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硬碟為什麼不能分區
為了安裝Red Hat Linux, 您必須為它准備硬碟空間. 這個硬碟空間必須和您的計算機上安裝的其他操作系統(如Windows, OS/2或著其他版本的Linux)所使用的硬碟空間分開.
一個硬碟可以分割成不同的分區. 訪問每個分區就象訪問不同的硬碟. 每個分區甚至可以有一個類型用來表明這個分區中信息是如何存儲的. 例如, DOS, OS/2, 和Linux使用不同的硬碟分區類型.
請注意: 您可以將Red Hat Linux安裝在一個或多個類型為'Linux native' 的硬碟分區. Red Hat Linux還需要一個交換(swap)分區, 這個分區的類型是'Linux swap'. 就是說安裝Red Hat Linux至少需要兩個硬碟分區:
一個或多個'Linux native'類型的分區
一個'Linux swap'類型的分區
以下我們將詳細討論分區的問題. 現在, 要記住Red Hat Linux需要至少兩個專門的分區, 並且您不能將Red Hat Linux安裝在DOS/Windows分區!
即使您將Red Hat Linux安裝在一個專門的硬碟, 或者一台不安裝其他操作系統的計算機上, 您仍需要為Red Hat Linux創建分區. 這種情況非常簡單, 因為您不必為硬碟的其他分區操心.
另一方面, 您也許希望將Red Hat Linux已經含有其他操作系統的硬碟上. 這種情況就有一點復雜, 因為一個錯誤就可以毀了您現有的分區, 更不用說它含有的數據!
在安裝過程中, 將提示您為Red Hat Linux創建分區. 這時, 您必須確信您有足夠的硬碟空間來創建這些分區. 讓我們考察一下為Red Hat Linux分區清理空間的不同方法.
2.6.1 分區命名設計
Linux通過字母和數字的組合來標識硬碟分區, 如果您習慣於使用'C盤'來標識硬碟分區的話, 可能會搞混. Red Hat Linux的命名設計比其他操作系統更靈活, 能表達更多的信息. 歸納如下:
前兩個字母 -- 分區名的前兩個字母表明分區所在設備的類型. 您將通常看到hd(指IDE硬碟), 或sd(指SCSI硬碟).
下一個字母 -- 這個字母表明分區在哪個設備. 例如,
/dev/hda(第一個IDE硬碟) 或 /dev/sdb(第二個SCSI硬碟).
數字 -- 代表分區. 前四個分區(主分區或擴展分區)用數字1 到4表示. 邏輯分區從5開始. 例如, /dev/hda3第一個 IDE硬碟上的第三個主分區或擴展分區;/dev/sdb6是第二個SCSI硬碟上的第二個邏輯分區.
記住這些信息; 它會使您更容易理解設置Red Hat Linux硬碟分區.
2.6.2 重新分區的策略
在重新對您的硬碟分區時, 可能遇到三種情況:
有未分區的空閑空間.
有未用的分區.
在已有分區中有空閑空間.
讓我們依次看一下每種情況.
2.6.2.1 使用未分區的空閑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 已定義的分區未佔有整個硬碟空間, 也就是說空閑空間不屬於任何已定義的分區. 仔細想一下, 一個未用的硬碟也屬於這種情況; 不同的只是所有的 空間都不屬於任何已定義的分區.
這時, 您只須簡單地從未用的空間創建所需的分區.
2.6.2.2 用未使用分區的空間
去年, 您將運行Windows系統的105MB小硬碟改為1.2GM的大硬碟. 您把它分為兩個相同的分區, 您計劃用C:'盤'(事實上是硬碟的第一個分區)裝Windows, 用 D:'盤'(事實上是硬碟的第二個分區)收集您從網上下載的自由軟體. 好, 您現在已經用了C:但您從未在D:放過任何東西.
如果您發現您屬於這種情況, 您可以使用這個未使用的分區. 這時, 您先得刪除這個分區, 然後再在這個空間創建合適的Linux分區.
2.6.2.3 用已用分區的空閑空間
這是最常見的情況. 不幸的是, 這也是最難對付的情況. 雖然您有足夠的空間, 但卻屬於已用的分區. 如果您買了一台有預裝軟體的計算機, 硬碟上很可能有一個大的分區裝有操作系統和數據.
除了加一個硬碟外, 您還有兩種選擇:
破壞性的重新分區 -- 您刪除一個大的分區, 然後創建幾個小的分區. 那個分區中的所有數據將被破壞. 這就是說必須做一次完全的備份. 為安全, 做兩套備份, 使用校驗(如果您的備份軟體有此功能), 在刪除分區之前試著讀一下您備份的數據. 注意, 如果您刪除的分區含有操作系統, 您還得重裝操作系統.
在創建了小的分區之後, 您可以重裝軟體, 恢復數據, 然後繼續安裝Red Hat Linux.
非破壞性的重新分區 -- 這里, 您可以運行一個看似不可能的程序; 這個程序可以將大分區變小而不丟失分區中的文件. 很多人發現這種方法是可靠而沒有麻煩的. 那麼您該用什麼軟體呢? 市場上有好幾種磁碟管理的軟體產品; 您必須做一番調查來找到最適合您的軟體.
[Intel系統: 為了方便我們的客戶, 我們提供了fips. 這是一個免費軟體可以改變FAT(文件分配表)分區的大小. 這個軟體在Red Hat Linux/Intel CD-ROM上的 dosutils目錄中.
請注意: 許多人已經成功地用fips重新對他們的硬碟進行了分區. 但是, 由於硬體或軟體的配置各有不同, Red Hat Software不能保證fips將在您的系統中正常運行. 因此, 將不提供fips的支持; 您將自己對此負責.
就是說, 如果您決定用fips對您的硬碟重新分區, 您一定要做兩件事:
做一次備份 -- 對您的計算機中重要的數據做兩份備份. 這些備份應該放在活動的媒介上(象磁帶或軟盤), 而且您必須確信它們將來可以讀得出.
閱讀說明書 -- 完全閱讀fips說明書, 它在Red Hat Linux/Intel CD 1的 /dosutils/fipsdocs目錄下.
]
2.6.3 硬碟分區和其他操作系統
如果您的Red Hat Linux分區將和其他操作系統的分區共享一個硬碟, 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 Linux和其他操作系統的某些組合必須格外小心. 您將在Red Hat Linux CD的doc/HOWTO和doc/HOWTO/mini目錄中的幾個HOWTO和 Mini-HOWTO文件中找到有關信息. 文件名以Linux+起始的幾個Mini-HOWTO 文件特別有用.
[Intel系統: 如果Red Hat Linux/Intel將在您的計算機中和OS/2 共存, 您必須使用OS/2的分區軟體來創建硬碟分區---否則, OS/2將不能識別硬碟分區. 在安裝時, 不要創建任何新分區, 但要用Linuxfdisk來為您的Linux分區設置適當的分區類型.]
Ⅱ 電腦突然識別不到硬碟
那你就應該進入BIOS看在BIOS下能不能找到硬碟!
開機後按DEL進入BIOS選第一項,看有沒有硬碟!如果也沒有你就應該把硬碟拿下來,再重插一遍,如果還不行,換個數據線再式式!
進主板BIOS看看能不能檢測到硬碟!
如果找不到,不是數據線鬆了就是硬碟故障了
進BIOS下,看看能否找到硬碟。如果不能估計是數據線沒接好。重新接一下問題即可解決!
電腦啟動到Verifying DMI Pool Data解決方法:
DMI是英文單詞Desktop Management Interface的縮寫,也就是桌面管理界面,它含有關於系統硬體的配置信息。計算機每次啟動時都對DMI數據進行校驗,如果該數據出錯或硬體有所變動,就會對機器進行檢測,並把測試的數據寫入BIOS晶元保存。所以如果我們在BIOS設置中禁止了BIOS晶元的刷新功能或者在主板使用跳線禁止了BIOS晶元的刷新功能,那這台機器的DMI數據將不能被更新。如果你更換了硬體配置,那麼在進行WINDOWS系統時,機器仍舊按老系統的配置進行工作。這樣就不能充分發揮新添加硬體的性能,有時還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故障。
如果我們在啟動計算機時看到上述這個信息後,系統長時間停止不前或處於死機狀態,對於機器此類故障一般很難處理。因為不能像進入系統後出現的故障,我們可以檢查系統日誌之類的文件進行分析。不過,根據PC機啟動的過程原理分析,出現這條信息時一般有以下的可能情況:
1.硬體改變
當主機的硬體配置有所變化,但是我們使用的是POST功能時,此時系統不能識別新添加的硬體,將會按老的配置進行工作,此時就會出現開機後能夠加電,但是沒有正常啟動時「嘀」的一聲,同時顯示器也沒有圖像顯示,只有風扇轉動的聲音。
還有一個原因是新添加的硬體的兼容性不好,導致上述的情況出現。
2.BIOS設置改變
當BIOS設置錯誤時,比如內存的讀寫參數設置有誤,硬碟的模式設置有誤,板載音效卡與集成音效卡的設置有誤等情況,都會造成不能正常啟動。
3.硬碟線連接錯誤
這類情況有硬碟的數據線接觸不良,數據線質量低劣造成數據數輸時錯誤太多,數據線插接有誤(接主板端與接硬碟端倒個兒),主從硬碟跳線有誤,硬碟容量或模式設置有誤等。
4.硬碟主引導區內容被破壞
當硬碟的主引導區內容被其他程序改寫或被病毒破壞掉,也可能時硬碟分區表被清除或人為的設置成邏輯鎖狀態時,就會到此時死機。
對於硬碟的主引導區的引導程序被破壞,我們可以使用Fdisk/MBR命令進行修復,或者使用KV3000的磁碟編輯功能查找0道0面的其他62個扇區是否有備份的主引導區程序,將其還原至0道0面0區即可。
對於分區表被破壞的就比較麻煩。如果只是分區表沒有「80」標志或者多個「80」標志,或者沒有」55AA」標志的,我們只要使用KV3000的磁碟編輯功能進行手動修復就可以了。如果是邏輯鎖,就需要製作特殊的磁碟進行解鎖。如果分區表被完全破壞或者被加密,那我們就只能重新分區了。
5.硬碟有故障
現在硬碟的容量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不過硬碟的質量好像也越來越差了。到目前市場上還有94,95年份生產的幾百M的二手硬碟在賣呢。可現在呢,剛買的新硬碟,沒幾天就會壞道成片或者莫名妙的丟失數據,再不就是「咣咣」的提意見罷工不幹了。當硬碟硬體出現故障時,也會出現上述的情況,此類問題硬碟在CMOS里能夠認到硬碟,認盤很順利,但就是進不了系統,無法正常分區和格式化。
6.主板有問題
與主板有關的也主要是主板的硬碟控制器的問題,造成數據傳輸不穩定,錯誤率太高。
7.超頻造成的損壞
如果我們超頻過頭時,也會出現開機後到硬碟這兒就死機。這時我們最好住開機自檢時顯示的CPU的頻率是多少,再打開機箱檢查實際CPU的頻率是多少,二者是否相同。特別對於PIV以後的CPU,其集成度極高,如果我們超頻使用,極有可能造成CPU內部的電子在短時間內過度衰減,導致CPU短時間內報廢。
解決的方法:
1.恢復硬體改變前的狀態,檢查系統是否能夠正常啟動。
2.檢查所有連接線或擴展卡是否正確連接。
3.試著重新配置在BIOS中「PNP/PCI configuration」「Reset Configuration Data」也可以使用「Force Update ESCD」之類的BIOS選項設置為「Enabled」,然後存檔退出。如果能夠不能啟動,再試著設置為「Disabled」試一試。
4.查閱主板手冊關於CMOS跳線的的信息並清除CMOS。請注意:在清除CMOS設置時必須拔掉主機電源線或者把主機電源的開關設置為off或0。
5.斷開硬碟連接線,包括光碟機或其他IDE設備,再進入BIOS設置選擇啟動順序為軟盤啟動後按F10存儲退出,然後在軟碟機中放入一張可啟動的系統盤,檢查系統是否能夠正常啟動。
6.在完成清除CMOS設置後,把CMOS設置中的「PNP/PCI configuration」選項設置為「Enabled」,再次重新啟動電腦來更新設置DMI數據,也叫做強制更新ESCD數據。
7.如果主機能夠通過軟盤啟動,但是不能通過硬碟啟動,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硬碟的主引導區的數據被破壞,這時可以通過分區軟體來修復主引導區的程序代碼,如用軟盤啟動電腦後,使用FDISK/MBR命令來修復主引導區。也可以到相應硬碟生產商的網站下載特殊的硬碟分析工具程序,來檢查自己的硬碟的具體故障。
8.如果經過上述設置後還不能排除故障,這時應考慮是主板或硬碟的IDE介面的問題,可以通過替換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