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20銅陵學院c語言實驗報告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20銅陵學院c語言實驗報告

發布時間: 2022-12-23 14:41:49

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報告

五、 課程設計小結心得體會
1設計思想
1)、設定一個一維數組,可先按員工序號設定每位員工的工資
2)、利用While語句和Prinft語句完成用戶菜單的設計
功能為:第1項 設為員工編號和工資數據
第2項 設為修改員工工資數據
第3項 設為查詢員工工資數據
第4項 設為結束系統
3)、當用戶選擇1、2項時,需輸入員工編號,所以需要設計編號校正功能,如果出錯可輸出「The error employe number」
4)、當選擇2時,進行工資數據的修改,並將新數據存回該員工的工資數組中
5)、利用for循環中判斷語句,將用戶工資數與數組中的工資數進行比較,如相同則輸出,將計數器加1,如此下去,直到把整個數組遍歷一遍
6)、判斷計數器是否為0, 是0表示找不到相符的工資,如果不為0,則輸出共查出幾比相符的工資
以上當然裡面也涉及了「函數的模塊化」理念,可以避免但需要重復列印頭文件時重復編寫列印信頭的語句。像這樣的程序是多見的,這樣不但降低了程序還發效率,而且耗時浪費資源「共用體」的使用簡化了程序的「復雜」性,正如(4)中,學號與姓名同時表示一個人,但在函數使用了「共用體」,從而程序的簡單可以便於糾錯,查找問題,避免了代碼的重復,這樣就給編譯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與「量」的繁雜。一般不採取這樣的做法,力求「簡單、明了、清晰」。

❷ 有誰能夠告訴我c語言的實驗報告怎麼寫

實驗題目:
編程實現:二叉樹採用二叉鏈表存儲,要求建立一棵二叉樹,並輸出要求的樹狀形式與結點編號。
結點結構為:
lchied Data num rchied
其中二叉樹的num編號域為整數類型,data數據域為字元類型,
要求生成二叉樹中編號,從1開始進行連續編號,每個結點的編號大於其左右子樹中孩子的編號,同一個結點的左右孩子中,其左孩子的編號小於其右孩子的編號,
請給出對二叉樹中結點的實現如上要求編號並按如下樹狀形式列印出相應點編號的程序。
測試數據:輸入 AB∪D∪∪CE∪F∪∪∪ (其中符號「∪」表示空格(space)字元)

實驗分析:
本題的考察點:二叉樹遍歷應用。本題主要涉及到對二叉樹的創建,二叉樹的列印,以及在遍歷的時候順便給每個節點編號,這樣列印的時候順便就把節點的序號也列印出來了。下面分別給出三個演算法。
二叉樹的創建演算法:

二叉樹的列印演算法:

給結點的編號演算法:

另外在這里也闡明一下二叉樹的結構:

結合上面的四個演算法,這個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這樣也就能得到這個問題的完整程序。
完整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int num;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BT)
{
char ch;
ch=getchar();
if (ch==' ') (*BT)=NULL; /* #代表空指針*/
else
{
(*BT)=(BiTree) malloc(sizeof(BiTNode));/*申請結點 */
(*BT)->data=ch; /*生成根結點 */
CreateBiTree(&((*BT)->LChild)); /*構造左子樹 */
CreateBiTree(&((*BT)->RChild)); /*構造右子樹 */
}
}
void print(BiTree root,int nlayer)
{
int i;
if(root==NULL)return;
print(root->RChild,nlayer+4);
for(i=0;i<nlayer;i++)
printf(" ");
printf("%c%d\n",root->data,root->num);
print(root->LChild,nlayer+4);
}
void num(BiTree bt)
{
static int i=1; //定義靜態全局變數
if(bt!=NULL)
{
num(bt->LChild);
num(bt->RChild);
bt->num=i;
i++;
}
}
int main()
{
BiTree bt;
printf("請輸入相關字元以創建一個二叉樹:\n");
CreateBiTree(&bt);
num(bt);
print(bt,1);
return 0;
}
程序的測試結果:

實驗總結:
在解決具體的實驗問題時,我們要分析問題,將一個大的問題細分為一個個小的問題,再去分析解決一個個小的問題,這樣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了。在平時的實驗過程中,要注重培養自己的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致一個流程和格式是這樣的,具體的可以自己添加。。。。

❸ C語言實驗報告怎麼寫實驗步驟高手最好給個樣板啊!

.實驗報告規范
實驗報告內容包括:
1.實驗目的:說明實驗所驗證的知識點。
2.需求分析:以無歧義的陳述說明程序設計的任務、約束條件、輸入輸出要求、對功能的規定及模型。
3.邏輯設計:說明本程序中用到的所有抽象數據類型的定義、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塊之間的層次調用關系。
4.詳細設計:邏輯設計中定義的所有數據類型的實現,核心演算法的設計描述、人機界面設計、函數之間調用關系的描述,主要功能的演算法框架,測試數據設計。
5.測試分析:測試結果的分析與討論,測試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及採取的解決措施。
6.心得:軟體設計與實現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會,進一步改進的設想。
7.程序清單:源程序中應有足夠的注釋。如果提交源程序軟盤,列出程序文件名。

❹ 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報告怎麼寫啊

只是個例子,不可照抄。

實驗內容與要求:
[實驗內容]
1、 通過本試驗初步培養計算機邏輯解題能力。熟練掌握賦值語句和if語句的應用;掌握switch多路分支語句和if嵌套語句的使用
2、 將前期所學習到的基本數據類型、運算符和表達式等程序設計基礎知識運用於具體的程序設計。
3、 進一步熟練掌握輸入輸出函數scanf, printf和getchar的使用,熟悉math.h中常用數學函數的使用方法
4、 掌握循環語句的應用方法。
5、 了解隨機數生成函數。

[實驗要求]
在規定期限獨立完成實驗內容
1、 提交實驗報告(電子版)
2、 提交相應源程序文件(文件名 EX6_x姓名.c, 如EX6_1彭健.c)
3、 要求從簡單到復雜,後面的要求均在前面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前六題,每題均需要保留各自的程序,六題以後,每題均在前一題基礎上修改,保留最後一個程序即可(如做到第九題,則保留EX6_9姓名.c,做到第11題,則保留ex6_11姓名.c)

二、實驗原理和設計方案:
1、函數頭的選則,while循環語句,switch(case)語句,條件表達式,if else條件語句,自增運算符,設置復雜變數,輸出隨機操作數。
2、 變數要有分數變數和等級變數,要有選擇演算法題數的變數和計算正確與否的變數,要有隨機輸出的兩個操作數變數和自己按運算符號輸入結果的變數,最後還有判斷是否要進行的變數字元。中間結果有選擇運算符的switch()和分數等級的switch()和錯題對題的自增和選擇運算符計算的自增。
3、 問題的分析方法:先考慮設置整形變數和字元變數,考慮到要不斷循環計算,選擇用while語句來循環。在循環體中,將前面的輸出提示運算符,和自行選擇運算符、答案及輸出隨機操作數完成。再用switch語句對選擇的運算符進行判斷,並用變數進行自增運算,計算出錯題於對題個數和選擇了那種運算符號。在循環體最後用if else語句來判斷是否繼續執行還是跳出循環。最後根據自增計算的結果和公式進行分數計算,並用switch語句來是想等級的制定。

三、源代碼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
}

四、試驗結果和啟發
因為輸入y要繼續循環,所以選擇用while語句。在while語句中要結合前面的按提示計算,並嵌套switch語句並用條件表達式,來計算結果正確與否,計算的題型是什麼。最後再用switch語句來完成分數等級的判斷。

五、實驗體會:
描述自己在編程或程序編譯運行中遇到的難點和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❺ c語言實驗報告總結怎麼寫

實驗報告總結示例如下:

1、此次設計也讓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麼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請教或上網查詢,只要認真鑽研,動腦思考,動手實踐,就沒有弄不懂的知識,俗話說的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沒有學不會只有不肯學!我堅信,只要下一番功夫就能有理想的收獲!

2、通過這次實驗,讓我更加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它對我們資源勘查專業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學習,我覺得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很多結果並不美好。

但是學習這個過程是不可少的。當自己把本課程所有的實驗做完後,才領悟到老師所說話的含義,要掌握一種新的軟體,得隨著實踐的演練,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才能更好的掌握它。這次實驗,學到的東西很多。

3、我認為,在這學期的gis實驗中,不僅培養了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種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實驗課上,我們學會了很多學習的方法。而這也是日後最實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淺。要面對社會的挑戰,只有不斷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這對於我們的將來也有很大的幫助。

4、綜上所述,經過這次實習,我了解了很多日後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檢驗了平時所學習的基礎知識,對植物營養這門學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於我來說無疑是受益匪淺的。我相信,這次實習讓我獲得的經驗、心得會促進我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尋找到合理的方法和正確的方向。最終感激學校為我們供給這樣的實習機會。

5、這次實驗雖然僅有短短的xx天,可是實習資料異常豐富,並且經過這個實習我們都得到了知識上的復習和本事上的提高。正是因為這個實習,加深了我對植物營養學這門學科的了解,同時對我們專業的發展方向有了初步認識。這次實習不但鞏固了我們平時所學,也為我們日後的專業工作供給了十分實際的便利。

❻ C語言實驗報告總結

你只需要按那個模版就行,那些內容就改成你的作業
班級: 學號: 姓名:
實驗9 指針

一、實驗目的

(1)掌握指針概念,並定義與使用它。

(2)使用數組的指針和指向數組的指針變數。

(3)使用字元串的指針和指向字元串的指針變數。

二、實驗內容

1. 將一個3*3的矩陣轉置,用函數實現。

2. 有n個人圍成一圈,順序排號。從第一個人開始報數(1~3),凡報到3的人退出,問第幾號的人能留下。

三、實驗環境

硬體:(1)學生用微機

(2)多媒體實驗教室

軟體:(1)Windows XP 中文操作系統

(2)VC++ 6.0

四、實驗結果

程序1: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void move(int *pointer);

int a[3][3],*p,i;

printf("input marix:\n");

for(i=0;i<3;i++)

scanf("%d %d %d",&a[i][0],&a[i][1],&a[i][2]);

p=&a[0][0];

move(p);

printf("matrix:\n");

for(i=0;i<3;i++)

printf("%d %d %d\n",a[i][0],a[i][1],a[i][2]);

}

void move(int *pointer)

{

int i,j,t;

for(i=0;i<3;i++)

for(j=i;j<3;j++)

{

t=*(pointer+3*i+j);

*(pointer+3*i+j)=*(pointer+3*j+i);

*(pointer+3*j+i)=t;

}

}

程序2: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i,k,m,n,num[50],*p;

printf("input num of person:");

scanf("%d",&n);

p=num;

for(i=0;i<n;i++)

*(p+i)=i+1;

i=0;

k=0;

m=0;

while(m<n-1)

{

if(*(p+i)!=0)k++;

if(k==3)

{

*(p+i)=0;

k=0;

m++;

}

i++;

if(i==n)i=0;

}

while(*p==0)p++;

printf("the last num is %d\n",*p);

}

結果1:(就是程序運行之後出現的框,截圖後粘貼這里)

結果2:

五、總結:

通過這個實驗的學習, 基本掌握了指針的基本用法。

❼ C語言實驗報告怎麼寫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unsigned long a;

char c;

printf("Input a binary number: ");

for(a=0;(c=getchar())!=' ';)

a=a*2+c-'0';

printf("The number is %lu in decimal ",a);

printf("The number is %lo in octal ",a);

printf("The number is %lX in Hexadecimal ",a);

return 0;

}

❽ c語言實驗報告總結怎麼寫

c語言實驗報告總結這樣寫: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在人們之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而c語言作為一種計算機的語言,我們學習它,有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計算機,與計算機進行交流,因此,c語言的學習對我們尤其重要。

在這個星期里,我們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c語言程序實踐學習。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對c語言這門課程學習了一個學期,對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僅僅是停留在了解的范圍,對裡面的好多東西還是很陌生,的在運用起來的時候還是感到很棘手,畢竟,萬事開頭難嘛。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的這次實踐課程老師並沒有給我們詳細的介紹,只是給我們簡單的介紹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實際操作。包括了程序模塊處理.簡單界面程序.高級界面程序.程序的添加修改.用程序做一元線性回歸處理以及用c語言程序來畫粒度分布圖等這幾樣比較重要的時間操作。

上機實驗是學習程序設計語言必不可少的實踐環節,特別是c語言靈活、簡潔,更需要通過編程的實踐來真正掌握它。對於程序設計語言的學習目的,可以概括為學習語法規定、掌握程序設計方法、提高程序開發能力,這些都必須通過充分的實際上機操作才能完成。

學習c程序設計語言除了課堂講授以外,必須保證有不少於課堂講授學時的上機時間。因為學時所限,課程不能安排過多的統一上機實驗,所以希望學生有效地利用課程上機實驗的機會,盡快掌握用c語言開發程序的能力,為今後的繼續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為此,我們結合課堂講授的內容和進度,安排了12次上機實驗。課程上機實驗的目的,不僅僅是驗證教材和講課的內容、檢查自己所編的程序是否正確,課程安排的上機實驗的目的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

1、加深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

課堂上要講授許多關於c語言的語法規則,聽起來十分枯燥無味,也不容易記住,死記硬背是不可取的。然而要使用c語言這個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又必須掌握它。

通過多次上機練習,對於語法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加深對它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就會自然而然地掌握c語言的語法規定。對於一些內容自己認為在課堂上聽懂了,但上機實踐中會發現原來理解的偏差,這是由於大部分學生是初次接觸程序設計,缺乏程序設計的實踐所致。

學習c語言不能停留在學習它的語法規則,而是利用學到的知識編寫c語言程序,解決實際問題。即把c語言作為工具,描述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由計算機幫助我們解題。只有通過上機才能檢驗自己是否掌握c語言、自己編寫的程序是否能夠正確地解題。

通過上機實驗來驗證自己編制的程序是否正確,恐怕是大多數同學在完成老師作業時的心態。但是在程序設計領域里這是一定要克服的傳統的、錯誤的想法。因為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可能你會想辦法去"掩蓋"程序中的錯誤,而不是盡可能多地發現程序中存在的問題。

自己編好程序上機調試運行時,可能有很多你想不到的情況發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對c語言的理解和程序開發能力。

2、熟悉程序開發環境、學習計算機系統的操作方法

一個c語言程序從編輯、編譯、連接到運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環境下才能進行。所謂"環境"就是所用的計算機系統硬體、軟體條件,只有學會使用這些環境,才能進行程序開發工作。

通過上機實驗,熟練地掌握c語言開發環境,為以後真正編寫計算機程序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同時,在今後遇到其它開發環境時就會觸類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統的使用。

3、學習上機調試程序

完成程序的編寫,決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你認為萬無一失的程序,實際上機運行時可能不斷出現麻煩。如編譯程序檢測出一大堆錯誤。有時程序本身不存在語法錯誤,也能夠順利運行,但是運行結果顯然是錯誤的。

開發環境所提供的編譯系統無法發現這種程序邏輯錯誤,只能靠自己的上機經驗分析判斷錯誤所在。程序的調試是一個技巧性很強的工作,對於初學者來說,盡快掌握程序調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一個消耗你幾個小時時間的小小錯誤,調試高手一眼就看出錯誤所在。

通過這次為數不多的幾天計算機實踐學習,我們了解了一些關於c語言的知識,理解鞏固了我們c語言的理論知識,著對我們將來到社會工作將會有莫大的幫助。同時它讓我知道,只要你努力,任何東西都不會太難!

❾ c語言綜合實驗報告,急急急急急!!!!!

參考代碼: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define LEN 100
struct student
{
long number;
char name[30];
char clss[20];
int scores[3];
float average;
};

struct student ss[LEN];
int count = 0;

void save()
{
FILE *fp;
int i;

if ((fp = fopen("score.txt", "w")) == NULL)
{
printf("Open file error.\n");
exit(-1);
}

for (i = 0; i < count; ++i)
fprintf(fp, "%ld %s %s %d %d %d %.2f\n", ss[i].number, ss[i].name, ss[i].clss,
ss[i].scores[0], ss[i].scores[1], ss[i].scores[2], ss[i].average);

fclose(fp);
}

void input()
{
printf("請輸入學生信息(學號 姓名 班級 成績1 成績2 成績3 \n");
printf("<學號0結束輸入,總學生數小於%d>):\n", LEN);

while (count < LEN)
{
scanf("%ld", &ss[count].number);

if (ss[count].number == 0)
break;

scanf("%s %s %d %d %d", ss[count].name, ss[count].clss,
&ss[count].scores[0], &ss[count].scores[1], &ss[count].scores[2]);

ss[count].average = (float)(ss[count].scores[0] + ss[count].scores[1] + ss[count].scores[2]) / 3;
getchar();
count++;
}

}

void display()
{
FILE *fp;
int i;

if ((fp = fopen("score.txt", "r")) == NULL)
{
printf("Open file error.\n");
exit(-1);
}

for (i = 0; i < count; ++i)
{
fscanf(fp, "%ld %s %s %d %d %d %f\n", &ss[i].number, ss[i].name, ss[i].clss,
&ss[i].scores[0], &ss[i].scores[1], &ss[i].scores[2], &ss[i].average);

printf("%ld %s %s %d %d %d %.2f\n", ss[i].number, ss[i].name, ss[i].clss,
ss[i].scores[0], ss[i].scores[1], ss[i].scores[2], ss[i].average);
}

fclose(fp);
}

void main()
{
input();
save();
display();
system("PAUSE");
}

❿ 咋寫C語言實驗報告

c(c++)上機實驗報告格式:

⒈ 實驗目的

(1) 了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下如何編輯、編譯、連接和運行一個 C 程序。

⑵ 通過運行簡單的 C 程序,初步了解 C 源程序的特點。

⑶ 掌握 C 語言數據類型,熟悉如何定義一個整型、字元型和實型的變數,以及對它們賦值的方法。

⑷ 掌握不同的類型數據之間賦值的規律。

⑸ 學會使用 C 的有關算術運算符,以及包含這些運算符的表達式,特別是自加(++)和自減(--)運算符的使用。

2.實驗內容和步驟

⑴ 檢查所用的計算機系統是否已安裝了 C 編譯系統並確定他所在的子目錄。

⑵ 進入所用的集成環境。

⑶ 熟悉集成環境的界面和有關菜單的使用方法。

⑷ 輸入並運行一個簡單的、正確的程序。

⒊ 實驗題目

⑴ 輸入下面的程序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