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cpu緩存名詞解釋
cpu緩存是位於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存儲器,它的容量比內存小的多但是交換速度卻比內存要快得多。緩存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cpu運算速度與內存讀寫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為cpu運算速度要比內存讀寫速度快很多,這樣會使cpu花費很長時間等待數據到來或把數據寫入內存。在緩存中的數據是內存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是短時間內cpu即將訪問的,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就可避開內存直接從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 就好比你是cpu,你旁邊桌子上的工具是一級緩存,雖然不多但是用起來最方便,桌子旁椅子上的工具是2級緩存,1級不夠就拿2級的,3級就是桌子下面工具箱,內存就是放工具的倉庫,這樣明白了吧
Ⅱ 關於電腦cpu緩存
二級緩存又叫L2 CACHE,它是處理器內部的一些緩沖存儲器,其作用跟內存一樣。 它是怎麼出現的呢? 要上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由於處理器的運行速度越來越快,慢慢地,處理器需要從內存中讀取數據的速度需求就越來越高了。然而內存的速度提升速度卻很緩慢,而能高速讀寫數據的內存價格又非常高昂,不能大量採用。從性能價格比的角度出發,英特爾等處理器設計生產公司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少量的高速內存和大量的低速內存結合使用,共同為處理器提供數據。這樣就兼顧了性能和使用成本的最優。而那些高速的內存因為是處於CPU和內存之間的位置,又是臨時存放數據的地方,所以就叫做緩沖存儲器了,簡稱「緩存」。它的作用就像倉庫中臨時堆放貨物的地方一樣,貨物從運輸車輛上放下時臨時堆放在緩存區中,然後再搬到內部存儲區中長時間存放。貨物在這段區域中存放的時間很短,就是一個臨時貨場。 最初緩存只有一級,後來處理器速度又提升了,一級緩存不夠用了,於是就添加了二級緩存。二級緩存是比一級緩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的內存,主要就是做一級緩存和內存之間數據臨時交換的地方用。現在,為了適應速度更快的處理器P4EE,已經出現了三級緩存了,它的容量更大,速度相對二級緩存也要慢一些,但是比內存可快多了。 緩存的出現使得CPU處理器的運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這個區域中存放的都是CPU頻繁要使用的數據,所以緩存越大處理器效率就越高,同時由於緩存的物理結構比內存復雜很多,所以其成本也很高。
大量使用二級緩存帶來的結果是處理器運行效率的提升和成本價格的大幅度不等比提升。舉個例子,伺服器上用的至強處理器和普通的P4處理器其內核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二級緩存不同。至強的二級緩存是2MB~16MB,P4的二級緩存是512KB,於是最便宜的至強也比最貴的P4貴,原因就在二級緩存不同。
即L2 Cache。由於L1級高速緩存容量的限制,為了再次提高CPU的運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儲器,即二級緩存。工作主頻比較靈活,可與CPU同頻,也可不同。CPU在讀取數據時,先在L1中尋找,再從L2尋找,然後是內存,在後是外存儲器。所以L2對系統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CPU緩存(Cache Memory)位於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存儲器,它的容量比內存小但交換速度快。在緩存中的數據是內存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是短時間內CPU即將訪問的,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就可避開內存直接從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由此可見,在CPU中加入緩存是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這樣整個內存儲器(緩存+內存)就變成了既有緩存的高速度,又有內存的大容量的存儲系統了。緩存對CPU的性能影響很大,主要是因為CPU的數據交換順序和CPU與緩存間的帶寬引起的。
緩存的工作原理是當CPU要讀取一個數據時,首先從緩存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如果沒有找到,就用相對慢的速度從內存中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同時把這個數據所在的數據塊調入緩存中,可以使得以後對整塊數據的讀取都從緩存中進行,不必再調用內存。
正是這樣的讀取機制使CPU讀取緩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數CPU可達90%左右),也就是說CPU下一次要讀取的數據90%都在緩存中,只有大約10%需要從內存讀取。這大大節省了CPU直接讀取內存的時間,也使CPU讀取數據時基本無需等待。總的來說,CPU讀取數據的順序是先緩存後內存。
最早先的CPU緩存是個整體的,而且容量很低,英特爾公司從Pentium時代開始把緩存進行了分類。當時集成在CPU內核中的緩存已不足以滿足CPU的需求,而製造工藝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緩存的容量。因此出現了集成在與CPU同一塊電路板上或主板上的緩存,此時就把 CPU內核集成的緩存稱為一級緩存,而外部的稱為二級緩存。一級緩存中還分數據緩存(Data Cache,D-Cache)和指令緩存(Instruction Cache,I-Cache)。二者分別用來存放數據和執行這些數據的指令,而且兩者可以同時被CPU訪問,減少了爭用Cache所造成的沖突,提高了處理器效能。英特爾公司在推出Pentium 4處理器時,用新增的一種一級追蹤緩存替代指令緩存,容量為12KμOps,表示能存儲12K條微指令。
隨著CPU製造工藝的發展,二級緩存也能輕易的集成在CPU內核中,容量也在逐年提升。現在再用集成在CPU內部與否來定義一、二級緩存,已不確切。而且隨著二級緩存被集成入CPU內核中,以往二級緩存與CPU大差距分頻的情況也被改變,此時其以相同於主頻的速度工作,可以為CPU提供更高的傳輸速度。
二級緩存是CPU性能表現的關鍵之一,在CPU核心不變化的情況下,增加二級緩存容量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二級緩存上有差異,由此可見二級緩存對於CPU的重要性。
CPU在緩存中找到有用的數據被稱為命中,當緩存中沒有CPU所需的數據時(這時稱為未命中),CPU才訪問內存。從理論上講,在一顆擁有二級緩存的CPU中,讀取一級緩存的命中率為80%。也就是說CPU一級緩存中找到的有用數據占數據總量的80%,剩下的20%從二級緩存中讀取。由於不能准確預測將要執行的數據,讀取二級緩存的命中率也在80%左右(從二級緩存讀到有用的數據占總數據的16%)。那麼還有的數據就不得不從內存調用,但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較高端的CPU中,還會帶有三級緩存,它是為讀取二級緩存後未命中的數據設計的—種緩存,在擁有三級緩存的CPU中,只有約5%的數據需要從內存中調用,這進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為了保證CPU訪問時有較高的命中率,緩存中的內容應該按一定的演算法替換。一種較常用的演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演算法」(LRU演算法),它是將最近一段時間內最少被訪問過的行淘汰出局。因此需要為每行設置一個計數器,LRU演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計數器清零,其他各行計數器加1。當需要替換時淘汰行計數器計數值最大的數據行出局。這是一種高效、科學的演算法,其計數器清零過程可以把一些頻繁調用後再不需要的數據淘汰出緩存,提高緩存的利用率。
CPU產品中,一級緩存的容量基本在4KB到64KB之間,二級緩存的容量則分為128KB、256KB、512KB、1MB、2MB等。一級緩存容量各產品之間相差不大,而二級緩存容量則是提高CPU性能的關鍵。二級緩存容量的提升是由CPU製造工藝所決定的,容量增大必然導致CPU內部晶體管數的增加,要在有限的CPU面積上集成更大的緩存,對製造工藝的要求也就越高
緩存(Cache)大小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其結構與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簡單地講,緩存就是用來存儲一些常用或即將用到的數據或指令,當需要這些數據或指令的時候直接從緩存中讀取,這樣比到內存甚至硬碟中讀取要快得多,能夠大幅度提升CPU的處理速度。
所謂處理器緩存,通常指的是二級高速緩存,或外部高速緩存。即高速緩沖存儲器,是位於CPU和主存儲器DRAM(Dynamic RAM)之間的規模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儲器,通常由SRAM(靜態隨機存儲器)組成。用來存放那些被CPU頻繁使用的數據,以便使CPU不必依賴於速度較慢的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L2高速緩存一直都屬於速度極快而價格也相當昂貴的一類內存,稱為SRAM(靜態RAM),SRAM(Static RAM)是靜態存儲器的英文縮寫。由於SRAM採用了與製作CPU相同的半導體工藝,因此與動態存儲器DRAM比較,SRAM的存取速度快,但體積較大,價格很高。
處理器緩存的基本思想是用少量的SRAM作為CPU與DRAM存儲系統之間的緩沖區,即Cache系統。80486以及更高檔微處理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處理器晶元內集成了SRAM作為Cache,由於這些Cache裝在晶元內,因此稱為片內Cache。486晶元內Cache的容量通常為8K。高檔晶元如Pentium為16KB,Power PC可達32KB。Pentium微處理器進一步改進片內Cache,採用數據和雙通道Cache技術,相對而言,片內Cache的容量不大,但是非常靈活、方便,極大地提高了微處理器的性能。片內Cache也稱為一級Cache。由於486,586等高檔處理器的時鍾頻率很高,一旦出現一級Cache未命中的情況,性能將明顯惡化。在這種情況下採用的辦法是在處理器晶元之外再加Cache,稱為二級Cache。二級Cache實際上是CPU和主存之間的真正緩沖。由於系統板上的響應時間遠低於CPU的速度,如果沒有二級Cache就不可能達到486,586等高檔處理器的理想速度。二級Cache的容量通常應比一級Cache大一個數量級以上。在系統設置中,常要求用戶確定二級Cache是否安裝及尺寸大小等。二級Cache的大小一般為128KB、256KB或512KB。在486以上檔次的微機中,普遍採用256KB或512KB同步Cache。所謂同步是指Cache和CPU採用了相同的時鍾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相對於非同步Cache,性能可提高30%以上。
目前,PC及其伺服器系統的發展趨勢之一是CPU主頻越做越高,系統架構越做越先進,而主存DRAM的結構和存取時間改進較慢。因此,緩存(Cache)技術愈顯重要,在PC系統中Cache越做越大。廣大用戶已把Cache做為評價和選購PC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
Ⅲ 為什麼CPU要分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
CPU緩存就是CPU內部的緩存運行頻率,緩存的源陸大小與結構對CPU速度的影響較大,因此緩存大小也是CPU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
CPU緩存的作用主要是為了解決CPU運算速度與內存讀寫速度不匹配的矛盾,而緩存的容量要比內存要小的太多,但是其速度要比內存快的多,因此這樣會讓CPU使用很長的時間等待數據到來或把數據寫入內存中。
搜索在緩存中的數據是內存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是短時間內CPU即將訪問的,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就能夠避開內存直接從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
當CPU需要讀取數據並進行計算時,首先需要將CPU緩存中查到所需的數據,並在最短的時間下交付給CPU。
如果沒有查到所需的數據,CPU就會提出「要求」經過緩存從內存中讀取,再原路返回至CPU進行計算。而同時,把這個數據所在的數據也調入緩存,可以使得以後對整塊數據的讀取都從緩存中進行,不必再調用內存。
一級緩存(L1 Cache)
CPU一級緩存,就是指CPU的第一層級的高速緩存,主要當擔的工作是緩存指令和緩存數據。一級緩存的容量與結構對CPU性能影響十分大,但是由於它的結構比較復雜,又考慮到成本等因素,一般來說,CPU的一級緩存較小,通常CPU的一級緩存也就能做到256KB左右的水平。
二級緩存(L2 Cache66)
CPU二級緩存,就是指CPU的第二層級的高速緩存,而二級緩存的容量會直接影響到CPU的性能,二級緩存的容量越大越好。例如intel的第八代i7-8700處理器,共有六個核心數量,而每個核心都擁有256KB的二級緩存,屬於各核心獨享,這樣二級緩存總數就達到了1.5MB。
三級緩存(L3 Cache)盯宏
CPU三級緩存,就是指CPU的第三層級的高速緩存,其作用是進一步降低內存的延遲,同時提升海量數據量計算時的性能。和一級緩存、二級緩存不同的是,三級緩存是核心共享的,能夠將容量做的很大。
CPU的核心數量、高頻高低都會影響性能,但如果讓CPU更聰明、更有效率的執行計算任務,那麼緩存的作用就至關重要了。
(3)cpu連接緩存擴展閱讀:
CPU主要性能參數:
1、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
2、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板的運行雹則頃速度。
3、匯流排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
4、倍頻系數
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
5、緩存
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緩存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緩存的運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內存和硬碟。
Ⅳ 什麼是連接cpu和內存緩存外部控制晶元之間的數據通道
前端匯流排。前端洞燃匯流排連接了CPU、內存、緩存和其他外部控制晶元,負責在它們之間傳輸數據和控制信號,前端匯流排的速度和帶寬對計算機系統的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前端匯流排是計算並顫運機系統中的一種重要的數據傳輸絕梁通道,前端匯流排的設計和優化是計算機系統設計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Ⅳ CPU的緩存是什麼意思啊
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緩存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緩存的運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內存和硬碟。實際工作時,CPU往往需要重復讀取同樣的數據塊,而緩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內部讀取數據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內存或者硬碟上尋找,以此提高系統性能。但是由於CPU晶元面積和成本的因素來考慮,緩存都很小。
L1 Cache(一級緩存)是CPU第一層高速緩存,分為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伺服器CPU的L1緩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級緩存)是CPU的第二層高速緩存,分內部和外部兩種晶元。內部的晶元二級緩存運行速度與主頻相同,而外部的二級緩存則只有主頻的一半。L2高速緩存容量也會影響CPU的性能,原則是越大越好,現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伺服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緩存更高達256-1MB,有的高達2MB或者3MB。
L3 Cache(三級緩存),分為兩種,早期的是外置,現在的都是內置的。而它的實際作用即是,L3緩存的應用可以進一步降低內存延遲,同時提升大數據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性能。降低內存延遲和提升大數據量計算能力對游戲都很有幫助。而在伺服器領域增加L3緩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顯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較大L3緩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內存會更有效,故它比較慢的磁碟I/O子系統可以處理更多的數據請求。具有較大L3緩存的處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統緩存行為及較短消息和處理器隊列長度。 www.jz5u.com
其實最早的L3緩存被應用在AMD發布的K6-III處理器上,當時的L3緩存受限於製造工藝,並沒有被集成進晶元內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夠和系統匯流排頻率同步的L3緩存同主內存其實差不了多少。後來使用L3緩存的是英特爾為伺服器市場所推出的Itanium處理器。接著就是P4EE和至強MP。Intel還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緩存的Itanium2處理器,和以後24MB L3緩存的雙核心Itanium2處理器。
但基本上L3緩存對處理器的性能提高顯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備1MB L3緩存的Xeon MP處理器卻仍然不是Opteron的對手,由此可見前端匯流排的增加,要比緩存增加帶來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Ⅵ CPU的一二三級緩存有什麼用處
首先我們要知道CPU緩存是什麼,CPU緩存位於CPU與內存之間,起到臨時存儲器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在於CPU的運行速度要遠高於內存速度,這會導致正常的運算過程中,CPU往往會等到內存將數據傳輸過來或者通過內存傳輸至其他硬體。CPU緩存的出現就是為了應對這類情況的出現,通常而言,CPU緩存容量比內存小但交換速度比內存快,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就可先在CPU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
我們日常購買CPU的時候,會在參數表中看到有一級緩存、二級緩存、三級緩存指標,三種緩存的容量各不相同,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理解為每一級緩存中存儲的全部數據為下一級緩存的一部分,這三種緩存的技術難度和製造成本是相對遞減的,所以其容量也是相對遞增。
CPU緩存
一級緩存
一級緩存就在CPU的內核邊上,是與CPU連接最緊密的緩存,也是最早出現在CPU中緩解CPU與內存之間數據的緩存,
二級緩存
二級緩存是CPU的第二層高速緩存,L2高速緩存容量也會影響CPU的性能,原則是越大越好,現在家用CPU容量最大是4MB。
三級緩存
三級緩存是為讀取二級緩存後未命中的數據設計的一種緩存,在擁有三級緩存的CPU中,只有約5%的數據需要從內存中調用,這進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CPU緩存作用
作用之一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減少延遲,減少CPU與內存之間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延遲時間。
作用之二則是提高命中率,CPU在Cache中找到有用的數據被稱為命中。未找到則訪問內存,對於用戶而言,當然更希望通過訪問CPU緩存中的信息已得到速度上的優勢。而CPU緩存的作用就是為了最大限度提升這一目標。
作用三是降低裝機成本。緩存的工作原理是當CPU要讀取一個數據時,首先從緩存中查找,同時把這個數據所在的數據塊調入緩存中,可以使得以後對整塊數據的讀取都從緩存中進行,不必再調用內存,進而降低裝機成本。
CPU緩存的作用其實就是提高命中率、降低延遲、降低內存開銷,其作用是為了提升CPU的工作效率。CPU緩存越大越好,尤其是一些專業設計、視頻渲染,由於CPU運算數據量大,對大緩存依賴較高。目前,隨著游戲畫質的越來越優化,對於CPU緩存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Ⅶ CPU也有內存緩存到底是怎麼回事
分類: 電腦/網路 >> 電腦常識
解析:
CPU緩存的工作原理
當CPU要讀取一個數據時,首先會從緩存(Cache)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如果沒有找到,就用相對慢的速度從內存中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同時把這個數據所在的數據塊調入緩存中,可以使得以後對整塊數據的讀取都從緩存中進行,不必再調用內存。
通過優化的的讀取機制,可以使CPU讀取緩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數CPU可達90%左右),也就是說CPU下一次要讀取的數據90%都在緩存中,只有大約10%需要從內存讀取。這大大節省了CPU直接讀取內存的時間,也使CPU讀取數據時基本無需等待。總的來說,CPU讀取數據的順序是先緩存後內存。
早期的CPU緩存容量很小,並且功能單一,Intel從Pentium時代後把緩存進行了分類,當時集成在CPU內核中的緩存已不足以滿足CPU的需求,而製造工藝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緩存的容量。因此出現了集成在與CPU同一塊電路板上和主板上的緩存等不同類型,於是當時便把CPU內核集成的緩存稱為一級緩存(L1 cache),而外部的稱為二級緩存(L2 Cache);後來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最終二級緩存也被挪進了CPU當中。通常一級緩存中還分數據緩存(Data Cache,D-Cache)和指令緩存(Instruction Cache,I-Cache)。二者分別用來存放數據和執行這些數據的指令,而且兩者可以同時被CPU訪問,減少了爭用Cache所造成的沖突,提高了CPU效能。此外,Intel在Pentium 4 CPU中還增加了一種一級追蹤緩存,容量為12KB。
L1 cache vs L2 Cache
用於存儲數據的緩存部分通常被稱為RAM,掉電以後其中的信息就會消失。RAM又分兩種,其中一種是靜態RAM(SRAM);另外一種是動態RAM(DRAM)。前者的存儲速度要比後者快得多,我們現在使用的內存一般都是動態RAM。CPU的L1級緩存通常都是靜態RAM,速度非常的快,但是靜態RAM集成度低(存儲相同的數據,靜態RAM的體積是動態RAM的6倍),而且價格也相對較為昂貴(同容量的靜態RAM是動態RAM的四倍)。擴大靜態RAM作為緩存是一個不太合算的做法,但是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速度又必須要擴大緩存,這就有了一個折中的方法:在不擴大原來的靜態RAM緩存容量的情況下,僅僅增加一些高速動態RAM做為L2級緩存。高速動態RAM速度要比常規動態RAM快,但比原來的靜態RAM緩存慢,而且成本也較為適中。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中的內容都是內存中訪問頻率高的數據的復製品(映射),它們的存在都是為了減少高速CPU對慢速內存的訪問。
二級緩存是CPU性能表現的關鍵之一,在CPU核心不變化的情況下,增加二級緩存容量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二級緩存上存在差異,由此可見二級緩存對CPU的重要性。CPU在緩存中找到有用的數據被稱為命中,當緩存中沒有CPU所需的數據時(這時稱為未命中),CPU才訪問內存。從理論上講,在一顆擁有二級緩存的CPU中,讀取一級緩存的命中率為80%。也就是說CPU一級緩存中找到的有用數據占數據總量的80%,剩下的20%從二級緩存中讀取。由於不能准確預測將要執行的數據,讀取二級緩存的命中率也在80%左右(從二級緩存讀到有用的數據占總數據的16%)。那麼還有的數據就不得不從內存調用,但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較高端CPU中,還會帶有三級緩存,它是為讀取二級緩存後未命中的數據設計的—種緩存,在擁有三級緩存的CPU中,只有約5%的數據需要從內存中調用,這進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從某種意義上說,預取效率的提高,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卻提供了非常接近理想狀態的性能。除非某天生產技術變得非常強,否則內存仍會存在,緩存的性能遞增特性也仍會保留。
CPU緩存與內存的關系
既然CPU緩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CPU的性能,那麼,有些朋友可能會問,是不是將來有可能,目前的系統內存將會被CPU取代呢?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首先,盡管CPU緩存的傳輸速率確實很高,但要完全取代內存的地位仍不可行,這主要是因為緩存只是內存中少部分數據的復製品,所以CPU到緩存中尋找數據時,也會出現找不到的情況(因為這些數據沒有從內存復制到緩存中去),這時CPU還是會到內存中去找數據,與此同時系統的速度就慢了下來,不過CPU會把這些數據復制到緩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用再到內存中去取。也即是說,隨著緩存增大到一定程度,其對CPU性能的影響將越來越小,在性能比上來說,越來越不合算。
就目前緩存容量、成本以及功耗表現來看,還遠遠無法與內存抗衡,另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內存也是CPU緩存的一種表現形式,只不過在速率上慢很多,然而卻在容量、功耗以及成本方面擁有巨大優勢。如果內存在將來可以做到足夠強的話,反而很有取代CPU緩存的可能。
緩存的讀寫演算法同樣重要
即便CPU內部集成的緩存數據交換能力非常強,也仍需要對調取數據做一定的篩選。這是因為隨著時間的變化,被訪問得最頻繁的數據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剛才還不頻繁的數據,此時已經需要被頻繁的訪問,剛才還是最頻繁的數據,現在又不頻繁了,所以說緩存中的數據要經常按照一定的演算法來更換,這樣才能保證緩存中的數據經常是被訪問最頻繁的。命中率演算法中較常用的「最近最少使用演算法」(LRU演算法),它是將最近一段時間內最少被訪問過的行淘汰出局。因此需要為每行設置一個計數器,LRU演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計數器清零,其他各行計數器加1。當需要替換時淘汰行計數器計數值最大的數據行出局。這是一種高效、科學的演算法,其計數器清零過程可以把一些頻繁調用後再不需要的數據淘汰出緩存,提高緩存的利用率。
小結
高速緩存做為CPU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經融入到性能提升的考慮因素當中,伴隨生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緩存的級數還將增加,容量也會進一步提高。作為CPU性能助推器的高速緩存,仍會在成本和功耗控制方面發揮巨大的優勢,而性能方面也會取得長足的發展。
Ⅷ CPU緩存的概念
一級緩存(Level 1 Cache)簡稱L1 Cache,位於CPU內核的旁邊,是與CPU結合最為緊密的CPU緩存,也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CPU緩存。由於一級緩存的技術難度和製造成本最高,提高容量所帶來的技術難度增加和成本增加非常大,所帶來的性能提升卻不明顯,性價比很低,而且現有的一級緩存的命中率已經很高,所以一級緩存是所有緩存中容量最小的,比二級緩存要小得多。
一般來說,一級緩存可以分為一級數據緩存(Data Cache,D-Cache)和一級指令緩存(Instruction Cache,I-Cache)。
二者分別用來存放數據以及對執行這些數據的指令進行即時解碼。大多數CPU的一級數據緩存和一級指令緩存具有相同的容量,例如AMD的Athlon XP就具有64KB的一級數據緩存和64KB的一級指令緩存,其一級緩存就以64KB 64KB來表示,其餘的CPU的一級緩存表示方法以此類推。
Intel的採用NetBurst架構的CPU(最典型的就是Pentium 4)的一級緩存有點特殊,使用了新增加的一種一級追蹤緩存(Execution Trace Cache,T-Cache或ETC)來替代一級指令緩存,容量為12KμOps,表示能存儲12K條即12000條解碼後的微指令。一級追蹤緩存與一級指令緩存的運行機制是不相同的,一級指令緩存只是對指令作即時的解碼而並不會儲存這些指令,而一級追蹤緩存同樣會將一些指令作解碼,這些指令稱為微指令(micro-ops),而這些微指令能儲存在一級追蹤緩存之內,無需每一次都作出解碼的程序,因此一級追蹤緩存能有效地增加在高工作頻率下對指令的解碼能力,而μOps就是micro-ops,也就是微型操作的意思。它以很高的速度將μops提供給處理器核心。Intel NetBurst微型架構使用執行跟蹤緩存,將解碼器從執行循環中分離出來。這個跟蹤緩存以很高的帶寬將uops提供給核心,從本質上適於充分利用軟體中的指令級並行機制。Intel並沒有公布一級追蹤緩存的實際容量,只知道一級追蹤緩存能儲存12000條微指令(micro-ops)。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微指令的數目來比較指令緩存的大小。實際上,單核心的NetBurst架構CPU使用8Kμops的緩存已經基本上夠用了,多出的4kμops可以大大提高緩存命中率。而如果要使用超線程技術的話,12KμOps就會有些不夠用,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Intel處理器在使用超線程技術時會導致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例如Northwood核心的一級緩存為8KB 12KμOps,就表示其一級數據緩存為8KB,一級追蹤緩存為12KμOps;而Prescott核心的一級緩存為16KB 12KμOps,就表示其一級數據緩存為16KB。在這里12KμOps絕對不等於12KB,單位都不同,一個是μOps,一個是Byte(位元組),而且二者的運行機制完全不同。所以那些把Intel的CPU一級緩存簡單相加,例如把Northwood核心說成是20KB一級緩存,把Prescott核心說成是28KB一級緩存,並且據此認為Intel處理器的一級緩存容量遠遠低於AMD處理器128KB的一級緩存容量的看法是完全錯誤的,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在架構有一定區別的CPU對比中,很多緩存已經難以找到對應的東西,即使類似名稱的緩存在設計思路和功能定義上也有區別了,此時不能用簡單的算術加法來進行對比;而在架構極為近似的CPU對比中,分別對比各種功能緩存大小才有一定的意義。
L1Cache(一級緩存)是CPU第一層高速緩存,分為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伺服器CPU的L1緩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cpu緩沖,其實是cpu全頻處理cmos時間,而cmos時間只要緩沖一點就足夠,其餘的跳到cmos外,來處理操作系統和ms-DOS,就像cmos密碼一樣,修改setup後才是保護計算機安全,與cpu緩沖是一樣的,除緩沖外就是用來進行處理硬碟數據,並非緩沖達到高速水平。也就是說,
開機速度是按檢測數據,cmos數據沒有cpu處理,速度是很慢的!主板上並沒有通道來處理Bios(cmos)中的數據,顯存從中起到一點作用!
而內存是否緩沖,就要看是否已跳出cmos區,來進行處理硬碟數據。對於系統是否要緩存,就看內存是否有包裹!內存是否要分流,按硬碟結構應當是不用的!IE是否連接主板晶元,是否在主板上緩沖,還是在系統是緩沖,這也一樣! 三級緩存是為讀取二級緩存後未命中的數據設計的—種緩存,在擁有三級緩存的CPU中,只有約5%的數據需要從內存中調用,這進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L3 Cache(三級緩存),分為兩種,早期的是外置,截止2012年都是內置的。而它的實際作用即是,L3緩存的應用可以進一步降低內存延遲,同時提升大數據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性能。降低內存延遲和提升大數據量計算能力對游戲都很有幫助。而在伺服器領域增加L3緩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顯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較大L3緩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內存會更有效,故它比較慢的磁碟I/O子系統可以處理更多的數據請求。具有較大L3緩存的處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統緩存行為及較短消息和處理器隊列長度。
其實最早的L3緩存被應用在AMD發布的K6-III處理器上,當時的L3緩存受限於製造工藝,並沒有被集成進晶元內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夠和系統匯流排頻率同步的L3緩存同主內存其實差不了多少。後來使用L3緩存的是英特爾為伺服器市場所推出的Itanium處理器。接著就是P4EE和至強MP。Intel還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緩存的Itanium2處理器,和以後24MB L3緩存的雙核心Itanium2處理器。
但基本上L3緩存對處理器的性能提高顯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備1MB L3緩存的Xeon MP處理器卻仍然不是Opteron的對手,由此可見前端匯流排的增加,要比緩存增加帶來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Ⅸ CPU Cache
title: CPU Cache
date: 2019-11-17 20:20:30
keywords: cache "CPU cache" "三級緩存" 緩存映射 cache原理 多級cache TLB
引入 Cache 的理論基礎是程序局部性原理,包括時間局部性和空間局部性。時間局部性原理即最近被CPU訪問的數據,短期內CPU 還要訪問(時間);空間局部性即被CPU訪問的數據附近的數據,CPU短期內還要訪問(空間)。因此如果將剛剛訪問過的數據緩存在一個速度比主存快得多的存儲中,那下次訪問時,可以直接從這個存儲中取,其速度可以得到數量級的提高。
CPU緩存是(Cache Memory)位於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存儲器,它的容量比內存小但交換速度快。在緩存中的數據是內存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是短時間內CPU即將訪問的,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就可避開內存直接從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
在CPU中加入緩存是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是對於存儲器件成本更低,速度更快這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的一個最優解決方案,這樣整個內存儲器(緩存+內存)就變成了既有緩存的高速度,又有內存的大容量的存儲系統了。緩存對CPU的性能影響很大,主要是因為CPU的數據交換順序和CPU與緩存間的帶寬引起的。
下圖是一個典型的存儲器層次結構,我們可以看到一共使用了三級緩存
各級存儲訪問延遲的對比
介於CPU和主存儲器間的高速小容量存儲器,由靜態存儲晶元SRAM組成,容量較小但比主存DRAM技術更加昂貴而快速, 接近於CPU的速度。CPU往往需要重復讀取同樣的數據塊, Cache的引入與緩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提升CPU內部讀取數據的命中率,從而提高系統性能。通常由高速存儲器、聯想存儲器、地址轉換部件、替換部件等組成。如圖所示。
早期採用外部(Off-chip)Cache,不做在CPU內而是獨立設置一個Cache。現在採用片內(On-chip)Cache,將Cache和CPU作在一個晶元上,且採用多級Cache,同時使用L1 Cache和L2 Cache,甚至有L3 Cache。
上圖顯示了最簡單的緩存配置。它對應著最早期使用CPU cache的系統的架構。CPU內核不再直接連接到主內存。所有的數據載入和存儲都必須經過緩存。CPU核心與緩存之間的連接是一種特殊的快速連接。在一個簡化的表示中,主存和高速緩存連接到系統匯流排,該系統匯流排也可用於與系統的其他組件進行通信。我們引入了系統匯流排(現代叫做「FSB」)。
引入緩存後不久,系統變得更加復雜。高速緩存和主存之間的速度差異再次增大,使得另一個級別的高速緩存不得不被添加進來,它比第一級高速緩存更大且更慢。出於經濟原因,僅增加第一級緩存的大小不是一種選擇。今天,甚至有機器在生產環境中使用了三級緩存。帶有這種處理器的系統如圖下所示。隨著單個CPU的內核數量的增加,未來的緩存級別數量可能會增加。現在已經出現了擁有四級cache的處理器了。
上圖展示了三級緩存的結構。L1d是一級數據cache,L1i是一級指令cache。請注意,這只是一個示意圖; 現實中的數據流從core到主存的過程中不需要經過任何更高級別的cache。CPU設計人員有很大的自由來設計cache的介面。對於程序員來說,這些設計選擇是不可見的。
另外,我們有擁有多個core的處理器,每個core可以有多個「線程」。核心和線程之間的區別在於,獨立的核心具有所有硬體資源的獨立的副本,早期的多核處理器,甚至具有單獨的第二級緩存而沒有第三級緩存。核心可以完全獨立運行,除非它們在同一時間使用相同的資源,例如與外部的連接。另一方面,線程們共享幾乎所有的處理器資源。英特爾的線程實現只為線程提供單獨的寄存器,甚至是有限的,還有一些寄存器是共享的。
一個現代CPU的完整概貌如圖所示。
由於cache中對應的都是主存地址,即物理地址,在cqu查看具體數據是否在cache中時,如果CPU傳送過來的地址時一個虛擬地址,需要將其轉換成實際物理地址再到cache中去尋找。Cache的實現需要TLB的幫助。可以說TLB命中是Cache命中的基本條件。TLB不命中,會更新TLB項,這個代價非常大,Cache命中的好處基本都沒有了。在TLB命中的情況下,物理地址才能夠被選出,Cache的命中與否才能夠達成。
TLB是一個內存管理單元用於改進虛擬地址到物理地址轉換速度的緩存。TLB是位於內存中的頁表的cache,如果沒有TLB,則每次取數據都需要兩次訪問內存,即查頁表獲得物理地址和取數據。
當cpu對數據進行讀請求時,CPU根據虛擬地址(前20位)到TLB中查找.TLB中保存著虛擬地址(前20位)和頁框號的對映關系,如果匹配到虛擬地址就可以迅速找到頁框號(頁框號可以理解為頁表項),通過頁框號與虛擬地址後12位的偏移組合得到最終的物理地址.
如果沒在TLB中匹配到虛擬地址,就出現TLB丟失,需要到頁表中查詢頁表項,如果不在頁表中,說明要讀取的內容不在內存,需要到磁碟讀取.
TLB是MMU中的一塊高速緩存,也是一種Cache.在分頁機制中,TLB中的數據和頁表的數據關聯,不是由處理器維護,而是由OS來維護,TLB的刷新是通過裝入處理器中的CR3寄存器來完成.如果MMU發現在TLB中沒有命中,它在常規的頁表查找後,用找到的頁表項替換TLB中的一個條目.
當進程進行上下文切換時重新設置cr3寄存器,並且刷新tlb.
有兩種情況可以避免刷tlb.
第一種情況是使用相同頁表的進程切換.
第二種情況是普通進程切換到內核線程.
lazy-tlb(懶惰模式)的技術是為了避免進程切換導致tlb被刷新.
當普通進程切換到內核線程時,系統進入lazy-tlb模式,切到普通進程時退出該模式.
cache是為了解決處理器與慢速DRAM(慢速DRAM即內存)設備之間巨大的速度差異而出現的。cache屬於硬體系統,linux不能管理cache.但會提供flush整個cache的介面.
cache分為一級cache,二級cache,三級cache等等.一級cache與cpu處於同一個指令周期.
CPU從來不從DRAM直接讀/寫位元組或字,從CPU到DRAM的每次讀或寫的第一步都要經過L1 cache,每次以整數行讀或寫到DRAM中.Cache Line是cache與DRAM同步的最小單位.典型的虛擬內存頁面大小為4KB,而典型的Cache line通常的大小為32或64位元組.
CPU 讀/寫內存都要通過Cache,如果數據不在Cache中,需要把數據以Cache Line為單位去填充到Cache,即使是讀/寫一個位元組.CPU 不存在直接讀/寫內存的情況,每次讀/寫內存都要經過Cache.
緩存里有的數據,主存中一定存在。
一級緩存中還分數據緩存(data cache,d-cache)和指令緩存(instruction cache,i-cache)。二者分別用來存放數據和執行這些數據的指令,而且兩者可以同時被cpu訪問,所以一級cache間數據時獨立的。
一級沒有的數據二級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因為一級緩存miss會接著訪問二級緩存。
一級有二級一定有,三級也一定有。因為一級的數據從二級中讀上來的。在一級缺失二級命中時發生。
二級沒有的數據三級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因為二級確實會接著訪問三級緩存。找不到會繼續訪問主存。
二級有的數據三級一定有。在二級缺失三級命中時,數據會從三級緩存提到二級緩存。
三級沒有的數據,主存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三級緩存缺失,會訪問主存,主存也缺失就要從外存訪問數據了。
三級緩存有的數據主存一定有。因為在三級缺失主存命中時,數據會從主存提到三級緩存中來。
一級緩存就是指CPU第一層級的高速緩存,主要是為了緩存指令和緩存數據,一級緩存的容量對CPU性能影響非常大,但是因為成本太高,所以一般容量特別小,也就256KB左右。
二級緩存是CPU第二層級的高速緩存,對於CPU來說,二級緩存容量越大越好,它是直接影響CPU性能的,CPU每個核心都會有自己的緩存,一個CPU的二級緩存容量是所有核心二級緩存容量的總和。
三級緩存就是CPU第三層級的高速緩存,主要是為了降低與內存進行數據傳輸時的延遲問題,三級緩存與一二級不同,三級緩存只有一個,它是所有核心共享,所以在CPU參數中可以看到,三級緩存相對於其他兩級緩存來說都很大。
由於緩存的設置與OS無關且透明,所以對於不同的體系架構下不同的處理器對待緩存區域的處理和方式都不同,不同的處理器也有不同的緩存設置值。從主流的處理器cache大小來看,一般一個cache line的大小都是固定的64B左右,這是經過經驗得到的比較合理的大小,一般一級cache大小在數十KB左右,二級cache大小在數十到數百KB左右,而L3 cache大小在數MB左右。
由於三級cache一般來說是運用於擁有多核的處理器,對於單核處理器來說二級cache就能夠足夠保持夠高的cache命中率。所以一般的三級cache一般只針對於多核處理器。L1和L2級cache是處理器核所單獨的內容。L1又可以看成是L2的cache。L2可以看成是L3級cache的cache。所以我們分兩個部分討論數據放置與數據淘汰策略。
各級cache間的數據放置策略主要有三種。直接相連映射,全相聯映射和組相聯映射。將一個主存塊存儲到唯一的一個Cache行。對應的大小都是一個cache line的大小,一般來說是64B。
多對一的映射關系,但一個主存塊只能拷貝到cache的一個特定行位置上去。cache的行號i和主存的塊號j有如下函數關系:i=j mod m(m為cache中的總行數)。
可以將一個主存塊存儲到任意一個Cache行。
主存的一個塊直接拷貝到cache中的任意一行上
可以將一個主存塊存儲到唯一的一個Cache組中任意一個行。
將cache分成u組,每組v行,主存塊存放到哪個組是固定的,至於存到該組哪一行是靈活的,即有如下函數關系:cache總行數m=u×v 組號q=j mod u
組間採用直接映射,組內為全相聯。硬體較簡單,速度較快,命中率較高。是現代處理器中一般所常用的映射方式。
Cache工作原理要求它盡量保存最新數據,當從主存向Cache傳送一個新塊,而Cache中可用位置已被占滿時,就會產生Cache替換的問題。
常用的替換演算法有下面三種。
LFU(Least Frequently Used,最不經常使用)演算法將一段時間內被訪問次數最少的那個塊替換出去。每塊設置一個計數器,從0開始計數,每訪問一次,被訪塊的計數器就增1。當需要替換時,將計數值最小的塊換出,同時將所有塊的計數器都清零。
這種演算法將計數周期限定在對這些特定塊兩次替換之間的間隔時間內,不能嚴格反映近期訪問情況,新調入的塊很容易被替換出去。
LRU(Least Recently Used,近期最少使用)演算法是把CPU近期最少使用的塊替換出去。這種替換方法需要隨時記錄Cache中各塊的使用情況,以便確定哪個塊是近期最少使用的塊。每塊也設置一個計數器,Cache每命中一次,命中塊計數器清零,其他各塊計數器增1。當需要替換時,將計數值最大的塊換出。
LRU演算法相對合理,但實現起來比較復雜,系統開銷較大。這種演算法保護了剛調入Cache的新數據塊,具有較高的命中率。LRU演算法不能肯定調出去的塊近期不會再被使用,所以這種替換演算法不能算作最合理、最優秀的演算法。但是研究表明,採用這種演算法可使Cache的命中率達到90%左右。
最簡單的替換演算法是隨機替換。隨機替換演算法完全不管Cache的情況,簡單地根據一個隨機數選擇一塊替換出去。隨機替換演算法在硬體上容易實現,且速度也比前兩種演算法快。缺點則是降低了命中率和Cache工作效率。
處理器微架構訪問Cache的方法與訪問主存儲器有類似之處。主存儲器使用地址編碼方式,微架構可以地址定址方式訪問這些存儲器。Cache也使用了類似的地址編碼方式,微架構也是使用這些地址操縱著各級Cache,可以將數據寫入Cache,也可以從Cache中讀出內容。只是這一切微架構針對Cache的操作並不是簡單的地址訪問操作。為簡化起見,我們忽略各類Virtual Cache,討論最基礎的Cache訪問操作,並藉此討論CPU如何使用TLB完成虛實地址轉換,最終完成對Cache的讀寫操作。
Cache的存在使得CPU Core的存儲器讀寫操作略微顯得復雜。CPU Core在進行存儲器方式時,首先使用EPN(Effective Page Number)進行虛實地址轉換,並同時使用CLN(Cache Line Number)查找合適的Cache Block。這兩個步驟可以同時進行。在使用Virtual Cache時,還可以使用虛擬地址對Cache進行定址。為簡化起見,我們並不考慮Virtual Cache的實現細節。
EPN經過轉換後得到VPN,之後在TLB中查找並得到最終的RPN(Real Page Number)。如果期間發生了TLB Miss,將帶來一系列的嚴重的系統懲罰,我們只討論TLB Hit的情況,此時將很快獲得合適的RPN,並依此得到PA(Physical Address)。
在多數處理器微架構中,Cache由多行多列組成,使用CLN進行索引最終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Cache Block。但是在這個Cache Block中的數據並不一定是CPU Core所需要的。因此有必要進行一些檢查,將Cache Block中存放的Address與通過虛實地址轉換得到的PA進行地址比較(Compare Address)。如果結果相同而且狀態位匹配,則表明Cache Hit。此時微架構再經過Byte Select and Align部件最終獲得所需要的數據。如果發生Cache Miss,CPU需要使用PA進一步索引主存儲器獲得最終的數據。
由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個Cache Block由預先存放的地址信息,狀態位和數據單元組成。一個Cache由多個這樣的Cache Block組成,在不同的微架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Cache Block組成結構。我們首先分析單個Cache Block的組成結構。單個Cache Block由Tag欄位,狀態位和數據單元組成,如圖所示。
其中Data欄位存放該Cache Block中的數據,在多數處理器微架構中,其大小為32或者64位元組。Status欄位存放當前Cache Block的狀態,在多數處理器系統中,這個狀態欄位包含MESI,MOESI或者MESIF這些狀態信息,在有些微架構的Cache Block中,還存在一個L位,表示當前Cache Block是否可以鎖定。許多將Cache模擬成SRAM的微架構就是利用了這個L位。有關MOESIFL這些狀態位的說明將在下文中詳細描述。在多核處理器和復雜的Cache Hierarchy環境下,狀態信息遠不止MOESIF。
RAT(Real Address Tag)記錄在該Cache Block中存放的Data欄位與那個地址相關,在RAT中存放的是部分物理地址信息,雖然在一個CPU中物理地址可能有40,46或者48位,但是在Cache中並不需要存放全部地址信息。因為從Cache的角度上看,CPU使用的地址被分解成為了若干段,如圖所示。
這個地址也可以理解為CPU訪問Cache使用的地址,由多個數據段組成。首先需要說明的是Cache Line Index欄位。這一欄位與Cache Line Number類似,CPU使用該欄位從Cache中選擇一個或者一組Entry。
Bank和Byte欄位之和確定了單個Cache的Data欄位長度,通常也將這個長度稱為Cache 行長度,上圖所示的微架構中的Cache Block長度為64位元組。目前多數支持DDR3 SDRAM的微架構使用的Cache Block長度都是64位元組。部分原因是由於DDR3 SDRAM的一次Burst Line為8,一次基本Burst操作訪問的數據大小為64位元組。
在處理器微架構中,將地址為Bank和Byte兩個欄位出於提高Cache Block訪問效率的考慮。Multi-Bank Mechanism是一種常用的提高訪問效率的方法,採用這種機制後,CPU訪問Cache時,只要不是對同一個Bank進行訪問,即可並發執行。Byte欄位決定了Cache的埠位寬,在現代微架構中,訪問Cache的匯流排位寬為64位或者為128位。
剩餘的欄位即為Real Address Tag,這個欄位與單個Cache中的Real Address Tag的欄位長度相同。CPU使用地址中的Real Address Tag欄位與Cache Block的對應欄位和一些狀態位進行聯合比較,判斷其訪問數據是否在Cache中命中
如果cache miss,就去下一級cache或者主存中去查找數據,並將查找到的數據採用上面的數據淘汰策略將數據替換到cache中。
由於在發生cache miss時會產生數據替換,在運行過程中緩存的數據也可能會被修改。所以需要一個策略來保持數據在緩存和主存間的一致性。
Cache寫機制分為write through和write back兩種。
Ⅹ 什麼是cpu的緩存
CPU緩存的概念
CPU緩存是位於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數據交換器,它的容量比內存小的多但是交換速度卻比內存要快得多。CPU緩存一般直接跟CPU晶元集成或位於主板匯流排互連的獨立晶元上。
為了簡化與內存之間的通信,高速緩存控制器是針對數據塊,而不是位元組進行操作的。高速緩存其實就是一組稱之為緩存行(Cache Line)的固定大小的數據塊組成的,典型的一行是64位元組。
3. CPU緩存的意義
CPU往往需要重復處理相同的數據、重復執行相同的指令,如果這部分數據、指令CPU能在CPU緩存中找到,CPU就不需要從內存或硬碟中再讀取數據、指令,從而減少了整機的響應時間。所以,緩存的意義滿足以下兩種局部性原理:
時間局部性(Temporal Locality):如果一個信息項正在被訪問,那麼在近期它很可能還會被再次訪問。
空間局部性(Spatial Locality):如果一個存儲器的位置被引用,那麼將來他附近的位置也會被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