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解決網頁或FLASH的緩存問題,你用的是什麼方法解決的 謝謝了
在網頁設計人員而言,當Flash文件更改後,在瀏覽器里觀看效果時,必須清一下緩存才能瀏覽更新後的Flash文件,這次Flash文件製作初期,可能會要不斷的進行修改以及調試,這樣每次都要清緩存將是必較頭痛的事。
使用以下的方法,使SWF文件強制不從瀏覽器讀本地的緩存。或強制其SWF文件每次都去讀取最新的媒體文件,確保每次都讀取最新的SWF文件。
1:使用"Expires"標頭 這是在HTML文件中告訴瀏覽器不讀取本地緩存
在<head> </head> 中間加以下代碼
<!-- BEGIN Insert -->
<META HTTP-EQUIV="Expires" CONTENT="Mon, 04 Dec 1999 21:29:02 GMT">
<!-- END Insert -->
這樣的話,每次訪問這個文件都會告訴瀏覽器其緩存版本過期,將重新從伺服器端讀取最新的文件
2:直接告訴瀏覽器根本就沒有緩存
在包含SWF文件的HTML頁面里的</body>插入:
<!-- BEGIN Insert -->
<HEAD>
<META HTTP-EQUIV="PRAGMA" CONTENT="NO-CACHE">
</HEAD>
<!-- END Insert -->
沒有Cache標頭 不支持IE5版本,所以微軟建議使用帶Cacahe控制標頭
3:當在HTML頁面間連接跳轉時
在點擊超連接時將強制其從伺服器上下載最新文檔而不是從本地緩存中瀏覽
例如:<A HREF="stockPrices.htm?1">Current stock prices</A>
以上方法將阻止讀取本地緩存
如何阻止從緩存中讀取載入變數
問題:
當從外部數據源載入數據時,有時瀏覽器將數據存貯在本地緩存中,這樣就導致在調用loadVariables方法載入數據時會從本地緩存中讀取數據而代替從原始數據讀取的信息。
解決:
為確保flash載入的是最新的變數,附加一個隨機數變數,這樣就可以原始檔中載入最新的數據
例如:
方法一:
loadVariables("mypage.asp?nocache=" + random(65000), 0, "POST");
方法二:
loadVariables("mypage.asp?nocache=" + getTimer(), 0, "POST");
這樣確保每次載入的數據是最新的。
❷ internet 緩存文件
一、什麼是緩存
瀏覽器緩存這個概念,對於經常用瀏覽器來瀏覽信息的用戶來說並不十分陌生。用戶也許在用瀏覽器瀏覽信息時,經常使用「返回」和「後退」的瀏覽功能,調用你以前閱讀過的頁面,這時,你會發現顯示速度是很快的,其實這些你剛調出來的內容就放在計算機的緩存中,而不需要再次從INTERNET上重新傳輸數據,這樣就會給用戶造成了一種訪問速度被提高的錯覺。所以瀏覽器緩存其實就是指在本地使用的計算機中開辟一個內存區,同時也開辟一個硬碟區作為數據傳輸的緩沖區,然後用這個緩沖區來暫時保存用戶以前訪問過的信息。既然緩存存在於硬碟之中,那麼它肯定是以文件夾的形式出現的。各個不同類型的瀏覽器都有各個不同的文件夾作為緩存使用,在系統的預設狀態下,IE3.0和IE4.0版本的瀏覽器緩存文件夾為「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而網景公司的NETSCAPE 3.0瀏覽器的緩存文件夾為「Program FilesNetscapeNavigatorCache」,但網景公司的高版本瀏覽器比如Netscape Communicator4.0的瀏覽器緩存文件夾為「PROGRAM FILESUsers用戶名cache」 中,其中用戶名是用戶登錄WINDOWS時使用的名字。
二、緩存是如何工作的
當用戶在瀏覽器中設置一定量的磁碟緩存後,瀏覽器上網工作時會把從網上讀出的網頁、圖像以及其它數據存放在磁碟緩存之中,並建立相應的文檔索引。在瀏覽器以後的工作中,將首先檢查磁碟緩沖區中是否存在相應的數據,如果有,則直接從本地磁碟上讀出,不再從網上下載,所節省的時間是顯而易見的。緩存按照信息存放的位置可以分成內存緩存和硬碟緩存。內存緩存是用於暫時存儲本次上網所調用的數據資料的,從INTERNET上傳來的每一個網頁信息,在內存緩存中都相應地給予保存一個備份,「返回」和「向前」實際上是將以前的頁面從內存緩存中調出來並顯示在用戶的瀏覽器窗口中,在內存緩存中存放的網頁信息量和內存緩存的大小有關,內存緩存越大,保存的網頁信息量就越多。硬碟緩存是用於保存用戶前幾次上網時所調用的信息資料,用戶從「歷史記錄」中調出來的內容其實就是保存在硬碟緩存中的,只要用戶開辟的硬碟緩存足夠大,將可以保存用戶前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前調用過的信息資料。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在瀏覽器中設置適當的磁碟緩存是相當必要的,並且需要一定的容量,理論上這個值設置得越高,存入緩存的信息就越多,裝載它們的速度也就越快。那麼是不是設置的緩存容量越大,瀏覽的效率越高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大家都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如果緩存容量設置的太小,所能存放的數據信息量就很小,大部分數據還是需要從網上重新下載,並且系統還要花費一定的系統資源來頻繁清除緩存中的數據,最終結果會使瀏覽速度明顯下降,如果這是這樣的話,使用緩存到成了一種累贅,還不如不用的好。相反,如果瀏覽器的緩存設置得太大的話,那麼在你的磁碟緩存中存放的數據信息量將很龐大,以後在你每次需要重新訪問這些信息時,瀏覽器將不得不在你的龐大的緩存信息中搜索需要的文檔,這樣會使你的硬碟頻繁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將長於從網上下載數據的時間;另外如果緩存容量設置得太大,在硬碟容量一定的情況下,其他系統程序佔用的資源將變得相對較少,從而會降低計算機本身的運行速度。在這種情況下,磁碟緩存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通常情況下,瀏覽器默認的內存緩存數值為600K,如果你的計算機有32~64M內存,並且在運行瀏覽器系統的時候沒有執行更多的其他應用程序,那麼可以把這個數值改為4~8M;對於硬碟緩存,瀏覽器默認的數值為5M,如果你經常要訪問的信息量很大,而且計算機中的硬碟有比較多的閑置空間,那麼你可以把硬碟緩存的數值設置成500M~1000M。
三、怎樣正確設置緩存
用戶無論使用的是哪一種瀏覽器,正確地設置瀏覽器的緩存參數將大大提高你的瀏覽效率,同時也將一定程度上改善你的瀏覽器的工作性能;但是如果使用不恰當,設置不正確那不但不會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反而還能降低計算機的運行速度。不同的瀏覽器有不同的設置方法:
A、IE4.0瀏覽器設置緩存大小的方法如下:
1、首先打開瀏覽器的操作窗口,然後用滑鼠淡季「查看」菜單中的「Internet選項」,程序會打開一個選項對話框。
2、在選項對話框中找到「INTERNET 臨時文件」欄,並用滑鼠單擊該欄右邊的「設置」按鈕,同樣地程序也會打開一個設置框。
3、在設置框中,用戶可以直接用滑鼠來移動滑動桿即可改變緩存的大小。
4、參數設置好後,單擊「應用」按鈕使上述設置生效,最後單擊「確定」按鈕,退出參數設置對話框。
B、IE5.0瀏覽器設置緩存大小的方法如下:
1、打開IE5.0操作窗口,在窗口中用滑鼠單擊「工具」菜單中的「Internet選項」,屏幕上將出現「Internet選項」對話框。
2、在選項對話框中,單擊「常規」標簽下的「Internet臨時文件」設置欄,並用滑鼠單擊該欄中的「設置」按鈕,程序將會打開一個標題為「設置」的對話框;當然,IE4.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帶有自動清除磁碟緩存的功能,如果用戶想在這里節省硬碟的空間,也可以按「刪除文件」按鈕,來釋放出更多的緩存空間,這種刪除緩存內容的方式比較徹底。
3、在「設置」對話框上面有四個單選項:
「每次訪問此頁時檢查」單選項表示瀏覽器將發送一個信息給所要訪問的頁面的WEB伺服器,查問當前訪問的信息是否有變動,如沒有變動,就從硬碟緩存中直接調用,而且每次訪問都要發送信息給WEB伺服器進行驗證。
「每次啟動INTERNET EXPLORER時檢查」表示本次上網瀏覽器將只發送一次信息給WEB伺服器進行驗證,以後無論信息是否發生變動,都從硬碟緩存中直接調用所要訪問的頁面的信息。
「自動」單選項表示瀏覽器將自動檢查所要訪問的信息最新是否發生變動,如果變動的話,就從INTERNET上重新下載網頁,如果沒有變動的話,就直接從硬碟中讀取數據。
「不檢查」單選項表示對要調用的頁面信息不進行校驗,只要硬碟硬碟上有,就直接從硬碟中調用。弄清楚了上面四個選項後,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定,瀏覽器默認選擇「自動」這一單選項。
4、接著用戶可以在「使用的磁碟空間處」用滑鼠直接拖動滑動桿來改變緩存的大小,或者直接在後面的文本框中輸入具體的數值。如果用戶想改變瀏覽器緩存的位置,例如用戶的C盤空間緊張時或者為了使用方便,用戶需要把緩存移到其它分區或者把緩存放到一個易操作的地方,這時就可以通過另外選擇一個文件夾來作為緩存,在這里用戶只要按下「移動文件夾」並指定要新建的文件夾名稱就行了。
5、同樣地,參數設置好後,單擊「應用」按鈕使上述設置生效,最後單擊「確定」按鈕,退出選項對話框。
C、Netscape3.0瀏覽器設置緩存大小的方法如下:
1、運行瀏覽器程序,在瀏覽窗口中用滑鼠單擊「Options」菜單下面的「Network Preference」菜單項,瀏覽器將會彈出一個參數設置窗口。
2、在該窗口中單擊「Cache」標簽,我們就會發現該標簽下提供的設置內容都是與緩存有關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計算機的硬體配置情況,在「Memory」文本欄處輸入適當的內存緩存的數值,在「Disk」文本欄處輸入需要的硬碟緩存數值。
3、在該標簽,用戶也可以單擊「Clear memory cache now」來直接清除內存緩存中的內容,通過單擊「Clear disk cache now」按鈕來清除硬碟緩存中的內容。
4、在「Disk cache」文本欄處用戶可以另外指定一個文件夾作為硬碟緩存的目錄,瀏覽器默認的緩存目錄為「Program FilesNetscapeNavigatorCache」。
5、在「Verify」驗證欄處有三個單選項,其中「Once per session」功能與「每次啟動INTERNET EXPLORER時檢查」相同,「Every time」作用與「每次訪問此頁時檢查」 相同,「Never」當然與「不檢查」相同,瀏覽器默認會選中「Once per session」選項。
6、設置好所有參數後,單擊「確定」按鈕完成設置任務。
D、Netscape4.0以上版本瀏覽器設置緩存大小的方法如下:
1、在瀏覽器操作窗口中,用滑鼠單擊菜單欄中的「EDIT」菜單項下面的「Preferences」命令,程序會彈出一個設置對話框。
2、在該對話框的目錄欄中,選擇「Advanced」下面的「Cache」命令,用戶就會發現一個與緩存有關的設置界面。
3、這個設置界面與Netscape3.0瀏覽器的緩存設置界面相似,所以下面的設置基本上就與Netscape3.0瀏覽器設置緩存大小的方法相同。
好了,到了這里相信大家對瀏覽器緩存的使用已基本熟悉了。不過,最後筆者還要提醒大家兩點的是:1、磁碟緩存如果使用不當或使用時間較長時,有時可以導致瀏覽器降低工作效率或乾脆停止工作,最為典型的現象有兩種:一是打開一個網頁時硬碟不停的工作,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有反應。這是因為緩存太長以及緩存中數據太多造成的。另外一種現象就是瀏覽器乾脆不工作,無法打開任何網頁。這是因為緩存中的數據文檔混亂或者已經破壞造成的。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是適當減小緩存尺寸或者定期及時清理緩存中的數據。2、使用緩存後網頁有可能不能自動更新,雖然在設置緩存時讓它可以自動檢測網頁是否更新,但實際使用中往往每次都是讀出的舊網頁內容,這樣網上內容更新時用戶就不能及時了解。解決上述故障的方法是必須隨時按下瀏覽器的「刷新」或「Reload」按鈕。
❸ 瀏覽器的渲染過程及涉及到的緩存機制
答:dns解析-》tcp鏈接-》發送HTTP請求-》伺服器處理請求並且返回報文-》瀏覽器解析渲染頁面-》鏈接結束
是一個將網址解析成IP 地址的過程。
首先從本地域名伺服器中查找,如果找不到就繼續向上根域名伺服器查找,直到頂級域名,這個過程中存在dns優化有的環節。當查找資源時, 會先找緩存,(瀏覽器緩存-》系統緩存-》路由器緩存等等),也會根據機器的負載量和距離用戶的位置進行dns負載均衡。
A.客戶端發送syn到伺服器要求連接
B.服務端向客戶端發送ack
C.客戶端收到ack並確認後,向服務端發送ack,連連接建立。
tcp連接建立之後,開始通過HTTP協議傳輸資源,根據情況判斷是否使用HTTPS,HTTP包括請求行,請求報頭,請求正文(post,put客戶端向伺服器傳輸數據的情況)。keepalive什麼的可以在請求頭里添加。
(此處涉及強制緩存和協商緩存, 為了先講清楚瀏覽器渲染過程,我把他們放在文章末尾。)
服務端接到請求開始對tcp進行處理,對http進行解析,按照報文格式封裝成HTTP request對象。響應報文碼(1xx:請求已接受,2XX:成功,3xx:重定向,4xx:客戶端錯誤,5xx:服務端錯誤)
邊解析邊渲染,首先解析html,構建dom樹,然後解析css,構建cssom。
我思考過很久HTML和css誰先渲染。我的理解是,不一定,看位置了,如果dom構建的過程中遇到了css的link,那就會先去載入並構建cssom,這個過程不是一次性的。 css和同步的js文件都是阻塞DOM樹渲染的,但不阻塞DOM解析, 直到js載入並且執行完畢。遇到阻塞的css也會延遲js的執行和dom構建。(因為js可能會修改dom或者cssom),css同樣,當cssom構建時,js也會停止被阻塞,等待cssom構建完成。
defer & async
1.正常模式
<script src="script.js"></script>
遇到這樣的js標簽,瀏覽器會立即載入並執行,不等待後續載入的文檔元素。
2.async模式
<script async src="script.js"></script>
有async的js文件會和後續的DOM解析渲染並行執行,當js載入完成,立即執行,這時html解析暫停。因此不會按照標簽引入順序執行。
3.defer模式
<script defer src="script.js"></script>
有defer的js文件的載入,也會和文檔的解析構建並行。這一點與async一致。
不同的是,defer的js文件載入完不會立即執行, 會等到所有文檔解析完成後,DOMContentLoaded事件觸發之前完成, 因此會按照引入順序執行。
DOMContentLoaded & onload
DOM解析完(阻塞DOM的內容解析完,DOM才真正解析完)會觸發DOMContentLoaded事件。如果在DOMContentLoaded之後引入css樣式表,DOMContentLoaded可能無法獲取樣式表裡的樣式,此時DOM樹已經構建完成,但外部css文件還沒載入完成,這也是 css文件放在頭部的原因 。
onLoad
頁面的所有資源被載入以後觸發onLoad事件,會在DOMContentLoaded之後觸發。
這個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過成是迴流和重繪。計算盒模型的大小位置還有解析顏色字體等 屬性,這些都確定下來的時候開始repain,合成一個rendertree渲染樹,render-tree中必須同時存在dom和cssom,瀏覽器開始布局並渲染到屏幕上。首次載入必然會經歷迴流和重繪的過程。
無論何時總會有一個初始化的頁面布局伴隨著一次繪制。(除非你希望你的頁面是空白的:))之後,每一次改變用於構建渲染樹的信息都會導致以下至少一個的行為:
部分渲染樹(或者整個渲染樹)需要重新分析並且節點尺寸需要重新計算。這被稱為重排。注意這里至少會有一次重排-初始化頁面布局。
由於節點的幾何屬性發生改變或者由於樣式發生改變,例如改變元素背景色時,屏幕上的部分內容需要更新。這樣的更新被稱為重繪。
重排和重繪代價是高昂的,它們會破壞用戶體驗,並且讓UI展示非常遲緩。
一些重排可能開銷更大。想像一下渲染樹,如果你直接改變body下的一個子節點,可能並不會對其它節點造成影響。但是當你給一個當前頁面頂級的div添加動畫或者改變它的大小,就會推動整個頁面改變-聽起來代價就十分高昂。
瀏覽器一直致力於減少這些消極的影響,瀏覽器會創建一個變化的隊列,瀏覽器可以向隊列添加或變更這些變化,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或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執行一次重排或重繪,通過這種方式,多次重排或重繪會整合起來最終減少重排或重繪的次數,以節省瀏覽器渲染的開銷。
所以 ,同時set和get樣式是非常糟糕的做法
看到的一個答案,有可能是這個原因,但是我不確定。
開發環境會把css都打包到js里,所以要等js載入好了才有樣式,因此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在生產環境下,css會生成css文件,並插入到<style />里,因此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兩個優化點:css先載入,js後載入
js盡量不要修改dom樹。
以下是我在OneNote的筆記,粘貼過來就會變成圖片沒有找到好的辦法。
強制緩存和協商緩存是http請求這一步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