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碟的成分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碟的成分

發布時間: 2023-06-16 07:43:01

『壹』 硬碟的結構及組成

文件系統結構,理解文件系統,要從文件儲存說起。

硬碟結構:

『貳』 硬碟由什麼組成

問題一:硬碟是由什麼組成的? 硬碟內部結構 關於硬碟結構的文章已經非常多了,不過真正要說清楚的話,就算專門出一本書也說不完,因此這里就不再從頭細細講述了。只是要講明白一點,到目前為止,在很多文章、技術資料甚至教科書裡面講述的硬碟結構模式,已經是非常老式的硬碟結構了。對於現在的新硬碟來說,都已經全部不採用這樣的結構,而是採用了更為復雜、也更加科學的結構方式。 在老式硬碟中,採用的都是比較古老的CHS(Cylinder/Head/Sector)結構體系。因為很久以前,在硬碟的容量還非常小的時候,人們採用與軟盤類似的結構生產硬碟。也就是硬碟碟片的每一條磁軌都具有相同的扇區數,由此產生了所謂的3D參數(Disk Geometry),即是磁頭數(Heads)、柱面數(Cylinders)、扇區數(Sectors)以及相應的3D定址方式。 CHS結構體系 其中:磁頭數表示硬碟總共有幾個磁頭,也就是有幾面碟片,最大為255(用8個二進制位存儲);柱面數表示硬碟每一面碟片上有幾條磁軌,最大為1023(用10個二進制位存儲);扇區數表示每一條磁軌上有幾個扇區,最大為63(用6個二進制位存儲);每個扇區一般是512個位元組,理論上講憧梢勻∪魏我桓瞿閬不兜氖 擔 孟裰兩窕姑揮蟹⑾秩」鸕鬧檔摹?BR>所以磁碟最大容量為: 255×1023×63×512/1048576=8024MB(1M=1048576Bytes) 或硬碟廠商常用的單位: 255×1023×63×512/1000000=8414MB(1M=1000000Bytes) 由於在老式硬碟的CHS結構體系中,每個磁軌的扇區數相等,所以外道的記錄密度要遠低於內道,因此會浪費很多磁碟空間(軟盤也是一樣)。為了進一步提高硬碟容量,現在硬碟廠商都改用等密度結構生產硬碟。這也就是說,每個扇區的磁軌長度相等,外圈磁軌的扇區比內圈磁軌多。採用這種結構後,硬碟不再具有實際的3D參數,定址方式也改為線性定址,即以扇區為單位進行定址。而為了與使用3D定址的老軟體兼容(如使用BIOSInt13H介面的軟體),廠商通常在硬碟控制器內部安裝了一個地址翻譯器,由它負責將老式3D參數翻譯成新的線性參數。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硬碟的3D參數可以有多種選擇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可以對應不同的3D參數,如LBA、LARGE、NORMAL)。而隨著磁碟密度的增加、機構的進一步復雜、功能和速度上的提高,如今的硬碟都會在磁碟裡面劃分出一個容量比較大的,稱為「系統保留區」的區域,用於儲存硬碟的各種信息、參數和控製程序,有的甚至把硬碟的Fireware也做到了系統保留區裡面(原來這些信息都是儲存在硬碟控制電路板的晶元上的)。這樣雖然可以進一步簡化生產的流程,加快生產速度和降低生產成本,但是從另一方面,卻又大大增加了硬碟出現致命性損壞的幾率和縮短了硬碟的使用壽命。我十幾年前的200MB硬碟和8年前的1.2GB硬碟到現在還用得非常好,別說是壞道,連運行時的聲音都是沒有的,但是到後來的4.3GB、6.4GB、10GB、20GB硬碟,都沒有能用超過4年的,全部壞掉了。 ● 硬碟損壞的種類 一般來說,硬碟的損壞按大類可以分為硬損壞和軟損壞。 硬損壞包括磁頭組件損壞、控制電路損壞、綜合性損壞和扇區物理性損壞(一般人稱之為物理壞道)四種。 ※ 磁頭組件損壞:主要指硬碟中磁頭組件的某部分被損壞,造成部分或全部磁頭無法正常讀寫的情況。磁頭組件損壞的方式和可能性非常多,主要包括磁頭臟、磁頭磨損、磁頭懸臂變形、磁線圈受損、移位等。 ※控制電路損壞:是指硬碟的電子線路板中的......>>

問題二:電腦硬碟有哪些組成部分 1.盤體
盤體從物理的角度分為磁面(Side)、磁軌(Track)、柱面(Cylinder)與扇區(Sector)等4個結構。磁面也就是組成盤體各碟片的上下兩個盤面,第一個碟片的第一面為0磁面,下一個為1磁面;第二個碟片的第一面為2磁面,以此類推……。磁軌也就是在格式化磁碟時碟片上被劃分出來的許多同心圓。最外層的磁軌為0道,並向著磁面中心增長。事實上,硬碟的盤體結構與大家熟悉的軟盤非常類似。只不過其碟片是由多個重疊在一起並由墊圈隔開的碟片組成,而且碟片採用金屬圓片(IBM曾經採用玻璃作為材料),表面極為平整光滑,並塗有磁性物質。
2.讀寫磁頭組件
讀寫磁頭組件由讀寫磁頭、傳動手臂、傳動軸三部分組成。在具體工作時,磁頭通過傳動手臂和傳動軸以固定半徑掃描碟片,以此來讀寫數據。磁頭是集成工藝製成的多個磁頭的組合,採用非接觸式結構。硬碟加電後,讀寫磁頭在高速旋轉的磁碟表面飛行,飛高間隙只有0.1~0.3μm,可以獲得極高的數據傳輸率。新型MR(Magnetoresistive heads) 磁阻磁頭採用讀寫分離的磁頭結構,寫操作時使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讀操作則採用MR磁頭。
3.磁頭驅動機構
對於硬碟而言,磁頭驅動機構就好比是一個指揮官,它控制磁頭的讀寫,直接為傳動手臂與傳動軸傳送指令。磁頭驅動機構主要由音圈電機、磁頭驅動小車和防震動機構組成。磁頭驅動機構對磁頭進行正確的驅動,在很短的時間內精確定位到系統指令指定的磁軌上,保證數據讀寫的可靠性。一般而言,磁頭機構的電機有步進電機、力矩電機和音圈電機三種,現在硬碟多採用音圈電機驅動。音圈是中間插有與磁頭相連的磁棒的的線圈,當電流通過線圈時,磁棒就會發生位移,進而驅動裝載磁頭的小車,並根據控制器在盤面上磁頭位置的信息編碼來得到磁頭移動的距離,達到准確定位的目的。
4.主軸組件
硬碟的主軸組件主要是軸承和馬達,可以籠統地認為軸承決定一款硬碟的噪音表現,而馬達決定性能。當然,這樣說並不完全,但是基本上表達了這兩項內容在硬碟中的重要地位。從滾珠軸承到油浸軸承再到液態軸承,硬碟軸承處於不斷的改良當中,目前液態軸承已經成為絕對的主流市場。由於採用液體作為軸承,所以金屬之間不直接摩擦,這樣一來除了延長了主軸點解的壽命、減少發熱之外,最重要一點是實現了硬碟雜訊控制的突破。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採用液態軸承對於性能並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反而會延長尋道時間。對於PC設備而言,似乎噪音與性能是一對永遠難以平衡的矛盾。

問題三:硬碟由哪些部分組成? 外面:盤體――硬碟的主體,密封的
數據和電源介面――作用不解釋(老IDE硬碟還有幾個主從跳線,現在基本現在都是SATA的硬碟,用不到它了)
控制電路板――作用不解釋,本來想把它歸類到內部部件,但是很多硬碟它確實露在外面
內部:
碟片――存儲數據用的
驅動電機――帶動碟片轉動的電機
讀寫磁頭――讀取寫入數據用
磁頭驅動臂――讓讀寫磁頭動起來的玩意兒

問題四:計算機硬碟系統由什麼組成 計算機系統由計算機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組成。
硬體包括中央處理機、存儲器和外部設備等;
軟體是計算機的運行程序和相應的文檔。
計算機系統 具有接收和存儲信息、按程序快速計算和判斷並輸出處理結果等功能。
硬體是計算機系統的物質基礎,沒有硬 件就不成其為計算機;
軟體是計算機的語言,沒有軟體的支持,計算機就無法使用。計算機硬體包括中央處理機 、存儲器和外部設備。

問題五:移動硬碟由什麼和什麼組成 市面上比較多見的移動硬碟有3.5寸和2.5寸兩種,就是一個硬碟盒裡面裝了一個台式機硬碟(3.5)或者一個筆記本硬碟(2.5),再加一根數據線,連接到電腦上就好了。
如果自己要用的話,可以去買一個硬碟盒,幾十塊的樣子,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買硬碟,台式機硬碟便宜些,但是比較笨重,筆記本硬碟稍貴一點,但是很精緻,安裝非常簡單,會擰螺絲就成。如果懶得動手,可以去買品牌的,大約會貴幾十塊到一百塊左右吧,一般都做得比較漂亮,三星,希捷,西數,朗科這些比較大的牌子可靠些,出了問題也好找售後,希望能幫上你一點,謝謝。

問題六:硬碟的組成部件有哪些? 硬碟是由很多精密的部件組成的,用戶比較熟悉的有:碟片、磁頭、電機、電路板等。硬碟使用中盡量做到輕拿輕放,以免造成硬碟損壞而丟失數據。

問題七:硬碟的組成部是什麼?都是用什麼材質做的? 主要部件有殼體、碟片、磁頭、主軸電機、磁頭電機、主控電路、緩存、介面等組成。碟片一般是鋁鎂合金的基片,表面塗覆磁性材料,用來存儲數據,磁頭負責讀寫數據

問題八:硬碟的詳細結構是什麼樣的? 硬碟的結構: 硬碟的結構和軟盤差不多,是由磁軌 (Tracks)、扇區(Sectors)、柱面 (Cylinders)和磁頭(Heads)組成的。
拿一個碟片來講,它和軟盤類似,上面被分成若干個同心圓磁軌,每個磁軌被分成若干個扇區,每扇區通常是512位元組。
硬碟的磁軌數一般介於300-3000之間,每磁軌的扇區數通常是63,而早期的硬碟只有17個。
和軟盤不同的是,硬碟由很多個磁片疊在一起,柱面指的就是多個磁片上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它的數目和磁軌是相同的。
硬碟的容量如下計算: 硬碟容量=柱面數×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磁頭數 標准IDE介面最多支持1024個柱面,63個扇區,16個磁頭,這個最大容量為1024×63×16×512= 528,482,304位元組,即528M;
增強型IDE最多可支持256個邏輯磁頭,容量最大可達到8.4GB。 前面我們提到過簇的概念,它是文件存儲的最小單位,軟盤的簇只有一個扇區。在硬碟上,簇的大小和分區大小有關: 比如,當分區容量介於64M和128M之間時,每個簇有4個扇區;介於128M和256M之間時,每簇有8個扇區;而當分區容量大於1024M時,每簇的扇區數目將超過64,容量達到32KB以上。在此時一個1位元組的文件在硬碟上也會佔用32KB的空間。 所以,你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合理分區,以免浪費很多的硬碟空間。如果您使用的Windows 95 OSR2或者Windows 98的話,可以利用它們提供的FAT32分區,使硬碟的每一個簇小到4K。

問題九:硬碟的構成零件 這種問題可以在網路上方便的查到,如果你要一個最簡單通俗的答案,我就簡單說一下吧:
硬碟其實很簡單,它還是延用磁頭讀寫碟片的古老方式進行工作,基於這個工作原理,它主要由碟片(金屬的)、磁頭臂、電機、控制電路板(包含緩存、控制晶元等元件)、介面、外殼等部件組成。
碟片負責緩存數據,磁頭負責讀寫,磁頭臂負責磁頭的移動,電機負責碟片的旋轉,緩存的作用則是緩解硬碟與外界的速度差,介面則是負責數據的輸入輸出,其它控制晶元則負責驅動、信號處理、介面控制、儲存硬碟信息等工作。
在購買硬碟時能查看到的信息中,可憑轉速、單碟容量、緩存容量這三大參數來判斷硬碟性能。

轉速越快,單位時間內能讀取到的數據就越多,速度當然就越快,不過主流的轉速都是7200轉/分鍾,多數型號無法在轉速上比較性能

單碟容量越高,磁碟密度就越大,單圈能讀取到的數據就越多,速度當然也就越快。目前主流的型號由單碟500G、640G、1000G等容量組成,只要購買時盡量選擇單碟裝的型號,性能就會有保障。注意迴避多碟裝的產品,那些是老型號,比如1T容量可能由三碟333G容量組成,速度、發熱量、體積都沒有優勢。

緩存方面,由於硬碟在工作時磁頭需要來回擺動尋找數據,造成了讀寫效率低下,有了緩存的存在,硬碟可預先把數據放到緩存中,方便「外界」快速順暢的讀取,緩存容量越大,對於多個小文件及碎片文件的讀寫效率就會有明顯提升,但在大文件和連續文件的讀取效率上,幫助不大

最後一個介面速率,雖然目前硬碟已經發展到SATA III介面,理論傳輸率可達750M/S,實際可接近600M/S,但由於主流硬碟本身的速率只有110M/S左右(西數綠盤只有80M/S),這個介面的速率就變得沒有了意義,所以在選購硬碟時無需太在意介面問題
內存條方面,它做為整機最大的緩存部件,對整機的運行效率有著明顯影響。我們知道,CPU要處理的數據都是在硬碟中索取的,但硬碟的速度實在跟不上CPU的處理速度,為了解決這兩者速度差的問題,人們就在兩者之間加入一個高速緩存部件,硬碟只要預先把數據緩存到這個部件中,CPU就能快速順暢的讀取數據了,間接提升了整機運行的效率,這個部件就是內存條了。
內存的容量越大,能緩存的數據就越多,CPU就能減少直接訪問硬碟的次數,不但提升了整機效率還能減緩硬碟的老化,是老電腦升級的首選部件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

問題十:計算機硬碟是有什麼材料構成的 硬磁碟由硬質合金材料構成的多張碟片組成,硬磁碟與硬碟驅動器作為一個整體被密封在一個金屬盒內,合稱為硬碟,硬碟通常固定在主機箱內。與軟盤相比,硬碟具有使用壽命長、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等優點,防潮、防腐、防霉、防塵性能好,如果使用得當,硬碟上的數據可保存數年之久。
應用最廣的小型溫式(溫徹斯特式)硬磁碟機,是在一個軸上平行安裝若干個圓形磁碟片,它們同軸旋轉。每片磁碟的表面都裝有一個讀寫頭,在控制器的統一控制下沿著磁碟表面徑向同步移動,於是幾層碟片上具有相同半徑的磁軌可以看成是一個圓柱,每個圓柱稱為一個「柱面(Cylinder)」。硬碟容量的計算公式為:
硬碟容量=每扇區位元組數(512)×磁頭數×柱面數×每磁軌扇區數
除了存儲容量,硬碟的另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存取速度。影響存取速度的因素有碟片旋轉速度、數據傳輸率、平均尋道時間等。目前微型機硬碟碟片的轉速達7200 r/min,存儲容量可達120GB。
如果樓主不滿意的話,m我,我還有資料可供參考……

『叄』 電腦硬碟裡面的碟片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電腦硬碟裡面的碟片是以堅固耐用的材料為盤基,將磁粉附著在鋁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圓碟片的表面上,表面被加工的相當平滑。

這些磁粉被劃分成稱為磁軌的若干個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的磁軌上就好像有無數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鐵,分別代表著0和1的狀態。當這些小磁鐵受到來自磁頭的磁力影響時,其排列的方向會隨之改變。

利用磁頭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鐵方向,使每個小磁鐵都可以用來儲存信息。硬碟是由多個碟片疊加在一起,互相之間由墊圈隔開。

(3)硬碟碟的成分擴展閱讀

現在的磁碟碟片多數都採用薄膜復合技術。硬碟的介質膜結構大致為:潤滑層、碳覆層、磁性層、緩沖層或底層、基板。

硬碟中一般會有多個碟片,每個碟片包含兩個面,每個碟片都對應地有一個讀/寫磁頭(Head,簡寫為H)。受到硬碟整體體積和生產成本的限制,碟片數量都受到限制,一般都在5片以內。碟片的編號自下向上從0開始,如最下邊的碟片有0面和1面,再上一個碟片就編號為2面和3面。

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肆』 計算機硬碟是有什麼材料構成的

硬磁碟由硬質合金材料構成的多張碟片組成,硬磁碟與硬碟驅動器作為一個整體被密封在一個金屬盒內,合稱為硬碟,硬碟通常固定在主機箱內。與軟盤相比,硬碟具有使用壽命長、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等優點,防潮、防腐、防霉、防塵性能好,如果使用得當,硬碟上的數據可保存數年之久。
應用最廣的小型溫式(溫徹斯特式)硬磁碟機,是在一個軸上平行安裝若干個圓形磁碟片,它們同軸旋轉。每片磁碟的表面都裝有一個讀寫頭,在控制器的統一控制下沿著磁碟表面徑向同步移動,於是幾層碟片上具有相同半徑的磁軌可以看成是一個圓柱,每個圓柱稱為一個「柱面(Cylinder)」。硬碟容量的計算公式為:
硬碟容量=每扇區位元組數(512)×磁頭數×柱面數×每磁軌扇區數
除了存儲容量,硬碟的另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存取速度。影響存取速度的因素有碟片旋轉速度、數據傳輸率、平均尋道時間等。目前微型機硬碟碟片的轉速達7200
r/min,存儲容量可達120GB。
如果樓主不滿意的話,m我,我還有資料可供參考……

『伍』 硬碟碟片材質有毒嗎,合金成分請告知

簡短的說,硬碟磁碟技術是在鋁碟片的圓盤表面鍍上矩磁材料:鐵,鈷,鎳這些過度元素的合金
做裝飾可以,皮膚接觸對人體有害

『陸』 硬碟裡面的碟片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硬碟是一種主要的電腦存儲媒介,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柒』 硬碟里是什麼東西構成的

硬碟是保存數據的介質,它由碟片、電機、磁頭臂以及基板和各種晶元組成。

『捌』 硬碟碟片是什麼材質

早期的碟片是塑料的,後來發展到了金屬的,現在主流的碟片是鋁合金的。但也有玻璃的碟片,打這種盤可是摔不得的,呵呵呵。

『玖』 電腦硬碟含那些金屬成份

磁碟分為兩種,軟盤和硬碟,軟盤指塑料基磁碟,硬碟指鋁合金基磁碟,硬碟的其他成分為塑料(外殼)、銅(導線)、硅(半導體),其中鋁、銅為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