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中自然數1~10中的偶數之和
for循環中的i是自加2的,並且第一個元素定義為了2 所以是1~~10的偶數,自己手動執行一下就明白了 ,再不行就在VC里調試一下
2. c語言求1到100偶數之和怎麼編程
C語言求1到100偶數之和編程如下: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i,sum=0;
for(i=0;i<=100;i=i+2)
{
sum=sum+i;
}
printf("%d",sum);
}
C語言特有特點:
C語言是普適性最強的一種計算機程序編輯語言,它不僅可以發揮出高級編程語言的功用,還具有匯編語言的優點,因此相對於其它編程語言,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具體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廣泛性。C語言的運算范圍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其優劣性。C語言中包含了34種運算符,因此運算范圍要超出許多其它語言,此外其運算結果的表達形式也十分豐富。此外,C語言包含了字元型、指針型等多種數據結構形式,因此,更為龐大的數據結構運算它也可以應付。
其二,簡潔性。9類控制語句和32個關鍵字是C語言所具有的基礎特性,使得其在計算機應用程序編寫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不僅可以適用廣大編程人員的操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夠支持高級編程,避免了語言切換的繁瑣。
其三,結構完善。C語言是一種結構化語言,它可以通過組建模塊單位的形式實現模塊化的應用程序,在系統描述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同時這一特性也使得它能夠適應多種不同的編程要求,且執行效率高。
3. c語言計算1到10之間奇數之和和偶數之和
9.
int& z吧
10.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b, c, i;
a=c=0;
for(i=0;i<=10;i+=2){/*這里應該是<=10,不是<10*/
a+=i;
b=i+1; /*填空*/
c+=b;
}
printf("偶數之和=%d\n",a);
printf("奇數之和=%d\n",c-11); /*最後一次循時,i=10;,b=11,c存放奇數和且在b=i+1後面,多加了11*/
}
4. c語言編程 1到10選出其中的偶數相加,並寫出結果
/*
HELLO.C
--
Hello,
world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main()
{
int
i,sum=0;
for(i=1;i<=10;i++)/*循環1到10的數*/
if(i%2==0)/*判斷為偶數*/
sum=sum+i;/*偶數求和*/
printf("%d",sum)
;
getch();
}/*剛才我編譯運行了,結果為30*/
5. 求C語言1-10奇數和偶數之和(急)
可以參考下面的代碼: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a,b,i;
a=0;
b=0;
for(i=0;i<=10;i=i+2)
a=a+i:
for(i=1;i<=10;i=i+2)
b=b+i;
printf("偶數之和=%d ",a);
printf("奇數之和=%d ",b);
}
(5)c語言自然數1到10的偶數之和擴展閱讀:
1、printf()函數是格式化輸出函數, 一般用於向標准輸出設備按規定格式輸出
信息。在編寫程序時經常會用到此函數。函數的原型為:
int printf(const char *format, ...);
函數返回值為整型。若成功則返回輸出的字元數,輸出出錯則返回負值。
2、for循環小括弧里第一個「;」號前為一個為不參與循環的單次表達式,其可作為某一變數的初始化賦值語句, 用來給循環控制變數賦初值。
6. c語言編程 1到10選出其中的偶數相加,並寫出結果
/* HELLO.C -- Hello, world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main()
{
int i,sum=0;
for(i=1;i<=10;i++)/*循環1到10的數*/
if(i%2==0)/*判斷為偶數*/
sum=sum+i;/*偶數求和*/
printf("%d",sum) ; getch();
}/*剛才我編譯運行了,結果為30*/
7. 在主函數中求1到101之間的自然數中的所有偶數之和並把結果輸出,用C++語言
#define N 101
void main()
{
int sum=0;
for(int i=1;i<=N;i++)
{
if(i%2==0)
sum+=i;
}
cout<<sum<<endl;
}
輸出結果:2550.
這樣就可以了,很簡單的。調整N的值可以隨時調整要求的范圍。