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硬碟的序列號代表了那些信息
硬碟序列號識別
希捷(Seagate),日立(HITACHI),邁拓(Maxtor),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和三星(Samsung)
一、希捷(Seagate)
Seagate硬碟的編號比較簡單,其識別方法為:「ST+硬碟尺寸+容量+主標識+副標識+介面類型」 。
為了另大家容易理解,簡單的表示形式為:ST「X,XXXX,XX,XXX」,也就是說其硬碟編號可以分為四部分。
首先,「ST」代表的是「Seagate」,也就是說是希捷公司的產品。
然後第一部分的「X」是表示其硬碟外形和尺寸。「1」表示3.5英寸,厚度為41mm的全高硬碟;「3」表示3.5英寸,厚度為25mm的半高硬碟; 「4」表示5.25英寸,厚度為82mm的硬碟;「5」表示尺寸為3.5英寸,厚度為19mm的硬碟;「9」表示為尺寸2.5英寸的硬碟。
第二部分的四個「X」是表示硬碟的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數字組成,單位是GB。如:「1600」就是表示這硬碟的容量為160GB,而「400」或者「800」就表示其容量為40GB或者80GB了。
第三部分的兩個「X」為硬碟標志,由主標志和副標志所組成。前一個數字是主標志,在Seagate的IDE硬碟中都是指硬碟的碟片數,如數字「2」則表示該硬碟採用了2張碟片。而在Seagate的SCSI硬碟中,其主標識則是指硬碟的轉速了。有了主標識當然就會有副標識了,而後一個數字就是副標識。它是只有當主標識相同或者無效時,副標識才有意義。它一般代表硬碟的性能和代數,當數字越大,表示的代數越高,性能越好,此款硬碟也就越新。
第四部分的三個「X」主要由1到3個字母所組成,表示硬碟介面類型等。一般的桌面IDE硬碟較為簡單,但如果包括了現在和早期的SCSI硬碟的話,其含義就變得較為復雜了。
「A」表示為ATA UDMA/33或UDMA/66 IDE的介面
「AS」表示為Serial ATA150的介面
「AG」表示為筆記本電腦專用的ATA的介面
「N」表示為50針Ultra SCSI的介面,其數據傳輸率為20MB/s
「W」表示為68針Ultra SCSI介面,其數據傳輸率為40MB/s
「WC」表示為80針Ultra SCSI的介面
「FC」表示為光纖,可提供高達100MB/s的數據傳輸率,並且支持熱拔插
「WD」表示為68針Ultra Wide SCSI的介面
「LW」表示為68針Ultra-2 SCSI(LVD)的介面
「LC」表示為80針Ultra-2 SCSI(LVD)的介面
我們以Seagate酷魚硬碟「ST3160023AS」為例子,通過例子的編號我們可以知道該硬碟是希捷公司生產的3.5英寸厚度為25mm的半高硬碟,其採用2張硬碟碟片,總容量是160GB的Serial ATA150。另外,如果你看到硬碟上印刷著「7200.7」等字元的,就說明這是希捷新推出的單碟容量80GB的硬碟系列;看到「Barracuda 7200.7 Plus」等字元,我們就了解到了這個系列的產品是採用8MB緩存,Serial ATA 150介面或者Ultra ATA 100介面的高端產品。
二、日立(HITACHI)
日立硬碟有180GXP和7K250兩個系列,所以要辨別其編號比較復雜。180GXP系列沿用了IBM硬碟編號。其識別方法為:「IC+碟片尺寸+硬碟高度+容量+介面類型+系列型號+轉速+緩存容量」
簡單的表示形式為:IC「XX,X,XXX,XX,XX,XX-X」,其硬碟編號可以分為七部分。
「IC」表示的是IBM公司的產品。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硬碟的外形和尺寸。「35」表示3.5英寸(88.9毫米),「25」表示2.5英寸(63.5毫米)的硬碟產品。
第二部分的「X」是表示硬碟的高度。「L」代表1英寸(25.4毫米),「T」代表0.49英寸(12.5毫米),「N」代表0.37英寸(9.5毫米)的硬碟產品。
第三部分的三個「X」表示的是硬碟的容量,單位是GB。如「180」就是表示該硬碟的容量為180GB,「080」等就是80GB了。
第四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硬碟介面的類型。
「AV」表示為ATA介面
「UW」表示為Ultra160 SCSI 68-pin Wide的介面
「UC」表示為Ultra160 SCSI 80-pin SCA的介面
「XW」表示為Ultra320 SCSI 68-pin Wide的介面
「XC」表示為Ultra320 SCSI 80-pin SCA的介面
「F2」表示為FC-AL-2(2 Gbit)的介面
第五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產品系列的型號。其「ER」表示Deskstar 60GXP系列,「VA」表示Deskstar 120GXP系列,「V2」表示Deskstar 180GXP系列。
第六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的轉速,單位是RPM/分。其「04」表示為4200 RPM/分,「05」表示為5400 RPM/分,「07」表示為7200 RPM/分,「10」表示為10000 RPM/分,「15」表示為15000 RPM/分。
第七部分的「X」表示著硬碟緩存的容量,從Deskstar 180GXP開始啟用。「0」表示為2MB緩存,「1」表示為8MB緩存。其中使用一個碟片的60GB產品緩存為2MB,使用兩個碟片的80GB和 120GB產品緩存有2MB和8MB兩種,使用三個碟片的180GB產品緩存都為8MB,購買時要注意區分。
以「IC35L180AVV207-1」這個編號為例,我們通過編號可以知道該硬碟是IBM公司生產的3.5英寸,高1英寸的硬碟,其總容量為60GB,採用Ultra ATA介面,為Deskstar 180GXP系列的產品,轉速是7200 RPM/分,有著8MB的緩存。
日立的7K250系列是繼Deskstar 180GXP推出後的新品。其性能比早期的產品更出色,但是硬碟編號也發生了變化,造成了混亂。下面我們也來研究一下日立7K250系列的硬碟編號規律。
7K250系列的編號標注形式為「HDS+轉速+系列的最大容量+該產品容量+產品系列代碼+硬碟高度+介面類型+緩存」。
簡單的表示為:HDS「XX,XX,XX,X,X,XX,X,X」,硬碟編號也可以分為八個部分。
「HDS」表示為日立(HITACHI)的Deskstar系列硬碟產品。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的轉速。如果其標注為「42」,「54」,「72」,「10」,「15」等的話,那麼這個硬碟的轉速分別為4200 RPM/分,5400 RPM/分,7200 RPM/分, 10000 RPM/分,15000 RPM/分。
第二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該產品系列的最大容量,單位為GB。「25」就表示該產品最大容量為250GB。
第三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容量,單位有GB或者10GB。例如「80」就表示80GB,「25」就表示250GB。
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代數。現在所有7K250系列都是字母「V」。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高度。這里和上面的IBM編號是一樣的。
第六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的介面類型,有「AT」和「ST」。其分別代表為Ultra ATA100介面和Serial ATA150介面。
第七部分的「X」表示硬碟緩存的容量,有數字「2」和「8」。其分別代表為2MB緩存和8MB緩存的硬碟產品。
第八部分的「X」是硬碟的保留值,目前暫時為數字「0」。
就以日立7K250系列「HDS722525VLAT80」的硬碟編號來做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其屬於7200 RPM/分,最大容量為250GB和總容量為250GB的硬碟,高1英寸,採用的是Ultra ATA100介面並擁有8MB緩存。
三、邁拓(Maxtor)
以前Maxtor硬碟一直採用7位的編號,但從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9開始,其硬碟編號變成了13個了。不過,對我們識別硬碟有用的還是前面的7位編號。邁拓編號多為「系列號+此系列硬碟最大容量+首位+容量+介面類型+碟頭數」。
我們將其簡單表示為「XX,XXX,X,X」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產品系列和型號。
「3」為40GB或以下,「9」為40GB以上,此系列為星鑽一代
「2R」表示為Fireball 531DX美鑽一代
「2B」表示為Fireball 541DX美鑽二代
「2F」表示為Fireball 3
「4W」表示為Diamondmax 536DX星鑽二代
「4D」,「4K」,「4G」都表示為Diamondmax 540X星鑽三代
「4R」表示為Diamondmax 16星鑽四代
「5T」表示為Diamondmax Plus60金鑽六代
「6L」表示為Diamondmax Plus D740X金鑽七代
「6E」表示為Diamondmax Plus8
「6Y」表示為Diamondmax Plus9
第二部分的三個「X」表示容量,單位是GB。例如「080」或者「200」就分別表示為80GB或者200GB。
第三部分的「X」表示緩存容量、介面及主軸馬達類型。
「D」表示為Utral ATA/33
「U」表示為Utral ATA/66
「H」表示為Ultra ATA100介面,2MB緩存
「J」表示為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滾珠軸承馬達(Ball Bearing Motor)
「L」表示為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
「P」表示為Ultra ATA133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M」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第四部分的「X」表示使用的磁頭數,也就是記錄面數量,由此也能可以憑著「硬碟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這個公式來推算出單碟容量。不過,金鑽系列的Diamondmax Plus9開始,該數字變成了「0」,但是我們知道金鑽系列的Diamondmax Plus9都是單碟容量80GB的產品,所以這里的變化對我們辨識並不影響。
我們以金鑽系列的Diamondmax Plus9編號「6Y200M006500A」的硬碟作例子,我們已經知道這個編號前7位才是對我們有用,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該硬碟容量是200G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擁有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四、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的編號標注形式因產品系列而異,編號方式顯得簡潔明了,由12個數字或者字母所組成。在12個編號中,前6個編號為主編號,後面的6個編號為附加編號。其桌面市場的主打系列魚子醬的標注方式為「廠商代號+容量+轉速,緩存+介面類型」。
簡單的表示為WD「XXXX,X,X-XX,X,X,XX」,可以分為七個部分。
「WD」是「Western Digital」的簡稱,表示其為西部數據公司的產品。
前6位主編號:
第一部分的四個「X」表示為硬碟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數字組成,單位為GB。其標識和希捷是一樣的,如4位的「1200」代表120GB,3位的「800」則代表80GB。
第二部分的「X」表示為硬碟轉速及緩存容量。
「A」表示轉速為54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B」表示轉速是72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E」表示轉速是5400 RPM/分的Protege系列硬碟
「J」表示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高端魚子醬硬碟
「G」表示為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系列
第三部分的「X」表示介面的類型。
「A」表示為Ultra ATA/66或者更早期的介面類型
「B」表示為Ultra ATA/100
「W」表示應用於A/V(數碼影音)領域的硬碟
「D」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
後六位附加編號:
對於後面的六位附加編號,筆者很抱歉,找不到相關於Serial ATA150介面規范的硬碟附加編號資料,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第四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OEM客戶標志。如今西數面向零售市場的產品,其兩個編號都是為數字「00」。如果作為其它字元的話,則為OEM客戶的代碼,不同的編號對應不同OEM客戶,而這種編號的硬碟通常是不面向零售市場的。
第五部分的「X」代表硬碟單碟容量,單位是GB。「C」代表硬碟單碟容量為40GB,「D」代表66GB,「E」代表83GB。
第六部分的「X」表示同系列硬碟的版本代碼,該代碼隨著不同系列而變。
「A」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BB系列;
「B」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66介面的AB系列;
「P」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EB系列;
「R」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具有8MB緩存的JB系列。
而在單碟66GB和83GB的產品中,還出現了「U」,「V」等其他字母,分別對應JB系列和BB系列產品。
最後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的Firmware版本。我們目前常見的一般都是「A0」。
我們以「WD2500JB-00EVA0」的硬碟編號作例子,我們從主編號可以知道這是一塊西部數據公司出品的容量為250GB、7200轉/分並且具有 8MB緩存的硬碟。從後面的附加編號我們還可以看出這是西部數據面向零售市場,單碟容量為83GB的產品。其實,我認為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買西數硬碟看前面的6位主編號就可以得知性能了,加上了後面的6位附加編號反而還會增加了難度。對於現在西數公司新出的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如主6位編號為「WD2500JD」,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介面為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還有對於西數公司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猛禽)系列,其主編號「WD740GD」亦代表了大部分的信息,其「容量為 74GB,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這些信息我們也可以輕易的看出來。
五、三星(SAMSUNG)
目前三星硬碟均屬SpinPoint系列,此系列又分為P和V兩大類。編號標注形式為「系列型號+轉速+容量+緩存+磁頭數目+介面類型」。
我們亦可以簡單的表示為「X,X,XXX,X,X」五部分。
第一部分的「X」表示硬碟產品系列。這里的「S」就表示為「SpinPoint」系列。
第二部分的「X」表示三星硬碟各系列不同轉速的產品。
「V」表示V系列硬碟,轉速為5400 RPM/分
「P」表示P系列硬碟,轉速為7200 RPM/分
第三部分的三個「X」表示硬碟容量,通常有2到3位數字,其單位是GB。「080或者120」就表示為80GB或者120GB的硬碟產品,但如果緩存是8MB,它們的標志大多會變成「081或者121」。
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碟磁頭數,我們亦可以據「硬碟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這個公式來推算出單碟容量。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介面類型。
「A」表示為E-IDE/ATA介面
「S」表示為SCSI 2介面
「U」表示為Ultra SCSI介面
「D」表示為Ultra ATA 66介面
「H」表示為Ultra ATA 100介面
「N」表示為Ultra ATA 33介面
「C」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
我們拿編號為「SP1614C」的三星硬碟作例子,我們亦可以看出這是三星出品的SpinPoint家族7200轉/分的P系列硬碟產品,其硬碟總容量為 160GB,緩存容量為8MB,硬碟磁頭數為4,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硬碟單碟容量為2×160GB/4=80GB。
對於市場上各種品牌,各種型號的硬碟,他們各有各的特色技術,亦有不盡相同的性能。希望我們DIYer能看清其真相,看透其本質,能在眾多產品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❷ NTFS硬碟是什麼意思
NTFS硬碟說明這個硬碟的文件系統為NTFS格式。
NTFS是一個可恢復的文件系統。在NTFS分區上用戶很少需要運行磁碟修復程序。NTFS通過使用標準的事務處理日誌和恢復技術來保證分區的一致性。發生系統失敗事件時,NTFS使用日誌文件和檢查點信息自動恢復文件系統的一致性。
NTFS可以支持的分區(如果採用動態磁碟則稱為卷)大小可以達到2TB。
(2)經驗回放緩存容量單位擴展閱讀
NTFS優點
1、更安全的文件保障,提供文件加密,能夠大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2、更好的磁碟壓縮功能。
3、可以賦予單個文件和文件夾許可權。對同一個文件或者文件夾為不同用戶可以指定不同的許可權。在NTFS文件系統中,可以為單個用戶設置許可權。
4、NTFS文件夾的B-Tree結構使得用戶在訪問較大文件夾中的文件時,速度甚至比訪問卷中較小的文件夾中的文件還快。
5、支持磁碟配額。磁碟配額可以管理和控制每個用戶所能使用的最大磁碟空間。
❸ 硬碟什麼是單盤 和雙盤
單碟只有一塊碟片,雙碟有兩塊碟片,單碟的優點是散熱比雙碟好,雙碟優點是存儲容量比單碟的多。就像一樣厚度的兩本書,一本有100頁和另一本有兩百頁,但厚度字體大小一樣,而後者記載的字體比前者多的原理一樣。
❹ 一級緩存、二級緩存、三級緩存哪個重要
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一級緩存。目前所有主流處理器大都具有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少數高端處理器還集成了三級緩存。其中,一級緩存可分為一級指令緩存和一級數據緩存。一級指令緩存用於暫時存儲並向CPU遞送各類運算指令;一級數據緩存用於暫時存儲並向CPU遞送運算所需數據,這就是一級緩存的作用。
那麼,二級緩存的作用又是什麼呢?簡單地說,二級緩存就是一級緩存的緩沖器:一級緩存製造成本很高因此它的容量有限,二級緩存的作用就是存儲那些CPU處理時需要用到、一級緩存又無法存儲的數據。同樣道理,三級緩存和內存可以看作是二級緩存的緩沖器,它們的容量遞增,但單位製造成本卻遞減。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二級緩存、三級緩存還是內存都不能存儲處理器操作的原始指令,這些指令只能存儲在CPU的一級指令緩存中,而餘下的二級緩存、三級緩存和內存僅用於存儲CPU所需數據。
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目前主流處理器所採用的一級數據緩存又可以分為實數據讀寫緩存和數據代碼指令追蹤緩存2種,它們分別被AMD和Intel所採用。不同的一級數據緩存設計對於二級緩存容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這兩種一級數據緩存設計的不同之處。
一、AMD一級數據緩存設計
AMD採用的一級緩存設計屬於傳統的「實數據讀寫緩存」設計。基於該架構的一級數據緩存主要用於存儲CPU最先讀取的數據;而更多的讀取數據則分別存儲在二級緩存和系統內存當中。做個簡單的假設,假如處理器需要讀取「AMD ATHLON 64 3000+ IS GOOD」這一串數據(不記空格),那麼首先要被讀取的「AMDATHL」將被存儲在一級數據緩存中,而餘下的「ON643000+ISGOOD」則被分別存儲在二級緩存和系統內存當中(如下圖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假設只是對AMD處理器一級數據緩存的一個抽象描述,一級數據緩存和二級緩存所能存儲的數據長度完全由緩存容量的大小決定,而絕非以上假設中的幾個位元組。「實數據讀寫緩存」的優點是數據讀取直接快速,但這也需要一級數據緩存具有一定的容量,增加了處理器的製造難度(一級數據緩存的單位製造成本較二級緩存高)。
二、Intel一級數據緩存設計
自P4時代開始,Intel開始採用全新的「數據代碼指令追蹤緩存」設計。基於這種架構的一級數據緩存不再存儲實際的數據,而是存儲這些數據在二級緩存中的指令代碼(即數據在二級緩存中存儲的起始地址)。假設處理器需要讀取「INTEL P4 IS GOOD」這一串數據(不記空格),那麼所有數據將被存儲在二級緩存中,而一級數據代碼指令追蹤緩存需要存儲的僅僅是上述數據的起始地址(如下圖所示)。
由於一級數據緩存不再存儲實際數據,因此「數據代碼指令追蹤緩存」設計能夠極大地降CPU對一級數據緩存容量的要求,降低處理器的生產難度。但這種設計的弊端在於數據讀取效率較「實數據讀寫緩存設計」低,而且對二級緩存容量的依賴性非常大。
在了解了一級緩存、二級緩存的大致作用及其分類以後,下面我們來回答以下硬體一菜鳥網友提出的問題。
從理論上講,二級緩存越大處理器的性能越好,但這並不是說二級緩存容量加倍就能夠處理器帶來成倍的性能增長。目前CPU處理的絕大部分數據的大小都在0-256KB之間,小部分數據的大小在256KB-512KB之間,只有極少數數據的大小超過512KB。所以只要處理器可用的一級、二級緩存容量達到256KB以上,那就能夠應付正常的應用;512KB容量的二級緩存已經足夠滿足絕大多數應用的需求。
這其中,對於採用「實數據讀寫緩存」設計的AMD Athlon 64、Sempron處理器而言,由於它們已經具備了64KB一級指令緩存和64KB一級數據緩存,只要處理器的二級緩存容量大於等於128KB就能夠存儲足夠的數據和指令,因此它們對二級緩存的依賴性並不大。這就是為什麼主頻同為1.8GHz的Socket 754 Sempron 3000+(128KB二級緩存)、Sempron 3100+(256KB二級緩存)以及Athlon 64 2800+(512KB二級緩存)在大多數評測中性能非常接近的主要原因。所以對於普通用戶而言754 Sempron 2600+是值得考慮的。
反觀Intel目前主推的P4、賽揚系列處理器,它們都採用了「數據代碼指令追蹤緩存」架構,其中Prescott內核的一級緩存中只包含了12KB一級指令緩存和16KB一級數據緩存,而Northwood內核更是只有12KB一級指令緩存和8KB一級數據緩存。所以P4、賽揚系列處理器對二級緩存的依賴性是非常大的,賽揚D 320(256KB二級緩存)與賽揚 2.4GHz(128KB二級緩存)性能上的巨大差距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而賽揚D和P4 E處理器之間的性能差距同樣十分明顯。
最後,如果您是狂熱的游戲發燒友或者從事多媒體製作的專業用戶,那麼具有1MB二級緩存的P4處理器和具有512KB/1MB二級緩存的Athlon 64處理器才是您理想的選擇。因為在高負荷的運算下,CPU的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近乎「爆滿」,在這個時候大容量的二級緩存能夠為處理器帶來5%-10%左右的性能提升,這對於那些要求苛刻的用戶來說是完全有必要的。
❺ 英雄聯盟手游回放保存多久
· 找到「錄像保存」,再繼續設定保存即可。 直接在英雄聯盟的游戲界。 英雄聯盟回放怎麼下載到電腦? 錄像文件默認存放在您的電腦C盤的 用戶\「您的用戶名」\我的文檔\League of Legends\Replays目錄下。您可以通過客戶端右上角的「設置—回放」選項,更改錄像文。
❻ KB是什麼意思
kB(Kilobyte),是一種資訊計量單位,是計算機數據存貯器存儲單位位元組的多倍形式。現今通常在標識內存等具有一般容量的儲存媒介之儲存容量時使用。根據國際單位制標准,1kB=1000B(位元組,Byte)。
根據按照IEC命名標准,用於二進制存儲單位的標准命名是KiB、MiB等,1kiB=1024B。這是由數據流的二進制存儲法決定的。
1024位元組
千位元組也常指1024位元組。因為1000約等於1024,為方便起見,公制二進制前綴kilo的使用出現。
Microsoft Windows系統中仍在大量使用公制前綴的二進制寫法,而世界上90% 的個人計算機在使用win系統。隨機存取存儲器容量,如主存儲或CPU緩存的大小,因為存儲的物理地址的原因,也在使用二進制千位元組。
一些通信公司,如沃達豐,AT&T,Orange(公司)和澳大利亞電信,也用它來計算營銷和計費。
1024位元組的二進製表示法通常使用符號KiB,非正式場合常記為大寫K。例如,65,536位元組的緩存處理器會被說成64K緩存。
❼ Pr回放緩存什麼意思
把回放緩存下來。premiere在編輯、剪切、渲染過程中會產生非常大的臨時文件,這些文件就是緩存文件,系統默認緩存文件在C盤,一般在完成製作後pr軟體就會自動緩存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