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固態硬碟插口類型有幾種,有什麼區別,哪種最好
1.SATA介面。SATA介面是現在使用人數最多的介面,SATA介面具有很強的糾錯能力,介面簡單,所以使用人數偏多
以上就是硬碟介面的類型啦
⑵ SSD固態硬碟介面有哪幾種類型
1、sata固態硬碟普通介面,這種介面也就是和普通硬碟一樣的介面,常用的固態硬碟都是這種stat固態硬碟介面。目前stat固態硬碟介面主要分為sata1.0--3.0。一般現在市場上主流的固態硬碟介面就是sata3.0產品的介面。
sata介面已經不再是新技術了,從2001年推出sata
1.0到目前的sata2.0和sata3.0,已經讓sata成為目前機械硬碟的介面,當前也是主流固態硬碟的主要介面。就目前的使用率來
說,sata2.0用戶仍然最多,這主要受到pc介面的影響,不過目前市場上的sata3.0產品,大多都可以向下兼容2.0。雖然現階段sata介面的
ssd以sata
2.0為主流,sata
3.0佔比較低,但其每秒高達600mb的傳輸速率,註定將成為ssd未來介面趨勢。
2、msata介面是迷你版本sata介面,這種類型的固態硬碟尺寸小巧,單面厚度僅為4.85mm,不會佔用太多筆記本內部空間。msata介面
的固態硬碟在速度上並不遜色,理論上msata將提供跟sata介面一樣的速度和可靠度。由於體積小巧等優勢,已被越來越多的筆記本所使用。
3、ngff介面是intel為超極本量身定做的新一代固態硬碟介面標准,其常規尺寸僅為42mm×22mm,
單面布置nand
flash顆粒的厚度為2.75mm,雙面顆粒的厚度是3.85mm,對msata來說體積進一步減小,非常適合輕薄的超極本產品。速度方面,採用
pci-express
x2傳輸標準的ngff介面的固態硬碟,最大讀取速度可達到700mb/s,寫入為550mb/s,4k隨機讀寫iops分別可達到100k及90k,相
比msata來說,傳輸速度會更快。
ngff固態硬碟通過改變長度來增加容量
與msata介面固態硬碟相比,ngff標準的寬度、厚度都是相同的,只有長度不同,即可通過增加長度來增加容量,應用起來更加靈活。
蘋果新一代macbook均配備特殊定製的pcle
ssd
蘋果版pcle
ssd、ngff
ssd和msata
ssd對比
除了上述常見的筆記本ssd外,目前還有一種採用特殊定製的蘋果版pcle
ssd,這是由一種sata-io標准組織制定,並且與pci-e匯流排相聯,同時採用msata介面的特殊ssd,能達到接近800mb/秒的讀寫速度。
4、pci-e介面固態硬碟
pcie
2.0的傳輸速率由pcie
1.0的單向250mb/s提升到500mb/s,pci
3.0可提升至750mb/s,這比sata更令人興奮。若以高階顯示適配器所採的×16規格來看,pcie
2.0可達單向8gb/s、pcie
3.0可達單向12gb/s的傳輸速率。非常適合專業人事使用。
這種pci-e介面固態硬碟的介面要比sata的介面要大,但是比sata固態硬碟的帶寬要大,在性能和容量上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一般用戶很少用這種介面,這種固態硬碟更多是用在伺服器和大型工業方面。
5、外置介面設備:usb介面
usb介面是採用最新的usb3.0介面,可有效提升nand
flash相關應用的傳輸速度,例如高速隨身碟、記憶卡與ssd等,由於ssd未來亦可能有外接式需求,所以usb介面ssd仍是有其發展空間。
6.其它固態硬碟介面
以上那兩種介面基本上都滿足了工業和一般用戶的需求,但是還有一些其他的介面其中包括lif介面固態硬碟以及msata嵌入式介面固態硬碟,這
些固態硬碟的介面都應用於一些專門的領域。m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ssd)一般是指超小型的ssd模塊,不同於傳統2.5吋或1.8吋的ssd產品,
架構設計上類似於嵌入式系統的dom型態。
⑶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顆粒分哪幾類
分為三種顆粒,MLC,TLC,SLC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3000---10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廠家叫8LC,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500次擦寫壽命,目前還沒有廠家能做到1000次。
拓展資料: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磁頭復位節能技術:通過在閑時對磁頭的復位來節能。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
⑷ 固態硬碟的介面都是什麼類型的
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固態硬碟中,絕大多數都使用的SATA介面,其次還有MSATA、NGFF、PCI-E等介面類型。
(一)SATA介面之所以覆蓋率高,是因為它與傳統機械硬碟兼容通用。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固態硬碟使用sata2以下的介面,速度無法完全發揮,最好是用原生sata3介面。SATA介面,:
(二)MSATA介面,顧名思義,從SATA衍生而來,有SATA協會提出的介面規范,適合小型化設備,發展前景一般,:
(三)NGFF介面,英特爾提出的介面標准,適合小型化設備,寬度和厚度一致性高,介面通用性高,介面預留帶寬大,發展瓶頸小,:
(四)PCI-E介面,傳輸帶寬大,發展瓶頸小,早已是企業級固態硬碟標配,適合高端大容量的企業級固態硬碟,:
⑸ 固態硬碟分類
固態硬碟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製成的硬碟。
因為台灣英語里把固體電容稱為Solid而得名。SSD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
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基本與普通硬碟一致(新興的U.2,M.2等形式的固態硬碟尺寸和外形與SATA機械硬碟完全不同)。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諸多領域。
由於固態硬碟的技術與傳統硬碟的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顆粒,再配適當的控制晶元,編寫主控制器代碼,就製造了固態硬碟。
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SATA-3介面、SAS介面、MSATA介面、PCI-E介面、M.2介面、CFast介面、SFF-8639介面和NVME/AHCI協議。[1]
中文名
固態硬碟/固態驅動器
外文名
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2]
應用領域
軍事、車載、工控、電力、醫療等
組成
由控制單元與存儲單元組成
英文縮寫
SSD
快速
導航
發展歷程
基本結構
對比傳統硬碟
優點
缺點
使用與保養
分類
分類方式: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最新還有英特爾的XPoint顆粒技術。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通常所說的SSD。它的外觀可以被製作成多種模樣,例如:筆記本硬碟、微硬碟、存儲卡、U盤等樣式。這種SSD固態硬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壽命較長,根據不同的快閃記憶體介質有所不同。SLC快閃記憶體普遍達到上萬次的PE,MLC可達到3000次以上,TLC也達到了1000次左右,最新的QLC也能確保300次的壽命,普通用戶一年的寫入量不超過硬碟的50倍總尺寸,即便最廉價的QLC快閃記憶體,也能提供6年的寫入壽命。可靠性很高,高品質的家用固態硬碟可輕松達到普通家用機械硬碟十分之一的故障率。
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理論上可以無限寫入,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DRAM固態硬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設備。[1]
基於3D XPoint類
基於3D XPoint的固態硬碟:原理上接近DRAM,但是屬於非易失存儲。讀取延時極低,可輕松達到現有固態硬碟的百分之一,並且有接近無限的存儲壽命。缺點是密度相對NAND較低,成本極高,多用於發燒級台式機和數據中心。
發展歷程
1956年,IBM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碟。
共8張
英特爾固態硬碟
1968年,IBM重新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的可行性,奠定了硬碟發展方向。
1970年,StorageTek公司(Sun StorageTek)開發了第一個固態硬碟驅動器。
1984年,東芝發明快閃記憶體。
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態硬碟出現。
2006年3月,三星率先發布一款32GB容量的固態硬碟筆記本電腦,
2007年1月,SanDisk公司發布了1.8寸32GB固態硬碟產品,3月又發布了2.5寸32GB型號。
2007年6月,東芝推出了其第一款120GB固態硬碟筆記本電腦。
2008年9月,憶正MemoRight SSD的正式發布,標志著中國企業加速進軍固態硬碟行業。
共2張
合並圖冊
2009年,SSD井噴式發展,各大廠商蜂擁而來,存儲虛擬化正式走入新階段。
2010年2月,鎂光發布了全球首款SATA 6Gbps介面固態硬碟,突破了SATAII介面300MB/s的讀寫速度。
2010年底,瑞耐斯Renice推出全球第一款高性能mSATA固態硬碟並獲取專利權。[1]
2013年,三星推出VNand 3D快閃記憶體。
基本結構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是固態硬碟的主要類別,其內部構造十分簡單,固態硬碟內主體其實就是一塊PCB板,而這塊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晶元,緩存晶元(部分低端硬碟無緩存晶元)和用於存儲數據的快閃記憶體晶元。
⑹ 通俗易懂 SSD固態硬碟介面有哪幾種類型的圖解
SSD固態硬碟介面有SATA介面、mSATA介面、M.2介面、PCI-E介面、U.2介面。
1、SATA 介面
SATA固態硬碟普通介面,這是與普通硬碟相同的介面。常見的固態硬碟就是這個SATA介面。目前,SATA-SSD的介面主要分為SATA1.0-3.0。市場上主流的SSD介面一般是SATA3.0產品介面。
(6)固態硬碟類型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
1、基於快閃記憶體類: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通常所說的SSD。它的外觀可以被製作成多種模樣,例如:筆記本硬碟、微硬碟、存儲卡、U盤等樣式。
這種SSD固態硬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一般擦寫次數普遍為3000次左右,以常用的64G為例,在SSD的平衡寫入機理下,可擦寫的總數據量為64G X 3000 = 192000G。
2、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
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DRAM固態硬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設備。
⑺ 固態硬碟的分類
分類方式: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
基於快閃記憶體類: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通常所說的SSD。它的外觀可以被製作成多種模樣,例如:筆記本硬碟、微硬碟、存儲卡、U盤等樣式。這種SSD固態硬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 一般它擦寫次數普遍為3000次左右,以常用的64G為例,在SSD的平衡寫入機理下,可擦寫的總數據量為64G X 3000 = 192000G,假如你是個變態視頻王每天喜歡下載視頻看完就刪每天下載100G的話,可用天數為192000 / 100 = 1920,也就是 1920 / 366 = 5.25 年。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戶每天寫入的數據遠低於10G,就拿10G來算,可以不間斷用52.5年,再如果你用的是128G的SSD的話,可以不間斷用104年!這什麼概念?它像普通硬碟HDD一樣,理論上可以無限讀寫,
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DRAM固態硬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設備。
⑻ 如何查看電腦上裝的固態硬碟是什麼類型
硬碟是硬體,看得到摸得著,拆開機箱旁板,看標設即可。
另外也可以下載魯大師,對硬體進行檢查,檢查完畢就有報告出來。
譬如:檢測完畢--點擊硬體檢測--硬碟信息即可。
⑼ 固態硬碟這三個版本有什麼區別
M.2、MSATA、SATA3.0是固態硬碟的介面類型,它們傳輸數據的速度M.2>SATA3.0>MSATA,但在日常生活中區別不是太明顯,所以選擇哪一種固態硬碟,完全取決設備的硬體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