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IDE硬碟
ide硬碟 高級技術附件規格(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簡稱ATA。IDE(集成磁碟電子介面,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它算是所有現存ATA規格的通稱。
隨著當前硬碟的數據傳輸率越來越高,傳統的並行ATA(PATA)介面日益逐漸暴露出一些設計上的缺陷,其中最致命的莫過於並行線路的信號干擾問題:隨著介面工作頻率的提升,數據線路中電氣性質的任何差異都可能令各線路的時鍾信號不匹配,從而導致數據到達時間不一致,甚至造成數據傳輸錯誤;此外,當數據在數據線中傳遞的時候,並行ATA的數據線就會因為線纜的長度和電壓的變化而形成一個不斷變化的電磁場,進而影響到其它數據線中的數據傳遞,這種干擾的影響會隨著匯流排頻率的提升逐漸增大,而這些都是並行ATA所無法克服的設計上的缺陷。
並行ATA匯流排只是簡單的CRC校驗,一旦接收方發現數據傳輸出現問題,就會自行將這些數據丟棄、然後要求重發,這也造成了一定的性能損失。 並行ATA介面(Parallel ATA,以下簡稱PATA)規范誕生至今已有接近十年的歷史,客觀的說,並行匯流排時鍾頻率只有8.33MHz的時代,即ATA-33時代以前,上述這些問題還不嚴重,但從ATA-66開始、由於匯流排時鍾頻率提升到16.67MHz,為避免上述問題,不得不在舊有的40Pin排線的基礎上增加了40根屏蔽地線,實踐證明,這種設計是成功的,但隨著ATA-100再度將匯流排時鍾頻率升至25MHz,信號干擾現象又開始變得嚴重起來。 在繼續改造線路不太現實的情況下,Seagate和Intel所倡導的串列ATA(Serial ATA,以下簡稱SATA)介面幾乎成為IDE設備物理介面的唯一可行化解決方案,雖然另一業界巨頭Maxtor也嘗試過推出ATA-133介面規范,但最終因為效能問題未能得到業界認可,串列ATA由此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事實上,除了信號干擾這一根本原因之外,PATA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譬如不支持熱插拔、冗錯性差、功耗高、影響散熱及連接線長度有限等等。
主板方面什麼也不用更換,只需買塊新的硬碟即可!至於容量可根據用戶您自己需要選擇!
❷ IDE硬碟和SATA硬碟有什麼區別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硬碟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介面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不斷的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碟無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著硬碟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碟ATA-1,這種類型的介面隨著介面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後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碟介面,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介面都屬於IDE硬碟。
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范。2002年,雖然串列ATA的相關設備還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員會已搶先確立了Serial
ATA
2.0規范。Serial
ATA採用串列連接方式,串列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串口硬碟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的新型硬碟介面類型,由於採用串列方式傳輸數據而知名。相對於並行ATA來說,就具有非常多的優勢。首先,Serial
ATA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介面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復雜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展潛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這比最快的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還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達到300MB/s,最終SATA將實現600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
❸ IDE硬碟是什麼,和SATA硬碟有什麼區別
IDE硬碟是傳統的並口硬碟,現在已經被SATA硬碟即串口硬碟所淘汰。
兩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1 .傳輸速度不同。SATA硬碟比IDE硬碟傳輸速度高。目前SATA可以提供150MB/s的高峰傳輸速率。今後將達到300 MB/s和600 MB/s。到時我們將得到比IDE硬碟快近10倍的傳輸速率。
2. 介面不同,所使用的數據線和電源線也不同。相對於IDE硬碟的PATA40針的數據線,SATA的線纜少而細,傳輸距離遠,可延伸至1米,使得安裝設備和機內布線更加容易。連接器的體積小,這種線纜有效的改進了計算機內部的空氣流動,也改善了機箱內的散熱。
3. 電壓功耗不同。相對於IDE硬碟系統功耗有所減少。SATA硬碟使用500毫伏的電壓就可以工作。
4. 兼容性不同。SATA可以通過使用多用途的晶元組或串列—並行轉換器來向後兼容PATA設備。由於SATA和PATA可使用同樣的驅動器,不需要對操作系統進行升級或其他改變。
5. 主從盤設置不同。SATA不需要設置主從盤跳線。BIOS會為它按照1、2、3順序編號。這取決於驅動器接在哪個SATA連接器上(安裝方便)。而IDE硬碟需要設置通過跳線來設置主從盤。
6. 熱插拔性能不同。SATA還支持熱插拔,可以象U盤一樣使用。而IDE硬碟不支持熱插拔。
❹ 什麼是ide介面硬碟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
❺ 什麼是IDE硬碟
簡單的說就是普遍使用的那種寬口的。
介面處上下兩排眼,下排中間有一個眼是堵死的。
相對的,硬碟上也是兩排針,下排中間少一根。
❻ IDE硬碟是什麼
樓上有點小誤對不起
IDE微型計算機智能介面.
它是在SCSI(小型計算機介面)之後出現的專門用在家用個人微型電腦上的一種工業標准.
無論什麼時代出現的IDE介面的硬碟都沒有同時代的SCSI快,但是SCSI貴呀,用在伺服器的
每個IDE介面可以接兩個IDE設備(硬碟和光碟機都是IDE設備)
所以每根IDE線都有兩個接品,但是IDE線分40線和80線的.80線是在ATA技術後出現的,其中有40跟是用來防干擾用的.ATA66/100/133都需要用80線的IDE線
SATA的英文全稱是:Serial-ATA(串列),介面不一樣了.
但是!
它們仍是同一種工業標准.用在微型計算機上!
❼ IDE硬碟與SATA硬碟的區別是什麼
sata與ide介面的區別
ide即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我們常說的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
serial
ata是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串列介面的硬碟與sata的硬碟除了在介面上有所不同以外,在傳輸率上也是不同的。使用什麼介面的硬碟就看你自己了,理論數據上來看sata快於ide,但有可能在實際的應用中,兩者的差距不是很大。在安裝與使用時,其實跟ide是一樣的,插到主板集成的sata介面上,連接好電源即可。
類似sata2是sata的延續技術,串列ata(sata)硬碟去年如暴風雨般席捲市場,而採用高容量(單硬碟400gb)、低成本sata硬碟的子系統也有望在今年繼續其增長勢頭。sata
ii技術的產品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面向市場。它將突破sata技術面臨的一些局限。其中最主要一點是對原本相對較低性能的提高,其次則是可靠性的改善。
sata2.0的規格特徵:
1)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e,本機命令隊列).
由於磁軌捕捉時間和轉速的改善和優化,硬碟可更有效的進行信息捕捉/讀/寫數據。同時,由於
硬碟讀寫頭更加有效的轉動,也使機械部件之間的磨損減少,增加了硬碟的壽命。
2)sata
2.0可將性能/帶寬提升至300mb/秒,性能上的飛躍使sata
2.0成為企業工作站和入門級伺服器性價比最好的選擇。
3)新增了封閉管理功能,包括風扇控制,活動led指示燈,溫度控制和新設備通知等功能。使硬碟工作更加人性化,提供給用戶更多的便利
8m是硬碟的緩存,還有2m的
而wd800jd
sata
8m
7200轉的意思就是西部數據串口硬碟
8m緩存,轉速是7200轉目前這種硬碟也可以稱為高速硬碟
❽ 什麼是ide介面硬碟
IDE介面(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電子集成驅動器,是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
IDE介面實質上是存儲設備與計算機連接的標准方式。而IDE並不是該介面標準的真正技術名稱。它原來的名稱是AT附加裝置(AT Attachment, ATA),表示該介面最初是為IBM AT計算機開發的。
(8)ide硬碟擴展閱讀:
早期的IDE介面有兩種傳輸模式,一個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個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
Enhanced IDE使用擴充CHS(Cylinder-Head-Sector)或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定址的方式,突破528MB的容量限制,可以順利地使使用容量達到數十GB等級的IDE硬碟。
並行ATA匯流排只是簡單的CRC校驗,一旦接收方發現數據傳輸出現問題,就會自行將這些數據丟棄、然後要求重發,這也造成了一定的性能損失。
❾ 硬碟中IDE是什麼
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是現在普遍使用的外部介面,主要接硬碟和光碟機。採用16位數據並行傳送方式,體積小,數據傳輸快。一個IDE介面只能接兩個外部設備。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硬碟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介面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不斷的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碟無法替代的地位。
早期的IDE介面有兩種傳輸模式,一個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個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雖然DMA模式系統資源佔用少,但需要額外的驅動程序或設置,因此被接受的程度比較低。後來在對速度要求愈來愈高的情況下,DMA模式由於執行效率較好,操作系統開始直接支持,而且廠商更推出了愈來愈快的DMA模式傳輸速度標准。而從英特爾的430TX晶元組開始,就提供了對Ultra DMA 33的支持,提供了最大33MB/sec的的數據傳輸率,以後又很快發展到了ATA66,ATA 100以及邁拓提出的ATA 133標准,分別提供66MB/sec,100MB/sec以及133MB/sec的最大數據傳輸率。值得注意的是,邁拓提出的ATA 133標准並沒能獲得業界的廣泛支持,硬碟廠商中只有邁拓自己才採用ATA 133標准,而日立(IBM),希捷和西部數據則都採用ATA 100標准,晶元組廠商中也只有VIA,SIS,ALi以及nViidia對次標准提供支持,晶元組廠商中英特爾則只支持ATA 100標准。
各種IDE標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 133兼容ATA 66/100和Ultra DMA33,而ATA 100也兼容Ultra DMA 33/66。 要特別注意的是,對ATA 66以及以上的IDE介面傳輸標准而言,必須使用專門的80芯IDE排線,其與普通的40芯IDE排線相比,增加了40條地線以提高信號的穩定性。 IDE代表著硬碟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碟ATA-1,這種類型的介面隨著介面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後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碟介面,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介面都屬於IDE硬碟。目前硬體介面已經向SATA轉移,IDE介面遲早會退出舞台。
優缺點
IDE介面優點:價格低廉、兼容性強、性價比高
IDE介面缺點:數據傳輸速度慢、線纜長度過短、連接設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