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的功能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的功能

發布時間: 2022-01-17 08:02:12

Ⅰ 電腦硬碟的功能是什麼

保存數據...斷電之後還可以繼續使用裡面的數據..

Ⅱ 硬碟有什麼功能

硬碟是電腦最重要的外存儲器,他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等優點。
硬碟有很多指標,它是一個機械部件,指標有主軸轉速,尋道時間。在性能方面,有單碟容量,內部傳輸速率等。
現在硬碟子系統是限制電腦性能的最大瓶頸,硬碟雖是較快的外存,但它的速度與CPU內存相比實在很慢。
於是萬轉硬碟,RAID,iRAM不斷出現。
硬碟速度提升之後,系統的整體性能會大幅提高。
見過iRAM(用內存作虛擬硬碟)的都會有此感覺,3Gb/s的速率是什麼硬碟都趕不上的,進入系統,游戲,程序的時間明顯減少,測試得分明顯提高。

硬碟是一種機械設備,盤體由多個疊在一起的圓形碟片構成(碟片為金屬磁性材料,可在兩面存儲數據),並以圓心為軸旋轉(很象唱機播放唱片),讀寫頭通過機械臂與碟片相互靠近,並將數據以位為單位存儲和讀取。當您讀取一個文件時,讀寫頭沿著旋轉的碟片表面前後移動,直到找到需要的數據。系統通過磁碟控制器將數據裝載到內存中。在存儲數據時,計算機再將數據以磁記錄的方式寫回到硬碟中。

從計算機的角度來看,硬碟如果不被分區和格式化則毫無用處。所以首先要對硬碟進行物理或底層格式化,這步操作大多數由廠家完成(老的硬碟和SCSI硬碟可使用一些應用軟體對底層格式刷新,IDE硬碟則沒有)。底層格式化主要建立硬碟的基礎物理構架,如磁軌、扇區和柱面等,如果您曾安裝過新硬碟,則對這些數據是很熟悉的。

磁軌的形式類似於唱片的凹槽線,只不過磁軌是一個個獨立的封閉圓環,而不象唱片的凹槽那樣是一條連續的螺旋線。磁軌被分為許多扇區,每一扇區可存儲固定數量的數據。每個碟片都有各自的磁軌和扇區。柱面是由各碟片中與軸心等距的磁軌構成的,就象是一些不同直徑的杯子。

硬碟經過物理格式化後就可將其分割為幾個物理區域稱為分區。每個分區一般佔用一組連續的柱面,但有些操作系統如Linux,允許指定佔用哪些柱面。分區的目的是將硬碟分割為幾塊,以方便您的操作可以在一台機器上使用多個操作系統。操作系統一般有各自的文件系統以發揮系統的最大能力,而每個分區只能有一個文件系統,所以要給不同的操作系統分配各自的分區。分區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減少存儲空間的浪費,這一點會在後面詳細論述。

硬碟分區後,計算機仍無法使用,要使各分區中可存儲信息,還必須進行邏輯盤格式化,這與底層格式化不同。底層格式化是建立盤的物理構架,而邏輯格式化是建立文件系統使操作系統能夠與分區盤進行數據交換。在DOS狀態下使用FORMAT命令或在Windows 資源管理器菜單中的FORMAT項就是對軟盤或硬碟進行邏輯格式化。

沒有硬碟 電腦就不叫電腦了 硬碟 是電腦 系統運行 各種程序運行不可缺的 一個通道 ;還有 硬碟就是存儲你在網上 啊 光碟 啊 。。。。地方下載 的文件 ;另外硬碟
也同時有內存的作用 可以+快系統的運行速度 我就知道這么多了 如果不對 和不全面 還請其他 高手指點

硬碟數據緩存是硬碟與外部匯流排交換數據的場所,

當磁頭從硬碟碟片上將磁記錄轉化為電信號時,

硬碟會臨時性地將數據暫存到數據緩存內,當數據緩存內的暫存數據傳輸完畢後,硬碟會清空緩存,然後再進行下一次的填充與清空。

這個填充、清空和再填充的周期與主機系統匯流排周期一致。

原來硬碟數據緩存多採用EDO DRAM,而現在一般以SDRAM為主,根據數據寫入方式的不同,數據緩存有寫通式和回寫式兩種。

硬碟是一種機械設備,盤體由多個疊在一起的圓形碟片構成(碟片為金屬磁性材料,可在兩面存儲數據),並以圓心為軸旋轉(很象唱機播放唱片),讀寫頭通過機械臂與碟片相互靠近,並將數據以位為單位存儲和讀取。當您讀取一個文件時,讀寫頭沿著旋轉的碟片表面前後移動,直到找到需要的數據。系統通過磁碟控制器將數據裝載到內存中。在存儲數據時,計算機再將數據以磁記錄的方式寫回到硬碟中。

硬碟是儲存數據的 硬碟的容量代表儲存數據的多少 硬碟的轉速直接影響計算機整體的速度

Ⅲ 移動硬碟主要功能是什麼

移動硬碟可以儲存自己的一些珍貴資料、自己喜歡的影視劇、歌曲、照片等等。並且可以儲存DVD原盤影視文件、藍光高清影視文件、手機相機拍攝的視頻和照片,並可以設置保護密碼。

移動硬碟可以隨身攜帶,再帶上一個播放器(差不多同移動硬碟一樣大小),只要有電視機就可以播放。也可以說是一個移動的數碼影院影視庫。

(3)硬碟的功能擴展閱讀:

移動硬碟十大注意事項:

1、在將移動硬碟接入電腦usb介面之前最好關閉正在使用的程序,且不要在系統啟動或者關閉時候插接。

2、在移動硬碟被系統讀取時有一個讀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盡量不要進行任何操作,等讀取結束後有相應提示信號即可執行相關操作。

3、在移動硬碟分區方面,建議盡量少一些分區(2個最佳),分區越多會導致移動硬碟認盤讀盤時間過長,擴增額外操作,加大移動硬碟讀取負擔。

4、建議不要給移動硬碟做磁碟碎片整理,如需整理,建議先備份數據再格式化移動硬碟。

5、使用時不要長時間連續工作,避免移動硬碟溫度過高等現象。

6、在反復拔插過程中,建議不要拔下就立刻插入,等待5秒左右較好。使用結束後應在系統中停止設備運行且刪除情況下拔出,強行拔出容易對移動硬碟造成壞道或者數據丟失現象,甚至在下次使用時無法識別等問題。

7、在使用的時候,移動硬碟是最怕震動的,震動永遠是移動硬碟的最大殺手。

8、注意平時使用習慣,勿摔打、輕拿放、注意溫度、先刪後拔。

9、注意使用的電腦,很老那種台式機由於電流過大很容易損壞移動硬碟,所以盡量不要使用老式電腦連接硬碟。

10、使用時不要和強磁場的設備放一起,比如手機。

Ⅳ 硬碟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硬碟的主要功能是對計算機內的數據進行存儲的容器,包括你的操作系統和各種應用軟體都是以二進制的形式存儲在硬碟上的,他是一種磁記錄載體。
我本軍團,以仁為本。

Ⅳ 硬碟的作用是什麼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安裝的軟體、游戲以及緩存的視頻,音樂等都主要以0和1的方式存儲在硬碟上供用戶使用,它的地位僅僅次於內存和CPU。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5)硬碟的功能擴展閱讀:

硬碟分有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混合硬碟三種。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1、固態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

2、機械硬碟(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

3、混合硬碟(HHD)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

Ⅵ 硬碟到底是什麼功能啊!具體點好不好謝謝!

硬碟全稱硬碟驅動器:Hard Disk Driver,簡稱HDD

硬碟概述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硬碟發展

從第一塊硬碟RAMAC的問世到現在單碟容量高達15GB多的硬碟,硬碟也經歷了幾代的發展,以下是其發展歷史。
1.1956年9月,IBM的一個工程小組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磁碟存儲系統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其磁頭可以直接移動到碟片上的任何一塊存儲區域,從而成功地實現了隨機存儲,這套系統的總容量只有5MB,共使用了50個直徑為24英寸的磁碟,這些碟片表面塗有一層磁性物質,它們被疊起來固定在一起,繞著同一個軸旋轉。此款RAMAC當時主要應用於飛機預約、自動銀行、醫學診斷及太空領域。
2.196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探討對硬碟技術做重大改造的可能性。「溫徹斯特」技術的精隋是:「密封、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碟片,磁頭沿碟片徑向移動,磁頭懸浮在高速轉動的碟片上方,而不與碟片直接接觸」,這也是現代絕大多數硬碟的原型。
3.1973年IBM公司製造出第一台採用「溫徹期特」技術的硬碟,從此硬碟技術的發展有了正確的結構基礎。它的容量為60MB,轉速略低於3000RPM,採用4張14英寸碟片,存儲密度為每平方英寸1.7MB。
4.1979年,IBM再次發明了薄膜磁頭,為進一步減小硬碟體積、增大容量、提高讀寫速度提供了可能。
5.80年代末期IBM發明的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是對硬碟技術發展的又一項重大貢獻,這種磁頭在讀取數據時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使得碟片的存儲密度比以往每英寸20MB提高了數十倍。
6.1991年IBM生產的3.5英寸的硬碟使用了MR磁頭,使硬碟的容量首次達到了1GB,從此硬碟容量開始進入了GB數量級。
7.1999年9月7日,Maxtor宣布了首塊單碟容量高達10.2GB的ATA硬碟,從而把硬碟的容量引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8.2000年2月23日,希捷發布了轉速高達15,000RPM的Cheetah X15系列硬碟,其平均尋道時間僅3.9ms,它也是到目前為止轉速最高的硬碟;其性能相當於閱讀一整部Shakespeare只花.15秒。此系列產品的內部數據傳輸率高達48MB/s,數據緩存為4~16MB,支持Ultra160/m SCSI及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 ,這將硬碟外部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了160MB~200MB/s。總得來說,希捷的此款("捷豹")Cheetah X15系列將硬碟的性能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9.2000年3月16日,硬碟領域又有新突破,第一款「玻璃硬碟」問世,這就是IBM推出的Deskstar 75GXP及Deskstar 40GV,此兩款硬碟均使用玻璃取代傳統的鋁作為碟片材料,這能為硬碟帶來更大的平滑性及更高的堅固性。另外玻璃材料在高轉速時具有更高的穩定性。此外Deskstar 75GXP系列產品的最高容量達75GB,這是目前最大容量的硬碟,而Deskstar 40GV的數據存儲密度則高達14.3 十億數據位/每平方英寸,這再次刷新數據存儲密度世界記錄。
10.以下是近年來關於硬碟價格的趣味數字
1995年 200MB~400MB 大於4000元/GB
1996年 1.2GB~2.1GB 1500元~2000/GB
1998年 1.2GB~2.1GB 200元~250元/GB
2000年 4.3GB~6.4GB 40元/GB
2002年 10GB~20GB 20元/GB
2004年 40GB~80GB 6.9元/GB
2005年 80GB~160GB 4.5元/GB
2006年 80GB~250GB 3.8元/GB

硬碟介面

IDE,俗稱PATA並口

SATA(Serial ATA)介面,它作為一種新型硬碟介面技術於2000年初由intel公司率先提出。雖然與傳統並行ata存儲設備相比,sata硬碟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而磁碟系統的真正串列化是先從主板方面開始的,早在串列硬碟正式投放市場以前,主板的sata介面就已經就緒了。但在intel ich5、sis964以及via vt8237這些真正支持sata的南橋晶元出現以前,主板的sata介面是通過第三方晶元實現的。這些晶元主要是siliconimage的sil 3112和promise的pdc20375及pdc20376,它們基於pci匯流排,部分產品還做成專門的pci raid控制卡。

SATA2,希捷在SATA的基礎上加入NCQ本地命令陣列技術,並提高了磁碟速率。

SCSI,希捷在伺服器上使用的介面,可以熱插拔

SAS(Serial ATA SCSI)希捷在高端伺服器上的介面。

硬碟品牌

希捷,旗下的酷魚Barracuda、邁托金鑽Maxtor Diamond
是硬碟的最佳選擇,性能最穩定,技術最領先,速率最快,價格略高

西部數據,旗下的魚子醬
是節能的選擇,性能中規中矩,價格便宜

日立,價格便宜,但穩定性欠佳,且噪音大,建議不要選擇

三星,主要提供筆記本硬碟

硬碟保養

硬碟作為電腦各配件中非常耐用的設備之一,保養好的話一般可以用上個6~7年,下面給大家說一說怎樣正確保養硬碟。

硬碟的保養要分兩個方面,首先從硬體的角度看,特別是那些超級電腦DIY的玩家要注意以下問題。他們通常是不用機箱的,把電腦都擺在桌面一方面有利於散熱,一方面便於拆卸方便,而這樣損壞硬體的幾率大大提高,特別是硬碟,因為當硬碟開始工作時,一般都處於高速旋轉之中,放在桌面上沒有固定,不穩定是最容易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還有就是要防止電腦使用時溫度過高,過高的溫度不僅會影響硬碟的正常工作,還可能會導致硬碟受到損傷。

溫度過高將影響薄膜式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會使晶體振盪器的時鍾主頻發生改變,還會造成硬碟電路元件失靈,磁介質也會因熱脹效應而造成記錄錯誤。

溫度過高不適宜,過低的溫度也會影響硬碟的工作。所以在空調房內也應注意不要把空調的溫度降得太多,這樣會產生水蒸氣,損毀硬碟。一般,室溫保持在20~25℃為宜。接下來我們談談使用過程中硬碟的問題。

很多朋友在使用電腦是都沒有養成好習慣,用完電腦,關機時還沒有等電腦完全關機就拔掉了電源,還有人在用完電腦時直接關上開關,硬碟此時還沒有復位,所以關機時一定要注意麵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還在閃爍,只有當硬碟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結束讀寫後方可關閉計算機的電源開關,養成用電腦的好習慣。

有的朋友十分注意硬碟的保養,但是由於操作不得當,也會對硬碟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一些人看到報刊上講要定期整理硬碟上的信息,而他就沒有體會到定期二字,每天用完電腦後都整理一遍硬碟,認為這樣可以提高速度,但他不知這樣便加大了了硬碟的使用率,久而久之硬碟不但達不到效果,適得其反。

當然,如果您的硬碟長期不整理也是不行的,如果碎片積累了很多的話,那麼我們日後在訪問某個文件時,硬碟可能會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讀取該文件,不但訪問效率下降,而且還有可能損壞磁軌。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還不止這些。

還有就是有些朋友復制文件的時候,總是一次復制好幾個文件,而換來的是硬碟的慘叫。要「定期」對硬碟進行殺毒,比如CIH會破壞硬碟的分區表,導致你的寶貴「財富」丟失。不要使用系統工具中的硬碟壓縮技術,現在的硬碟非常大了,沒有必要去節省那點硬碟空間,何況這樣帶來的是硬碟的讀寫數據大大地減慢了,同時也不知不覺影響了硬碟的壽命。

由此可見,養成良好的使用電腦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它會直接影響到電腦甚至硬碟的壽命。慢慢養成習慣,這樣才能保證您的電腦長時間為您效力。

物理結構

1、磁頭

磁頭是硬碟中最昂貴的部件,也是硬碟技術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傳統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電磁感應式磁頭,但是,硬碟的讀、寫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為此,這種二合一磁頭在設計時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從而造成了硬碟設計上的局限。而MR磁頭(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頭,採用的是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MR磁頭不能進行寫操作),讀取磁頭則採用新型的MR磁頭,即所謂的感應寫、磁阻讀。這樣,在設計時就可以針對兩者的不同特性分別進行優化,以得到最好的讀/寫性能。另外,MR磁頭是通過阻值變化而不是電流變化去感應信號幅度,因而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讀取數據的准確性也相應提高。而且由於讀取的信號幅度與磁軌寬度無關,故磁軌可以做得很窄,從而提高了碟片密度,達到200MB/英寸2,而使用傳統的磁頭只能達到20MB/英寸2,這也是MR磁頭被廣泛應用的最主要原因。目前,MR磁頭已得到廣泛應用,而採用多層結構和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製作的GMR磁頭(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漸普及。

2、磁軌

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一張1.44MB的3.5英寸軟盤,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

3、扇區

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每個扇區可以存放512個位元組的信息,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1.44MB3.5英寸的軟盤,每個磁軌分為18個扇區。

4、柱面

硬碟通常由重疊的一組碟片構成,每個盤面都被劃分為數目相等的磁軌,並從外緣的「0」開始編號,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形成一個圓柱,稱之為磁碟的柱面。磁碟的柱面數與一個盤面上的磁軌數是相等的。由於每個盤面都有自己的磁頭,因此,盤面數等於總的磁頭數。所謂硬碟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頭)、Sector(扇區),只要知道了硬碟的CHS的數目,即可確定硬碟的容量,硬碟的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512B。

邏輯結構

1. 硬碟參數釋疑

到目前為止, 人們常說的硬碟參數還是古老的 CHS(Cylinder/Head/Sector)參數。那麼為什麼要使用這些參數,它們的意義是什麼?它們的取值范圍是什麼?

很久以前, 硬碟的容量還非常小的時候,人們採用與軟盤類似的結構生產硬碟。也就是硬碟碟片的每一條磁軌都具有相同的扇區數。由此產生了所謂的3D參數 (Disk Geometry). 既磁頭數(Heads),柱面數(Cylinders),扇區數(Sectors),以及相應的定址方式。
其中:
磁頭數(Heads)表示硬碟總共有幾個磁頭,也就是有幾面碟片, 最大為 255 (用 8 個二進制位存儲);
柱面數(Cylinders) 表示硬碟每一面碟片上有幾條磁軌,最大為 1023(用 10 個二進制位存儲);
扇區數(Sectors) 表示每一條磁軌上有幾個扇區, 最大為 63(用 6個二進制位存儲);
每個扇區一般是 512個位元組, 理論上講這不是必須的,但好像沒有取別的值的。
所以磁碟最大容量為:
255 * 1023 * 63 * 512 / 1048576 = 8024 GB ( 1M =1048576 Bytes )或硬碟廠商常用的單位:
255 * 1023 * 63 * 512 / 1000000 = 8414 GB ( 1M =1000000 Bytes )
在 CHS 定址方式中,磁頭,柱面,扇區的取值范圍分別為 0到 Heads - 1。0 到 Cylinders - 1。 1 到 Sectors (注意是從 1 開始)。

2. 基本 Int 13H 調用簡介

BIOS Int 13H 調用是 BIOS提供的磁碟基本輸入輸出中斷調用,它可以完成磁碟(包括硬碟和軟盤)的復位,讀寫,校驗,定位,診,格式化等功能。它使用的就是 CHS 定址方式, 因此最大識能訪問 8 GB 左右的硬碟 (本文中如不作特殊說明,均以 1M = 1048576 位元組為單位)。

3. 現代硬碟結構簡介

在老式硬碟中,由於每個磁軌的扇區數相等,所以外道的記錄密度要遠低於內道, 因此會浪費很多磁碟空間 (與軟盤一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提高硬碟容量,人們改用等密度結構生產硬碟。也就是說,外圈磁軌的扇區比內圈磁軌多,採用這種結構後,硬碟不再具有實際的3D參數,定址方式也改為線性定址,即以扇區為單位進行定址。

為了與使用3D定址的老軟體兼容 (如使用BIOSInt13H介面的軟體), 在硬碟控制器內部安裝了一個地址翻譯器,由它負責將老式3D參數翻譯成新的線性參數。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硬碟的3D參數可以有多種選擇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對應不同的3D參數, 如 LBA,LARGE,NORMAL)。

4. 擴展 Int 13H 簡介

雖然現代硬碟都已經採用了線性定址,但是由於基本 Int13H 的制約,使用 BIOS Int 13H 介面的程序, 如 DOS 等還只能訪問 8 G以內的硬碟空間。為了打破這一限制, Microsoft 等幾家公司制定了擴展 Int 13H 標准(Extended Int13H),採用線性定址方式存取硬碟, 所以突破了 8 G的限制,而且還加入了對可拆卸介質 (如活動硬碟) 的支持。

基本參數

一、容量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1GB=1024MB。但硬碟廠商在標稱硬碟容量時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對於用戶而言,硬碟的容量就象內存一樣,永遠只會嫌少不會嫌多。Windows操作系統帶給我們的除了更為簡便的操作外,還帶來了文件大小與數量的日益膨脹,一些應用程序動輒就要吃掉上百兆的硬碟空間,而且還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因此,在購買硬碟時適當的超前是明智的。近兩年主流硬碟是80G,而160G以上的大容量硬碟亦已開始逐漸普及。
一般情況下硬碟容量越大,單位位元組的價格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碟略微例外。時至2007年12月初,1TB(1000GB)的希捷硬碟中關村報價是¥2550元,500G的硬碟大概是¥965元。

二、轉速

轉速(Rotationa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指硬碟碟片每分鍾轉動的圈數,單位為rpm。

早期IDE硬碟的轉速一般為5200rpm或5400rpm,曾經Seagate的「大灰熊」系列和Maxtor則達到了7200rpm,是IDE硬碟中轉速最快的。如今的硬碟都是7200rpm的轉速,而更高的則達到了10000rpm。

三、平均訪問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頭從起始位置到達目標磁軌位置,並且從目標磁軌上找到要讀寫的數據扇區所需的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碟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碟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

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目前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碟則應小於或等於8ms。

硬碟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Latency),是指磁頭已處於要訪問的磁軌,等待所要訪問的扇區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四、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Data Transfer Rate) 硬碟的數據傳輸率是指硬碟讀寫數據的速度,單位為兆位元組每秒(MB/s)。硬碟數據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稱為持續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碟緩沖區未用時的性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於硬碟的旋轉速度。

外部傳輸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稱為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介面傳輸率,它標稱的是系統匯流排與硬碟緩沖區之間的數據傳輸率,外部數據傳輸率與硬碟介面類型和硬碟緩存的大小有關。

目前Fast ATA介面硬碟的最大外部傳輸率為16.6MB/s,而Ultra ATA介面的硬碟則達到33.3MB/s。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范。2002年,雖然串列ATA的相關設備還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員會已搶先確立了Serial ATA 2.0規范。Serial ATA採用串列連接方式,串列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串口硬碟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的新型硬碟介面類型,由於採用串列方式傳輸數據而知名。相對於並行ATA來說,就具有非常多的優勢。首先,Serial ATA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介面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復雜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展潛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這比最快的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還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達到300MB/s,最終SATA將實現600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

五、緩存

與主板上的高速緩存(RAM Cache)一樣,硬碟緩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系統前後級讀寫速度不匹配的問題,以提高硬碟的讀寫速度。目前,大多數SATA硬碟的緩存為8M,而Seagate的「酷魚」系列則使用了32M Cache。

Ⅶ 請問下硬碟的功能~謝謝!

硬碟就是一台電腦的「倉庫」,因為它存儲容量巨大,而且即使斷電,數據也不會丟失,所以,所有的軟體,包括系統,都裝在裡面,沒有硬碟,電腦就無法運行復雜的程序、無法播放動聽的音樂和精彩的電影、無法運行復雜的3D游戲,可以說,所有多媒體之類的東西,都是在硬碟基礎上運行的,沒有硬碟,電腦只能在內存中運行古老的DOS!

Ⅷ 電腦硬碟有什麼功能

存儲資料啊

Ⅸ 硬碟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