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硬碟參數 高手幫忙解答
以下是和硬碟有關的參數,仔細看完所有的,你就知道什麼硬碟是好硬碟了。
硬碟的轉速(Rotationl Speed): 也就是硬碟電機主軸的轉速,轉速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硬碟的速度,同時轉速的快慢也是區分硬碟檔次的重要標志之一。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硬碟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甚至10000rpm。理論上,轉速越快越好。因為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可是轉速越快發熱量越大,不利於散熱。現在的主流硬碟轉速一般為7200rpm以上。
隨著硬碟容量的不斷增大,硬碟的轉速也在不斷提高。然而,轉速的提高也帶來了磨損加劇、溫度升高、雜訊增大等一系列負面影響。於是,應用在精密機械工業上的液態軸承馬達(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便被引入到硬碟技術中。液態軸承馬達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軸承,以油膜代替滾珠。這樣可以避免金屬面的直接磨擦,將雜訊及溫度被減至最低;同時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動,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更可減少磨損,提高壽命。
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指硬碟在盤面上移動讀寫頭至指定磁軌尋找相應目標數據所用的時間,它描述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單位為毫秒。當單碟片容量增大時,磁頭的尋道動作和移動距離減少,從而使平均尋道時間減少,加快硬碟速度。目前市場上主流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一般在9ms以下,大於10ms的硬碟屬於較早的產品,一般不值得購買。
平均潛伏時間(Average latency time): 指當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的磁軌後,然後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到磁頭下的時間,一般在2ms-6ms之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 指磁頭找到指定數據的平均時間,通常是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潛伏時間之和。平均訪問時間最能夠代表硬碟找到某一數據所用的時間,越短的平均訪問時間越好,一般在11ms-18ms之間。注意:現在不少硬碟廣告之中所說的平均訪問時間大部分都是用平均尋道時間所代替的。
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指的是電腦通過數據匯流排從硬碟內部緩存區中所讀取數據的最高速率。也叫外部數據傳輸率(Ex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目前採用UDMA/66技術的硬碟的外部傳輸率已經達到了66.6MB/s。
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 指磁頭至硬碟緩存間的最大數據傳輸率,一般取決於硬碟的碟片轉速和碟片數據線密度(指同一磁軌上的數據間隔度)。也叫持續數據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一般採用UDMA/66技術的硬碟的內部傳輸率也不過25-30MB/s,只有極少數產品超過30MB/s,由於內部數據傳輸率才是系統真正的瓶頸,因此大家在購買時要分清這兩個概念。不過一般來講,硬碟的轉速相同時,單碟容量大的內部傳輸率高;在單碟容量相同時,轉速高的硬碟的內部傳輸率高。
自動檢測分析及報告技術(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 Technology,簡稱S.M.A.R.T): 現在出廠的硬碟基本上都支持S.M.A.R.T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對硬碟的磁頭單元、碟片電機驅動系統、硬碟內部電路以及碟片表面媒介材料等進行監測,當S.M.A.R.T監測並分析出硬碟可能出現問題時會及時向用戶報警以避免電腦數據受到損失。S.M.A.R.T技術必須在主板支持的前提下才能發生作用,而且S.M.A.R.T技術也不能保證能預報出所有可能發生的硬碟故障。
磁阻磁頭技術MR(Magneto-Resistive Head): MR(MAGNETO-RESITIVEHEAD)即磁阻磁頭的簡稱。MR技術可以更高的實際記錄密度、記錄數據,從而增加硬碟容量,提高數據吞吐率。目前的MR技術已有幾代產品。MAXTOR的鑽石三代/四代等均採用了最新的MR技術。磁阻磁頭的工作原理是基於磁阻效應來工作的,其核心是一小片金屬材料,其電阻隨磁場變化而變化,雖然其變化率不足2%,但因為磁阻元件連著一個非常靈敏的放大器,所以可測出該微小的電阻變化。MR技術可使硬碟容量提高40%以上。GMR(GiantMagnetoresistive)巨磁阻磁頭GMR磁頭與MR磁頭一樣,是利用特殊材料的電阻值隨磁場變化的原理來讀取碟片上的數據,但是GMR磁頭使用了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和多層薄膜結構,比MR磁頭更為敏感,相同的磁場變化能引起更大的電阻值變化,從而可以實現更高的存儲密度,現有的MR磁頭能夠達到的碟片密度為3Gbit-5Gbit/in2(千兆位每平方英寸),而GMR磁頭可以達到10Gbit-40Gbit/in2以上。目前GMR磁頭已經處於成熟推廣期,在今後的數年中,它將會逐步取代MR磁頭,成為最流行的磁頭技術。
緩存: 緩存是硬碟與外部匯流排交換數據的場所。硬碟的讀數據的過程是將磁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後,通過緩存一次次地填充與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匯流排的周期送出,可見,緩存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在介面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的時候,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目前主流硬碟的緩存主要有512KB和2MB等幾種。其類型一般是EDO DRAM或SDRAM,目前一般以SDRAM為主。根據寫入方式的不同,有寫通式和回寫式兩種。寫通式在讀硬碟數據時,系統先檢查請求指令,看看所要的數據是否在緩存中,如果在的話就由緩存送出響應的數據,這個過程稱為命中。這樣系統就不必訪問硬碟中的數據,由於SDRAM的速度比磁介質快很多,因此也就加快了數據傳輸的速度。回寫式就是在寫入硬碟數據時也在緩存中找,如果找到就由緩存就數據寫入盤中,現在的多數硬碟都是採用的回寫式硬碟,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性能。
連續無故障時間(MTBF):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
部分響應完全匹配技術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能使碟片存儲更多的信息,同時可以有效地提高數據的讀取和數據傳輸率。是當前應用於硬碟數據讀取通道中的先進技術之一。PRML技術是將硬碟數據讀取電路分成兩段「操作流水線」,流水線第一段將磁頭讀取的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後只選取部分「標准」信號移交第二段繼續處理,第二段將所接收的信號與PRML晶元預置信號模型進行對比,然後選取差異最小的信號進行組合後輸出以完成數據的讀取過程。PRML技術可以降低硬碟讀取數據的錯誤率,因此可以進一步提高磁碟數據密集度。
單磁軌時間(Single track seek time):指磁頭從一磁軌轉移至另一磁軌所用的時間。
超級數字信號處理器(Ultra DSP)技術:用Ultra DSP進行數學運算,其速度較一般CPU快10到50倍。採用Ultra DSP技術,單個的DSP晶元可以同時提供處理器及驅動介面的雙重功能,以減少其它電子元件的使用,可大幅度地提高硬碟的速度和可*性。介面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硬碟的最大外部傳輸率,最大的益處在於可以把數據從硬碟直接傳輸到主內存而不佔用更多的CPU資源,提高系統性能。
硬碟表面溫度: 指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使硬碟密封殼溫度上升情況。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過高將影響薄膜式磁頭(包括MR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因此硬碟工作表面溫度較低的硬碟有更好的數據讀、寫穩定性。
全程訪問時間(Max full seek time):指磁頭開始移動直到最後找到所需要的數據塊所用的全部時間。
介面技術:口技術可極大地提高硬碟的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率,現在普遍使用的ULTRAATA/66已大幅提高了E-IDE介面的性能,所謂UltraDMA66是指一種由Intel及Quantum公司設計的同步DMA協議。使用該技術的硬碟並配合相應的晶元組,最大傳輸速度可以由16MB/s提高到66MS/s。它的最大優點在於把CPU從大量的數據傳輸中解放出來了,可以把數據從HDD直接傳輸到主存而不佔用更多的CPU資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性能。由於採用ULTRAATA技術的硬碟整體性能比普通硬碟可提高20%~60%,所以已成為目前E-IDE硬碟事實上的標准。
SCSI硬碟的介面技術也在迅速發展。Ultra160/mSCSI被引入硬碟世界,對硬碟在高計算量應用領域的性能擴展極有裨益,處理關鍵任務的伺服器、圖形工作站、冗餘磁碟陣列(RAID)等設備將因此得到性能提升。從技術發展看,Ultra160/mSCSI僅僅是硬碟介面發展道路上的一環而已,200MB的光纖技術也遠未達到止境,未來的介面技術必將令今天的用戶瞠目結舌。
光纖通道技術具有數據傳輸速率高、數據傳輸距離遠以及可簡化大型存儲系統設計的優點。目前,光纖通道支持每秒200MB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在一個環路上容納多達127個驅動器,局域電纜可在25米范圍內運行,遠程電纜可在10公里范圍內運行。某些專門的存儲應用領域,例如小型存儲區域網路(SAN)以及數碼視像應用,往往需要高達每秒200MB的數據傳輸速率和強勁的聯網能力,光纖通道技術的推出正適應了這一需求。同時,其超長的數據傳輸距離,大大方便了遠程通信的技術實施。由於光纖通道技術的優越性,支持光纖界面的硬碟產品開始在市場上出現。這些產品一般是大容量硬碟,平均尋道時間短,適應於高速、高數據量的應用需求,將為中高端存儲應用提供良好保證。
IEEE1394:IEEE1394又稱為Firewire(火線)或P1394,它是一種高速串列匯流排,現有的IEEE1394標准支持100Mbps、200Mbps和400Mbps的傳輸速率,將來會達到800Mbps、1600Mbps、3200Mbps甚至更高,如此高的速率使得它可以作為硬碟、DVD、CD-ROM等大容量存儲設備的介面。IEEE1394將來有望取代現有的SCSI匯流排和IDE介面,但是由於成本較高和技術上還不夠成熟等原因,目前仍然只有少量使用IEEE1394介面的產品,硬碟就更少了。
硬碟:英文「hard-disk」簡稱HD 。是一種儲存量巨大的設備,作用是儲存計算機運行時需要的數據。計算機的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磁頭臂、磁頭臂服務定位系統和底層電路板、數據保護系統以及介面等組成。 計算機硬碟的技術指標主要圍繞在碟片大小、碟片多少、單碟容量、磁碟轉速、磁頭技術、服務定位系統、介面、二級緩存、噪音和S.M.A.R.T. 等參數上。
碟片:硬碟的所有數據都存儲在碟片上,碟片是由硬質合金組成的碟片,現在還出現了玻璃碟片。目前的硬碟產品內部碟片大小有:5.25,3.5,2.5和1.8英寸(後兩種常用於筆記本及部分袖珍精密儀器中,現在台式機中常用3.5英寸的碟片)。
磁頭:硬碟的磁頭是用線圈纏繞在磁芯上製成的,最初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通過電流變化去感應信號的幅度。對於大多數計算機來說,在與硬碟交換數據的過程中,讀操作遠遠快於寫操作,而且讀/寫是兩種不同特性的操作,這樣就促使硬碟廠商開發一種讀/寫分離磁頭。在1991年,IBM提出了它基於磁阻(MR)技術的讀磁頭技術 D D各項異性磁 ,磁頭在和旋轉的碟片相接觸過程中,通過感應碟片上磁場的變化來讀取數據。在硬碟中,碟片的單碟容量和磁頭技術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
AMR(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AMR):一種磁頭技術,AMR技術可以支持3.3GB/平方英寸的記錄密度,在1997年AMR是當時市場的主流技術。
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比AMR技術磁頭靈敏度高2倍以上,GMR磁頭是由4層導電材料和磁性材料薄膜構成的:一個感測層、一個非導電中介層、一個磁性的栓層和一個交換層。前3個層控制著磁頭的電阻。在栓層中,磁場強度是固定的,並且磁場方向被相臨的交換層所保持。而且自由層的磁場強度和方向則是隨著轉到磁頭下面的磁碟表面的微小磁化區所改變的,這種磁場強度和方向的變化導致明顯的磁頭電阻變化,在一個固定的信號電壓下面,就可以拾取供硬碟電路處理的信號。
OAW(光學輔助溫式技術):希捷正在開發的OAW是未來磁頭技術發展的方向,OAW技術可以在1英寸寬內寫入105000以上的磁軌,單碟容量有望突破36GB。單碟容量的提高不僅可以提高硬碟總容量、降低平均尋道時間,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PRML(局部響應最大擬然,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除了磁頭技術的日新月異之外,磁記錄技術也是影響硬碟性能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當磁記錄密度達到某一程度後,兩個信號之間相互干擾的現象就會非常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在硬碟的設計中加入了PRML技術。PRML讀取通道方式可以簡單地分成兩個部分。首先是將磁頭從碟片上所讀取的信號加以數字化,並將未達到標準的信號加以舍棄,而沒有將信號輸出。這個部分便稱為局部響應。最大擬然部分則是拿數字化後的信號模型與PRML晶元本身的信號模型庫加以對比,找出最接近、失真度最小的信號模型,再將這些信號重新組合而直接輸出數據。使用PRML方式,不需要像脈沖檢測方式那樣高的信號強度,也可以避開因為信號記錄太密集而產生的相互干擾的現象。 磁頭技術的進步,再加上目前記錄材料技術和處理技術的發展,將使硬碟的存儲密度提升到每平方英寸10GB以上,這將意味著可以實現40GB或者更大的硬碟容量。
間隔因子:硬碟磁軌上相鄰的兩個邏輯扇區之間的物理扇區的數量。因為硬碟上的信息是以扇區的形式來組織的,每個扇區都有一個號碼,存取操作要通過這個扇區號,所以使用一個特定的間隔因子來給扇區編號而有助於獲取最佳的數據傳輸率。
著陸區(LZ):為使硬碟有一個起始位置,一般指定一個內層柱面作為著陸區,它使硬碟磁頭在電源關閉之前停回原來的位置。著陸區不用來存儲數據,因些可避免磁頭在開、關電源期間緊急降落時所造成數據的損失。目前,一般的硬碟在電源關閉時會自動將磁頭停在著陸區,而老式的硬碟需執行PARK命令才能將磁頭歸位。
反應時間:指的是硬碟中的轉輪的工作情況。反應時間是硬碟轉速的一個最直接的反應指標。5400RPM的硬碟擁有的是5.55 MS的反應時間,而7200RPM的可以達到4.17 MS。反應時間是硬碟將利用多長的時間完成第一次的轉輪旋轉。如果我們確定一個硬碟達到120周旋轉每秒的速度,那麼旋轉一周的時間將是1/120即0.008333秒的時間。如果我們的硬碟是0.0041665秒每周的速度,我們也可以稱這塊硬碟的反應時間是4.17 ms(1ms=1/1000每秒)。
平均潛伏期(average latency):指當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的磁軌後,然後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頭下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平均潛伏期是越小越好,潛伏期小代表硬碟的讀取數據的等待時間短,這就等於具有更高的硬碟數據傳輸率。
道至道時間(single track seek):指磁頭從一磁軌轉移至另一磁軌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全程訪問時間(max full seek):指磁頭開始移動直到最後找到所需要的數據塊所用的全部時間,單位為毫秒(ms)。
外部數據傳輸率:通稱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指從硬碟緩沖區讀取數據的速率,常以數據介面速率代替,單位為MB/S。目前主流硬碟普通採用的是Ultra ATA/66,它的最大外部數據率即為66.7MB/s,2000年推出的Ultra ATA/100,理論上最大外部數據率為100MB/s,但由於內部數據傳輸率的制約往往達不到這么高。
主軸轉速:是指硬碟內電機主軸的轉動速度,目前ATA(IDE)硬碟的主軸轉速一般為5400-7200rpm,主流硬碟的轉速為7200RPM,至於SCSI硬碟的主軸轉速可達一般為7200-10,000RPM,而最高轉速的SCSI硬碟轉速高達15,000RPM。
數據緩存:指在硬碟內部的高速存儲器,在電腦中就象一塊緩沖器一樣將一些數據暫時性的保存起來以供讀取和再讀取。目前硬碟的高速緩存一般為512KB-2MB,目前主流ATA硬碟的數據緩存為2MB,而在SCSI硬碟中最高的數據緩存現在已經達到了16MB。對於大數據緩存的硬碟在存取零散文件時具有很大的優勢。
硬碟表面溫度:它是指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使硬碟密封殼溫度上升情況。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過高將影響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因此硬碟工作表面溫度較低的硬碟有更好的數據讀、寫穩定性。
MTBF(連續無故障時間):它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
S.M.A.R.T.(自監測、分析、報告技術):這是現在硬碟普遍採用的數據安全技術,在硬碟工作的時候監測系統對電機、電路、磁碟、磁頭的狀態進行分析,當有異常發生的時候就會發出警告,有的還會自動降速並備份數據。
DPS(數據保護系統):昆騰在火球八代硬碟中首次內建了DPS,在硬碟的前300MB內存放操作系統等重要信息,DPS可在系統出現問題後的90秒內自動檢測恢復系統數據,若不行則用DPS軟盤啟動後它會自動分析故障,盡量保證數據不丟失。
數據衛士:是西部數據(WD)特有的硬碟數據安全技術,此技術可在硬碟工作的空餘時間里自動每8個小時自動掃描、檢測、修復碟片的各扇區。
MaxSafe:是邁拓在金鑽二代上應用的技術,它的核心是將附加的ECC校驗位保存在硬碟上,使讀寫過程都經過校驗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DST:驅動器自我檢測技術,是希捷公司在自己硬碟中採用的數據安全技術,此技術可保證保存在硬碟中數據的安全性。
DFT:驅動器健康檢測技術,是IBM公司在自己硬碟中採用的數據安全技術,此技術同以上幾種技術一樣可極大的提高數據的安全性。
噪音與防震技術:硬碟主軸高速旋轉時不可避免的產生噪音,並會因金屬磨擦而產生磨損和發熱問題,「液態軸承馬達」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它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軸承,以油膜代替滾珠,可有效地降低以上問題。同時液油軸承也可有效地吸收震動,使硬碟的抗震能力由一般的一二百個G提高到了一千多G,因此硬碟的壽命與可*性也可以得到提高。昆騰在火球七代(EX)系列之後的硬碟都應用了SPS震動保護系統;邁拓在金鑽二代上應用了ShockBlock防震保護系統,他們的目的都是分散沖擊能量,盡量避免磁頭和碟片的撞擊;希捷的金牌系列硬碟中SeaShield系統是用減震材料製成的保護軟罩外加磁頭臂與碟片間的防震設計來實現的。
ST-506/412介面:這是希捷開發的一種硬碟介面,首先使用這種介面的硬碟為希捷的ST-506及ST-412。ST-506介面使用起來相當簡便,它不需要任何特殊的電纜及接頭,但是它支持的傳輸速度很低,因此到了1987年左右這種介面就基本上被淘汰了,採用該介面的老硬碟容量多數都低於200MB。早期IBM PC/XT和PC/AT機器使用的硬碟就是ST-506/412硬碟或稱MFM硬碟-MFM(Modified Frequency Molation)是指一種編碼方案。
ESDI介面:即(Enhanced Small Drive Interface)介面,它是邁拓公司於1983年開發的。其特點是將編解碼器放在硬碟本身之中,而不是在控制卡上,理論傳輸速度是前面所述的ST-506的2…4倍,一般可達到10Mbps。但其成本較高,與後來產生的IDE介面相比無優勢可言,因此在九十年代後就被淘汰了。
IDE及EIDE介面: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本意實際上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我們常說的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現在PC機使用的硬碟大多數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電纜將它們與主板或介面卡連起來就可以了。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
ATA-1(IDE):ATA是最早的IDE標準的正式名稱,IDE實際上是指連在硬碟介面的硬碟本身。ATA在主板上有一個插口,支持一個主設備和一個從設備,每個設備的最大容量為504MB,ATA最早支持的PIO-0模式(Programmed I/O-0)只有3.3MB/s,而ATA-1一共規定了3種PIO模式和4種DMA模式(沒有得到實際應用),要升級為ATA-2,需要安裝一個EIDE適配卡。
ATA-2 (EIDE Enhanced IDE/Fast ATA):這是對ATA-1的擴展,它增加了2種PIO和2種DMA模式,把最高傳輸率提高到了16.7MB/s,同時引進了LBA地址轉換方式,突破了老BIOS固有504MB的限制,支持最高可達8.1GB的硬碟。如你的電腦支持ATA-2,則可以在CMOS設置中找到(LBA,LogicalBlock Address)或(CHS,Cylinder,Head,Sector)的設置。其兩個插口分別可以連接一個主設備和一個從設置,從而可以支持四個設備,兩個插口也分為主插口和從插口。通常可將最快的硬碟和CD-ROM放置在主插口上,而將次要一些的設備放在從插口上,這種放置方式對於486及早期的Pentium電腦是必要的,這樣可以使主插口連在快速的PCI匯流排上,而從插口連在較慢的ISA匯流排上。
② 移動硬碟4T實際多少TB
從理論上講,4tb硬碟在計算機系統中的標稱容量約為3725gb,但實際容量略低於這個值。
容量「縮水」的原因是硬碟的標稱容量與計算機系統計算的容量不同。對於包括硬碟在內的存儲產品,製造商鏈耐應以十進制模式計算標稱容量:
1KB=1000位元組,1MB=1000KB,1GB=1000mb,1TB=1000gb;計算機操作系統按二進制方式計算容量:1KB=1024位元組,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因此,計算機中顯示的實際硬碟容量將不同於製造商的標稱容量。
(2)指定硬碟參數擴展閱讀:
硬碟基本參數
1、容量
容量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是硬碟最重要的參數。
硬碟的容量索引還包括硬碟的單盤容量。所謂單盤容量是指單盤的容量。單盤容量越大,單位成絕喚迅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越短。
一般來說,硬碟容量越大,每位元組的價格就越便宜,但對於超過主流容量的硬碟,則有一個小小的例外。
我們買硬碟的時候說是500g,但是實際容量小於500g,因為廠家用1MB=1000KB來轉換,所以我們買了一個新的硬碟,比購買時的實際消耗量要小。
2、速度
轉速(轉速或主軸轉速)是硬碟中電機主軸的轉速,即硬碟在一分鍾內完成的最大轉速。速度是衡量硬碟等級的重要參數之一。硬碟內部傳輸速率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速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硬碟的速度。
硬碟的速度越快,硬碟搜索文件的速並此度就越快,相對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越快。硬碟的轉速以每分鍾轉數表示。Rpm是每分鍾轉數的縮寫,即Rpm。rpm值越大,內部傳輸速率越快,訪問時間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越好。
硬碟的主軸電機帶動磁碟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浮在磁碟上方。要將要訪問的數據扇區置於頭部下方,速度越快,等待時間越短。因此,硬碟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速度。
家用普通硬碟的速度一般為5400rpm和7200rpm,這也是台式機用戶的首選;而筆記本電腦用戶則以4200rpm和5400rpm為主。雖然一些公司已經發布了10000轉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上還是比較少見的。
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的要求最高。伺服器使用的SCSI硬碟速度基本上是10000轉/分,甚至是15000轉/分。性能遠遠高於家用產品。
高速可以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速度的不斷提高,也會帶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增大、工作雜訊增大等負面影響。
③ 硬碟參數怎麼看
問題一:硬碟的型號怎麼看出來 Windows的設備管理器里就可以看到。
1、右鍵單擊計算機或我的電腦。
2、屬性。
3、設備管理器。
4、點開磁碟驅動器,就能看到。
問題二:我最近想買台式硬碟,不知道怎麼看裡面的參數? 7200是轉速,硬碟還有5400轉的,7200的運行深度快但噪音大,5400稍慢一點,噪音小,最好的硬碟式固態的,沒噪音還快!但又貴~~~(感嘆事物沒有完美滴)
32M是硬碟緩存,也影響硬碟好壞,32這數越大越好啦~
sata是硬碟介面埂型,老硬碟一般用ide介面,新硬碟一般就是sata啦,新介面不老介面更快更穩定~~
希捷是硬碟牌子,還有西部數據這些~~
TB是硬碟容量大小啦,1tb=1024Gb,1gb=1024mb,一首歌大概5mb大小,這樣說明白嗎?
ST31000528AS是硬碟具體型號啦,沒必要看的!
給我加分不?嘿嘿,有不懂得可以再問哦~
問題三:怎麼看看硬碟型號 看硬碟型號
看到硬碟上的數字啊,英文不知道,數字一看就明白了,要麼是多少千(以100M為單位),要麼是幾十(以G為單位)
硬碟標簽含義目前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硬碟大多是希捷(Seagate)、邁拓(Maxtor)、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日立(HITACHI)和三星(Samsung)等幾家廠商的產品。最近硬碟新品不斷上市,各廠家在硬碟編號的定義上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許多消費者對於目前各品牌硬碟的編號已經難以辨識。
因為硬碟的每個編號都代表著特定的含義,所以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硬碟編號就像是硬碟的「身份證」。通過這些復雜的編號,我們可以從中解讀出硬碟的容量、轉速、介面類型、緩存等各項性能指標,而這些信息對我們選購自己中意的硬碟產品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筆者就以市場上主流的硬碟產品為主,詳細介紹各廠家的最新硬碟編號規律。
希捷(Seagate)
市面上的希捷硬碟編號形式如下:
ST 「ST」代表「Seagate」,中文意思即希捷。這在任何一款希捷硬碟產品編號的開頭都有。
代表硬碟外形。「1」代表3.5英寸全高硬碟,「3」代表3.5英寸半高硬碟,「4」代表現在已被淘汰的5.25英寸硬碟。
由3到4位數字組成,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100MB。例如「1200」代表這塊硬碟的容量為100MB×1200=120GB,「800」則代表容量為80GB。
代表硬碟標志,它由主標志和副標志組成:
第一個數字為主標志,在普通IDE硬碟中代表碟片數。例如「2」即代表該硬碟內採用了2張碟片。
第二個數字為副標志,即硬碟的輔助標志。只有當主標志相同或無效時,副標志才有效。一般用它來表示硬碟的代數,數字越大表示代數越高,也就是說此款硬碟越新。
由1到3個字母組成,代表硬碟介面類型。普通桌面硬碟的較為簡單,但如果包括現在和早期的SCSI硬碟,其含義就較為復雜了,這里只介紹目前主流的桌面硬碟:
「A」代表Ultra ATA,即普通IDE/EIDE介面,這是大多數桌面硬碟所採用的介面類型;「AS」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硬碟介面。
給大家舉個例子:從某塊硬碟上標示的「ST3120022A」編號,我們就可以知道該硬碟是希捷公司生產的3.5英寸半高、採用2張硬碟碟片、總容量為120GB的Ultra ATA介面硬碟。此外,硬碟上印刷的其它字元也可以帶給我們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7200.7」即說明這是希捷新推出的單碟80GB的硬碟產品。另外,還有最新的「Barracuda 7200.7 Plus」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全部採用8MB大容量緩存,採用Serial ATA 150介面或者Ultra ATA 100介面,目前只有120GB和160GB這兩種。
邁拓(Maxtor)
以前的邁拓硬碟一直採用的是7位字元編號。不過從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 9開始,邁拓在原有的硬碟編號後面又添加了6位字元,從而將硬碟編號由原來的7位增加到了13位。但是在目前來說,真正對我們辨識硬碟有用的仍然是前面的7位編號。這7位硬碟編號的形式如下:
代表硬碟產品系列型號,因為邁拓有......>>
問題四:seagate希捷,圖片里的這個硬碟怎麼看參數啊? 希捷,12代,7200轉,單碟片,500G,3.5寸台式機硬碟,SATA介面,.
問題五:西數硬碟如何識別參數 樓上兩位回答的都很好,我想補充一點吧:
藍盤後綴是AKS或是AJS,綠盤後綴是ADS或是ACS,黑盤後綴ALS
Caviar Blue 適合日常用途的性能與計算(藍盤)
Caviar Green 發熱里用電量更低 (綠盤)
Caviar Black 性能強大 (黑盤)
你的是西部數據藍盤,性能介於黑盤與綠盤之間。
商務電腦重點是在做工和穩定上,性能不一定強大,商務功能也是它的一部分成本,所以值不值是看你能不能用到這些東西
(*^__^*) 嘻嘻……
問題六:BIOS怎麼看硬碟參數 在BIOS里,你可看到:
Sector=扇區,Head=磁頭,Cylinder=柱面。255,16和65535分別是這三個參數在CHS模式下的最大值。
硬碟的存儲容量=磁頭數×磁軌(柱面)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最初制定磁碟存儲標准時,將 每扇區位元組數規定為512位元組。因此容量為:
255×16×65535×512Byte=126.9G。這就是CHS模式下的硬碟最大容量限制。
注意,這個演算法僅適用於CHS定址模式。在LBA模式下可以直接定址扇區,不受硬碟的磁頭和柱面數限制,所以只要不是工作在CHS模式下,算出的那個最大限制容量可以無視。
CHS模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現在市面上的所有主板都支持LBA模式。而主板BIOS還顯示這個參數,只是為了兼容舊設備而已,與硬碟的實際容量和工作模式沒有關系。
問題七:這個硬碟參數怎麼看? 西數,80GB,7200轉 ,SATA1.0介面,緩存2M。2007年4月7日生產。老東西,不建議存放重要資料。
問題八:移動硬碟怎麼查看它的各種參數啊? 硬碟參數知多少
容量(Volume)容量的單位為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目前的主流硬碟容量為8.4GB以上。影響硬碟容量的因素有單碟容量和碟片數量,單碟容量通常為2.1GB~4.3GB,最大的為邁拓的鑽石七代,單碟容量達到6.8GB。
許多人發現,計算機中顯示出來的容量往往比硬碟容量的標稱值要小。這是由於不同的單位轉換關系造成的。我們知道,在計算機中1GB=1024MB,而硬碟廠家通常是按照1G=1000MB進行換算的。
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
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硬碟的磁頭從初始位置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是影響硬碟內部數據傳輸率的重要參數。
硬碟讀取數據的實際過程大致是:硬碟接收到讀取指令後,磁頭從初始位置移到目標磁軌位置(經過一個尋道時間),然後從目標磁軌上找到所需讀取的數據(經過一個等待時間)。這樣我們看到硬碟在讀取數據時,要經過一個平均尋道時間和一個平均等待時間,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在等待時間內,磁頭已到達目標磁軌上方,只等所需數據扇區旋轉到磁頭下方即可讀取。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但它受限於硬碟的機械結構。目前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 9ms到11ms之間,如邁拓的鑽石7代系列平均尋道時間為9ms。因此轉速也是影響硬碟內部數據傳輸率的重要參數。
轉速(Rotationalspeed)
硬碟的轉速是指硬碟碟片每分鍾轉過的圈數,單位為RPM(RotationPerMinute)。一般硬碟的轉速都達到5400RPM(每分鍾5400轉),而部分硬碟如邁拓的金鑽系列則達到了7200RPM。有些SCS I介面的硬碟使用了液態軸承技術,轉速可達10020RPM。上述的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周所需時間的一半,主要就由硬碟轉速來決定。
緩存(Cache)
由於定PU與硬碟之間存在巨大的速度差異,為解決硬碟在讀寫數據時CPU的等待問題,在硬碟上設置適當的高速緩存,以解決二者之間速度不匹配的問題。硬碟緩存與主板上的高速緩存作用一樣,是為了提高硬碟的讀寫速度,當然緩存越大越好。目前硬碟緩存通常為一般128K至最大2M不等。
介面介面
目前常見的硬碟介面有二種,它們分別是UltraDMA/33介面、SCSI介面。
UltraDMA/33介面標準是在ATA介面標准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硬碟介面標准,採用此介面的硬碟,其數據傳輸率理論上可達到33MB/s。實際上,要想達到33MB/s的外部傳輸率,硬碟內部的數據傳輸率至少要達到264Mb。因為硬碟內部是以bit(位)進行讀取的,外部是以Byte(位元組)進行傳輸的,其中8bit(位)等於一個Byte(位元組)。現在最新的硬碟已經開始採用UltraDMA/66標准介面了。
SCSI(SmallputerSystemInterface)即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它的CP U佔用率低,僅為10%左右(傳統的IDE介面硬碟CPU佔用率為80%);數據傳輸率高,其中UltraSCSI硬碟理論上傳輸率可高達80M/s。SCSI介面硬碟的價格相對較高,而且使用時還必須另外購買SCSI介面卡,因而在家用電腦上使用很少。SCSI介面的硬碟主要被用於網路伺服器、工作站和小型計算機系統上。
問題九:西數硬碟參數怎麼查看 標簽既向標識了容量,尺寸等信息,又向維修人員標識了更換配件時的各種參數和適用件。普通用戶可以通過它來查詢容量速度以及保修和售後等信息,專業級用戶或維修人員則通過它知道如何更換適用的配件或寫入相應的固件。
MDL(Mole)型號,也即通常所說的編號,格式為:
WDXXXX-
以圖中的WD6400AAKS-00A7B0這個編號為例:
其中:5000代表硬碟的容量,長度為2-4位。4位都是數字則通常最大表示999.9G,如果A是F時,則4位數字表示硬碟是一個新式命名的3.5寸TB級硬碟。2位時,表示是一個TB級的硬碟,01表示1TB。這里6400就是640.0GB
第一個A表示容量及尺寸,常用的有:
A 3.5寸GB級硬碟
B 2.5寸GB級硬碟
E 3.5寸TB級硬碟
F 3.5寸TB級硬碟新式命名法
J 2.5寸GB級硬碟
K 2.5寸GT級硬碟,厚度12.5mm
T 2.5寸TB級硬碟,厚度12.5mm
這里的A就是3.5寸的桌面級硬碟。
第二個A表示產品類型,常用的有:
A 桌面/WD Caviar(魚子醬)
E 移動/WD Scorpio
M 品牌/WD Branded
P 移動/WD Scorpio(高級格式化)
U 影音/WD AV
V 影音/WD AV
Z 桌面/WD Caviar(GPT分區)
這里的A表示魚子醬系列硬碟。
第三個K表示轉速和緩存,常用的參數有:
A 5400轉/分鍾,2MB緩存
B 7200轉/分鍾,2MB緩存
C 5400轉/分鍾,16MB緩存
D 5400轉/分鍾,32MB緩存
E 7200轉/分鍾,64MB緩存(>
問題十:硬碟的基本參數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MiB)、千兆位元組(GB/GiB)或百萬兆位元組(TB/TiB)為單位,而常見的換算式為:1TB=1024GB,1GB=1024MB而1MB=1024KB。但硬碟廠商通常使用的是GB,也就是1G=1000MB,而Windows系統,就依舊以「GB」字樣來表示「GiB」單位(1024換算的),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一般情況下硬碟容量越大,單位位元組的價格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碟略微例外。在我們買硬碟的時候說是500G的,但實際容量都比500G要小的。因為廠家是按1MB=1000KB來換算的,所以我們買新硬碟,比買時候實際用量要小點的。 轉速(Rotationa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台式機用戶的首選;而對於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發布了100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頭從起始位置到到達目標磁軌位置,並且從目標磁軌上找到要讀寫的數據扇區所需的時間。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碟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碟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碟則應小於或等於8ms。硬碟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Latency),是指磁頭已處於要訪問的磁軌,等待所要訪問的扇區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傳輸速率(Data Transfer Rate)硬碟的數據傳輸率是指硬碟讀寫數據的速度,單位為兆位元組每秒(MB/s)。硬碟數據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稱為持續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碟緩沖區未......>>
④ 硬碟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硬碟的性能指標:
一、容量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1GB=1024MB。但硬碟廠商在標稱硬碟容量時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二、轉速
轉速(Rotation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
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三、平均訪問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頭從起始位置到達目標磁軌位置,並且從目標磁軌上找到要讀寫的數據扇區所需的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碟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碟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
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目前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碟則應小於或等於8ms。
硬碟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Latency),是指磁頭已處於要訪問的磁軌,等待所要訪問的扇區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四、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Data Transfer Rate) 硬碟的數據傳輸率是指硬碟讀寫數據的速度,單位為兆位元組每秒(MB/s)。硬碟數據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稱為持續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碟緩沖區未用時的性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於硬碟的旋轉速度。
外部傳輸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稱為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介面傳輸率,它標稱的是系統匯流排與硬碟緩沖區之間的數據傳輸率,外部數據傳輸率與硬碟介面類型和硬碟緩存的大小有關。
五、緩存
緩存(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
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4)指定硬碟參數擴展閱讀
硬碟保養注意事項
1、讀寫忌斷電
硬碟的轉速大都是5400轉和7200轉,SCSI硬碟更在10000到15000轉,在進行讀寫時,整個碟片處於高速旋轉狀態中,如果忽然切斷電源,將使得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從而導致硬碟出現壞道甚至損壞,也經常會造成數據流丟失。
所以在關機時,一定要注意機箱面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沒有閃爍,即硬碟已經完成讀寫操作之後才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關閉電腦。硬碟指示燈閃爍時,一定不可切斷電源。如果是移動硬碟,最好要先執行硬體安全刪除,成功後方可拔掉。
2、保持良好的環境
硬碟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有時候嚴重集塵或是空氣濕度過大,都會造成電子元件短路或是介面氧化,從而引起硬碟性能的不穩定甚至損壞。
3、防止受震動
硬碟是十分精密的存儲設備,進行讀寫操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時候,磁頭與碟片也是接觸的。硬碟在工作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容易造成磁頭與資料區相撞擊,導致碟片資料區損壞或刮傷磁碟,丟失硬碟內所儲存的文件數據。
因此,在工作時或關機後主軸電機尚未停頓之前,千萬不要搬動電腦或移動硬碟,以免磁頭與碟片產生撞擊而擦傷碟片表面的磁層。此外,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過分搖晃或與機箱鐵板劇烈碰撞。
4、減少頻繁操作
如果長時間運行一個程序(如大型軟體或玩游戲),或是長期使用BT等下載軟體,這時就要注意了,這樣磁頭會長時間頻繁讀寫同一個硬碟位置(即程序所在的扇區),而使硬碟產生壞道。
另外,如果長時間使用一個操作系統,也會使系統文件所在的硬碟扇區(不可移動)處於長期讀取狀態,從而加快該扇區的損壞速度。當然,最好是安裝有兩個或以上的操作系統交替使用,以避免對硬碟某個扇區做長期的讀寫操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硬碟的性能指標
⑤ 淺析硬碟的性能參數
淺析硬碟的性能參數
了解硬碟的性能參數後,在選購硬碟時就可以知道硬碟的好壞了。硬碟的性能參數有單碟容量、硬碟轉速、硬碟緩存、平均尋道時間、平均潛伏時間、平均訪問時間、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等。
單碟容量:一張碟片具有正、反兩個存儲面,兩個存儲面的存儲容量之和就是硬碟的單碟容量。硬碟的單碟容量取決於碟片的平滑程度、碟片表面磁性物質質量和磁頭類型,一般情況下碟片表面越光滑,表面磁性物質的質量就越好,磁頭技術就越先進,單碟容量就越大。目前,單碟容量已經達到200GB以上。
硬碟轉速:是指硬碟內主軸電機的轉動速度,理論上來說是轉速越快,硬碟讀取數據的速度也就越快,但是速度的提升會產生更大的噪音和熱量,所以硬碟的轉速是有一定限制的。
硬碟緩存:指硬碟內部的.高速存儲器。目前主流硬碟的緩存主要有2MB和8MB兩種,而在SCSI硬碟中最高的數據緩存已經達到了16MB。一般擁有較大緩存的硬碟在性能上會有更突出的表現。
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指硬碟磁頭移動到相應數據所在磁軌時所用的時間,以毫秒(ms)為計算單位,現大多數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在6~14ms之間。注意它與平均訪問時間的差別,平均尋道時間越小越好,現在選購硬碟時應該選擇平均尋道時間低於9ms的產品。
平均潛伏時間(AverageLatencyTime):指當磁頭移動到目標數據所在的磁軌後,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頭下的時間,計算單位為毫秒(ms),一般在2~6ms之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AccessTime):指磁頭找到指定數據的平均時間,計算單位為毫秒(ms),通常是平均尋道時間與平均潛伏時間之和。平均訪問時間越短越好,一般硬碟的平均訪問時間在11~18ms之間,現在選購硬碟時應該選擇平均訪問時間低於15ms的產品。
內部數據傳輸率(InternalTransferRate):也稱為最大/最小持續傳輸率(SustainedTransferRate),單位Mb/s,指硬碟將目標數據記錄在碟片上的速度,一般取決於硬碟的碟片轉速和碟片數據線密度。
外部數據傳輸率(ExternalTransferRate):指計算機通過介面將數據交給硬碟的傳輸速度。其速度比內部數據傳輸率快得多,在宣傳或硬碟特性表中常以數據介面速率代替,單位為MB/s。 ;
⑥ 硬碟的參數基礎知識大全
硬碟是電腦缺一不可的硬體之一,在電腦中起著存儲的作用。目前 DIY 裝機在選購的硬碟時候,一般固態硬碟是目前裝機首選,而機械硬碟多數作為存儲盤使用。下面就讓我帶你去看看硬碟的參數 知識大全 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硬碟的介面類型
硬碟按數據介面不同,大致分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介面速度不是實際硬碟數據傳輸的速度,目前非基於快閃記憶體技術的硬碟數據實際傳輸速度一般不會超過300MB/s。
1.IDE硬碟介面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介面,也稱之為ATA介面,即「電子集成驅動器」,,是用傳統的 40-pin 並口數據線連接主板與硬碟的,介面速度最大為133MB/s,因為並口線的抗干擾性太差,且排線佔用空間較大,不利電腦內部散熱,已逐漸被 SATA 所取代。
2.SATA硬碟介面
SATA,全稱Serial ATA,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介面,因抗干擾性強,且對數據線的長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熱插拔等功能,SATA-II的介面速度為375MB/s,而新的SATA-III標准可達到750MB/s的傳輸速度。SATA的數據線也比ATA的細得多,有利於機箱內的空氣流通,整理線材也比較方便。
3.SCSI硬碟介面
SCSI,全稱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機系統介面),經歷多代的發展,從早期的 SCSI-II,到目前的 Ultra320 SCSI 以及 Fiber-Channel (光纖通道),介面型式也多種多樣。SCSI 硬碟廣為工作站級個人電腦以及伺服器所使用,因此會使用較為先進的技術,如碟片轉速15000rpm的高轉速,且資料傳輸時CPU佔用率較低,但是單價也比相同容量的 ATA 及 SATA 硬碟更加昂貴。
4.SAS硬碟介面
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和SATA硬碟相同,都是採取序列式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可達到6Gb/s。此外也透過縮小連接線改善系統內部空間等。
此外,由於SAS硬碟可以與SATA硬碟共享同樣的背板,因此在同一個SAS存儲系統中,可以用SATA硬碟來取代部分昂貴的SAS硬碟,節省整體的存儲成本。但SATA存儲系統並不能連接SAS硬碟。
5.USB硬碟介面
常見於移動硬碟中,如圖為usb3.0的介面。
6.ZIF硬碟介面
ZIF介面硬碟是Imprimis公司推出Wren系列5.25英寸硬碟(當時Compaq PC機所使用的 硬碟)專用的「PCAT」介面,後來的3.5英寸硬碟也採用這項規格,ZIF: 零中頻;零插入力;ZIF硬碟符合並口介面規范。 PATA標准規范產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1989年 希捷並購了「Imprimis科技-大容量硬碟和部件」公司。 A__D ZIF介面硬碟ZIF介面機械硬碟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速度更快、更穩定、性能更好的ZIF電子硬碟, 兼容IDE 傳輸介面。ZIF介面電子盤是具備高效能,高穩定度的快速記憶體儲存媒體元件, 為時下效能成本比最優異的記憶體儲存媒體解決方案。
7.CF硬碟介面
CF(Compact Flash)介面主要應用在移動等小型設備裡面,CF介面遵循ATA標准製造,不過它的介面是50針而不是68針,分成兩排,每排25個針腳。
8.CE硬碟介面
CE介面是東芝公司出的1.8寸硬碟介面,與CF介面類似。
9.光纖硬碟介面
FC(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介面),擁有此介面的硬碟在使用光纖聯接時具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4Gb/s或10Gb/s)、遠程連接等特點;內部傳輸速率也比普通硬碟更高。限制於其高昂的售價, 通常用於高端伺服器領域。
選購機械硬碟需要注意什麼參數?
機械硬碟
1、按需選擇適合的容量
選購機械機械硬碟機械硬碟,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容量的大小,它直接決定了用戶使用存儲空間的大小,所以在機械硬碟的容量選擇上主要看用途而定。如今,1TB機械硬碟已經是主流首選,如果存儲量大,可以按需搭配適合自己的容量,例如2T、3T、4T等。
對於主流用戶來說,在眾多機械硬碟容量中,目前性價比最高的機械硬碟容量是1TB和2TB,也是最佳之選。
2、機械硬碟轉速
機械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的,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縮寫,轉/每分鍾。RPM值越大,那麼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機械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機械硬碟的轉速越高,機械硬碟的尋道時間就越短,數據傳輸率就越高,機械硬碟的性能就越好。目前市面上的機械硬碟主流轉速為7200RPM。
機械硬碟的轉速指的是內部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機械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完成的最大轉速,而轉速的快慢是決定機械硬碟的速度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機械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直接影響到機械硬碟的速度,機械硬碟轉速越快,則讀寫速度越快,不過發熱量也隨之增加。
機械硬碟轉速的不同,性能差別主要在隨機讀取/寫入尋道時間的性能上。隨機尋道性能這個參數的數值是越低越好,也是日常機械硬碟應用在速度上最能直接體驗的一個性能。無論是Windows系統啟動、大量零碎文件的讀寫、各種軟體的啟動時間等等,都和隨機讀取/寫入時間有著直接的關系。這是CPU、內存性能再高都無法改變的,所以不少用戶開始選擇固態硬碟。
3、機械硬碟緩存大小
除了轉速影響機械硬碟的速度以外,機械硬碟的緩存大小也是影響速度的重要參數,機械硬碟存取零碎數據的時候需要不斷的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如果機械硬碟具備大緩存,可以將零碎數據暫時存儲在緩存中,減小對系統的負荷,也能夠提升數據傳輸速度。
目前的市場中的主流1T、2T、3T容量的機械硬碟一般緩存容量為64MB,不過還是有一些低容量的機械硬碟為32MB,比如500GB的,而一些大容量的機械硬碟達到了256MB,例如4T機械硬碟,緩存越大,速度越快。
4、單碟容量越大性能越高
在日常的應用中,機械硬碟的性能好壞的區別能夠直接感受到的,除了尋道性能就是持續傳輸速率,它們性能表現在不同的的應用上也作用各不相同。在說明持續傳輸速率之前,先要說一下和它性能表現有密切關系的——單碟容量。
垂直記錄技術出現之前,機械硬碟碟片的容量和性能到達了一個瓶頸,直到2006年採用垂直記錄技術的機械硬碟產品開始量產,這個瓶頸才得到緩解。
目前,主流機械硬碟的單碟容量,單碟片容量越大,機械硬碟可儲存的數據就越多。傳統機械硬碟主要由磁碟和磁頭組成,由於體積的限制,每個機械硬碟腔體所能安放的碟片也有限。要在有限的碟片里增大機械硬碟的容量,就只能靠提升碟片的存儲密度。通過垂直記錄技術,不但碟片的容量提到了一個新高度。與此同時,由於碟片數據密度的增加,機械硬碟的持續傳輸速率也獲得了質的提升。
由於採用了磁軌密度更高、單碟容量更大的碟片,在軟體測試上的平均持續傳輸速率獲得了超過25%的性能提升。而最能體驗這種性能提升的應用就是機械硬碟間的大體積文件拷貝。像一些光碟鏡像、高清視頻文件,在兩個機械硬碟之間對拷時,這25%的性能提升就意味著可以比原來節省了1/4的等待時間,大大提高了效率。
5、機械硬碟介面類型
機械硬碟的介面與主板連接的部件,作用時是機械硬碟緩存與內存之間的傳輸數據。機械硬碟的介面決定了與電腦的連接速度。
目前的機械硬碟主流介面是sata3類型的,老介面還有IDE、sata1、sata2,目前新款機械硬碟都是SATA3介面的。一般來說,無論是sata1、sata2還是sata3介面,都可以相互兼容,SATA1、SATA2、SATA3外觀上是沒區別的,介面外觀相同,線也相同,主要是傳輸速率不一樣,控制晶元不一樣。
SATA1.0:理論傳輸速度為1.5Gbit/s
SATA2.0:理論傳輸速度為3Gbit/s
SATA3.0:理論傳輸速度為6Gbit/s
此外,IDE介面屬於老式的硬碟介面,IDE是介面理論傳輸速度為100或166MB/S,傳輸速度較慢,因此已被淘汰,目前的主板都不支持IDE。
總結 :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機械硬碟選購知識,我們在選購機械硬碟的時候除了需要關心容量方面,還需要注意一下緩存和轉速的,它決定了傳輸速度。至於機械硬碟品牌方面,我們優先選用希捷與西部數據兩大品牌。
電腦硬碟錯誤以及處理 方法
第一個:系統不承認硬碟
首先講一種常見的故障問題,就是硬碟無法啟動,從a盤啟動不可以進入c盤,用cmos中的自動監測功能也不可以發現硬碟的存在.這種故障都會出現在連接電纜或ide口埠上,硬碟本身的故障率是很少的,重新插拔硬碟電纜或者改換ide口及電纜等進行替換試驗,會很快發現故障的所在.新接上的硬碟不承認,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硬碟上的主從條線,如果硬碟接在ide的主盤位置,那硬碟必須跳為主盤狀,跳線錯誤一般無法檢測到硬碟.
第二個:主引導程序引起的啟動故障
接下來我們說第二種問題,硬碟的主引導扇區是硬碟中的最為敏感的一個部件,裡面主引導程序是它的一部分,主要用於檢測硬碟分區的正確性,並確定活動分區,負責把引導權移交給活動分區的dos或其他 操作系統 .這個程序損壞將無法從硬碟引導,但是從軟區或光區之後可對硬碟進行讀寫.修復方法也很簡單,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為方便,當帶參數/mbr運行時,會直接更換(重寫)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實際上硬碟的主引導扇區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__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碟主引導程序.雖然dos版本不斷更新,但硬碟的主引導程序一直沒有變化,從dos 3.__到目前有windos 95的dos,所以只要找到一種dos引導盤啟動系統並運行此程序就可以修復了.此外,像kv300等其他工具軟體也有此功能.
第三個:cmos引起的故障
cmos引起的故障主要是指硬碟類型.現在的機器都可自動檢測硬碟的類型.連接新的硬碟或者更換新的硬碟都要通過此功能重新進行設置類型.當然,現在有些類型的主板能自動識別硬碟的類型.如果硬碟類型錯誤,嚴重的就是 不能啟動 系統,但有時是能夠啟動的,也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碟類型小於實際的硬碟容量,則硬碟後面的扇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那還有一種原因,由於目前的ide都支持邏輯參數類型,硬碟可採用normal,lba, 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裝了數據,而又在cmos中改為其他的模式,則會發生硬碟的讀寫錯誤故障,因為其物理地質的映射關系已經改變,所以不能讀取原來的正確硬碟位置.
第四個:分區表錯誤引導的啟動故障
分區表錯誤的故障嚴重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是沒有活動分區標志,計算機就不能啟動.但從軟區或光區引導系統後可對硬碟讀寫,可通過fdisk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如果是某一分區類型錯誤,可造成某一分區的丟失.分區表的第四個位元組為分區類型值,正常的可引導的大於32mb的基本dos分區值為06,而擴展的dos分區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區類型改為05則無法啟動系統, 而且就不能讀寫其中的數據.如果把06改為dos不識別的類型如efh,則dos認為改分區不是 dos分區,就不能讀寫.很多人會利用此類型值實現單個分區的加密技術,恢復原來的正確類型值即可使該分區恢復正常.分區表中還有其他數據用於紀錄分區的起始或終止地址.這些數據的損壞會造成該分區的混亂或丟失,是不能進行手工恢復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備份的分區表數據重新寫回,或者從其他的相同類型的並且分區狀況相同的硬碟上獲取分區表數據,否則將導致其他的數據永久的丟失.在對主引導扇區進行操作時,可採用nu等工具軟體,操作非常的方便,可直接對硬碟主引導扇區進行讀寫或編輯.也可以採用debug進行操作,要注意的是不僅操作繁瑣而且這是有風險的.
第五個:dos引導系統引起的啟動故障
dos引導系統主要由dos引導扇區和dos系統文件組成.系統文件主要包括io.sys, msdos.sys,command.com,而command.com是dos引導系統的外殼文件,用其他的文件替換也是可行的.預設狀態下是dos啟動的必備文件,在windows 95攜帶的dos 系統中,msdos.sys是一個文本文件,是啟動windows必須的文件.但只啟動dos時可不用此文件.當dos引導出錯時,可從軟盤或光碟引導系統,再用sys c:傳送系統即可修復故障,包括引導扇區及系統文件都能自動修復到正常狀態.
第六個:分區有效標志錯誤引起的 硬碟故障
硬碟中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其最後的兩個位元組:55aah,此字為扇區的有效標志.當從硬碟,軟盤或光區啟動時,將檢測這兩個位元組,如果存在則認為有硬碟存在,否則將不承認硬碟.這個標志從硬碟啟動將轉入rom basic或提示放入軟盤.從軟盤啟動時無法轉入硬碟.此處可用於整個硬碟的加密技術.可採用debug方法進行恢復處理.此外,dos引導扇區仍有這樣的標志存在,當dos引導扇區無引導標志時,系統啟動將顯示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其修復的方法可採用的主引導扇區修復方法,只是地址不同,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統通用的修復方法.
第七個:fat表引起的讀寫故障
fat表有存儲數據地址的作用,裡面每一個文件都有一組連接的fat鏈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損壞意味著數據的丟失.慶幸的是dos系統本身提供了兩個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損壞,可用第二個進行覆蓋修復.但由於不同規格的磁碟其 fat表的長度及第二個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復時必須正確查找其正確位置,因為一些工具軟體如nu等本身具有這樣的修復功能,所以用起來也非常方便.採用debug也可實現這種操作,即採用其m命令把第二個fat表移到第一個表處.如果第二個fat表也損壞了,則也無法把硬碟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文件的數據仍然存放在硬碟的數據區中,可採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進行修復,最終得到__.chk文件,丟失fat鏈的扇區數據就在這里.如果是文本文件則可從中提取並可合並完整的文件,如果是二進制的數據文件,就很難恢復出完整的文件.
第八個:目錄表損壞引起的引導故障
目錄表是記錄硬碟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數據的地方,裡面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這個文件的起始簇號,目錄表沒有自動備份的功能,如果目錄損壞就會丟失大量的文件.解決方法是採用上面的chkdsk或scandisk程序的方法,從硬碟中搜索出chk文件,因為目錄表損壞時是首簇號丟失,所以在fat為損壞的情況下所形成的chk文件一般都比較完整的文件數據,每一個chk文件都是一個完整的文件,只要把其改為原來的名字可恢復大多數文件.
第九個:格式化硬碟數據的恢復
通常在dos高版本狀態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預設狀態下都建立了用於恢復格式化的磁碟信息,實際上是把磁碟的dos引導扇區,由於後面的扇區很少使用,所以fat分區表及目錄表的所有內容復制到了磁碟的最後幾個扇區中,但是數據區中的內容不會改變.這樣通過運行;即可恢復原來的文件分配表及目錄表,從而完成硬碟信息的恢復.另外dos還提供了一個miror命令用於紀錄當前的磁碟的信息,為格式化或刪除之後的恢復使用,這種方法還是很有用的.
第十個:誤刪分區時數據的恢復
誤刪分區時,數據表面現象是硬碟中的數據已經完全消失,在沒有格式化時進入硬碟會顯示無效驅動器.fdisk只是重新改寫了硬碟的主引導扇區(0面0道1扇區)中的內容,這是它工作原理的體現.具體的來說就是刪除了硬碟分區表信息,但是硬碟中的任何分區的數據都不會改變,這時可以按照上面分區表錯誤的修復方法,想辦法恢復分區表數據就可以恢復原來的分區即數據,但是只限於除分區或重建分區之後.如果分區已經用format格式化,必須要先恢復分區,才能繼續恢復分區數據.
硬碟的參數基礎知識大全相關 文章 :
★ 2019超詳細電腦硬體及電腦配置知識大全講解
★ 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學習
★ 電腦入門基本知識大全
★ 計算機常識及技巧大全
★ 電腦硬體有哪些高配置
★ 電腦入門基本知識有哪些
★ 畢業論文調查報告範文3篇
★ 互聯網年度工作總結範文大全
★ 磁碟碎片基礎知識大全
★ 畢業論文調查報告範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