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ntel內存的架構和緩存比起來哪個影響比較大。
肯定T5870的好.
要不整個.華碩的.
⑵ java 分布式緩存框架有哪些
Ehcache
Ehcache 是一個Java實現的開源分布式緩存框架,EhCache 可以有效地減輕資料庫的負載,可以讓數據保存在不同伺服器的內存中,在需要數據的時候可以快速存取。同時EhCache 擴展非常簡單,官方提供的Cache配置方式有好幾種。你可以通過聲明配置、在xml中配置、在程序里配置或者調用構造方法時傳入不同的參數。
特點:
存取速度非常快,性能很不錯。
可以應用多種緩存策略。
分級緩存,用戶可以指定哪些數據在硬碟中緩存,哪些數據在內存中緩存。
可以通過RMI、可插入API等方式進行分布式緩存。
具有緩存和緩存管理器的偵聽介面。
支持多緩存管理器實例,以及一個實例的多個緩存區域。
默認提供Hibernate的緩存實現
⑶ C#有哪些緩存框架
.NET緩存框架CacheManager---1、CacheManager的介紹
在我們開發的很多分布式項目裡面(如基於WCF服務、Web API服務方式),由於數據提供涉及到資料庫的相關操作,如果客戶端的並發數量超過一定的數量,那麼資料庫的請求處理則以爆發式增長,如果資料庫伺服器無法快速處理這些並發請求,那麼將會增加客戶端的請求時間,嚴重者可能導致資料庫服務或者應用服務直接癱瘓。緩存方案就是為這個而誕生,隨著緩存的引入,可以把資料庫的IO耗時操作,轉換為內存數據的快速響應操作,或者把整個頁面緩存到緩存系統裡面。緩存框架在各個平台裡面都有很多的實現,基本上多數是採用分布式緩存Redis、Memcached來實現。本系列文章介紹在.NET平台中,使用開源緩存框架CacheManager來實現數據的緩存的整個過程,本篇主要介紹CacheManager的使用和相關的測試。
1、CacheManager的介紹
CacheManager是一個以C#語言開發的開源.Net緩存框架抽象層。它不是具體的緩存實現,但它支持多種緩存提供者(如Redis、Memcached等)並提供很多高級特性。
CacheManager 主要的目的使開發者更容易處理各種復雜的緩存場景,使用CacheManager可以實現多層的緩存,讓進程內緩存在分布式緩存之前,且僅需幾行代碼來處理。
CacheManager 不僅僅是一個介面去統一不同緩存提供者的編程模型,它使我們在一個項目裡面改變緩存策略變得非常容易,同時也提供更多的特性:如緩存同步、並發更新、序列號、事件處理、性能計算等等,開發人員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選擇這些特性。
CacheManager的GitHub源碼地址為:https://github.com/MichaCo/CacheManager,如果需要具體的Demo及說明,可以訪問其官網:http://cachemanager.net/。
使用Nuget為項目添加CacheManager包引用。CacheManager包含了很多的Package. 其中CacheManager.Core是必須的,其它的針對不同緩存平台上有不同的對應Package,整個Nuget包包含下面幾個部分的內容。
CacheManager緩存框架支持Winform和Web等應用開發,以及支持多種流行的緩存實現,如MemoryCache、Redis、Memcached、Couchbase、System.Web.Caching等。
縱觀整個緩存框架,它的特定很明顯,在支持多種緩存實現外,本身主要是以內存緩存(進程內)為主,其他分布式緩存為輔的多層緩存架構方式,以達到快速命中和處理的機制,它們內部有相關的消息處理,使得即使是分布式緩存,也能夠及時實現並發同步的緩存處理。
在網上充斥著基於某種單獨緩存的實現和應用的趨勢下,這種更抽象一層,以及提供更高級特性的緩存框架,在提供了統一編程模型的基礎上,也實現了非常強大的兼容性,使得我一接觸到這個框架,就對它愛不釋手。
在GitHub上,緩存框架的前幾名,除了這個緩存框架外,也還有一些,不過從文檔的豐富程度等各方面來看,這個緩存框架還是非常值得擁有的。
CacheManager緩存框架在配置方面,支持代碼方式的配置、XML配置,以及JSON格式的配置處理,非常方便。
CacheManager緩存框架默認對緩存數據的序列化是採用二進制方式,同時也支持多種自定義序列化的方式,如基於JOSN.NET的JSON序列化或者自定義序列化方式。
CacheManager緩存框架可以對緩存記錄的增加、刪除、更新等相關事件進行記錄。
CacheManager緩存框架的緩存數據是強類型的,可以支持各種常規類型的處理,如Int、String、List類型等各種基礎類型,以及可序列號的各種對象及列表對象。
CacheManager緩存框架支持多層的緩存實現,內部良好的機制可以高效、及時的同步好各層緩存的數據。
CacheManager緩存框架支持對各種操作的日誌記錄。
CacheManager緩存框架在分布式緩存實現中支持對更新的鎖定和事務處理,讓緩存保持更好的同步處理,內部機制實現版本沖突處理。
CacheManager緩存框架支持兩種緩存過期的處理,如絕對時間的過期處理,以及固定時段的過期處理,是我們處理緩存過期更加方便。
....
很多特性基本上覆蓋了緩存的常規特性,而且提供的介面基本上也是我們所經常用的Add、Put、Update、Remove等介面,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2、CacheManager緩存框架的應用
通過上面對CacheManager緩存框架的簡單了解,我們大概了解了它應用的一些功能,但是實際上我們如何使用它,我們需要做一些學習和了解,首先我們需要在整個應用框架裡面,知道緩存框架所扮演的角色。
一般來說,對於單機版本的應用場景,基本上是無需引入這種緩存框架的,因為客戶端的並發量很少,而且數據請求也是寥寥可數的,性能方便不會有任何問題。
如果對於分布式的應用系統,如我在很多隨筆中介紹到我的《混合式開發框架》、《Web開發框架》,由於數據請求是並發量隨著用戶增長而增長的,特別對於一些互聯網的應用系統,極端情況下某個時間點一下可能就會達到了整個應用並發的峰值。那麼這種分布式的系統架構,引入數據緩存來降低IO的並發數,把耗時請求轉換為內存的高速請求,可以極大程度的降低系統宕機的風險。
可以參考:http://www.cnblogs.com/wuxl360/p/5909343.html
⑷ 什麼是分布式緩存框架以及分布式緩存框架的
innodb_data_home_dir = /longxibendi/mysql/mysql/var/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G:autoextend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500M;ibdata2:2210M:autoextend #表空間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io線程數
⑸ SSE 4.2的Intel Core i7緩存架構巨變 新增SSE4.2
Nehalem處理器的緩存架構相對於之前的奔騰4、酷睿2產品,也有了較大的變化。隨著45納米製程的引入,酷睿2處理器的最大L2緩存已經達到12MB,類似於FSB,繼續無休止地提升L2緩存並不一定能帶來明顯的效能改善,因此在Core i7(酷睿i7)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緩存架構。
從Core i7的緩存架構示意圖可以看出,它選用了共享L3緩存的方式來暫存數據。桌面級四核心處理器的產品動用了8MB L3緩存。4個核心除了共享8MB L3緩存外,每顆核心內部還單獨具備256KB的L2緩存,另外還為每顆核心配備了與Core架構極為類似的64KB L1緩存。
這里必須說一下緩存延遲問題。45納米酷睿2處理器的L2緩存延遲周期為15,而Intel工程師表示Nehalem架構的L3緩存可以達到30-40周期,不過每顆核心獨立擁有的通用L2緩存周期只有12,因此L3帶來的高延遲問題一定程度上由L2進行了彌補。另一方面,4顆核心共享L3緩存,在數據命中失敗後可直接重新從內存尋找數據,而不是在緩存中重新進行偵測。Intel稱Nehalem上的L3緩存為Smart Cache,想必也是因為這些原因。
SSE4.2指令集加入 辦公性能大幅提升
45納米加入了SSE4.1指令集,令處理器的多媒體處理能力得到最大70%的提升。在Nehalem架構的Core i7處理器中,SSE4.2指令集被引入,加入了STTNI(字元串文本新指令)和ATA(面向應用的加速器)兩大優化指令。
STTNI主要針對XML進行文檔和數據處理進行優化,使這一方面的應用性能達到上一代產品的3.8倍。ATA則主要增加CRC32計算校驗碼,另一方面讓POPCNT用來計算一個16/32/64位整數裡面中多少個為1的位。
目前Intel C++ Compiler 10.x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VC++均已經實現了對於SSE4.2的支持。具備SSE4.2指令集的Nehalem Core i7處理器在辦公應用中的性能將得到大幅度提。
⑹ java現在開源的緩存框架那個最好!
針對樓主所說的問題,我不建議使用框架,因為數據量太大,使用框架只會讓性能更低。
比如hibernate框架對模型層提供很好的支持,使用此框架的好處自然不比多提,單是性能會怎樣呢,小點的程序感覺不到,稍微大了點的,如果不使用Spring框架進行管理那性能就顯而易見了。因為hibernate再怎麼優化基本的JDBC代碼是有的,那麼自己手寫JDBC代碼豈不性能跟高。
所以建議樓主需要緩存的話還是自己寫一個緩存。
如果非要用的話,我建議你還是使用EJB3.0,本來hibernate也可以實現緩存,但是它是輕量級的,不建議使用它來緩存這個大的數據量。
⑺ i3 i5 i7到底有什麼區別還有架構是什麼意思緩存和二級三級緩存
我們先來看一下i3 i5 i7的介面:(以酷睿2代為代表)i3:LGA 1155i5:LGA 1155i7:LGA 1155 LGA 1366上面可以看出I7介面有兩種,我們現在就拿這個來說。高端王者代表——LGA1366介面繼LGA775介面之後,Intel首先推出了LGA1366平台,定位高端旗艦系列。首顆採用LGA 1366介面的處理器代號為Bloomfield,採用經改良的Nehalem核心,基於45納米製程及原生四核心設計,內建8-12MB三級緩存。LGA1366平台再次引入了Intel超線程技術,同時QPI匯流排技術取代了由Pentium 4時代沿用至今的前端匯流排設計。最重要的是LGA1366平台是目前唯一支持三通道內存設計的平台,在實際的效能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這也是LGA1366旗艦平台與其他平台定位上的一個主要區別 CPU與GPU的融合——LGA1156平台雖然最早是AMD提出了CPU與GPU整合的概念,但是卻被Intel搶了先。Clarkdale處理器首次將CPU與GPU整合在一起,不過並不是放在同一個核心裡,而是單獨的兩個核心。CPU核心採用全新32nm工藝製程,而GPU核心則採用了45nm工藝製程。為了搭配32nm工藝製程的Lynnfield/Clarkdale處理器,Intel改用全新LGA1156插槽,而這種全新的介面也涵蓋了從低端入門到高端的不同定位需要。但是在Clarkdale處理器上市初期,市場的反響並不是很好。首先從性能上來說雖然整合顯示核心相比上一代GMA有了提升,但是對比競爭對手AMD整合晶元組來看,性能上還存在較明顯的差距。其次從價格上來說AMD占據著更加明顯的優勢,Intel又因為介面的更換無法直接升級造成了用戶的抵觸情緒。還好憑借CPU性能的優勢逐漸彌補了用戶看到的種種不足,作為行業的大哥大,最終用戶還是妥協了。
⑻ 幾個著名Java開源緩存框架介紹
為String類中中實現了用加號「+」來連接兩個字元串而沾沾自喜。我認為這是Java中最甜的語法糖,甚至甜到掉牙。兩個字元串str1和str2。如果你使用:
str1 + str2;
這樣的語法並不會改變str1的字元串內容。要寫作:
str1 = str1 + str2;//str1 += str2;
你或許很清楚這個語法。而這背後所做的操作其實在內存中新建了一
⑼ 面試官要求我研究一個Java緩存框架,哪個比較好
緩存框架有ehcache、redis、memcached
現在大公司用的比較多的是memcached和redis,這也是分布式系統開發中常用的緩存中間件
個人比較推薦用redis,因為redis對於可支持的數據類型比memcached要多,而且redis是一個可持久化的緩存框架,在使用的時候還可以嘗試搭建redis集群環境。
如果你對redis深入研究,相信你的面試官會很樂意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