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緩存系統設計要點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緩存系統設計要點

發布時間: 2023-02-17 16:40:12

緩存系統中的主要使用的數據結構是什麼

緩存系統中的主要使用的數據結構是memcached。

memcached是一套分布式的高速緩存系統,由LiveJournal的Brad Fitzpatrick開發,但被許多網站使用。這是一套開放源代碼軟體,以BSD license授權發布。

memcached的API使用三十二比特的循環冗餘校驗(CRC-32)計算鍵值後,將數據分散在不同的機器上。當表格滿了以後,接下來新增的數據會以LRU機制替換掉。

由於memcached通常只是當作緩存系統使用,所以使用memcached的應用程序在寫回較慢的系統時(像是後端的資料庫)需要額外的代碼更新memcached內的數據。

(1)緩存系統設計要點擴展閱讀:

一、存儲方式

為了提高性能,memcached中保存的數據都存儲在memcached內置的內存存儲空間中。由於數據僅存在於內存中,因此重啟memcached、重啟操作系統會導致全部數據消失。

另外,內容容量達到指定值之後,就基於LRU(Least Recently Used)演算法自動刪除不使用的緩存。memcached本身是為緩存而設計的伺服器,因此並沒有過多考慮數據的永久性問題。

二、通信分布式

memcached盡管是「分布式」緩存伺服器,但伺服器端並沒有分布式功能。各個memcached不會互相通信以共享信息。那麼,怎樣進行分布式呢?這完全取決於客戶端的實現。本文也將介紹memcached的分布式。

Ⅱ 什麼是系統緩存

許多人認為,「緩存」是內存的一部分
許多技術文章都是這樣教授的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緩存在什麼地方,緩存是做什麼用的
其實,緩存是cpu的一部分,它存在於cpu中
cpu存取數據的速度非常的快,一秒鍾能夠存取、處理十億條指令和數據(術語:cpu主頻1g),而內存就慢很多,快的內存能夠達到幾十兆就不錯了,可見兩者的速度差異是多麼的大
緩存是為了解決cpu速度和內存速度的速度差異問題
內存中被cpu訪問最頻繁的數據和指令被復制入cpu中的緩存,這樣cpu就可以不經常到象「蝸牛」一樣慢的內存中去取數據了,cpu只要到緩存中去取就行了,而緩存的速度要比內存快很多
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
1.因為緩存只是內存中少部分數據的復製品,所以cpu到緩存中尋找數據時,也會出現找不到的情況(因為這些數據沒有從內存復制到緩存中去),這時cpu還是會到內存中去找數據,這樣系統的速度就慢下來了,不過cpu會把這些數據復制到緩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要再到內存中去取。
2.因為隨著時間的變化,被訪問得最頻繁的數據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剛才還不頻繁的數據,此時已經需要被頻繁的訪問,剛才還是最頻繁的數據,現在又不頻繁了,所以說緩存中的數據要經常按照一定的演算法來更換,這樣才能保證緩存中的數據是被訪問最頻繁的
3.關於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
為了分清這兩個概念,我們先了解一下ram
ram和rom相對的,ram是掉電以後,其中才信息就消失那一種,rom在掉電以後信息也不會消失那一種
ram又分兩種,
一種是靜態ram,sram;一種是動態ram,dram。前者的存儲速度要比後者快得多,我們現在使用的內存一般都是動態ram。
有的菜鳥就說了,為了增加系統的速度,把緩存擴大不就行了嗎,擴大的越大,緩存的數據越多,系統不就越快了嗎
緩存通常都是靜態ram,速度是非常的快,
但是靜態ram集成度低(存儲相同的數據,靜態ram的體積是動態ram的6倍),
價格高(同容量的靜態ram是動態ram的四倍),
由此可見,擴大靜態ram作為緩存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行為,
但是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速度,我們必須要擴大緩存,
這樣就有了一個折中的方法,不擴大原來的靜態ram緩存,而是增加一些高速動態ram做為緩存,
這些高速動態ram速度要比常規動態ram快,但比原來的靜態ram緩存慢,
我們把原來的靜態ram緩存叫一級緩存,而把後來增加的動態ram叫二級緩存。
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中的內容都是內存中訪問頻率高的數據的復製品(映射),它們的存在都是為了減少高速cpu對慢速內存的訪問。
通常cpu找數據或指令的順序是:先到一級緩存中找,找不到再到二級緩存中找,如果還找不到就只有到內存中找了
以上技術文章原創於私人網站海市蜃樓
網路實名:海市蜃樓

Ⅲ APP中緩存、載入與刷新機制設計【轉載】

1、為什麼要加緩存?

場景一:【等待】,在向伺服器請求新的數據時。我們讓用戶看到什麼?第一種是漂亮的等待載入頁面;第二種是緩存的內容。對於第二種,用戶可以對頁面進行操作,等待新數據時可以查看舊數據,更具有「可操作性」與「可用性」,從而減輕了從伺服器獲取數據這一動作的大小和時間長短,增強了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如果內容更新的間隔較長或者用戶刷新的間隔較短,在沒有緩存的情況下,很多數據我們會多次重復的向伺服器獲取,增加了成本。

場景二:【結果】沒有聯網,或者在地鐵上網路太差無法載入數據時,如果留給用戶一個空白頁面,實在是感覺有點不負責任啊。並且很多功能在沒有聯網的情況下也有使用的可能性,比如:APP中的通訊錄,查看一些聊天記錄,通知信息,文章列表等。因為用戶打開APP不一定是要看新信息,說不定是回顧老信息(或許老信息里也有用戶之前沒看的),所以恰當的緩存可以滿足更多的用戶場景。

場景三:【金錢】有一天,一個用戶發現自己裝了某個APP後流量用的特別快,Ta可能永遠將這個APP打入冷宮了,而增加緩存正是節省流量的一個方法。雖然節省的不多或者用戶也察覺不到,但是作為一個有態度的產品經理,應該多做一些思考。

2、什麼是緩存?

緩存可分為如下幾類:

(1)app緩存。

(2)固定緩存。

(3)可手動清理的緩存。

(4)不可手動清理的緩存。

(5)臨時緩存。

其中,臨時緩存常用於一個功能頁面內,保存各欄目的緩存。同一個功能里會把子功能分為多個欄目進行劃分,每個標簽欄目下的內容在本次使用中都可保存為臨時緩存,在該功能里切換欄目,不需要重新載入數據,使用緩存顯示。

對於用戶來說,使用時達到了無縫切換瀏覽,對於伺服器來說,在短時間內數據很少會有更新,所以在一般情況下能滿足用戶的正常需求,並達到體驗優秀。

臨時緩存的清理機制是:退出該功能模塊就清除之前的緩存。也就是說下次進入該功能模塊,需要重新獲取一次數據。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用到臨時緩存,因為那些信息真的不是那麼重要,而且不需要經常反復查看,那對於那些我們經常使用而且經常需要反復查看的信息,馬海祥建議採取固定緩存,保存在本地,方便下次翻閱時不需要再一次向伺服器請求數據了。

對於固定緩存又會細分為可手動清理的緩存和不可手動清理的緩存。

第一種是我們最常見的緩存,幾乎所有產品都採用這種緩存方式。平時用戶瀏覽文章、圖集載入的數據就以這種形式緩存在本地,下次看回這篇文章、圖集時就不需要載入了。用戶也可以手動把這些緩存清理了,釋放空間。

而對於某些特殊場景,例如一些相對固定的數據,我們不願意一開始就打包進App里,這樣會占太大容量,造成產品包很大,也不願意每次進入頁面都向伺服器載入這些信息,那怎麼辦?建議的解決方法就是我們可以只載入一次就永遠存在本地了,這樣安裝包也不會大,以後也不用載入了。

3、如何清理緩存?

一般App都會在「設置」里提供一個清理緩存的功能,一鍵把空間釋放。除此之外,App最好要設計自動清理機制,可以通過兩個維度來設計這個機制。

(1)、時間

通過設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或者根據用戶使用周期靈活設定時間來清理緩存。每個產品的場景不一,用戶使用頻率不一,設定這個機制的時候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考慮了。

(2)、容量

一般是設定一個容量上限,採用堆棧的設計原理進行緩存清理,溢出堆棧的舊數據將自動清除。

1、頁面載入

方案1:單頁面整體載入

這種載入比較簡單,一般運用在頁面內容比較單一的情況下,所以直接一次性載入完所有數據後再顯示內容。其單頁面載入失敗的狀態相對來說也比較好處理。

方案2:單頁面分塊載入

這種方案的特點是,能讓用戶逐步看到內容,在這個漸進的過程中降低用戶的焦慮心理。

其中又可以分為,模塊間有關聯性的,先載入父內容,再載入子內容。如優酷,先把欄目載入出來,再載入各欄目的內容。

模塊間沒有絕對關聯性的,可獨自載入各自模塊內容,根據請求的速度不同分別顯示。這樣處理有一定幾率讓用戶在沒完全刷出數據的情況下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如大眾點評、淘寶客戶端等。

框架固定,內容更新的,可先把框架顯示出來,再把各模塊的數據各自載入顯示,如各種iOS自帶應用。

這種分模塊載入的需要特別注意載入失敗的狀態,畢竟每個模塊都提示載入失敗,點擊重試是很挫的一件事,可以根據信息的優先順序來決定哪些數據失敗了採用默認狀態,哪些數據採用失敗提示。

方案3:跨頁面載入

父頁面&子頁面 or 同一app內,頁面間欄位可以復用的,在載入子頁面時不需要重新載入新數據。

方案4:預載入

這種載入方式的特點是,在載入一個頁面內容的同時,預測用戶的下一步行為,並為他下一步需要使用的頁面載入內容,使得他在下一步的操作中能立刻獲取信息而不需要載入等待。

預載入提供給用戶無縫的產品使用體驗,使得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更直接流暢,沒有被打斷的感覺。

具體的例子有:

在瀏覽圖集的時候,當看到第一張的圖片時,就自動後台載入第二第三第四張圖片,用戶瀏覽完第一張圖片切換到第二張時就不會有載入等待的過程。

在瀏覽新聞列表時,就把每篇新聞的內容在後台進行預載入,用戶選擇看某篇新聞時,能立刻閱讀到內容。

但是這種方案也需要面臨很多的問題,馬海祥覺得最直接的就是流量問題,因為會自動跑掉很多用戶可能根本用不上的數據流量,所以,一般情況下馬海祥建議可以設定在wifi環境才採用這種載入模式。又或者設定載入規則,只把主要內容預載入,而部分次要內容可以在用戶真的用到的時候才載入,例如預載入新聞正文的情況,可以只載入文本信息,圖片信息等到用戶進入內頁才載入。這種預載入與分塊載入結合的方式也普遍運用在各個場景。

另外,預載入也需要時間的,他只是不在客戶端顯示給用戶,默默在後台運作而已,需要特殊考慮未載入完用戶就使用到那些信息的情況,所以在做預載入設計時需要同時考慮另一種適合該情況的普通載入方式。

預載入需要根據具體的場景來進行設計,設定好信息優先順序,綜合考慮各種類型信息的具體大小流量,整體考慮預載入的方式,這些都是需要經過精心分析思考的。

隨著網路環境的發展,預載入將成為以後產品普遍的載入方式,他提供給用戶的無縫使用體驗**地提升了產品的可用性。

2、操作載入

除了頁面的信息需要載入,頁面內的操作也是需要通過給伺服器發送請求記錄的。

方案1:載入層

進行一個操作後,彈出模態的提示層,告知用戶正在載入。採用模態的提示主要是防止用戶在該過程中進行其他操作,導致當前載入出錯。由於採用模態的提示,並且有可能因為網路原因導致長時間處於載入狀態,建議提供一個「關閉」的操作,中止本次載入,恢復App可用狀態。載入失敗時可在當前浮層變換為失敗提示。模態提示層是最穩妥的方式,但他會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有打斷的感覺。

方案2:控制項自身載入狀態

這種方式是把操作載入的狀態與控制項的樣式結合起來了,對某個控制項進行操作後,控制項變換為載入狀態,此時控制項不能重復操作。由於這種載入方式是控制項的自身狀態,不影響其他操作,所以用戶也可以對頁面進行其他操作,可能會導致同時有多個請求的情況,增加了載入失敗的風險,這也算是這種方式的弊端,不過這種極端情況很少出現。請求失敗後,可配合Toast提示告知用戶失敗的原因。

方案3:後台載入

用戶在操作後,客戶端立刻反饋操作成功,然後把請求放到後台與伺服器交互,這一過程用戶不需要了解,不需要等待,在正常情況**驗是非常棒的。

但是在極端情況下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狀況,由於是後台記錄請求並與伺服器交互,所以實際請求是否成功客戶端是不說明的,全部以操作成功來顯示,這就會導致用戶誤以為操作成功了,但實際上下次來看發現沒有成功。

所以,這種載入方式是需要根據具體使用場景來權衡使用的,對於一些重要的操作,建議還是使用模態的方式載入,對於一些小操作,如點贊、訂閱、關注,可採用後台載入的方式。

3、下一頁載入還是當前也載入

用戶進入首頁,正式邁出體驗的第一步,接下來迎接的就是基於用戶目標的界面間跳轉。完成界面的跳轉,會有各種載入策略,但無論形式如何,我們都可以將其歸為兩大類:「下一頁載入」、「當前頁載入」。

(1)「下一頁載入」滿足了用戶提前窺視的需求

我們把頁面看成「點」,頁面流是連接這些點的「線」,我們以「用戶想買一條牛仔褲」這一場景作為案例做了簡單的眼動研究,從應用啟動到商品瀏覽再到商品確定最後進入下單頁,用戶所呈現的瞳孔梯次增大,即E>D>C>B>A,為了解釋這一現象,通過與被試交流,我們發現相比於各種瀏覽,用戶更期待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因此此時的」下一頁載入「正好,滿足了用戶提前窺視的需求。

(2) Wait!I Need Think Think

我們以同樣的方式又對「使用支付寶對手機充值」這一場景做了研究,從開始支付到二次確認支付,用戶所呈現的瞳孔都比較大,即A與B近似相等,通過訪談,我們發現與「遞增體驗流」不同的是,當用戶遇到判斷邏輯的界面時,用戶並非急於想看下一頁面到底包含怎樣的內容,而是非0即1的驗證心態,即我的操作效成功了嗎?因此在判斷邏輯界面中,用戶的內容窺視需求並不強,當然也沒什麼內容,要麼僅是一個小小的Toast,再大一點就是一個簡單的信息反饋界面(意味著「下一頁載入」在這里就是個雞肋),用戶反而對非0即1的驗證需求較為強烈,其中還伴隨著等待結果過程中的緊張感、激動感,因此界面通過 當前頁載入 表明系統正在努力地處理用戶交代的指令**了用戶的緊張感、激動感,直到結果顯現——「處理成功」,完成了非0即1驗證的滿足感。

4、先載入還是先展示

當需載入的是功能時,可以先展示再載入,當需載入的是內容時,則反過來。

淘寶

打開APP的第一個頁面是功能,所以先展示再載入的:

隨便點擊一個模塊(不要點菜單),下面要展示的將要是內容(商品),所以是先載入再展示的,沒有載入完都不展示:

京東

同樣的,功能模塊先展示後載入:

內容先載入,沒載入完不展示:

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先展示,後載入:

優點:給用戶0等待的錯覺

缺點:當前數據有可能是錯的,而且得等用戶操作到最後一步才會發現

先載入,後展示:

優點:保證數據的質量和准確

缺點:網路不好時,造成等待

顯然,功能模塊對於一個產品來說是既有固定的,在短時間內幾乎不會更新,所以這種數據出現錯誤或與當前狀態不同的幾率小得多,因此,可以使用先展示後載入的方式。

另一方面,內容(特別是商品數據)是最容易產生變動的,為了保證每一個消費者看到的數據都是最真實,最准確的,所以務必要先載入再展示。

1、空白頁面刷新失敗有提示

現在的應用都標榜以內容為中心,所以都會極力避免空白頁面的出現。對於大部分的應用,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緩存,進入頁面之後,先顯示之前的緩存,然後再進行內容的刷新。其次,消滅空白頁面的第二種方法就是提供系統推薦項進行替代。但是對於一些頁面,頁面內容跟用戶的使用狀態關系密切,無法避免會出現空白頁面,這時候會使用一些引導類的提示,使得頁面變得更加豐富,同時可以促進用戶產生內容。

但是一些資訊類應用,比如讀讀日報,打開默認是空白頁面,然後再載入內容(我不是很明白這種設定)。其他一些應用,比如:豆瓣一刻和MONO,每天第一次進入應用的時候也會出現空白頁面。我猜想第二類應用的展示方式的原因是這樣的。他們的內容**都是嚴格以天為單位的,每天固定時段**精選內容。他們會希望你每天只看並且看完當天的東西,所以一旦到了第二天,昨天的內容就是累贅了。所以每天第一次進入應用的時候會出現空白頁面,象徵著每天都是從新開始。此時就會對應一個「空白刷新」邏輯。

空白刷新對應的場景是這樣子的:用戶想要刷新出內容,並且用戶知道這里可以刷出新內容,但是沒有刷新成功,這時候需要給用戶一個交待。所以需要提示用戶。同時,提示完用戶之後需要給用戶一個解決方法,這就是「點擊後重試」。

2、緩存頁面刷新失敗無提示

常見的應用比如知乎、網易新聞、好奇心日報、微信朋友圈等,這些應用都會採用緩存的形式,打開之後顯示的是緩存內容,然後系統會給伺服器發送請求,如果有內容更新的話就會自動更新一次內容,更新之後的內容直接覆蓋當前的內容。更新失敗之後是沒有提示的。但是有一些應用,比如有道詞典、企鵝FM、網易雲音樂等,他們更新失敗之後是有提示的。

我覺得這兩種應用的區分點在於

應用的使用頻率;

內容的時間連續性;

界面之間的關系緊密度。

比如說網易新聞,作為一個打發時間的工具,每天使用頻率就會比較高,所以用戶進來之後是想看看有沒有更新。其次,網易新聞的內容是連續不斷更新的,所以用戶會知道當前顯示的內容是我看看過並且處理過的。最後,新聞列表頁面顯示的是摘要,用戶可以通過摘要快速進行判斷是否要進入詳情頁,摘要有助於幫助用戶回憶上一次的使用場景。

所以這就對應著一個這樣的場景:用戶只是想看看有沒有更新,所以他們已經做好了「沒有新內容」的心理預期,所以即使是更新不了內容,用戶也不會想太多。反倒是,如果進行了錯誤提示,用戶可能會有一種挫敗感。因為他知道現在有內容,只是因為網路的原因而沒有更新,他要進行的任務受到了外界因素的阻礙,由此產生一種細微的挫敗感。

3、緩存頁面刷新失敗有提示

另一類應用,使用頻率沒那麼高,或者內容不具備時間連續性的,又或者說當前界面無法喚起用戶上一次的使用場景。那麼就有必要進行率先你失敗提示了。

比如說企鵝FM,音頻類的應用註定使用不會那麼頻繁,因為通過視覺接收的信息會比通過聽覺接收的信息更快更多,同時音頻類對環境的要求較高(比如用耳機時要求環境不那麼嘈雜,外放時要求在私人場所)。其次,此類應用都是實時推薦的,不存在時間連續性的問題,用戶無法通過時間來判斷內容是否被閱讀過。再者,標題也無法幫你快速做出判斷,你還是要進去聽過才知道內容是什麼。最後如果不提醒,用戶進入到詳情頁再收到提醒,就會覺得應用浪費了用戶的時間。所以,對於此類內容,刷新失敗是有必要進行提醒的。

Ⅳ JAVA幾種緩存技術介紹說明

1、TreeCache / JBossCache

JBossCache是一個復制的事務處理緩存,它允許你緩存企業級應用數據來更好的改善性能。緩存數據被自動復制,讓你輕松進行JBoss伺服器之間 的集群工作。JBossCache能夠通過JBoss應用服務或其他J2EE容器來運行一個MBean服務,當然,它也能獨立運行。

2、WhirlyCache

Whirlycache是一個快速的、可配置的、存在於內存中的對象的緩存。它能夠通過緩存對象來加快網站或應用程序的速度,否則就必須通過查詢資料庫或其他代價較高的處理程序來建立。

3、SwarmCache

SwarmCache是一個簡單且有效的分布式緩存,它使用IP multicast與同一個區域網的其他主機進行通訊,是特別為集群和數據驅動web應用程序而設計的。SwarmCache能夠讓典型的讀操作大大超過寫操作的這類應用提供更好的性能支持。

4、JCache

JCache是個開源程序,正在努力成為JSR-107開源規范,JSR-107規范已經很多年沒改變了。這個版本仍然是構建在最初的功能定義上。

5、ShiftOne

ShiftOne Java Object Cache是一個執行一系列嚴格的對象緩存策略的Java lib,就像一個輕量級的配置緩存工作狀態的框架。

Ⅳ 想了解緩存的概念

緩存
緩存就是指可以進行高速數據交換的存儲器,它先於內存與CPU交換數據,因此速度極快,所以又被稱為高速緩存。與處理器相關的緩存一般分為兩種——L1緩存,也稱內部緩存;和L2緩存,也稱外部緩存。例如Pentium4「Willamette」內核產品採用了423的針腳架構,具備400MHz的前端匯流排,擁有256KB全速二級緩存,8KB一級追蹤緩存,SSE2指令集。
內部緩存(L1 Cache)
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級高速緩存。在CPU裡面內置了高速緩存可以提高CPU的運行效率,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L1緩存越大,CPU工作時與存取速度較慢的L2緩存和內存間交換數據的次數越少,相對電腦的運算速度可以提高。不過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L1緩存的容量單位一般為KB。
外部緩存(L2 Cache)
CPU外部的高速緩存,外部緩存成本昂貴,所以Pentium 4 Willamette核心為外部緩存256K,但同樣核心的賽揚4代只有128K。

硬碟緩存越高,讀取速度越快

Ⅵ 只用PHP,如何設計一套緩存系統

既然都是文件存儲,那你這樣還不如直接用Mysql做一個緩存表。
而且本身mysql也自己實現了一套查詢緩存~

Ⅶ 北大青鳥設計培訓:PHP應用中常用的9大緩存技術

一、全頁面靜態化緩存也就是將頁面全部生成html靜態頁面,用戶訪問時直接訪問的靜態頁面,而不會去走php伺服器解析的流程。
此種方式,在CMS系統中比較常見,比如dedecms;一種比較常用的實現方式是用輸出緩存:Ob_start()******要運行的代碼*******$content=Ob_get_contents();****將緩存內容寫入html文件*****Ob_end_clean();二、數據緩存顧名思義,就是緩存數據的一種方式;比如,商城中的某個商品信息,當用商品id去請求時,就會得出包括店鋪信息、商品信息等數據,此時就可以將這些數據緩存到一個php文件中,文件名包含商品id來建一個唯一標示;下一次有人想查看這個商品時,首先就直接調這個文件裡面的信息,而不用再去資料庫查詢;其實緩存文件中緩存的就是一個php數組之類;Ecmall商城系統裡面就用了這種方式;三、查詢緩存其實這跟數據緩存是一個思路,就是根據查詢語句來緩存;將查詢得到的數據緩存在一個文件中,下次遇到相同的查詢時,就直接先從這個文件裡面調數據,不會再去查資料庫;但此處的緩存文件名可能就需要以查詢語句為基點來建立唯一標示;按時間變更進行緩存就是對於緩存文件您需要設一個有效時間,在這個有效時間內,相同的訪問才會先取緩存文件的內容,但是超過設定的緩存時間,就需要重新從資料庫中獲取數據,並生產最新的緩存文件;比如,我將我們商城的首頁就是設置2個小時更新一次。
四、頁面部分緩存該種方式,是將一個頁面中不經常變的部分進行靜態緩存,而經常變化的塊不緩存,最後組裝在一起顯示;可以使用類似於ob_get_contents的方式實現,也可以利用類似ESI之類的頁面片段緩存策略,使其用來做動態頁面中相對靜態的片段部分的緩存。
該種方式可以用於如商城中的商品頁;五、Opcode緩存首先php代碼被解析為Tokens,然後再編譯為Opcode碼,最後執行Opcode碼,返回結果;所以,對於相同的php文件,第一次運行時可以緩存其Opcode碼,下次再執行這個頁面時,直接會去找到緩存下的opcode碼,直接執行最後一步,而不再需要中間的步驟了。
比較知名的是XCache、TurckMMCache、PHPAccelerator等。
六、按內容變更進行緩存這個也並非獨立的緩存技術,需結合著用;就是當資料庫內容被修改時,即刻更新緩存文件;比如,一個人流量很大的商城,商品很多,商品表必然比較大,這表的壓力也比較重;我們就可以對商品顯示頁進行頁面緩存;當商家在後台修改這個商品的信息時,點擊保存,我們同時就更新緩存文件;那麼,買家訪問這個商品信息時,實際問的是一個靜態頁面,而不需要再去訪問資料庫;試想,如果對商品頁不緩存,那麼每次訪問一個商品就要去資料庫查一次,如果有10萬人在線瀏覽商品,那伺服器壓力就大了;七、內存式緩存提到這個,可能大家想到的首先就是Memcached;memcached是高性能的分布式內存緩存伺服器。
一般的使用目的是,通過緩存資料庫查詢結果,減少資料庫訪問次數,以提高動態Web應用的速度、提高可擴展性。
它就是將需要緩存的信息,緩存到系統內存中,需要獲取信息時,直接到內存中取;比較常用的方式就是key_>value方式;connect($memcachehost,$memcacheport)ordie("Couldnotconnect");$memcache->set('key','緩存的內容');$get=$memcache->get($key);//獲取信息?>八、apache緩存模塊apache安裝完以後,是不允許被cache的。
廈門IT培訓http://www.kmbdqn.cn/認為如果外接了cache或squid伺服器要求進行web加速的話,就需要在htttpd.conf里進行設置,當然前提是在安裝apache的時候要激活mod_cache的模塊。

Ⅷ 請設計一套查詢緩存系統,目的:查詢的人越多查詢效率越高,速度越快。(架構)

使用Memcache緩存:
1、從memcache獲取,有則返回結果
2、沒有,從數據存放處查詢,並緩存到memcache,然後返回結果

Ⅸ 一級緩存二級緩存三級緩存都幹嘛用的

緩存就是你提取所需要的數據時 暫時存放的地方 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決定了你的電腦運行速度的快慢 名字只是取決於性能的高低 一般情況大多數都是用的二級高速緩存

Ⅹ Cache 的設計要考慮哪幾個問題

Cache也就是緩存,主要作用是為了需要多次使用的數據建立的臨時倉庫,加快處理器讀取數據的速度,從而提高CPU運算速度。1. 緩存就是數據交換的緩沖區(稱作Cache),當某一硬體要讀取數據時,會首先從緩存中查找需要的數據,如果找到了則直接執行,找不到的話則從內存中找。2. 由於緩存的運行速度比內存快得多,故緩存的作用就是幫助硬體更快地運行。3. 因為緩存往往使用的是RAM(斷電即掉的非永久儲存),所以在用完後還是會把文件送到硬碟等存儲器里永久存儲。4. 電腦里最大的緩存就是內存條了,最快的是CPU上鑲的L1和L2緩存,顯卡的顯存是給顯卡運算晶元用的緩存,硬碟上也有16M或者32M的緩存。5. 緩存分為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在CPU讀取速度上:一級緩存的讀取速度;二級緩存;三級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