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里有什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里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8-26 13:29:02

硬碟是干什麼用的

硬碟的主要功能是存儲操作系統、程序以及數據。

在所有的電腦組件中,硬碟就是用來儲存我們平時安裝的軟體、電影、游戲、音樂等的一個數據容器。在一台電腦中,硬碟的作用僅次於CPU和內存。硬碟的品牌也越來越多,出現了既具有硬碟功能並且便於攜帶的移動硬碟。硬碟盒的出現也為攜帶提供了方便,極大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簡單的說電腦硬碟就是做存貯數據的,是電腦的系統,文件等等全部東西,都是在裝在硬碟里。

硬碟容量越大越好

理論上來說,硬碟容量越大,IPOS性能越好,硬碟隨機讀寫速度越快,因為硬碟是由多個存貯晶元共同構成的,容量越大,晶元數量越多,每個晶元的讀寫速度一樣,而多個晶元一起讀寫速度會比較快,但是硬碟只是影響電腦運行的速度的一個方面,電腦運行的速度主要是和cpu及內存關系比較大。

Ⅱ 電腦硬碟有哪些組成部分

1.盤體

盤體從物理的角度分為磁面(Side)、磁軌(Track)、柱面(Cylinder)與扇區(Sector)等4個結構。磁面也就是組成盤體各碟片的上下兩畢虧個盤面,第一個碟片的第一面為0磁面,下一個為1磁面;第二個碟片的第一面為2磁面,以此類推??。磁軌也就是在格式化磁碟時碟片上被劃分出來的許多同心圓。最外層的磁軌為0道,並向著磁面中心增長。事實上,硬碟的盤體結構與大家熟悉的軟盤非常類似。只不過其碟片是由多個重疊在一起並由墊圈隔開的碟片組成,而且碟片採用金屬圓片(IBM曾經採用玻璃作為材料),表面極為平整光滑,並塗有磁性物質。

2.讀寫磁頭組件

讀寫磁頭組件由讀寫磁頭、傳動手臂、傳動軸三部分組成。在具體工作時,磁頭通過傳動手臂和傳動軸以固定半徑掃描碟片,以此來讀寫數據。磁頭是集成工藝製成的多個磁頭的組合,採用非接觸式結構。硬碟加電後,讀寫磁頭在高速旋轉的磁碟表面飛行,飛高間隙只有0.1~0.3μm,可以獲得極高的數據傳輸率。新型MR(Magnetoresistive heads) 磁阻磁頭採用讀寫分離的磁頭結構,寫操作時使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讀操作則採用MR磁頭。

3.磁頭驅動機構

對於硬碟而言,磁頭驅動機構就好比是一個指揮官,它控制磁頭的讀寫,直接為傳動手臂與傳動軸傳送指令。磁頭驅動機構主要由音圈電機、磁頭驅動小車和防震動機構組成。磁頭驅動機構對磁頭進行正確的驅動,在很短的時間內精確定位到系統指令指定的磁軌上,保證數據讀寫的可靠性。一般而言,磁頭機構的電機有步進電機、力塌稿矩電機和音圈電機三種,現在硬碟多採用音圈電機驅動。音圈是中間插有與磁頭相連的磁棒的的線圈,當電流通過線圈時,磁棒就會發生位移,進而驅動裝載磁頭的小車,並根據控制器在盤面上磁頭位置的信息編碼來得到磁頭移動的距離,達到准確定位的目的。

4.主軸組件

硬碟的主軸組件主要是軸承和馬達,可以籠統地認為軸承決定一款硬碟的噪音表現,而馬達決定性能。當然,這樣說並不完全,但是基本上表達了這兩項內容在硬碟中的重要地位。從滾珠軸承到油浸軸承再到液態軸承,硬碟軸承處於不斷的改良當中,目前液態軸承已經成為絕對的主流市場。由團數孝於採用液體作為軸承,所以金屬之間不直接摩擦,這樣一來除了延長了主軸點解的壽命、減少發熱之外,最重要一點是實現了硬碟雜訊控制的突破。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採用液態軸承對於性能並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反而會延長尋道時間。對於PC設備而言,似乎噪音與性能是一對永遠難以平衡的矛盾。

Ⅲ 硬碟里是什麼東西構成的

硬碟是保存數據的介質,它由碟片、電機、磁頭臂以及基板和各種晶元組成。

Ⅳ 硬碟裡面一般有什麼東西和什麼工作原理

一、硬碟的組成
一般說來,無論哪種硬碟,都是由碟片、磁頭、碟片主軸、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份組成。

二. 硬碟的工作原理
硬碟在邏輯上被劃分為磁軌、柱面以及扇區。
硬碟的每個碟片的每個面都有一個讀寫磁頭,磁頭靠近主軸接觸的表面,即線速度最小的地方,是一個特殊的區域,它不存放任何數據,稱為啟停區或著陸區(Landing Zone),啟停區外就是數據區。在最外圈,離主軸最遠的地方是「0」磁軌,硬碟數據的存放就是從最外圈開始的。那麼,磁頭是如何找到「0」磁軌的位置的呢?在硬碟中還有一個叫「0」磁軌檢測器的構件,它是用來完成硬碟的初始定位。「0」磁軌是如此的重要,以致很多硬碟僅僅因為「0」磁軌損壞就報廢,這是非常可惜的。
早期的硬碟在每次關機之前需要運行一個被稱為Parking的程序,其作用是讓磁頭回到啟停區。現代硬碟在設計上已摒棄了這個雖不復雜卻很讓人不愉快的小缺陷。硬碟不工作時,磁頭停留在啟停區,當需要從硬碟讀寫數據時,磁碟開始旋轉。旋轉速度達到額定的高速時,磁頭就會因碟片旋轉產生的氣流而抬起,這時磁頭才向碟片存放數據的區域移動。
碟片旋轉產生的氣流相當強,足以使磁頭托起,並與盤面保持一個微小的距離。這個距離越小,磁頭讀寫數據的靈敏度就越高,當然對硬碟各部件的要求也越 高。早期設計的磁碟驅動 器使磁頭保持在盤面上方幾微米處飛行。稍後一些設計使磁頭在盤面上的飛行高度降到約0.1μm~0.5μm,現在的水平已經達到 0.005μm~0.01μm,這只是人類頭發直徑的千分之一。
氣流既能使磁頭脫離開盤面,又能使它保持在離盤面足夠近的地方,非常緊密地跟隨著磁碟表面呈起伏運動,使磁頭飛行處於嚴格受控狀態。磁頭必須飛行在盤面上方,而不是接觸盤面,這種位置可避免擦傷磁性塗層,而更重要的是不讓磁性塗層損傷磁頭。
但是,磁頭也不能離盤面太遠,否則,就不能使盤面達到足夠強的磁化,難以讀出盤上的磁化翻轉(磁極轉換形式,是磁碟上實際記錄數據的方式)。

Ⅳ 硬碟里主要有什麼部件

1、磁頭
磁頭是硬碟中最昂貴的部件,也是硬碟技術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傳統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電磁感應式磁頭,但是,硬碟的讀、寫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為此,這種二合一磁頭在設計時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從而造成了硬碟設計上的局限。而MR磁頭(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頭,採用的是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MR磁頭不能進行寫操作),讀取磁頭則採用新型的MR磁頭,即所謂的感應寫、磁阻讀。這樣,在設計時就可以針對兩者的不同特性分別進行優化,以得到最好的讀/寫性能。另外,MR磁頭是通過阻值變化而不是電流變化去感應信號幅度,因而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讀取數據的准確性也相應提高。而且由於讀取的信號幅度與磁軌寬度無關,故磁軌可以做得很窄,從而提高了碟片密度,達到200MB/英寸2,而使用傳統的磁頭只能達到20MB/英寸2,這也是MR磁頭被廣泛應用的最主要原因。目前,MR磁頭已得到廣泛應用,而採用多層結構和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製作的GMR磁頭(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漸普及。
2、磁軌
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一張1.44MB的3.5英寸軟盤,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
3、扇區
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每個扇區可以存放512個位元組的信息,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1.44MB3.5英寸的軟盤,每個磁軌分為18個扇區。
4、柱面
硬碟通常由重疊的一組碟片構成,每個盤面都被劃分為數目相等的磁軌,並從外緣的「0」開始編號,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形成一個圓柱,稱之為磁碟的柱面。磁碟的柱面數與一個盤面上的磁軌數是相等的。由於每個盤面都有自己的磁頭,因此,盤面數等於總的磁頭數。所謂硬碟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頭)、Sector(扇區),只要知道了硬碟的CHS的數目,即可確定硬碟的容量,硬碟的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512B。

Ⅵ 移動硬碟裡面是什麼(就是移動硬碟裡面是什麼)

你好知友!
.
移動硬碟主要由外殼、電路板(控制晶元、數據和電源介面)和筆記本硬碟三大部分組成。

1、外殼:
硬碟外殼一般是鋁合金或者塑料材質,一些廠商在外殼和硬碟之間填充了一些防震材質。好的硬碟外殼可以起到抗壓、抗震、防靜電、防摔、防潮、散熱等作用。一般來說,金屬外殼的抗壓和散熱性能比較好,而塑料外殼在抗震性方面相對更好一些.

2、晶元:
移動硬碟的控制晶元讀寫性能。目前控制晶元主要分高、中、低三個檔次。高端控制晶元:美國賽普拉斯公司出品的Cypress ISD300A1(原為ISD公司後被Cypress直接關繫到它的公司收購)、日本NEC公司出品的NECμPD720133。特點:產量小,價格貴,很少買得到,是發燒友的首選。中端控制晶元:美國賽普拉斯公司出品的CY7C68300B(低功耗高速度,可以算是由原ISD公司的經典產品ISD300A控制晶元二次開發得來)、台灣旺玖科技(Prolific)公司出品的PL2507(性能非常不錯,合理的價格,高端的速度)、揚智科技 ALi M5621(台灣)、世紀民生 Myson CS8818G(台灣)、創惟科技 GL811E(台灣)。特點:性能穩定,價格適中。低端控制晶元:揚智科技 ALi M5642(台灣)、創惟科技 GL811(台灣)、特點:穩定性和數據傳輸性能相對比較差,但價格低廉,低端組裝的硬碟盒一般都選擇這類控制晶元,GL811:雖然這款產品在2002年1月獲得USB-IF的認證,但是問題不少,尤其GL811-24以前的版本問題尤其明顯。一是由於它兼容性差:在nForce晶元組和VIA晶元組的主板上會有不兼容問題;二是在大數據流寫入的情況下,經常會報「寫入延緩出錯」,硬碟在寫入過程中和主機斷開,主機找不到原來的盤符;三是性能低下,速度遜於其他晶元。而Ali 5642晶元據說用在某些高速盤上會不兼容。
市場上中端移動硬碟盒基本都採用ALi M5621晶元,產品性能不錯,兼容性較好。而廉價的移動硬碟盒則採用價格相對較低的GL811晶元,性能上的缺陷加上粗劣的做工,此類產品問題較多。比如假冒的IBM移動硬碟盒就是採用價格相對較低的GL811晶元,性能品質相差很多。ISD300是真正原裝IBM移動硬碟盒子採用過的,性能功耗都控制的一流。

3、介面:
目前移動硬碟常見的數據介面是USB和IEEE1394兩種。USB是目前移動硬碟盒的主流介面方式,也是目前幾乎所電腦都有的介面。目前都是USB2.0標准,其理論傳輸速度最高達480Mbps(60MB/s),兼容USB1.1。IEEE1394介面又稱Firewire介面(俗稱「火線」)。1394標准又分1394a和1394b。一般所說的1394通常指1394a標准介面,數據傳輸速率理論上可達到400Mbps(50MB/s);1394b介面的傳輸速率理論上最少可達到800Mbps(100MB/s)。目前IEEE1394介面移動硬碟盒基本上是IEEE1394a標準的,在中國大陸市場英國牛津半導體公司(Oxford Semiconctor Ltd.)的產品佔主導地位。Oxford的產品有OXFW911、OXFW911plus、 OXFW912、 OXUF922。價格上沒優勢,但性能口碑都不錯。OXFW912則是針對IEEE1394b的。至於OXUF922則是目前市面上頂級的晶元—整合了IEEE 1394b和USB 2.0,內建硬體加速器。這意味著採用該晶元的外置硬碟盒只要單顆控制器晶元就可以支持IEEE 1394b和USB 2.0介面模式。當然和其王者氣派相對應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價格。目前只用在3.5英寸硬碟盒上。所以大部分1394移動硬碟盒採用的是針對1394a的OXFW911。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旺玖科技(PROLIFIC)的PL-3507晶元和OXUF922相類似,也是用單晶元自動識別介面是USB還是IEEE 1394,但它支持的是1394a和.USB 2.0,目前已有2.5英寸硬碟盒採用了。也有一些1394硬碟盒採用美國Initio公司的晶元。適合1394a的型號是採用128-pin LQFP方式封裝的INIC-1420和INIC-1430,後者漸漸居於主流地位;適合1394b 的則是以144-pin LQFP或144-pin TFBGA形式封裝的INIC-2430。雖然1394a的理論傳輸率比USB2.0慢一些,但在實際使用中,USB2.0會受到介面轉換控制器的性能制約,而1394介面則不存在這些問題,特別是在讀取數據的時候速度反而比USB2.0要快。特別是蘋果電腦的用戶,毫無疑問首選IEEE1394介面的移動硬碟。最後,還要注意1394介面的類型,一般台式機都是大口6針的,而筆記本上則是小口4針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最新的USB標准中,USB1.1標准已經更名為「USB2.0 Full-speed(全速版)」,而此前的USB2.0則更名為「USB 2.0 High-speed(高速版)」,因此大家在選購時一定要留意USB標志,分清真正的「USB2.0」。

4、電源:
移動硬碟如果供電不足,會導致硬碟查找不到、數據傳輸出錯,甚至影響移動硬碟使用壽命。USB介面供電不足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主板USB埠供電能力不強。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特別在一些筆記本電腦上表現尤為明顯。
(2)、移動硬碟電路設計不合理,或採用了高能耗的晶元等配件——往往晶元性能與能耗成正比的。這一點會導致症狀較輕的供電不足,一般在品牌移動硬碟中不會發生。
(3)、USB連接線過長或同時使用過多的USB設備。因為USB連接線起著數據傳輸和供電的雙重作用,連線過長就會導致電阻增大和數據干擾從而產生供電不足。 1394介面移動硬碟盒的電源問題和USB介面的不同。如前所述,IEEE1394介面有6針和4針兩類。兩種介面的區別在於能否通過連線向所連接的設備供電。6針介面中有4針是用於傳輸數據的信號線,另外2針是向所連接的設備供電的電源線。每口供電能力是7W。如果你的電腦是6針1394埠,同時主板供電正常那麼就不會產生供電問題;如果你的電腦1394埠是4針的,那麼有兩種選擇:一是需要外接電源適配器,二是用電源線從計算機中取電。為了防止出現供電不足現象,一般硬碟盒都會提供一根從計算機PS/2口或USB口取電的電源線或者提供USB Y形線,一個口傳輸數據,一個取電。建議買配有從USB口取電電源線的移動硬碟,因為PS/2口不支持即插即用,熱插拔容易損壞硬體。此外現在的筆記本基本都不配PS/2口了,根本無法取電,除非你不嫌煩再買個PS/2轉USB的接頭。但在供電問題特別嚴重的情況下,譬如以上所說的供電不足原因你一不小心全撞上了,這時最好使用電源適配器,不過這個東東通常不是廠家標配,只有一些高檔移動硬碟才配,如百事靈等。

5、硬碟:
硬碟是移動硬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大部分都是2.5英寸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筆記本硬碟,也有一些產品採用體積更小的1.8英寸硬碟,但價格要貴很多。目前,希捷、西部數據、日立、三星、富士通等硬碟廠商都生產筆記本硬碟,轉速主要有4200RPM、5400RPM、 7200RPM等。由於受USB介面供電的限制,目前移動硬碟廠商使用比較普遍的均為4200RPM 和5400RPM的產品,品牌以日立為主(不過個人建議大家選擇希捷^_^)。
在抗震性方面,筆記本硬碟的主軸都採用了 FBD(Fluid Dynamic Bearing)液態軸承馬達。以油膜代替滾珠,有效避免了由於滾珠摩擦而帶來的高溫和噪音。同時,對於突如其來的震動,油膜能夠很好地吸收。另一方面,筆記本硬碟普遍都採用了「零接觸」磁頭啟停技術。在非工作狀態下,磁頭在停*區,和碟片不接觸。工作時,磁頭飛行高度較低,先進的硅氧碟片表面光滑,工作時磁頭意外震動造成的劃傷機率也大大減小。這些技術都大大降低了移動硬碟在移動過程中受損的概率。因體積、抗震性、功耗、節能等方面台式機3.5英寸硬碟均遠遠不如2.5英寸筆記本硬碟,因在在此提醒大家:盡量用2.5英寸硬碟+2.5英寸硬碟盒作移動硬碟。

6、選擇品牌移動硬碟還是硬碟盒:
說到移動硬碟就不能不說移動硬碟盒。市面上有不少所謂的「品牌」移動硬碟其實是由經銷商自己組裝的,也就是說,廠商提供給經銷商的只是移動硬碟盒,經銷商拿到盒子後再把硬碟裝進去。這種「品牌」移動硬碟的品質是無法得到保證的,水貨硬碟甚至返修硬碟很有可能就被*商裝進移動硬碟盒裡賣給了不知情的消費者。
另外一種就是單獨出售的移動硬碟盒。移動硬碟盒價格低廉,但為了安裝方便,基本都沒有抗震設計。特別是一些低價和雜牌移動硬碟盒,採用廉價的控制晶元、劣質的PCB板和不符合USB2.0傳輸標準的數據線,外加一個薄薄的鋁殼,這些都對移動硬碟的抗壓、抗沖擊、抗震以及讀寫的速度和穩定性有嚴重的影響。
所以,如果您是個DIY高手,懂得產品的識別技巧,那麼選用移動硬碟盒+筆記本硬碟的DIY方案當然是不二選擇。但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挑選一款符合自己需要,擁有可*的質保服務,再加上性價比不錯的品牌移動硬碟要安心方便得多。

7、移動硬碟盒推薦:目前中高端市場的常見品牌有紐曼、移動之星、奈雷特、科碩、元谷、易鳥等,廠商大部分來自廣東。但各牌子在性能方面差距不大。大部分廠商以生產USB介面硬碟盒為主,其中移動之星和奈雷特的性價比比較突出。1394介面的主要是易鳥和元谷兩家在做。易鳥名氣較響,性能較佳,有些盒子採用透明設計,和蘋果機很般配。個人感覺2004年以來易鳥日漸頹唐,元谷漸漸迎頭趕上。由於易鳥產品以前基本是由元谷代工(據說現在兩家分道揚鑣了),有些產品同質化明顯,像兩家都有採用透明設計的產品,不認真看牌子一點都認不出。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點擊我的回答下方【選為滿意回答】按鈕.及時採納你將會得到5財富值.

Ⅶ 硬碟裡面一般有什麼東西和什麼工作原理

硬碟主要包括:碟片、磁頭、碟片主軸、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份。所有的碟片都固定在一個旋轉軸上,這個軸即碟片主軸。而所有碟片之間是絕對平行得,在每個碟片的存儲面上都有一個磁頭,磁頭與碟片之間的距離比頭發絲的直徑還小。所有的磁頭連在一個磁頭控制器上,由磁頭控制器負責各個磁頭的運動。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動作,而碟片以每分鍾數千轉的速度在高速旋轉,這樣磁頭就能對碟片上的指定位置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硬碟是精密設備,塵埃是其大敵,所以必須完全密封。

現在的硬碟,無論是IDE還是SCSI,採用的都是溫徹思特「技術,都有以下特點:
1。磁頭,碟片及運動機構密封。
2。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碟片表面平整光滑。
3。磁頭沿碟片徑向移動。
4。磁頭對碟片接觸式啟停,但工作時呈飛行狀態神灶不與碟片直接接觸。

碟片:硬碟碟片是將磁粉啟瞎飢附著在鋁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圓碟片的表面上.這些磁粉
被劃分成稱為磁軌的若干個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的磁軌上就好像有無數的任意排列的小
磁鐵,它們分別代表著0和1的狀態。當這些小磁鐵受到來自磁頭的磁悄返力影響時,其排列的
方向會隨之改變。利用磁頭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鐵方向,使每個小磁鐵都可以用來
儲存信息。

盤體:硬碟的盤體由多個碟片組成,這些碟片重疊在一起放在一個密封的盒中,它們在主
軸電機的帶動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轉,其每分鍾轉速達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磁頭:硬碟的磁頭用來讀取或者修改碟片上磁性物質的狀態,一般說來,每一個磁面都會
有一個磁頭,從最上面開始,從0開始編號。磁頭在停止工作時,與磁碟是接觸的,但是
在工作時呈飛行狀態。磁頭採取在碟片的著陸區接觸式啟停的方式,著陸區不存放任何數
據,磁頭在此區域啟停,不存在損傷任何數據的問題。讀取數據時,碟片高速旋轉,由於
對磁頭運動採取了精巧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此時磁頭處於離盤面數據區0.2---0.5微米高
度的」飛行狀態「。既不與盤面接觸造成磨損,又能可*的讀取數據。

電機:硬碟內的電機都為無刷電機,在高速軸承支撐下機械磨損很小,可以長時間連續工
作。高速旋轉的盤體產生了明顯的陀螺效應,所以工作中的硬碟不宜運動,否則將加重軸
承的工作負荷。硬碟磁頭的尋道飼服電機多採用音圈式旋轉或者直線運動步進電機,在飼
服跟蹤的調節下精確地跟蹤碟片的磁軌,所以在硬碟工作時不要有沖擊碰撞,搬動時要小
心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