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世界上第一個硬碟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世界上第一個硬碟

發布時間: 2023-05-24 23:40:55

A. SSD的發展史

SSD的發展史:

1956年,IBM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碟

1968年,IBM重新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的可行性,奠定了硬碟發展方向。

1970年,StorageTek公司(Sun StorageTek)開發了第一個固態硬碟驅動器。

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態硬碟出現。

2006年3月,三星率先發布一款32GB容量的固態硬碟筆記橡鬧顫本電腦,

2007年1月,SanDisk公司發布了1.8寸32GB固態硬碟產品,3月又發布了2.5寸32GB型號。

2007年6月,東芝推出了其第一款120GB固態硬碟筆記本電腦。

2008年9月,憶正MemoRight SSD的正式發布,標志著中國企業加速進軍固態硬碟行業。

2009年,SSD井噴式發展,各大廠商蜂擁而來,存儲虛擬化正式走入新階段。

2010年2月,鎂光發布了全球首款SATA 6Gbps介面固態硬碟,突破了SATAII介面300MB/s的讀寫速度。

2010年底,瑞耐斯Renice推出全球第一款高性能mSATA固態硬碟並獲取專利梁敗權。

2012年,蘋果公司在筆記本電腦上應用容量為512G的固態硬碟。

2012年7月 ,Goldendisk 深圳雲存科技推出全球第一款體積最小的CFast固態硬碟。

固態彎桐硬碟(Solid State Drives),簡稱固盤,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

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

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領域。

B. 人類歷史上第一塊硬碟是什麼樣子

1956年,IBM研困昌制出人類歷史上一塊機械硬碟,IBM 305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經過近60年的發展,如今的硬碟已經演化的跟這個鼻祖級硬碟完全不同了。

罩尺宴RAMAC 是第一台使用隨機存取磁碟驅動器— 350磁碟存儲單元—的計算機,它是從此之後的 55年內製造的每個硬碟驅動器的祖先。

但 350 磁碟存儲單元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它引入了即時訪問信息的概念。

在 RAMAC 出現之前,信息必須通過一台打孔機運行大量卡片而輸入,而且在數幾小時或幾天後才能得到答案。

RAMAC 可以在幾秒內找到數據,對數據進行修改和移動,以找到完全不同的數據。

它使企業以全新的物銀視角思考數據,即時地進行數據混合和匹配。

隨機存取使關系型資料庫 成為可能。

這款硬碟由50張24寸磁碟組成,容量只有5MB,重量卻高達一噸。

當我們還在為3.5寸硬碟的便攜性太差而苦惱時,想想這60年,硬碟重量從1噸縮小至 幾百克,容量卻從5M激增至10TB,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能讓我們驚嘆工業之美,再過60年,如果機械硬碟還沒有被固態硬碟取代,它的體積也許可以比U盤 還小了。

C. 硬碟發展史

全面的硬碟知識

硬碟,英文「hard-disk」簡稱HD 。

是一種儲存量巨大的設備,作用是儲存計算機運行時需要的數據。

體現硬碟好壞的主要參數為傳輸率,其次的為轉速、單片容量、尋道時間、緩存、噪音和S.M.A.R.T.

1956年IBM公司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塊硬碟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它的數據為:容量5MB、碟片直徑為24英寸、碟片數為50片、重量上百公斤。

碟片上有一層磁性物質,被軸帶著旋轉,有磁頭移動著存儲數據,實現了隨機存取。

1970年磁碟誕生

1973年IBM公司製造出了一台640MB的硬碟、第一次採用「溫徹斯特」技術,是現在硬碟的開端,因為磁頭懸浮在碟片上方,所以鍍磁的碟片在密封的硬碟里可以飛速的旋轉,但有好幾十公斤重。

1975年Soft-adjacent layer(軟接近層)專利的MR磁頭結構產生

1979年IBM發明了薄膜磁頭,這意味著硬碟可以變的很小,速度可以更快,同體積下硬碟可以更大。

1979年IBM 3370誕生,它是第一款採用thin-film感應磁頭及Run-Length-Limited(RLL)編碼配置的硬碟,"2-7"RLL編碼將能減小硬碟錯誤

1986年IBM 9332誕生,它是第一款使用更高效的1-7 run-length-limited(RLL)代碼的硬碟。

1989年第一代MR磁頭出現

1991年IBM磁阻MR(Mago Resistive)磁頭硬碟出現。

帶動了一個G的硬碟也出現。

磁阻磁頭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所以碟片的存儲密度可以得到幾十倍的提高。

意味著硬碟的容量可以作的更大。

意味著硬碟進入了G級時代。

1993年GMR(巨磁阻磁頭技術)推出,這使硬碟的存儲密度又上了一個台階。

認識硬碟

硬碟是電腦中的重要部件,大家所安裝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9x、Windows 2k…)及所有的應用軟體(如:Dreamwaver、Flash、Photoshop…)等都是位於硬碟中,或許你沒感覺到吧!但硬碟確實非常重要,至少目前它還是我們存儲數據的主要場所,那你對硬碟究竟了解多少了?可能你對她一竅不通,不過沒關系,請見下文。

一、硬碟的歷史與發展

從第一塊硬碟RAMAC的產生到現在單碟容量高達15GB多的硬碟,硬碟也經歷了幾代的發展,下面就介紹一下其歷史及發展。

1.1956年9月,IBM的一個工程小組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磁碟存儲系統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其磁頭可以直接移動到碟片上的任何一塊存儲區域,從而成功地實現了隨機存儲,這套系統的總容量只有5MB,共使用了50個直徑為24英寸的磁碟,這些碟片表面塗有一層磁性物質,它們被疊起來固定在一起,繞著同一個軸旋轉。

此款RAMAC在那時主要用於飛機預約、自動銀行、醫學診斷及太空領域內。

2.196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探討對硬碟技術做重大改造的可能性。

「溫徹斯特」技術的精隋是:「密封、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碟片,磁頭沿碟片徑向移動,磁頭懸浮在高速轉動的碟片上方,而不與碟片直接接觸」,這也是現代絕大多數硬碟的原型。

3.1973年IBM公司製造出第一台採用「溫徹期特」技術的硬碟,從此硬碟技術的發展有了正確的結構基礎。

4.1979年,IBM再次發明了薄膜磁頭,為進一步減小硬碟體積、增大容量、提高讀寫速度提供了可能。

5.80年代末期IBM對硬碟發展的又一項重大貢獻,即發明了MR(Mago Resistive)磁阻,這種磁頭在讀取數據時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使得碟片的存儲密度能夠比以往20MB每英寸提高了數十倍。

6.1991年IBM生產的3.5英寸的硬碟使用了MR磁頭,使硬碟的容量首次達到了1GB,從此硬碟容量開始進入了GB數量級。

7.1999年9月7日,Maxtor宣布了首塊單碟容量高達10.2GB的ATA硬碟,從而把硬碟的容量引入了一個新里程碑。

8.2000年2月23日,希捷發布了轉速高達15,000RPM的Cheetah X15系列硬碟,其平均尋道時間只有3.9ms,這可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硬碟了,同時它也是到目前為止轉速最高的硬碟;其性能相當於閱讀一整部Shakespeare只花.15秒。

此系列產品的內部數據傳輸率高達48MB/s,數據緩存為4~16MB,支持Ultra160/m SCSI及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 ,這將硬碟外部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了160MB~200MB/s。

總得來說,希捷的此款("捷豹")Cheetah X15系列將硬碟的性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9.2000年3月16日,硬碟領域又有新突破,第一款「玻璃硬碟」問世,這就是IBM推出的Deskstar 75GXP及Deskstar 40GV,此兩款硬碟均使用玻璃取代傳統的鋁作為碟片材料,這能為硬碟帶來更大的平滑性及更高的堅固性。

另外玻璃材料在高轉速時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此外Deskstar 75GXP系列產品的最高容量達75GB,這是目前最大容量的硬碟,而Deskstar 40GV的數據存儲密度則高達14.3 十億數據位/每平方英寸,這再次涮新數據存儲密度世界記錄。

二、硬碟分類

目前的硬碟產品內部碟片有:5.25,3.5,2.5和1.8英寸(後兩種常用於筆記本及部分袖珍精密儀器中,現在台式機中常用3.5英寸的碟片);如果按硬碟與電腦之間的數據介面,可分為兩大類:IDE介面及SCSI介面硬碟兩大陣營。

三、技術規格

目前台式機中硬碟的外形差不了多少,在技術規格上有幾項重要的指標:

1.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指硬碟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軌時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注意它與平均訪問時間的差別,平均尋道時間當然是越小越好,現在選購硬碟時應該選擇平均尋道時間低於9ms的產品。

2.平均潛伏期(average latency),指當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的磁軌後,然後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頭下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3.道至道時間(single track seek),指磁頭從一磁軌轉移至另一磁軌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4.全程訪問時間(max full seek),指磁頭開始移動直到最後找到所需要的數據塊所用的全部時間,單位為毫秒(ms)。

5.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指磁頭找到指定數據的平均時間,單位為毫秒。

通常是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潛伏時間之和。

注意:現在不少硬碟廣告之中所說的平均訪問時間大部分都是用平均尋道時間所代替的。

6.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也叫持續數據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單位Mb/S(注意與MB/S之間的差別)。

它指磁頭至硬碟緩存間的最大數據傳輸率,一般取決於硬碟的碟片轉速和碟片數據線密度(指同一磁軌上的數據間隔度)。

注意,在這項指標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為單位,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轉換成MB/S(兆位元組/秒),就必須將Mbps數據除以8(一位元組8位數)。

例如,WD36400硬碟給出的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為131Mbps,但如果按MB/S計算就只有16.37MB/s(131/8)。

7.外部數據傳輸率:通稱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指從硬碟緩沖區讀取數據的速率,在廣告或硬碟特性表中常以數據介面速率代替,單位為MB/S。

目前主流硬碟普通採用的是Ultra ATA/66,它的最大外部數據率即為66.7MB/s,而在SCSI硬碟中,採用最新的Ultra 160/m SCSI介面標准,其數據傳輸率可達160MB/s,採用Fibra Channel(光纖通道),最大外部數據傳輸將可達200MB/s。

在廣告中我們有時能看到說雙Ultra 160/m SCSI的介面,這理論上將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了320MB/s,但目前好像還沒有結合有此介面的產品推出。

8.主軸轉速:是指硬碟內主軸的轉動速度,目前ATA(IDE)硬碟的主軸轉速一般為5400~7200rpm,主流硬碟的轉速為7200RPM,至於SCSI硬碟的主軸轉速可達一般為7200~10,000RPM,而最高轉速的SCSI硬碟轉速高達15,000RPM(即希捷「捷豹X15」系列硬碟)。

9.數據緩存:指在硬碟內部的高速存儲器:目前硬碟的高速緩存一般為512KB~2MB,目前主流ATA硬碟的數據緩存應該為2MB,而在SCSI硬碟中最高的數據緩存現在已經達到了16MB。

對於大數據緩存的硬碟在存取零散文件時具有很大的優勢。

10.硬碟表面溫度:它是指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使硬碟密封殼溫度上升情況。

這項指標廠家並不提供,一般只能在各種媒體的測試數據中看到。

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過高將影響薄膜式磁頭(包括GMR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因此硬碟工作表面溫度較低的硬碟有更好的數據讀、寫穩定性。

如果對於高轉速的SCSI硬碟一般來說應該加一個硬碟冷卻裝置,這樣硬碟的工作穩定性才能得到保障。

11.MTBF(連續無故障時間):它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

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

這項指標在一般的產品廣告或常見的技術特性表中並不提供,需要時可專門上網到具體生產該款硬碟的公司網址中查詢。

四、介面標准

ATA介面,這是目前台式機硬碟中普通採用的介面類型。

ST-506/412介面:

這是希捷開發的一種硬碟介面,首先使用這種介面的硬碟為希捷的ST-506及ST-412。

ST-506介面使用起來相當簡便,它不需要任何特殊的電纜及接頭,但是它支持的傳輸速度很低,因此到了1987年左右這種介面就基本上被淘汰了,採用該介面的老硬碟容量多數都低於200MB。

早期IBM PC/XT和PC/AT機器使用的硬碟就是ST-506/412硬碟或稱MFM硬碟,MFM(Modified Frequency Molation)是指一種編碼方案 。

ESDI介面:

即(Enhanced Small Drive Interface)介面,它是邁拓公司於1983年開發的。

其特點是將編解碼器放在硬碟本身之中,而不是在控制卡上,理論傳輸速度是前面所述的ST-506的2…4倍,一般可達到10Mbps。

但其成本較高,與後來產生的IDE介面相比無優勢可言,因此在九十年代後就補淘汰了

IDE及EIDE介面: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本意實際上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我們常說的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現在PC機使用的硬碟大多數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電纜將它們與主板或介面卡連起來就可以了。

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

ATA-1(IDE):

ATA是最早的IDE標準的正式名稱,IDE實際上是指連在硬碟介面的硬碟本身。

ATA在主板上有一個插口,支持一個主設備和一個從設備,每個設備的最大容量為504MB,ATA最早支持的PIO-0模式(Programmed I/O-0)只有3.3MB/s,而ATA-1一共規定了3種PIO模式和4種DMA模式(沒有得到實際應用),要升級為ATA-2,你需要安裝一個EIDE適配卡。

ATA-2(EIDE Enhanced IDE/Fast ATA):

這是對ATA-1的擴展,它增加了2種PIO和2種DMA模式,把最高傳輸率提高到了16.7MB/s,同時引進了LBA地址轉換方式,突破了老BIOS固有504MB的限制,支持最高可達8.1GB的硬碟。

如你的電腦支持ATA-2,則可以在CMOS設置中找到(LBA,LogicalBlock Address)或(CHS,Cylinder,Head,Sector)的設置。

其兩個插口分別可以連接一個主設備和一個從設置,從而可以支持四個設備,兩個插口也分為主插口和從插口。

通常可將最快的硬碟和CD—ROM放置在主插口上,而將次要一些的設備放在從插口上,這種放置方式對於486及早期的Pentium電腦是必要的,這樣可以使主插口連在快速的PCI匯流排上,而從插口連在較慢的ISA匯流排上。

ATA-3(FastATA-2):

這個版本支持PIO-4,沒有增加更高速度的工作模式(即仍為16.7MB/s),但引入了簡單的密碼保護的安全方案,對電源管理方案進行了修改,引入了S.M.A.R.T(Self-Monitoring,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

ATA-4(UltraATA、UltraDMA、UltraDMA/33、UltraDMA/66):

這個新標准將PIO-4下的最大數據傳輸率提高了一倍,達到33MB/s,或更高的66MB/s。

它還在匯流排佔用上引入了新的技術,使用PC的DMA通道減少了CPU的處理負荷。

要使用Ultra-ATA,需要一個空閑的PCI擴展槽,如果將UltraATA硬碟卡插在ISA擴展槽上,則該設備不可能達到其最大傳輸率,因為ISA匯流排的最大數據傳輸率只有8MB/s 。

其中的Ultra ATA/66(即Ultra DMA/66)是目前主流桌面硬碟採用的介面類型,其支持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率為66.7MB/s。

Serial ATA:

新的Serial ATA(即串列ATA),是英特爾公司在今年IDF(Intel Developer Forum,英特爾開發者論壇) 發布的將於下一代外設產品中採用的介面類型,就如其名所示,它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資料,在同一時間點內只會有1位數據傳輸,此做法能減小介面的針腳數目,用四個針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第1針發出、2針接收、3針供電、4針地線)。

這樣做法能降低電力消耗,減小發熱量。

最新的硬碟介面類型ATA-100就是Serial ATA是初始規格,它支持的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率達100MB/s,上面介紹的那兩款IBM Deskstar 75GXP及Deskstar 40GV就是第一次採用此ATA-100介面類型的產品。

在2001年第二季度將推出Serial ATA 1x標準的產品,它能提高150MB/s的數據傳輸率。

對於Serial ATA介面,一台電腦同時掛接兩個硬碟就沒有主、從盤之分了,各設備對電腦主機來說,都是Master,這樣我們可省了不少跳線功夫。

SCSI介面:

SCSI就是指Small 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它最早研製於1979,原是為小型機的研製出的一種介面技術,但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現在它被完全移植到了普通PC上。

現在的SCSI可以劃分為SCSI-1和SCSI-2(SCSI Wide與SCSI Wind Fast),最新的為SCSI-3,不過SCSI-2是目前最流行的SCSI版本。

SCSI廣泛應用於如:硬碟、光碟機、ZIP、MO、掃描儀、磁帶機、JAZ、列印機、光碟刻錄機等設備上。

它的優點非常多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適應面廣; 使用SCSI,你所接的設備就可以超過15個,而所有這些設備只佔用一個IRQ,這就可以避免IDE最大外掛15個外設的限制。

2、多任務;不像IDE,SCSI允許對一個設備傳輸數據的同時,另一個設備對其進行數據查找。

這將在多任務操作系統如Linux、Windows NT中獲得更高的性能。

3、寬頻寬;在理論上,最快的SCSI匯流排有160MB/s的帶寬,即Ultra 160/s SCSI;這意味著你的硬碟傳輸率最高將達160MB/s(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實際應用中可能會低一點)。

4、少CPU佔用率

從最早的SCSI到現在Ultra 160/m SCSI,SCSI介面具有如下幾個發展階段

1、SCSI-1 —最早SCSI是於1979年由美國的Shugart公司(Seagate希捷公司的前身)制訂的,並於1986年獲得了ANSI(美國標准協會)承認的SASI(Shugart Associates System Interface施加特聯合系統介面)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指的SCSI -1,它的特點是,支持同步和非同步SCSI外圍設備;支持7台8位的外圍設備最大數據傳輸速度為5MB/S;支持WORM外圍設備。

2、SCSI-2 —90年代初(具體是1992年),SCSI發展到了SCSI-2,當時的SCSI-2 產品(通稱為Fast SCSI)是能過提高同步傳輸時的頻率使數據傳輸率提高為10MB/S,原本為8位的並行數據傳輸稱為:Narrow SCSI;後來出現了16位的並行數據傳輸的WideSCSI,將其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了20MB/S 。

3、SCSI-3 —1995年推出了SCSI-3,其俗稱Ultra SCSI,全稱為SCSI-3 Fast-20 Parallel Interface(數據傳輸率為20M/S)它採用了同步傳輸時鍾頻率提高到20MHZ以提高數據傳輸的技術,因此使用了16位傳輸的Wide模式時,數據傳輸即可達到40MB/s。

其允許介面電纜的最大長度為1.5米。

4、1997年推出了Ultra 2 SCSI(Fast-40),其採用了LVD(Low Voltage Differential,低電平微分)傳輸模式,16位的Ultra2SCSI(LVD)介面的最高傳輸速率可達80MB/S,允許介面電纜的最長為12米,大大增加了設備的靈活性。

5、1998年9月更高的數據傳輸率的Ultra160/m SCSI(Wide下的Fast-80)規格正式公布,其最高數據傳輸率為160MB/s,這將給電腦系統帶來更高的系統性能。

現有最流行的串列硬碟技術

隨著INTEL的915平台的發布,最新的ICH6-M也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而ICH6除了在一些電源管理特性方面有所增強外,也正式引入了SATA(串列ATA,以下簡稱SATA)和PCI-E概念。

對於筆記本來說,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一直使用著PATA(並行ATA,以下簡稱PATA)來連接硬碟,SATA的出現無疑是一項硬碟介面的革命。

而如今隨著INTEL的積極推動,筆記本也開始邁入SATA的陣營。

關於SATA的優勢,筆者相信諸位也都有了解。

確實,比起PATA,SATA有著很多不可比擬的優勢,而筆者將在本文中透過技術細節來多其進行分析。

相信您讀完本文後會對SATA有著更深入的了解。

另外由於本文主要針對筆記本和台式機,所以諸如RAID等技術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內。

串列通信和並行通信

再進行詳細的介紹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串列通信和並行通信的特點。

一般來說,串列通信一般由二根信號線和一根地線就可完成互相的信息的傳送。

如下圖,我們看到設備A和設備B之間的信號交換僅用了兩根信號線和一根地線就完成了。

這樣,在一個時鍾內,二個bit的數據就會被傳輸(每個方向一個bit,全雙工),如果能時鍾頻率足夠高,那麼數據的傳輸速度就會足夠快。

如果為了節省成本,我們也可以只用一根信號線和一根地線連接。

這樣在一個時鍾內只有一個bit被傳輸(半雙工),我們也同樣可以提高時鍾頻率來提升其速度。

而並行通信在本質上是和串列通信一樣的。

唯一的區別是並行通信依靠多條數據線在一個時鍾周期里傳送更多的bit。

下圖中,數據線已經不是一條或者是兩條,而是多條。

我們很容易知道,如果有8根數據線的話,在同一時鍾周期內傳送的的數據量是8bit。

如果我們的數據線足夠多的話,比如PCI匯流排,那一個周期內就可以傳送32bit的數據。

在這里,筆者想提醒各位讀者,對於一款產品來說,用最低的成本來滿足帶寬的需要,那就是成功的設計,而不會在意你是串列通信還是並行通信,也不會管你的傳輸技術是先進還是落後。

PATA介面的速度

我們知道,ATA-33的速度為33MB/S,ATA-100的速度是100MB/S。

那這個速度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匯流排上的時鍾頻率,比如ATA-100是25MHz,PATA的並行數據線有16根,一次能傳送16bit的數據。

而ATA-66以上的規范為了降低匯流排本身的頻率,PATA被設計成在時鍾的上下沿都能傳輸數據(類似DDR的原理),使得在一個時鍾周期內能傳送32bit。

這樣,我們很容易得出ATA-100的速度為:25M*16bit*2=800Mbps=100MByte/s。

PATA的局限性

在相同頻率下,並行匯流排優於串列匯流排。

隨著當前硬碟的數據傳輸率越來越高,傳統的並行ATA介面日益逐漸暴露出一些設計上的缺陷,其中最致命的莫過於並行線路的信號干擾問題。

那各信號線之間是如何干擾的呢?

1,首先是信號的反射現象。

從南橋發出的PATA信號,通過扁長的信號線到達硬碟(在筆記本上對應的也有從南橋引出PATA介面,一直布線到硬碟的介面)。

學過微波通信的讀者肯定知道,信號在到達PATA硬碟後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反彈,而反彈的信號必將疊加到當前正在被傳輸的信號上,導致傳輸中數據的完整性被破壞,引起接受端誤判。

所以在實際的設計中,都必須要設計相應的電路來保證信號的完整性。

我們看到,從南橋發出的PATA信號一般都需要經過一個排阻才發送到PATA的設備。

我們必須加上至少30個電阻(除了16根數據線,還有一些控制信號)才能有效的防止信號的反彈。

而在硬碟內部,硬碟廠商會在裡面接上終端電阻以防止引號反彈。

這不僅對成本有所上升,也對PCB的布局也造成了困擾。

當然,信號反彈在任何高速電路里都會發生,在SATA里我們也會看到終端電阻,但因為SATA的數據線比PATA少很多,並且採用了差分信號傳輸,所以這個問題並不突出。

2,其次是信號的偏移問題

理論上,並行匯流排的數據線的長度應該是一致的。

而在實際上,這點很難得到保證。

信號線長度的不一致性會導致某個信號過快/過慢到達接受端,導致邏輯誤判。

不僅如此,導致信號延遲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線路板上的分布電容、信號線在高頻時產生的感抗等都會引起信號的延遲。

如圖,在左側南橋端我們發送的數據為[1,1,1,0],在發送到硬碟的過程中,第四個信號由於某種原因出現延遲,在判斷時刻還沒到達接受端。

這樣,接受端判斷接受到的信號為[1,1,1,1],出現錯誤。

由此也可看出,並行數據線越多,出現錯誤的概率也越大。

下圖是SONY Z1的硬碟轉接線,我們看到,設計師做了不少蛇行走線以滿足PATA數據線的長度一致性要求。

我們可以很容易想像,信號的時鍾越快,被判斷信號判斷的時間就越短,出現誤判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較慢的匯流排上(上),允許數據信號和判斷信號的時間誤差為a,而在高速的匯流排上(下),允許誤差為b。

速度越快,允許的誤差越小。

這也是PATA的匯流排頻率提升的局限性,而匯流排頻率直接影響著硬碟傳輸速度。

3,還有是信號線間的干擾(串音干擾)

這種干擾幾乎存在與任何電路。

和信號偏移一樣,串音干擾也是並行通信的通病。

由於並行通信需要多條信號線並行走線(以滿足長度、分布電容等參數的一致性),而串音干擾就是在這時候導致的。

由於信號線在傳輸數據的過程中不停的以0,1間變換,導致其周邊的磁場變化甚快。

通過法拉第定律我們知道,磁場變化越快,切割磁力線的導線上的電壓越大。

這個電壓將導致信號的變形,信號頻率越高,干擾愈加嚴重,直至完全無法工作。

串音干擾可以說這是對並行的PATA線路影響最大的不利因素,並且大大限制了線路的長度。

硬碟的恢復主要是靠備份,還有一些比較專業的恢復技術就是要專業學習的了.不過我不專業,現在最常用的就是GHOST,它可以備份任何一個盤付,並生成一個備份文件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來恢復數據

現在市場上的主要幾款硬碟就是邁托,西部數據(WD),希捷(ST),三星,東之,松下,還有最新的那個易拓保密硬碟

刀殤

D. IBM幾幾年誕生第一塊硬碟

50年前的今天,IBM展示了具有現代意義的第一台硬磁碟驅動器-RAMDAC.
總容量5MB,售價35000美元,重量約為1噸,它們被疊起來固定在一起,繞著同一個軸旋轉,它雖然笨重又低效,但已經預示著硬碟技術開始不斷發展.
以至於50年之後,IBM的硬碟部門早已經被收購,我們仍然要用一些寶貴的資料回憶一下發展與創新之路.
1956年第一塊硬碟誕生,開創數字存儲新時代
1956年9月著名的IBM的公司的一個工程小組將世界上首個「硬碟」展示給了大家,它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完整意義上的硬碟,它僅僅是一個磁碟儲存系統,現在來看較為落後的機械組件,龐大的佔地面積,不由讓人膽寒。他的名字叫做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

E. 固態硬碟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1956年,IBM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碟。
1970年,StorageTek公司(Sun StorageTek)開發了第一個固態硬碟驅動器。
1984年,東芝發明快閃記憶體。
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態硬碟由IBM推出。

F. 世界上的第一個硬碟是那個公司發明的什麼時間

世界第一台硬碟存儲器是由IBM公司的 艾倫·舒加特 在1956年發明的,其型號為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

G. 固態硬碟什麼時候有的

固態硬碟在1956年就有了,IBM公司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碟。
固態驅動器(SolidStateDisk或SolidStateDrive,簡稱SSD),俗稱固態硬碟,固態硬碟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因為台灣英語里把固體電容稱之為Solid而得名。SSD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宏爛DRAM晶元含橡)組成。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蔽老漏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諸多領域。
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雖然成本較高,但也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元,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SATA-3介面、SAS介面、MSATA介面、PCI-E介面、NGFF介面、CFast介面、SFF-8639介面和M.2NVME/SATA協議。
更多關於固態硬碟什麼時候有的,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4c1082161584063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H. 世界上第一張磁碟是1983年發明出來的。

世界上第一張磁碟不是1983年發明出來的,是1971年。
1.最早的軟盤是在1971年,IBM公司的一組工程師在阿蘭·舒格特的領導下發明了軟盤。由於其具有柔韌性,所以被稱為「軟盤」。舒格特繼續為王電腦公司改進其設計,1976年創制了一種5英寸的軟盤和驅動器。1981年,索尼公司首先引進了現代人電腦中標準的3英寸的驅動器和軟盤。
2.作為硬碟發明者的IBM公司,一直是硬碟技術的先鋒。IBM公司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碟:350RAMAC。碟片直徑為24英寸,碟片數為50片,重量則是上百公斤,相當於兩個冰箱的體積,不過其儲存容量只有5MB。

I. 硬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1956-1966
世界上的第一款硬碟是由IBM於1956年設計並製造的。這款名為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的硬碟產品體積十分龐大,但容量僅為5MB,總共使用了50張24英寸的碟片。這在現在是無法想像的,但在當時,已經算是相當先進的產品了,其容量相對同時期的電腦應用模式來說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海量」了。

在那個年代,尚未誕生PC的概念,也就是說以「個人」名義,是無法擁有一台電腦的。那時的電腦大多數應用於軍事領域或是大型企業。當時IBM 350 RAMAC主要面向的用戶是航空公司、醫療企業、銀行以及宇航等領域。

在硬碟誕生的最初十年,電腦的應用領域並不廣泛,硬碟的應用領域也相應地受到限制,因而導致硬碟的發展相對緩慢。這種情況直至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有所改善。究其原因並非是因為應用拉動了對存儲空間的需求,而是IBM 350 RAMAC的體積太大,並且其物理結構導致其壽命相對較短。

1967-1976
1968年,硬碟發展史中的第一個歷史性突破由IBM公司完成—IBM研發成功了「溫盤」技術,即Winchester技術。Winchester技術主要針對硬碟的物理結構提出了更多的改進。簡單概括為:密封、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碟片,磁頭沿碟片徑向移動,磁頭懸浮在高速轉動的碟片上方,而不與碟片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