站、伺服器、海量存儲子網路、外設間通過集線器、交換機和點對點連接進行雙向、串列數據通訊等系統對高數據傳輸率的要求。

SATA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范,2002年,雖然串列ATA的相關設備還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員會已搶先確立了Serial ATA 2.0規范。Serial ATA採用串列連接方式,串列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主板上的Serial-ATA介面

串口硬碟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的新型硬碟介面類型,由於採用串列方式傳輸數據而知名。相對於並行ATA來說,就具有非常多的優勢。首先,Serial ATA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介面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

G. 電腦硬碟介面有幾種

從整體的角度上,硬碟介面分為IDE、SATA、SCSI、光纖通道和SAS五種。

H. 電腦硬碟介面

SATA/MSATA
SATA是個常青樹,已經存在許多年了,它替代了老式的IDE介面,安裝更方便,性能也提升很多。不過SATA一共分成兩種形態,三種速度規格,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是老規格的主板,甚至換個機械硬碟都有性能瓶頸哦!
先說SATA 1代,這是最早版本的SATA硬碟介面,帶寬為1.5Gb/s,實際速度是150MB/S,線纜最大程度不允許超過1.5米(一般主板附贈的都是30厘米)。這種介面的性能大家也看到了,雖然當時比較先進,但是性能終究有限,現在隨便買一塊3TB的機械硬碟(3.5英寸)性能都無法滿足。好在還在用SATA 1代的電腦已經少之又少了,也不必過於糾結。
SATA 2代的推出直接將性能翻倍,帶寬達到了3Gb/s,實際傳輸速度為300MB/S,看起來確實強了不少。不過300MB/S的傳輸速度對於時下的固態硬碟來說實在是不夠看,性能制約嚴重。小編建議如果是這種老機升級(10年前的一些古董級還在運行的電腦),不妨考慮買容量小於120GB的固態硬碟,性能匹配剛剛好,價格也比較便宜。
接下來就是現在最常見的SATA 3介面了,SATA 3的帶寬又翻了一倍,達到了6Gb/s,實際傳輸速度達到了600MB/S,應對絕大多數SATA介面的硬碟毫無問題,而且SATA 3應該說是現在通用性最好的介面了,可以通吃全部SATA介面的硬碟。
SATA其實還有個孿生兄弟MSATA,其實它的定義和技術規范完全等同於SATA介面,不同的是它的外形發生了變化,基本和mini PCI-E沒有區別(但是不通用!),作用就是小型化。目前這種介面的固態硬碟比較少了,主要都是工業設備使用,屬於被淘汰的邊緣——因為有了更好的介面。
某寶上有不少SAS介面的硬碟,價格超級便宜。這種介面外形和SATA介面一致,但是電壓不同,SAS介面可以向下兼容SATA硬碟,但是SATA介面卻用不了SAS硬碟,所以千萬不要買!
M.2
MSATA介面個頭確實比SATA小了,但是超極本的出現讓小型化需求更進一步,於是M.2介面出現了,最初這種介面叫NGFF,後來改名成為M.2。不過需要注意,M.2介面分為B key和M key兩種規格,也是不通用的哦!B key採用SATA一樣的規格界面,速度最高也就是6Gbps(同SATA 3),而M Key則是用更快的PCI-E ×4通道,
U.2
M.2介面又要被淘汰?不是沒可能哦,最新的介面就是U.2,它之前叫做SFF-8639,2016年改名。U.2的設備端介面融合了SATA及SAS介面的特點,介面帶寬達到了驚人的32Gbps,支持NVMe協議,甚至供電能力也提高了,這都有助於提高SSD性能。不過這種介面至今也沒多少硬碟產品採用。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硬碟介面必須提一下,從100系列晶元組開始還有一個SATA E介面,這種介面外形有點像SATA介面,但也是直接用了PCI-E通道,不再用SATA通道,性能自然很好。不過呢,同U.2類似的是這種規格的硬碟產品至今都沒幾個,但是個頭又很大,不像U.2一樣具備小型化的能力,所以小編並不看好。就可見的一段時間來說,SATA 6Gb/s介面將長期存在,畢竟機械硬碟距離這種介面的理論極限還差很遠,完全可以應對;M.2規格可能在三至五年內被U.2介面取代,畢竟M.2介面還要區分兩種規格實在有點麻煩,現在看起來更像過度產品;最後就是U.2介面,未來高性能的固態硬碟很可能全面導向U.2,但至少目前還不會。

I. 電腦的硬碟介面分別有哪幾種

首先硬碟分3種目前,首先是用的最多的機械硬碟,然後是速度最快,穩定最高,價格昂貴的SSD固態硬碟,再就是最後最新出的現在的混合硬碟即前兩種硬碟的集合硬碟的作用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然後當電腦運行么個程序的時候電腦回將硬碟裡面的數據臨時調出應用到電腦的內存當中,然後運行,這樣速度更快,然後不用的時候,或者那些不用的數據會永久的保存在硬碟當中,說明白點就是用來永久存儲電腦數據的一種媒介然後硬碟的介面一般有4種一、ATA 全稱Advanced Technol ogy Attachment,是用傳統的 40-pin 並口數據線連接主板與硬碟的,外部介面速度最大為133MB/s,因為並口線的抗干擾性太差,且排線占空間,不利計算機散熱,將逐漸被 SATA 所取代。 二、IDE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俗稱PATA並口。 三、SATA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范,2002年,雖然串列ATA的相關設備還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員會已搶先確立了Serial ATA 2.0規范。Serial ATA採用串列連接方式,串列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四、SATA2希捷在SATA的基礎上加入NCQ本地命令陣列技術,並提高了磁碟速率。 SCSI 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機系統介面),歷經多世代的發展,從早期的 SCSI-II,到目前的 Ultra320 SCSI 以及 Fiber-Channel (光纖通道),接頭類型也有多種。SCSI 硬碟廣為工作站級個人計算機以及伺服器所使用,因為它的轉速快,可達 15000 rpm,且數據傳輸時佔用 CPU 運算資源較低,但是單價也比同樣容量的 ATA 及 SATA 硬碟昂貴。 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和SATA硬碟相同,都是採取序列式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可達到3Gb/s。此外也透過縮小連接線改善系統內部空間等。 此外,由於SAS硬碟可以與SATA硬碟共享同樣的背板,因此在同一個SAS存儲系統 中,可以用SATA硬碟來取代部分昂貴的SCSI硬碟,節省整體的存儲成本。

J. 台式電腦硬碟介面怎麼插

當然能加。只是你原先沒安裝過的話,我跟你說的,可能你就聽不太明白。

不過。等你的新硬碟到了之後。你跟你主機中的那個硬碟對比著看一下,它是怎麼接線、安裝的就可以。

現在的硬碟都是串口的。稱為SATA。你的主板是華碩,這個應該有4-6個SATA介面。現在你現有的硬碟已經用了一個介面,那麼你將新硬碟數據線接到與你現有硬碟相近的地方就可以。

硬碟電源線的話,在主機箱內的電源上,會有很多電源線沒用。你找一條與現有硬碟上接線相同的,就可以接你的新硬碟。

=================
硬碟安裝好了以後,並不能馬上使用。因為我們需要對其分區、格式化等操作。

開機,進入系統。
在「我的電腦」上點右鍵--管理。
在打開的窗口裡,有個磁碟管理

這裡面你可以找到新安裝的硬碟。它應該顯示的名字是「磁碟1」,如果不確定的話,可以看一下它的容量。應該在800G以上。才對。

在這個盤上,點右鍵,可將其進行劃分,格式化等操作。進行完這些步驟後,你的新硬碟就可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